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在乳腺癌的诊疗过程中,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一直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病理报告的书写有一定的规范性,因此在临床医生眼中,患者的情况在病理报告中“一目了然”。
但是,当患者拿到病理报告后,常常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看哪些指标,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本文将通过介绍病理报告的组成部分和各项指标的含义,告诉大家如何抓住重点,快速看懂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通常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石蜡病理和免疫组化。
石蜡病理主要描述病变的病理诊断,包括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内容,了解疾病的肿瘤分期和进展程度。
免疫组化主要描述病变的分子病理,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各种指标, 从而可以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指导后续治疗。
因此,拿到病理报告后,需要分别从以上两个部分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二、石蜡病理报告该看什么?1.看病理类型拿到病理报告后,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会告诉我们,病灶是原位癌还是浸润癌。
相对于浸润性癌,原位癌的预后较好,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化疗。
如果是浸润癌,又分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浸润性癌,即除浸润性导管癌以外的其他类型,包括浸润性小叶癌,黏液性癌,小管癌,筛状癌,髓样癌,腺样囊性癌,大汗腺癌,化生性癌,微乳头状癌等等。
乳腺癌患者中其实80%都属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即浸润性导管癌。
通过病理类型,患者可以了解到自己是何种类型的乳腺癌。
2.看肿瘤大小肿瘤大小在病理报告中的描述比较直观,通常会以肿瘤大小3.5cm * 2cm * 1.3cm或切面大小2.7cm * 1.5cm或肿瘤最大径2.5cm等方式进行描述。
我们一般需要关注肿瘤的最大径长度。
肿瘤最大径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3.看组织学分级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分为I级、II级、III级,分别代表高分化、中分化、高分化。
前哨淋巴结活检:病理评估与报告

无需进行ALND
微转移 (Micrometastasis)
淋巴结转移灶>0.2mm,<2mm pN1mi
需进行ALND
宏转移 (Macrometastasis)
第七版AJCC肿瘤分期指南
淋巴结转移灶>2mm pN1
需进行ALND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病理假阳性问题
• 由于前哨淋巴结内的浆细胞、基质细胞、成纤维网状细胞对细胞
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率是10.5%,而未 行新辅助化疗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是5%1
• 对新辅助化疗后达到降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人、临床触诊腋淋巴 结有转移可能或细针穿刺腋淋巴结证实转移者是否还有必要行SLNB 有待商榷,需要更多资料的积累
1. van Deurzen CH et al. Eur J Cancer,2009,45(18):3124-3130
角蛋白呈现阳性反应,而被误判为假阳性
• 术前细针穿刺或辅助按摩可能导致的乳腺上皮异位属于乳腺上皮
的良性机械性转运,这些都是正常上皮细胞,容易被误认为微转 移灶,增加假阳性率 • PCR技术敏感性高,针对CK19的PCR检测更容易放大以上假阳性的 情况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内乳淋巴结的活检
• 内乳淋巴结即胸骨旁淋巴结,分布于1-6肋间隙近胸骨侧深处,约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病理评估
• 每一个前哨淋巴结都应全部取材,每隔1mm-2mm间隔取材
• 宏转移的淋巴结可以每个蜡块一张HE玻片
• 微转移的淋巴结每个蜡块应隔50μm-100μm做连续切片,必要
时辅以免疫组化检测 • 免疫组化可用于难以诊断的病例,但不建议常规应用
霍奇金淋巴瘤实验报告

霍奇金淋巴瘤实验报告霍奇金淋巴瘤实验报告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是一种罕见的恶性淋巴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
本实验旨在探究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
一、病理特征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瘤细胞的Reed-Sternberg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
Reed-Sternberg细胞是巨大的、多核的B淋巴细胞,其形态特征为大而异形的核,富含嗜碱性的核仁。
炎症细胞浸润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组成,形成病变组织的背景。
二、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疲劳、发热、体重减轻等。
这些症状常常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
2.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评估病变范围和有无转移。
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常常伴有周围组织的受压或浸润。
3. 淋巴结活检:淋巴结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通过活检样本的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Reed-Sternberg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从而确诊霍奇金淋巴瘤。
三、治疗策略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
1. 化疗:化疗是霍奇金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ABVD(阿得利霉素、博莱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和BEACOPP(博莱霉素、依托泊苷、长春新碱、长春碱、长春新碱、硼替佐米、前列腺素E1)。
化疗的目标是消灭瘤细胞,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效果。
2. 放疗:放疗主要用于局部病变的治疗,如淋巴结区域的肿瘤。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瘤细胞的DNA,达到抑制瘤细胞生长的效果。
3.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力。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瘤细胞的攻击能力。
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
四、预后与复发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因素密切相关。
潜伏期3年并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猫抓病1例

