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论文(张乐 )

合集下载

有关商誉理论的新探索

有关商誉理论的新探索

有关商誉理论的新探索一、商誉的性质与系统效应1.商誉性质流行观关于商誉,人们对其特征已取得共识。

商誉具有如下3个特征:①商誉与作为整体的企业密切相关,既不能单独存在或独立存在,也不能与企业所确认的资产分开来出售。

②有助于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不能用任何方法或公式进行单独计价。

它的价值,只有在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或对待时,才能按总额加以确定。

③商誉的存在,未必有为它的建立而发生的各种成本[1].关于商誉的性质,当今会计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商誉是对企业持有好感的价值表现该观点认为商誉是对企业好感的价值。

对于这一论点的解释是:“人们通常认为商誉是产生于融洽的商业关系、企业与雇员的良好关系以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

这种好感可能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

”[2](2)商誉是企业超额利润的现值该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超额收益的现值。

“超额收益”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得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超额利润。

因为短期超额盈利只能被认为是偶然所得,不能因此而确认企业有商誉。

对这一点的解释是:人们之所以认为一个企业有商誉,是因为这个企业能够较为长久地获得比其他同行更高的利润,这种将于未来实现的超额收益的现值,即构成企业的商誉[3].美国会计学家佩顿(Paton1922)指出:“‘商誉’一词在广义上表示未来超额收益的估计价值……确切地说,商誉从这一点上可以被定义为某一特定企业所能赚取的超额收益的资本化价值,即超过具有相同投资的代表性竞争者-‘正常’企业-的盈利水平的那部分盈利。

”后来,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商誉实际上是“预计净收益超过有形资产按正常报酬率计算的未来预期利润的那部分的净现值。

”[4](3)商誉是企业的一个总计价账户该观点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

中南财经大学的阎德玉教授认为:“‘总计价账户论’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

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账户。

商誉_法律规定(3篇)

商誉_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商誉,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商誉的价值在于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然而,商誉的评估和监管一直是困扰企业和监管部门的难题。

本文旨在探讨商誉的法律规定,分析其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商誉的法律规定概述1. 商誉的定义商誉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超出其有形资产和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价值的部分。

商誉的价值在于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2. 商誉的法律地位(1)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法律地位商誉作为无形资产,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得到了明确的界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八条规定,商誉是企业购买其他企业所支付的对价超过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2)商誉在税法中的地位在我国税法中,商誉被视为无形资产,按照无形资产的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无形资产包括商誉。

3. 商誉的法律作用(1)商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商誉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商誉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商誉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2)商誉在并购中的作用在并购过程中,商誉作为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对并购双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商誉的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并购价格和并购后的整合效果。

三、商誉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1. 商誉评估方法不统一目前,我国商誉评估方法存在多样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这导致商誉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商誉的法律效力。

2. 商誉监管力度不足在我国,商誉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存在监管漏洞。

部分企业利用商誉评估漏洞,进行虚假并购,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3. 商誉税务处理问题在税法中,商誉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税务处理,但税法对商誉的摊销、减值等方面规定较为模糊,容易引发税务争议。

四、完善商誉法律规定的建议1. 统一商誉评估方法建立统一的商誉评估方法和标准,提高商誉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商誉的融资文献综述

商誉的融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前言部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对无形资产的投入,但大多数企业只是盲从或是完全复制少数企业的发展模式,没有本质上理解到无形资产对企业的重要性与实质性。

对于商誉,这一特殊的无形资产(或者可以理解成单一的“总计价帐户”)在当前经济背景下越显得倍受关注。

金融危机下,企业要在危机下安然自若和在危机过后快速恢复正常运行之中,除了企业自身的实力之外,还需具备一种对外界的信服力——商誉,对企业来讲,销售业绩固然重要,但这一点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声誉之中。

然而,商誉恰恰能够在这一立场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至因为商誉的重要性,所以在现代经济理论中,有必要提出对其价值的融资以及创造,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商誉的融资这一新理论研究的提出,正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危机背后快速恢复正常运转的捷径之一,不但在短期内提升企业融资力度,而且在今后可以为企业谋求长期发展。

