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专题05: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解析版)

专题05: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解析版)

专题05: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形是为了增大压力B.脚向后蹬地,使人前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小车在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说明物体运动要靠力来维持D.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答案】B【详解】A.破窗锤锥形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压强,A错误。

B.脚向后蹬地说明人对地的力向后,人向前走说明地对人的力向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正确。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D错误。

故选B。

2.2022年7月16日6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思维03/04两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轨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日6时57分是指时间B.在发射过程中03号卫星处于平衡状态C.研究星箭分离时的卫星脱离过程,可以把卫星看成质点D.研究卫星预定轨道运行轨迹时,可以把卫星看成质点【答案】D【详解】A.16日6时57分是一时间点,所以指时刻,故A错误;B.在发射过程中卫星具有加速度,故B错误;C.当研究星箭分离时的脱离过程,卫星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影响,所以卫星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卫星预定轨道运行轨迹时,卫星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以把卫星看成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3.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详解】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选的标度为5N ,那么20N 的线段应该是四个标度长,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如拳击运动员一拳出去却没打着对方,此时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B .g 的数值与物体所在位置的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 值越大C .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长度成正比D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答案】B【详解】A.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拳击运动员一拳打空时,受力物体主要是自身的臂膀,故A 错误;B.g 的数值随纬度增大而增大,随高度增大而减小,故B 正确;C.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C 错误;D.木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故D 错误。

高一物理上册基础训练题

高一物理上册基础训练题

高一物理上册基础训练题【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物理上册基础训练题》,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1.质点在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下图中可能正确的是解析:选D物体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的方向是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A错误;物体受到的合力应该指向运动轨迹的弯曲的内侧,并且合力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的方向也是指向运动轨迹的弯曲的内侧,由此可以判断B、C错误,D正确。

2.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B.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解析:选A对于曲线运动来说,速度方向始终沿着轨迹某点的切线方向,其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化,而大小则有可能不变,故选项A正确,B错误;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有可能不变,即有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选项C、D错误。

3.河宽420m,船在静水中速度为4m/s,水流速度是3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A.140sB.100sC.84sD.105s解析:选D船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船头指向的分运动和沿水流方向的分运动,渡河时间等于沿船头指向分运动的时间,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沿船头方向的分运动的位移最小,故渡河时间最短,因而有:t=dv船=4204s=105s,故D正确。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解析:选ABD当物体的运动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D正确。

