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验光步骤

综合验光仪验光步骤

【设备】:1、标准的综合验光仪; 2、投影视力表; 3、试镜架和镜片

箱。

【准备】

1、让被检查者安坐检查椅上,如原戴眼镜,则取下眼镜;

2、调整座椅的高度,使被检查者坐姿舒适,眼位高度与验光师的

眼位高度相等;

3、将综合验光仪与被检查者相接触的部位消毒;

4、将综合验光仪头放在被检查者眼前,其瞳距与被检查者的瞳距

相一致,调整综合验光仪验光头的高度,使被检查者的双眼位于视孔

中心;

5、调整眼光头水平调节旋钮,是验光头保持水平;

6、旋转额托,调整病人镜眼距离;

7、将被检查者起始屈光度数调整到验光头上,包括球镜和柱镜度

数;

8、先测右眼,后测左眼,单眼检测时将非检测眼遮盖。

【检查方法】

一.单眼远距主觉验光

1. 初次 MPMV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

佳视力 )

1、雾视:在被检眼前起始屈光度数基础上加正镜片(减负镜片),一般为 +0.75~+1.00D ,通过雾视镜继续检查被测验视力;

a. 如果被测眼视力超过0.5,说明雾视不足,需要继续增加正镜

片的度数(减少负镜片度数)

b. 如果被检眼视力在0.3~0.5 之间,则说明雾视合适

2、在被检眼前逐渐减少正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按照每

次减少 +0.25D 的频率;

3、每减少一个 +0.25D ,确保病人视力提高一行;

4、视力逐渐提高,直到病人获得最佳清晰的视力为止,即减少正

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已不能提高视力;

5、用初步双色视标结束初步MPMVA。双色视标又称“红绿试验”,

两组视标,一组视标背景为红色(长波),一组视标背景为绿色(短

波)。让被检者看绿色半视标,再看红色半视标,再回到绿色半视标,

比较两者的视标哪个更清楚;

a. 如果红色半的视标清晰些,说明存在部分雾视,减去+0.25D

(加 -0.25D )

b.如果绿色半视标清晰些,说明负镜片过多,增加 +0.25D (减去

-0.25D )

c.反复以上 a、b 步骤,调整直到两部分视标一样清晰

d.如果不能一样清晰,则以最少的负镜片,保持绿色半视标清楚为标准。

2.交叉柱镜确定散光

1、使用被检眼最好矫正视力上一行的视标;

2、【柱镜轴向】:将 JCC 放在被检眼前, JCC 手柄位置同柱镜轴向一

致,告诉被检查者“将有两面观察视标,请比较两面看到的视标清晰度,哪一面比较清

晰” ;

3、确保被检查者视标清晰,告诉被检查者“这是第一面” ,3~5秒后翻转 JCC“这是第二面,一面和二面哪面看这行视标清晰些?”:

a. 如果两面一样清晰,说明柱镜轴向放置正确,则可进行 JCC 散光度数确定;

b. 如果两面清晰度不同,将柱镜的轴向转向较清晰那面的红点方向,转动 15 度;

4、反复比较两面的清晰度,确定结束:

a.如果两面一样清晰,说明柱镜轴向放置正确,则可进行JCC 散

光度数确定;

b.如果被检查者不能报告一样清晰,则保持JCC 轴向的旋转改变

在很小的范围内;

5、确定【柱镜度数】:将 JCC 旋转使 JCC白点位置同柱镜轴向一致,

同上述步骤,翻转JCC,要求被检查者比较两面的视标清晰度:

a.如果两面一样清晰,说明柱镜度数正确;

b.如果两面清晰度不同,较清晰一面为红点与柱镜轴向一致时,增加一个 -0.25D

(减掉一个 +0..25D )的柱镜,再次判断;

c.如果两面清晰度不同,较清晰一面为白点与柱镜轴向一致时,

减掉一个 -0.25D (增加一个 +0.25D )的柱镜,再次判断;

d. 在 JCC度数调整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最小弥散圆在视网膜上。

当每一次柱镜调整量为增加-0.50D 时,球镜相应增加 +0.25D (柱镜

的一半量)或减少 -0.25D 。当每一次柱镜调整量为减少 -0.50D 时,球镜相应增加 -0.25D

(柱镜的一半量)或减少 +0.25D; 6、 JCC度数结束判断:

a.如果两面一样清晰,说明柱镜度数正确;

b.如果两面清晰度不同,最后确认被检查者两面清晰度改变在很小范围内(±

0.25D )。选择接近被检查者习惯配戴镜片的散光柱镜度数,或选择较低的负柱镜度数。

3.再次 MPMVA

操作步骤同初次 MPMVA,只是终点的标准不一样。终点确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双色试验;

2)如果被检查者合作且可靠的话,在改变镜片度数时,可通过简单提问,如视标是“更清

晰”还是“更黑或更小”来确定终点。

二.双眼测试

1.双眼调节平衡

1、将双眼去遮盖;

2、双眼同时雾视,雾视 +0.75D ,使视力在 0.5~0.8 之间;

3、选择单行视标,刚好高于上述步骤的视力一行;

4、用垂直棱镜将双眼分离(右眼 3~4BU ,左眼 3~4BD ),使病人

看到上下两行视标 ;

5、问被检查者上下两行视标哪一行更清晰或较模糊,如果下行的

视标较清晰,在右眼前加+0.25D ;

6、重复提问,在较清的那一眼前加正镜,直至双眼同样模糊;

7、如果双眼不能平衡,则让优势眼保持较好视力;

8、双眼平衡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一直保持两种状况:1)双眼均能

看视标; 2)双眼一直处于雾视状态;

9、双眼平衡的终点是双眼看视标具有同样的清晰度,将棱镜撤

除;

2. 双眼 MPMVA

双眼同时去雾视直至达到验光终点,其步骤同单眼MPMVA,只是双

眼同时进行。

Worth 四点测试(红绿四点测试):

主要是双眼测试,并用红绿滤光片(综合验光仪辅助钮上右RL 左GL)来分离双眼视觉,查单眼抑制、复视、双眼融像功能。一般情

况下是:

