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岳飞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满江红岳飞ppt课件

2024版满江红岳飞ppt课件

刻画英雄形象
词中通过刻画岳飞这一英 雄形象,展现出其忠诚、 勇猛、无畏的精神风貌。
抒发壮志豪情
全词抒发了词人精忠报国 的壮志豪情,激励着一代 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爱国情怀
词中流露出词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感人至深。
悲愤之情
面对国家的危亡和民族的耻辱,词 人充满了悲愤之情,这种情感在词 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怀、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作用。
社会活动中《满江红》传唱度调查
大众传唱度
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投票等方式,了解《满江红》在大众中的传 唱度和受欢迎程度。
文艺演出与传媒推广
在各类文艺演出、电视节目、网络平台上积极推广《满江红》, 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公共场所播放
在公共交通工具、广场等公共场所播放《满江红》,让更多人接 触到这首经典之作。
3
追求真理和正义 岳飞坚持真理和正义,不屈服于权势和金钱的诱 惑,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对后世影响及现实意义
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岳飞的事迹和精神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 斗。
现实意义和价值
在当今社会,岳飞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它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为 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岳飞精神也告诉我们要坚守信仰、追求真理和正义,做一个有道 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弘扬岳飞精神
学习岳飞事迹与精神
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影视作品等途径, 了解岳飞的事迹和精神内涵。
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 服务活动,培养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参与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024鲜版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8
5
作品传播与影响
《满江红》作为岳飞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激昂的爱国情感和豪放的诗词风格,在中 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该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演绎,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象征之一。同时,它也被选 入中小学教材,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篇目之一。
2024/3/28
《满江红》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人墨客都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爱国诗词作品。
各小组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并倾听他 人的意见,形成小组共识。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主题,如“岳飞 精神的内涵”、“岳飞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如何传承和弘扬岳飞精神”等。
2024/3/28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促进全班 交流和分享。
25
课堂总结回顾
对本次课堂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和 总结,强调岳飞精神的重要性和
2024/3/28
平仄相间
通过平仄相间的句式结构 ,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 韵律感。
音韵铿锵
诗歌中的音韵铿锵有力, 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强 烈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18
05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2024/3/28
19
岳飞其他代表作品介绍
2024/3/28
《小重山》
此词表现了岳飞内心的忧郁和苦闷,表达了对收复失地、 报仇雪耻的强烈愿望,以及对于朝廷腐朽无能的愤懑和对 于投降派的深恶痛绝。
传承优秀文化
岳飞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 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
彰显民族精神

岳飞《满江红》PPT教学课件

岳飞《满江红》PPT教学课件

21



22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 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ju踏破、贺兰 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 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 山河。朝天阙。
23
33
下片小结
申述作者雪耻复仇, 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
我知道
• 说说满江红上阕、下阕分 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24
诗词赏析
1.怒发冲冠,凭阑处,潇 潇雨歇。
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 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
25
2.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抬头朝着远方 放眼,仰起首来 对着天空大声呼 啸,奋发图强的 志气激动剧烈
26
3.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9
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 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 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 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 内搜刮数日,掳(lu)徽宗,钦qin宗二 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 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北宋灭亡。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和 靖康之变。
10
刚毅、勇武、英气
11
岳家军纪律严明:
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掳掠。
指挥战争 126场,未 尝一败,常 胜将军
杭州岳王庙岳 飞郾城大捷壁 画
12
上书:
• 不要南下, 要北上抗 金
13
初战勇猛
• 在张所手下时,与王彦率7000人攻 打金兵5、6万人,王彦攻打几日后 准备撤军但岳飞不撤,率5、6百人 冲入敌军抗战。被围后求王彦发救 兵,王彦未发救兵,岳飞最后擒拿 金兵一员大将,杀一员大将突围。 从此王彦跟岳飞势如水火,宁肯辞 官也不跟岳飞在一起作战。