高中物理每日一点十题之示波管

高中物理每日一点十题之示波管

高中物理每日一点十题之示波管一知识点1.构造:示波管主要是由电子枪、偏转电极(XX′和YY′)、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图)2.作用(1)电子枪的作用是产生高速飞行的一束电子.(2)示波管的YY′偏转电极上加的是待测的信号电压(图乙).XX′偏转电极通常接入仪器自身产生的锯齿形电压(图甲),叫作扫描电压.(3)荧光屏的作用是显示电子的偏转情况.3.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各种情况(1)如果在偏转电极XX′之间和偏转电极YY′之间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从电子枪射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屏的中心(如图1所示).(2)如果仅在XX′之间加上扫描电压,荧光屏上会看到水平直线(如图2所示).(3)如果仅在YY′之间加上信号电压,荧光屏上会看到竖直直线(如图3所示).(4)如果同时在XX′,YY′之间加上扫描电压和信号电压,荧光屏上会看到正弦曲线(如图4所示).(1)(2)(3)(4)十道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小题)1. 如图所示的示波管,当两偏转电极XX′、YY′电压为零时,电子枪发射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会打在荧光屏上的正中间(图示坐标系的O点,其中x轴与XX′电场的场强方向重合,x轴正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y轴与YY′电场的场强方向重合,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若要电子打在图示坐标系的第Ⅲ象限,则( )A.X、Y极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B.X、Y′极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C.X′、Y极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D.X′、Y′极接电源的正极,X、Y接电源的负极2. 关于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匀变速运动B. 不可能做匀减速运动C. 一定做曲线运动D. 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不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3. 图甲为示波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丙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D.4.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E中,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q的初速度v0恰与电场线方向相同,则带电粒子-q在开始运动后,将( )A. 沿电场线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沿电场线方向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沿电场线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偏离电场线方向做曲线运动5. 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到电场力作用时,它不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是( )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曲线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6.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E中,一带电粒子-q的初速度v0恰与电场线方向相同,则带电粒子-q在开始运动后,将( )A. 沿电场线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沿电场线方向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沿电场线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偏离电场线方向做曲线运动7. 如图所示,是一个示波器工作原理图,电子经过加速后以速度v0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偏转量是h,两平行板间距离为d,电势差为U,板长为l,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移量(h/U)叫示波器的灵敏度.若要提高其灵敏度,可采用下列办法中的( )A. 增大两极板间的电压B. 尽可能使板长l做得短些C. 尽可能使板间距离d减小些D. 使电子入射速度v0大些二、多选题(共3小题)8. 如图是示波管的原理图.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XX′和YY′)、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给电子枪通电后,如果在偏转电极XX′和YY′上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将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在那里产生一个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要想让亮斑沿OY向上移动,需在偏转电极YY′上加电压,且Y′比Y电势高B. 要想让亮斑移到荧光屏的右上方,需在偏转电极XX′、YY′上加电压,且X比X′电势高、Y比Y′电势高C. 要想在荧光屏上出现一条水平亮线,需在偏转电极XX′上加特定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扫描电压)D. 要想在荧光屏上出现一条正弦曲线,需在偏转电极XX′上加适当频率的扫描电压、在偏转电极YY′上加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9. 一台正常工作的示波管,突然发现荧光屏上画面的高度缩小,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 加速电压突然变大B. 加速电压突然变小C. 偏转电压突然变大D. 偏转电压突然变小10. 示波管的构造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A.极板X应带正电B. 极板X′应带正电C. 极板Y应带正电D. 极板Y′应带正电1. 【答案】D【解析】若要使电子打在题图所示坐标系的第Ⅲ象限,电子在x轴上向负方向偏转,则应使X′接正极,X接负极;电子在y轴上也向负方向偏转,则应使Y′接正极,Y接负极,所以选项D正确2. 【答案】A【解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受恒定合外力(电场力)作用,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与合外力共线时,做直线运动,不共线时做曲线运动,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3. 【答案】B【解析】由于电极XX′之间所加的是扫描电压,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为信号电压,所以荧光屏上会看到B选项所示的图形4. 【答案】C【解析】在匀强电场E中,带电粒子所受静电力为恒力.带电粒子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定的电场力作用,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定的加速度,因此,带电粒子-q在开始运动后,将沿电场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5. 【答案】A【解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说明电荷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为电场力,不为零,所以选项A不可能;当电荷在匀强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后,电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可能;当电荷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后,电荷做类平抛运动,选项C可能;正电荷周围的负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且电场力恰好充当向心力时,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D可能6. 【答案】C【解析】在匀强电场E中,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为恒力.带电粒子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定的电场力作用,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定的加速度,因此,带电粒子-q在开始运动后,将沿电场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7. 【答案】C【解析】题是一个通过计算进行选择的问题.因为h=at2=(a=,t=),所以,=.要使灵敏度大些,选项中合乎要求的只有C8. 【答案】BCD【解析】要想让亮斑沿OY向上移动,电子受力向Y方向,即电场方向为YY′,即Y电势高,A项错误;要想让亮斑移到荧光屏的右上方,同理Y为高电势,X为高电势才可,B项正确;要想在荧光屏上出现一条水平亮线,说明电子只在XX′方向偏转,当然要在这个方向加扫描电压,C项正确;要想在荧光屏上出现一条正弦曲线,就是水平与竖直方向都要有偏转电压,所以D项正确.综述本题选项为B、C、D.9. 【答案】AD【解析】若加速电压为U1,偏转电压为U2,则在加速电场中qU1=mv,在偏转电场中a=,L =v0t,y=at2,所以y=,画面高度缩小,说明粒子的最大偏转位移减小,由上式分析可得,可能是加速电压U1增大,也可能是偏转电压U2减小,选项A、D正确10. 【答案】AC【解析】根据亮斑的位置,电子偏向XY区间,说明电子受到电场力作用发生了偏转,因此极板X、极板Y均应带正电.。