该测试一般要在33 厘米到 6 米处测试多次,由于红绿分离了双眼视

觉,四点红绿颜色互补,即戴红色滤光片的眼睛看不见(或是十分不

清楚)绿色,所以右眼只是看到了红色的上面菱形和下面图形(看成

红色)共两个,左眼看到了左右十字与下面的图形(看成绿色)。共

三个。

A:如果患者看见四个图形证明患者有双眼视功能,他可能双眼视觉

正常,也可能有异常视网膜对应,患有小角度内斜视。

B:如果患者看到不是四个图形,而是两个图形(红色),那证明左

眼被抑制。或是三个图形(绿色),那证明右眼被抑制。

C:如果患者看到是五个图形,那证明患者患有内斜视或是外斜视,

并存在复视。

斜位定性定量检查(偏振十字法)

偏振十字是常用的斜视定性定量检查视标,除了定性和定量进行斜视检查

以外,还可以做同时知觉的检查。检查时右眼前放置 135°偏振片,左眼前放置45°度偏振片。双眼分视后,右眼看见图 2 中的一组竖线,左眼看见图 3 中的一组横线。如果双眼同时注视只能看见图 2 中竖线为左眼抑制,反之只能看见图 3 中的横线则右眼抑制。

如图 4 所见,图中竖线偏向横线缺口的右侧,为水平内隐斜,使用基底向外的棱镜

进行矫正。

若图 5 中所示,竖线偏在横线缺口的左侧,为水平外隐斜,用基底向外的棱镜矫正

直至正常。

若见图 6 中,横线偏在竖线缺口的上方,为右眼上斜或左眼下斜。右眼用基底向下,

左眼用基底向上的棱镜矫正至正常。

若如图 7 所见,横线偏在竖线缺口的下方,为右眼下斜或左眼上斜。右眼用基底向上,左眼用基底向下的棱镜矫正至正常。

如果出现图 8 中所见情况,则说明水平合并垂直斜视。此例为水平内斜合并右眼上斜或左眼下斜。

综合验光视功能检查标准流程

综合验光视功能检查标准流程 视功能检查要记住一定是在全矫正屈光度数的情况下去做的(CAMP) Worth 4 dot灯检查 主要为红绿分离方式检查双眼视的方式; 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双眼是否存在抑制、隐斜、和有无融像能力的功能性障碍; 步骤:在臵入全矫正屈光度数(CAMP)后,将左眼的内臵辅镜转到GL(绿色滤光片),右眼的内臵辅镜转到RL(红色滤光片),投放Worth 4dot视标,询问患者每只眼能看到几个视标,双眼能看到几个光点; 情况:能看到4个光点,证明用正常的融像能力,无异常; 能看到2个光点,看不到绿色的十字光点,而下方的圆形光点为红色,证明左眼有可能被抑制;能看到3个光点,看不到上面的菱形红色的光点,而下方的圆形光点为绿色,证明右眼有可能被抑制; 能看到5个光点,比较麻烦了,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光点呈横臵的椭圆形,表明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技能障碍的表现,询问患者光点的相对位臵,若两个红点在绿点右侧,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 (4点灯呢,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也不需要过多的去理解,只要记得能看到几个点就可以了,对于隐斜来讲,后面会有专门的检查方法,所以这里只需要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为什么把这个放在第一步去检查呢,主要是为了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抑制,如果真的存在抑制的话,后面那些双眼的检查基本上是不需要做了,需要先把当前抑制的问题解决了才是最主要的!) 立体视检查 主要为偏正分离法检查双眼视的方式;

主要目的为检查双眼立体视功能; 步骤:投放立体视视标,将双眼打开(O_状态),让患者注视视标中间的融合点(中间的圆点),此时患者能看到上方和下方距离相等的4条线。 调整左右眼内臵辅镜均在P状态上,让患者注视视标,询问患者看到了什么; 患者能看到圆点上下均为单竖线,而且带有立体感,证明患者融像能力正常,有立体视能力;患者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线,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双竖线,表明有复视,患者无融像能力,无立体视,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询问患者上下方视标的相对位臵,若上方量竖线距离较下方量竖线距离远,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不等像检查 主要为偏振分离法检查双眼视的方式; 主要为检查双眼过大的屈光参差对融像能力的影响; 步骤:投放不等像视标,将双眼打开(O_状态),让患者注视视标中间的圆点,此时患者能看到左右两个半框的大小相等的形状; 调整左右眼内臵辅镜均在P状态上,让患者注视视标,询问患者看到了什么; 两边的大小一样,证明融像基本没问题; 两边相差半个边框,证明影像差在3.5%; 两边相差一个边框,证明影像差在7%; (对于我们现在所学的来讲,不等像的检查基本只针对于老花眼屈光参差融像能力太差所做的检查,基本上两个相差一半边框就无法融像,而产生影像差异,在影像不等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度数,使影像差减小,只是为了完成这个目的) 3. BCC检查(调节反应检查): 此为近视力检查,所以第一步要将集合掣关闭,转为近用瞳距;

第十五章知识点: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

第十五章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 〔operational procedure of phoropter〕 前文分别单独述及综合验光仪的每种检测功能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而在实际屈光检查时须依据临床需要对上述各项检测进行取舍并有机串联。本章节将常规的综合验光仪操作程序贯穿介绍,为言简意赅,兹略去全部图片和说明文字,假设有疑问请参阅前文各有关章节。 一、手动式综合验光仪的操作程序 1.打算程序 (1)开启电源开启电源总掣,检视接电。 (2)视孔试片回0 检视球镜试片读窗和柱镜试片读窗,使二者保持处于0位。 (3)调整被测眼高度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将验光盘置于被测眼前,使额托紧附被测者前额部。 (4)调整垂直平衡使视孔透镜的光学中心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垂直向对齐,通常使游标气泡居中。 (5)调整光心距使视孔透镜光学中心点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水平向对齐,记录双视孔透镜光心距。 (6)调整镜眼距在距离双侧镜眼距读窗20cm处观察双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动额托手轮,使双眼角膜的前顶点与长线刻度相切。 2.常规屈光检查程序 (1)电脑自动验光仪检测采纳电脑自动验光仪测定被测双眼屈光数据,打印检测处方。 (2)视网膜检影检测双侧视孔投放R内置辅镜,在距离视孔67 cm处进行视网膜检影,先右后左,记录视网膜检影检查的屈光处方。 (3)预置客观验光数据对视网膜检影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结合电脑自动验光仪所测得的屈光处方数据或原有旧眼镜用焦度计测定的屈光处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将客观验光所测得的球镜、柱镜及柱镜轴向试片组合预置于双侧视孔。 (4)远雾视 1)投放0.3视力视标。 2)将双侧视孔的球镜焦量以-0.25D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0.25 D为梯度同步递增),每3~5 s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0.3视标模糊为止。 3)嘱被测双眼注视投影视标3~5 min (5)散光盘检测 1)遮盖左侧视孔。 2)将右侧柱镜试片焦度调整为0。 3)投放0.6视力视标。 4)将右侧球镜试片逐渐递增-0.25D(远视递减+0.25D),直至被测眼恰能看清0.6视标。 5)投放散光盘视标。 6)嘱被测者指出清楚的标线方位。旋动柱镜试片的轴向手轮,确定柱镜试片轴向。 7)以-0.25D为梯度递增柱镜试片焦度,直至散光盘各轴向的标线清楚度一致。 (6)红绿视标检测 1)投放0.8~1.0视力视标。 2)嘱被测右眼注视视标,假设不能分辩0.8视标,则逐渐递增-0.25D(远视递减+0.25D)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

