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最新
一键修复老旧照片个Photoshop的老照片修复技巧

一键修复老旧照片个Photoshop的老照片修复技巧一键修复老旧照片的Photoshop老照片修复技巧在数字摄影逐渐普及的今天,很多人可能已经习惯了使用手机或相机来记录生活中的重要瞬间。
但在过去,胶片相机是最主流的摄影工具,因此许多人仍保留着大量的老旧照片。
这些照片由于时间的推移,往往出现了各种问题,例如色彩褪化、污渍、折痕等。
而Photoshop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提供了一键修复老旧照片的功能,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hotoshop进行老照片修复。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老照片修复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作:1. 数码扫描仪:将老照片数字化是修复的前提,在扫描时要选择高分辨率和无损压缩格式,以保留尽可能多的细节。
2. Photoshop软件:确保你已经安装了最新版本的Photoshop软件。
二、导入照片1. 启动Photoshop软件,点击“文件”->“导入”->“扫描仪”。
2. 在弹出的扫描仪设置窗口中,选择你的扫描仪,并设置扫描参数,如分辨率、颜色模式等。
3. 在窗口右侧的“预览”区域可看到照片的实时效果,确认设置无误后,点击“扫描”按钮进行扫描。
三、修复工具的使用Photoshop提供了多种修复工具,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修复。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修复工具:1. 修复画笔工具(Spot Healing Brush Tool):该工具可用于修复照片上的小划痕、斑点和污渍。
选中该工具后,可以直接在照片上涂抹即可修复相应区域。
2. 修复画笔(Healing Brush Tool):该工具可以修复较大面积的瑕疵,如折痕、撕裂等。
在使用前,需要按住Alt键在相邻区域选取样本,然后在需要修复的区域涂抹。
3. 克隆图章工具(Clone Stamp Tool):该工具可以在照片中复制修复的区域,并精确地复制到指定区域。
使用前,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源区域,然后在需要修复的区域点击即可进行修复。
15张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印象老照片满满都是回忆

15张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印象老照片,满满都是回忆!
本组图片真实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照片是由多名中外摄影拍摄的,取景地点遍布全国各地;而今的中国,高速发展,越来越繁华,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或者还记得曾经的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和现在的社会相比,可以说是有着巨大的变化。
历史老照片: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块索尼产品的大广告牌。
图:街头卖冰糖葫芦的小贩,记得这是小时候的最爱。
历史老照片:在八达岭长城上拍写真的新人。
图:在滑旱冰的男女,在80年代,这算是一种比较时髦的娱乐活动。
历史老照片:坐在游泳池旁的女性的背影。
图:手持“大哥大”的人,在80年代末,用得起“大哥大”的人绝对是土豪级的人物。
历史老照片:街上做小吃的小摊,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
图:骑着自行车上班的女性,穿着打扮是越来越时尚了。
历史老照片:上海外滩长椅上的一对情侣,随着社会不断开放,恋人们可以光明正大秀恩爱了。
图:在路边卖水果的阿婆。
历史老照片:在公园里合照的美女。
图:80年代的马路,机动车很少,主要以自行车为主。
历史老照片:夏天在游泳的人群。
图:农村里的小孩在玩老鹰捉小鸡。
【草根说历史的微信公众号:lyxtea 期待您的加入,一起畅谈历史】。
难得一见!86张杭州老照片,回不去的杭州记忆

