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案例

辅导员工作案例
辅导员工作案例

让你的心灵洒满阳光

【案例事件】

W同学,是本学院大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困难,自己和妹妹上大学的费用都是靠贷款和父母打工的微薄收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辅导员会遇到很多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以及自身、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来到大学之后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如严重自卑,过度自我封闭,过分自尊和敏感,依赖心理严重,有不良的攻击行为等等,但是该同学心理比较健康,生活态度积极乐观,虽然学习成绩不佳,但是态度端正、十分刻苦,经常熬夜看书、画图,与同学相处也比较融洽。然而,该同学的身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该同学过于要强,经常不顾个人身体,起早贪黑学习,饮食上又过于节约,导致营养不良、缺乏睡眠多次昏倒;争强好胜,在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的时候,尽管自己不符合标准,还是以家庭困难为理由,不厌其烦地向辅导员表达自己要得到此类奖助学金的想法;不懂得尊重、理解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提出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在同学面前表露出对辅导员老师工作的不满,由此和前任辅导员的关系很糟糕。

由于是半路接手这个班级,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还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我决定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再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与班长、寝室同学、该生好友、该同学本人的谈话,以及和家长的电话沟通、对该生日常行为的观察,我发现该生的家庭经济确实困难,作为长女,从小就帮助父母照顾妹妹,也眼见到父母的辛苦操劳,这造就了她极强的上进心,使她决心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报答父母。但同时,过于急功近利的性格,也让她在个人利益方面不懂得任何谦让,一旦遇到涉及到个人利益的问题,就会表露出必须争取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极端心理。此外,该生在小学时就因患脑血管畸形而进行过手术,留下一旦过于疲劳就会头痛的后遗症,加上营养不良,时常眩晕。

针对这一问题,我没有采取一味的说教,教导她要懂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学习之余多休息之类,而是时不时以聊天、讨论问题为名,约她一起吃饭,帮她改善伙食;暗地里给和她要好的同学补助,让这些同学在有意无意地多给她加强营养;号召班级干部开展羽毛球赛等活动,增强同学的身体素质。我还找到了她的室友,联合她的室友共同向她表示:睡眠不好会影响白天的正常学习,因此,大家相互包容迁就,不要在晚间大家都睡觉的时候开灯学习。在她的室友推心置腹的交流下,她逐渐改掉了晚间挑灯夜读的习惯,按时就寝。

要解决贫困生的问题,一味地“输血”是不够的,还要加强“造血”能力。我没有在她其他方面条件不符合资助条件的情况下,仅仅根据她的家庭状况就给予她特权,而是帮她联系合适的家教和校内勤工助学,使她在经济上脱贫;帮她联系专业教师,向她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两位教师甚至课下给她单独补课,让她学业上面的努力不再事倍功半,而是逐步提升,达到她的理想。

此外,为了调整该生的心态,我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宣扬在班集体内部,同学之间应有团结、平和、谦让的精神,让该生事先查找资料、用心准备、在会上发言。会后与之交流。平日与该生的沟通时,有意无意地讲道理、举实例,我逐渐地感觉到,该生的极端心理有了很大变化。

正在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时候,一件预料不到的大事发生了。一天晚上,我接到了该生同学的电话,说她在寝室突然不省人事,同学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随即向我报告。接到电话,我马上赶到武警医院。经医生诊断,为脑血管畸形引发脑出血,急需转院手术治疗。由于情况紧急,我一边联系了该生父母,一边着手帮助办理转院手续,于当晚转入吉大一院ICU病房治疗。

事件发生后,我及时和保险公司联系保险相关事宜;请示了学院领导,帮助该生向学校申请一次性补助5000元,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捐款2万余元,多次和学生干部到医院探望。学校的捐款资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该生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该生清醒后,这一切使她感到了学校、老师、同学的无私和温暖,她多次表示要认真治疗,回校后回报大家。

【案例分析】

1、家庭经济状况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无力缴纳学费,只有通过贷款维持学业;家庭的窘迫、家长的无能为力、借款的压力、还款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导致心理上始终矛盾重重。

2、个人性格是贫困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于通过大学改变命运的期望值非常高,这就造成了偏激的心理,认为在大学期间,必须获得一切,如果不能如愿,就会感到命运对自己不公。

3、过分压抑自己的正常需要。以该生为代表的贫困生,为了节省,在衣物、饮食上过分压缩资金,导致外表寒酸、营养不良,生活费没节省下来多少,心灵和身体却受到了损害,使得生活走进了恶性循环。

【教育方法】

1、对于心思敏感、细腻的女学生,单纯地围绕“贫困”这一问题与其交流,不但不能取得效果,还会挫伤她的自尊心,因此需要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如班会、文体活动等,培养她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身心素质;另外,多与其谈人生、谈学习,潜移默化中给予其思想上的触动和熏陶。

2、联合、发动班级普通同学、班级干部,关怀她的心灵。由于她的自尊心很强,对于同学和老师物质上的帮助比较抵触,对她的精神上的帮助比物质上的帮助要有效得多,让她的心灵能够独立自强、健康成长也是长远之计。

3、学业上的指导和勤工助学相结合。注重学习,加强专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同时介绍勤工助学工作给她,解决当前的经济困境。

4、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情感上的扶助,而要在物质上帮助她和她的家庭渡过难关。发动同学捐款、向学校请款支援,减轻了她和她的家庭的经济负担。借着这个契机对其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对她的身心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效果】

该生的身体状况有了一定改善,和我聊天时也提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保重好身体,劳逸结合,不给老师、家人添麻烦。看待问题也不再极端,心态平和了许多。出院后,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返校,和同学的感情更加亲密融洽。

【教育案例反思】

1、贫困生的帮扶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课题,如何以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态度对待贫困生至关重要。如果单纯地同情他们,只会伤害他们本就脆弱的自尊心;但是如能采取侧面引导,学业指导、勤工助学、班会及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能从整体上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扶。

2、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有心理问题,大多数的贫困生心里还是比较健康的,绝不能戴有色眼睛看人。部分贫困生表现得内向、自闭、自卑,言语表达能力也比较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是如此。面对个体,必须摆正心态,不能一听到“贫困”二字,就认为该学生有问题。当个体学生身上存在需要改善的问题时,积极面对,帮助其完善自我。

3、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得当。面临案例中的突发事件,要妥善处理,迅速组织捐款,帮助该生解决实际困难。

4、对于贫困生的帮扶是一项有计划性的长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会感受到对方的抵触情绪、会因为贫困生帮扶体系的尚不完善而感到压力重重。但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减轻经济上的压力,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学业上给予关怀和指导,帮助其真正实现自立自强、健康快乐成长。

小树苗,就是这样长成参天大树

【案例背景】

2010年8月,是我担任辅导员这一职务的第三个年头,但是任职新生辅导员,这还是第一次。90后的这批大学生,生在网络与各种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视野相对来说比较开阔,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这些学生头脑灵活,有创新意识,可塑性也很强,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和氛围。但是由于所带的年级学生数比较庞大,如何能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将学生们的优良品质及特点发挥到极致,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我的设想是,通过主抓学生干部、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活力和积极作用,以他们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动影响、辐射周围人群,从而从根本上带动整个年级的进步和发展。

【工作思路】

学生干部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如果能塑造一批素质较强、品格高尚、思维活跃、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较强能力的学生干部,既对我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帮助,同时对学生干部本身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于学生干部这一职位的向往和工作热情都十分高涨,但限于经验问题,工作思路和工作能力都需要作为辅导员的我尽心尽力去培养和塑造。

要培养新时期的学生干部绝不能是常规化的,如果循规蹈矩、按常理出牌,采取以往开会、培训、谈心交流、搞常规活动等方式,收效不会很明显。因此我决定另辟蹊径,从改变思维方式切入,循序渐进,利用一系列具有创新意识的活动来达到我的目标、使学生受益。

【案例做法】

一、从班委会的成立入手,培养全体学生、特别是班干部的公民意识

据我了解和掌握,我校历来班委会的产生和选举,都是由辅导员内定,或者采取竞选的方式,但并不当场唱票,而是辅导员事后根据选票的情况,对于心目中的班干部人选进行微调,然后公布。

鉴于这是我校的传统和历史,在军训期间,有想竞选班干部的学生和我聊天时就提到了这一问题,有的说和本学院以及其他学院的学长交流时,其他学院选班干部历来都是不公开唱票的,不知道机械学院会怎么样;还有学生直接询问我,选班干部是竞选还是老师内定。这种现象表明,学生们对于班干部的选举十分关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往不公开透明的选举方式,给学生与学校、教师之间造成的一定的隔膜和不信任;而完全民主的选举方式,对于创造公正、公开的校园环境氛围、维护没有隔膜和芥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自军训伊始,我就和辅导员助理一道,在军训的队列旁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利用军训的间隙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思想动态。我对学生承诺:班干部选举一定会采取公开竞选、当场唱票的形式,辅导员完全尊重同学的意志和选择,不会横加干涉。我反复向学生强调:军训是锤炼个人意志和品质、增进友谊和团结、展现个人魅力和风采的重要平台,特别是想要竞选班干部的同学,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打好自己的群众基础,以实际行动得到同学的信赖和认可。

在得到我的鼓励和庄严承诺后,学生们的积极性显然高涨了许多,都意气风发地投入到艰苦的军训中,苦中作乐,认真训练,在演讲、主持、合唱等活动中都踊跃报名,力争展现出最优秀的自己。

军训结束后开始了正常学习,我又给了学生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与观察期,然后进行了班委会的选举。在以小班会的形式进行的选举中,7个班级都采用群众提名、竞选演说、不记名投票、当场唱票的形式,产生了各自的班委会。