本 组 206 例 中 抗 H B e和 H B V - DNA
同时阳性者占
58.74 % , 明显高于其他患者, 这提示 H B V 前 C 区变异. 有报道我
1] 国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对前 C 区终止 变异株有很高的 感染率[ .
H B V 前 C 区变异株更具致癌性, 可能与其逃避机体免疫 攻击, 病毒难以清除有关.在所有乙肝 相关性 PH C 中 H B V - DNA 均 阳性, 提示 H B V 持续复制可能是 PH C 发生的基础, H B V - DNA 片段 整 合 到人 体 肝细 胞 DNA 中是 PH C 发 生 的重 要 原 因之
坏死 , 肉芽组 织增生, 坏死灶外周 类上皮细胞 呈栅栏状排 � 列及 肿形成后 患者才来就 诊, 本例即属此 种情况. CSD 感 染 1 周 类多核巨细胞. 病理诊断: 淋巴结肉芽肿性炎症, 符合猫抓病淋 巴结炎病理改变. 临床拟诊为猫抓病. 予以联合庆大霉素, 利福 平, 复方新诺明抗炎治疗.1 个月后超声复查, 右侧腋窝及右侧
2] 一[ .
PH C 应早期防治,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要定期检查, 特 别对感染 H B V 时间长, H B V 发生变异及 A F P 增高的患者要予 以一定的抗癌预防治疗, 以防治或延缓 PH C 的发生.
参考文献 邱望龙, 李福元, 唐洪彦.选择性扩增法检测乙肝病毒前 C 区终止变 异及其优点[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 9 8, 14(1 ) : 40 成军, 杨守纯.现代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 [ M].北京: 人 民军医出版社. 19 9 7 , 8
��
2 周引起引流区域局部淋巴结疼痛肿 大,多数发生于头颈 部, 其次为腋下, 腹股沟, 肘部, 前臂等处 也可见, 本例 以同侧腋窝 及肘上淋巴结肿大为表现, (下转第 69 页 )
细针穿刺检查314例成人颈部淋巴结细胞病理学分析

D :0 3 6 /.sn 1 7 — 1 0 2 1 . 8 0 0 OI 1 . 9 9 ji . 6 34 3 . 0 2 0 . 2 s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3 ( 0 2 0 —9 4 0 1 7—1 0 2 1 )80 3—1
Pa ho o y a l ss o e v c l l m ph no e e l n 3 a e f a ul te s e ami e i e n e l s r to t l g na y i f c r i a y d s c ls i 14 c s s o d t pa i nt x n d by f n e d e a pi a i n
HE 染色 , 学 显 微 镜 观 察 。 光
2 结 果
淋 巴结 反 应 性 增 生 1 2例 ( 5 7 ) 化 脓 性 淋 巴 结 炎 1 1 3. ; 4
手术记录: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手术记录: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术前及术后诊断:
患者,男性,45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
术前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
术后诊断为颈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诊断为淋巴结炎性增生。
手术方式: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在颈部分离三角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一长约2厘米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沿颈阔肌和颈筋膜之间分离,显露并切除肿大淋巴结。
送病理检查。
麻醉方式:
本例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加监测表面麻醉。
先给患者注射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药,然后给患者表面麻醉药,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手术经过:
首先,医生在患者颈部取一长约2厘米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然后用血管钳沿颈阔肌和颈筋膜之间分离,暴露出肿大淋巴结。
接着,医生仔细分离淋巴结周围的组织,避免损伤颈部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最后,将切除的淋巴结放入标本袋中,送病理检查。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3天换药一次,观察伤口情况;
3.术后7天拆线;
4.术后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定期复查颈部B超检查淋巴结情况;
6.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按照医生建议进行下一步治疗。
本例手术成功切除了颈部肿大淋巴结,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淋巴结炎性增生,按照医生建议进行下一步治疗。
灰区淋巴瘤2例