综合验光仪的使用细则 综合验光仪常规操作 单眼屈光检查 一、测量瞳距 (一)。瞳距尺法:测量单眼远用瞳距,使用有鼻梁槽的瞳距尺。 1.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两人相距约40CM。 2.将瞳距尺放在被检者鼻梁上,使瞳距尺水平线与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检查者将笔灯放在自己左眼正下方,正面照射被检者右眼,避免直照被检者瞳孔,同样避免被检者注视笔灯。 4.让被检者右眼注视检查者左眼,检查者将被检者右眼角膜反光点与瞳距尺上刻度对齐。 5.读出读数,即为被检者右眼单眼远用瞳距。 6.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远用瞳距。 (二)自动瞳距仪:测量单眼远用和近用瞳距 1.检查者面对被检者相同高度水平相坐。 2.保持自动瞳距仪与被检者双眼内、外眦水平线平行。 3.将测量距离设置为所要测定的距离。 4.被检者右眼注视自动瞳距仪内置视标,检查者左眼观察。 5.检查者推动瞳距刻度线到被检者角膜中心,刻度盘显示数据为右眼单眼瞳距。 6.同样方法测出左眼单眼瞳距。 二、客观检影 1.让被检者前额靠在综合验光仪检眼头的额顶上,按照被检者的实际瞳距调整瞳距钮和镜眼距。 2.调整集合挚,置于看远位置,球柱镜归零。 3.调整水平仪旋钮,使其处于水平位置。 4.双眼同时注视前方,(目的是双眼在检影时所用的调节最小),将功能片置于R镜片上。 5. 用视标定位仪调整视标,使视标与被检者视轴在同一水平线上。 6.让被检者注视0.1的C字视标。 7.使用点状光检影镜或带状光检影镜对双眼分别进行67cm检影。 8.用透镜和柱镜分别中和影动。 9.右眼检影结束后,进行左眼检影。 10.双眼检影结束后打开右眼,遮盖左眼,进行主观验光。 三、主观验光 (一)。检查客观验光的视力情况,并记录。 1.如果V A≥1.0做红、绿终点检查。 2.如果V A<1.0,调整球镜度数。 (二)。第一次红、绿双色检查。 1.红绿测试原理:利用眼屈光系统的色象差及单色光在眼内的折射角度不同,当被检者辩色力正常,视力最佳时,黄色光落在视网膜上,红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后方,绿色光等距离地聚焦于黄色光的前方. a.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晰的原理:绿色光先聚焦后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圈,光线分散较暗。而红色光位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绿色光更靠近视网膜,光线集中,弥散圈小,比较亮,所以当近视屈光度稍稍欠矫时,红色光位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绿色光更靠近视网膜,此时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清晰。 b.红色内视标与绿色内视标一样清晰的原理:红色光和绿色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绿色弥散圈与红色弥散圈直相近,光线弥散度相近,亮度相近,所以当近视屈光度恰好矫正时,红色内视标与绿色内视标一样清晰。 c.红色内视标比绿色内视标不清晰的原理:红光远离视网膜聚焦,而绿光于视网膜上或聚焦点比红光靠近视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 内置辅镜: O:加平光镜片的打开状态; O:不加任何镜片的打开状态; OC:关闭状态; R:视网膜检影片,67CM处不需要换算; PH:针孔镜片,查看矫正是否正确, P135(P):右眼135°偏振片;检查是功能时配合左眼偏振片一起使用; P45(P):左眼45°偏振片; RL:右眼用红色片;配合左眼绿色片使用; GL:左眼用绿色片; +/-0.50:交叉圆柱镜; RMH:右眼用水平红色马氏杆; RMV:右眼用垂直红色马氏杆; WMH:左眼用水平白色马氏杆;测试旋转隐斜时使用,一般不用; WMV:左眼用垂直白色马氏杆; 6△U:右眼用,基底向上的6个棱镜度; 10△I:左眼用,基底向内的10个棱镜度; 调整部件: 调整垂直平衡手轮至水平中心; 所有手轮归零;散光轴位为90°; 调整高度; 调整瞳距; 打开集合掣; 调整额托手轮至镜眼距为12MM;