商誉是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在长期的经营下,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所产生的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资产,它可以为企业创造间接的经济效益,论题由浅入深介绍了商誉的定义与涉及商誉有关的题材,从为何要研究商誉的融资价值到怎么样实现商誉的融资及其有关融资中商誉处理,价值确认,摊销,减值等具体内容,后续部分主要介绍企业未来可能遇到的融资风险, 风险的合理规避及其风险评估.二、主题部分:时下各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快速恢复阶段,各企业对于商誉的融资投入也渐渐步入日常企划。

从各类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租赁,证券,等)的融资转化为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进而逐步重视企业良好形象——商誉的融资。

在未来,随着商誉的成熟发展,各个内在因素得到充分补充,“融资商誉”这一顺应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必将成为一大热点。

商誉这一概念,早在十六世纪中后期,英国会计学家Leake 在”CommercialGoodwill”中,首次在商业公认下提出的,日后在不断的演变下,发展成各种分支以及各种对商誉的不同理解。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姓名:赵兴月班级:会计三班学号:10070341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摘要:商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资产。

依据商誉的取得方式,商誉可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

外购商誉是指由于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而形成的商誉;其他商誉即是自创商誉或称之为非外购商誉。

随着当今企业拓宽生产经营渠道、开拓新的市场,商誉作为企业实现迅速发展壮大途径之一的合并活动在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其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研究的热点。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的会计处理有了明确的规范和重大变化。

以更好地反映企业购并资产潜在的经济价值,进而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

研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系统揭示了确认计量相关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及商誉的特征出发,明确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以及新会计准则中商誉处理的变化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誉,自创商誉,外购商誉Thinking of goodwill accountingAbstract:Goodwill is an important asset of modern enterpriseWay based on goodwill, goodwill can be divided into outsourcing business reputation and goodwill. Her own purchased goodwill is formed by merger of enterprises by the purchase method of accounting of goodwill; Goodwill is created goodwill or other non purchased goodwill.. With today's enterprises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to open up new marke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growth as a business one of the ways to achieve the merger activity in the economy played a pivotal role. As the goodwill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its accounting treatment has been the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 February 15, 2006 issued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the non-identifiable assets - goodwill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a clear and significant change. To better reflect the potential economic value of assets acquired, and thus a true reflection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goodwill, the system reveals a recognition of measurement-related issues, not only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more far-reach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goodwill and the goodwill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rting, clear measurement and recognition of goodwill,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oodwill and new goodwil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changes in treatment are discussed.Keywords: goodwill,own goodwill, purchased goodwill目录1商誉的含义及特点 (1)1.1商誉的含义 (1)1.2 商誉的特点 (1)2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2)2.1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2)2.1.1自创商誉的确认 (2)2.1.2自创商誉的计量 (2)2.2外购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3)2.2.1外购商誉的确认 (3)2.2.2外购商誉的计量 (3)3商誉的会计处理 (4)3.1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 (4)3.2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 (4)4新会计准则中商誉处理的新变化 (6)4.1商誉初始确认与计量的变化 (6)4.2商誉后续计量的变化 (6)5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1 商誉的含义及特点1.1 商誉的含义商誉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

《利亚德光电股份巨额商誉减值产生机理及经济后果研究》

《利亚德光电股份巨额商誉减值产生机理及经济后果研究》

《利亚德光电股份巨额商誉减值产生机理及经济后果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在此背景下,商誉减值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中国光电行业领军企业的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亚德”),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并购行为,因此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商誉减值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利亚德光电股份巨额商誉减值的产生机理及经济后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利亚德光电股份的商誉减值背景商誉是企业获取正常盈利水平二、利亚德光电股份的商誉减值背景商誉是企业获取正常盈利水平二、利亚德光电股份的商誉减值背景及产生机理商誉,是企业获取正常盈利水平之外的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企业并购过程中。

当企业通过并购其他公司来扩大业务范围或增强市场竞争力时,所支付的并购成本高于被并购公司账面价值的部分,便形成了商誉。

然而,如果被并购公司的实际盈利状况未达到预期,或者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就可能导致商誉减值。

(一)商誉减值背景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光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多次并购活动实现了快速扩张。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商誉减值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商誉减值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可能对企业的市场形象和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商誉减值产生机理利亚德光电股份的商誉减值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并购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如果对被并购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市场前景等信息了解不充分,可能导致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不理想,被并购公司的实际盈利未能达到预期,从而引发商誉减值。

