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员在舞台上的形体表演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是指歌唱者通过身体动作、肢体语言等方式来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形体表演在声乐演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音乐表演的感染力,提升观众的审美体验。
形体表演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地传达音乐作品的情感。
音乐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色彩,而形体表演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方式来表达这些情感。
当演唱一首充满悲伤情感的歌曲时,歌唱者可以通过身体的姿势和面部的表情来表达出这种情感,使观众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忧伤之美。
形体表演可以提高歌唱者的舞台魅力。
歌唱是一门高度表演性的艺术,观众不仅仅是来听歌的,更是来观赏歌手的表演的。
形体表演可以增加演唱者在舞台上的吸引力和互动性,让观众对演唱者产生更多的关注和兴趣。
如果歌唱者能够灵活运用形体表演,将自己的个性和魅力融入到演唱中,那么观众们便会被深深地吸引住,对演唱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感。
形体表演可以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是通过声音来传达的,而形体表演可以给予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当演唱者展示一段高亢激昂的音乐时,他可以通过肢体的挥舞和踏步的力度来增强音乐的动感和激情,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形体表演还可以帮助歌唱者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效果。
良好的形体控制和肢体动作可以使歌唱者更好地掌握呼吸和发声的技巧,从而提高歌唱的质量和效果。
正确的体态可以帮助歌唱者保持良好的呼吸状态,使声音更加稳定和饱满。
形体表演还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地控制声音的音色和音高,使音乐表演更加细腻和丰富。
形体表演在声乐表演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它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地传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增加舞台魅力,提升艺术表现力,并提高演唱的技巧和效果。
歌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应该注重形体表演的训练和提高,以更好地展现音乐的美和情感。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运用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运用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运用是指歌者在演唱过程中利用身体的各种姿势、动作、肢体语言等形体表达手段,来增强演唱效果,传递情感,与观众建立心理联系。
在声乐表演中,形体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和舞台表现力,同时也能够使整个演出更加生动、感人、有吸引力。
形体运用能够帮助歌者更好地展示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歌曲通常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形体运用能够将这些内涵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势传递给观众。
在演唱一首动感的歌曲时,歌者可以通过舞动身体、挥动手臂、踏着节奏等形体动作表现出歌曲中的活力和激情;而在演唱一首悲伤的歌曲时,歌者可以通过低头、倾听、抱臂等形体姿势表现出歌曲中的悲伤和忧伤。
通过形体运用,歌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
形体运用可以增强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
舞台是歌者展示自我、传递情感的重要地方,而形体运用能够使歌者在舞台上更加自如地展现自己,增强自己的舞台表现力。
通过良好的形体动作,歌者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注意到自己,从而更好地享受演唱的乐趣。
形体运用也能够让歌者在舞台上更加自信、大方,使他们展现出自己的独特的个人魅力,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印象。
形体运用还能够使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更加流畅、协调。
歌唱是需要通过呼吸和声带来产生和发出声音的,而良好的形体运用可以帮助歌者更好地掌握呼吸的节奏和规律,使声音的发出更加流畅自然。
通过合理的动作和姿势控制,歌者能够更加有力地运用声音来表达情感,使音乐更加动人心弦。
形体运用还能够帮助歌者更好地发挥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使整个演唱过程更加和谐统一。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音乐表演不再仅仅是声音的传递,更多的时候,表演家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因此,在音乐表演中,形体表演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形体表演能够使得音乐表演更加饱满、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声乐表演中,形体表演同样非常重要,它能够让演唱家更加自如地表达情感,让观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音乐。
形体表演的重要性不能被忽略。
首先,形体表演能够增加音乐表演的表现力。