我在进行总结时提到:“机会对于每个同学来说都是公平的,这种既新鲜又不新鲜的选举方式让每个同学都有实现自己理想的可能,而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是也要谨记,当代大学生要有公民意识,要争取自己的权利,也不能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班委会成员的权力是大家给予的,必须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尽心尽力做好同学的服务工作。今天,我们创造了机械工程学院班干部完全公开竞选的历史,我也相信,我们同学,以后还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各种学习和活动中创造更伟大的历史!”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看着学生们兴奋的笑脸,我知道这第一步成功了。

二、发挥班干部的自觉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与管理意识

以往的观点认为,大一新生什么都不懂,就算是班干部,也不能放手让他们瞎干、蛮干,必须手把手地去教,带着他们去做。如此一来,辅导员事必躬亲,加大了工作量;同时对班级管理的过多干预也损害了班委会成员的积极性,削弱了他们的威信,而他们潜在的能力也随之被埋没了。

为了避免这些负面影响,我计划让每个班级都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作的组织,有自己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引导班干部,要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并且要留心班级事务,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

班委会成立之初,我给每个班级都发放了一份班委会工作职责,明确了各位成员的工作范畴;要求各班定期召开班委会例会,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的核心思想是:大一7个班级在某些方面无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除了学校、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外,各班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富有成效的活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

每个班级都在班长的组织和带领下,拟定了自己班级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奖惩措施施行;有各自生动活泼的小活动,如乒乓球赛、小型素质拓展训练、茶话会、“每周讲坛”、学习兴趣小组等等,由于都是各班在民主讨论中形成的、群众支持的活动,收效甚好。

很多活动我都到场,每次都是全员参与,学生的热情都很高,玩得开心、学有收获。在与班委会成员、班级普通同学的交流中得到的反馈是,由于仅提供大方向作为参考,其余放手让班长去做,促使他们必须动脑筋思考问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树立了个人威信,便于今后的工作开展;班干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全局观;普通同学认为,班级活动集思广益、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班级事务、贡献自己力量的机会,并且辅导员没有强硬指令,尊重了个人意见和想法,大家都愿意参加此类活动。

三、提升学生干部素质和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青年领袖

学生干部的角色可以说是多重的,既是学生,也是同学的服务者和老师的工作助手,应该走在同学的前面,成为同学的楷模。如何能做到这一点?仅仅通过洗脑式的说教是不够

的,必须采取有创新性的活动,促使学生干部思想上有所触动,从而将思想的启迪转化为行动。

我借鉴“青年领袖”这一理论,开办了“青年领袖培训班”,将大一班级干部都吸纳到这个培训班中来,每一期确定一个本期的核心词汇,利用拓展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领悟生活和工作中的哲理。例如,第一次的核心词汇是“团结”,我带领学生做了齐眉棍、人椅等小游戏,让学生体悟到,一个团队要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团结协作,若有一个成员出现问题,整项任务就无法实现。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设置了心得分享这一环节,让学生与大家共同体味、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

通过几次这样的活动,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干部们的实际工作更有想法、更有思路了,工作态度也更认真端正了。学生们都说,有时候感到自己思维枯竭,不懂怎么去创新,而青年领袖培训的活动给他们很多灵感;每次都很期待下一次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收获很大,很有指导和教育意义。

【案例效果】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工作,大一班干部的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从个体来说,他们变得更成熟,对于工作各个方面,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视野开阔,思考问题也更加全面;工作上也更有闯劲,敢于尝试,不会畏首畏尾;在群众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得到了同学良好的评价。从班委会建设方面来说,班委会成员能各司其职,团结一心,尽心尽力为班级同学服务;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既有“身为干部,就要处处带头”的意识,又能放下身份,与同学打成一片。从班级管理上来说,既有组织、又有监督,井井有条,班级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案例反思】

1、培养学生干部的公民意识,对于他们的日常工作很有意义,同时对于今后的人生大有裨益。进入大学校园,首先碰到的一个公平问题就是班干部的选举。在这个问题上民主不民主,关系到学生对于辅导员以及由此产生的班委会成员的信任。在这个问题上辅导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影响辅导员的个人形象,也影响学生看待校园、看待社会的视角。因此,

必须创设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和条件,让学生干部意识到“权利”和“权力”的内涵和关系,今后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2、辅导员不要大包大揽,要相信学生。很多时候,不是学生没有水平和能力,而是辅导员的权威把他压制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群众认可的班委会诞生时,他的个人能力同时也是受到群众认可的。因此,在“学生干部是有能力的”这一前提下,辅导员要帮助其树立信心,提供正确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其放手去做。就算是大一的学生干部,在鼓励、信任和全力下也会迅速成熟起来。

3、辅导员的工作必须化整为零。尽管学生多、班级多,造成工作负担重的表面现象,但是只要让每个班级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小组织,7个小组织聚合在一起,整个年级的工作也就轻松许多。同样,班级干部虽然多,但是每个班委会如能发展良好,学生干部这一层次的整体工作就无需发愁。

4、整体培养和个体交流相结合。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来说,仅仅采用“大锅饭”的形式绝不是上策,时常和每个人交流是必须的。我私下里经常找班干部聊天,了解班级状况,听取工作汇报,就班级出现的问题、工作思路和方法给予建议和指导,倾听他的心得、烦恼和期待,一方面给班干部指导和充电,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5、发挥每一位班干部的作用,让每个在位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常规上来说,班委会成员9名左右,班长、学委、团支书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组委、体委的工作似乎可有可无,甚至出现“挂名”的情况,不仅同学遗忘了这些干部,连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的职位不重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起初时划分明确职责,让班干部都“有事可做”。基于这种思路,平时辅导员和班长都要有意识地合理分配任务。比如,我责成各班体委组织年级篮球赛、要求组委负责组织班会和各项活动等。这样,减轻了班长的工作压力,也调动了每一位干部的积极性。

6、培养学生干部应有计划性和持久性。学生干部的培养必须是一项系统工程,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或者虎头蛇尾,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作为辅导员应心中有长远的规划,不能第一学期、或者第一个月做了工作,之后就完全放手、退居幕后,应该把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业和生活中;时刻给予学生激励,让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势保持下去。

7、采取新颖的方式达到教育目标。当代的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都很强,看待事物也很有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单纯运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开会、座谈、单独教育等等方式,已经不适合于现在的学生。尤其对于学生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有时高于一般同学,老一套的方式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无味和无意义。因此必须采用素质拓展训练等新方法,吸引他们的眼球和心灵,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领导意识、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

案例1“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案例简介

一天早上出完早操后,一名同学向我报告说放在书包里的两百元钱被人拿走了。当时操场上还有很多人,而这位同学的书包和其他人的书包就放在一起,并且其他人的书包都未动过,唯独他的书包被人翻过。我问他把钱放进包里的时候,有哪些人在场,他说很多人都在场,自己也说不清了。我只好提醒他自己今后多注意。此后,又有该同学寝室的其他人陆续向我报告说自己放在枕头下或放在抽屉里的钱总共约1000多元被盗,但门窗均未有被撬的痕迹。

案例思考

1、对查证落实的学生钱物被盗案件中作案人你会怎么处理:

A、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B、查实,并报请学校处分

C、赔偿钱物了事

D、纪律处分,并根据情况进行深入教育

2、目前高校学生钱物被盗案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共同特征?怎样根治?

案例分析

我感觉,这个寝室很可能有内盗。但是所有的人都说自己被盗过。我找来这个寝室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单独谈话,希望能从中找出一点儿线索。但是,每个人都显得很正常。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引起他们的相互猜疑,我不再单独找他们谈话,而是在班上提醒所有同学注意自己的钱、物,谨防小偷,可在私下里,我开始关注这个寝室的同学平时的消费情况,并把他们的消费情况与其经济状况相比较。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我发现该寝室有一学生近来出手比较阔绰,而这一切与我们平时对他了解的实际的经济实力并不相符。我认为这个同学有一定的嫌疑,但只是这个情况并不能证明这个同学就是内盗。

教学秘书向我反映说这个学生已有好几门功课亮了红灯,若这学期再有不及格的情况,他可能会被退学。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习上多下功夫,他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我装作不注意地套他的鞋很漂亮,问他花了多少钱,他得意地说六百多。我奇怪地问他,不是因为没钱交学费刚办了助学贷款吗?他一下子不吭声了。在我的继续追问下,他支支吾吾说是用家里刚寄来的钱买的,他边说眼睛边瞟着别处,不敢看我。谈完话后,我立即给他亲戚家挂了一个电话,请他父亲听电话(他家里没有电话),我对他父亲说:“我是老师,你刚寄给你儿子的钱

他已经收到了,因为他们寝室没有长途电话,所以我代他向你报个平安。”他父亲奇怪地说这段时间没有寄钱给某某呀。我故意说你不是某某某的父亲吗?他说不是,我连忙说自己打错了。挂上电话后,觉得自己的判断已经被证实,召集他们寝室的同学开会,告诉他们我已经查出他们寝室内盗是谁,之所以不点名,是希望他能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以取得大家的原谅。我边说也盯着某某的眼睛,他看向别处,表情很不自然。我于是告诉他们我可以多给一天时间让这个同学好好考虑,希望他不会让我和同学们失望。他沉默不语,我接着说,如果偷窃的同学还是不主动承认的话,我只好将其交给学校保卫处来处理了。不过,他要是明智的话,应该下决心承认,只要他能主动认识错误,老师和同学一定会原谅他的。他思考了很长时间,终于说:“我承认,请老师谅解我。”我进一步向其了解偷窃的原因,他说看到别人有钱买这买那,自己十分羡慕,但家里较困难,不想给家里造成经济负担,于是做过几个家教但赚钱太少又很慢。那天看到某某同学把两百块钱装进了书包里,实在忍不住去拿了。见没人查,就经常趁寝室同学不在偷他们的钱。我要求他向寝室同学道歉,并分批把钱还回去。他在我的陪同下走进寝室,鼓起勇气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偷窃的原因及经过,并一再请求大家原谅他。寝室的同学十分气愤,说这段时间寝室里大家相互怀疑,结果弄得关系紧张,都是他造成的。平时看见他困难,寝室同学还主动借钱给他,没想到他居然做出这种事情,大部分人一下子觉得无法接受。我批评了某某所作所为,指出他将受到校纪的处分,希望大家教育他,鼓励他,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同学们表示需要时间考虑。之后,我又多次找某某谈话,对他进行教育,他十分懊悔自己之前的行为,表示自己一定要重新做人,发奋读书,不让老师和同学失望。后来,他把钱全部还清了,功课也不再亮起红灯。

