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伤害专题讲座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原因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皮肤擦伤等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2.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介绍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现场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其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
3. 学会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进行现场处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损伤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和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育与健康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实物演示器材。
2. 学具:笔记本、运动损伤处理道具(如冰袋、绷带、碘伏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案例为背景,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的关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其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演示(10分钟):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现场演示处理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损伤类型,并提出处理方法。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原因2. 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做好热身活动使用适当的运动器材遵循运动规则加强运动技能训练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扭伤、拉伤: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骨折:固定、拨打急救电话擦伤:清洗、消毒、包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份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指南。
2. 答案: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指南:1. 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提高关节柔韧性。
2. 运动时遵循规则,避免危险动作。
体育与健康专题讲座

体育与健康专题讲座引言:21世纪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一)人们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差(二)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面临问题(三)心理、精神问题成为人类又一大杀手(四)新的病种不断"出现"工业化速度增快,造就了人类的文明,随之而来的就是所谓的“现代文明病”(the diseases of modernization)或生活方式疾病(the diseases of lifestyles),也即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人类正经历着从传染性疾病猖獗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的过程。
医学研究发现,在慢性病的诱因中,遗传因素只占15%,社会因素占10%,气候因素占7%,医疗条件占8%,而个人的生活方式占60%。
这说明,许多慢性病实际上是生活方式病。
了,生活富裕造成的,是社会进步的副产物。
————错了!完全错了!——健康教育什么是健康教育?有关健康教育地定义国内外专家有不同地提法,尚未统一。
一般认为,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健康教育的组成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1)社区健康;(2)消费者健康;(3)环境健康;(4)家庭生活;(5)心理健康;(6)预防伤害和安全;(7)营养;(8)个人健康;(9)疾病预防和控制;(10)特殊物品的使用和滥用。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2年开始推行“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动员学生家庭、社区的广泛参与和学校共同作出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经验和结构,以争取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促进学生地健康。
讲座的主要内容体育与健康教育概述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一、体育与健康教育概述健康的概念健康(healthy)一词在古代英语中是强壮、结实和完整的意思 l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的国际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的含义,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气排球运动专题知识讲座

大众参与度提高
随着气排球运动的普及,越来越 多的群众将参与其中,不仅增强 身心健康,还能促进社区交流和 团结。
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气排球运动的发展 提供更完善的场地和 器材支持,为爱好者 营造更好的训练和比 赛环境。
提高社会参与度
通过媒体宣传、学校 推广等方式,增强广 大民众对气排球运动 的了解和兴趣,扩大 参与群体。
气排球运动的训练方法
技术训练
气排球运动的训练方 法包括基本技术训练 ,如垫球、托球、扣 球等动作的反复练习 ,提高运动员的技术 水平。
体能训练
气排球运动需要运动 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 质,因此相应的体能 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耐力、力量、 速度等方面的训练。
战术训练
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 础上,还需要进行战 术训练,训练运动员 如何根据比赛情况制 定合理的战术,提高 整体战术执行能力。
普及力度
通过各种赛事、培训及宣传活动,气排球运动的普及力度日益加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 参与其中。
气排动需要球员 们紧密配合,发挥整 体协作能力,培养了 团队合作精神,有助 于增强人际交往和沟 通能力。
锻炼身心健康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有 趣的有氧运动,既能 提高体能,也能放松 心情,对于保持身心 健康有积极作用。
2 流传至世界
1895年, 美国人威廉·摩根将这种游戏引入 美国, 并命名为"排球"。之后它逐渐传播到 全球, 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性的竞技运动。
3 纳入奥运会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 排球正式被纳入奥运 会项目, 标志着气排球运动进入了全盛时期 。
4 持续发展
经过世界各国运动员的不懈努力, 气排球运 动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规则也不断完善, 逐渐成为全球广为人知的运动项目。
体育课意外伤害预防教案

体育课意外伤害预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课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练习方法和运动损伤的处理能力。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育课意外伤害的类型与原因2. 预防体育课意外伤害的措施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4. 自我保护与相互保护的方法5. 安全运动常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课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自我保护与相互保护的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课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演示法:展示正确的体育练习方法和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自我保护与相互保护的方法。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安全运动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体育课意外伤害的类型与原因,引起学生的关注。
2. 基本知识讲解:讲解预防体育课意外伤害的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 示范与演示:展示正确的体育练习方法和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学习和掌握自我保护与相互保护的方法。
5. 总结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学习心得和安全运动经验,强调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课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预防体育课意外伤害的措施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对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的熟悉程度。
4. 学生自我保护与相互保护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自觉采取预防措施。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难易程度的反馈。
3. 模拟测试: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运动中的潜在风险,并学会正确应对。
4. 课后跟踪:通过家长或学生本人了解学生在家庭或学校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评估教学效果的持续性。
赵之心健康讲座介绍

