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介绍、产生及其危害

亚硝酸盐介绍、产生及危害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结晶的化工产品,形状极似食盐。
工业盐(又称私盐)因系由化工原料加工制成,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
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一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产生硝酸盐(NO3—)与亚硝酸盐(NO2—)分别是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的酸根,它们作为环境污染物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气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以及动植物体与食品内。
环境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污染来源很多,如:1.人工化肥:有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钠和尿素等;2.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与人畜粪便,据测试1升生活污水在自然降解过程中,可产生110毫克硝酸盐;1公斤垃圾粪便堆肥在自然条件下经淋滤分解后,可产生492毫克硝酸盐;3.食品、燃料、炼油等工厂排出大量的含氨废弃物,经过生物、化学转换后均形成硝酸盐进入环境中;4.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锅炉、民用炉等燃烧石油类燃料、煤炭、天然气,可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平均燃烧1吨煤、1千升油和1万立方米天然气可分别产生二氧化氮气体9、13与63公斤,这些二氧化氮气体经降水淋溶后可形成硝酸盐降落到地面和水体中;5.食品防腐与保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被广泛用在肉品和鱼的防腐和保存上,以使肉制品呈现红色和香味,在每公斤肉食品中加入亚硝酸盐(一般为亚硝酸钠)5毫克以下,在一定时间内肉色观感良好;加入20毫克以上,可呈现商业上需要的稳定色彩;加入50毫克则有特殊气味。
环境中化肥施用、污水灌溉、垃圾粪便、工业含氮废弃物、燃料燃烧排放的含氮废气等在自然条件下,经降水淋溶分解后形成硝酸盐,流入河、湖并渗入地下,从而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
亚硝酸盐性质

亚硝酸盐性质亚硝酸盐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物,它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特点。
它们主要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的许多应用,这说明它们具有着多种不同的性质。
本文将对亚硝酸盐性质进行介绍。
一、结构特性亚硝酸盐是一类有机物,其化学结构包含一个硝基和一个酸基,在结构上是一种卤素的盐类。
它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RNO2,其中R代表一种有机官能团,例如烷基,取代基,等。
它们的分子量很小,通常为100 - 250,这种物质具有离子性和化合性。
二、物理性质亚硝酸盐的物理性质主要取决于其结构和官能团。
它们的晶体结构是晶体状固体,颗粒大小可以达到纳米尺度。
它们有一定的屈光性,可以在某些特定光谱范围内发射吸收光。
此外,它们的溶解度和湿度也会受到影响,其中溶解度较高,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化学性质亚硝酸盐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即酸性和碱性。
在酸性状态下,它们会分解为氧化物和水,形成HNO2的混合物。
当它们与酸反应时,会形成HNO2,H2O2和N2O4的气体混合物。
在碱性条件下,它们分解成氢氧化物和氧,形成硝酸根和水。
它们可以与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碳酸金属反应,以形成这类盐类。
四、生物应用亚硝酸盐具有多种生物应用。
它们可以作为液体溶液或固体晶体来使用,用于分离、分析和测定物质,这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物质。
此外,它们还可以用于除臭剂、防腐剂和医疗保健产品,此外,它们也可以用于药物制造、食品加工、染料制造等行业。
五、安全性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所以它们必须在特定环境下使用,需要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其中吸入这类物质可能会导致喉部刺激、干咳以及恶心等症状,长期暴露可能会导致肝脏和肺部的损伤。
另外,食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也可能会导致中毒。
总之,亚硝酸盐是一类常用的有机物,具有酸性和碱性性质。
它们具有着良好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于多种行业。
但同时,它们也具有很强的毒性,能够较易地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使用这类物质时,应当小心谨慎,确保人身安全。
亚硝酸盐相关知识介绍

亚硝酸盐相关知识介绍一、亚硝酸盐的存在在生活中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NaNO2)和亚硝酸钾(KNO2),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微咸涩,易潮解,易溶于水,与食盐极为相似,因此被称为工业食盐。
亚硝酸盐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特别是在食物中。
自然界很多食物包括粮食、鱼类、蛋类、蔬菜、肉类中都含有亚硝酸盐,蔬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大约是4毫克/千克,肉类约有3毫克/千克,蛋类约有5毫克/千克,豆类相对较高,可以达到10毫克/公斤,含量极底,再加上亚硝酸盐不会蓄积在体内,而会通过尿液排出,因此日常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亦用作食品着色剂和防腐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亚硝酸盐。
允许用于肉及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中,添加亚硝酸盐可以抑制肉毒芽孢杆菌,并使肉制品呈现鲜红色,但是亚硝酸盐的添加使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在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使用量不得超过0.15g/kg。
在肉制品中的最终残留量不得超过50mg/kg,肉罐头中不得超过30mg/kg,而婴儿配方乳粉中的残留量不得超过2mg/kg。
二、亚硝酸盐的危害1、亚硝酸盐的中毒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并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
口服亚硝酸盐10分钟至3小时后,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等症状,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后只要正确迅速救治,一般能很快痊愈。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①尽快催吐,洗胃和导泻。
②服用解毒剂亚甲兰(美兰),维生素C。
重危患者可输入一定量的新鲜血,及时处理低血压休克,纠正酸中毒,吸氧及其它对症处理。
细说亚硝酸盐的产生、危害、预防和处理方法(不支持活菌)