《满江红完美版》课件

《满江红完美版》课件

内容
上片描述作者在战乱中挺身而出,决 心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下片表达对 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 。
02
《满江红
03
家国情怀
该词以家国之思为主题,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 深沉忧虑和期盼。
壮志未酬
词中流露出作者因壮志难 酬而生的愤懑和无奈。
人生感慨
词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 感慨,表达出对人生的思 考和感悟。
说服力。
情感表达
利用《满江红》中的情 感词汇,可以更好地表 达作者的情感,使文章
更有感染力。
语言美化
借鉴《满江红》的修辞 手法,可以美化文章语 言,使其更有文学性。
结构布局
学习《满江红》的结构 布局,有助于规划文章 的整体框架,使文章更
有条理性。
在演讲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开场引入
可以用《满江红》的词句作为 演讲的开场白,吸引听众的注
《满江红》中表达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启示我们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 面对。
追求内心平静
从《满江红》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领悟到应 追求内心的平静,减少浮躁,享受宁静的生活。
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培养爱国情怀
《满江红》中强烈的家国情怀,激励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时刻关 注国家大事,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
《精忠岳飞》电视剧
多处引用岳飞版《满江红》,展现岳飞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
《赤壁》电影
用《满江红》的词意来表现战争的壮烈和英雄的豪情。
《国家宝藏》节目
在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时,多次引用《满江红》,增强文化 底蕴。
在线传播与学习资源
网易云音乐
提供《满江红》的音乐播放、歌词同步显示以及用户评论功能。

岳飞《满江红》课件pptx

岳飞《满江红》课件pptx
岳飞的《满江红》表达了强烈的忠君报国思想,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 情和责任感。
诗中通过描绘自己抗击外敌、誓死卫国的决心和壮志,展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 风貌。
岳飞的忠君报国思想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符合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也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民族精神传承价值
《满江红》所表达的忠君报国 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传承价 值。
英勇善战的精神
岳飞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敢于胜利,他的这种精神品质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 们应该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担当和作为,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 量。
忠诚正直的品格
岳飞忠诚正直、廉洁奉公,他的这种品格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我们应该 始终保持一颗忠诚之心,坚守道德底线,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词中直接表达作者内心的激情和愤慨 ,情感真挚而强烈。
对比手法运用分析
景物对比
通过描绘江水的奔腾和山峰的静 谧等自然景物,形成强烈的视觉
对比。
情感对比
词中既有激昂的爱国之情,又有深 沉的忧国之思,情感起伏跌宕。
古今对比
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现实事件进行 对比,凸显了词的时代感和历史厚 重感。
音韵美感和节奏感
岳飞其他代表作品介绍
1 2
《小重山》
此词反映了飞在抗金过程中矛盾的心情,以及 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政策的愤懑。
《五岳祠盟记》
表达了岳飞尽忠报国的决心和收复失地的信心。
3
《题鄱阳龙居寺》
体现了岳飞在军旅之余的闲适生活和爱国情怀。
同时代相关诗词对比欣赏
陆游《金错刀行》
01
与岳飞的《满江红》一样,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01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01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 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 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 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 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满江红•怒发冲冠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 凭栏处 雨歇
潇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 激烈
三十功名尘 与土,八千 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 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 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Biblioteka 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陵射雕塑像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岳飞《满江红》PPT教学课件

岳飞《满江红》PPT教学课件
43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在这里,诗人化用了善于操琴的俞伯牙和 他的知音钟子期的典故,知音, 就是把琴弦弹断了又有谁来倾听呢?意思是说, 我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可偏安一隅的南 宋王朝,朝野上下却是一片议和之声,甚至是 过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 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诗人又怎能不为国家的 未来和命运担忧呢?心情又怎能不沉重呢?英 雄的心境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4
14
• 岳飞不满千人,与 金军十万抗战,收 复今天的宜兴。岳 飞率百余轻骑偷袭 金军。杀金军将领 千户一级高官175人, 使金军伏尸数十里。 斩首两千人。可见 岳飞战斗力之强。
15
老百姓苦于兵灾,给 岳飞塑像:。
“父母生我易, 公之活我难!
16
金军中流传一句


撼山易, 撼岳家军 难!
17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岳 母 刺 字
8
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 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 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 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 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 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 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 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 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 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 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 飞的后背上。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 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 名将。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