金手指(案例思考)

高校学生钱物被盗案件的屡屡发生,严重地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广大师生深恶痛绝。对待盗窃现象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尽量侦破;另一方面不能胡乱猜疑,轻率处理,关系到一个学生一生的名誉,即使掌握了确切证据,查证属实后,也不能简单处理,一定要尊重学生,经常找学生谈话,促使学生从内心里、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错误。切不可一味地批评,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重新做人。

近年来,由于高校人群密集,人流量大,学生钱物被盗时有发生。但从整体来看,有80%以上的失窃案发生在学生宿舍、教室、餐厅、图书馆、体育场所,而且基本为内盗,侦破率较低。目前,单靠学校保卫部门的力量只能最低限度地预防发案率,主要措施主要是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物,不给窃贼造成可趁之机;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安全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治安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共同构筑校园道群防群治的综治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偷窃、骗取、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故意损坏等侵犯公私财物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案例链接

学生宿舍被盗后该怎么办

发现自己寝室被盗,不少同学首先想到的是赶紧翻看自己的柜子、箱子、抽屉,看看自己的钱财短少了些什么。另一些同学则出于关心、好奇等原因前来围观、安慰。结果,待公安保卫部门接到报案来到现场时,现场的原始状态已发生很大变动,一些与犯罪活动存在内在联系的痕迹、物品已遭到破坏。一些与犯罪毫无关系的痕迹物证又出现在现场,使得公安保卫人员难以对犯罪活动做出准确判断,影响了破案工作。那么发现寝室被盗该怎么办呢?

1、发现寝室门被撬,抽屉、箱子的锁被撬坏或被翻动,则很可能盗窃分子已来光顾,应立即向学校保卫部门报告,并告知系有关领导。

2、保护好现场。犯罪现场是判断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和真实反映犯罪人客观情况的基础,只有把现场保护好了,侦察人员才有可能把犯罪分子遗留下的手印、脚印、犯罪工具等所有痕迹、物品发现和收集起来,而这些正是揭露和证实犯罪的有力证据。如果案件发生在寝室内,可在寝室门前(一楼还包括窗外)设岗看

守,阻止同学围观,不能让人进屋,更不能翻动室内的任何物品,封闭室内现场。对盗窃分子可能留下痕迹的门柄、锁头、窗户、门框等也不能触摸,以免把无关人员的指纹留在上面,给勘查现场、认定犯罪分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如发现存折被盗或可能已被盗,应尽快派人将有关同学的姓名和存折号通知储蓄所,防止盗窃分子将存款取走。这就是常说的挂失。

4、如实回答前来勘验和调查的公安保卫干部提出的各种问题。回答一要实事求是,不可凭想象、推测;二要认真回忆,力求全面、准确。

5、积极向负责侦察破案的公安保卫干部提供情况,反映线索,协助破案。反映情况时要尽量提供各种疑点、线索,不要觉得此事无关紧要而忽略;也不要觉得涉及某个同学怕伤感情。公安保卫部门有义务为反映情况的同学保密。例如某同学寝室被盗后,该同学想到自己第二节课时没听课,到商店买东西,在商店里看见的一个人很像是同寝室另一同学的老乡,该人前不久来城做生意还来寝室玩过,接触感到这人行为谈吐都不正派。但这位同学一是怕看错人,二是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凭空怀疑怕同学知道了伤感情。三是怕连带出自己不上课的情节而受批评,因此好几天都没说。后在保卫干部反复启发下打消了顾虑,反映了这一线索。经保卫部门调查侦破,很快掌握了这个“老乡”的作案证据,追回大部分赃物,为该宿舍同学挽回了损失。(来源:中国药科大学高职学院网站)

坦然对待资助

【案例事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有困难请求帮助也是天经地义之事。可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特别是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期的大学新生,这种表现更为突出。有些学生即使家庭生活相对拮据,也不愿轻易接受外界扶持;。还有些接受了资助的学生其心理也遇到了问题。

学生甲:男生,家里经济困难,自卑,胆小,不善于与同学老师交流,忽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也不愿意接受社会同学的帮助。将成绩下降等归结于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对父母常有抱怨。

学生乙:女生,家庭经济困难,性格开朗大方,喜欢与人交往,但追求时尚认为只有外表的改变才能让同学们认可。但不愿意有人提起她是资助对象这件事。忽视知识的积累,成绩不上不下。

【案例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自尊心受挫、自信心不足导致的消极心理

一部分像同学甲不愿意接受捐助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不理想,受之有愧,与其让人说三道四,不如干脆拒绝。这些学生在校表现平平,成绩一般,虽然也具有学习上进的动力,只因家庭经济等问题的分心,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比如,想早点解决父母负担,只求找个工作,不求继续深造;或者家里拮据,因体恤父母产生过度思想压力;也有人受社会上“读书无用”思想和经商潮的影响;还有人对大学生毕业自谋出路产生错误理解,认为“知识无用”而丧失学习动力。以上种种学习中的不利因素,致使他们成绩不理想,加之这一时期的学生自尊心强,心理承受力薄弱,自信心缺乏就成为必然。他们自知学习成绩不好,要有所进步存在困难,害怕接受了资助又不能通过努力达到理想高度,所以采取回避态度。从内因来看,这是学生个体因自尊受到威胁,产生羞愧、压抑等情绪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态度。从外因来看,是社会风气产生的作用。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尚在形成发展中,还不够成熟,具有较强可塑性。他们特别看重别人的评价,一般根据老师、同学的认可来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定位。班风对他们是影响至深的。当班上的老师同学都认为助学金应为品学兼优的困难同学所属时,这些学生自尊就会受挫,产生抵触情绪。即或班上只有部分人持上述观点,他们当中自尊心稍强的同学也会由于信心不足产生内疚心理,觉得自己没有比较突出的地方,就不该申请助学金,辜负大家的希望;同时,这样也避免了被人拿话柄。

2.接受资助就意味着低人一等心理

部分学生认为,接受捐助就是承认自己家庭贫穷,在同学中没面子,会被人小瞧。从对同学乙的调查中我发现,消费的攀比心理和超前消费在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通常具有吸引异性同学和高出其他同学的心理,爱美意识比较强。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追求一种高消费,服饰,通讯设施、学习用品等讲名牌、讲档次,以此来显示其优越感,但对于家庭条件一般或困难的学生这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刺激,对此大多数同学能比较恰当

地处理,可那些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常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企图以从众心理,求得心理平衡。倘若一旦被划为资助对象,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为穷酸感到羞耻,害怕被别人讥笑。

3.学习环境造成的压力

经了解,得到较大帮助的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他们同样存在一定困惑。因为有些捐赠活动社会效应较大,优秀的受助者极易成为关注的焦点。外界的影响往往在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压力。心家认为,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优劣是相对的。那些学业优良的学生,本来竞争意识较强,危机感较重,加之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值较高,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有时较高的期望值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他们个性发展受到压制,成为学习的机器,而不利于学生其它优势的发挥、发展。对于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助学金,受到人们关注,对其可能是更大的鼓励。但我们也不能一味认为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驱动力。因为成功的愉悦体验常常使人不自觉地产生自傲情绪;可社会上人们对贫困理解出现的偏颇,又常使他们感到深深的自卑;最终陷人自卑、自负相交织的不稳定状态。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格发展。另据有关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即个体完成任务的动力是来自机体内部,如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爱好,是一种稳定持久的心理倾向,有利于个体自尊的保护。外部动机即个人追求成就主要是为了他人或外在因素,如父母、老师、名誉、奖励等,依赖于他人的赞誉、.鼓励,当这些得到满足时,完成任务的信心减弱,坚持性就会降低,不利于持久保持好的成绩。很明显,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宣传过多,声势过大,可能使有的学生在荣誉面前迷失,产生懈怠。

【案例启示】

针对以上现象,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在学校一次次的资助发放和社会的各种声势浩大的捐资助学,还需要一点冷静的思考:爱心行动是否只停留在捐赠活动?我们在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也是否应该给予他们精神的支持。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调配合,由于学习时间等于原因,关键还在于学校工作

1.扩大社会正面影响,净化社会不良风气,为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作为学校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尽可能减少商品、市场经济对教育冲击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培养“经济头脑”、“商品意识”的同时,也不应忘记“艰苦朴素”、“团结互助”等传统美德的正面宣扬。当前,时代道德教育趋向是让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这意味着道德教育应是对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和超越。它不应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应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要依靠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2.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好统筹规划和德育教育工作。第一,加强和改善资助金的管理、利用及发放工作。学校应考虑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对困难学生进行具体标准的划分、管理和评价;可以在如何有效利用捐助资金上动脑筋,使分配合理化。第二,合理、地运用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的关系,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学校在协调各资助单位、活动关系的同时,需注重思想问题的解决。

