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式英雄唐璜

合集下载

《唐璜》中拜伦形象浅析

《唐璜》中拜伦形象浅析

《唐璜》中拜伦形象浅析作者:刘海刚来源:《丝绸之路》2009年第24期[摘要]《唐璜》是诗人拜伦创作的艺术精品,其主人公唐璜形象的塑造,为其达到创作的巅峰具有非凡的意义。

唐璜的成功,融汇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甚至心血,而我们看到的永恒形象,更多地表现出双重身份,这两种形象完美地合二为一,成就了这一美男子形象。

[关键词]《唐璜》;拜伦;理想化[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57-02《唐璜》是诗人拜伦创作的艺术精品,作品的问世为作者非凡的诗人生涯挥就了最辉煌的一笔。

作者所塑造的唐璜,成为继堂吉诃德、哈姆雷特、浮士德之后西方文学史上第四大不朽人物形象。

《唐璜》的故事缘起于西欧的一个古老传说,在传说里,唐璜是一个放荡公子,勾引了西班牙塞维尔驻军司令的女儿,等这位司令上门去质问时,又被他一剑刺死。

后来,司令的灵魂前来报仇,终将唐璜拖入地狱。

传说里的唐璜是一个无恶不作、毫无心肝的放浪贵族公子。

这样的传说在人们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丰富、充实着。

17世纪,西班牙作家盖布里尔·代叶斯以此传说为题材编写了剧本,自此以后,唐璜的故事引起了不少文人的兴趣。

莫里哀的戏剧、莫扎特的歌剧、高乃依的诗剧、霍夫曼的作品中均出现过这个故事,巴尔扎克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命水》,大仲马写过同类题材的《堕落天使》,萧伯纳把它写进了剧本《人与超人》。

然而,惟有拜伦笔下的唐璜,作为永久的精品留存人间。

诗体小说《唐璜》一改传统中放荡公子的形象,而使其成为一个心地善良、易受诱惑、时而坚强时而软弱的青年。

这样的塑造,使人物有血有肉、不甚完美,但却真实存在。

正是天才诗人拜伦把《唐璜》推向了艺术的最高峰,而最终使唐璜走进了每个读者的内心。

这一诗体小说《唐璜》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唐璜系列”中最闪耀的明珠。

《唐璜》绝非拜伦的自传,但唐璜作为诗人笔下为数不多的男性形象,多少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浸染了作者本身的血液,带有诗人生活的印记。

拜伦唐璜人物形象分析

拜伦唐璜人物形象分析

拜伦唐璜人物形象分析
拜伦的长篇诗《唐璜》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在其中,唐璜这个人物形象既是一个英雄,又是一个痴情的爱人,更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分析唐璜在拜伦的诗中所呈现的形象特征。

首先,唐璜是一个英勇的战士,他在激烈的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在拜伦的诗中,唐璜惨遭败北,但他并没有向死亡低头。

相反,他振作起来,重整旗鼓,反抗入侵者。

唐璜的勇气来自他的坚定信念,他相信自己的力量和正义的事业。

正是这种信念,让他在战斗中保持了他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唐璜是一个痴情的爱人,他热爱他的妻子,对她忠实不渝。

在唐璜的诗中,唐璜对爱妻的感情始终如一。

他深深地爱着她,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她。

即使面临着失败和死亡的威胁,他也不曾放弃他对爱情的执着与坚持。

这种痴情的爱情表现了唐璜内心深处的美德,体现了他的高尚人格。

第三,唐璜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他不仅有着英勇和痴情的一面,还有着自卑和迷茫的一面。

在拜伦的诗中,唐璜时常陷入自我怀疑和迷茫之中。

他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强调了他在遭受困境时的内心体验和复杂性。

这种复杂的人物形象让唐璜似乎更像一个真实的人。

最后,唐璜的形象特征让人们感受到他的人性。

唐璜的英勇和热爱表现出他的正义和美德,而他的自卑和迷茫,则揭示
了他的人性脆弱。

本文分析了唐璜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他的英勇和痴情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唐璜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形象。

