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内涵

合集下载

浅析大学精神的内涵

浅析大学精神的内涵

载体 , 是一个充满 创新 具有独 立 品格 的思想熔 炉 。大 学 那 么 , 如何解释“ 学精神 ” 大 ?这是 本文着 重要论及 的 问 并不是孤 立的社会 单位 , 它是有精神 的 , 大学 没有了精神 题 。本人认 为,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价值 理念的支配下 , 贯
就如 同人 没有了灵魂 一样 , 大学 精神 的凝练 和培 育是 一
( oi c ne) SeM Si cs e
浅 析 大 学精 神 的 内涵
张 春 男
( 南 大 学 政 治 与 公 共 管理 学 院 , 南 海 口 5 0 2 ) 海 海 7 2 8

要 : 学精 神作 为大学 的灵魂 和 思想核 心 , 虽 然不 是 真 实的 存在 体 , 却 时时 刻 刻 影 响着 一代 代 大 学师 大 它 但
善。 ”2此所谓的大学 当然不同于今天或是本文 中所指 的 现代教 育体 系中的大学 , 但是无论是古 代的太学 、 国子监 还是今天 的大学 , “ 其 明明德” “ 、 亲民 ” “ 、 至善 ” 的精神境 水、 阳光对 于 生命 一样 , 在 于 无形 , 存 却是 生命 的必需 。 大学精神本身蕴含着丰富 的内涵 , 但值得强 调的是 , 对其 理解和认识 我们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问题 :
界应是共 同的。今者 , 大学应具有什么 样的精神 , 很多教
育家和学者也都进行过认真 思考 。
1 .大学精神在大学 的历史发展 过程 中或一段时间 内
可以是稳定 的, 一所大 学不会 有凝 定不变 的精 神。 当 但
大学 的精神有很 多层面 , 但特定到 某个 大学 , 其与众
不 同的特质 , 在校训 之中可以略见~二 。比如 , 到北大 提 我们就想到 “ 国 、 步、 爱 进 民主 、 学 ” 科 的精 神 ; 读清 华 , 解 我们就会想起 “ 自强不息 , 厚德 载物 ” 的追 求 ; 进复 旦 , 走 就能品味 出“ 学而笃 志 , 问而慎 思” 博 切 的境界 。这样 的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大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大学的研究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知识的追求、人文关怀、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精神的深层次意义。

首先,大学的核心精神之一是知识的追求。

大学作为知识的殿堂,其使命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并通过研究与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应该提供广泛而深入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大学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只有不断追求知识,大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的源泉,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其次,大学精神还体现在对人文关怀的追求。

大学不仅是一个传递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

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人格发展。

大学应该提供丰富的人文课程,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明的历史和现实,培养他们对美、善、真的追求。

同时,大学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学术自由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应该是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场所,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探索的环境。

学术自由是推动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重要途径。

大学应该坚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标准,保障学术自由的同时,也要强调学术责任和学术诚信,确保学术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最后,大学精神还要求大学承担社会责任。

大学作为社会的智囊团和灵魂工程师,应该积极回应社会的需求和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创新。

大学应该与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同时,大学还应该担负起培养社会精英和领袖的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领导才能。

综上所述,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体现在知识的追求、人文关怀、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大学理念在根本上是大学之目的,是大学 之内在逻辑,是大学存在之最后理由。
“理念” 源于希腊文 idea和 eidos
德文和英文里分别用 die 和 idea 表示
编辑ppt
16
一、哲学观的历史发展与大学理念
1.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主导时期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理性主
义教育目的观占主导地位时期 理性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
编辑ppt
25
(一)社会需求在大学理念形成中 所起作用的历史考察
1.中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智慧的花朵”“象牙塔”
编辑ppt
26
2.19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文艺复兴后“黄金时代”结束 大学成了僵
化保守落后的机构 洪堡 纽曼
编辑ppt
27
3.20世纪的大学理念与社会需求
编辑ppt
7
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 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 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路等冷冰冰的建筑 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聚地,而是人、思想、 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 代表。
编辑ppt
8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 有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 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 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之所在,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 用的思想导向
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理念
编辑ppt
1
大学精神文化的涵义 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 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编辑ppt
2
一、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
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 也。”何为“业”,“我们所有一切身心活动,都是一刹 那一刹那的飞奔过去,随起随灭,毫不保留。但是每活动 一次,他的魂影便永远留在宇宙间,不能磨灭。就像一个 宜兴茶壶,多泡一次茶,那壶的内容便生一次变化。茶吃 完了,茶叶倒去了,洗得干干净净,表面上看起来什么也 没有;然而茶的“精”渍在壶内,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渍 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叶更好。茶之随泡随倒随 洗,便是活动的起灭;渍下的茶精便是业。茶精是日渍日多, 永远不会消失的,除非将壶打碎。这叫做业力不灭的公例。 在这种不灭的业力里头,有一部分我们叫做‘文化’。”