声乐表演是一门讲究情感表达的艺术,只有真正理解音乐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演唱家才能够达到情感的最高表现。
而形体表演能够帮助演唱家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同时将情感传达给观众。
其次,形体表演还能够增强观众的记忆效果。
在演唱会或者舞台上,演唱家的形体表演往往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这些动态的姿势和表情能够大大增强观众的记忆效果,让观众更加容易记住这场演唱会或者表演的某个重要片段。
此外,形体表演还能够增强音乐表演的美感。
在声乐表演中,演唱家的身体语言和声音应该是一体的,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通过身体的优美姿态和舒展动作来搭配声音,可以产生视觉上的美感,使表演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在形体表演方面,演唱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关注身体的动态性。
身体语言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意义的形式,因此,演唱家需要注重自己的姿态和动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这些变化。
其次,需要注意肢体的平衡性。
演唱家应该保持优美的姿态和动作,同时保持肢体平衡,避免出现过度的转移重心等情况。
最后,需要注意肌肉张力的掌控。
肌肉张力是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基础,演唱家需要在表达情感时掌控好自己的眼神、面部表情和身体肌肉张力,使其更加自然和真实。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声乐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唱歌是其重要的表演方式,而形体表演则是声乐表演非常重要的一环。
形体表演是指身体姿态、肢体动作等与音乐、歌词相适应的表演形式。
声乐表演中,形体表演不仅能够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内容,还能够增加观众对表演的视觉体验和吸引力,因此,形体表演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声乐表演来说十分重要。
首先,形体表演需要注意的是姿态的正确性。
良好的姿态能够使肌肉更加放松,从而让歌唱更加自然、轻松。
做到背部挺直,肩胛骨向下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开放胸腔,抬头挺胸,下巴平放等都是声乐表演中良好的姿态。
这些姿势的正确性不仅能够减少压力,还能够帮助身体呼吸更加顺畅,让歌唱更加舒展、自由。
其次,肢体动作也是形体表演的重要形式。
肢体动作可以增添歌曲的气氛,让观众更加投入到表演中。
舞台表演中,手势、身体移动和微移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
在使用肢体动作时,需要充分考虑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不要过分使用或者使用不当,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使表演失去重点。
另外,表情也是形体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情的准确、生动和自然能够使歌曲的情感更加深入人心,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感情共振。
表情的正确使用需要充分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不要过分用力或夸张,以避免表演出现不合理或过度的情况。
最后,良好的形体表演还需要与音乐紧密结合。
歌曲和动作应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音乐需要成为动作和情感的载体,提高表演的整体协调性和流畅性。
因此,艺术家应该仔细考虑声音和肢体动作的节奏和韵律,让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呼应。
总之,在声乐表演中,形体表演不仅仅是一个姿态或者动作的展示,它还是构成艺术家演出风格的一大要素。
艺术家应该在专业训练、眼神交流和舞台表现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创造更加精彩的演出效果。
只有在不断地练习和演出中,才能真正掌握形体表演的艺术门道,让表演更加丰富、更加深入人心。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形体表演是声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表情等与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将歌曲表达得更加生动、真实,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形体表演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形体表演来提升声乐表演的效果。
形体表演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声乐表演是一种综合艺术,不仅仅局限于声音的表达,还需要通过肢体的动作、肢体的姿态、面部表情等来传递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形体表演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传达歌曲中的情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内涵。
形体表演还可以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使观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享受到美的视觉享受,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形体表演如何运用在声乐表演中,来提升表演效果呢?通过动作的运用,可以使歌曲的表达更加生动。
歌手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例如手部的挥动、舞步、转身等,使观众感受到歌曲的节奏感和动感。
通过姿势的运用,可以传递歌曲的情感。