2. 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行业政策的调整、技术更新换代、竞争对手的崛起等都可能导致被并购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商誉减值。

3. 会计处理问题:商誉的会计处理也是导致商誉减值的重要因素。

商誉的总结(实用6篇)

商誉的总结(实用6篇)

商誉的总结第1篇根据《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执行一项商誉减值测试评估业务,评估师需要关注如下要点:1、在接受评估项目的委托时,首先应与委托人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基本事项需要明确的基本事项主要有评估目的、评估基准日、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价值类型。

并在资产评估委托合同与委托人明确约定上述内容。

(1)评估目的商誉减值测试的评估目的,应与委托人约定为委托人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商誉减值测试进行资产评估。

关注要点1:应在资产评估委托合同中,明确约定评估目的,并与资产报告中的评估目的一致。

(2)评估基准日评估基准日额确定,与委托人确定的商誉减值测试日保持一致,在中期财务报告日,一般确定为月度末或季度末,年度财务报告,应确定为年末。

(3)评估对象及评估范围商誉作为单项资产,无法单独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因此只能以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为基础,确定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来间接实现对商誉的减值测试。

因此,商誉价值测试的评估对象为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评估对象为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范围内的全部资产及负债。

关注要点2: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确定主体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的确定是委托人的责任,商誉所在的资产组在企业合并初始确认商誉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其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公司应自购买日起按照一贯、合理的方法将其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并据此进行减值测试。

在实务中,虽然商誉的产生是由于收购了标的公司股权,但是一旦收购完成,企业在购买日就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将商誉分摊至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后续商誉分摊的基础是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而不再是原标的公司的股权。

评估师应对委托人确定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必要的关注,并与委托人、审计机构进行充分的沟通。

关于商誉的实践报告(2篇)

关于商誉的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商誉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会计准则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商誉的实践分析,探讨商誉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商誉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二、商誉的定义和作用1. 商誉的定义商誉是指企业在购买其他企业时所支付的超过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商誉通常来源于企业的品牌、客户关系、市场份额、管理团队等无形资产。

2. 商誉的作用(1)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商誉可以增强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优化资源配置:商誉可以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3)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商誉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经营收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商誉的确认、计量和报告1. 商誉的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在以下情况下可以确认:(1)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而取得商誉;(2)企业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取得商誉。

2. 商誉的计量商誉的计量采用购买法,即在购买其他企业时,以购买方支付的对价减去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后的差额确认商誉。

3. 商誉的报告(1)商誉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2)商誉的减值测试结果在利润表中列示;(3)商誉的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四、商誉实践分析1. 商誉确认的实践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对商誉的确认存在以下问题:(1)商誉确认的主观性较强,容易导致商誉确认的不一致性;(2)部分企业为了提高商誉的确认价值,采取高估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方式。

2. 商誉计量的实践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对商誉的计量存在以下问题:(1)商誉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容易导致商誉计量的不准确;(2)部分企业在商誉计量过程中,存在高估或低估商誉价值的现象。

3. 商誉报告的实践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对商誉的报告存在以下问题:(1)商誉减值测试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商誉减值准备计提不足;(2)部分企业在商誉报告中,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的问题。

(完整版)商誉的价值评估

(完整版)商誉的价值评估

(完整版)商誉的价值评估1.1商誉的内涵商誉既是一项资产,也是一种信誉,是人们对某个企业的信任程度。

商誉一旦形成,就会在顾客头脑中形成一种观念和消费习惯。

商誉的形成至少来源于以下几个层面:(1)基于公司产品层面的竞争优势。

包括产品的差异性、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和依赖等。

(2)基于公司价值链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而反复进行的对人、财、物,产、供、销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综合性活动。

形成了良性的价值链循环,使产品生产市场对路,成本降低,社会信誉随之上升。

(3)基于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优势。

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平台是当今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当然也是商誉价值构成的重要内容。

