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7(附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气氛”是什么?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间中的气氛,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去感知,而我们的心情(内在因素)也会对感受气氛的结果有所影响。
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
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这更像是一种默契,属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位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艺术作品“Hausur”就是解释“气氛”一词很好的例子。
“Hausur”是一栋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
对于观者而言,建筑内的房间已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间了,因为只有运用全部的感官才能体会每个空间,体会独属于作品的唯一的气氛。
每件艺术品、每场艺术展都有着唯一性,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氛围都会让观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观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着自己眼中的世界。
艺术作品释放的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再综合所有信号,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我们的感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过程,但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再用某种形式传回某个空间,使其转化为另一种气氛,从而再次被发现、被感受。
气氛是属于自然的固定组成部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感受。
这种方式即艺术方法,它常以特殊的方式引起我们注意,这种方式和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会被拘束,但同时基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
反过来观察,气氛对于自然也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因为它不同于科学技术那样有着清晰的理解方式。
综上来看,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感官是气氛的创造与体味的桥梁。
例如听觉。
声音的传播快速、直接,情感的传递也十分高效。
在法国艺术家塞菜斯特·布谢·穆日诺名为《无题》的声音装置作品中,他运用设备使媒介间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以声音来表达视觉的信息。
第三周每日一练打印版

东江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语文每日一练(命题教师:陈永泉)8月第三周星期日(8月21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馈赠.曾.孙磨蹭.面目可憎.僧.多粥少B.着.装着.眼着.落沉着.冷静着.手成春C.烙.印骆.驼奶酪.亭台楼阁.络.绎不绝D.笨拙.罢黜.茁.壮咄咄..逼人相形见绌.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各级党组织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认真________和识别干部。
(2)一条新修建的道路,供水部门挖开路面,安装水管;刚刚填平,煤气公司又挖开安装煤气管;不久,环卫系统又来修理污水管……如果几个部门________一下,可以节省多少劳动力和资金啊!(3)一连几天,他高烧不退,________不清。
A. 考查协调神智 B.考察协调神志C.考察谐调神志 D.考查谐调神智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现在,许多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B.这个村今年水稻获得了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谷子,而且不吃国家的供应粮了。
C.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D.鉴于动物有上述特点,我们可以预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动物兵”出现。
8月第三周星期一(8月22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角jiǎo 号角.角.落头角.群雄角.逐B.笼lïng 笼.子牢笼.笼.屉烟笼.雾锁C.量liáng 思量.打量.测量.量.体裁衣D.削xuē剥削.削.减瘦削.日削.月割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四世同堂》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
它忠实地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_______,浓郁而亲切的_______人情气息弥温始终,它记述了历史,同时又记述了北平的_______,北平人及他们的思绪、感情和生活。
高考试卷每日一练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sāng)蹉跎(cuótuó)纷至沓来(fēnzhìtàlái)B. 璀璨(cuǐcàn)津津有味(jīnjīnyǒuwèi)蹉跎岁月(cuótuósuìyuè)C. 贞观之治(zhēnguānzhīzhì)雕梁画栋(diāoliánghuàdòng)雕虫小技(diāochóngxiǎojì)D. 腹有诗书(fùyǒushīshū)饱经风霜(bàojīngfēngshuāng)饥不择食(jǐbùzhéshí)答案:D解析:A项中“沧桑”应读作cāngsāng,B项中“津津有味”应读作jīnjīnyǒuwèi,C项中“雕梁画栋”应读作diāoliánghuàdòng。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B. 在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责任。
C.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D.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答案:B解析:A项中“生动地描绘了”成分赘余,可以删去;C项中“对青少年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搭配不当,应改为“青少年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D项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分赘余,可以删去。
二、填空题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桑(cāngsāng)蹉跎(cuótuó)纷至沓来(fēnzhìtàlái)B. 璀璨(cuǐcàn)津津有味(jīnjīnyǒuwèi)蹉跎岁月(cuótuósuìyuè)C. 贞观之治(zhēnguānzhīzhì)雕梁画栋(diāoliánghuàdòng)雕虫小技(diāochóngxiǎojì)D. 腹有诗书(fùyǒushīshū)饱经风霜(bàojīngfēngshuāng)饥不择食(jǐbùzhéshí)答案:D解析:A项中“沧桑”应读作cāngsāng,B项中“津津有味”应读作jīnjīnyǒuwèi,C项中“雕梁画栋”应读作diāoliánghuàdòng。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1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1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答案1主编:任秋祯责任编辑:邹昆宏廖东平目录班昭续《汉书》. 2蔡文姬求情. 3炳烛而学. 4薛奎识范镇. 5芮伯献马贾祸. 6及之而后知. 7管仲破厚葬. 8董叔攀附权贵. 9王昭君出汉宫. 10魏收改武学文. 11千轴不如一书. 12答苏迈书. 14答李几仲书. 15黄庭坚论书法. 16强弱之辩. 17邴原戒酒. 18金农与苍头. 19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20李西涯与程篁墩. 21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22黄鲁直敬重苏轼. 23张明善讥张士德. 24王积薪闻棋. 25苏东坡北归. 26李贺作诗. 27蒲松龄之妻. 28李泰伯改字. 29康德涵救李梦阳. 30余文坼意外遂愿. 31文人相轻. 32杨维桢执教. 33青文胜为民请命. 34郑板桥知潍县. 35王恭从会稽还. 36韩云门娶盲女. 37蔡邕被害. 38观第五泄记. 39宴客摆阔. 40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41商於子驾豕. 42诸葛亮传略. 43申屠敦之鼎. 44杭世俊喜博. 45里社祈晴文. 46赞刘谐. 47匡衡凿壁借光. 48杨万里忧国. 49苏轼私识范仲淹. 50金农为盐商解窘. 51蔡邕听琴. 52郑玄对应劭. 53冯梦龙补《西楼记》. 54萧何难汉高祖. 55永某氏之鼠. 56陈亢问于伯鱼. 57郭琇面劾权臣. 58严君平不仕. 59海市蜃楼. 60晏殊诚实. 61龚遂为渤海太守. 62班昭续《汉书》【文段翻译】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
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