赵之心健康讲座介绍赵之心健康讲座介绍赵之心,197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田径专业,原北京体育大学教师,2000年经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担任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北京市政府143号折子工程专家组成员、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越野行走运动首席讲师、中国田径协会业训I处健康走跑推广中心技术总监、中国保健协会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研究会理事、北京市脑防办执行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理事、中国国家击剑队签约体能教练、北京市长跑俱乐部副主席、国企联健康工程运动健康专家组首席专家、北京市亚健康学会理事。
个人简介赵之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原北京体育大学、教师全国妇联与卫生部“中国女性健康大讲堂”健康大使、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越野行走运动首席讲师、北京市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北京市政府143号折子工程专家组成员、大众健身专题专家、中国保健协会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家击剑队、签约体能教练、2021年在央视2套《健康之路》栏目主讲“健康大步走”、“五禽行”、“八段锦”等运动健康系列讲座;2021年开始参与北京电视台6套《快乐健身一箩筐》节目录制,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广受关注。
2021年开始担任北京电视台7套《时尚装苑》栏目嘉宾,谈论健身美体等时尚健康话题。
、已出版《赵之心谈女性运动健康》、《28种不生病的锻炼方法》、《有氧健身走》、《快乐健身一箩筐》等多本畅销图书,并录制了《强身健骨操》、《有氧大步走》等多套光盘。
其中《有氧健身走》一书荣获“第三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
工作经历近年来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作专题科学健身类节目。
从1997年开始,在科普巡回讲演中,以《参加运动,创造生命精彩》、《中老年人体质与健康》、《女性正确的健康观与科学健身》、《骨关节病与运动保健》、《健康走、跑运动》、《大学生体质与健康》、《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全民健身》、《体质与健康》等报告题材在北京及外地作了近2000场报告,并在报刊及杂志上发表了近600篇文章。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内容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内容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内容通常涉及多个领域,具体涵盖以下主题:
1. 心理健康教育:涵盖了如何处理压力、提高自我认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 营养教育:主要介绍健康饮食原则、营养均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3. 运动教育:包括运动对健康的益处、各种运动方式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4. 疾病预防与控制:涉及各种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早期识别方法,如流感、肺炎、糖尿病等。
5. 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处理烧伤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6. 戒烟限酒教育:介绍吸烟和过度饮酒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戒烟和限酒。
7. 性教育与情感教育:涉及性健康、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恋爱关系等方面。
8. 职业健康与环境教育:探讨工作场所的健康问题、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9. 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10. 安全教育:涉及交通安全、防火防灾、防止意外伤害等方面。
这些主题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进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时,应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以确保听众能够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校园急救专题知识讲座

校园急救专题知识讲座
第48页
(一)擦伤
• 擦伤最常见,是因为皮肤受强力摩擦所致,皮 肤组织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
• 小面积擦伤:外涂2%红汞或1%~2%龙胆紫 • 大面积擦伤:NS冲洗创面,凡士林纱布覆盖,
绷带包扎
校园急救专题知识讲座
第49页
(二)撕裂伤/刺伤/切割伤
• 撕裂伤是因为钝力打击所致 • 刺伤是因尖细物件插入软组织所致 • 切割伤为锐利器具切割开所致
六、颅脑损伤 十二、常见运动性疾病
校园急救专题知识讲座
第38页
一、溺水
• 溺水是人淹没于水中,水与杂物充 满呼吸道和肺泡引发缺氧和窒息。 造成呼吸和心跳停顿而死亡者称为 溺死。
校园急救专题知识讲座
第39页
(一)发病机理
• 人淹没于水中以后,本能地出现反应性屏气而缺 氧,因不能坚持屏气,被迫深吸气使大量水进入 呼吸道和肺泡,阻滞了气体交换。引发全身缺氧 和二氧化碳潴留。
校园急救专题知识讲座
第45页
(三)抢救
• 快速切断电源 • 心肺复苏 • 局部电灼伤处理。
校园急救专题知识讲座
第46页
(四)预防
• 了解用电安全常识,注意用电安全,不 要玩弄电器。
•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用具。
校园急救专题知识讲座
第47页
三、软组织损伤
• 软组织损伤十分常见 • 软组织损伤包含擦伤、撕裂伤、刺伤、
• 患者常出现昏迷、皮肤粘膜苍白、紫绀、四肢厥 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顿。
• 口、鼻充满泡沫或污泥,腹部隆起和胃扩张。
• 在复苏过程中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心衰 和肺水肿。
• 24~48小时后出现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效衰竭或播散性血管内凝 血症状。
青少年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策略研究