必修一·物理·每日练(附答案解析)

必修一·物理·每日练(附答案解析)

1、从高为5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则在这段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2、(2011•合肥模拟)如图所示为我国田径名将刘翔复出后,在广东亚运会上夺得110米栏冠军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不可以看做质点B. 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 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 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取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3、如图所示是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 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x 1=5.18cm ,x 2=4.40cm ,x 3=3.62cm ,x 4=2.78cm ,x 5=2.00cm ,x6=1.22cm 。

(1)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s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m/s2,方向______________(填A B 或B A ) (3)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__________m/s ,方向_________(同上) 4、(2010·高考广东卷)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 .0~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 内的加速度D .0~1 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象可以分析【 】A .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乙两物体在t =0时刻的位置不一样C .甲、乙两物体在t =2 s 时有可能相遇D .前4 s 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 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a -t 图像 B .乙是x -t 图象 C .丙是x -t 图象 D .丁是v -t 图象7、.(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Ⅰ)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 内的v -t 图线; (2)求在这60 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x 1 x 5 x 2 x 3 x 6 x 4 A B 1 3 0 6 2 4 51、如图,是描述一个小球从水平桌面正上方的一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与桌面经多次碰撞后最终静止在桌面上的运动过程,则图线可大致反映下列哪个物理概念或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专题07: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解析版)

专题07: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解析版)

专题07: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一、单选题1.质量为1kg的物体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某时刻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为2N,此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取g=10m/s2)()A.12m/s2B.8m/s2C.4m/s2D.1m/s2【答案】B【详解】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f ma解得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a=8m/s2故选B。

2.如图所示,M、N两物体叠放在一起。

在恒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两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N受到4个力B.物体M受到6个力C.物体M与墙之间有摩擦力D.物体M与N之间有摩擦力【答案】D【详解】AD.M、N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知物体N受到重力、M 对N的弹力和摩擦力共3个力,故A错误,D正确;BC.将MN整体,可知水平方向上没得外力,所以物体M与墙之间没有弹力,所以物体M与墙之间没有摩擦力,所以物块物体M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外力F,N对M的弹力和摩擦力共4个力,故BC错误。

故选D。

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的位移-时间图象,那么,对于物体在这10s内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为30m B.物体的平均速度是3m/sC.物体的运动方向保持不变D.物体的位移为零故B错误;C.由图可知,在4s末之前斜率为正,在4s之后斜率为负,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所以,4s末开始反向运动,故C错误。

故选D。

4.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A.北京天安门《70周年国庆》庆祝活动历时2小时40分钟B.太原开往北京的K962次列车于17时26分从太原东站发车C.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唐奕以54秒66的成续夺得冠军D.“嫦娥三号”历经13天在月球表面虹湾区实现软若陆【答案】B【详解】A.北京天安门《70周年国庆》庆祝活动历时2小时40分钟,其中“历时2小时40分钟”表示时间间隔,A错误;B.太原开往北京的K962次列车于17时26分从太原东站发车,其中“17时26分”表示时刻,B正确;C.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唐奕以54秒66的成续夺得冠军,其中“54秒66”表示时间间隔,C错误;D.“嫦娥三号”历经13天在月球表面虹湾区实现软若陆,其中“13天”表示时间间隔,D错误。