岳飞《满江红》ppt课件
收笑贺恨切莫尘 怀歇怒 拾谈兰,。等与 激。发 旧渴山何靖闲土 烈抬冲 山饮缺时康,, 。望冠 河匈,灭耻白八 三眼, ,奴壮!,了千 十,凭 朝血志驾犹少里 功仰阑 天。饥长未年路 名天处 阙待餐车雪头云 长, 。从胡,;,和 啸潇
头虏踏巨空月 ,潇 ,肉破子悲简介
•岳飞(1103-1141),南 宋 军 事 家 。 字 鹏 举, 相 州 汤 阴 (今 属 河 南) 人。 少 时 勤 奋 好 学, 并 炼 就 一 身 好 武 艺。 19 岁 时 投 军 抗 辽。 不 久 因 父 丧, 退 伍 还 乡 守 孝。 1126 年 金 兵 大 举 入 侵 中 原, 岳 飞 再 次 投 军, 开 始 了 他 抗 击 金 军 的 戎 马 生 涯。 传 说 岳 飞 临 走 时, 其 母 在 他 背 上 刺 了 “精 忠 报 国” 四 字。 岳 飞 善 于 谋 略, 治 军 严 明。在 其 戎 马 生 涯 中, 他 亲 自 参 与 指 挥 了 126 仗, 未 尝 一 败, 是 名 副 其 实 的 常 胜 将 军。 著 有 《岳 武 穆 遗 文》(又名《 岳 忠 武 王 文 集》),其 词 《满江红》是 千 古 绝 唱 的 名 作。
毛泽东 之 满江红
满江红-----毛泽东 千秋功过,凭谁论----十年文革。犹记得:万里 长征,滔滔延河。大军横扫卷席去;一缕手持燃 未绝。振国威,鏖战三千里,东风烈。 唤大众,兴伟业;转小球,划三界。为人民服 务,春秋重写。革命豪情齐于天;高瞻远瞩证如 铁。风雷动,自有后来人,从天落。
刘国权以满江红为题材书写的书法作 品,我们欣赏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岳飞教学课件《满江红》岳飞教学课件1《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凭:倚靠。

处:时候。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

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缺:山口。

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赏析】:此词感情慷慨悲凉,音调激越高亢,充满爱国激情。

词中表现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

陈廷焯盛赞此词曰:“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

”扩展阅读:岳飞的主要作品诗文岳珂《金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

宋·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南宋晚期的《藏一话腴》、《鹤林玉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被广泛传诵。

此外流传下来的岳飞诗词还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池州翠微亭》《过张溪赠张完》《题雩都华严寺》《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题骤马冈》《题鄱阳龙居寺》等。

书法岳飞虽出身行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勤奋好学,文武双全。

书法以行、草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

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

扩展阅读:岳母刺字岳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

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最广的则是“精忠报国”。

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晚出,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

“岳母刺字”的演义故事则最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满江红》岳飞教学课件2教学创意《满江红》是一首词。

作者秋瑾在词作中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教读*,即以词的文体特点入手,以声律、物象、意格作为读词的根本,以吟词调、读画面、品心怀为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教学重点1.吟诵词作,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难点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教学思路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预习要求1.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朗读课文。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铺垫(5分钟)1.由《满江红》词导入: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古今许多人都写过《满江红》,很少有岳飞这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瑾的词作《满江红》。

2.同学们都知道秋瑾是个女英雄,为革命献身。

针对这首词,我们再做一下补充。

知识卡片1:(1)秋瑾(1875-1907),字璿卿,别号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

出身诗书之家。

(2)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3)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4)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写下《满江红》这首词抒怀。

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5)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3.词是诗的特殊形式,是可以唱的有音乐性的诗。

《满江红》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律,就是词的调。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满江红》这个词牌名又有什么样的格律特点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知识卡片2: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唐人小说《冥音录》记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

宋以来始填此词调。

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

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抒发怀抱,佳作颇多。

活动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10分钟左右)1.初读,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准字音,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为强2.再读,词分上下阕,就像我们平常学习*的段落,读整首词的时候,要注意其间的停顿。

词又称长短句,长长短短的句子之间,停顿由长到短,分别是阙、韵、句、读。

上下阕之间停顿最长,韵脚其次,“句”在词中是语意完整的停顿,“读”在词中用顿号表示,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停顿。