而教师也应该把体育活动对身体的 亲 自身文化水平高低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 , 平时能 自己的身体状况 ,
・
l O8・
肖 蓓: 青少年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策咯研究
究结果不同, 所以 目前还无法确定于运动伤 害相关的 烈运动 。
人格特征。
3 . 三级预 防。 教师必须了解 自己任课对象 的健康
3环境 因素。家庭 、 . 学校等环境 因素是青少年学 状况 , 建立健康档案 , 同时制定切实 可行 的训 练或锻
生伤害发生的另一个重要 因素 , 青少年学生的伤害与 炼处方 。首先 , 教师应对所有教学对象在参加体育活
排球 、曲棍球等对抗性较激烈的运 动中伤害率较高 , 行安全教育和体质检查 , 建立 个人健康 档案 , 做好 医 女生在体操 、 篮球 、 足球运动 中伤害率较高 , 影响青少 务监督工作 , 使体育活动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同时 , 识
年学生伤害 的因素男女伤害的原因不 同, 以预防教 别可能发生运动伤害的高危人员 ,争取早期诊断 预 所防 。 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能力强 , 运动能力弱 , 以学校 所 和脱位 , 多数是 由于 自身的准备活动不充分 , 动技 可 以开展一些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和制作一些 防止运 运 能不 当 , 保护措施和场地简陋造成 , 市和乡村 的青 动伤害的动 画片 , 城 以增强他们对运动伤害的认识。学 少年学生运动损伤也有很大的差异。
意识丧失的训练者 , 注意是否与 应 受 到的影响也得到普遍认 可 , 当人体遇到危险时心里 中或后有过晕厥 、 的镇定与肌 肉 、 大脑的快速反应进行 自我调节 , 能 心脏病 有关 , 都 有无 潜在 的心脏 病 , 请专 科 医生作 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Hip Joint:
Pelvis :
(Pelvic girdle、 Sacrum、 Coccyx)
Femur:
6
Pelvis Girdle
Consists of two hip bones(coxal bones)
7
Ilium Ischium Pubic
Hip Bone
8
Ilium、 Ischium & Pubis
20
X-ray Show
Femoral head luxation
21
22
Femoral neck fracture
X-ray Show
23
X-ray FSehmowur
24
庫恩特斯契法: 用一根鋼釘將斷 端復位,傷患不 需再上石膏
X-ray FSehmowur
25
複雜的 股骨體 骨折
X-ray FSehmowur
利用螺絲釘 及鋼板將骨 骼斷片復位
26
Femur
Hip Joint
Skeletal
謝謝聆聽
玠良27
X-ray FSehmowur
28
X-ray FSehmowur
29
X-ray FSehmowur
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atty yellow bone marrow in adults)
Epiphysis:
(Ends of a bone)
Articular cartilage: Periosteum:
(Bone-forming cells、protect 、 attachment point for ligaments and tendons)
9
Ilium、 IschiumP&elPvuisbis
10
Ilium、 IschiumP&elPvuisbis
11
Ilium、 IschiumP&elPvuisbis
12
Femur
13
Femur
14
Femur Head
15
PelvisFGemirdulre
16
PelvisFGemirdulre
1
Types of bones:
Long bone :
Slightly curved;
Short bone :
Cube-shaped、 equal in length and width
Flat bone:
Two parallel compact bones enclosing a layer of spongy
3
Anatony of a bone
4
Functions of the skeletal system:
Support :
(Structural framework;Attachment points )
Protection:
(Protect internal organs from injury)
bone
Irregular bone: Sesamoid bone:
Tendons(change the direction of pull of a tendon)
2
Anatony of a bone:
Diaphysis:
(Body;main portion of the bone)
Medullary cavity:
Assistance in movement: Mineral storage and release:
(Calcium and Phosphorus)
Blood cell production:
(Red bone marrow produces red blood cells、 white blood cells and platelets)
17
Comparison Of Female And Male Pelves
比較項目
女性
男性
一般構造
輕而薄
重而厚
大骨盆
淺
深
骨盆入口
大而略成卵圓
呈心臟型
骨盆出口
較大
較小
恥骨弓
大於90。
小於90。
髖臼
小
大
18
Comparison Of Female And Male Pelves
19
Comparison Of Female And男M女ale大P不elv同es:
Division of the skeletal system:
Axial skeleton:
Lie around the axis (skull bones、ribs、 breastbone)
Appendicular skeleton :
Upper and lower limbs (Upper:Pectoral girdle Lower:Pelvic gir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