论当代的大学精神

论当代的大学精神

论当代的大学精神论当代的大学精神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功能二.现在中国大学精神存在的问题三.对大学精神产生冲击的元素四.构建新型中国大学精神的路径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功能(一)独立自由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对于大学的行为提供指导,是大学的基本理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在精神层面的依靠和取向。

大学的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她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发展和未来,是一所大学创办和成长的基础。

在大学精神中,独立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陈寅恪在给国学大师王国维撰写的纪念碑铭文里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历代的知识分子所传诵,并且成为近代大学精神的一个高度的浓缩,独立是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条件,是学科进步、学术繁荣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自由精神实际上要表达的是“大学应当有其本身独立的精神,而学者不仅要为人师,更要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自由的思想”,因此,在学术研究上,大学必须是自由的,唯有自由的精神才能保证学者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不受其他利益团体的左右,也能保证学生在研究的时候能够独立和创新。

(二)批判创新精神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就认为:“如果在一所大学里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它默默无闻地隐没于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大学没有尽到它的职责。

”这段话实际上代表了美国教育界的声音,在美国,学术自由和思想独立是学术界的最高价值和基本原则。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曾经指出的:“当大学履行发展知识的义务时,学术自由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前提。

由于这种义务是大学的基本目标,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这种探究和表达的自由。

不管是为了照顾捐助者的善良愿望,还是为了平息外界激烈反对某种学术观点的愤怒声音,都不能以牺牲学术自由作出妥协。

”如果说严格的学术规范是保障独立思想的一个前提,那么批判和怀疑精神便是促进独立思想和学术自由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动力。

大学精神的价值与内涵

大学精神的价值与内涵

大学精神的价值与内涵大学精神的价值当今社会正处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突发期,中国迫切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来化解、应对各种不测,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我国大学面临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决定我们的大学能否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与重任。

这就要求我们从精神的高度来澄明大学发展的前提,面对现实的各种困惑,展望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构建具有自己特点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标志着一所大学对它自身自觉意识的认识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着大学发展的水平,预示着大学未来发展的种种趋势。

从这一意义说,大学精神的实质就是浓缩了的大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是大学的“精神的自我”。

这种精神的价值在于从思想上为大学的师生员工提供一切认知与实践行为的信念,增强自我行为的内在信心、勇气与力量,激励他们对正义、善良、勇敢、洞见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因素的不懈追求,使他们更有价值、有尊严、有希望,从而促使大学和谐有序、科学发展,为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因此,深刻领会大学精神的真实内涵,让大学精神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促进大学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学精神的内涵大学精神是什么?我们能否用一个准确无误的概念来表达呢?中国古代的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能说出来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能表述出的概念,不是永恒的概念。

既然世界万物都在变化之中,那么,对于一个易变的大学精神,怎样才能真实表达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我们能否从认识论的视角单层面、静态来说明呢?用静止的概念来反映动态的精神显然存在矛盾,可见,真实表达大学精神的内涵具有较大的难度。

正如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所言:“关于精神的知识是最具体的,因而是最高和最难的。

”“所有精神性的东西都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同外界、同对立面接触、发挥、忍受,然后再回过头来的圆圈式的过程,最终得到精神性的富有”。