唐璜的形象不仅丰富了拜伦的诗歌,也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美好情感。

拜伦及其代表作《唐璜》

拜伦及其代表作《唐璜》

后期创作
讽刺诗《别波》(1818》、《审判的幻景》
(1822),后期诗作。 压卷之作《唐璜》(1818——1823)
拜伦长期侨居意大利参加 烧炭党的革命活动。1823年希 腊反抗土耳其奴役的斗争高涨, 拜伦放下写作,去希腊参加斗 争,他卖掉自己庄园,为希腊 军筹集资金。他当选希腊军总 司令,1824年4月19为一个心地善良的 热血青年。他在16岁爱上了一个少妇,事败被迫离家远航, 经历了海上风险,死里逃生。在海岛上和海盗的女儿相爱。 被海盗卖为奴隶,到了土耳其苏丹后宫。因不愿阉割出逃, 参加俄军攻打土耳其,成为俄军英雄。他来到彼得堡,成为 女皇叶卡捷琳娜的宠臣。最后作为俄国的外交使节派往英国, 活跃于上流社会。 作品未完成,诗人参加希腊革命而牺牲。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 拜 伦
一、生平与创作
拜伦(BYRON,1788-1824) 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 人,他的诗篇洋溢着民主理想和 民族解放斗争的激情。毕生为民 主自由而战,是西方文学史上用 生命去殉从理想的著名代表。
出生伦敦破落贵族家庭,父亲在拜伦4岁时 游荡而死。母亲把对丈夫的怨恨发泄在儿子身上。 拜伦天生跛脚,常常受人欺负。从小养成忧郁、 孤独、反抗的性格。10岁继承男爵爵位,成年后 以世袭议员的身份进入上议院。
《恰尔德· 哈洛尔德》
长诗(1809-1817)早期代表作。共4章,描
写孤独的漂泊者恰尔德· 哈洛尔德出游欧洲的 见闻,被看作是诗人的自述。
1812年拜伦在上议院发表演说,反对把罢工和捣毁 机器的工人处以死刑的法案,为暴动工人辩护,不 见容于英国政府。 讽刺诗《法案制订者颂》《勒德分子之歌》
拜伦的不朽
拜伦的死,震动文坛,引起全英国和欧洲进 步人士的悲悼。报纸上讲,本世纪两个伟大人物 拿破仑和拜伦几乎同时辞世了。人们赞颂他的卓 越天才,更加景仰他的革命壮举。歌德赞他是 “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为“思想 界的君王”。 诗人的不朽,都在他们的作品,拜伦的不朽, 还在于他是19世纪初期最伟大的反抗者和行动者。

西方文学_浪漫主义文学第二讲:拜伦《唐璜》

西方文学_浪漫主义文学第二讲:拜伦《唐璜》

《 唐唐 璜璜 与》 海插 黛图 :
· ·
(四)思想内容
1、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 特别是“神圣同盟”国的黑暗丑恶进行揭露讽刺: (1)揭露讽刺时代特征:封建专制的暴虐、社会道德 的虚伪、拜金主义的丑恶; (2) 揭露讽刺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金融资本的罪恶;
(3)揭露讽刺不合理的婚姻以及上
(一)《唐璜》(Don Juan)形象演变的几个节点
14世纪的西班牙民间传说
《塞利维亚的登徒子》 莫里哀《唐璜,又名石宴》
人物性格的双重性 拜伦《唐璜》
(三)人物形象
• 唐· 璜——一个芸芸众生式的复杂人物: 是一张白纸,作者用“人类感觉的永恒色彩”在上 面涂抹出“人性图画”(雪莱语)。
1、天真纯洁热情、富于人性、酷爱自由; 2、顺应人的天性,无视清规戒律;又意志薄 弱,随波逐流。 复杂的人
——《锡雍的囚徒》 ——《普罗米修斯》 ——《路德之歌》
• 在意大利与希腊,参加烧碳党人组织与希腊独
立革命军,进入创作上最
辉煌的时期
——《唐璜》(未完成)
——《审判的幻景》 ——《该隐》 ——《青铜时代》
拜伦的三种生理秉性 其二:自卑、自尊 、仇恨 、反抗: 先天跛足与个 人心理秉性; 其三 :放纵情欲与 “自然人 ”心理秉性 。
事 、 抒情、议论、讽刺巧妙结合。
3、语言风格多样、极富变化,把愤怒的揭露、辛辣的 揶揄、尖刻的辩论、俏皮的嘲笑、热烈的抒情和哲学 的沉思表现得恰到好处。
② 阿尔巴尼亚、希腊 游记
③ 比利时、瑞士游 记 ④ 意大利游记
广泛运用对比手法,出 色描绘自然景色。 • 表述反暴政反侵略、 追求自由、歌颂民族 解放斗争的主题;
• 在上议院的活动 ——《〈反对破坏机器法案〉 制定者颂》 • 拿破伦失败后的岁月 ——《东方叙事诗》