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7(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
纶沉毅知兵。
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
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加右参政,会忧去。
以尚书杨博荐起,复将浙兵,讨贼林朝曦。
朝曦者,大盗张琏余党也。
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薄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纶及广东兵追擒之。
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四十二年春,再起纶。
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
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诸林。
令参将戚继光以中军薄贼垒,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将左、右军继之,大破贼,复一府二县。
诏加右副都御史。
纶以延、建、汀、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
又考旧制,建水砦五,扼海口,荐继光为总兵官以镇守之,广东境内悉定。
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
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
隆庆元年,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
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
是岁秋,蓟、昌无警。
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
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曰:“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
”遂与继光图上方略,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
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
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
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
其冬,予告归。
神宗即位,起兵部尚书。
万历初,加太子少保。
给事中雒遵劾纶不称职。
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
五年卒官。
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纶终始兵事垂三十年,与继光共事齐名,称“谭、戚”。
(节选自《明史·谭纶传》,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B.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C.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D.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谭纶运筹帷握,深谙兵法。
2021年高考语文每日训练测试3 Word版含答案

xx届高考语文每日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________。
(2)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________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3)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行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________话巴黎,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一蹴而就走马观花 B.不绝于耳一挥而就走马观光C.不绝于耳一蹴而就浮光掠影 D.不绝如缕一挥而就浮光掠影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在郑州举行,广东参展的出版物至少有4500种以上,其中《王蒙自传》、《我在央视》等一批精品各受读者青睐。
B.叶永烈编著的《天文知识》,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浩瀚太空里星球演变、星云飘移的科学原理,为我们展现了宇宙中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C.我们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D.如今,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出产的草莓、土豆、豌豆尖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连日来,一组山东人平均身高位居全国首位的数据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成为不少人的话题,是不少网友的吐槽对象。
B.在很多人看来,吴天明和以吴天明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国导演,不仅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划时代作用,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支撑起了中国电影,影响了中国电影的走向。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1

2023届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主持人:潘鲁生:以民间手工艺资源为例,往往富集于发展相对滞后、开发性破坏相对较少的贫困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双手的文化创造”,是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经验和技能。
我们要充分认识其中的文化价值、发展价值,激发这些土生土长、代代传承的文化资源。
特别是在当前“体验经济”发展环境下,要以地方物产和自然资源为依托,把手工艺制作的“生态环保优势”,手工艺原材料及产品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优势”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
这样既发展生产,带动大众就业,又促进设计创业,实实在在地助力脱贫攻坚。
欧阳黔森:扶贫先扶志,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扶志”。
要通过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为老百姓送上精神大餐,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引导群众巩固脱贫成果。
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花繁叶茂》,是根据我的报告文学改编的,生动展示了脱贫攻坚这个宏大背景。
在撰写报告文学和拍摄期间,我深入到花茂村,我.真切感受到了花茂村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幸福,我把这种感受倾注笔端,我的..创作也因此有了灵魂。
我们有幸参与了脱贫攻坚这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要用笔、用镜头记录下这些精彩故事,最后汇聚成一种精神,激励人们不断前进。
1.根据两位被采访者的表述内容,分析概括文中画横线部分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并补写在文中开头处。
要求:围绕话题中心,表述简洁,不超过30个字。
(3分)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与之错误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叶嘉莹先生心系故园,毕生财产近360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
B.修改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了侵犯商业秘密责任主体的范围,强化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
C.黄岩北宋戏曲砖中的儿童形象,抬手疾行,烂漫天真,感受到孩童嬉笑滑稽的可爱,这说明“小儿班”于宋代早期就已出现。
D.机械手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擒拿利器”,可独立完成水下拾取、回收、布放等任务,并可与其他工具配合开展水下采样、测量等作业。
北京市2019届高三语文综合练习47含答案

北京市2019届高三综合练习语文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钉书机根深蒂固机械.(jiè)蓦.(mò)然回首B.全天候如毛饮血汗.(hán)毛痴.(chī)心妄想C.贴标签误入其途粳.(gēnɡ)米退避三舍.(shè)D.路由器知书达理矫.(jiǎo)正股肱.(ɡōnɡ)之臣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代雷锋、优秀共产党员郭明义同志的微博能够从众多的名人微博中脱颖而出....,确实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B.具有艺术气质的人,能够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稍纵即逝....,把每一笔划、每一个字都看作生命与情感状态的记录。
