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分析
8典型水害实例(145-160)

第八部分 典型水害案例案例一 “3.1”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案例二 “3.28”华晋焦煤集团王家岭煤矿重特大透水事故 案例三 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8·17”溃水淹井事故案例四 广东省梅州市大兴煤矿“8·7”特大透水事案例五 山西左云新井煤矿“5.1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案例六 河南洛阳新安寺沟煤矿“12.2”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案例七 河北开滦范各庄矿2171工作面陷落柱奥灰突水吕、范二矿淹井事故案例一 “3.1”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一、事故发生经过2010年3月1日7时20分,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在基建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
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有46人相继升井(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共造成32人遇难、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并做好善后工作。
截止2010年5月10日,累计钻孔20个,进尺5874米,排水144万立方米,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立方米,全面完成了井下补给水源封堵和井内涌水排水工作,31名被困人员遗体全部找到。
二、抢险救灾事故发生后,7点50分矿调度向乌海能源公司调度汇报。
9时13分乌海能源公司调度向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乌海监察分局汇报。
骆驼山煤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紧急营救井下作业人员。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和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乌海监察分局主要负责人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全力投入抢险救援。
1日19时许,受温家宝总理委派,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赶到事故现场,查看事故救援现场,听取救援情况汇报,了解事故救援情况,慰问了参加抢险救援人员,看望了伤员,并就事故救援等工作作出了八项重要指示。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现场指挥救援抢险指挥部以全力抢救井下被困矿工为重点,确定了打钻、排水、封堵“三管齐下”,并以打钻为重中之重的救援方案。
吸取骆驼山矿难教训 内蒙古预防煤矿水害

吸取骆驼山矿难教训内蒙古预防煤矿水害新华社电(记者贾立君)为了汲取“3·1”神华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的教训,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安全监察局召集乌海市、鄂尔多斯市的部分煤矿法人、矿长和总工程师,以及煤炭监管监察部门、水利部门的负责人,在此间召开紧急会议,提出“四个重新”的决定,以预防煤矿水害。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曹安雅在会议上宣布了“四个重新”的决定:一是重新审查设计,对矿井设计存在缺陷的一律要重新补充设计;二是重新审查《安全专篇》,对缺乏防水措施或措施不细不全的一律要重新补充;三是重新检查防治水工程,对工程不到位或存在缺陷的一律要重新进行施工;四是重新检查防治水措施,凡措施不健全、不落实的一律重新修订完善。
曹安雅说,目前在乌海市和其相邻的鄂尔多斯市境内,受奥陶纪灰岩水害威胁和影响的煤矿有32处,其中乌海市有21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有11处。
新华网内蒙古乌海3月12日电(记者贾立君)为了汲取“3·1”神华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的教训,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安全监察局召集乌海市、鄂尔多斯市的部分煤矿法人、矿长和总工程师,以及煤炭监管监察部门、水利部门的负责人,在此间召开紧急会议,提出“四个重新”的决定,以预防煤矿水害。
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曹安雅在会议上宣布了“四个重新”的决定:一是重新审查设计,对矿井设计存在缺陷的一律要重新补充设计;二是重新审查《安全专篇》,对缺乏防水措施或措施不细不全的一律要重新补充;三是重新检查防治水工程,对工程不到位或存在缺陷的一律要重新进行施工;四是重新检查防治水措施,凡措施不健全、不落实的一律重新修订完善。
曹安雅说,目前在乌海市和其相邻的鄂尔多斯市境内,受奥陶纪灰岩水害威胁和影响的煤矿有32处,其中乌海市有21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有11处。
这些煤矿井底标高在750米至1100米之间,井筒垂直高度在110米至510米之间,煤矿井下巷道距奥陶纪灰岩含水层已很近,因此必须在重新认识这些地区水文地质的基础上,要严格执行“四个重新”的决定。
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2010.3.1透水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经过:2010年3月1日,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32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53万元。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骆驼山煤矿属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主要开采煤层为9号、16号煤层。
事故发生时矿井建设处于二期工程阶段,发生事故的地点是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层的距离平均为34米。
3月1日7时30分,承建单位陕西煤建公司掘进队杨某等16名工人下班后从作业面返回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有没靴深的积水,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水位就上涨到1米左右(据后来估算本次事故涌水量在起初最大时达7.2万立方米/时)。
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撤回作业面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此时是7时40分。
在调度室指挥下,这几名工人顺着回风巷道往立井方向跑,但到了立井发现并无可供攀爬的设施,这时水势已经越来越大,突然一个大浪袭来,八名工人顿时没了身影,剩下的工人赶紧抓住漂浮的木板、原木等物漂浮在井筒中,在水中坚持了4个小时后获救,不幸的是其中一名工人因连续呛水最终未能保住生命。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乌海市委市政府和神华集团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了现场救援领导小组,展开救援工作。
在经过14天、2万多人次的营救后,未发现井下受困人员及生命迹象。
经国家矿山医疗中心和抢险救援指挥部医疗组专家反复研究认为,井下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于3月14日停止了搜救工作。
至此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险营救46人,死亡32人 (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而后开展井下水源封堵工程,截止5月10日,本次救援累计钻孔20个,进尺5874米,排水144万立方米,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立方米。
事故原因: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承压水突破隔水带形成导水通道,导致奥灰水水从煤层底板涌出,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最新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分析资料