难得⼀见!86张杭州⽼照⽚,回不去的杭州记忆现在的杭州时尚、繁荣、潮流⼜多变G20后,被⼤家称为国际化⼤杭州可是你可还记得,曾经的杭州是什么模样吗?▼那时候的杭州,市区没那么⼤,也没这么多⼈稀稀拉拉的却谁都不陌⽣那时候的⽼杭州城⾥公交车还是带辫⼦的⼤电车杭州城⾥的⼤电车。
⼤家出⾏主要都是骑着⾃⾏车骑车路过正在修建的中北桥。
那时候的西湖边⼈不多,只有⽼杭州们满满的⾜迹80年代的西湖边,游客不多,杭州⼈可以随时起舞。
最弥⾜珍贵的是——那时候,天总是蓝的,⾼楼很少,举⽬四望⼀览⽆余今后恐怕难见⿎楼、浣纱河、⽼雷峰塔同框了那时候杭州的记忆也还都是这样的宝⽯⼭上的保俶塔,现已全部翻新。
⽼雷峰塔,见证了杭城的风风⾬⾬,现已重建。
⿎楼,有厚重的历史感,也已翻新重建。
武林门长途汽车站,当时杭州⼈出⾏的主要⽅式。
武林门长途汽车站售票点,⼈潮涌动。
70年代市民在龙翔桥菜市场,争购长梗⼤⽩菜。
1975年的龙翔桥,挤公交真的不是现在才有的。
1975年,环城西路,⾬⼀直下,仿佛⼀部⽼旧默⽚。
杭州⼀户有“四⼤件”的⼈家,当时就是⼟豪家庭。
1978年改⾰开放,街头书信摊代写书信。
俯视下的庆春路。
杭州路牌。
1979,街坊邻⾥过春节,那时可热闹了。
运河上的船只,当时船是主要交通⼯具之⼀。
车夫运陶罐,这物件现在少见了。
杭州站(⽼城站⽕车站)。
80年代的⽼城站前⼴场。
80年代河坊街。
六和塔下的钱塘江游泳场。
雪中保俶塔。
杭州街头的摸奖(彩票)摊⼉。
潮鸣寺巷彩印照⽚社⼋⼗年代,岳王路花鸟市场的⾦鱼摊。
拱宸桥(现在可是⽹红胜地哦)拱宸桥东百井坊巷登云桥卖鱼桥⼩⼈书摊伴随了整个童年啊~北⼭街那时候也是蛮有范⼉的!湖墅南路,现在可是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车辆不多,显得马路很宽敞。
杭州环卫⼯⼈脚踏三轮垃圾车,现在似乎也还在!(胡志祥摄/1980年)那时候杭州的临街,都是这样的⼆层⽊头房⼦。
少年宫是⼀代⼜⼀代杭州⼈童年的记忆啊!1982年4⽉10⽇,登⽉⽕箭作为当时国内最⼤的游艺机在少年宫落成。
1978年的25张上海老照片

1978年的25张上海老照片1.那时候,浦东陆家嘴看起来平淡无奇,看不到一座摩天大楼。
上海人当时有句老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2.高高在上的交通警亭,交错复杂的电车线缆,新世界百货商场。
3.人们敲锣打鼓庆祝文艺出版社恢复开业。
粉碎四人帮以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人们的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
4.冬日里,穿着棉衣,戴着手套的老年人,聚在一起打太极拳。
5.外滩的一处自行车停放处。
街道上还有几辆小轿车。
6.青年人一边看着书,一边等着上海图书馆开门,那时候的学习氛围逐步浓厚起来。
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年轻人重新拾起书本,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7.公交车上,几个女青年在讨论着什么,一个女青年手里还拿着书。
公交车的车窗上还贴着标语:热烈欢迎北京市代表团来沪传经送宝!8.老弄堂里,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经过,地面是石头铺成的。
仔细看一下照片,有户人家二楼的窗外,怎么还有空调的外挂机?9.南京路上,索尼的电器广告。
索尼这么早进入中国了吗?10.老弄堂里,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在从洗衣机里拿出衣服,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木盆里搓洗衣服,小孩子们奔跑嬉闹着。
11.著名的瑞金制鞋厂里,姑娘们正在制作鞋子。
12.老弄堂里,有正在洗碗刷锅的大妈,还有一家人正在吃饭,还有人正在生火。
13.锃光瓦亮的红旗牌轿车引来大家好奇的眼光,一位师傅还拿着鸡毛掸子掸去车上的灰尘。
14.小朋友正在古猗园里学走路,母亲在一旁微笑着保护。
15.商店里,人们拥挤地围在一起,看着两人调试两台黑白电视机。
16.这张照片是站在交通警亭里拍摄的,警察好像在手动控制交通灯,不远处是新世界百货商场。
17.一个男子骑着二八自行车,从镜头一闪而过,前方是邮政支局。
18.12月23日,上海宝钢正式动工,从停着的这多辆轿车来看,领导们都来了。
19.1978年,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正式动工,工作人员正在用仪器测量着什么。
20.上海造船厂的职工食堂里,正在吃饭的工人,女工人胸前还戴着毛主席像章。
最新老照片的作文100字5篇