3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开展相关有效的教育工作。班主任直接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给学生的影响很大,他们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平时应广泛了解学生情况,特别是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对于符合资助标准的学生要尽力给予支持,让他们能安心接受帮助。不要只是形式地让学生举举

手、请求帮助,、按时发送;而要真正深人关心学生,进行理智的管理,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推动集体和谐发展。

4.家长需持正确观念,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支持。心者研究指出:父母教育方式全方位影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父母期望、父母关系和家庭结构对其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均有较大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方式,对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如何对待和处理困难,如下岗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将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如果家长面对困难能及时更新观念,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表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无疑对其子女是一种安慰和促进。因而作为困难学生的父母,要明白自身言行的重要性,保持一种正常心态,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给孩子一份支持和鼓励。

坦然对待资助

【案例事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有困难请求帮助也是天经地义之事。可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特别是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期的大学新生,这种表现更为突出。有些学生即使家庭生活相对拮据,也不愿轻易接受外界扶持;。还有些接受了资助的学生其心理也遇到了问题。

学生甲:男生,家里经济困难,自卑,胆小,不善于与同学老师交流,忽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也不愿意接受社会同学的帮助。将成绩下降等归结于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对父母常有抱怨。

学生乙:女生,家庭经济困难,性格开朗大方,喜欢与人交往,但追求时尚认为只有外表的改变才能让同学们认可。但不愿意有人提起她是资助对象这件事。忽视知识的积累,成绩不上不下。

【案例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自尊心受挫、自信心不足导致的消极心理

一部分像同学甲不愿意接受捐助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不理想,受之有愧,与其让人说三道四,不如干脆拒绝。这些学生在校表现平平,成绩一般,虽然也具有学习上进的动力,只因家庭经济等问题的分心,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比如,想早点解决父母负担,只求找个工作,不求继续深造;或者家里拮据,因体恤父母产生过度思想压力;也有人受社会上“读书无用”思想和经商潮的影响;还有人对大学生毕业自谋出路产生错误理解,认为“知识无用”而丧失学习动力。以上种种学习中的不利因素,致使他们成绩不理想,加之这一时期的学生自尊心强,心理承受力薄弱,自信心缺乏就成为必然。他们自知学习成绩不好,要有所进步存在困难,害怕接受了资助又不能通过努力达到理想高度,所以采取回避态度。从内因来看,这是学生个体因自尊受到威胁,产生羞愧、压抑等情绪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态度。从外因来看,是社会风气产生的作用。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尚在形成发展中,还不够成熟,具有较强可塑性。他们特别看重别人的评价,一般根据老师、同学的认可来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定位。班风对他们是影响至深的。当班上的老师同学都认为助学金应为品学兼优的困难同学所属时,这些学生自尊就会受挫,产生抵触情绪。即或班上只有部分人持上述观点,他们当中自尊心稍强的同学也会由于信心不足产生内疚心理,觉得自己没有比较突出的地方,就不该申请助学金,辜负大家的希望;同时,这样也避免了被人拿话柄。

2.接受资助就意味着低人一等心理

部分学生认为,接受捐助就是承认自己家庭贫穷,在同学中没面子,会被人小瞧。从对同学乙的调查中我发现,消费的攀比心理和超前消费在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通常具有吸引异性同学和高出其他同学的心理,爱美意识比较强。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追求一种高消费,服饰,通讯设施、学习用品等讲名牌、讲档次,以此来显示其优越感,但对于家庭条件一般或困难的学生这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刺激,对此大多数同学能比较恰当

地处理,可那些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常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企图以从众心理,求得心理平衡。倘若一旦被划为资助对象,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为穷酸感到羞耻,害怕被别人讥笑。

3.学习环境造成的压力

经了解,得到较大帮助的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他们同样存在一定困惑。因为有些捐赠活动社会效应较大,优秀的受助者极易成为关注的焦点。外界的影响往往在无形中,给他们增加了压力。心家认为,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优劣是相对的。那些学业优良的学生,本来竞争意识较强,危机感较重,加之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值较高,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有时较高的期望值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他们个性发展受到压制,成为学习的机器,而不利于学生其它优势的发挥、发展。对于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助学金,受到人们关注,对其可能是更大的鼓励。但我们也不能一味认为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驱动力。因为成功的愉悦体验常常使人不自觉地产生自傲情绪;可社会上人们对贫困理解出现的偏颇,又常使他们感到深深的自卑;最终陷人自卑、自负相交织的不稳定状态。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格发展。另据有关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即个体完成任务的动力是来自机体内部,如对学习本身的兴趣、爱好,是一种稳定持久的心理倾向,有利于个体自尊的保护。外部动机即个人追求成就主要是为了他人或外在因素,如父母、老师、名誉、奖励等,依赖于他人的赞誉、.鼓励,当这些得到满足时,完成任务的信心减弱,坚持性就会降低,不利于持久保持好的成绩。很明显,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宣传过多,声势过大,可能使有的学生在荣誉面前迷失,产生懈怠。

【案例启示】

针对以上现象,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在学校一次次的资助发放和社会的各种声势浩大的捐资助学,还需要一点冷静的思考:爱心行动是否只停留在捐赠活动?我们在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也是否应该给予他们精神的支持。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协调配合,由于学习时间等于原因,关键还在于学校工作

1.扩大社会正面影响,净化社会不良风气,为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作为学校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尽可能减少商品、市场经济对教育冲击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培养“经济头脑”、“商品意识”的同时,也不应忘记“艰苦朴素”、“团结互助”等传统美德的正面宣扬。当前,时代道德教育趋向是让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这意味着道德教育应是对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和超越。它不应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应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要依靠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2.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好统筹规划和德育教育工作。第一,加强和改善资助金的管理、利用及发放工作。学校应考虑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对困难学生进行具体标准的划分、管理和评价;可以在如何有效利用捐助资金上动脑筋,使分配合理化。第二,合理、地运用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的关系,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学校在协调各资助单位、活动关系的同时,需注重思想问题的解决。

3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开展相关有效的教育工作。班主任直接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给学生的影响很大,他们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平时应广泛了解学生情况,特别是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对于符合资助标准的学生要尽力给予支持,让他们能安心接受帮助。不要只是形式地让学生举举

手、请求帮助,、按时发送;而要真正深人关心学生,进行理智的管理,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推动集体和谐发展。

4.家长需持正确观念,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支持。心者研究指出:父母教育方式全方位影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父母期望、父母关系和家庭结构对其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均有较大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方式,对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如何对待和处理困难,如下岗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将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如果家长面对困难能及时更新观念,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表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无疑对其子女是一种安慰和促进。因而作为困难学生的父母,要明白自身言行的重要性,保持一种正常心态,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给孩子一份支持和鼓励。

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

我想和你说:“对不起。谢谢你。” 【案例事件】 做辅导员以来,接触过的学生里边,有一个学生让我记忆特别深刻。 总是说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可我想说,学生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80后的年轻教师,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就是一面双面镜。 带LN的3年里,她成长了,我也与她一起成长了。她是我的一面镜子,从她身上我看清了自己原先看不到的缺点、明白了原先不明白的道理。而这些道理我明白得有些晚,等明白了,学生也毕业了。总觉得亏欠她一句:对不起,谢谢你。 “对不起。” LN是我所带班级的班长、学院学生会主席、办公室学生助理、优秀学生干部、选派出国交流、优秀毕业生。 刚做教师那会儿,大学也刚毕业,真不太懂如何有技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有时候学生做错了事情,就会严厉指出学生的毛病。自己生气不说,学生也受了我不少气。虽然相处久了,师生之间也能彼此理解,但我和学生之间总像隔了层纱帘:学生怕我。 在毕业前一阵,有和我交好的学生来和我反映说,LN作为班长变得越来越专制、脾气变得暴躁。我没有放在心上。反而觉得做班长、学生会主席,有时候“专制”一些,更有利于有效开展工作。 临拍毕业照那天,班级毕业工作千头万绪,各种小事全由LN这个班长负责。我们因为一些小事,LN朝着我发了一通火。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她们没几天就毕业了。就在LN朝我发火的那一刹那,我在她的身上看到我自己的影子。就好像我在班级里朝着学生发火时候的样子一模一样。我异常冷静地看着她生气、发火,她的这一举动唤醒了那个我自己瞧不见的自己。 从没有想过,年轻冲动的坏脾气不知是什么时候竟传染给了自己最喜欢的学生。连她朝着我发脾气的样子都像极了我。 很想对她说,对不起,我这个还不够成熟的辅导员把坏脾气传染给了你。 “谢谢你。”