C.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的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
D.只有懂得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不贪图蝇头小利,不轻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北京地铁公司宣布,自3月13日起,地铁1号线中午平峰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3分钟,晚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2分05秒。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4.下列文学形象与其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窦娥②哈姆莱特③芦柴棒④大堰河A.①关汉卿②塞万提斯③茅盾④徐志摩B.①马致远②莎士比亚③茅盾④艾青C.①关汉卿②莎士比亚③夏衍④艾青D.①马致远②塞万提斯③夏衍④徐志摩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④⑤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世纪的中国文学从古老的历史中走来,它①过与传统母体文化断裂的痛苦,更②到降生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7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傍。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之。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
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
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
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
妇人之义,盖不客宿。
请归父母。
”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
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
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B.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C.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D.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俎豆”,指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
B.“六艺”,指的是六种经书,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
也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一礼、乐、射、御、书、数。
C.“妾”主要指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
也可作为女子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男人自称的“仆”。
D.“姑母”,旧时妻称夫的母亲为“姑”或“姥”,夫之父母合称“翁姑”“舅姑”“公姥”。
选文中“姑母之道”指的应是“婆婆与儿媳母亲的相处之道”。
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孟母两次迁徙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孟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孟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子因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够严整,所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出走了。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5分)
(2)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少年游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①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②?狎兴③生疏,酒徒萧索④,不似少年时。
【注】①鸟:又作“岛”,指河流中的洲岛。
②前期:以前的期约。
既可指往日的志愿心期,又可指旧日的欢乐约期。
③狎兴:狂放游乐的兴致。
④萧索:零散,稀少。
5.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词由秋日中的长安古道起笔,低沉伤感,为全词蒙上了一层愁绪。
B.“夕阳”至“目断四天垂”三句,描绘出一幅空阔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
C.“归云”乃作者自喻,“一去无踪迹”表现其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
D.“不似少年时”,含有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
6.“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
1. D 根据关键词“以”“则”“是以”“今”“是……也”的意义断句。
2.D “姑母之道”指的应是“婆婆与儿媳的相处之道”。
3. C 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内室,孟子也不是离家外出,只是没有进入内室。
4.(1)孟母见了说道:“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集市的近旁。
(2)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她(他)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实词和句式。
“非……也”,判断句;去,离开;舍,动词,住;“傍”通“旁”;“所食”,生活的技艺,指纺织等;“不为……则为……”,不是……就是……。
参考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
当初她的家靠近墓地。
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特别爱学造墓埋坟。
孟母见了说道:“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集市的近旁。
孟子又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
孟母又说:“这里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就再次把家迁到一个学校的旁边。
孟子所嬉戏游历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
孟母说道:“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
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了《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的学问),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
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
《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
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
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
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她(他)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孟子听后害怕,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作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君子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
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亲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自己的房里可以不遵守。
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是把我当成客人了。
做女人的规矩,有不住在别人家里(的说法),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
”于是孟母叫来孟子对他说:“从礼节说,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别人的尴尬的时候。
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用礼节责怪别人,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于是孟子道歉,挽留他的妻子。
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5. C
6. ①“乱”字在词句中有“纷乱”之义。
②“蝉嘶”之前加一“乱”字,表现蝉声纷乱;这纷乱的蝉嘶,配以日暮、寒风、茫茫荒野,以及易令人产生离愁别绪的“柳”,构成了萧瑟凄凉的景象。
③由蝉声“乱”更引出词人内心的纷乱烦扰,“前期”的渺茫、昔日欢乐的不可复得等愁绪令词人难以安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