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治文明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24年职称继续教育-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考试答案(满分)2

2024年职称继续教育-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考试答案(满分)2

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1坚持(),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

[单选题:5分]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人民民主C改革开放D创新发展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

[单选题:5分]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3我国社区法治建设的特征不包括()。

[单选题:5分]A社区治理性质的自治性B社区治理主体的单一性C社区治理内容的全面性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4()乃庶政之母,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

A军事B农业C科技D财政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5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那么,法治文化建设要以()为遵循。

[单选题:5分]A培育法治思维B提升全民法治观念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6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要正确理解和领会营商环境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明确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是核心。

[单选题:5分]A职能转变B能力提升C制度完善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7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这个“关键少数”。

[单选题:5分]A领导干部B人民群众C法律从业人员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8深化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其中,()是法治国家的主体。

[单选题:5分]A法治国家B法治政府C法治社会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9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位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B宪法是最低行为准则C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10现代国家治理具有的突出内在要求和鲜明特征不包括()。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测试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每小题3分,共36分)1.20年前,马某夫妇将出生2个月的女婴送给崔某夫妇抚养,双方未签订任何书面协议。

女孩长大上高中后,马某夫妇却告上法庭,请求确认崔某夫妇收养关系不成立。

南通市两级法院经审理均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该案经报道后被无数网友点赞,并将之称为“有温度的判决”。

这一判决体现()A.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B.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C.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D.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方式2.《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是中国首部关于城市文明建设的法规。

条例实施以来,根据城市文明提升等方面的需要进行了多次修改。

这表明(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③法治要求实行善治④法规的制定程序不严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越法用权、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者依纪问责,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者依法惩戒。

这说明()①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已经实现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③执法、司法、守法全面发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④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 2022 年 3 月 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

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会议审议后,先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这说明()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截至2022年2月20日,全国在寒假期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9.38人次,查处了1.01万个证照不全的机构、918个证照齐全的学科类机构和4218个非学科类机构违规培训行为,并对1024人以“一对一”等方式违规开展培训行为进行处理。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最新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最新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2015年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其参考答案1单选题(2.0分)A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愚B、绞C、贼D、狂B本讲提到,行政许可过程中,应该遵循()。

A. 处罚与教育相集合原则B. 育人为本C. 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D. 便民原则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宪法B、同级政府规章C、法律D、行政法规C蔡元培先生认为:“人生学业,无一可以轻易得之者。

当艰难之境而不屈不沮,必达而后已,则()之效也。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责任心B、勇敢C、正直D、诚实D“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说过的一句话。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孙中山B、李大钊C、陈独秀D、廖仲恺“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句话出自()。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诗·小雅·大东》B、《荀子·正名》C、《论语·述而》D、《孟子·尽心下》F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此话是()说的。

(本题分数:2.5 分)存疑A、周文王B、周公C、孔子D、韩非翻异别勘是指犯人审讯结案后在录问时、或宣判时、或行刑时推翻口供(翻异)提出申诉的,案件必须要重新审理。

这项专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设计的复审制度始于()。

法制考试题库

法制考试题库

第一章法的一般理论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

2、(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属于法的规范作用。

3、我国法律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宪法)。

4、从法律的制定上看,(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属于法律原则的基本功能。

5、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6、(制定、认可、解释)属于法律创制的方式。

7、法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8、(法的适用)是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之一。

9、立法程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步骤是(法律的通过)。

10、下列法律属于行政法法律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11、调整有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属于(社会法)法律。

12、法律通过(对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

13、根据法的地位、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可以将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14、(假定、处理、法律后果)属于法律规则的要素成分。

15、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16、(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主导法律。

17、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可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18、法治必须以(民主)为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

19、法的制定也称为(立法)。

20、按照法的分类,属于程序法的是(行政诉讼法)。

———————————————————————————————————————21、法律的本质是(法律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法律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法律是通过利益调整来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

22、属于法的社会作用的是(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指引作用)。

23、法的规范作用大体上可以概括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

24、当代中国的立法必须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合宪性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原则;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科学性原则)。

