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国家之间商品和劳务(Goods and Services)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之间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国际贸易是从国际(世界)范围内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的,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4.按贸易形式不同分类:
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是指国境内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货物的交易形式,但投资设备、捐赠等除外。
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指国内企业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或装配后,将成品或半成品复出口的交易形式。该项业务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贸易方式。
6.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参加: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是指货物生产国将货物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消费国直接进口生产国的货物时两国之间发生的贸易,即由进出口两国直接完成的贸易。
间接贸易
是指商品生产国不直接向消费国出口,商品消费国也不直接从生产国进口,而经由第三国商人来完成贸易,这种形式的国际贸易称为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5.按商品流向不同分类:
出口贸易
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Export Trade)是
指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本国加工而再次输出国外,称为复出口或再输出(Re-Export Trade)。
专门贸易体系
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关境是指一国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所以关境与国境可能存在不一致,例如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存在使国境要大于关境,而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对外统一征收关税,内部则自由贸易互免关税,此时关境要大于国境。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
内容摘要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这是一种专为国际贸易商品统计和对比而设计的标准分类方法。它 像一位巧妙的组织者,将纷繁复杂的商品世界归为清晰的类别,让我们可以深入探究每一类商品 的特点和动态。 SITC的分类原则充满了诗意,仿佛是一位细心的园丁在整理花园。它将商品分为十大类,如同十 个独特的展馆,每个展馆都展示着国际贸易的丰富多样。从SITC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国际贸易 的潮流和趋势,如同在繁忙的市集上,观察到人们的生活和需求。 其中,SITC的第一类是食品和饮料,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揭示了国际贸易中最基本的需求。 第二类是烟草制品,这让我们看到了国际贸易中的独特文化和习惯。 SITC的分类从具体到抽象,从必需品到奢侈品。第三类是饮料和烟草制品,第四类是化学品,它 们既代表了工业化的产物,也显示了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第五类是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的材料,它们是现代社会的能源之源,揭示了全球对于能源的 依赖和追求。 第六类是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却也常常被我们忽视。第七类 是粗原料,包括矿产和木材,它们是大自然的赠予,也是人类工业的基石。 第八类是制造业产品,它们是工业社会的象征,包括了各种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第九类是杂项制 品,它们代表了人类的创意和创新,从艺术品到小玩具,无不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最后,第十类是无法归类的商品,它们是国际贸易中的谜题,挑战着我们的认知和理解。 SITC的分类不仅展示了国际贸易的广度和深度,也揭示了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对于已知的归纳。 它让我们看到,国际贸易并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更是文化的交流、理解和融合。
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自1951年颁布实施以后,进行了数次修订,除门类框架不动以外,其他类 目,随着层次的增加变动也相应扩大。 SITC采用经济分类标准,即按原料、半制品、制成品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部门来源和加工程度。 该标准目录使用5位数字表示,第1位数字表示类,前两位数字表示章,前3位数字表示组,前4位 数字表示分组。联合国已经公布了SITC(Rev.4)。然而,SITC在我国却较少使用。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按照国际标准SITC三位数分类,对外贸易可分为0-9类,其中0-4类为初级商品,包括食品和供主要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5-9类为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两者比例一直未衡量一国贸易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基本指标,其中,如果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该贸易国的工业化程度就较高,反之亦然。

在SITC分类的基础上,杨汝岱、朱诗娥(2008)将贸易商品进一步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4大类:资源密集型包括所有的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包括工业制成品当中的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资本密集型包括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傅朝阳、陈煜, 2006)。

此外,考虑到包括机电产品(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等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运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等技术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我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

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工业制成品内部分课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入世后,中国履行了加快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对进入中国的FDI产生很大影响,按出口货物经营单位所在地,中国主要省市有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北京辽宁天津河北/sinosure/xwzx/rdzt/ckyj/ckfx/87581.html。

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类是按照商品的自然属性、用途、生产或制造方法、原材料含量及其构成等标准进行分类的。

这些分类在国际贸易统计和货物流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
1. 食品和饮料:
* 食品:包括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谷物、乳制品、糖果、饮料等。

* 饮料:包括酒类、软饮料、果汁等。

2. 农产品和纺织品:
* 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等。

* 纺织品:包括棉织品、毛织品、丝织品、麻织品等。

3. 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
* 化工产品:包括石油产品、化工原料、化学肥料等。

* 塑料制品:包括各种塑料原料及制品。

4. 机械和电子设备:
* 机械: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如机床、汽车等。

* 电子设备:包括各种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手机等。

5. 汽车和零部件:
* 汽车:包括轿车、商用车等。

* 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及其附件等。

6. 矿产和能源产品:
* 矿产:包括煤炭、铁矿、铜矿等。

* 能源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等。

7. 木材和纸制品:
* 木材:包括各种原木及制品。

* 纸制品:包括各种纸张及制品。

8. 陶瓷和玻璃制品:
陶瓷制品:包括各种陶瓷器皿及装饰品;玻璃制品包括各种玻璃器皿及工艺品。

琉璃制品也归入此分类。

由于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天然矿物,因此有时也把此类商品称作“矿物性产品”。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国际贸易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有七种:1、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出口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

如果商品不是因外销而输往国外,则不计入出口贸易的统计之中,如运往境外使馆、驻外机构的物品,或者携带个人使用物品到境外等。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又称输入贸易。