歌手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进行不同的姿势,例如伏身、跪下、展开双臂等,来传递歌曲中的悲伤、喜悦、温柔等情感。
通过面部表情的运用,可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歌手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例如微笑、皱眉、流泪等,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情绪变化,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
除了以上的一些基本技巧,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形体表演应与声音相协调。
形体表演是声乐表演的辅助手段,不应主导声音的表达。
形体动作、姿势和面部表情等都应与歌曲的意境相一致,与声音相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
形体表演应根据不同的歌曲进行灵活的调整。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情感和意境,因此形体表演也需要根据歌曲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表演更加准确地传达歌曲的内涵。
形体表演应与舞台布景、服装等元素相结合。
舞台布景、服装等视觉元素也是声乐表演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形体表演应与之相协调,使整个表演更加完美。
形体表演在声乐表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表情等与声音相结合的方式,使歌曲更加生动、真实。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运用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运用声乐表演不仅仅是声音的发挥,同样重要的是艺术家身体的表现,也就是形体运用。
形体在声乐表演中,既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媒介,也是艺术表演的一种要素。
艺术家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情感,调整演唱的力度和音量,展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增强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实现音乐与视觉的融合。
形体运用是艺术家身体动作的一种表现方式,艺术家需要采用各种姿势、动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唱歌的情感。
艺术家需要恰当的表现自己唱歌中的情感,例如哀愁、欢乐、惊讶等等情感,需要通过自己的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传达给观众。
艺术家可以利用各种表现手法,例如舞蹈动作、朗诵姿势、肢体动作等方式,让听众感受到他们正处于音乐当中,与音乐的情感共鸣。
舞蹈动作是形体表现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艺术家可以通过开阔的肢体动作、柔和的手势等方式加强整个表演的效果,达到更好的视觉体验。
舞蹈动作不仅能够调整音乐表演的进度和节奏,而且还能够增强观众视觉的感受。
艺术家可以通过舞蹈动作展现出自己的情感,通过手势展示深情,通过柔和的肢体动作表现出幽怨等等,艺术家很懂得自己的定位,也懂得如何利用形体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朗诵姿势是一种与舞蹈动作互补的形体表现方式。
朗诵姿势是以片段化的形式,通过脸部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方式表现出心理和语言的情感。
朗诵姿态可以强调音乐的感觉,加强音乐与语言的表现,让观众更好的体验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
肢体动作是形体表现中的另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肢体动作强化音乐表演的节奏,增加效果,让观众更好的体验唱歌的情感。
肢体动作可以表达出不同情感,例如愤怒、悲伤、欢愉等等, 通过肢体动作展现出自己的情感,增强唱歌的情感和感觉。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

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探讨形体表演是声乐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演唱者以肢体的姿态、动作、舞蹈等丰富表现音乐情感、意境的手段。
它是声乐技艺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演唱者的表现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形体表演方面,演唱者需要掌握正确的站姿和坐姿,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避免站姿不稳或坐姿不端引起的不必要误解和干扰。
此外,演唱者需要根据不同情境和音乐节奏进行动作或舞蹈表演,达到和音乐、歌曲的整体效果和谐一致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表现形体动作和舞蹈时,演唱者不要过于追求夸张炫目和技巧高超,而应该更注重形式与内容的融合,追求情感的真实和内在的情感表达。
形体表演的艺术效果与演唱者自身的形体素质密切相关。
因此,演唱者需要通过专业的形体训练和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肌肉控制能力和身体灵活性。
只有健康的身体和完美的肌肉控制能力,才能帮助演唱者更好地把握形体表演节奏和形式,达到更完美的表演效果。
形体表演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演唱者个人的技巧水平,还与合理的舞台布局、合适的服装选用、灯光布置的合理精心设计密切相关。
因此,合理的舞台设计和舞美设计对演唱者的表演和音乐的情感表达至关重要。
在灯光布置方面,应创造出适合音乐和歌曲情境的灯光环境,使演唱者和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和表演的情感内涵和意境。