灰区淋巴瘤2例【中图分类号】r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67—01灰区淋巴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是一种特殊的淋巴瘤,在生物学行为上介于经典霍奇金淋巴瘤与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之间。
其诊断依赖于病理学,主要特点为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介于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和原发纵膈的大b细胞淋巴瘤之间。
治疗按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1]。
现将诊治的2例灰区淋巴瘤报告如下:例1:马××,男,33岁,东乡族,既往有乙肝病史。
因“左颈部无痛性进行性肿物5月”收住院。
患者于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部黄豆大小包块,肿物缓慢增大,并出现多个肿物散在分布于左、右侧颈部及右侧腹股沟处,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
5个月后为明确诊治来我院,行左侧颈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炎,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以“左颈部肿物”收住颌面外科。
查体:左侧下颌角、颌下可触及4cm ×6cm×8cm多结节肿物,质中,边界清,活动差,左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右侧颌下区及右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可触及数枚大小不一的肿物,最大约2cm×3cm×1cm,最小约0.5cm×1cm×0.5cm,质软,边界清,活动度好,右侧腹股沟处可触及约2cm×3cm×1cm肿物,质软,边界清。
在全麻下行“颌下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示:(下颌三角区淋巴结)介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之间的不能分类的淋巴瘤(灰区淋巴瘤),受累及淋巴结大部分呈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改变(非gcb亚型),部分淋巴结呈霍奇金淋巴瘤改变。
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灰区ⅲ期a组。
转血液科行chop方案化疗。
例2:牟××,女,27岁,汉族,因“左颈部肿块进行性肿大23天”收住院。
患者于入院前23天无意中发现左颈部有一肿大包块,直径约3cm,无明显不适,就诊于解放军第一医院,行颈部淋巴结彩超检查示:左侧耳后皮下探及一大小为31mm×16mm低回声区,提示左耳后淋巴结肿大,给予抗炎治疗(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口服3天,包块未见缩小。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并文献复习

全身乏力 、 关节 肿痛 、 肝脾 肿 大 、 皮疹 等 。病 因不 明 , 可能 与
E B病毒 、 耶尔森菌 、 副流感病毒 、 弓形体等感染有关 。最 新的
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不是凝 固性 坏死 , 而是与 P e r f o r i n或 F a s
机制诱导 的细胞凋亡有关 。 HN L引起高热多为稽 留热或 弛张热 , 少见 畏寒 、 寒战 , 持 续高热过程 中出现淋 巴结肿 大 , 发热缓解后淋 巴可缩小 , 糖皮 质激 素效果好 , 抗生素 、 抗痨 治疗无 效。具有 自限性 , 大 都可 痊愈 , 自然病程 1 至 3个月 , 少数 6个月 至数年 , 亦 有少 量复 发报告 , 约 占5 % 。淋 巴结 细针 穿刺细胞学 检查诊 断率低 j ,
肺门及双侧腋窝淋 巴结肿大 , 考虑特 发性淋 巴结炎 ; 两肺炎性
病变 , 双侧胸 腔积液 ( 少量) 。行 细针 穿刺 细胞 学检 查提 示 :
与细胞成分少 有关 , 本例 仅提示 淋 巴结 反应性 增生 。确 诊依 赖 于行淋 巴结组 织 活检 , 病理 特点 为 J : 1 ) 淋 巴结 内有 多种 形态组织 细胞 、 免疫母细胞 、 浆细胞样 单核 细胞增 生 ; 2 ) 病变 区有 范围不等 的凝 固性 坏死 ; 3 ) 有组织 细胞吞 噬细胞核 碎屑 的现象 ; 4 ) 免疫组化标记 显示病灶 内富于 T 、 B细胞 及组织细
o t o于 1 9 7 0年 首先 报 道 , 故 又称 K i k u e h i — F u j i m o t o病 ( K F D) 是一种较 少见 的 良性 自限性 疾病 。该病 好发 于年 轻人 , 女性 多见 , 男女 比为 1: 4 _ 2 J 。临床 多以不 明原因发热 、 全 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
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变组织:淋巴结组织
病变类型:淋巴结转移癌
病变组织病理分级:Grade III
病变所侵及的组织:未侵及淋巴结周围的脂肪组织及血管组织活检部位:颈部淋巴结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号:xxxxx
医师签名:xxxx
备注:
淋巴结是人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常被许多疾病侵犯。
此次活检发现,该淋巴结为淋巴结转移癌,是一种以恶性肿瘤为特征的淋巴系统病。
病理分级为Grade III,属于较为严重的恶性病变。
需要进一步注重身体健康,积极治疗,尽快产生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