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芦花鞋》课堂笔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芦花鞋》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芦花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芦花鞋》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姑娘英子一家的故事。
通过卖芦花鞋的过程,展现了他们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逐渐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劳动的喜悦,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珍惜亲情、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难点: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感悟人物品质,培养阅读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激发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人物的心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人物等。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场景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作业本: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冬天的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冬季的场景。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冬天人们穿什么样的鞋子吗?”进而引入本课《芦花鞋》。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芦花鞋》优质教案(送全册知识点总结)

20 芦花鞋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芦花鞋》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边读边想,前后联系。
【作者介绍】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
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
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
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2017年3月31日,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7年12月,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人物评价曹文轩是一位有所追求的作家,他刻意追求给儿童文学以更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努力使自己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具有更丰富的审美内涵。
曹文轩对提高作品内容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尝试无疑是值得重视的。
(郑开慧评)曹文轩一直坚守着“追随永恒”的美学承诺,反对咀嚼庸常的创作现实,通过自己的作品象证着人性智慧的高贵永恒。
曹文轩的小说以其优美的诗化语言、优雅的写作姿态、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
他追求艺术感染的震撼效果,追求文学的永恒魅力,同时也汲取了西方古典儿童文学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悲剧精神,因而使作品超越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闪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
(王泉根评)【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辨字组词。
搓()祈()屑()差()折()稍()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芦花鞋》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20*.芦花鞋[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用生字组词。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知道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学会给每个部分列小标题。
3.学习体会青铜的执着、善良、朴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通过关键词句,体会青铜执着、善良、朴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指名说说对芦花或芦花鞋的了解。
2.视频播放芦花鞋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感受芦花鞋制作的不易,相机介绍曹文轩童年时期的生活背景及其代表作《青铜葵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搓(cuō)(搓手);葵(kuí)(葵花);憾(hàn)(遗憾);屑(xiè)(雪屑)(2)点拨:“搓”为平舌音,不要读成chuō,另第九画是长撇贯穿,不要断成两画;“葵”第十二画是侧点,不是捺。
3.请大家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4.读完全文后,你对青铜有哪些认识?(青铜执着、善良、朴实、坚韧不拔)三、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2.列出每一部分的小标题。
(1)分组学习,每组同学选出一名代表,说说小标题内容。
(2)教师总结归纳。
(采芦花、编芦花鞋,卖芦花鞋,雪中再卖芦花鞋,赤脚回家)四、再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一)在整个故事发展进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找出关键语句,体会人物性格。
(预设:青铜赤脚回家)1.“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有点儿对不住他。
”(1)从“遗憾”“失望”“叹息”“对不住”等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失望”“叹息”看出那个人买不到芦花鞋的失落心情。
从“遗憾”“对不住”看出青铜的善良、朴实。
)(2)思考:如果你是青铜,面对这样两难的抉择,你会怎么做?青铜又是怎么做的呢?2.“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芦花鞋》讲解

8、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并没有因为城里人非常喜欢他的鞋子而涨价,表现了青铜诚信善良的优秀品格。
9、走着走着,青铜放慢了脚步。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上。雪在芦花鞋下咯吱咯吱地响着。他越走越慢,后来停下了。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芦花鞋》讲解
知识点
教材分析:
《芦花鞋》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二、比一比,再组词。
祈[祈求]污[污迹]屑[纸屑]遗[遗憾]搓[搓洗]
诉[诉说]亏[吃亏]削[剥削]馈[馈赠]挫[挫折]
三、多音字组词。
dānɡ当然kōnɡ天空
dànɡ适当kònɡ空地
四、近义词。
均匀—[匀称]厚实—[结实]兴奋—[高兴]空寂—[空旷]
遗憾—[可惜]清新—[清爽]祈求—[请求]欣喜—[欢喜]
与前文穿鞋前把脚洗得干干净净像呼应,都反映了青铜很喜欢和珍惜自己的新鞋子。
问题归纳:
1、课文围绕芦花鞋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文围绕芦花鞋,讲述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情的故事。
2、青铜一家是怎么做芦花鞋的?