综上所述,形体表演是声乐表演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地传达歌曲情感和意境,达到与音乐的和谐统一,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因此,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演唱者应注重形体表演技巧的培养和提高,重视舞台布局和舞美设计,努力达到最完美的表演效果。
试论声乐表演者的舞台表现素质

试论声乐表演者的舞台表现素质声乐表演者的舞台表现素质是指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和表现能力。
它包括声乐技巧、舞台形象、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声乐技巧是声乐表演者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声乐技巧涉及到演唱的声音控制、发声技巧和演唱技巧等方面。
声乐表演者应该具备正确的呼吸方法和音域掌握,能够准确地发出音符,并且能够流畅、准确地演唱各种音乐曲目。
声乐表演者还应该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韵律感,能够正确地解读和表达音乐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舞台形象是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给观众留下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舞台形象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且能够更好地传达表演者的艺术意图。
舞台形象包括着装、化妆和仪态等方面。
声乐表演者应该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演出的场合选择合适的着装和化妆,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姿态和动作也应该得体、自然,能够与音乐作品的内容相呼应。
情感表达是声乐表演者的关键素质之一。
声乐表演者应该能够通过声音和表情准确地传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他们应该具备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和角色的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唱中,并且能够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
声乐表演者还应该具备情感转化和情感传递的能力,能够将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观众,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声乐表演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舞台表演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过程,而声乐表演者是连接观众和音乐作品的桥梁。
声乐表演者应该能够与观众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能够用音乐的语言与观众进行沟通。
在演出中,声乐表演者还需要与伴奏者和其他演员进行良好的协作,以达到整体的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声乐演员在舞台上的形体表演
鲍玉婷
【摘要】无论什么形式的演唱都需要演唱者最大程度发挥歌唱与表演的融合,声乐演员的形体表演在舞台表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达到“声情并茂”的关键环节。
本文主要探讨声乐的舞台形体表演问题,扎实的声乐功底基础上再加上良好的形体表演才能称得上演唱的真
正成功。
关键词:声乐艺术形体表演
无论传统的艺术家还是现代的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艺术对情感的
表达,声乐表演自然也不例外。
艺术家表达情感有自己的规律,而声乐艺术在表达情感时就应该遵循“声音与情感”关系的规律。
情感是抓不住的,不能召之即来,动作是情感的捕获器,是情感的诱饵,情感是动作的结果。
因此,掌握情感的正确方法是进行动作的前提。
不要直接表演感情,而是立即动作,不要“挤情感,而是积累情感。
不是极力表现情感,而是控制情感。
众所周知,动作是戏剧的根基,虽然动作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地位虽然没有如此高,但是动作却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因素。
中国戏曲就是综合“唱”、“念”、“做”、“打”的手段,以形体动作为主的艺术,声乐演员也有必要研究一下舞台艺术表演中的各种“肢体语言”。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的形体表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手势。
手势是人类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不仅能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势,而且能够为形体造型。
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必须有一种控制力,一种驾驭能力。
并且要按歌唱的正确姿势来进行歌唱艺术的表演。
因此我认为,歌唱艺术也是需要有一定“架势”的。
我国
著名民族声乐歌手刘和刚,在青歌赛中演唱《父亲》时,不仅观众被感动,就连在坐的评委都潸然泪下,并且得到了全场最高分,这是和他精湛的演唱技术和准确到位的舞台形体表演分不开的。
刘和刚的几个手势动作,到现在仍被现在的歌手模仿。
在声乐艺术表演中,是
以歌唱为主,手势动作为辅,不可喧宾夺主,手势动作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应该是灵活自如、变化多端的。
很多表演书籍都把手势总结为“引”、“定”、“开”、“合”、“托”、“错”几种手势。
有的同学甚至歌手,无论演唱什么风格的歌曲,在台上的手势始终都是几个固定“架势”,这样一来给观众的感觉就很生硬、呆板了。
声乐演员在演唱时手势不能太多,双手动作要求协调、自然,做到随情而动。
如果为了做动作去故意摆弄手势,动作就显得生硬、做作,失去了手势辅助表演的意义。
要把手势动作作为表现感情的一部分,形成辅助歌唱的“无声的语言”,使歌声、手势与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