简论大学精神的基本思想内涵

简论大学精神的基本思想内涵

游离 于 “ 大 学 ”之外 。何 谓 大学精 神 ,不 同时期 、不 同学者有 不 同的
注解 。依笔 者之 见 ,人文 精 神 、科 学精 神 、 自由精 神 、独立精 神 、批 判精神 、创新 精神 、民主精 神是大 学精神 的基本 思想 内涵。

五 、批判精神
批 判 精神 是 大学 的一 贯追 求 ,是大 学 发展 和社 会 进 步 的驱 动 力 ,
大 学作 为一 个客 观存 在 的实体 ,它 不仅 有物 质 的因 素 ,更是学 校
的历 史足迹 与现 实追 求 ,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学精 神既 深藏 于 “ 大学 ”之 中 ,又
学术 是 人类 理 智和 自由精 神最 高 的表 现 。它是 主 动 的 ,不 是被 动 的 ,
它是 独立的 ,不是依 赖的 ” 。
能否 大踏 步发 展和 进步 的标 志 。时代 的发 展 ,民族 的振 兴 ,人 类 的进
过 程 中所 凝 炼和提 升 出来 的治 学态 度和 价值 观念 体 系 。它 主要 包括 从 事科 学研 究 的一 系列行 为 规范 ,尊 重客 观规 律 、追求 实 事求是 的严 谨 态 度 ,独立 思考 、敢 于怀 疑 的批 判 精神 ,对 真理 的追 求 、对未 知 的探 索 和对观 念 的创新 精 神 ,是一种 追求 真 理的 精神 ,是 恪 守科 学道德 和
职业教 育
中 国化 工 贸易
Ch i n a Ch e mi c a l T r a d e 2 月
简 论 大 学精 神 的基 本 思想 内涵
王 壮 孟 野 杜 君
( 沈 阳化工大 学应用 化学学 院 。辽 宁沈 阳 1 1 01 4 2 )

物联网视野下大学校园精神内涵解读

物联网视野下大学校园精神内涵解读

物联网视野下大学校园精神内涵解读[摘要]本文对物联网的意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高校物联网的应用特点对大学校园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独立精神、民主精神做了概要解读。

[关键词]物联网校园精神科学精神独立精神民主精神[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20-02所谓物联网,直译为“各种事物的互联网络”。

就是在现有的校园网基础上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红外感应、激光扫描等技术和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则,有选择地把某些物品的信息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对物品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的网络。

“物联网既是广义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

以现有的信息技术成就为依托,同时它又是从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出发,沿着信息化转向对全球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文明演进具有重大影响的路径展开和形成的。

”它比现有的校园网应用更广泛、功能更强大,可以为高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以及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

可以预言,物联网的出现,必将影响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现代大学精神之发展更会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

一、高校物联网与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现代大学校园精神最核心的内涵。

也可以说是大学校园精神的底线。

这就是说,你什么都可以不讲,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你不能不讲科学精神,不能没有科学精神。

在一个现代大学校园里,一个以献身科学为职业的人,如果不尊重科学,不崇尚科学精神,那就等于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操守,是不能让人接受的。

人们经常把大学称为“科学的殿堂”,这说明,“科学精神”乃是“大学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历史来看,现代大学制度本来就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进步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大学是不会赢得社会尊重的。

在中国,自“五四”以来,科学已经相当普及,在大学,更是言必称“科学”,但是要讲普及科学精神,却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_大学精神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

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之所在。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文化应当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

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文化则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观念形态,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

以下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讨论,将以狭义文化概念为基础来展开。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

与大众文化或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

大学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

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

在这种特殊活动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大学文化,必然深深地留下“上下求索”的烙印,必然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旗帜。

其次,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

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

一句话,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恒的需要。

大学文化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与普通的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相比较,大学文化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第三,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精神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学术自由精神
独立自治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开拓创新精神
理性批判精神
二、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纽曼:博雅教育和智力训练造就具有“经过教养的智慧,高雅的情趣、直率、公正、客观的思想,活行为举止高贵、注重礼节”的绅士
洪堡: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朱九思:学术
钱伟长:“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3)珍视学术自由的权利:民主、尊重、宽容、容忍、审慎使用
布鲁贝克:“没有限制的学术自由像没有限制的经济上的不干涉主义一样成为灾难”。

(4)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感
(4)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