辅导员工作案例

网络游戏成瘾生活不能自拔 案例简介: 张H,男,室内设计0601学生。该生入学成绩在班级排在前十位,大一下半年迷恋上网络游戏《魔兽》,开始阶段经常在周末通宵达旦上网,后来发生到一周甚至半月不回寝室,吃在网吧,住在网吧,辅导员多次劝说但是还不改,后来其父得知情况,来学校劝其改过,张H当面保证以后决不再玩网络游戏。但其父前脚刚走,他后脚又进了网吧的大门。而且更加疯狂玩,把手机也买了,考技能证的报名费都用来上网,还不停地向家里谎称学校收钱,把骗来的钱都用来上网打游戏。时间一长他和班上的同学都生疏了,在班级也没有好朋友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有时间他也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可是由于他在网络游戏中确实占有霸主的地位,只要一有什么大的网络游戏比赛,以前的网友总是千方百计找到他,因为他不出征,他们所组的在对就无法获胜。无奈,张H躲不过就的出征,一发就不可收拾。虽然在现实中已经找不到成功的感觉,但是在网络游戏中他他绝对是“大哥大”,受人追随、受人尊敬。就这样,张H走向了网络的深渊。 案例思考:1、辅导员应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学生戒除网瘾? 2、辅导员应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解决办法和措施: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提高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自律能力。网络代表尖端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又是一个充斥着各种思想和观念的虚拟空间。网络独特的虚拟环境,使任何网民都可以隐身在网上进行自由活动,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使黑客、网络犯罪、信息欺诈、撒谎在网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涉世未深的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甚至参与其中,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因此,我们要把网络文明,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利用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真正懂得网络不但有看得见的数字技术要求,也有看不见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就应引导他们对网络成瘾,网络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提高对网络的科学认识,自觉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自律意识。 第二,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水平,为防范网络成瘾提供技术保障。我们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防范网络成瘾的成功经验,把大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行正确引导,趋利避害,有效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把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有利的方向上来。一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掌握其具体的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网络当作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游戏和聊天的空间。如通过教学、培训、组织兴趣小组、网上知识竞赛、网络信息咨询、网络科技知识解答、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使用网络的水平和技巧。二是要经常告知学生,在上网之前必须设定目标,有选择地进入各类网站,查找相关的资料,不能无目的的在网上漫游。 第三,加强网网上监察机制,净化网络环境。据现实调查,网络成瘾者一般是因缺乏监

辅导员工作案例

让你的心灵洒满阳光 【案例事件】 W同学,是本学院大三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困难,自己和妹妹上大学的费用都是靠贷款和父母打工的微薄收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辅导员会遇到很多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以及自身、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来到大学之后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如严重自卑,过度自我封闭,过分自尊和敏感,依赖心理严重,有不良的攻击行为等等,但是该同学心理比较健康,生活态度积极乐观,虽然学习成绩不佳,但是态度端正、十分刻苦,经常熬夜看书、画图,与同学相处也比较融洽。然而,该同学的身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该同学过于要强,经常不顾个人身体,起早贪黑学习,饮食上又过于节约,导致营养不良、缺乏睡眠多次昏倒;争强好胜,在评定奖学金、助学金的时候,尽管自己不符合标准,还是以家庭困难为理由,不厌其烦地向辅导员表达自己要得到此类奖助学金的想法;不懂得尊重、理解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提出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在同学面前表露出对辅导员老师工作的不满,由此和前任辅导员的关系很糟糕。 由于是半路接手这个班级,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还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我决定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再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与班长、寝室同学、该生好友、该同学本人的谈话,以及和家长的电话沟通、对该生日常行为的观察,我发现该生的家庭经济确实困难,作为长女,从小就帮助父母照顾妹妹,也眼见到父母的辛苦操劳,这造就了她极强的上进心,使她决心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报答父母。但同时,过于急功近利的性格,也让她在个人利益方面不懂得任何谦让,一旦遇到涉及到个人利益的问题,就会表露出必须争取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极端心理。此外,该生在小学时就因患脑血管畸形而进行过手术,留下一旦过于疲劳就会头痛的后遗症,加上营养不良,时常眩晕。 针对这一问题,我没有采取一味的说教,教导她要懂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学习之余多休息之类,而是时不时以聊天、讨论问题为名,约她一起吃饭,帮她改善伙食;暗地里给和她要好的同学补助,让这些同学在有意无意地多给她加强营养;号召班级干部开展羽毛球赛等活动,增强同学的身体素质。我还找到了她的室友,联合她的室友共同向她表示:睡眠不好会影响白天的正常学习,因此,大家相互包容迁就,不要在晚间大家都睡觉的时候开灯学习。在她的室友推心置腹的交流下,她逐渐改掉了晚间挑灯夜读的习惯,按时就寝。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1)

夯实和谐校园基础: 帮助当代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重塑自信心 作者张梦骄 高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肩负未来建设使命的大学生的摇篮, 高校的教育工作犹显重要。辅导员老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其了解最深,因此肩负着高校学生正确人生观确立、缓解心理压力及重塑自信心等此类重中之重的工作。以下是我作为高校辅导员,在两年的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介绍 王某,女,我系2010级本科生。从学生工作角度看,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集中爆发的过程如下: 2011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11时许,我接到了曾为我系做过心理健康讲座的思政部闫老师的深夜来电,她说我系一女生情绪上出现异常反应,但该生不愿自己的情况被我系老师和其他同学知晓,于是经同寝室友开导及建议,最终该生同意与闫老师联系,寻求心理辅导。现在该生情绪已基本稳定,但闫老师认为很有必要跟系里告知情况,多方面关注该生思想状况,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出于一个学生工作者的敏感,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赶忙向系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并听从领导指示及时与该生所在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取得联系,侧面询问其日常的学习生活状态,结果被询问者都说她是一个积极向上,学习刻苦的好学

生,没有任何特殊情况。 次日,即12月25号清晨,我亲自与该生同寝及同班的若干同学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此次交流过程中,我得知一惊人情况:该生看似活泼大方,积极乐观,竟在昨天下午试图自杀,至于自杀原因,尚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同时,一名同学提到该生与其提到每逢期末考试临近,感觉需要复习的功课内容太多,头脑反应不过来,且家长的要求过于严格,自身压力特别大。听到这里,已基本得出该生出现此情况的一个原因——学习压力过大造成的心理困境。 于是,为能更加深入了解该生并找到本次突发状况的根本原因,我又与其家长取得了电话联系,结果证实:该生在初中期间都有过因学习压力过大、缺乏自信心而寻求自杀的类似情况,也因此几次改名、转校。 二、解决方案 经过院系的领导老师商议,针对该生此次突发状况,我系决定成立一个“阳光小组”,考虑到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该生状态,小组成员被确定为与其每日接触的同寝5名同学及该生所在班级的主要学生干部。原则是在不暴露该生隐私的情况下,尽全力更多的关爱这名“特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解决她的各种心理压力问题。 在学习上,同寝5名同学每天会轮流陪同该生上下课,防止该生独处或因消极情绪旷课待在寝室胡思乱想。晚自习与其一同

高校辅导员案例分析题库(附答案)

高校辅导员应聘:案例分析系列 一、案例分析环节的方法及技巧 (一)明确作答步骤 在案例分析环节,作答步骤是基础。明确了作答步骤,案例分析的大框架便搭好了,其他就是在这个框架内充分发挥参赛选手的智慧和个性,把案例解说清楚、分析透彻。《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通知》指出,案例分析环节由“参赛选手现场抽题,分别从案例背景、问题关键点、解决思路、实施办法、经验启示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般认为,学生工作案例分析的作答步骤主要如下。 1.简要介绍案例背景 由于评委和观众已经通过主持人介绍等途径获知了案例的内容,因此参赛选手无须再对案例本身进行详尽介绍,只是作为开场白一两句话简单介绍即可。这既避免了重复累赘,更是为选手充分阐释本人对于案例的理解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2.研判问题关键点 关键点既是评委的给分点,又是后面“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的发散点,正确找出工作案例的关键点,是准确把握分析案例的重中之重。 3.提出解决思路 解决思路是参赛选手针对案例关键点所设计的问题解决路径,解决思路既是对“问题关键点”的展开,又是“实施办法”的灵魂。4.阐述实施办法 在解决思路的指引下,充分结合案例实际特点,阐述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5.总结经验启示 一个学生工作案例的完满解决,总会给学生工作积累一定的经验。辅导员应该及时总结这些经验和启示,做到举一反三,有备无患,触类旁通。 (二)掌握作答原则 1.针对性 案例需要定性,即通过对案例内容的分析,明确案例的本质,如该案例是属于寝室人际关系相处问题,还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等。提供的案例既可能是单个问题,也可能是复合问题。只有细心审题,准确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阐述分析,不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系统性 表达要有层次,即通过先后有序、主次分明的讲解,向评委和观众阐释对案例的原因、对策、启示等方面的看法;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考察案例,会让我们的分析更加到位和透彻,避免出现武断的情况。 3.规范性 首先是程序规范。在比赛中,要让评委非常清晰地听到参赛选手的答题,选手最好按照案例背景、问题关键点、解决思路、实施办法、经验启示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且要强调这5个方面的标题。其次是语言规范。在答题中,尽量使用规范、科学、学术语言,体现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 4.操作性 要注重实际,即选手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对策,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案例分析不能仅停留在概念剖析,重要的是要“落地”、“接地气”,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要防止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5.启示性 经验启示重点考察辅导员的工作视野和分析能力,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意识。将案例从多角度、多思维来考虑、分析、判断,得出更广泛的经验启示。启示部分要有些学理的思考,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从个案到共性,以前沿理念、最新研究、学术方法来答题阐述。 (三)厘清备赛思路 备赛思路是指选手在参加案例分析环节比赛时所采取的作答切入点和分析套路。清晰的备赛思路可以帮助选手应对各种类型的竞赛案例。针对案例所采取的实施办法是案例分析环节的重点。一般来说,备赛思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组织支持系统

(完整版)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对于突发私自离校问题处理的思考 高等院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肩负未来建设使命的大学生的摇篮, 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犹显重要。而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最多的辅导员对高等院校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正确人生观的确立的指导作用则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即为笔者在大学辅导员工作中的工作案例。 ***,男,甘肃人,山东理工大学轻工学院2006级农机专业本科生。从学生工作角度看,该学生发生离校问题过程如下:9月6日,学校正式开学。作为辅导员,笔者注意到有一个学生没有前来报到。谨慎起见,我拨打了该生的手机,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出于一个学生工作者的敏感,笔者隐约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笔者联系到该生所在班级的学生干部、舍友、同学、朋友,询问该生的行踪,竟无人知晓。该生的家长也一无所知。笔者当机立断,报警说明了情况。 笔者协同该生的同学、家人,一方面不断拨打该生的手机,一方面到该生可能去到的地方加紧寻找。终于于9月7日与该生取得了联系,该生也于当日返校。 经调查,情况如下:该生被网友以游玩为名骗至淄川,又被网友以听手机音乐为名强行拿走手机。待该生意识到陷入“传销组织”后,多次索要手机无果。最后,该生机智声称学校开学两天不见学生

