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理与心理50页PPT
安全生理和心理分析

第五章安全生理和心理分析Safety Physiology & Psychology生产过程实质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安全生理人体的生理系统主要包括人体的感官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以及人体的运动系统与供能系统。
一、人体的感官系统人体的感官系统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经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产生感觉的机构,共分为7种:眼、耳、舌、鼻、肤(称5感),还有运动感、平衡感。
1、人的视觉: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而产生的主观映象。
是人机环系统中安全信息的传递、加工、控制及系统的安全运转的重要基础。
(1)视觉刺激:视觉的适应刺激是光,(2)人的视敏度:是辨认外界物体的敏锐程度,又称视力。
主要影响因素:亮度、对比度、背景反射、物体的运动等。
(3)人对各种颜色的视野范围:人眼有很强的色辨能力,白色的视野范围最宽,,黄色、蓝色次之,最窄是红色和绿色;(4)人眼的适应性:当外界光亮程度变化时,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分为“明适应”、“暗适应”。
从光亮环境进入暗室,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眼的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
暗适应时间较长,4-5分钟才能基本适应,完全暗适应约需30~40分钟。
从暗室到光亮的适应过程叫明适应,明适应很快,1 min 左右就可完全适应;(5)视距:人眼观察操作系统中指示器的正常距离,在380~760mm之间,以560mm为最佳视距。
(6)视错觉:注意只集中于某一因素时,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感知的结果与事实不符的特殊视知觉,分为两类:数量上的视觉差;方向上的视觉差。
视错觉有害也有益。
2、人的听觉: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后引起的感觉。
听觉是除触觉外最敏感的感觉通道。
(1)听觉刺激:听觉的刺激物是声波,人耳能听见的频率范围一般在(16)20—20000Hz范围内。
听觉最灵敏处在1000—4000Hz之间。
安全生理和心理

安全生理和心理一、视觉视觉是指被看对象物的两点光线投入眼球时的相交角度(a),用来表示被看物体与眼睛的距离关系。
被看目标物的两点光线投入眼球的交角。
眼睛能分辨被看目标物最近两点光线投入眼球时的交角称为临界视角。
人眼的适应性:眼睛从黑暗的地方进入光亮的地方或者从光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地方,眼睛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清物体,而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清,这被称为明适应或者暗适应,暗适应时间较长,明适应时间较短。
视野是指人的眼球不转动的情况下观看正前方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或称静视野。
眼球自由转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动视野。
视错觉是指注意只集中于某一因素时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感知的结果与事实不符的特殊视知觉。
分为两类,一类是数量上的视错觉,包括在大小、长短方面引起的错觉,另一类是关于方向的错觉。
二、听觉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是20~20000Hz。
人对2.4kHz左右的声音最为敏感。
2.声音掩蔽现象。
两个强度相差很大的声音同时作用于人耳,那么只能感受到一个声音而另外一个声音则淹没了,这种现象称为掩蔽现象。
掩蔽可分为①纯音掩蔽纯音②噪音掩蔽纯音③语言掩蔽。
在第一种情况下,纯音掩蔽最大的是频率相接近的纯音;低频率对高频率的掩蔽更甚于高频率对低频率纯音的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主要取决于强度差异。
语言掩蔽主要指在人说话时混入其他声音。
三、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按机体及其所处的状态可分为三种:1.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础代谢量 2.安静时维持某一自然姿势的安静代谢量 3.作业时所增加的代谢量。
四、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和兴趣。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性格和气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注意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五、疲劳的分类及预防措施。
疲劳一般分为精神疲劳和肌肉疲劳。
精神疲劳分为治理疲劳、技术性疲劳和心理疲劳。
肌肉疲劳分为个别器官疲劳和全身性疲劳。
引起疲劳的原因有,1.工作单调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强度大、时间长3.环境条件4.精神因素5.身体素质6.人机系统设计。
生理与心理护理课件

社会适应良好
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积 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
个人价值。
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
01
02
03
04
焦虑症
采取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 等方法缓解焦虑情绪。
抑郁症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兴趣
爱好。
人际关系问题
学习沟通技巧,增强同理心, 寻求第三方的协调和支持。
适应障碍
调整心态,寻求社会支持,学 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生理与心理护理课 件
目 录
• 生理护理基础 • 心理护理基础 • 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 护理实践与应用 • 自我护理与提升
01
生理护理基础
人体生理结构
01
02
03
人体八大系统
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包 括消化、呼吸、循环、泌 尿、免疫、神经、内分泌 和运动系统。
人体组织类型
人体组织分为四大类型, 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常见生理问题与应对
高血压
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应定期检测血压,注意饮食和运
动。
糖尿病
糖尿病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应控 制血糖水平,注意饮食和药物治疗 。
肥胖
肥胖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应控制体 重,注意饮食和运动。
02
心理护理基础
心理过程与状态
认知过程
意志过程
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是 心理活动的基础。
体现为决策、行动和克服困难等,是 人格特质的重要方面。
情感过程
涉及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影响个体 的行为和生理反应。
心理健康标准
自我认知
个体能够准确评价自己 的能力、价值观和需求 ,并据此制定合理的目
《安全心理学》PPT课件