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
3、芦花鞋是什么样子的?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芦花鞋》知识点+图文讲解

知识点总结一.多音字当dàng(妥当)露:lù(露宿)空:kōng(空旷)dāng(当初) lòu(露面) kòng(空缺)二.近义词均匀——匀称厚实——雄厚寻觅——寻找倾覆——颠覆空寂——空旷祈求——恳求清新——清澈疑惑——怀疑欣喜——愉快遗憾——缺憾漂亮——美丽叹息——感慨三.反义词均匀——杂乱厚实——单薄兴奋——疲劳空闲——繁忙特别——普通清新——污浊疑惑——相信欣喜——忧愁暖和——严寒空寂——热闹便宜——昂贵四.词语解释1.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大致相同。
本文指芦花搓进草绳里的数量相同。
2.寻觅:寻求,探索。
3.倾覆:(物体)倒下。
本文指芦花被风吹往一个方向倒下。
4.空寂:空旷而寂静;寂寥。
5.抚摸:用手轻轻地按着并移动。
6.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7.遗憾:不称心;很可惜。
8.编织: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
9.祈求:诚恳地希望或请求。
10.抚摸:用手轻轻地按着并移动。
图文分析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搓洗祈求污迹遗产震撼葵花纸屑芦花下雪青铜二、比一比,再组词。
祈(祈求)污(污迹)屑(纸屑)遗(遗憾)搓(搓洗)诉(诉说)亏(吃亏)削(剥削)馈(馈赠)挫(挫折)三、多音字组词。
dānɡ 当然 kōnɡ 天空dànɡ 适当 kònɡ 空地四、近义词。
均匀—(匀称)厚实—(结实)兴奋—(高兴)空寂—(空旷)遗憾—(可惜)清新—(清爽)祈求—(请求)欣喜—(欢喜)五、反义词。
均匀—(杂乱)欣喜—(悲哀)疑惑—(确信)厚实—(单薄)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暖和)的鸟窝(闪着银光)的芦花(细软)的绒毛(清新)的空气(不停)地寻觅(针刺般)的寒冷七、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物体)倒下。
(倾覆)2.空旷而寂静。
(空寂)3.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
(抚摸)4.大可惋惜。
(遗憾)5.怀疑困惑。
(疑惑)6.寻找。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芦花鞋》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芦花鞋》基础知识+课文讲解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作品:《根鸟》《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等。
课文知识点一、多音字当dàng(妥当)露:lù(露宿)空:kōng(空旷)dāng(当初)lòu(露面)kòng(空缺)二、近义词均匀——匀称厚实——雄厚寻觅——寻找倾覆——颠覆空寂——空旷祈求——恳求清新——清澈疑惑——怀疑欣喜——愉快遗憾——缺憾漂亮——美丽叹息——感慨三、反义词均匀——杂乱厚实——单薄兴奋——疲劳空闲——繁忙特别——普通清新——污浊疑惑——相信欣喜——忧愁暖和——严寒空寂——热闹便宜——昂贵四、词语解释1.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大致相同。
本文指芦花搓进草绳里的数量相同。
2.寻觅:寻求,探索。
3.倾覆:(物体)倒下。
本文指芦花被风吹往一个方向倒下。
4.空寂:空旷而寂静;寂寥。
5.抚摸:用手轻轻地按着并移动。
6.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7.遗憾:不称心;很可惜。
8.编织: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
9.祈求:诚恳地希望或请求。
10.抚摸:用手轻轻地按着并移动。
五、识字方法:加一加识记法差+ 扌= 搓组词:搓手斤+ 礻= 祈组词:祈求贵+ 辶= 遗组词:遗产感+ 忄= 憾组词:遗憾亏+ 氵= 污组词:污染肖+ 尸= 屑组词:纸屑六、造句倾覆:倒塌;翻倒。
造句:灾情惨重,房舍倾覆,桥梁崩塌,到处一片瓦砾。
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造句:古代的帝王们在天坛祭天,祈求能够风调雨顺。
疑惑:迷惑;疑惑不解。
造句:对她莫名其妙的行为,我疑惑不解。
遗憾: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
造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七、这篇课文分成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课文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方法把全文分成了四部分。
四年级下册语文《芦花鞋》课堂笔记