屈光检查流程: 1.第一步永远都要检查裸眼视力; 2.如戴镜则需要检查佩戴原镜视力; 3.用焦度计检查原镜焦度; 4.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检查患者客观度数; 5.将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或检影结果),检查客观 验光后视力;(此时置入检查结果时,应先置入球镜,再置入柱镜轴位,最后入职柱镜度数); 6.雾视:关闭左眼(将左眼内置辅镜调整到OC的位置上),右眼为打开 状态,按置入客观结果后的视力而决定雾视度数,适量加入,下拨屈光 手轮,使其单眼视力逐渐降至0.2模糊可分辨,0.3不可分辨,使眼镜 的调节逐渐放松,(雾视也许酌情处理,如出现0.3可分辨,可下拨屈 光手轮后,0.3不可分辨,而0.2也不可分辨的情况,按小弟的想法, 则不去掉此时的雾视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雾视的连续性); 7.先做右眼雾视后位左眼雾视,操作流程两眼相同; 8.雾视最后一步,进行双眼雾视,将双眼内置辅镜调至O状态上,使双 眼视力能达到0.3模糊可分辨,0.4不可分辨,注视0.3单行视标3-10 分钟,此时时间可酌情处理,在此时间内需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 反感,如患者又说0.3视标清晰了,此时应酌情再下拨屈光手轮增加雾视度数,直至患者说0.3模糊可分辨为止,雾视过程结束; 9.雾视后,将左眼关闭(内置辅镜在OC状态上),检查右眼,如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流程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流程 综合验光仪是视力检查和校正的重要工具,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测量,确定患者的视力问题以及需要配戴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度数。以下是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流程: 1. 设备准备:首先,确保综合验光仪设备干净、无尘,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设置。 2. 患者就座:让患者坐在综合验光仪的前面,保持头部稳定,调整座位高度,以便患者能够舒适地观看验光仪上的视力测试图。 3. 调整验光仪:根据患者的身高和眼睛距离,调整综合验光仪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舒适度。 4. 初步测试:首先进行初步的视力测试,使用视力测试图来评估患者的视力。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测量。 5. 散光测试:如果初步测试结果显示患者可能存在散光问题,将进行散光测试。使用散光测试图来评估患者的散光程度,并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配戴散光眼镜或隐形眼镜。 6. 调节测试:如果初步测试结果显示患者可能存在调节问题,将进行调节测试。使用调节测试图来评估患者的调节能力,并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或隐形眼镜。 7. 其他测试:综合验光仪还可能包括其他测试,如对比敏感度测试、颜色视觉测试等,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视觉功能。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测量。 8. 验光师分析结果:在完成所有测试后,验光师将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患者的视力问题以及需要的配镜或隐形眼镜度数。 9. 结果解释和处方:向患者解释验光结果,并根据需要开具配镜或隐形眼镜处方。指导患者如何配戴和使用眼镜或隐形眼镜,并解答患者的相关疑问。 10. 设备清理:在完成验光后,将综合验光仪恢复到原始状态,并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干净和良好状态,以便下一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综合验光仪操作时,验光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此外,验光师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感受,确保测试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综合验光仪的验光标准流程

•以拓普康VT-10综合验光仪为例: 拓普康VT-10 测量瞳距:确定瞳距,便于在综合验光仪对瞳距做准确定位。 测量裸眼视力、问诊:对裸眼视力及配戴史、病史的了解,有助于在验光中的辅助判断。 测量主视眼:判断主视眼像区分左右手一样,主视眼就相当于我们的习惯性右手,找出主视眼有助于进行双眼平衡测定,酌情提高主视眼的视力。 1.双手并拢法测量双眼同时注视某一固定视标,双手伸开逐渐并拢,将双手并在一起的区域减到最小。同时保证可以注视到视标,单眼判断,哪一只能看到视标即为主视眼。 2.WORTH标测定法:在左右眼前分别加红绿色片。让顾客注视WORTH视标,并询问顾客所观察到的下面一点为什么颜色。如果顾客所看到的为红色,则使用红色滤光片的眼睛为主视眼。反之则为另一眼。

WORTH视标 使用红色滤光 •3.对单眼进行视力矫正: 根据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所获得的客观参考值。调整瞳距,并将所得的屈光不正度输入到VT-10视力检查器上。 先对右眼进行矫正:从0.1的视标开始,逐渐改变到1.0视标。如果视力正常,则使用红绿视标对单眼的屈光不正度进行确认。红色清楚增加负镜、绿色清楚增加正镜。但必须遵守最佳视力的最低负镜度或最高正镜度原则。左眼同之。 红绿视标 如果有散光存在,则可使用散光表对所矫正的散光度进行确认,如果散光度数较大时或顾客对散光敏感者。需要使用交叉柱镜进行精确矫正。一般散光可将轴位定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避免斜向放大引起的配戴不适。

放射式散光表 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 4.眼平衡测试当准确矫正单眼的视力后,必须进行双眼平衡测试。以保证双眼的融像。可使用偏光片进行测试。 偏光视力表 使用偏光片左右眼分别看到视标的上下各两行,即中间一行双眼都能看见。根据主视眼的情况,对左右眼的矫正度数进行加减。以达到双眼视力相同。配戴感觉舒适为宜。

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

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 在眼镜行业,多数验光师习惯采用传统的验光法进行验光,即先用电脑验光仪查出顾客的大概屈光度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插片,使视力矫正到1。0即可。由于此法操作非常简单,为多数从业者所接受。但传统验光法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散光轴向和度数也只能依赖于电脑验光仪的准确性,故对于调节力较强的顾客常会得到错误的矫正结果.要想准确地检查出顾客的屈光不正度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随着综合验光仪在验光工作中的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就如何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有效规范的验光操作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验光师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 客观验光 通常在进行一些必要的问诊后,首先进行客观验光,通过客观验光可以迅速知道被检者初步的屈光不正度数,为随后的主观验光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常用的客观验光法主要包括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 通过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得出被检者初步的验光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观验光。 2 主观验光 因客观验光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影响,故客观验光结束后还要进行一系列主观验光检查,这样才能准确地查出患者真正的屈光不正度数。 2.1 置入客观验光结果 将电脑或检影验光所得双眼的客观验光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中.因目前多数电脑验光的结果可能略有偏高,故若使用电脑验光进行客观检查,可将所得验光结果的数值减低—0.50D球镜再置入。 2.2 雾视 因被检者在客观验光过程中可能有调节存在,故为了让其充分放松调节,减少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在客观验光结果的基础上要首先进行雾视检查。 2.2。1 雾视法的原理 雾视法的原理是通过添加适量的正球镜(近视眼也可以减少负球镜)的方法让进入被检眼内光线的焦点会聚在视网膜的近前方,使其处于人工近视状态(如图1所示),达到放松调节的目的.雾视的状态下,患者如果再使用调节,焦点便会更远离视网膜,物像会变得更加模糊,故其不会再使用调节。而若其想看清远处视标,自然会迫使自己放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的验光流程 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时,共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仪器的调整、屈光检查,其中屈光检查包括单眼检查、双眼平衡。 1仪器调整 在开启综合验光仪电源后,需进行以下调整: ①调整垂直平衡手轮:使平衡标管(或平衡槽)中的气泡居中。 ②调整光心距:旋动光心距手轮,将使用瞳距尺或瞳距仪测得的瞳距值输入。 ③调整镜眼距:调整使被测眼的角膜前顶点和读窗内的最长线刚好相切,此时镜眼距为。如在观察时不够清楚,可在被检者颞侧用笔灯照射观察。 ④集合掣:使集合掣停留在远用检测状态。 ⑤归零:将球镜、柱镜光度归零,柱镜轴位放置90°方向,内置辅镜调整为0或0。 2屈光检查 置入客观度数 将通过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镜得到的客观检查光度置入综合验光仪。由于综合验光仪中没有正柱镜,故客观检查如得到的是正柱镜,需通过“求和、变号、转轴”转换为负柱镜。 单眼检查

