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的具体时间及原因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务大臣重光葵及军方代表、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华民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

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的全面抗日战争宣告胜利了,这是自1840起中国对外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全面的胜利。

中国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国内思想认识的统一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爆发的甲午战争是近代中日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彻底失败。

甲午战争的失败,加之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胜出,以及此后沙俄因种种无暇东顾,中日矛盾超过了中国与俄国这个宿敌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中国与帝国主义矛盾之最。

甲午惨败,使大清举国上下为之一振,开始试图维新以自救。

至庚子国变后,清廷推行新政,国内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但一二十一条及青岛事件,国内反日情绪逐渐高涨。

随着1930年(民国十九年)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的胜出,国内政治格局逐渐趋于平稳。

而于1931年9月18日爆发的“九一八”事变,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28的“一·二八”事变,33年(民国二十二年)3月至5月的长城抗战及《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全国军民的反日情绪。

张学良和杨虎城于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

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即中日之矛盾已为当时社会矛盾之首。

国内诸公多以认定日本为中国心腹之大患,民间亦以反日、抗日为第一之诉求。

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1935年8月1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莫斯科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

八年级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年级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屈原‛“苏武‛ “蒋干‛ “毛遂‛ “共工‛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 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 都以失败而结束,为什 么抗日战争却能够取得 胜利?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一览表
名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国家 英国 英、法 日本 英法日美德俄 意奥 结果(中国)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4、中共七大召开的历 史意义:
为抗战胜利和实 现中国的光明前途 准备了条件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
1、1945年8月8日,百万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东军发起猛烈进攻。这是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中国人 民欢呼庆祝的情景。
2、1945年8月6日和 9日,美国在日本广 岛和长崎投下了两 枚原子弹。这是执 行轰炸任务的战机 和原子弹爆炸后形 成的蘑菇云。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意义是什么? 2.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过程和时间如何? 3.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会议背景:
(1)、为了争 取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 (2)、为了在战 后建立一个独立、 自由、民主、统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 一、富强的新中 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 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出席大会 国。 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抗日战争
1937-1945
日本

抗日胜利纪念日的时间节点及其纪念意义

抗日胜利纪念日的时间节点及其纪念意义

抗日胜利纪念日的时间节点及其纪念意义抗日战争,是一段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牺牲和坚韧的毅力,最终赢得了胜利。

而抗日胜利纪念日,作为铭记这段历史的重要时间节点,承载着深刻的纪念意义。

抗日胜利纪念日定于每年的 9 月 3 日。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 9 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之后每年的 9 月 3 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个时间节点的确定,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首先,它是对历史的尊重和铭记。

抗日战争是一场残酷而漫长的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无数的同胞失去了生命,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

设立抗日胜利纪念日,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独立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更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带给我们的伤痛。

其次,抗日胜利纪念日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展现出了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团结一心的伟大精神。

面对强大而残暴的敌人,中国人民没有退缩,没有屈服。

无论是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还是在后方默默支持的百姓,大家都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在抗日胜利纪念日,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激励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再者,抗日胜利纪念日也是对和平的珍视和守护。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让无数的生命消逝,让美好的家园变成废墟。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我们深知和平的来之不易。

通过纪念这个日子,我们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我们深知,只有和平,才能让人类社会得以发展,才能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考点三十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说明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考点三十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说明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国际意义)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考点三十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说明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考点三十
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说明 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1936.12.12
1945.8.15
1931.9.18
1937.7.7

①九一八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④日本宣布投降日

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此后侵 占中国东北全境
国共之间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内战 基本结束;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统治者避战求和、妥协退让。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主要原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内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作战;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 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 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爆发后,国共两 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 争的最后胜利
中华民族的抗日抗日战民争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东北沦陷,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 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的起点
南京大屠杀等 一二﹒九运动
使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西安事变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李宗仁将军
点此 返回
点此 返回
抗日义勇军名将邓铁梅
《义勇军进行曲》 辽宁抗日义勇军运动
点此 返回
世界反法西斯取得了胜利
罪 恶 罄 滔 竹 天 难 书
《南京大屠杀》
1945年8月15 日,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降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 无条件投降。在这一天, 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 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 败而告结束。
1949年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礼堂举行的中国 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峥嵘岁月,历史在我心
1)落后就要挨打。
2)民族团结,胜利之本。
3)铭记雪耻,振兴中华。
点此 返回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 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 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 一 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 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 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 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 3个月,至1937年11月12日上 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江阴 保卫战开始。在淞沪会战中中 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 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 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 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 作用。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全民抗战;游击战争 (中流砥柱的作用)
抗 日 战 争 胜 利 原 因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3、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 的民族抗争 (决定性因素)——义勇军 4、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 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八一三中日淞沪会战爆发
点此 返回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 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时间