将报警,且称不要手机也要返回学校,加之传销人员发现联系该同学的人很多,迫于压力,才归还手机放行。 本案例中,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对待这样的问题处理,我有如下收获: 1.一.事件发生后,处理要及时、得当 笔者发现问题后,立即与学生干部、家长、学生取得联系,展开搜寻工作并报警。不放弃与学生的联系工作,不离不弃,采取适当措施以求搜寻工作的进展。 二.事件发生后,处理问题要全面 1.共同努力做好预防措施。学生私自离校后,能够得以顺利解决,可以说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同寝室的成员和家长、老师共同合作,展开对该生的搜寻工作。其次,在该学生返校后,老师、家长、同学从各自的角度分别给与该学生关怀与安抚,帮助该生更好的调整心态,面对生活。 2.将事件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除了保密性外,还应注意对该同学的情绪调节。该同学返校后,心里必然存有对伤害事件的阴影和对关心自己的人的愧疚,作为一名辅导员不可再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应与学生进行谈心式的交流,帮助学生尽快的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 3.关注该同学发展的实质问题。通过与该同学的交流中,发现该同学之所以能发生突然离校事件,与其自身缺乏安全意识,轻信网友,

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

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 我想和你说:“对不起。谢谢你。” 【案例事件】 做辅导员以来,接触过的学生里边,有一个学生让我记忆特别深刻。 总是说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可我想说,学生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80后的年轻教师,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就是一面双面镜。 带LN的3年里,她成长了,我也与她一起成长了。她是我的一面镜子,从她身上我看清了自己原先看不到的缺点、明白了原先不明白的道理。而这些道理我明白得有些晚,等明白了,学生也毕业了。总觉得亏欠她一句:对不起,谢谢你。 “对不起。” LN是我所带班级的班长、学院学生会主席、办公室学生助理、优秀学生干部、选派出国交流、优秀毕业生。 刚做教师那会儿,大学也刚毕业,真不太懂如何有技巧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有时候学生做错了事情,就会严厉指出学生的毛病。自己生气不说,学生也受了我不少气。虽然相处久了,师生之间也能彼此理解,但我和学生之间总像隔了层纱帘:学生怕我。 在毕业前一阵,有和我交好的学生来和我反映说,LN作为班长变得越来越专制、脾气变得暴躁。我没有放在心上。反而觉得做班长、学生会主席,有时候“专制”一些,更有利于有效开展工作。 临拍毕业照那天,班级毕业工作千头万绪,各种小事全由LN这个班长负责。我们因为一些小事,LN朝着我发了一通火。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她们没几天就毕业了。就在LN朝我发火的那一刹那,我在她的身上看到我自己的影子。

就好像我在班级里朝着学生发火时候的样子一模一样。我异常冷静地看着她生气、发火,她的这一举动唤醒了那个我自己瞧不见的自己。 从没有想过,年轻冲动的坏脾气不知是什么时候竟传染给了自己最喜欢的学生。连她朝着我发脾气的样子都像极了我。 很想对她说,对不起,我这个还不够成熟的辅导员把坏脾气传染给了你。 “谢谢你。” 这是我第一年做辅导员。事实上,是正式工作、担任做辅导员的第5天。大一军训半夜里,LN突然胃溃疡发病,痛得蜷在一起。小姑娘被同班的同学们包围着,用被子裹了几层。因为天黑,我没有怎么看清楚这个姑娘,只觉得她好小、好羸弱。我问她,是上海的吗,按照园区处理突发事件的流程,第一时间通知到父母,如果是上海生源,父母也可以根据情况第一时间来照顾孩子。女孩用很微弱的声音和我讲,“是上海的,但老师”,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老师,我没事,老毛病了,不用通知家里。”我很清楚记得我当时的感受,觉得这个女孩子挺奇怪,自己疼得不行,都蜷在了一块儿,却坚持不让通知家里。当时的我,做辅导员第5天,半夜里突然接到这个突发事件,没有医学背景,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实战经验。寻问值班医生,值班医生说不能确诊;打电话给做过医生的妈妈,妈妈讲最好赶紧送医院;报告值班领导,领导的意见赶紧送医院。联系了车队,第一时间送医院。 帮学生挂号、排队、拍片、拿药、陪着她一起打点滴、买水、买点心、……。一直到第二天凌晨6点回到学校里。从前总是爸妈照顾我,这是我第一次全程照顾另一个人。不是探望、而是照顾。 在陪伴姑娘打点滴的几个小时里,和她聊天。问起她的家庭,LN告诉我说,她从小没有爸爸,妈妈身体残疾,是高位截瘫。我知道她为什么不让我打电话回家的原因了,是不想让妈妈担心。家里经济条件一直很不好,不能准点吃饭、伙食也不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 一、案例背景 小花(化名),女,19岁,湖北人;独生,父亲从事建筑行业,母亲从事旅游行业,家庭经济情况良好;入学前学习成绩良好,比较偏爱语言类专业,且学习非常努力。 2017年9月12日,小花在父亲的陪同下来校报道。报道过程中,辅导员老师注意到她与其他同学有点不一样,具体的也说不上来。随后,小花的父亲找到辅导员老师,拉到一边,细说了小花的情况:小花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爸妈一直在外务工,陪伴小花的时间不长;父亲年轻时脾气比较暴躁,对小花有家暴行为,母亲性格敏感多疑,也经常责骂小花;初中时,小花因考试成绩,第一次毫无征兆地对其爷爷奶奶大发脾气,出现了心理症状的苗头;高考后的暑假,小花因情感问题,出现了行为异常、情绪起伏较大等症状,并且有了明确的自杀计划,幸好其父亲及时察觉,其自杀计划没有实施。至此,小花父亲才察觉到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于是,在入学报到前,小花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当地医院进行诊断,诊断结果为焦虑症。对此诊断结果,小花父亲感到很懊悔,懊悔没有陪伴小花快乐成长,也懊悔自己的家暴行为对小花的影响。另外,小花的父亲还说到,小花在2016年就已经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但后来因心理问题被退学,后经一年的学习,小花考上了一本,对此,小花的父亲认为小花很喜欢学习,而且非常努力,如果没有心理问题的话,小花可以发展的更好。

在与小花父亲的交谈过程中,辅导员老师注意到小花整个身体一直在左右摇晃,感觉安静不下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看起来莫名地兴奋。同时,小花时而对其父亲有推搡、吐口水、辱骂等异常行为,多次质问父亲“怎么不去死”等极端言语。总之,经过小花父亲的描述,以及小花在外在行为表现,初步确定小花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根据小花父亲的描述和专业医生的诊断,小花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留守经历 据小花父亲口述,他与爱人长期外出务工,很少陪伴在小花的身边,错过了小花成长的重要阶段;小花由其爷爷奶奶带大,难免有些教育方式和观念有所偏离。小花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下成长,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其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家暴和言语暴力经历 小花父亲年轻时脾气比较暴躁,经常打骂小花,就算是现在,小花对那段经历仍有阴影;小花母亲生性多疑,喜欢责骂小花,表扬的成分很少,导致小花越来越不自信。另外,小花曾多次说道,她对父母亲带有一种莫名的恨意,很有可能跟小时候所经受的家暴和言语暴力有关。 (三)家族遗传 据小花父亲口述,他认为小花患上心理疾病,除与小花小时候的经历有关,还跟小花母亲有关:小花母亲那边的女性亲戚,包括小花

辅导员工作案例

辅导员工作案例 一、案例简介 2019年某月某日中午,接到本班级学生电话,称自己在寝室被另一名同学动手打伤,经询问伤势不重,但有皮外伤,主要在颈部、额头部位。咨询学生意见后,不需要去医院处理,于是我将当事两名学生叫到学生处,与此同时上报领导,待学生来后分别了解情况。 二、还原事件。 两人均系中职部17级学生,其一叫王一,,另一人叫李二。在此次事件中,王一和李二的纠纷主要原因在于两点。其一,王一同学平日里对其他同学讲话不注重分寸,语言较为刻薄,多有挑衅成分,二者为寝室室友关系,故李二受王一语言上有意无意的挑衅较多。其二是本次事件的导火索,李二在校内有一心仪女生,系幼师班学生,当日早上在食堂,王一曾在就餐过程中无意刮碰到该女生,致使两人回到寝室后矛盾升级并爆发。李二在寝室将门反锁,屋子里只有当事的两个学生。而后李二将王一摁倒在床上,进行肢体上的攻击。王一并未作出明显反击。 三、事后处理。 事件发生后,我及时了解两个人的基本情况后,当时将两人叫到办公室调解,并拨通监护人电话,汇报情况,询问家长意见。就该事件,对两位同学都进行了适当批评教育。由于该事件中,李二动手打人在先,王一无明显反击,但王一此前进行过言语攻击,故认定李二负主要责任,要求李二对王一首先道歉,王一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一定责任,并作出以后谨言慎行的承诺。 经批评教育后,李二和王一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家长方面我及时汇报事件处理结果,咨询家长的意见建议。家长认为当事学生不需要进行经济赔偿,但需要口头道歉,最终结果比较理想。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我主要针对李二动手打人、男女生交往等角度进行了及时的批评和教育。针对王一的言行不当,进行了批评教育。 四、案例意义 本案例让我明确:在突发事件划分责任时,要遵循挑起事端、把事件扩大化或先动手的学生要负主要责任这一要点,且打乱公物,或打伤对方的学生均要负赔偿责任等事实,当然若对方不要求赔偿则另说。在批评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能得理不饶人,凡事要包容,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后,也要化解双方的矛盾,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五、工作思考和建议 (一)在此次事件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突发事件随时都会发生,我们要 1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大学辅导员工作案例 案例1“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案例简介 一天早上出完早操后,一名同学向我报告说放在书包里的两百元钱被人拿走了。当时操场上还有很多人,而这位同学的书包和其他人的书包就放在一起,并且其他人的书包都未动过,唯独他的书包被人翻过。我问他把钱放进包里的时候,有哪些人在场,他说很多人都在场,自己也说不清了。我只好提醒他自己今后多注意。此后,又有该同学寝室的其他人陆续向我报告说自己放在枕头下或放在抽屉里的钱总共约1000多元被盗,但门窗均未有被撬的痕迹。 案例思考 1、对查证落实的学生钱物被盗案件中作案人你会怎么处理: A、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B、查实,并报请学校处分 C、赔偿钱物了事 D、纪律处分,并根据情况进行深入教育 2、目前高校学生钱物被盗案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共同特征?怎样根治? 案例分析 我感觉,这个寝室很可能有内盗。但是所有的人都说自己被盗过。我找来这个寝室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单独谈话,希望能从中找出一点儿线索。但是,每个人都显得很正常。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引起他们的相互猜疑,我不再单独找他们谈话,而是在班上提醒所有同学注意自己的钱、物,谨防小偷,可在私下里,我开始关注这个寝室的同学平时的消费情况,并把他们的消费情况与其经济状况相比较。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我发现该寝室有一学生近来出手比较阔绰,而这一切与我们平时对他了解的实际的经济实力并不相符。我认为这个同学有一定的嫌疑,但只是这个情况并不能证明这个同学就是内盗。 教学秘书向我反映说这个学生已有好几门功课亮了红灯,若这学期再有不及格的情况,他可能会被退学。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习上多下功夫,他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我装作