内置辅镜的PH镜片进行检查是否可提升至以上。在满足雾视条件后,开始单眼雾视。 ①先在右眼加+,检查视力,使单眼视力达到清楚,模糊,如未达到,则继续每次追加正球镜至要求; ②左眼步骤同右眼; ③双眼同时打开,检测视力是否达到清楚,模糊,如未达到,可双眼每次同时追加至要求; ④双眼达雾视标准后,请被检者在雾视光度情况下充分放松3~10分钟,以达到充分雾视的效果,结束后检查视力,如视力仍为则雾视完成,如视力有提高,则重复③。 视结束后,开始单眼屈光检查,将右眼置入的客观度数中的散光光度去掉,然后逐步每次减去+,使视力提升至。 ①请被检者观察散光盘,指出黑细而清晰标线的钟面读数。 ②确定散光轴位:将清晰线所对应的较小数字乘以30,即为散光轴位。 ③确定散光光度:置入客观光度中散光一半的度数,再以为梯度递增,直至散光盘各方位的标线像同样清晰为止。当客观检查得到的散光光度较大时,使用散光表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所以不建议使用散光表。一次红绿对比:判断球镜是否存在欠矫或过矫以为梯度逐步减少所加雾视镜片至最佳视力最大正镜化。 ①请被检者按照“绿—红—绿”的顺序看红绿视标中的数字或字母,并辨认出两种颜色中的视标是否一样清晰。

综合验光仪操作规范

组合验光仪操作规范 1. 操作规范 1.1 打开电源 打开联机的投影机的电源。打开验光组的电源,视力图的电源,使仪器处于准备状态。 1.2 输入资料 将验光机测量得到的资料输入至验光组,验光头会自动转换到所要的度数,并自动切换成自觉式验光。 1.3 初始设定 将光学头放在受测者前,使额垫、颊垫和视窗干净,再将患者的额头靠上,并能从视窗看出去。然后按PD键,调整光学头的视窗距离,以配合患者瞳距。从操作者侧观察患者的眼睛,检查患者的眼睛是否在视窗中心,从水平和垂直方向来调节。再次按下PD键,系统脱离调整瞳距模式。 1.4 标准验光法 系统内的一套验光法会自动计算他觉式校正值和最后的结果。具体操作步骤: 1). 将验光机测得的数据输入验光组后,然后按下SUBT 进入他觉式验光。 2). 按下START ,进行单眼测试,测试过程中询问患者可否看清楚投射圆。 3). 进行红/绿测试,以精确找到球面度数。

4). 进行散光轴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需询问患者,对于仪器投射出点状圆可否看清楚,直至患者都能看清楚为止。然后找到精确的散光度数。 5). 再次进行红/绿测试,调整球面度数,直到能获得最好的视力为止。 6).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另一只眼的测量。 7). 进行双眼平衡的测试 在测量视窗中插入光栅滤光片,调整球面度数,直到上下二行同样清楚。 8). 进行立体测试 在光学头内插入光栅滤光片,在进行立体测试时,自动云雾法会移除。测量过程中,若患者不觉得有立体感,表示双眼平衡有问题,需重新做双眼平衡测试。 9). 眼镜度数的调整,使之能看到最好的视力表。 10).检查调整完后的视力。 移开光学头,并按照最后配戴处方,将试镜架准备好,让患者戴上,然后分别检查患者左右眼视力情况,再进行双眼视力情况的检查。根据患者原先的配戴的度数及年龄,再次进行视力圆卡的测试,如果患者在水平和垂直二条线一样清楚时,即不用再调整ADD度数。 11). 打印结果 2 注意事项 2.1 不要将仪器停放在潮湿或有毒气液体的地方,仪器应放在正常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步骤

综合验光仪的操作步骤 1、归零 1)球镜2)柱镜3)轴位(90)4)散光5)水平垂直 2、置入度数 3、双手置入电脑验光的度数包括散光轴位瞳距 4、雾视(双眼同时) 1)打开0.3视标双眼同时减负球镜度直至双眼同时看0.3视标模糊看3-5分钟如果中间看0.3视标清晰在减负球镜至0.3视标模糊。始终维护0.3视标模糊状态3-5分钟。 5.去雾(单眼去雾) 1)右眼视标打开0.6,右眼逐步增加负球镜,直至看清0.6视标。 6.看散光盘 1)打开散光盘视标右眼看散光盘的线条是一样清还是其中一条较轻。如一样清则没有散光其中一条较轻的小数乘30.如6与12 那条清则轴向是180度。后以每-0.25D增加柱镜,知道每条线条一样清。 7.看红绿视标 1)打开红绿视标先红后绿在红。红清加负球镜绿清减负球镜,直至红绿一样清。(红加绿减红为欠矫绿为过矫) 8.交叉柱镜(精调散光的度数,轴位)先轴后度数 1)、打开斑点视标,将交叉柱镜转至双眼视孔,使其手轮与镜片的轴向重合。1面清调一次11面清调一次看一面清还是二面清如果两面一样清说明轴位正确如果其中一面清就追红点(散光小于1.00D的进十退五散光大于1.00D的进五退二)直至两面一样清。 2)调度数让P点与轴重合 2).1 若清晰的一面为交叉柱镜负柱镜轴向(红点)与p点重合说明原柱镜试片欠矫。(红点清两次先加-0.25的柱镜在减-0.25的球镜在加-0.25的柱镜) 2).2若清晰的面为交叉柱镜轴向(白点)与P点重合说明原柱镜过矫。(白点与p点清两次减柱镜-0.50 加球镜-0.25 )直至两面一样清 9.看红绿视标先红后绿后红红加绿减 10.遮住右眼打开左眼左眼去雾看散光盘交叉柱镜同右眼 11.左右眼同时打开测双眼平衡 1)打开斑点视标,将两侧棱镜转到双眼视孔,两侧棱镜方向0位旋转到水平方向,将右眼0方向向下两格,左眼向上两格。记右眼看到的是上面的视标左眼看到的是下面的视标。如右眼清楚(上面的视标清楚)就降右眼的球镜。附上述步骤直至两眼同样清晰。 2)双眼同时看红绿视标红清欠矫绿清过矫后双眼同时看1.0视标 3)开具处方 4)