高中物理每日一点十题之电势能

高中物理每日一点十题之电势能

高中物理每日一点十题之电势能一知识点静电力做功的特点:静电力所做的功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注意:这个结论是从匀强电场中推导出来的,但是可以证明对非匀强电场也是适用的.电势能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是与位置有关的物理量.符号:Ep.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1)WAB=EpA-EpB.(2)静电力做正功,即WAB>0,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做负功,即WAB<0,电势能增加.3.电势能的几点说明:(1)标量:正负值表示电势能大小.(2)系统性:电荷与电场共有的能量.(3)相对性:通常以无穷远或地面为零势能面.十道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小题)1. 在电场中,把电荷量为4×10-9 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功6×10-8 J,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荷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是6×10-8 JB. B点电势是15 VC. 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6×10-8 JD. 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6×10-8 J2. 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 )A. 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B. 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C. 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aD. 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点大3. 如图所示,直线上有O、a、b、c四点,ab间的距离与bc间的距离相等.在O点处有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若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先从c点运动到b点,再从b点运动到a点,则( )A. 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相等B. 前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大于后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C. 前一过程中,粒子电势能不断减小D. 后一过程中,粒子动能不断减小二、多选题(共5小题)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了B点,路径不同,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B. 电荷从电场中的某点开始出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该点,则说明电场力做功为零C. 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D. 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因为电场力可能对电荷做功,所以能量守恒定律在电场中并不成立5. 如图所示,两个等量的正电荷分别置于P、Q两位置,在P、Q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M、N两点,另有一试探电荷q,则( )A. 若q是正电荷,q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能大B. 若q是负电荷,q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电势能大C. 无论q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q在M、N两点的电势能一样大D. 无论q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q在M点的电势能都比在N点的电势能小6. 如图所示,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x轴上的P点位于-Q的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x轴上还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B. 在x轴上还有两点与P点电场强度相同C. 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增大D. 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O点,电势能减小7. 如图所示,固定在Q点的正点电荷的电场中有M、N两点,已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把一正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静电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B. 若把一正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该电荷克服静电力做功,电势能增加C. 若把一负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则静电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D. 若把一负点电荷从M点沿直线移到N点,再从N点沿不同路径移回到M点,则该电荷克服静电力做的功等于静电力对该电荷所做的功,电势能不变8. 如图所示,半圆槽光滑、绝缘、固定,圆心是O,最低点是P,直径MN水平,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带正电小球(视为点电荷),b固定在M点,a从N点静止释放,沿半圆槽运动经过P点到达某点Q(图中未画出)时速度为零,则小球a( )A. 从N到Q的过程中,重力与库仑力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B. 从N到P的过程中,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 从N到Q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增加D. 从P到Q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量小于电势能增加量三、填空题(共1小题)9. 如图所示,把电荷量为-5×10-9 C的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若A点电势为φA=15 V,B点电势为φB=10 V,则电荷在A点和B点具有的电势能分别为E pA=__________ J,E pB=__________ J,此过程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__________ J.四、计算题(共1小题)10.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2×104 N/C。

专题01: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解析版)

专题01: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解析版)

专题01: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解析版)一、单选题1.正在飞行的无人机如图所示。

该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850km,用时75min。

这两个数据分别指()A.位移、时间B.路程、时间C.位移、时刻D.路程、时刻【答案】B【详解】往返飞行了850km,指运动的轨迹长度,是路程;用时75min,是一段时间间隔,指时间。

故选B。

2.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这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下列关于质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歼-20隐形战斗机的战斗姿态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B.一个物体能否被视为质点,是由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的C.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所以不能将太阳视为质点D.列车在运动时,虽然其传动机构和车轮的运动情况很复杂,但在研究列车从昆明到北京西的运动时,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答案】D【详解】A.研究歼-20隐形战斗机的战斗姿态时,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否则就没有姿态可言了,故A错误;B.一个物体能否被视为质点,不是由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的,而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故B错误;C.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但是在一些问题中可以将太阳视为质点;一个物体能否被视为质点,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无关,故C错误;D.列车在运动时,虽然其传动机构和车轮的运动情况很复杂,但在研究列车从昆明到北京西的运动时,可以将列车视为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3.快递员穿梭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服务千家万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一天,快递员从甲地取包裹,骑电动车运送过程中多次直行、拐弯,等待红绿灯,总共用时30分钟,运动的路程为6km,将包裹送到乙地的客户手上。

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研究快递员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不能将他看成质点B.题中“30分钟”指的是时刻C.快递员遇到红灯减速前进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快递员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km/h【答案】C【详解】A.研究快递员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可以将他看成质点,故A错误;B.“3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C.快递员遇到红灯减速前进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C正确;D.快递员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12km/h,平均速度小于12km/h,故D错误。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整章基础练习题(实用)(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整章基础练习题(实用)(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认识运动及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学习要点1、知道什么是参考系及如何选择参考系。