安全事故的心理致因分析
情绪因素
员工在工作中可能受到焦虑、紧 张、愤怒等情绪的影响,导致注 意力不集中、判断失误等行为,
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动机因素
员工的安全动机不足,可能缺乏 对安全规章制度的遵守意愿,容 易产生违章操作等行为,增加事
故风险。
人际关系因素
团队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 畅等问题可能导致协作不良、信 息传递不及时等情况,进而引发
03
04
侥幸心理
认为事故不会发生或自己能够 避免事故,从而忽视安全规定
和操作规程。
麻痹心理
长时间从事某项工作导致对潜 在危险熟视无睹,放松警惕。
逆反心理
对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产生反 感或抵触情绪,故意违反规定
。
逞能心理
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或勇气, 冒险尝试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围,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心理学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驾驶员心理选拔与培训
运用安全心理学方法,对驾驶员进行心理选拔和培训,提高驾驶 员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能。
交通事故心理分析
通过对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心理分析,揭示事故发生的心理原因和规 律,为预防交通事故提供依据。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交 通安全意识和技能。
05
安全心理学的未来展望
安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
安全心理学将更多地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人因工 程、认知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共同推动安全领域的发 展。
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心理学将更 多地采用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挖掘和分析大规模数据中 的安全相关规律和模式。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ppt课件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 的生理反应,如心率、血压等。
3
心理健康与免疫系统功能相关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通常拥有更强的免疫系统, 能够更好地抵抗疾病和感染。
02
CHAPTER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
焦虑症
过度担心、紧张不安、 害怕未来可能发生的 不幸事件。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 安全教育 • 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实践应用
01
CHAPTER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健康影响个体情绪和幸福感
01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通常更容易体验到快乐和满足,能够更
增强心理韧性的技巧
01
02
03
积极心态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 乐观、积极的心态,寻找 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我调节
学会控制情绪,调整心态, 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
社交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 亲朋好友分享心情和压力, 获得支持和鼓励。
寻求专业帮助的途径
心理咨询
精神科治疗
当遇到严重的心理困扰时,寻求专业 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获得有效的指导 和支持。
当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生活、工作和 社交时,可能需要寻求精神科医生的 帮助,进行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
心理治疗
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 己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等。
04
CHAPTER
安全教育
总结词
个人安全防护意识是保障个人身心安全的基础,通过培养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可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心理、生理培训教材PPT

A 2D
安全生理
人体的感官系统
(2)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力,是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是表征人眼对物体细部识别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以最小视角的倒数表 示:视力=1/最小视角 检查人眼视力的标准规定,最小视角为1时,视力等于1.0,此时视力为 正常。
视敏度影响因素:亮、对比度、背景与物体的运动等。
人在感知过程中,大约有80%以上的信息通过视觉获得, 是人体最要的感觉通道。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 (折射光线)→玻璃体(支撑、固定眼球)→视网膜 (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大脑视觉中 枢(形成视觉)。
实验表明:人类获取信息分布比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 1%。
在这条公路上,类似的事故不断发生。让人不解的 是,明知道前面是悬崖,为什么驱车经过这里时,都不 约而同的猛踩油门、而不是踩刹车。“魔鬼公路”由此 得名!
真的有魔鬼存在吗?
?思 考
原来这段“魔鬼公路”是一条与太阳起落平行的公路。每天10:30~12时, 因平行太阳光的照射,护栏的黑色阴影正好投射在司机行驶的公路上。此 时,司机顺着太阳照射的方向行驶,黑色阴影和护栏连为一体,与对面的 黑色柏油公路相连,这样他们就看到了两条断头路连在一起的假象,遂踩 油门。
安全生理
人体的感官系统
人的听觉特征
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 动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震生感。声源→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鼓膜(将声波转 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 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人耳能感受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心理安全教育ppt课件ppt课件

常见心理问题
了解抑郁症、焦虑症、逼 迫症等常见心理问题的症 状、成因及应对方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
了解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为寻求专 业帮助提供指点。
增强自我认知
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意识,认识自己 的情绪、需求和价值观, 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 挑战。
自我调节
学会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 ,保持心态平衡,增强心 理韧性。
自我激励
培养积极心态和自信心, 激发内在动力,提升自我 效能感。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
掌握有效沟通技能,增进相互理解,减少人际冲 突。
人际支持
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困难时获得支持和 帮助。
人际互动
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维护和 谐的人际氛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
0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助于缓解压
202X-XX-XX
心理安全教育PPT课件
汇报人:XXX
目录
• 心理安全概述 • 常见的心理问题 • 心理问题的成因 • 如何提高心理安全 • 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 预防心理问题的措施
01
心理安全概述
心理安全的定义
01
心理安全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 ,对自身情绪、认知和行为的一 种积极、稳定、正向的体验和感 受。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 减轻心理压力和孤独感,提高应对能力和信心。
06
预防心理问题的措施
提高心理素养
培养积极心态
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引导学生培养乐观、自信、向上的心态, 增强心理韧性。
学会应对压力
心理咨询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 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帮助 个人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养和 应对能力。
安全心理课程安全生理与安全心理课程

案例分析
安全生理课程在医疗急救培 训中的应用
安全心理课程在消防员培训 中的应用
安全心理课程在企业管理中 的实践案例
安全生理课程在体育训练中 的实践案例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互动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课程评价
理知识,实用性强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如 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生
动有趣
课程效果:有效提高学员的 安全生理意识和技能水平
Part Four 安全心理与安全生理课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共同的目标:安全心理和安全生理课程都旨在提高个体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危险和挑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相互补充:安全心理课程关注情绪、认知和行为的调节,而安全生理课程则关 注身体技能和反应能力的训练,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安全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跨学科整合:将心理和生理的知识进行整合,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安全 教育方案,提高人们在各种环境和情境下的安全性。
添加标题
安全生理课程:教授员工正确的安 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方法,减少 事故发生和身体伤害
促进家庭与工作的平衡:通过安全心 理课程,帮助员工更好地处理家庭和 工作中的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 效率
注意事项与建议
结合实际工作与生活场景,针对性地应用安全心理与安全生理课程的知识和技巧。
注重实践操作,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加强与其他安全培训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安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安全心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