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

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 主觉验光 【目的】:根据病人的主观反应或判断,确定病人的眼屈光状况。 【设备】:1、标准的综合验光仪;2、投影视力表;3、试镜架和镜片箱 【准备】 1、让病人安坐检查椅上,如原戴眼镜,则取下眼镜; 2、调整坐椅的高度,使病人座姿舒适,眼位高度与验配医师的眼位高度相等; 3、将综合验光仪与病人相接触的部位用酒精消毒; 4、将综合验光头放在病人眼前,其瞳距将与病人的瞳距相一致,调整综合验光头的高度,使病人双眼位于视孔中心;

5、调整验光头水平调节旋钮,使验光头保持水平; 6、旋转额托旋钮,调整病人镜眼距离; 7、将病人起始屈光度数调整到验光头仪上,包括球镜和散光度数; 8、先测量右眼,后测量左眼,单眼检测时将非检测眼遮盖。 【检查方法】 1.单眼远距主观验光 单眼主观验光法分为三个阶段: a.找到初步有效的球性矫正度数,称为:“初步MPMVA”(maximum plus to maximu 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 b.用交叉柱镜JCC精确确定柱镜的轴向和度数(初步柱镜读数已通过角膜曲率计和检影验光获得); c.确定最后球镜读数,称为“再次MPMVA”。 2.初步MPMVA 【目的】 MPMV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意为对病人使用尽可能高的正度数镜片或尽可能低的负度数镜片而又使病人获得最佳视力。单眼MPMVA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病人的调节,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视力“雾视”。“雾视”的作用实际是利用“过多的正度数”。比较理想的雾视度数为+0.50D~+2.00D(依病人的具体度数而定)。 【步骤】 1 、雾视:在被检眼前起始屈光度上加正镜片(减负镜片),一般为+0.75D~+1.0 0D,通过雾视镜继续检查被检眼视力; a.如果被检眼视力超过0.5,说明雾视不足,需要继续增加正镜片的度数(减少负镜片度数) b.如果被检眼视力范围在0.3~0.5之间,则说明雾视已合适 2、在被检眼前逐渐减少正镜片的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按照每次减少+0.25D 的频率; 3、每减少一个+0.25D(增加一个-0.25D),检查病人的视力,确保病人视力会提高一行; 4、视力逐渐增加,直到病人获得清晰的视力为止,即减少正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已不能提高视力;

综合验光仪验光流程

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流程 1、预前调试 a.开启电源 b.视孔归零 c.测光心距 d.调整座椅高度 e.调整垂直平衡 f.调整光心距 g.调整镜眼距 h.调整集合 2、客观屈光检查:检影或电脑验光 3、置入客观验光数据:可以是检影也可以是电脑验光的数据 4、雾视:先单眼,后双眼,双眼同时增加正镜度,到视力保持0.3视标持续模糊 5、关闭左眼 6、散光表检测:除去置入的散光度,增加球镜到0.6视力能分辨方向,打开散光表检测有无散光。若有散光,调整散光轴,增加散光度至线条均匀后,增加球镜到最佳视力;若无散光,直接增加球镜到最佳视力,进行下一步操作,并跳过第 7、8步直接操作第10步 7、第一次红绿视标检测:打开红绿视标,精调球镜度。注:如红绿测试无法保持等清,那么在交叉圆柱镜测试前保持绿色清晰

8、交叉圆柱镜精调:先精调轴位,再精调度数 9、第二次红绿视标检测:由于在交叉圆柱镜精调散光轴和散光度时很可能会有散光轴位和光度的变化,因此必须再进行一次球镜的精调。注:如红绿测试无法保持等清,那么在确认最佳视力前保持红色清晰 10、确认最佳视力:检查被测者此时能看到的视力(即最佳视力),在此基础上近视降低-0.25DS远视增加+0.25DS,看其视力有无变化,若视力下降一行,则回到之前的度数,若视力保持不变,则再次调整0.25DS,直到视力下降后,调回上次的度数。 11、关闭右眼,测量左眼,方法同右眼 12、打开双眼,进行双眼视力平衡测试(偏振分视法或棱镜分视法):双眼同时雾视+0.75DS,使视力降至0.6-0.8左右,再做测试。如双眼无法平衡,保持主视眼清晰即可。

综合验光步骤

综合验光仪验光步骤 【设备】:1、标准的综合验光仪;2、投影视力表;3、试镜架和镜片箱。 【准备】 1、让被检查者安坐检查椅上,如原戴眼镜,则取下眼镜; 2、调整座椅的高度,使被检查者坐姿舒适,眼位高度与验光师的 眼位高度相等; 3、将综合验光仪与被检查者相接触的部位消毒; 4、将综合验光仪头放在被检查者眼前,其瞳距与被检查者的瞳距相一致,调整综合验光仪验光头的高度,使被检查者的双眼位于视孔中心; 5、调整眼光头水平调节旋钮,是验光头保持水平; 6、旋转额托,调整病人镜眼距离; 7、将被检查者起始屈光度数调整到验光头上,包括球镜和柱镜度 数; 8、先测右眼,后测左眼,单眼检测时将非检测眼遮盖。 【检查方法】 一.单眼远距主觉验光 1.初次MPMV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最正之最 佳视力) 1、雾视:在被检眼前起始屈光度数基础上加正镜片(减负镜片),一般为+0.75~+1.00D,通过雾视镜继续检查被测验视力;