2、知道什么是质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

3、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与位移、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速率与速度的区别。

二、学习内容(一)参考系参考系是研究机械运动时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_______的,同一物体,参考系的选择不同,对运动的描述也不同。

通常以方便研究物体的运动来选择参考系。

问题1: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例1、2008年的奥运圣火经珠穆朗玛峰传至北京,观察图1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D.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图1练习1、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B.云C.地面D.观察者练习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问题2:参考系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会发生怎样的改变?例2、地面观察者看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A.向前运动B.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D.倾斜落向后下方练习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练习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则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A.甲、乙匀速下降,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丙上升;C.甲、乙、丙均下降;D.甲、乙、丙均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0:高一上册物理基础题每日一练一、单选题1.在弹吉他时,拨动琴弦,琴弦就会发生振动,振动的频率f (单位为Hz ,即1s -)由琴弦的质量m 、长度L 和弦线中的张力(弹力)F 共同决定。

结合物理量的单位分析琴弦振动的频率f 与m L F 、、的关系式可能正确的是(其中k 是一个没有单位的常数)( ) A .f kmLF = B .Ff kmL= C .F f kmL= D .mLf kF= 【答案】C【详解】A .等式右侧的单位为2222kg m kg m/s kg m /s ⋅⋅⋅=⋅与等式左侧的单位不一致,故A 错误; B .等式右侧的单位为22kg m/s s kg m-⋅=⋅与等式左侧的单位不一致,故B 错误; C .等式右侧的单位为21kg m/s s kg m-⋅=⋅与等式左侧的单位一致,故C 可能正确; D .等式右侧的单位为2kg ms kg m/s ⋅=⋅与等式左侧的单位不一致,故D 错误。

故选C 。

2.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火热进行。

足球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足球在空中静止释放后能竖直下落,是因为惯性的缘故B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惯性的缘故C .踢出去的足球速度在不断变化,惯性也在不断变化D .足球若被带到太空,惯性将会消失 【答案】B【详解】A.足球在空中静止释放后能竖直下落,是因为重力的缘故,故A 错误;B.惯性是物体维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固有属性,所以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惯性的缘故,故B 正确;C.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 错误;D.惯性与物体所在位置无关,故D 错误。

故选B 。

3.疫情复课以后,教室里通常会用磁扣将《通风、消毒记录表》“吸”在竖直黑板上,如图所示。

磁扣与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记录表受5个力作用B .磁扣对记录表的摩擦力竖直向上C .记录表受到黑板的作用力等于记录表的重力D .磁扣与黑板间吸引力越大,磁扣所受摩擦力越大 【答案】A【详解】AC .记录表受5个力的作用,分别是磁扣对记录表的压力F ,黑板对记录表的弹力N F ,磁扣对记录表的摩擦力f 磁,黑板对记录表的摩擦力f 板,记录表自身的重力G ,其中N F F f f G=+=板磁A正确,C 错误;BD .磁扣受4个力的作用,分别是记录表对它的支持力,和黑板对它的吸引力,竖直向下自身的重力,竖直向上的记录表对它的摩擦力,其中磁扣自身的重力和记录表对它的摩擦力时一对平衡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磁扣对记录表的摩擦力竖直向下,BD 错误。

故选A 。

4.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接触面粗糙的两个物体,只有发生相对滑动时,才会有摩擦力B .摩擦力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C .摩擦力不可能是物体运动的动力D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答案】D【详解】A .发生相对滑动时存在滑动摩擦力,没有发生相对滑动时也有可能存在静摩擦,A 错误。

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B 错误。

C .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C 错误。

D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有关,与物体对地运动无关,D 正确。

故选D 。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 1=18N 、F 2=10N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 取10m/s 2,当撤去力F 1时,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为( )A .18N ,水平向左B .18N ,水平向右C .10N ,水平向左D .10N ,水平向右【答案】D【详解】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 20N f N mg μμ===当撤去力F 1,由于2m F f <可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 2,即10N ,方向水平向右。

