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每日一练19(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气氛”是什么?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间中的气氛,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去感知,而我们的心情(内在因素)也会对感受气氛的结果有所影响。

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

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这更像是一种默契,属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位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艺术作品“Hausur”就是解释“气氛”一词很好的例子。

“Hausur”是一栋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

对于观者而言,建筑内的房间已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间了,因为只有运用全部的感官才能体会每个空间,体会独属于作品的唯一的气氛。

每件艺术品、每场艺术展都有着唯一性,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氛围都会让观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观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着自己眼中的世界。

艺术作品释放的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再综合所有信号,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我们的感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过程,但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再用某种形式传回某个空间,使其转化为另一种气氛,从而再次被发现、被感受。

气氛是属于自然的固定组成部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感受。

这种方式即艺术方法,它常以特殊的方式引起我们注意,这种方式和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会被拘束,但同时基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

反过来观察,气氛对于自然也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因为它不同于科学技术那样有着清晰的理解方式。

综上来看,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感官是气氛的创造与体味的桥梁。

例如听觉。

声音的传播快速、直接,情感的传递也十分高效。

在法国艺术家塞菜斯特·布谢·穆日诺名为《无题》的声音装置作品中,他运用设备使媒介间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以声音来表达视觉的信息。

第三周每日一练打印版

第三周每日一练打印版

东江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语文每日一练(命题教师:陈永泉)8月第三周星期日(8月21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馈赠.曾.孙磨蹭.面目可憎.僧.多粥少B.着.装着.眼着.落沉着.冷静着.手成春C.烙.印骆.驼奶酪.亭台楼阁.络.绎不绝D.笨拙.罢黜.茁.壮咄咄..逼人相形见绌.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各级党组织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认真________和识别干部。

(2)一条新修建的道路,供水部门挖开路面,安装水管;刚刚填平,煤气公司又挖开安装煤气管;不久,环卫系统又来修理污水管……如果几个部门________一下,可以节省多少劳动力和资金啊!(3)一连几天,他高烧不退,________不清。

A. 考查协调神智 B.考察协调神志C.考察谐调神志 D.考查谐调神智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现在,许多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B.这个村今年水稻获得了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谷子,而且不吃国家的供应粮了。

C. 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

D.鉴于动物有上述特点,我们可以预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动物兵”出现。

8月第三周星期一(8月22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角jiǎo 号角.角.落头角.群雄角.逐B.笼lïng 笼.子牢笼.笼.屉烟笼.雾锁C.量liáng 思量.打量.测量.量.体裁衣D.削xuē剥削.削.减瘦削.日削.月割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四世同堂》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

它忠实地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_______,浓郁而亲切的_______人情气息弥温始终,它记述了历史,同时又记述了北平的_______,北平人及他们的思绪、感情和生活。

19全国一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19全国一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19全国一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离骚》的作者?()A. 屈原B. 杜甫C. 李白D. 白居易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选项是唐代诗人?()A. 杜甫C. 辛弃疾D. 陆游4. 下列哪个选项是宋代诗人?()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白居易5. 下列哪个选项是元曲四大家之一?()A. 关汉卿B. 马致远C. 白朴D. 郑光祖二、判断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新2019届高考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9)新题型教师版+学生版直接可打印--全国通用(解析版)

最新2019届高考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9)新题型教师版+学生版直接可打印--全国通用(解析版)

.最新2019届高考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9)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用‚绿色+‛把蓝天留住魏建国前天晚间的一场‚及时风‛吹散了笼罩北京106个小时的雾霾,重见蓝天的北京市民纷纷在网络上留言,希望把这份蓝留下来。

环保当然不能靠风吹,蓝天也不能单靠365天多少天达标来衡量。

要彻底遏制由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趋势,我们需要一场‚绿色+‛革命。

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民众,‚绿色+‛首先是一场观念革命。

未来应当将这一理念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绿色发展作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

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可以同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外交相结合,渗透到企业发展观、居民消费观和人民健康观中去,改变我们的生产、消费和生存的方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绿色+‛定位到生产全过程中,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促进全程化绿色,形成一条真正的绿色生产线。

不少地方的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比较迷茫,转型缺门路,也不知道哪些产能该保留。

实际上产能是必要的,问题是怎么把落后产能转化为绿色产能,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部分。

‚绿色+‛理念可以给企业启示:以‚绿色+‛指导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就符合国家需要、未来需要、市场需要。

以‚绿色+‛理念生产出的产品,比低质、粗糙的传统产品更加对得上中国中产阶层的眼光和需求,也更能令国外市场的消费者满意。

以手机行业为例,2014年中国生产的手机产品出口1 154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出口量,中国手机品牌却始终无法代替苹果的龙头老大位置。