法治素养竞赛试题

法治素养竞赛试题

法治素养竞赛试题
以下是一份关于法治素养的竞赛试题:
1. 法治的含义是什么?
A. 依法治国
B. 政府依法行政
C. 人治与德治相结合
2.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谁?
A. 公民
B. 人民
C. 国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哪些法律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A. 司法制度
B. 民事、经济活动
C. 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需要按照特别程序外,行政许可的实施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A. 高效、便民
B. 公开、公平、公正
C. 透明、公正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哪个机关管辖?
A. 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B. 违法行为人户籍所在地的行政机关管辖
C. 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试题2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试题2
A、错误 B、正确
自己得分:4.0 7.行政复议允许口头申请。
A、正确 B、错误
自己得分:4.0 8.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判决变更。
A、错误 B、正确
自己得分:0.0 9.《国家赔偿法》第 35 条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 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金”。
A、错误 B、正确
自己得分:0.0 10.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 7 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 地点 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自己得分:0.0 5.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其组织由法律规定,其职权来源于 ()规定。
A、国家主席 B、人大委员长 C、全国人大 D、宪法
自己得分:0.0 6.国务院对()负责并报告工作。
A、全国人大常委长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全国政协 D、国家主席
自己得分:3.0 7.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
自己得分:3.0 10.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解释叫()解释。
A、检察 B、审判 C、法律 D、立法
自己得分:3.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1.行政权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就 其积极意义而言,它对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对推动()等,都具有其他个人与组织 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A、凝聚民力 B、集中民智 C、体现民意 D、为民服务
低%价代写:淘%宝 搜索:小肥肥 16888 自己得分:3.0
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到:“重大或者关系人民 群众切身利益的草案,要采取()等方式向社会听取意见,尊 重多数人的意愿,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论证会 B、向社会公布草案 C、座谈会 D、听证会

普法考试题目分享

普法考试题目分享

1、(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

正确答案: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方面的具体体现C.建设法治政府D.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单选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关键少数”。

“关键少数”指的是()。

正确答案:BA.基层干部B.领导干部C.人民教师D.法官检察官3、(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强调严格执法,让违法者敬法畏法,但绝不是暴力执法、过激执法,要让执法()。

正确答案:CA.既有原则又有灵活B.既有惩处又有教育C.既有力度又有温度D.既有协调又有监督4、(单选题)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正确答案:BA.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B.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C.国家监察委员会D.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单选题)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

正确答案:BA.动力源泉B.关键所在C.必然要求D.基础保障6、(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指出,()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正确答案:BA.绝对平等B.公平正义C.准确严谨D.严格无私7、(单选题)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

为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教育。

正确答案:CA.社会主义现代化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8、(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动()常态化。

正确答案:AA.扫黑除恶B.疫情防控C.脱贫攻坚督查D.法治宣传9、(单选题)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中小学生应知应会文明法治安全知识100题

中小学生应知应会文明法治安全知识100题

中小学生应知应会文明法治安全知识100题一、思政思品常识题(15题):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A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爱国、敬业、诚信、善良C.爱国、敬业、老实、友善 D.爱国、敬老、诚信、友善2.根据《国旗法》和教育部文件规定,中小学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旗升起时,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同时必须( B )。

A.奏国歌 B.唱国歌 C.唱《歌唱祖国》 D.保持肃静3.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简称《规划》)。

《规划》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心、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我国青年发展事业的重要顶层设计。

本规划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 B )周岁(规划中涉及婚姻、就业、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时,年龄界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A. 10-30B. 14-35C. 16-354.下面福建籍民族英雄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其在《禀父书》中说“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

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

”的是( B )。

A.左宗棠 B.林觉民 C.林则徐D.萨镇冰5.发现有人散发邪教宣传品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A.立即制止,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B.不管不问,任其宣传C.了解、接受他们的宣传D.帮助传播6.福州城市精神是( C )A. 文明福州、持续文明B.爱国爱乡、海纳百川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乐善好施、敢拼会赢7.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 ( B )的指导意见》,维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法治文明考试题
1、9.小明所在的班级有40名同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

如果这40名同学各自按照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去想事情,做事情,他们很难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

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需要同学们()①彼此接纳、彼此尊重②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③相互理解和包容④学会友好相处[单选题] *
A.①③④(正确答案)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所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 ()[单选题] *
违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正确答案)
行政违法行为
3、【单选题】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形成了一个贯穿于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的优秀传统,即()。