故选D 。

6.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长玻璃管里,把玻璃管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

然后把玻璃管里的空气抽出,把玻璃管倒立过来,再次观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管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B .玻璃管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C.玻璃管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D.玻璃管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慢【答案】C【详解】AB.玻璃管抽出空气前,金属片和小羽毛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所以加速度小,则下落的慢,故AB错误;CD.玻璃管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都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只受重力作用运动,都做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一样快,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7.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冰面B.观众C.摄影师D.运动员【答案】CD【详解】由于运动员和摄影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摄影师作为参考系,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运动员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摄影师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

故在“追拍法”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或相对自己静止的运动员。

故选CD。

8.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指示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三个物体中只有A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C.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D.B、C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答案】BD【详解】A.A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则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BCD.B和C两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由向下运动的趋势,故均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故BD正确,C错误。

故选BD。

三、实验题9.(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

①实验中,他在弹簧两端各系一细绳套,利用一个绳套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的绳套用来挂钩码。

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再算出弹簧伸长量x,并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 2 3 4 5 6G0 0.5 1.0 1.5 2.0 2.5钩码的重力/NF0 0.5 1.0 1.5 2.0 2.5弹簧弹力/N弹簧总长度13.00 15.05 17.10 19.00 21.00 23.00L/cmx0 2.05 4.10 8.00 10.00弹簧伸长量/cm在坐标纸上已经描出了其中5次测量的弹力F与伸长量x对应的数据点,请把第4次的伸长量填在表格中并把对应-图像_____。

点在图甲上用“+”描绘出来,_____并作出F x②根据F x-图像,可得出实验结论为______;③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

①为使小车所受合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平衡摩擦力时具体的操作是______。

A.将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将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②图丙是某同学打出的一条被小车拖动的纸带,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此过程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2m/s(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6.00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 100 C 0.385 0.386【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的伸长量为6.00cm 。

[2]将数据代入图中,可得[3]图像为过原点的直线,故结论为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与弹力成正比。

[4]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 kx =所以图像的斜率即为劲度系数,故100N/m k =(2)[5]垫高木板为了平衡摩擦力,故不带钩码令其匀速下滑,C 正确。

[6]根据时间中点的速度即为平均速度,则有0.03650.04040.38520.m s 1/x v t +==≈⨯ [7]根据公式2x aT ∆=则有()()()20.04040.04420.03260.03652a T +-+=可解得加速度为0.386m/s 2。

10.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A 、B 、C 、D 、E 、F 、G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0s ,x 1=1.20cm ,x 2=1.60cm ,x 3=1.98cm ,x 4=2.38cm ,x 5=2.79cm ,x 6=3.18cm 。

(1)根据图上数据,则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用以下办法绘制了小车运动的v -t 图像:先把纸带每隔T =0.1s 剪断,得到若干段纸条,长度分别为x 1、x 2、x 3、x 4、x 5、x 6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的下端对齐,作为时间轴,标出时间。

最后根据纸条上端中心位置做一条直线,于是得到v -t 图像(如下图所示)。

t 1处应标为___________s ;v 1处应标为___________(此空用第(2)问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 0.14 0.40 0.11x T【详解】(1)[1]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是212 1.20 1.6010m/s 0.14m/s 220.10x x x v t t -++===⨯=⨯ [2]加速度为22222.38 2.79 3.18 1.20 1.60 1.98m/s 0.40m/s (30.1)x a t ∆++---==≈⨯ (2)[3]图中的是相同的时间间隔为0.1s 。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则11x v T=四、解答题11.新能源汽车是现今社会趋势,贯彻落实“绿色”的新发展理念。

某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s 后速度为12m/s 。

求: (1)汽车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6s 内汽车的总位移大小。

【答案】(1)2m/s 2;(2)36m 【详解】(1)根据v at =解得22m /s a =(2)根据212x at =解得36m x =1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 =2kg 的木块,在水平拉力F =6N 作用下,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