优秀辅导员案例

Xxxxx 2016-2017年辅导员工作案例 系部: xxxxx 辅导员: xxxx 日期: 2016年12月

学生打架处理工作实例 辅导员:xxx 案例简介: 20xx年xx月,我来到xxxx学院,刚入职的我,担任了20xx级五年xx班的辅导员,虽然班级人数并不多,只有xx人,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2000-2002年出生的,且都刚刚初中毕业,正处在叛逆期,而刚入大学的他们,体验大学生活成为了他们的主题,正是如此,我带着新鲜与热情以及诸多压力开始了我的工作。 开学后不久,在20xx年x月x日晚,本班学生x某动手打了同班x某,致鼻梁骨骨折。具体发生经过是这样子的:x月x日晚7点半,x某与本班岳某二人在校外吃饭饮酒,两人喝完一瓶白酒后,回到教室上自习,当时二人已经酒醉。在自习铃响后不久,x某前去教学楼4楼卫生间上厕所,遇到同班x某,x某先动手推了x某,后者反驳几句之后,x某一拳打在x某鼻子上,当场致x某流血遍地,随后被同学送往医院,拍片后被诊断鼻梁骨骨折,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半小时后,双方家长赶到现场,并发生激烈口角,场面一度失控,随后拨打了110,待警方赶到现场后,才将局势控制住,并对双方当事人做了口供,同事与我了解了事态经过。 一、现场及时控制,避免事态恶化; 事件发生后,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地制止了双方打架行为的继续发生,从而避免了事态的更进一步发展。并与班上的学生干部一同赶往医院,考虑当时在场的学生很多,所以必须及时让事态平息,

并让其它同学正常上自习。 二、还原事件,及时跟进处理; 在此次事件中,x某因酗酒后寻衅滋事,导致事情的发生,随后,双方家长赶到后,作为辅导员的我及时和他们进行了沟通,并对学校的校纪校规做了详细的说明,之后同警察一起把事情的详细经过告知家长,将时间、地点、事情原因、经过,谁先动手等要点都一一陈述,之后与两位学生当事人确认后,双方家长也都渐渐控制住情绪,表示配合,共同解决问题,随后简单提出并商定赔偿事宜,双方协商先入院治疗,待出院后一并做出赔偿。 三、事后批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 事件发生后,我及时地向涉事班级的学生干部、室友等了解两人的基本情况,并且当天就对x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要求其以书面形式作出检讨,并对x某作出道歉。随后x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之后的几天当中和同学一起前去医院探望。同时,我们在批评教育中,要让孩子学会包容,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此次,学校也会根据校纪校规给予处分。 工作思考和建议: 此次事件对于我这位新任辅导员来讲,经验的不足造成了事件在处理方面的拖延,以及相关方面的沟通不及时,也使事件后续处理比较尴尬。在此次事件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突发性打架事件随时都会发生,所以我们尽可能的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动

关于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暨学生工作典型案例

关于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暨学生工作典型案例 关于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暨学生工作典型案例 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 为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造学生工作优秀品牌,根据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暨学生工作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意义 围绕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重点培育和资助一批高校辅导员教育教学工作项目,引导高校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深化实践成效、提升理论素养,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遵循“从案例中学习,在案例基础上创新”的理念,收集整理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使我校学生工作者在实践管理中既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有所参照,为构建良性工作体制机制,妥善解决现实问题,促进涉法涉诉事件圆满解决,提供经验借鉴。 二、征集对象 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党总支副书记以及有关学工干部。 三、申报要求 (一)“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具体申报要求 1,项目内容 高校辅导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分为辅导员课 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大类。 (1)辅导员课程是指高校辅导员讲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包括党课、团课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在全校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程。 (2)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高校辅导员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党团组织与班级建设、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学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紧急事件处理、资助育人、主题班会等。 2,项目要求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 大学生就业受挫及调适 案例概述: 陈娟(化名)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其父亲为农民,母亲为农民。父母从小对其严加管教,使其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其成长过程一帆风顺。半年前参加毕业实习,应聘到某会计事务所工作。刚参加工作时工作热情较高,积极表现。一个月前因工作失误受到部门领导严厉批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感觉领导歧视自己。老师傅们都不够热情、负责,向他们请教总是不爱搭理,一点不像原先学校里的老师们。师傅和一些领导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任人唯亲,不唯贤,自己作为大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又认为这家公司没有当初宣传的那样好,企业管理水平也不高,感觉前途一片黑暗,个人发展无望。同时在参加初级会计师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因学习课程安排密集,学习强度大,课程跟不上,觉得愧对父母,同时还会遭到身边同学的耻笑,这种心理负担加剧了焦虑症状。如今,小陈情绪很低落,有时思维难以集中,并且感觉胸闷、身体疲惫,食欲不振,工作能力减退,不爱接触同事,对未来没有信心,感觉空虚、无助。 案例思考: 大学生毕业后,在实现从大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换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诸多大学生在入职初期都会遭遇到角色转换的困境,严重影响到他们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如何面对并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必须考虑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 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业务能力、自身认知能力、人格心理发展、意志品质以及情绪情感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角色转换”的认知困境 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前提条件,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地扮演“职业人”角色,取决于他对“职业人”角色的认知程度。大学毕业生的角色认知困境主要表现为角色定位模糊、职业发展意识缺乏、职业思想不稳定、遵守职业规章制度意识不强、企业文化认同感缺失等方面。“大学生”与“职业人”二者的角色定位存在巨大反差,这种反差令大学毕业生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对于突发私自离校问题处理的思考 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最终成才,使其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人,这与辅导员如何对待和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以下是我作为辅导员在工作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一、案例: 李某某,男,邢台市某某县人,某学校2015级某专业学生。2015年11月22日,学生应在当天19点前返校上课,但该生并未按时返校并打电话请假,理由为家中有事,问及请假原因时吞吞吐吐,称因自己发烧不能按时归校。我要求他让家长跟我联系,证明他确实因发烧需要请假。结束通话后,该生于15分钟后给我打来电话,电话另一方为一个陌生男子,普通话,称是李某某的父亲,并为其请假。辅导员直觉告诉我,这个学生在撒谎,谨慎起见,我拨打了该生家长的手机,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已经返校并不知情。随后家长再次拨打该生手机,手机整晚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出于一个学生工作者的敏感,我隐约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我联系到该生所在班级的学生干部、舍友、同学、朋友,询问该生是否返校,是否有同学知道他的行踪。班里同学反映该生的QQ一直在线,于是我让学生试图和他联系,他回复说“想自己一个人静静,不想来上学,觉得学而无用,心态需要调整”,之后再次失联。我协同该生的家人,一方面不断拨打该生的手机,一方面到该生可能去到的地方加紧寻找。终于失联的第二天下午在网吧找到了他,并在父母的劝说下让其先回家冷静几天。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 ——对于突发私自离校问题处理的思考? 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引 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最终成才,使其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 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人,这与辅导员如何对待和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密切 相关。以下是我作为辅导员在工作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一、案例: 李某某,男,邢台市某某县人,某学校2015级某专业学生。2015年11月22日,学生应在当天19点前返校上课,但该生并未按时返校并打电话请假,理由为家中有事,问及请假原因时吞吞吐吐,称因自己发烧不能按时归 校。我要求他让家长跟我联系,证明他确实因发烧需要请假。结束通话后, 该生于15分钟后给我打来电话,电话另一方为一个陌生男子,普通话,称是 李某某的父亲,并为其请假。辅导员直觉告诉我,这个学生在撒谎,谨慎起 见,我拨打了该生家长的手机,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已经返校并不知情。 随后家长再次拨打该生手机,手机整晚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出于一个学生工 作者的敏感,我隐约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我联系到该生所在班级的学 生干部、舍友、同学、朋友,询问该生是否返校,是否有同学知道他的行踪。 班里同学反映该生的QQ一直在线,于是我让学生试图和他联系,他回复说“想自己一个人静静,不想来上学,觉得学而无用,心态需要调整”,之后再次失联。我协同该生的家人,一方面不断拨打该生的手机,一方面到该生可能去 到的地方加紧寻找。终于失联的第二天下午在网吧找到了他,并在父母的劝 说下让其先回家冷静几天。