a.如果被测眼视力超过0.5,说明雾视不足,需要继续增加正镜 片的度数(减少负镜片度数) b.如果被检眼视力在0.3~0.5之间,则说明雾视合适 2、在被检眼前逐渐减少正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按照每 次减少+0.25D的频率; 3、每减少一个+0.25D,确保病人视力提高一行; 4、视力逐渐提高,直到病人获得最佳清晰的视力为止,即减少正 镜片度数(增加负镜片度数)已不能提高视力; 5、用初步双色视标结束初步MPMVA。双色视标又称“红绿试验”,两组视标,一组视标背景为红色(长波),一组视标背景为绿色(短波)。让被检者看绿色半视标,再看红色半视标,再回到绿色半视标,比较两者的视标哪个更清楚; a.如果红色半的视标清晰些,说明存在部分雾视,减去+0.25D (加-0.25D) b.如果绿色半视标清晰些,说明负镜片过多,增加+0.25D(减去 -0.25D) c.反复以上a、b步骤,调整直到两部分视标一样清晰 d.如果不能一样清晰,则以最少的负镜片,保持绿色半视标清楚 为标准。 2.交叉柱镜确定散光 1、使用被检眼最好矫正视力上一行的视标; 2、【柱镜轴向】:将JCC放在被检眼前,JCC手柄位置同柱镜轴向一

21步验光流程

21步验光流程 验光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查和测试,确定一个人的视力问题及其矫正方法的过程。下面是一般的21步验光流程: 1. 病历记录:验光师会询问病人有关视力和眼部健康问题的历史记录,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等问题。 2. 近视/远视测试:验光师会使用投影表或是图标,要求病人朗读尽可能远距离的文字或是图像,以便确定其远视或近视问题的程度。 3. 散光测试:验光师会使用柱镜或是光反射仪等设备,通过调整镜片,来确定病人是否患有散光问题。 4. 对比敏感度测试:通过不同对比度的图像或文字,以确定病人对不同对比度的敏感程度。 5. 眼压测试:使用非接触式或接触式眼压计,来测量病人眼内的压力,以排除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6. 泪液测量:测量病人的泪液量和质量,以确定是否存在干眼症等问题。 7. 瞳孔检查:验光师会使用瞳孔扩张剂来放大瞳孔,并使用灯光和放大镜来检查瞳孔的形状、大小和反应,以确定是否存在眼内疾病。

8. 眼内结构检查:使用放大镜和专业的检查仪器,检查眼睛的前房、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等眼内结构,以确定是否存在问题。 9. 角膜曲率测量:使用角膜曲率计或是角膜地形仪等设备,测量角膜的曲率,以确定角膜弯曲程度和散光问题。 10. 瞳孔远用试验:验光师会使用患者眼前方的远距离物体, 通过调节镜片和观察瞳孔的远用度,测量远用散光的度数。 11. 瞳孔近用试验:验光师会使用患者眼前的靠近物体,通过 调节镜片和观察瞳孔的调节能力,测量近用视力的度数。 12. 特殊用途验光: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如老花、职业要求等,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以确定适合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度数。 13. 视神经检查:使用专业的仪器,检查视神经的形状和功能,以确定是否存在视觉问题。 14. 色觉测试:通过使用色盲测试图像或涂层纸,来检查病人 的色觉,以确定是否存在色盲问题。 15. 校验现有眼镜/隐形眼镜度数:如果病人已经佩戴了眼镜或 隐形眼镜,验光师会使用计算机或校准仪器,来确定其度数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16. 隐形眼镜配戴试验:如果病人有隐形眼镜的需求,验光师 会通过试戴不同类型和度数的隐形眼镜,来确定适合的隐形眼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 内置辅镜: O:加平光镜片的打开状态; O:不加任何镜片的打开状态; OC:关闭状态; R:视网膜检影片,67CM处不需要换算; PH:针孔镜片,查看矫正是否正确,??? P135(P):右眼135°偏振片;检查是功能时配合左眼偏振片一起使用; P45(P):左眼45°偏振片; RL:右眼用红色片;配合左眼绿色片使用; GL:左眼用绿色片; +/-0.50:交叉圆柱镜; RMH:右眼用水平红色马氏杆; RMV:右眼用垂直红色马氏杆; WMH:左眼用水平白色马氏杆;测试旋转隐斜时使用,一般不用; WMV:左眼用垂直白色马氏杆; 6△U:右眼用,基底向上的6个棱镜度; 10△I:左眼用,基底向内的10个棱镜度; 调整部件: 调整垂直平衡手轮至水平中心; 所有手轮归零;散光轴位为90°; 调整高度; 调整瞳距; 打开集合掣; 调整额托手轮至镜眼距为12MM;

屈光检查流程: 1.第一步永远都要检查裸眼视力; 2.如戴镜则需要检查佩戴原镜视力; 3.用焦度计检查原镜焦度; 4.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检查患者客观度数; 5.将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或检影结果),检查客观验光后视力; (此时置入检查结果时,应先置入球镜,再置入柱镜轴位,最后入职柱镜度数); 6.雾视:关闭左眼(将左眼内置辅镜调整到OC的位置上),右眼为打开状态,按置入 客观结果后的视力而决定雾视度数,适量加入,下拨屈光手轮,使其单眼视力逐渐降至0.2模糊可分辨,0.3不可分辨,使眼镜的调节逐渐放松,(雾视也许酌情处理,如出现0.3可分辨,可下拨屈光手轮后,0.3不可分辨,而0.2也不可分辨的情况,按小弟的想法,则不去掉此时的雾视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雾视的连续性); 7.先做右眼雾视后位左眼雾视,操作流程两眼相同; 8.雾视最后一步,进行双眼雾视,将双眼内置辅镜调至O状态上,使双眼视力能达到 0.3模糊可分辨,0.4不可分辨,注视0.3单行视标3-10分钟,此时时间可酌情处 理,在此时间内需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反感,如患者又说0.3视标清晰了,此时应酌情再下拨屈光手轮增加雾视度数,直至患者说0.3模糊可分辨为止,雾视过程结束; 9.雾视后,将左眼关闭(内置辅镜在OC状态上),检查右眼,如有散光,则去掉散光, 此时的散光为客观检查后的散光度数,可记录下来作为参考,上拨屈光手轮,直至远视力为0.6左右即可,酌情处理; (以上均为查看E字形视标) 10.打开散光表视标,询问患者散光表内 各条线的粗细深浅是否一样(是否等清晰或者等模糊),如相同或差不多,则无散光或散光很小,可不加散光度数,如能清晰指明某条线很清晰颜色很深,则根据30倍法则找出散光轴位,调整散光手轮内轮盘调整轴位,再加度数,可逐加-0.25DC(柱镜),直至各条线的粗细深浅基本一样清楚或一样模糊,此时已测出粗略的散光轴位和度数; 11.此时应对单眼进行一次最佳视力的 最大正镜化的操作,此时仍有雾视效果,下拨屈光手轮,直至患者达到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化,此次的调整可超过雾视的度数;只求达到最佳视力的最大正镜化;12.第一次红绿视标测试(精调球镜度 数),步骤为打开红绿视标或者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做红绿覆盖(本人认为红绿覆盖视标比较好),让患者看视标时先看绿色视标,后看红色视标,再看绿色视标(每一面大概停留3-5秒左右),询问患者红绿色里面的视标或数字是否一样清晰或者一样模糊(清完不要询问患者哪一面清楚或哪一面模糊,这样会误导患者; 由于此时未精调散光,所以很可能红绿里面的视标均不会太清晰),如等清晰或者等模糊,则不需调整,如红色里的数字或视标清晰则将屈光手轮上调一次,如绿色清晰则将屈光手轮下调一次,直至两面等清晰或等模糊,如不能相等,则取绿色面清晰的度数(为了让眼睛能用少许调节,可以使最小弥散圆落在视网膜上,能让接下来的交叉圆柱镜的调整比较精确),如出现患者连续认为某一颜色里的视标清晰,