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时间

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时间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对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战场之一,也是中华民族进行抵抗战的壮举。

此次战争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历经了长期的浴血奋战和不懈努力,终在1945年完全胜利。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时间,并回顾这场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胜利的历程。

抗日战争自1937年7月7日淞沪抗战爆发,始终伴随着中国人民的殊死抗争。

在最初的阶段,中国军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强大力量,形势相当严峻。

但中国人民坚决不屈,勇敢抵抗,奋力保卫着自己的国家和尊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抗战战略和战术,并展开了一系列抵抗日本侵略的战役。

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正式加入二战。

这无疑给了中国军民提供了巨大的政治和军事支持。

中国与盟国紧密合作,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同时,中国军队也在战斗中逐渐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军事素质。

1943年,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抗日战场的力量,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八路军新四军军事委员会,指挥全军抗战和解放战争。

在1944年,中国军队发起了以晋察冀、冀鲁豫、山东、苏北和周边地区为主战场的战略反攻。

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得日军首次在抗日战场上陷入了困境。

中国解放区的发展和壮大,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局的发展,中国军民对于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日俱增。

在国共两党的统一指导下,1945年中期开始,全面反攻的战役筹划工作逐渐展开。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国民党军队联合作战,打击了日本在中国的残存势力。

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结束了漫长而艰苦的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在此刻完全胜利,中国军民终于摆脱了日本侵略者的镣铐,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的胜利和中国全面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0XX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坚定的决心和意志,经过14年的殊死搏斗,赢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提供了走向复兴的宝贵经验与历史启示。

一是必须有一个为国家民族自我牺牲的坚强领导核心。

近代以后,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的软弱涣散。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民族复兴作为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向全国声明: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合作抗日、共赴国难。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中国抗战最困难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维护团结抗战的局面。

1937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给来华考察的卡尔逊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希望你不时地给我写信,告诉我你眼里的中国已经发生的和将要发生些什么。

”卡尔逊从上海来到山西,会见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等人,考察了晋绥、晋西北、晋中、冀中等敌后根据地,并专门赴延安对毛泽东进行访谈。

从亲身的经历中,卡尔逊得出一个论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必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与他有着同样判断的还有众多来到延安实地采访的外国记者。

史沫特莱曾说:“延安使我兴奋,延安使我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

”二是必须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如何在统一战线中保持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如何在改编中保持红军性质和战斗意志,是此次改编的根本问题。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浅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夭皇发表投降诏书, 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中国人民经8年的浴血奋战, 终于迎来胜利的喜悦。

胜利来之不易,这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团结战斗的胜利。

在我看来,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的领导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第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胜利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三,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日战胜能够取得胜利的国际原因。

抗日战争时期,战场主要分为由正面战场以及敌后战场。

首先我们要认清,正面战场并不是指的是由国民党战场。

正面战场,既有国民党的中央部队,也有国民党的地方部队,也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部军新四军;既有国民党军队担任主力的苏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战役、昆仑关战役,也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担任主力发起进攻的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即使在国民党担任主力的苏沪会战等等战役中,也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界人民群众全力支持,而在诸如娘子关战役中,八路军的有力配合也是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是敌后战场。

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在边远贫困地区,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围困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多种战斗方式,像一只杀人于无形的影子般,让日本侵略战胆寒,成为敌后战场里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一支力量。

抗战初期,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在张学良、杨虎城等爱国志士,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国民党迫于自己的利益,以及全国人民的大势所趋,也站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思想战线的结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所用。

中国抗日战争属于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相连,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大环境,同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胜利的具体时间及原因
作为中华人民,就应当记住抗战胜利的时间,对得起祖国。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5日,天皇广播诏书。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2日是法律意义上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时间
知识延伸
抗战胜利的原因
1、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多次会战,消灭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3、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装抗击和牵制着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
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4、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苏联红军、美英盟军在欧洲、太平洋地区各个战场痛击德、意、日法西斯,加速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具体原因
经历了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中国人民何以取得近百年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历史学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广泛的民众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真正的人民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全面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为何能取得抗战的胜利,长期以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教授张宪文认为,如何看待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有精辟的论述。

《矛盾论》说:“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

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

”历史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

中央党校教授郭德宏认为,在14年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广泛的民众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的人民战争,决
定了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首先,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

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

这样,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是四亿五千万人民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其次,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自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进行了持续10年的内战。

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如果两党不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就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

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中国国民党也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内战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人民有了团结的核心。

第三,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
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长期的侵略战争,已将日本的国力消耗殆尽,日本已无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战争。

”张宪文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