浅析莫里哀与拜伦笔下唐璜形象的不同点与成因

浅析莫里哀与拜伦笔下唐璜形象的不同点与成因

浅析莫里哀与拜伦笔下唐璜形象的不同点与成因作者:田桂丞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2期摘要:唐璜是西方文学中一个文学形象群,许多作家都曾经以唐璜为题材撰写过作品,莫里哀的剧本《唐璜》和拜伦的长篇叙事诗《唐璜》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莫里哀笔下的唐璜是一个伪君子,而拜伦笔下的唐璜则具有英雄的气质。

通过文学活动四要素的理论分析,导致两者形象截然不同的原因是创作环境和创作主体的差异,即世界和作者的差异。

关键词:唐璜;莫里哀;拜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170-03一、唐璜形象概述唐璜是西方文学中的“四大不朽人物”[1]之一,与之并列的分别是哈姆莱特、浮士德和堂吉诃德。

唐璜是西方文学史中的“常青树”,在文学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许多重要的作家都曾发掘改编或再次创作过唐璜题材的作品,这使得唐璜形成了西方文学中一个较为丰富的文学形象群。

唐璜的传说起源于中世纪的西班牙。

在传说中,他姓泰诺里奥,名璜,是一位西班牙的贵族花花公子。

仰仗着国王对其家族的庇护,他肆意行骗、为所欲为,以诱惑、奸淫妇女为乐。

更过分的是,他对所有对他不满的人都横加迫害。

民众虽恨之入骨,但囿于其家族背景而敢怒不敢言。

最终他恶有恶报,他诱奸塞维利亚城驻军司令的女儿,等司令上门质问,又被他一剑刺死。

司令手下的士兵们群情激奋,在设计把他引诱到司令的墓地时将其杀死。

为了迷惑社会舆论,士兵们还到处散布谣言说他被恶魔带入地狱。

唐璜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但却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之一。

唐璜传说在西班牙成型,随即传到了意大利,后来又经法国传至英国、德国、挪威、瑞典、俄罗斯、波兰,直至整个西半球。

“在意大利,吉利贝蒂和希科尼尼先后于1652和1670年对唐璜进行改编;在法国,1658、1659年多里蒙和德维尼耶先后推出关于这个传奇人物的剧本。

1713年,法国勒泰里耶创作的第一部有关唐璜的歌剧在巴黎上演。

莫里哀 拜伦 索利利亚笔下的唐璜

莫里哀 拜伦 索利利亚笔下的唐璜

莫里哀、拜伦、索里利亚笔下的“唐璜”源于中世纪西班牙民间传说的唐璜故事,自17世纪起就开始出现不同作家的不同文本中。

老愤青今天试图从作家的创作背景上对莫里哀,拜伦和索里利亚三位作家笔下不同的唐璜形象进行简要的对比分述,谈谈自己阅读不同《唐璜》文本的感想。

一、唐璜原型及有关唐璜的作品:文学史上能与作者一起流芳百世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人们记起某位作家的伟大时,作家笔下的人物也同时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千百年来,一颗颗闪耀文学星空的巨星,为我们留下了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

有的成为作家所在民族的精神象征;有的越过国界,成为世界的共同的财富,唐璜就是其中的一个。

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中,通过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神话、传说而“出名”的,可以说占了大多数。

关于唐璜,和堂·吉诃德一样他是西班牙奉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礼物。

他们在西班牙的知名度就像我们能随口说出的三国人物和水浒英雄,为所有的人所喜爱和津津乐道。

1、唐璜传说的原型和第一部将唐璜故事搬上舞台的作品。

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古城,距马德里540公里,瓜达尔基维河从中流过,塞万提斯在那里的一所监狱里写出了《堂·吉诃德》。