如果商品不是因购入而输入国内,则不计入进口贸易。

同样,若不是因购买而输入国内的商品,则不称进口贸易,也不列入统计,如外国使、领馆运进自用的货物,以及旅客携带个人使用物品进入国内等。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某种商品从甲国经由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来说,这项买卖就是过境贸易。

在过境贸易中,又可分为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

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境内后不存放海关仓库而直接运往B 国;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C国境内后存放仓库,然后再运往B国。

在过境贸易中,由于本国未通过买卖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因此,过境商品一般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中。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是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称为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转口运输,即货物从A国运入本国后,再运往B国;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运输,即货物从A国直接运往B国,而不经过本国。

复出口(Re-export) 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没有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就再出口,称作复出口或复输出。

如进口货物的退货、转口贸易等。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电子商务是什么?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国际贸易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有七种:1、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出口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

如果商品不是因外销而输往国外,则不计入出口贸易的统计之中,如运往境外使馆、驻外机构的物品,或者携带个人使用物品到境外等。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又称输入贸易。

如果商品不是因购入而输入国内,则不计入进口贸易。

同样,若不是因购买而输入国内的商品,则不称进口贸易,也不列入统计,如外国使、领馆运进自用的货物,以及旅客携带个人使用物品进入国内等。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某种商品从甲国经由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来说,这项买卖就是过境贸易。

在过境贸易中,又可分为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

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境内后不存放海关仓库而直接运往B国;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C国境内后存放仓库,然后再运往B国。

在过境贸易中,由于本国未通过买卖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因此,过境商品一般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中。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是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称为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转口运输,即货物从A国运入本国后,再运往B国;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运输,即货物从A国直接运往B国,而不经过本国。

复出口(Re-export) 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没有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就再出口,称作复出口或复输出。

如进口货物的退货、转口贸易等。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电子商务是什么?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

1-2 国际贸易的分类

1-2 国际贸易的分类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相同点(一般了解) 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不同点(重点掌握)
一.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相同点 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过程大同小异 经营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利润
二.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不同点 对外贸易困难比国内贸易困难多 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复杂 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风险大
1.对外贸易困难比国内贸易困难多: 语言不同 法律,宗教,风俗习惯不同 贸易壁垒多于国内贸易 市场调查困难
2.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复杂: 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 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 国际汇兑复杂 货物的运输与保险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风险大: 信用风险 商业风险 汇兑风险 运输风险 价格风险 政治风险
5.按照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分类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 费之间直接进行商品买卖的贸易 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商品生产国和商品 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贸易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在间接贸易中对第 三国而言的贸易行为为转口贸易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照货物移动方向分类 出口贸易:将本国生产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 售叫做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进口贸易:将外国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叫 做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过境贸易:若甲国经过乙国国境向丙国运送商品, 对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2.按照货物是否进出国境和关境分类 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的国家 专门贸易:在以关境(customs frontier)为标准 划分进出口的国家 关境是关税领域,是一国执行统一海关法令的领域 国境与关境的关系:等于 大于 小于
3.按照商品的形式分类 有形贸易:只一个国家商品实物的输入或输出 无形贸易: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务或其他非实物 形式的商品的输入或输出 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一个主要区别:海关统计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常被称为商品贸易编码(HS),是一种国际分类系统,用于在跨
国贸易中更有效地识别商品。

它是由世界贸易组织(WTO)设立的最高级别的组织来实施
的系统。

HS系统是一个非常详细和科学的分类系统,内容包括把商品按照具体类别和子类别进行分组,系统涵盖的类别已超过6000个,且按照官方的十位数号码进行编码,字根据具
体分类来命名。

系统中每一项商品都有其具体的数字编码,国家可以用不同的实施方式制
定出不同的HS编码,这种方式用于确定不同国家或地区境内商品的具体分类。

HS编码主要应用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通关中,主要用于跨境贸易。

其主要作用有:(1)定义商品的属性和特征,有利于提高国际贸易的透明度和可观性。

(2)帮助国家和地区
的海关收取关税(按照不同的HS细目计算)。

(3)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货物贸易规则,可以判定不同商品的关税类别和退税等税率。

(4)对贸易量进行统计,以便政府了解地
区经济和市场情况。

HS编码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商品的关税计算、国际贸易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都需要以HS编码为基础,只有正确的使用它,才能实现国际贸易的高效安全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国际标准SITC三位数分类,对外贸易可分为0-9类,其中0-4类为初级商品,包括食品和供主要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5-9类为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两者比例一直未衡量一国贸易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基本指标,其中,如果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该贸易国的工业化程度就较高,反之亦然。

在SITC分类的基础上,杨汝岱、朱诗娥(2008)将贸易商品进一步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4大类:资源密集型包括所有的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包括工业制成品当中的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资本密集型包括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傅朝阳、陈煜, 2006)。

此外,考虑到包括机电产品(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等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运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等技术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我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

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2003
20042005
2006
20072008
20092010
工业制成品内部分课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入世后,中国履行了加快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对进入中国的FDI产生很大影响,
按出口货物经营单位所在地,中国主要省市有
广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山东
福建
北京
辽宁
天津
河北
/sinosure/xwzx/rdzt/ckyj/ckfx/8758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