细说亚硝酸盐的产生、危害、预防和处理方法(不支持活菌)中国水产频道报道,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
在有的池塘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偏高现象相当严重且普遍,而且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还会突然升高,导致鱼虾的突然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即使有时达不到致死浓度,但由于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含量超过鱼虾的忍耐程度,导致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生长或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
亚硝酸盐是养殖水域中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鱼虾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可以造成鱼虾慢性中毒,此时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在饲养的过程中,投喂饲料的质量和投喂方法对产生亚硝酸盐的作用很大。
特别是驯化养鱼,投喂的颗粒饲料含蛋白较高,有一些蛋白质是鱼类无法利用的,这些蛋白要排泄到水体中,还有投喂方法不当,造成鱼类吃得过饱,有一些饲料来不及消化就排泄到水中,此外,有的饲料直接落入水中未被鱼儿吃食,这些排泄物和残饵在水中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氨和有毒物质,再经过亚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作用很快转化为亚硝酸,亚硝酸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后形成亚硝酸盐。
在不少养殖地区,仍然是采用投饲和施肥相结合的方法养鱼,使用的是有机肥和碳酸氢铵等肥料,这些肥料在水体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氨态氮,氨态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亚硝酸氮,进而被硝化细菌氧化为硝酸氮。
养殖池塘长时间不清除池底淤泥,这些过多淤泥在养殖的过程中进行分解发酵,消耗氧气,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氨态氮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就会产生有害的亚硝酸盐。
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投喂饲料量也大,很容易造成水体缺氧,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氨。
水体的溶氧越不足,在PH值越低,水温越低的情况下,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越高。
在春秋季节,温度变化较大的时候,养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不足(主要是由于低温、营养不足、天气不好等)引起藻对氨氮的吸收能力减少,使得硝化细菌对氨氮负荷加大。
浅谈食品中亚硝酸盐检验结果的判定问题

浅谈食品中亚硝酸盐检验结果的判定问题摘要:亚硝酸盐既可能是食品添加剂,也可能是污染物,由于亚硝酸盐的双重属性,检测机构在亚硝酸盐检出后,会存在适用标准选择的困惑。
本文归纳了亚硝酸盐判定标准使用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与思考,以期对检验工作中遇到类似案件有所借鉴。
关键词:亚硝酸盐;污染物;食品添加剂;检验结果;判定亚硝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和护色的功能,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较多[1]。
因亚硝酸盐本身的毒性及易与其他物质产生一类致癌物质亚硝胺,亚硝酸盐同时被作为食品中严格控制的物质[2],是食品安全监控指标之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与最大残留量均进行了规定,并建立了多种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3]。
由于现行标准对不同食品类别、不同环节中亚硝酸盐使用标准要求存在差异,加上生产工艺等原因,造成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存在判定争议,本文重点针对食品检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案例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1关于亚硝酸盐的判定标准1.1 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的限量规定某些食品会因其生产、加工、包装、贮存等过程产生亚硝酸盐,为严格控制亚硝酸盐的含量,防止食入过量亚硝酸盐造成的身体损害,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对腌渍蔬菜、生乳、乳粉、包装饮用水、矿泉水、特殊膳食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做了严格规定。
1.2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使用量规定亚硝酸盐作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可作为护色剂、防腐剂在多种肉制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15g/kg,以亚硝酸钠计,残留量≤30mg/kg。
由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肯定式列表制,凡未列入标准范围的食品类别为不得使用。
1.3餐饮环节禁止使用公告因亚硝酸盐与食盐十分相似,发生过多起误用亚硝酸盐导致食物中毒事件,2012年5月28日发布的《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中明确禁止餐饮环节使用亚硝酸盐。
关于亚硝酸盐的科学解读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关于亚硝酸盐的科学解读2016年08月18日发布入夏以来,食物中毒报告呈上升趋势,其中一项主要原因是食用亚硝酸盐超标的卤肉制品、凉拌菜等引起食物中毒。
那么,亚硝酸盐是什么?如何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有何相关标准和法规?消费者和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如何防范亚硝酸盐导致的食物中毒?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第13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有关专家解读亚硝酸盐。
一、亚硝酸盐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含氮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含氮无机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以及人类的活动,构成了硝酸盐的重要来源。
在硝酸盐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伴随亚硝酸盐的产生。
常见的亚硝酸盐主要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其外观与食盐类似,呈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无臭,味微咸,易潮解和溶于水。
中国人最早发明使用亚硝酸盐加工禽畜肉,用于延长肉的保质期。
《宋史》科技卷中记载,亚硝酸盐可用于腊肉防腐和发色,并于公元13世纪传入欧洲。
二、我国及世界各国对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使用限量及残留量均有明确规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规定亚硝酸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2mg/kg·bw。
世界各国也均对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使用限量做出规定。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亚硝酸盐的使用和安全管理有着严格要求,按照标准规定使用亚硝酸盐是安全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可作为护色剂、防腐剂在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和熏、烧、烤肉等加工中使用,并规定了最大使用量和最大残留量。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对生乳、包装饮用水、腌渍蔬菜等产品中的亚硝酸盐残留量均做了相应的限量规定。
原卫生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0号)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亚硝酸盐的产生条件