关于唐璜的民间传说,也是始于该城。

十六、十七世纪时该传说流传已久:当时24贵族之一特诺里奥家族的浪荡公子堂胡安,勾引了塞维利亚城修道院骑士团长的女儿。

骑士团长对他严加谴责,结果被他用刀杀死,但由于家族势力杀人者未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修士们欲为骑士团长报仇,便把堂胡安诱惑到骑士团长死后被葬的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墓地,就在堂胡安又侮辱安眠于地下的骑士团长时,墓地上骑士团长的石像突然复活了,把不知悔改的堂胡安拉进了火海。

公元1625年,身为神父的西班牙剧作家蒂尔索·德·莫利纳来到了塞维利亚,在参观了骑士团长乌里奥的坟墓之后,他写了剧作《塞维利亚的嘲弄者和石头客人》,这是唐璜的形象第一次从传说搬上舞台。

在蒂尔索的作品中,唐璜被塑造成一个色鬼、淫棍,一个以打击对手为乐事的无赖。

_唐璜_研究与拜伦其人_李天英

_唐璜_研究与拜伦其人_李天英
但是, 拜伦却称赞 “一切文明社会的道德诗人”。 正如 他所改编的唐璜, 他的方式同加缪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即 加缪对此哲学化的解读也从侧面让读者认识到拜伦式唐璜 的现代性和他所遵守的客观的道义。 在加缪看来荒诞是在 “人类的需求与世界的非理性的沉默这两者的对抗中产生”。 [6] “荒诞取决于人, 也不多不少地取决于世界。 荒诞是 目 前 人与世界唯一的联系, 把两者拴在一起, 正如惟有仇恨才 能把世人锁住”。 [7]它 “本质上是一种分离, 不属于相比因素 的任何一方, 而产生于相比因素的对峙”。 这种对峙也是人 想去亲近和理解自然宇宙与自然密不透风的冰冷和厚重性 的对立、 我与他人身上所体现的某种非人因素的对立以及 由于我对我的存在的确信和我企图提供这种确信的内容之 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之间的对立。 如何面对荒诞, 加 缪认为 “不是要求生活得更好, 而是要求生活得更多”, 唐 璜一次又一次享受爱情, 就是加缪认可的、 积极追求生活、 永不放弃的生存方式。 然而, 同样 “在拜伦身上, 痛苦和 幽默二者再加上一点疯狂的自我主义结合在一起” 演绎着 生存中难以褒贬的荒诞生存, 但是 “他的病态使他对道德 世界的存在总是保持敏感, 而他的激动也因为他公然反抗 这个道德世界而更加深刻。” [8]恰如弗莱 (Northrop Frye) 所 说: “拜伦的诗歌最大的吸引力实际上就是他本人。 他证 明一条很多批评家认为不可能的事, 即一首诗可以带来历 史和自传档案那样的效果。 这个批评问题不仅对我们了解 拜 伦 乃 至 对 整 个 文 学 都 至 关 重 要 。” [9]尽 管 这 些 批 评 是 苛 刻 的, 但对于了解拜伦确实必要的。
围绕拜伦个性而展开的研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这些研究诸如 “道德与否”、 “拜伦式英雄” 和拜伦与不

浅析《唐璜》与拜伦

浅析《唐璜》与拜伦

浅析《唐璜》与拜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摘要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拜伦的《唐璜》包含一个有趣的两重性: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唐璜,一个是适中的“我”,即作者,两个时间,故事发生的时间在18世纪末,“我”对故事进行评论的时间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拜伦有意识地、大规模地、不遗余力的要把自己的议论掺杂在故事之中,拜伦运用了卓越的谈话艺术。