经调查,情况如下:该生从高中时期就沉迷网络不能自拔,通过网络结交了 许多社会上的朋友。来上大学之前其父母曾专门将他送到戒除网瘾的学校进 行戒网,上大学后他也成功戒除网瘾,但上一次回到家中偶遇当时的游戏玩 伴,网瘾再一次复发。他感到不想被游戏控制人生,觉得这样沉迷游戏对不 起父母、老师对他的期望和信任,但是又自制力差,无法控制自己,因此离 家出走想要冷静一下。调查清楚事实情况后,家长向学校申请给这名学生请 长期病假,鉴于该生的特殊情况,我征得了领导的同意后,告知家长系里决 定给与该生10天的自我调节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家长应帮助孩子尽快调整好 身心状态,争取早日返回学校学习,如果逾期仍未返校则将督促家长为其办 理休学或退学手续。 在这10天内,我多次给该学生打电话、发短信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并在QQ、微信上鼓励他走出虚拟网络,珍惜学校给他的这次机会,在现实中实现自我 价值。10天后,该生下定决心远离网络并返回校园。初回学校,他对自己的 错误感到懊恼和羞愧,不愿面对班里同学也羞于面对老师。我在办公室与他 进行了长达1个半小时的谈话,谈话内容为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 指导他敢于承担责任,知错就改,树立新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最后, 该名学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愿意接受系里给与的处分,并写下保证书,表 示一定痛改前非,今后在学校定会遵守校规校纪并努力、认真学习。现在这 名学生已远离网络,并正常学习、生活,养成了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他所 在的宿舍还多次被评为系卫生文明宿舍。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对待突发的学生失联这样的问题处理,我 有如下分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由寝室矛盾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危机 ———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就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案例情况: 本案例以所带班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苏某为例,因其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与寝室同学相处不甚理想,寝室关系不和谐,影响了寝室同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寝室人际关系亮出了“红灯”。苏某,女,20 岁,唐山乐亭人,直通车四年级学生。她性格较为孤僻,但生活很有规律。在班级中很少与同学来往,基本没有好友,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大学第一次过集体生活,从入学之初,没能形成较好的寝室生活的概念和经验,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和陌生导致了她无法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合群现象较为严重,特立独行,做事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同学关系较为紧张,且该生性格软弱不善与人交流,尤其与同寝室同学更是相处艰难。 苏某所在的寝室为3号宿舍楼171室,该寝室共有五名同学,除苏某外,其余四名同学关系较为融洽,兴趣爱好也较相同。苏某平时作息较为规律,按时起床,不睡懒觉;按时休息,不开夜车,中午午睡和晚上 11 点就寝雷打不动,她要求同学在她睡觉时不准发出较大

声响,比如音乐、电影等是不能播放的,寝室同学之间的串门更是不允许。刚开始室友都很配合,每次都关闭或将声音调至最低。时间一长,同学们都渐渐忍受不了了,每个人心里都多或少或有点意见。果然最后室友都不乐意了,他们认为每个人的作息时间都不一致,苏某的要求着实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严重影响了寝室的和谐,变相地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他们的日常生活完全被打乱,寝室矛盾逐步激化。室友刘某脾气较为急躁,对苏某的行为极度反感。某天中午,苏某提出相同要求移动一下床位以方便拿东西,刘某本就对苏某有很大意见,便充耳不闻,装作没听见,苏某多次向刘某要求无果,情绪颇为激动,开始自言自语发泄情绪,侮辱性的语言也不时迸出。刘某对此类话语很是恼火,加之早就对苏某有看法,转过身对苏某大肆指责,室友见此情形也都纷纷站在刘某一边。苏某见自己的要求得不到理解,情绪更加激动,跳下床据理力争,场面火药味十足,矛盾正式爆发。 二、案例分析 得知此事,我很吃惊,赶紧下寝了解情况。从走访中感觉到不仅同寝室同学对她有意见,班级其他同学对她也颇有微词,同学们都反映苏某性格怪异,脾气古怪,大家都不愿意与苏某有过多交流。课后找她到办公室我们谈了很长时间,从与她的对话中发现,我初步认为他们的寝室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她的自负和性格上的孤傲,加之室友脾气的火爆,互相产生厌恶,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就成为导火线,引发矛盾升级,直至大打出手。为此,我就苏某问题多次与其父母联系,

辅导员工作案例——发现自己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发现自己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 张三 案例简介 经管学院2013级学生罗同学,性别女。该同学个子不高,但是穿着打扮很个性:头发很短,长度和男生的头发长度差不多;她穿的衣服是男式的,鞋子也是男式的,若是她不开口说话,乍一看,会以为她是个男生。作为新生入学安排宿舍时,站在女生宿舍门口迟迟不肯进去,并说:“自己是男生,为什么要进女生宿舍?”在交谈中,该生一直强调自己是个男生。学院立刻组织院校两级的心理老师对其辅导,在学院心理老师的干预下,才住进了女生宿舍。大二下学期,进入酒店进行企业实习,但在酒店客房部实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在客房看电视,用客房的洁具等事件,引起了酒店领导以及客人的投诉与不满,同时被单位以不能胜任酒店工作退回学校。 案例分析处理 作为一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主要工作内容。针对此案例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积极干预,关心爱护。 在得知罗同学的问题后,学院立刻建立三级帮扶机制。学院领导立刻联系学工处,并请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老师给予辅导;学院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积极关爱,定期和罗同学谈话,了解该同学问题的根源;同时,安排大二的学姐和罗同学一个宿舍,也安排一名性格乖巧的女生主动和她交朋友。作为班主任和辅导员,我们知道这些情况过后,认为解决罗同学心理障碍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她和周围的人友善相处,于是便找了罗同学同学进行了多次深度的谈心。班主任对她说:“罗同学,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处理自己心理问题的时候,一定会出

现很多问题。其实解决心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周围的和谐相处,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合理地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结交一些朋友,学会与人相处。每个人都是善意的,敞开自己的心怀,会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的更加美好。”她听了这些话之后,低头沉默了许久。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心之后,发现她开朗了,愿意和我们交流她内心的想法了,这是感到欣慰的事情。 二、心理辅导,同伴教育。 在安排宿舍的过程中,罗同学同学与宿舍管理人员发生了一定的争执。她是一名女同学,但是在安排宿舍的过程中,罗同学却执意要住进男生宿舍,并说:“我是男生,为什么要住在女生宿舍?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女生的才是女生,而我心理上认为我是个男生,我就是个男生。”当发现这名同学存在心理问题时,首先安抚了她的情绪,并寻找了学院和学校的心理老师对她进行了心理辅导。同时,安排班助和她同住一个宿舍,关注她心理和行为的动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罗同学同意以后住在女生宿舍,但在住宿的过程中,也与周围的同学发生了生活上的矛盾,我们本着以爱关注的理念,每1-2周定期找她谈心,关心她思想的动向。该同学表现为申述自己愿成为另一性别的愿望,发誓是另一性别,希望像另一性别那样地生活或要求他人如此对待,或深信自己具有另一性别的典型感受和反应。这符合DSM-4精神障碍手册所规定的性身份识别障碍的诊断。学院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首先,运用共情技术,在辅导过程中,表示老师十分理解和同情她的情绪和感受,对他人的处境或遭遇感同身受。目的是让她感到老师是真心的理解与支持她,同时她也可以完全的信任我们的。其次,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首先,我们剖析她早起发展过程中记忆深刻的伤害,罗同学告诉老师,她和父母关系一般,因为自己是留守儿童,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她很少关心。她从

80辅导员学生工作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辅导员学生工作典型案例 目录 关于征集优秀学生案例和加强安全自律防范典型案例的通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做好典型案例征集及讨论工作的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典型案例征集和讨论的通知 (1) 典型案例之一:一件小事-----也谈安全防范严谨自律 (1) 典型案例之二:来自西部的印象--让青春一路闪光 (6) 典型案例之三:放任自己终酿苦果 (9) 典型案例之四:决不轻言放弃 (11) 典型案例之五:家长遭遇诈骗谎称学生车祸 (12) 典型案例之六:柯同学的转变过程 (13) 典型案例之七:打开心房磨亮人生 (15) 典型案例之八:千元现金和手机的代价 (18) 典型案例之九:人生有梦才能精彩 (19) 典型案例之十:天道酬勤 (21) 典型案例之十一:“我虽是一名贫困生,但我的思想精神并不贫困” (23) 案例十二:志存高远,努力拼搏 (25) 案例十三:勇敢的向前迈出你的脚 (27) 案例十四:几则恶性毕业生过错案例 (28) 案例十五:遵纪守法明礼诚信 (29) 典型案例之十六:网吧——让人弥足深陷的泥潭 (30) 典型案例之十七:慢慢走,欣赏吧 (32) 典型案例之十八:勤奋学习厚积薄发 (34) 典型案例之十九:给新生们的几句话 (36) 典型案例之二十:防骗总攻略 (37) 典型案例之二十一:骗子就在身边 (38) 典型案例二十二:留级,只是新的开始 (40) 典型案例23:同学,别忘了,我们都爱你 (42) 典型案例24:感恩的心---电话情结 (43) 典型案例25:绽放青春 (45) 典型案例26:迎评估、促学风,共同抵制网络的诱惑 (47)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