[单选题] *
A、实用主义
B、崇尚精神(正确答案)
C、理想主义
D、义利结合
4、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单选题] *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
B、心理现象
C、经济现象
D、政治现象
5、【单选题】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及道德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全盘否定与全盘肯定。

今天,回顾历史,观照现实,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正确的态度应是( ) [单选题] *
A.全盘复古
B.全盘西化
C.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正确答案)
D.一半传统一半西方
6、【单选题】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要深入思考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不断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自觉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创造价值。

[单选题] *
A.奉献社会(正确答案)
B.贡献自我
C.为人民谋利益
D.实现自我
7、【单选题】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单选题] *
A.文化教育
B.才艺培养
C.情感教育
D.品德教育(正确答案)
8、33.在新的班集体中,我们都希望自己和同学友好相处。

下列有助于和同学交往的方式有()①主动了解同学的兴趣、爱好、性格②对同学身上的闪光点给予真心的肯定和赞美③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④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想说什么就直说[单选题] *
A.①②③(正确答案)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单选题】关于法律义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B.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C.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D.法律义务不会发生变化(正确答案)
10、下列哪些是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
A、学思并重(正确答案)
B、省察克治(正确答案)
C、慎独自律(正确答案)
D、知行合一(正确答案)
11、【单选题】新时代的()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单选题] *
A. 大学生(正确答案)
B. 青年
C. 青年大学生
D. 年轻人
1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单选题] *
A.统治阶级
B.资本
C.社会
D.人民(正确答案)
13、【单选题】(),就是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单选题] *
A.立大志
B.明大德
C.成大才(正确答案)
D.担大任
14、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维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单选题] *
A. 公共纪律
B. 群众利益
C. 社会稳定
D. 公共秩序(正确答案)
15、符合网络礼仪的是()。

[单选题] *
诚实友好交流(正确答案)
沉迷网络
热情约会网友
随意浏览网上各种信息.
16、【单选题】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的精神支柱。

[单选题] *
A、充实和光辉、
B、尊崇和追求
C、生存和发展(正确答案)
D、培养和弘扬
17、个人礼仪的核心是()。

[单选题] *
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正确答案)
仪容仪表端庄得体
服务态度热情
良好的卫生习惯
18、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一词中“道”的引申含义是()。

[单选题] *
道路
生活
社会(正确答案)
事物变化的规律或规则
19、23.进入初中后,小张同学经常“离群索居”,感到孤单寂寞。

在老师的耐心辅导、同学的帮助下,他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感觉自己比以前开朗了许多,生活也过得更加充实。

这说明集体生活可以()[单选题] *
A.充分展示自己原有的个性特点
B.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C.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科学习成绩
D.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能力(正确答案)
20、(单选题)医生甲和病人乙素来不和,为了让乙吃点苦头,甲在护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乙的药中换了点乙过敏的药剂。

护士给乙注射后,乙果然过敏了,经鉴定构成轻伤。

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医生和护士共同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
护士构成故意伤害罪
护士构成过失伤害罪
医生构成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
21、【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单选题] *
A.自由
B.文明
C.爱国(正确答案)
D.诚信
22、【单选题】()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单选题] *
A.政治制度建设
B.法律建设
C.文件政策
D.法治建设(正确答案)
23、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单选题] *习惯和法律
道德和法律(正确答案)
风俗和法律
习惯和法律
24、下列属于未成年不良行为的是()[单选题] *
旷课、夜不归宿(正确答案)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与同学逗乐开玩笑
25、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正确答案)
C、审判机关(正确答案)
D、政府机关
26、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做到()。

[单选题] *
原则至上,不徇私情,举贤任能,不避亲疏
奉献社会,襟怀坦荡,待人热情,勤俭持家
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正确答案)
牺牲自我,助人为乐,邻里和睦,正大光明
27、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
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正确答案)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答案)
C、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确答案)
D、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正确答案)
28、主张人生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的思想观念是()[单选题] *
A.拜金主义人生观
B.个人主义人生观
C.实用主义人生观
D.享乐主义人生观(正确答案)
29、【单选题】曾子说:“五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 [单选题] *
A.礼让精神
B.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正确答案)
C.奉献精神
D.宽厚待人的精神
30、“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单选题] *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确答案)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