拜伦似乎略有一点幻灭感,对于事物采取一点嘲讽态度,但骨子里却是充满热心的,有正义感的,永远是自由的斗士,专制主义的敌人。

《唐璜》被认为是拜伦诗歌创作的顶峰。

这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唐璜》不仅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关键词:拜伦拜伦式英雄浪漫主义情怀AbstractGeorge Gordon byron (1788 -- received), British early 19th century is one of the greatest romantic poets. In his poetry shaped batch "byronic hero". Byron is not only a great poet, or a battle for the ideal life valor;He positive and courageous in revolution, participated in Greece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and become one of leaders. Byron's "don Juan" contains an interesting duality: two characters, a don Juan is moderate, is one of the "I", namely, the two time, the story happened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time, the "I" in stories to comment on time in in the 1920s and around;Byron consciously, large-scale, spare no effort to their own comment in the story of doping, byron using excellence in the art of conversation. Byron seems slightly a little disillusioned feeling, for things to take a taunt attitude, but 1.outwardly is filled with warm, have a sense of justice, is always the freedom fighters and absolutist enemy. “Don Juan” is considered byron poetry creation peak .This is a magnificent views , artistic conception is open ,superb ,art outstanding narrative poems ,in Britain and Europe literary history are rare .”Don Juan” is considered byron’s masterpiece , also is the European romantic literature masterpiece , becalled “ extremely genius masterpiece Goethe”Keyword:Byron byronic hero the romantic feelings目录一、引言 (1)二、拜伦创作《唐璜》的背景 (1)(一)人生经历对《唐璜》创作的影响 (1)(二)追求自由对《唐璜》创作的影响 (2)(三)爱情观对《唐璜》创作的影响 (3)三、唐璜与拜伦艺术形象的共同之处 (4)(一)风流的性格 (4)(二)革命者的反抗性 (4)(三)善良与诚挚 (5)(四)浪漫主义情怀 (5)四、拜伦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 (5)五、结束语 (7)致谢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璜
——最后一个"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 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 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
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 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 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 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 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
长诗《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中 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 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 长篇诗《唐璜》中的唐璜,哲理 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 雷德,等等。
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绝顶天才之作
——歌德 英国语言中没有这样的作品。 —— 雪莱 拜伦勋爵的最后华丽的诗篇。 ——济慈
三文学演变历程
缘起:《唐璜》的故事缘起于西欧的一个亚的荡子》
希科尼尼《石像的雕刻》
莫里哀《唐璜》
巴尔扎克《长寿药水》
莱淄《唐璜》
四故事简介
主人公唐璜是西班牙贵族青年,16岁 时与一贵族少妇发生爱情纠葛,母亲 为了避免丑事远扬,迫使他出海远航。 于是,通过唐璜的冒险、艳遇和各种 经历,广泛地描绘了18世纪末19世纪 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唐璜在海上 遇到风暴,船沉后游抵希腊一小岛, 得到海盗女儿海蒂的相救。诗歌歌颂 了他们牧歌式的真诚爱情。但是海盗 归来后,摧毁了他们的一切。此后, 唐璜被当作奴隶送到土耳其市场出卖。 又被卖入土耳其苏丹的后宫为奴,逃 出后参加了俄国围攻伊斯迈城的战争, 立下战功后被派往彼得堡向女皇叶卡 捷琳娜报捷,得到女皇的青睐,成为 宠臣。
七影视作品
谢谢聆听
一拜伦与《唐璜》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长诗之一,全诗 16000余行,诗人预计写24章,因赴希腊 而辍笔,故仅得16章及第17章的开头数 节。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 作品。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
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 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 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 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这 也是一部宏伟,意境开阔,见解 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 英国以至欧洲文学史上都是罕见 的。《唐璜》不仅是拜伦的代表作,也
五思想内容
1对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初“各国社会可笑的方 面”进行讽刺。 通过主人公的冒险,足迹揭示出时代特征; 封建专制的暴虐和社会道德的虚伪。 讽刺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讽刺不合理的婚姻和上流社会不合理的婚 姻现象 2充满对正义事物的爱,对失去自由者的同情和 被压迫者的号召。 3对生与死诸多问题的哲理性思考。
六艺术特色
《唐璜》是一部将诗人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的作品。 1富有传奇色彩。 2写作特色:夹叙夹议。主人公的经 历和作者的议论互为层次,相互结合。叙事 跌宕诡奇,议论奔放凌厉。 3讽刺达到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的程 度。 4长诗的语言酣畅自如,生动,精妙, 闪耀着卓越的智慧。格律优美而富于变化, 表现出诗人超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