企业劳动者素质提高了,企业良好商誉形象的树立才有基础。

(4)企业地缘即企业的地理位置优势。

如果企业所处位置和所处的投资环境较优越,那么必然比其他企业有更大的收益。

例如在改革初期,身处经济特区的公司就比内地的公司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

(5)企业历史传统优势。

企业良好的信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几代企业领导层和雇员层经过多年积累经验才形成了技术秘诀、经营之道和社会影响及其知名度的。

企业历史越悠久,知名度越高。

(6)基于战略的竞争优势。

所谓企业,企划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公司决策者的战略头脑才是这个公司最核心的商誉和无形资产。

1.2商誉的价值评估方便随着商誉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关于商誉的价值,萨缪尔森的观点至今影响着大多数学者,他在《经济学》一书中形象地说:“如果你为了收买一家企业而支付了一定数量的钱,那在你看来该企业就值那么多钱。

如果该企业的股本的帐面价值不值那么多钱,那我们就认为这是由于商誉。

”所以萨缪尔森关于商誉价值的计算就是:商誉价值=公司整体交易价-股本帐面价值。

现代会计准则中对于商誉的处理也正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商誉的价值通常不能计入资产负债表(企业合并时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〇一四年三月双学位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题 目:商誉的会计问题研究 ****:** 学 院:管理学院 专 业:财务管理 第一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10级财管双学位 指导教师:高元平讲师摘要如今的经济市场,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兼并不断出现,不断有新的企业在蚕食着旧的企业,商誉这一词语也越来越频繁的见诸报端,王老吉状告加多宝更是将商誉这一词语再一次带入了人们的视线。

正是由于商誉这个企业无形资产不断的在市场经济中出现。

所以,目前不论在实物界还是在学术界,对于商誉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峰。

如今的市场是世界的市场,经济也是全球的经济,在这个大背景下,商誉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因此,建立完善的商誉体系、明确商誉的会计处理,是现在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加强人们对商誉的认识和尊重,对其进行确认保护是当前对商誉处理的重中之重。

正是以上的原因,使得我们更应该重视商誉的研究,在本文首先介绍了商誉的概念、本质、构成因素以及发展历史,从这些方面对商誉了一个初步的介绍。

其次,介绍了目前一些商誉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的方法,并且对负商誉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商誉;确认与计量;会计处理;负商誉AbstractToday's market economy , rapid development , corporate mergers emerging, there are always new companies to gobble up old business , goodwill this wor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 newspaper sued wanglaoji JDB is the quotient once again the reputation of this word into the people's attention . It is because of this goodwill intangible assets continue to appear in the market economy . So, now , whether in academia or in the real sector , the study reached a peak of goodwill . Today's market is a world market economy is the world economy , in this background, the role of goodwill will increase. Therefore , to establish a sound reputation system, a clear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oodwill , is now a very pressing issue. Strengthen people's awareness and respect of goodwill , to confirm its protection is a top priority for the current treatment of goodwill . It is the above reasons , making our goodwil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mor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goodwill , in essence , constitute a factor as well as the history , describes these aspects of a preliminary goodwill . Secondly, it introduces some current goodwill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accounting methods , and some of the negative goodwill related issu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Goodwill;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Accounting treatment;Negative goodwill目录引言 (1)第一章商誉的理论概述 (2)1.1商誉的概念 (2)1.2商誉的特点 (2)1.3商誉的本质 (2)1.4商誉的构成因素 (3)1.5商誉的发展历程 (3)第二章商誉的确认、计量与会计处理 (4)2.1商誉的确认 (4)2.1.1自创商誉确认的现状 (4)2.1.2外购商誉的确认 (5)2.1.3对商誉确认的思考 (5)2.2商誉的计量 (6)2.3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 (7)2.3.1商誉会计处理的现状 (7)2.3.2外购商誉会计处理的完善 (7)第三章负商誉 (9)3.1负商誉理论界的观点 (9)3.2负商誉的产生原因 (9)3.3负商誉的会计处理的选择 (10)结论与展望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引言在一年多前,“王老吉改名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等的广告词充斥在大街小巷,在不同的电视台不断播出。

正是这些广告,使消费者对凉茶市场的品牌产生了混淆,加多宝通过搭王老吉的顺风车,非法转移王老吉的无形资产。

很快,王老吉状告加多宝侵犯其商誉,搭自己的品牌顺风,来促销自己的产品,获得大量的市场。

最后以加多宝的停用广告,赔偿损失告终。

这个案例将商誉的概念又一次引入了人们的实现。

眼下,随着企业的合并,并购越来越多,商誉也一次次的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商誉这一词语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