亚硝酸盐的产生条件一、什么是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指含有亚硝根离子(NO2-)的化合物,通常是由亚硝酸和其盐类组成。
它们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产生,包括自然界和人工环境。
二、亚硝酸盐的产生条件1. 食物加工过程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如腌制、熏制、烤制等,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例如,在熏肉和香肠中添加的亚硝酸钠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并增加食品的色泽和口感。
2. 水处理过程在水处理过程中,氯气或次氯酸钠被用于消毒水源。
这些消毒剂可能与水中存在的有机物质反应生成亚硝酸盐。
3. 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如氧化铵或氨水与氯或次氯酸钠反应时也会生成亚硝酸盐。
此外,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生成大量的亚硝酸盐。
4. 自然界在自然界中,一些细菌可以将氮气还原为亚硝酸盐。
这些细菌通常生活在土壤和水体中,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5. 烟草燃烧在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这些亚硝酸盐可以通过吸入或食用含有烟草残留物的食品而进入人体。
6.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亚硝酸盐的产生,例如自然灾害、交通污染等。
三、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过量摄入亚硝酸盐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长期摄入大量的亚硝酸盐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此外,过量摄入亚硝酸盐还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四、如何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为了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2.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减少亚硝酸盐的形成。
3. 避免过度烤制、熏制等在烤制、熏制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度烤制、熏制等。
4. 选择安全的水源选择安全的水源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
如果自来水中存在亚硝酸盐,则可以使用滤水器或其他净化设备进行处理。
5. 合理使用化学药品在使用化学药品时,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进行使用,以避免产生过多的亚硝酸盐。
水和食物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浅谈

水和食物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浅谈摘?要水和食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但同时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
硝酸盐、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其中亚硝酸胺是公认的致癌物质,过量食用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不卫生的水和不安全的食物也是引发亚硝酸盐中毒和亚硝酸胺致癌的因素之一。
因此,应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以防止体内转化亚硝酸胺。
关键词饮用水;食物;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酸胺中图分类号 r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52-0234-02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味苦且咸,易潮解,易溶于水。
亚硝酸盐是工业用盐,食品工业上严格的限量使用。
因外观颇似食盐、白糖、发酵粉和碱面,极易被误用而引发中毒事故。
一定量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心慌、气短、腹胀、口唇及指甲青紫。
水和食物中存在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
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细菌更容易滋生,这就使得亚硝酸盐在食物中的含量大幅攀升。
亚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胺而成为一种致癌物质。
1 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性质硝酸盐(no3-)与亚硝酸盐(no2-)分别是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的酸根,它们作为环境污染物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气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动植物体与食品内。
常见的硝酸盐类有: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铅等它们极易溶于水,硝酸钠、硝酸钙是很好的氮肥。
固体的硝酸盐加热时能分解放出氧,其中最活泼的金属硝酸盐仅放出一部分氧变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类有: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味微咸涩,易溶于水。
它们可用于印染、漂白等行业,并广泛用作防锈剂,也是建筑业常用的一种混凝土掺加剂。
在一些食品如腊肉、香肠等中,常加入少量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和增色剂,不但能防腐,还能使肉的色泽鲜艳。
但是,亚硝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它可诱发人体胃癌、肝癌、食道癌等疾病,过量或长期食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危害,所以,国家对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亚硝酸盐
摘要:参考相关文献,对亚硝酸盐的危害、限量、检测方法、抑制和去除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危害国家限量检测方法抑制和去除方法
亚硝酸盐,俗称“硝盐”,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主要指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味微咸涩,易潮解,易溶于水,与食盐极为相似,因此被成为工业食盐。
亚硝酸盐在工业、建筑业有广泛的用途,在食品中也常被用作为发色剂、防腐剂而限量使用。
在水产品中,亚硝酸盐在防腐、保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的过量。
而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在很多食品中,亚硝酸盐被检测出含量超标。
一直以来,对亚硝酸盐的研究从未停止,也成为食品界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危害
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中毒
现在的科学研究结果一般认为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
而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进入人体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合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使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并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参考文献:
1.廖京勇.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综述【J】.广东化工,2010,5.
2.冯枫,邹丽丽,郑娇,邱培梅.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中国公共卫生,2002,11.
3.华煜等.仿生型信号分子对烟草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J】.烟草农学,2010,7.
4.梅行等.大蒜与胃癌Ⅱ——大蒜对胃液硝酸盐还原菌生长及产生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J】.营养学报,1985,9.
5.王红霞,张稳婵.樱桃汁消除亚硝酸盐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
6.周丽华,麦国冲,阙素芬.雪莲果块茎乙醇提取液清除亚硝酸盐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0,8.
7.江敏,倪宏珍,柯春霞.荔枝核提取物清除亚硝酸盐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