我认为中国的手机厂商应该提出‚绿色+‛手机的概念,在手机信号、电池辐射、健康使用和废弃手机处理等方面加强创新,以绿色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与‚互联网+‛一样,‚绿色+‛也需要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来起作用。

目前在钢铁行业,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亏损的‚僵尸企业‛不肯熄火,是京津冀等地区常遭遇雾霾的祸首。

2020-2021学年长春市十九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长春市十九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长春市十九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

《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地方共12 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言“和”的几种主要涵义。

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从在语词方面有体现,还蕴含在其整体艺术形象中的,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

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

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开而衰,即悲青春和爱情之流逝(《摽有梅》);见风雨鸡鸣,则有亲人之盼(《风雨》))。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

《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

《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

那种本源于周代礼乐文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葛藟》,表达一个孤儿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

显然,若没有人与人之间那种忠诚恻怛、和睦关爱的情感,是不能写出的。

这种人伦亲情之“和”的表现,亦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19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19 Word版含答案.doc

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妍.媸(yán) 棱.角(línɡ)狡黠.(xiá) 囿.于成见(yòu)B.阻塞.(sè) 蓦.然(mò)缜.密(zhěn) 惴.惴不安(zhuì)C.饮.马(yìn) 囤.积(tún)盥.洗(ɡuàn) 呱.呱坠地(ɡuā)D.阻挠.(náo) 梵.文(fán)穿凿.(záo) 怏.怏不乐(yànɡ)解析:A项,“棱”应读作lénɡ;C项,“呱”应读作ɡū;D项,“梵”应读作fàn。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甄别膨胀核幅射声名鹊起B.会晤乔迁舶来品两全齐美C.泻漏装帧订书机珠光宝气D.歉收整饬跑龙套共商国是解析:A项,幅—辐;B项,齐—其;C项,泻—泄。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____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代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________。

③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________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甄别周游B.曲解鉴别漫游C.误解鉴别漫游D.曲解甄别周游解析误解:理解得不正确;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意愿(多指故意地);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鉴别:辨别真伪好坏;周游:到各地游历;漫游:随意游玩。

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7月2日《重庆晚报》刊登的一道号称世界最难的数独题,吸引了许多高手挑战。

重庆江北区一位83岁的退休老人闭关15天,最终把这道题解了出来。

B.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成员是由二战时期帮助中国抗战的美国飞虎队队员及其亲友、支持者和赞助者等成员组成。

2018届高三语文每日一练

2018届高三语文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1-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木心研究者陇菲先生认为,《木心谈木心》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焊接文白、应对采访等诸多方面,细心教学生如何写作,可谓金针度人....。

②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并提出积极的建议,但绝不能越俎代庖....,学校也不应该在所谓的“家校合作”的名义下,将学校自身事务转嫁给家长。

③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穆永梅表示,南干渠所有分水口的检修阀、调流阀、流量计全部采用的是钢制管材,可做到滴水不漏....。

④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显示技术派、低价格派、用户派三大阵营分庭抗...礼.的格局,短期来看,这种竞争格局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⑤现在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对学者发表的文章深文周纳....,无限上纲上线,试图形成“寒蝉效应”。

⑥高校加强创业教育不能南辕北辙....,过于强调创业之“术”,而忽视创业之“道”,简单地以创业成败论英雄,是违背立德树人这一培养原则的。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工信部官网称,随着全球5G试验与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探索开展5G试验的国际合作。

B.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一个唱歌的美国诗人﹣﹣鲍勃•迪伦,诺奖评委会虽然已经给出了颁奖的理由,可很多人还是有所质疑。

C.在网络社交中,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符,表意既是清晰的又是暧昧的,因为在不同语境中,它能被解读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无可奈何等等都可以。

D.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

3.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教育资料精选】2019高考语文一轮训练选(19)(含解析)新人教版

【教育资料精选】2019高考语文一轮训练选(19)(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19)含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居民消费支出的角度看,在今年前三季度,财政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逐步增加,这导致政府消费支出同比增速逐季上升的态势。

B.如今的邛海碧波荡漾,坐拥春早、夏凉、秋爽、冬暖的气候,享受着清新空气,也正因此,这里每年吸引着千万计的海外游客,旅游收入超过100亿元。

C.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要达到30 Mbps左右,要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他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20 Mbps左右。

D.“应激性”是生物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这种特性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这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应激性”把生物行为要达到的目标并没有表述出来。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和“态势”搭配的动词“呈现”,应在“增速”后加“呈现”。

C项,不合逻辑,应删掉两个“左右”。

D项,语序不当,“并没有”应放在“把”字的前面。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诸子百家中,庄子的文章淋漓尽致....、纵横捭阖,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文人的心灵慰藉,如《逍遥游》等。