二、眼睛。
人们把眼睛比喻为心灵的窗户。
人们各种的复杂的
乃至细微的感情,均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
不同的眼神和眼光,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与感情。
我国著名民族声乐歌唱家阎维文先生,他的演唱总能赢得观众的赞叹。
这不仅是因为他精湛的演唱,更与他准确、到位的舞台表演是分不开的。
其中他那双具有很强“杀伤力”的眼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的眼睛总是很有“神儿”,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要用眼睛向观众倾诉什么似的。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声乐演员的“眼力”,用眼力把观众带入歌唱。
京剧大师侯喜瑞对舞台表演中眼睛的表现方法有着很精辟的论述:“‘眼是心中苗’虽然是句俗语,但可以说明眼睛对重要性,因为人物的一切感情都要通过它看出来。
”我认为,手、步、身、口都对了,眼睛不精不拢神,也没法抓住观众。
侯老先生论述京剧架子花的“眼法”对于歌唱艺术表演有很重要的
参考价值。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要懂得“眼法”的表现力。
首先眼
睛要有神,用眼神与观众交流,用眼光示意景物的高、低、远、近,用眼睛表达情感,通过眼神当中各种“眼法”表演,把歌唱活了,唱出“精气神儿”来。
这样才能抓住观众,才能感人,才具有美的感染力。
三、面部表情的处理。
人的种种感情在产生时都会在面部有所表现,这就是表情。
情生于内而表于外,感情和表情是由直接联系的,真实的感情和表情的表现是统一的。
有种对声乐演员面部表情的描述十分恰当:面部表情有“春、夏、秋、冬”之分。
有位经验丰富的独唱演员说过这样深有感触的话:“我登台演唱时,一出场,我觉得台下都是我久违的朋友,所以我在台上的面部表情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表达歌曲中的感情,一定要在面部表情上有所体现,是什么感情就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面部表情处理要准确到位。
在声乐艺术中有个专业术语叫“笑肌”,在民族声乐中“笑肌”运用的较多。
然而“笑肌”的运用要根据歌曲的情绪各运用的位置,在演唱那些情绪低沉或者庄重严肃的歌曲时,面部表情就不能仅是单一的笑了。
而应该根据歌曲背景去灵活运用面部表情的“春、夏、秋、冬”。
一首歌得以流传是靠真实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共同体会,声乐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就是自己的再创作:例如在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时就不能是“愁眉苦脸”的表情,在唱《黄河怨》时就不能是“眉开眼笑”的表情,在唱《大森林的早晨》时,眼前就要立刻出现晨雾、青山、流水、树木、鲜花、飞鸟等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像诗一样清新优美的画面,各种表象都会清楚地呈现在眼前。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面部表情的处理要掌握贴切、真实、自然、表里如一,因此,根据歌曲内容表达的需要来训练自己的表情是歌唱演员的基本功之一。
四、形体表演要落落大方。
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一定要使人感觉这个演员落落大方、精气十足,毫无拘谨之感。
形体表演再加上“戏”,就更有艺术魅力了。
有的人认为声乐艺术的舞台形体表演是从开始歌唱到歌唱结束这段时间,所以就去特意训练到什么时候加什么动作,什么地方是什么表情。
我认为声乐艺术的舞台形体表演应该从观众看到你的第一眼开始,或者说从登上舞台的第一步开始,直至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这段时间。
因为一个声乐演员展现给大家的是整体“包装”,而不是局部“特写”。
梨园行的上场叫“登台亮相”,表演者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一印象”好与坏,全凭“相”亮得好与坏。
“相”扮得好坏,“步”走得好坏,“身”挺得好坏都是形体表演落落大方的重要因素。
我认为形体表演要注意两点:精神抖擞、亲切热情;不卑不亢、潇洒自然。
演唱者一出场首先要“抖擞精神”,一上场的“台步”和“身段”就透着一种振奋的感觉,神经系统就透着一种振奋的感觉,神经系统就能协调全身松与紧的控制力和“台步”的节奏,观众看到表演后也会觉得:“这个男演员真是英俊潇洒”,“这个女演员真漂亮”。
声乐演员就是艺术的表现者,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体现艺术的风度,就应该让观众感到艺术的美!演员在场上还应表现出一种不卑不亢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个演员自尊与自信品质的体现,自尊与自信是演员艺术表演获得成功的精神支柱。
演员只要有不卑不亢的自尊感,心理状态平衡,就能赢得观众尊重,自然产生不卑不亢的态度。
同时要注意动作潇洒自然,有适度感,演出过程中,从头到尾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台风,全身心投入到歌唱艺术的创造之中。
五、个人学习心得。
我曾经是一名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来到大学之后改成声乐演唱专业,由于有一定的形体表演功底,我能感受到在歌唱时加入形体表演能使演唱者更为放松、投入,充分表达出作品
的内涵,达到声情并茂。
在大二年级,张冉老师为我们开设了一年声乐表演训练课,该课程针对于歌唱中形体表演方面做了专门的训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训练表演技能,使我们提高表演能力,挖掘表演潜能,充分实现歌唱与表演的结合,受益匪浅!我认为作为独唱演员,一定要全面的学习各项技能,使自己不但掌握很好的演唱技巧,更要学会舞台艺术表演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在舞台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吸取精华。
只有这样歌唱和表演才会逐渐进步、逐渐成熟,声乐演员才能全身心投入歌唱艺术中去,去歌颂美、表现美,把美妙的歌唱艺术献给祖国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