案例|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案例分析1.事故单位简介骆驼山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井田面积38.57km2,保有储量3.97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主要开采煤层为9#、16#煤层,9#煤层厚度约3m,16#煤层厚度约3.5m-5m。
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
事故发生时矿井处于二期建设工程阶段,事故发生地点是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层的距离平均为34米。
2.事故经过据承建单位陕西煤建公司掘进队杨某回忆,7时30分,在9#煤工作面的杨某等16名工人下班走到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水深约30公分,且不到一分钟时间水位就上涨到1米(后来估算本次事故涌水量起初时最大达7.2万m3/h)。
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撤回作业面并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
在调度室指挥下, 杨某等人顺着回风巷道往立井方向跑,但到了立井发现并无可供攀爬的设施。
这时一个大浪袭来,8名工人顿时没了身影,剩下8名抓住木板等物漂浮,在水中坚持了四个小时后获救。
事故发生时井下作业人员共有77人,其中46人升井(38人紧急撤离,8人获救),31人被困井下(12人在距地面189m的9#煤作业面,19人在距地面289m的16#煤作业面)。
事故发生后,经过14天、2万多人次的救援,生还45人,死亡32人。
本次救援累计施工钻孔20个,进尺5874m,排水144万m3,对陷落柱进行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m3。
3.事故原因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承压水突破隔水带形成导水通道,导致奥灰水从煤层底板涌出,造成此次事故。
4、事故教训1.煤矿企业和煤矿建设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要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明矿井范围内的隐伏导水构造及地下含水层基本情况,准确掌握矿井水患情况。
对受采掘影响的隐伏导水构造要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煤矿掘进工作面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三个关键技术
二、事故原因
2018 年 9 月 17 日 8 点班,综掘三队队长张爱国 主持班前会, 当班任务为 15113 胶带顺槽掘进、铺道、 增加无极绳托绳轮等。
副班长张志岐完成支护工作后,张燕强未将风管完 全撤至规定位置,就启动掘进机割底煤。10 时 56 分许, 张志岐听到掘进机运转声音异常,发现张燕 强不在操作 岗位,于是立即 停止掘进机运转。张志岐发现截割头上 缠着风管,张燕强躺在掘进机前,就立即呼叫周围工人 对张燕强进行救援。
瓦斯爆炸事故简况 2004年10月20日22时40分, 在西大巷与11轨道石门交 汇点附近的西大巷内,架线电机车取电弓与架线的电火花引发 瓦斯爆炸。
郑煤大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三、事故简图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三个关键技术
一、事故概况
2018 年 9 月 17 日 10 时 56 分许,中煤昔阳能源 有限责任公 司黄岩汇煤矿15113 胶带顺槽掘进工作面 发生一起机电事故,造成 1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75.5 万元。
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
三、现场示意图
神华集团黄玉川煤矿较大顶板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13年9月16日23时54分,神华亿利能源有限公司黄玉川煤矿216 上02胶带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在进行支护作业中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 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58万元。
事故发生地点为二水平216上02胶带运输顺槽,距胶带运输大巷开口 处约1090m(7#联巷向前60m)处的掘进工作面(位置详见附件4)。 工作面刚过一断层(∠67°,H=2.2m)10m,再掘进约20m到 DF6断层 (∠63°,H=13m),正处于两断层之间,顶板出现破碎。掘进工艺为综掘, 支护采用锚网索、钢带联合支护,设计巷道断面为矩形,宽5500mm,高 3500mm,巷道下山掘进。坡度6°。
骆驼山透水事故反思心得

骆驼山透水事故反思心得为深刻吸取我公司所属煤业“7.31”骆驼山透水事故的沉痛教训,进一步深入排查和整顿治理煤矿安全隐患,扎实做好我公司今年后五个月的安全工作,结合我公司开展的安全“大反思、大排查、大整顿”活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一、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要让每一位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
二、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排查隐患要细致,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处理隐患要果断彻底,决不能让同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三、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安全得到保证。
四、加强跟班、带班制度,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
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队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六、切实注重与加强防治水工作,尤其是老空水的防治工作。
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要根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后的特点,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摸底排查,查清真实的水文地质情况,切实掌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要采用物探、钻探等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调查、收集、核实相邻煤矿及废弃老窑的相关情况。
当采掘活动接近老空水等灾害影响范围时,要及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
骆驼山基建矿井透水事故