②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的《清平调》。

真乃穿云裂石....之声,引商刻羽之奏。

③《西游记》这部小说,看起来荒谬绝伦....,细究起来却处处是对当时社会的讽刺。

④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进行指责是无可厚非....的。

⑤执信中学的荷塘,紧邻文化走廊与奉恩堂,又有垂柳、桂花、木棉围绕,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也称得上是别具一格....。

⑥高三并不可怕,关键就在于“坚持”二字,假如有人不能坚持到底,就可能出现功亏..一篑..的悲剧。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解析:①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不合语境。

②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寒假每日一练19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
宿赞公房①
杜甫
杖锡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注】①赞公:诗人旧友,原长安大云寺住持。

乾元年同,因宰相房琯案被牵连,两人都被贬秦州,僧人先到,诗人后至,诗人在此与赞公偶遇。

②杖锡:柱着锡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何来此”发问,表达了诗人在贬谪地见到老友时内心的惊讶。

B.颔联的景物描写既暗示了友人处境的凄凉,也赞美了友人品格的高洁。

C.尾联以“陇月”象征诗人和友人的团圆,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

D.诗歌借居所写友人,借友人说自己,达到友我统一、心境相通的程度
2.诗歌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二、名篇名句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作者用“,”两句,表现男主人公迎娶女主人公后变得粗暴无礼。

(2)杜甫的《登高》中“,”两句,表现了诗人孤独和漂泊之苦,也暗含与苦难命运的抗争。

(3)李贺在《雁门大守行》中表现将士们视死如归、报效朝廷的豪迈之情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番茄一开始作为观赏植物传入中国,中国人发现它的食用价值之后,对它的热安之情使与日供增。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应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红彤彤、圆溜溜的番茄挂满枝头,像年节时分挂满的灯笼,惹人喜爱。

于是红得像柿子一样的番茄,收获了北方人民的爱称一一西红柿。

可是在西方,番茄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才在餐桌上初露头角。

大约公元前500年,阿兹特克人在丛林中发现了这种可爱的果实。

后来欧洲人被这种美丽的果实吸引,将其带回欧洲。

不过,番茄在欧洲人心中并不是“好果子”。

( )。

欧洲人甚至还认为,吃掉这种神秘的红果实会变成可怕的狼人,于是把番茄叫作“狼桃”。

但最终总会出现的人。

相传,法国有位画番茄的画家,经常面对着这美丽而“有毒”的浆果。

有一天,他吃下了一颗番茄,之后他躺在床上着番茄酸中有甜的味道等待去见上帝。

结果他不仅没死,反而食欲大增。

番茄无毒可食用的消息不胫而走。

现在,无论中餐、西餐,番茄都成了菜肴中的经典角色。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B.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C.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D.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西,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历程敢为人先鬼使神差品味
B.进程敢作敢当阴差阳错品味
C.历程敢为人先鬼使神差回味
D.进程敢作敢当阴差阳错回味
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摸过番茄植株后上留下的难闻的味道,使欧洲人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对它而敬远之
B.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这使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
C.番茄植株会在手上留下难闻的味道,这使欧洲人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对它敬而远之
D.模过番茄植株后上留下的难闻的味道,使欧洲人对它敬而远之,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19)答案
1. C(“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错,诗歌没有体现作者对天下太平的祈愿)
2.①对赞公虽被放逐也不违背自己的本性的肯定。

②同时暗示诗人和友人一样,有一样的际遇和心境。

(每点3分)
3.(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报君黄金台上
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 A(画线语句有三处语病,一是“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前句主语是“番茄”,表述还没有结束,转折后的主语又变成了“中国的环境”,属于中途易辙,可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改为“很适合在中国的环境生长”;二是“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主谓搭配不当,“长势更旺”的主语应该是“番茄”,而不是“北方地区”,可以在“尤其”后面加上“在”。

三是用词不当,“适应”的使用主客颠倒。

四个选项,只有A项全部修改正确,故选A项)
5.C(“历程”,指经历的过程,常常跟“走过”“经过”搭配。

“进程”,指事物发展变化或进行的过程,常常跟“发展”搭配。

根据上文,“走过”应该与“历程”搭配,因此选择“历程”。

敢为人先:指有勇气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敢作敢当:指办事果敢,无所畏惧。

这里上下文强调第一个尝试,因此用敢为人先。

阴差阳错:指由于偶然而造成的差错。

鬼使神差:指好像鬼神暗中差使一样,形容意外发生某种巧合的事或者不由自主地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语境中说的是不由自主吃了番茄,没有差错的意思,因此选鬼使神差。

品味:指尝试滋味或仔细体会、玩味。

回味:指从回忆里体会。

前文有“吃过了番茄之后”,因此是从回忆里体会,所以选用“回味”)
6.B(从整个文段看,中心话题是“番茄”,应该作为主语,因此可以排除A、D两项;“仅把它当作观赏植物”是“对它敬而远之”的结果,故先说“对它敬而远之”,因此排除C 项。

综合来看,应该选B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