《芦花鞋》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冬生一家在制作芦花鞋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课堂笔记:
故事背景:冬生家是一个做芦花鞋的家庭,他们制作的芦花鞋质量很好,但是价格不高。
在这个小镇上,很多人都喜欢穿他们家的芦花鞋。
人物形象:冬生是一个勤劳、聪明的人,他制作芦花鞋的手艺非常高超。
他的妻子兰花则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他们共同经营着这个家庭。
他们的孩子们也很懂事,会帮忙制作芦花鞋。
故事情节:故事开始于冬生想要为兰花买一双高跟鞋,但是因为价格太高而买不起。
于是他开始制作芦花鞋,为了让兰花能够穿上漂亮的鞋子。
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
首先,他们家的芦花不够用了,然后冬生又受伤了。
这些困难让冬生感到很烦恼,但是他最终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他们用稻草来代替芦花,完成了制作。
主题思想:这个故事表达了家庭之间的爱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冬生为了满足家人的需求,不断努力工作、解决问题,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勇气。
同时,兰花和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制作芦花鞋,体现了家庭的团结和互助。
写作特点:文章采用了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
比如,在描写冬生制作芦花鞋时,用了“轻轻一抖,鞋子就立刻变得饱满起来”这样的语句,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手艺和用心。
思考启示: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思考到家庭之间的关爱和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勇敢面对、积极解决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芦花鞋》讲解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0课《芦花鞋》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芦花鞋》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改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青铜葵花》。
本文分四个部分,介绍了青铜一家做了101双芦花鞋,让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芦花鞋,他甚至还把自己脚上穿的一双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
作者介绍: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主要代表作有《山羊不吃草》《草房子》《青铜葵花》等,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
本文节选自《青铜葵花》作品简介:(点下方链接)☛【整本书阅读】《青铜葵花》知识清单、阅读测试!多音字:当:dàng(妥当)dāng(当初)露:lù(露宿)lòu(露面)空:kōng(空旷)kòng(空缺)近义词:寻觅——寻找同意——答应祈求——祈祷感叹——赞叹清新——新鲜格外——非常疑惑——困惑遗憾——可惜反义词:厚实——单薄暖和——寒冷坚持——放弃同意——拒绝便宜——昂贵明亮——昏暗均匀——杂乱兴奋——疲劳空闲——繁忙特别——普通清新——污浊疑惑——相信欣喜——忧愁暖和——严寒空寂——热闹便宜——昂贵理解词语:冬闲:指冬季农事较少的时节。
亮堂堂:形容很亮。
寻觅:寻求。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遗憾:不称心;大可惋惜。
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大致相同。
本文指芦花搓进草绳里的数量相同。
倾覆:(物体)倒下。
本文指芦花被风吹往一个方向倒下。
空寂:空旷而寂静;寂寥。
抚摸:用手轻轻地按着并移动。
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编织: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
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8):编芦花鞋。
第二部分(9-14):卖芦花鞋。
第三部分(15-22):芦花鞋卖光了。
第四部分(23-30):最后一双芦花鞋。
课文主题:本文讲述青铜一家编织芦花鞋,青铜冒雪坚持卖芦花鞋,最后因为一个人没有买到他的芦花鞋,他把自己脚上的鞋子脱下来,雪天赤脚追向买鞋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青铜勤劳、善良、懂事的品质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