但是目前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仍然有很多的分歧,在对商誉的确认方面,目前对于自创商誉不予确认。

但是这种观点却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质疑,在商誉的会计处理当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处理观点,但是却很难有一种令所有人折服的观点,对于负商誉的认识和确认也是众说纷纭。

商誉的概念正式出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商誉体系来让所有的人都能信服。

现在的很多商誉的确认和会计处理都有很大的分歧,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就很难满足决策者对其的需要。

尤其是在出现企业兼并、整合等等的情况之下,由于商誉不能够很好的确认,造成决策者对决策会产生一定偏差,尤其是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全球的兼并浪潮越演越烈。

到了新世纪之后,这股兼并之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更加狂热的趋势。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积累下,我国的企业并购,兼并也同样日益增多,因此,我们对于商誉的处理也需要和国际接轨,对商誉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探讨,这样才会不断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商誉的理论概述1.1商誉的概念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1.2商誉的特点1.独立性。

由于商誉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没有企业相关的商誉也就不复存在。

所以,商誉无法从其他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分开单独出售。

2.不可分列性。

许多因素会影响企业商誉的多样性,各种影响因素是很难用其形成的一个公式或方法分别确定其值,只有综合这些因素才可以很好的确认商誉。

3.整体性。

因为它虽然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但是它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依赖于整个企业,是所有资产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4.分析性。

因为商誉的形成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所以很难用一个公式或一种方法来描述,不能仅仅靠一个个体因素来衡量。

5.评估基础的单一性。

因为商誉形成不确定性,评估判断唯一的标准就是现有标准和商誉是企业收益以反映当前的价格,未来的结果。

6.评估结果的双重性。

比较商誉的价值应该取决于该行业的平均利润,当该企业的利润高于行业平均利润,则商誉为正,否则商誉则为负。

1.3商誉的本质商誉就是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可以很好的使人、财、物相互作用,使其的相互作用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在这个方面,比较受大家认可的观点就是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他的《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观点:1.好感价值论。

即商誉产生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由于企业友善的商誉关系,良好的职工关系以及顾客对其的信赖。

而顾客对企业的信赖往往取决与企业独有的特权、独特的配方和工艺、有利的地理位置等等。

2.超额收益论。

即商誉是超额盈利的那部分价值。

商誉可以在未来的经营活动当中可以给企业带来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的超额收益。

3.总计价账户论。

商誉是企业的总体估价与企业每一项可以辨认资产估计总和的差值。

它明确的说明了企业的总体价值超过了它个别价值的总和,就是说总体价值要大于分项资产的总和。

1.4商誉的构成因素在商誉的发展过程当中,有许多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人员对商誉的构成发表不同的看法,最终将商誉的构成因素归纳为以下的15个方面:(1)优秀的管理团队;(2)良好的销售渠道;(3)竞争者在竞争当中的弱点;(4)良好的广告效应;(5)掌握特殊工艺或配方;(6)劳资关系的友善;(7)良好的信用;(8)对员工培训的领先;(9)在社会当中较高的认可度;(10)才能或资源的发现;(11)在税收方面的优惠;(12)政府政策的利好;(13)与其他公司的良好合作;(14)占有很好的地理位置;(15)竞争对手不利的发展也可以归因于商誉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人力资源和资源组成。

1.5商誉的发展历程商誉一词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是在16世纪中后期的英国,会计学家Leak 在“Commercial Goodwill”首先提到了商誉。

但是商誉的概念是在19世纪中后期的商业界,会计界。

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法院讨论中提出,开始首先出现在企业会计中,用来记录交易过程中的实际交易价格和公司账户之间的价格差。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的“三元论”很好的解释了商誉1.对企业好感的价值;2.超额收益价值;3.总计价账户论。

1970年,AICPA所属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表了第17号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无形资产》,统一了商誉会计实务。

1982年10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商誉会计》,第一次对商誉的姿态做出了明确表示。

1984年12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正式的标准的商誉会计实务公告《商誉会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