指挥部决定,下一步将继续调集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抽排 水及堵水速度,寻找失踪人员,做好善后工作。
被困者遗体全部找到
7 被日困凌人晨员搜遗救体人全员部找 找到 到最 。后3具被困者遗体。至此31名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抢险救援工作累计投入4万多 人次,克服重重困难实施“堵水工程”,最终在透水 巷道内形成了近百米长的阻水墙、切断了水源,才得 以排完井下积水、入井搜索到被困者遗体。
截 万止立5方月米10,日注,浆累堵计水钻共孔注20入个浆,料进8尺38548立74方米米,,排全水面14完4 成了井下补给水源封堵和井内涌水排井下16号煤层掘进工作 面底板奥灰水突水。(奥灰水为奥陶纪形成的灰岩中所含的 水,奥陶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奥陶纪 是地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 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 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 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
停止井上抢险救援工作
3月14日上午召开的“3·1神华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情况 通报”会宣布,专家认为井下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停 止井上抢险救援工作。
神华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新闻发言人兰毅 说,经过来自企业、部队、地方等40个单位的抢险救援人 员,共20384人次14天的奋战,未发现井下受困人员及生命 迹象。经国家矿山医疗中心和抢险救援指挥部医疗组专家 反复研究认为,31名井下施工人员已无生还可能,停止井 上抢险救援工作。
骆驼山基建矿井透水事故
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副本

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发生的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先后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伤亡事故和四起较大伤亡事故,占同期全区煤矿较大以上伤亡事故起数的62.5%,死亡人数占68.6%。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促进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我们就2010年以来,国有重点煤矿发生的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和四起较大事故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一: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骆驼山煤矿“3〃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经事故调查组进一步调查,骆驼山煤矿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骆驼山煤矿应急预案不完善,预警机制不健全。
事故当天的两名值班矿领导没有带班下井,在井下出现透水征兆至大量透水,历时一个半小时,值班人员和矿调度员没有及时给井下各施工队伍下达撤人指令,统一指挥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撤离。
在9号煤层的作业人员发现险情后,自行组织撤离,贻误了撤人时机。
矿调度值班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填写虚假调度日志。
2.该矿9号煤层与16号煤层巷道采用联合布置的方式,9号煤层掘进作业面的作业人员需要通过9号煤层与16号煤层的联络巷下到16号煤层运输大巷,再由副斜井升井,也可以通过9号煤层回风大巷由回风立井升井。
事故当班,在9号煤层三个掘进工作面的作业人员发现井下透水的险情后,自行组织人员沿9号煤层和16号煤层联络巷撤至16号煤层巷道时,发现巷道已被水淹没,无法撤离,17名作业人员又沿9号煤层回风大巷撤至回风立井,因回风立井未安设行人梯子间,事故发生后全矿停电罐笼不能行运,人员无法升井,9人被大水冲走遇难,直至11:55分,矿井恢复供电罐笼运行后,其余8人才升至地面,其中7人生还,1人遇难。
如果9号煤层增设一个与副斜井直通的安全出口,那么在9号煤层的作业人员就能够及时安全撤离,减少人员伤亡。
案例二: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寸草塔二矿“7〃12”较大瓦斯爆炸事故这起低瓦斯矿井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暴露出事故企业在矿井“一通三防”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1.该矿在巷道中进行密闭施工时,没有拆除密闭上方支护项板的钢带,留下了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神华集团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1.事故单位简介
骆驼山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井田面积,保有储量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主要开采煤层为9、16煤层,9煤层厚度约3m,16煤层厚度约;矿井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事故发生时矿井处于二期建设工程阶段,事故发生地点是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层的距离平均为34米;
2.事故经过
据承建单位陕西煤建公司掘进队杨某回忆,7时30分,在9煤工作面的杨某等16名工人下班走到停车场时,发现停车场水深约30公分,且不到一分钟时间水位就上涨到1米后来估算本次事故涌水量起初时最大达万m3/h;发现异常后,他们立即撤回作业面并向调度室汇报了情况;在调度室指挥下, 杨某等人顺着回风巷道往立井方向跑,但到了立井发现并无可供攀爬的设施;这时一个大浪袭来,8名工人顿时没了身影,剩下8名抓住木板等物漂浮,在水中坚持了四个小时后获救;
事故发生时井下作业人员共有77人,其中46人升井38人紧急撤离,8人获救,31人被困井下12人在距地面189m的9煤作业面,19人在距地面289m的16煤作业面;
事故发生后,经过14天、2万多人次的救援,生还45人,死亡32人;本次救援累计施工钻孔20个,进尺5874m,排水144万m3,对陷落柱进行注浆堵水共注入浆料8384m3; 3.事故原因
16煤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承压水突破隔水带形成导水通道,导致奥灰水从煤层底板涌出,造成此次事故;
4、事故教训
1.煤矿企业和煤矿建设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要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明矿井范围内的隐伏导水构造及地下含水层基本情况,准确掌握矿井水患情况;对受采掘影响的隐伏导水构造要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掘工作面物探不能代替钻探,存在异常必须进行打钻探放水;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立即撤出受威胁区域的所有人员;
2.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要根据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储备足够的抢险排水设备和材料,并每年进行1次救灾演练;
3.煤矿企业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职工了解矿井存在的水害威胁类型,及发生水害水害事故时的应急处置方式;其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自保和互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