标准验光流程眼镜

验光流程步骤与个人操作要领 目的:验光的目的——让顾客产生信任,便于销售配眼镜。信任的程度,决定了这笔生意是否顺利,这笔生意的金额大小。所以很重要……。 验光过程始终贯穿的是种感觉,让客人感觉我们在关心他、爱护他、重视他。当他全心放心配合你时,来一点小恐吓、小警告。让顾客有个警惕心,这样顾客本身在销售过程中,会为自已的眼睛考虑从而实现我们有目的推销。 一、电脑验光操作要领:(他觉式,客观验光) 容:1、带领客人到电脑前,擦拭干净接触部位后请客人以舒适的姿势坐好. 2、受测者挺胸并将双脚,双手自然平放. 3、下颌与前额自然贴紧仪器,两眼自然放松平视正前方,。 4、调整升降台及颌台高度, 保证受测者舒适坐好后,观察双眼角是否对齐黑线。 话术:先生(小姐)您请坐,将下颌至于下颌托上,前额靠在额带上,保持头摆正,双眼睁开自然放松看前方. 注意:对于度数呈不断变化状态的,要多进行几次,并强调放松看远处的图案.测量完毕,客人询问光度时请介绍为仅供参考,更为全面精确的是下面要进行的综合验光仪的测量.顾客很想立即知道取的度数加深了多少,此时最好不要马上告诉他,如果告诉他度数的增长会使他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应该这样说:电脑验光仪测出的结果是一个粗略的度数,仅供参考,下面我会用先近的全自动综合验光仪为您精密测试。(给他一个悬念,让他乖乖地与我们配合,同时也给只用电脑验光、插片的同行一个打击,体现我们仪器设备的先进性)。 二、自觉式:(猪肝,主观验光) (一)问诊: (问诊动作要随时注意穿插于整个流程中) 1、以关心和关爱的态度进行,面对受测者要适时的加入用眼知识. (如营养要平衡、全面,不挑食,应多吃蔬菜和含钙食物;应多注意活动眼球,做眼保健操,在用眼1小时后应休息10分钟;平时应避免直接注视强光,在看电视时应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出时应戴一副太阳镜,减少紫外线损坏等) 2、询问顾客的戴镜史: (1)如没有戴过眼镜则询问视力变化的情况(是最近还是已很久)及对视力的要求。 (2)旧有眼镜的使用状况、旧镜度数及历史(这只眼镜戴多久了) (3)与教室的距离是多少?(坐在前排、中排还是后排?) (4)体检用或平时用? (5)您目前的职业是什么?看远的机会多还是看近的机会多? (6)有否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或对眼睛有度数矫正的处理(激光,OK技术)。 (二)测量瞳距(PD) 请您放松看着里面的绿色亮点,请保持不眯眼不转眼睛,这要求镜片光学中心距与您的瞳距严格匹配,才能戴的舒服.

综合验光仪操作步骤

一、客观验光使用电脑验光仪 1选择被检眼角膜顶点至验光仪物镜的距离,一般为12mm; 2令被检者头部放在仪器头部支架上,不能偏斜、侧转或前倾后仰,由检查者操纵定位杆,调整测量焦距到像点聚焦最清晰为止,并使被测瞳孔放在中央位置 3按测量钮有自动测量的则无须按进行测量,至少测三次; 4打印显示测量结果; 二、主觉验光 1.仪器的调整 a.数据回零 检视球镜和柱镜试片读窗,保持处于0位 b.调整座椅高度 升降座椅高度,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视标板的坐标中点对齐 c.调整水平 调整旋扭,使游标气泡居中 d.调整光心距 使瞳孔中心在水平方向与视孔中心对齐 e.调整顶点距离 距读窗20cm处观察两眼角膜前顶点的位置,旋转额托手轮,使角膜的前顶点与长刻线相切 2.置入数据 依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相应数据,分别检查左右眼视力 3.雾视法检查 a. 根据客观度数进行雾视,投射单行视标; b. 双眼以为梯度同步递减远视以+为梯度同步递增,3~5秒递变一次,直至被测者感到视标模糊为止; c.嘱被测者双眼注视投射视标3~5分钟 d.如又能看清视标则继续加+,然后双眼继续注视视标3~5分钟,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视标不再变清晰; 4.表检查 a.遮盖左眼 b.右眼去除散光、将球镜度逐步递增远视递减+,直至右眼看清视标 c.投射散光表视标 d.嘱被检者指出最清晰的标线方向,根据30度法则确定散光轴位 e.以为梯度递增柱镜焦度,直至散光表各方向标线清晰度一致 5.红绿视标检查 a.投射~视标,嘱被检者右眼注视视标,若不能分辨,则将球镜度逐步递增远视递减+,直至看清视标 b.投射红绿视标,嘱被检者比较红色背景与绿色背景的亮度 c. 红色背景亮,则逐步递增远视递减+,直至感觉红绿亮度一致 6.交叉柱镜确定柱镜轴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