请同学们试着读起来,注意停顿。

3.老师根据自己的语感,试着吟诵一下。

(学生听教师吟诵)满江红(清)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师:谁来大胆试一试,用自己的调,吟起来。

(学生们纷纷练习吟诵。

)师:同学们都沉醉在自己的腔调之中了。

不用学别人的,就找自己的调。

诗词之窍就是我们通过吟诵去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藏的情。

活动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15分钟左右)学习诗词,不仅要注意平仄腔调,更要化为形象方能理解,感受到词的风貌,带着感受吟诵,才有味道。

读诗词的“第二本”是——“以物象为骨”(出示课件)。

我们再一次走进词中,感受一番。

说说这首词中,哪些诗句让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这些画面又带给你什么感受呢?(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句诗在我眼前出现了一座小花园,四周围着低矮的篱笆,篱笆下开满了一朵朵的黄色的小菊花,香气扑鼻,满园芬芳。

天朗气清,秋天明净的容颜好像被擦洗过。

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中就有过这样的风景,秋瑾化用诗句,带给我冲破家庭的牢笼怡然自得的感受。

师:你尝试着用自己的声音读出“篱下”这个地点和“黄花”的芬芳。

(2)从“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一句中,我看到了月圆之夜,本应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远离家乡的北京城,作者却寓居客栈,寄人篱下,有一种孤独失落的感受。

师:温暖的家庭和孤独的自己之间距离越大,这种感受就越强烈。

接着来。

(3)我还从“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中看到了作者在广阔的红尘中,不知到何处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知音,于是潸然泪下。

(4)有种知音难觅的悲伤。

“青衫湿”同样化用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红一青,把这种鲜明的色彩对比读出来,也就读出来红尘空间的广阔与知音的稀少之间的距离。

(5)“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这位同学看到了秋瑾默默地回想的画面。

她想到了《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在四面楚歌的危急时刻最终破楚的故事,也回想到了自己结婚八年来曾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一方面写出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的国之仇,一方面来写自己终将冲破家庭牢笼。

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师:这里的“四面”“八年”,一个以方位写情势之紧迫,一个写苦闷时间之长,我们来读出这种感受吧。

师:一幅幅画面中将眼前所见之景与内心所想之情结合在一起。

在诗词的朗读之中,体察与触动关于时间、地点、方位、色彩、动作、声音、味道等等词语,往往能带给我们带给我们丰富的内心感受。

活动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10分钟左右)1.不断推敲、品味诗词,才能理解诗词的精髓。

让我们再次走进词中,品味秋瑾在词中用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独特的心怀的诗句。

(1)“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这一句被誉为本词的神来之笔。

对仗工整,三字式短句,节奏急速,简洁有力。

把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来。

读来节奏急促有力。

(2)“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意义不同,表达了秋瑾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身是现实,心是理想,身与心的距离,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对国家和人民有热情一颗与真诚的心,却不为世俗所了解的距离。

(4)“英雄末路当磨折”,能离家出走,冲破家庭牢笼,对一个女子来说是英雄的壮举。

但因不被人理解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今天的行动与未来的不可知之间的距离。

师:距离越大,文字的张力越大,也越能读出秋瑾不同于普通女子的精神气概。

2.升华《满江红》师:诗词上阙写景叙事,下阙议论抒情,请同学们结合词上下阙的内容,恰当使用词中的语句来为这首词加个题目。

《满江红?小住京华》《满江红?苦将侬》《满江红?平生肝胆》《满江红?英雄觅知音》《满江红?何处觅知音》《满江红?英雄抒怀》《满江红?男儿烈》《满江红?青衫湿》《满江红?观篱下黄花有怀》《满江红?京华思浙有怀》教师小结:“英雄肝胆无人识,红尘知音无处觅”,感时伤时的愤慨,报国无路的感叹,上阙女性的柔情和下阙战士的豪情交织在她心灵的深处,和谐地组成了这一曲既深沉忧郁而又豪放跌宕的灵魂的悲歌。

让我们用自己的调子唱出《满江红》。

《满江红》岳飞教学课件3教学目标: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