篇一:老照片看,这位就是我的妈妈。
这是她在贵州黄果树瀑布照的。
那个时候,妈妈才29岁。
妈妈小时候非常爱学习,勤奋刻苦,还当过大队委呢!黄果树风景如画,水哗哗地一直往下流,在加上妈妈甜甜的微笑,这张照片就更加美丽了。
照片里还有个秘密哦:妈妈肚子里还有个两个月的我呢。
篇二:一张老照片今年寒假期间,我翻到了一张老照片。
爸爸说:“这张照片是2002年爸爸带我们去开封旅游在天波杨府门前留下的。
照片中的小男孩是我,小女孩是我姐姐,中间的大男孩是我的哥哥。
那个时候我3岁,姐姐4岁,哥哥11岁,从照片上看我和姐姐很小,可以看出那个时候下着毛毛的细雨,还可以看到那个时间是5月1日,是劳动节,我们玩的很开心。
篇三:我的老照片这是一张三年前的照片,当时,也是国庆放假,妈妈带着我和表姐去灵宝公园玩。
照相的时候我马上摆了一个”孙悟空“的造型,很有趣吧?那个时候我刚看了《西游记》,因为孙悟空是个英雄,他经常打妖怪,抓坏人保护师父,所以我超喜欢他。
现在,我长大了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孙悟空。
我就想长大后当个警察,这样就可以像送悟空一样抓坏人了。
篇四:一张老照片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组织我们去鸵鸟园玩。
到了第二天,我们出发了,一个一个的上了车子,我非常高兴。
在车子上有唱、有跳、玩的可开心了。
到了鸵鸟园门口,我们一个接着一个的下车,下了车老师给我们戴上了橘黄色的红领巾。
我们进去走了一圈,又玩了一会儿爬圈圈的游戏。
我爬着爬着就摔了,但我还是把它爬完了。
今天,玩得真开心。
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回忆到那一天。
篇五:老照片我在相册里找到了这样一张老照片,那是我七岁时的老照片。
这时,我想起了我邀请我的好朋友琦琦和赵明轩来我家做客。
我妈妈已经买了一个大蛋糕,等蜡烛点上,我们就一起唱生日歌,唱完了生日歌,我就把蜡烛吹灭了,然后我们开始吃蛋糕,吃的时候我吃的特别快,把两三种水果都给吃完了,吃蛋糕时,妈妈还给我们照了好多照片,吃完了蛋糕,我们三个人弄得满嘴都是奶油。
老照片:80年代的河南郑州,带你重温这里的旧时光

老照片:80年代的河南郑州,带你重温这里的旧时光展开全文这是一组上世纪80年代河南省郑州市的老照片,通过这组老照片带大家去看那时的郑州。
图为郑州市花园路口,放眼望去这座城市被绿树环绕,难怪郑州有“绿城”之称了。
图为那时郑州市二七区的一个百货摊点摆设区,道路两旁都是服装店铺,这条不宽的道路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二七区,因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大罢工而得名,这里是郑州市的中心城区。
图为郑州国棉一厂大门前。
1953年5月1日,郑州第一家大型棉纺企业破土动工。
1954年该厂建成投产,被命名为郑州国棉一厂。
随后郑州又建了五大棉纺厂,依靠六大国棉厂郑州也由此成为闻名遐迩的纺织城,纺织业为郑州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郑州街头的无轨电车。
1979年5月1日,郑州市第一条电车线101路正式运营。
这种车顶拖两条连接电线的“辫子”,当时又被称为“大辫子车”。
这些大辫子车承载着很多老郑州人的记忆。
图为郑州人民公园内的小吃一条街,这里留下很多人的美食记忆。
人民公园位于郑州市区中心北二七路西侧,这里1951年辟为公园,1952年8月1日正式开放。
图为那时的郑州火车站。
郑州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1949年5月,改称郑州站;1953年,郑州站改扩建工程动工;1956年,改扩建后的车站投入使用;1988年,郑州站再次进行改扩建工程;1999年12月,郑州站主站楼投入使用。
图为郑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开业的全省首个离退休干部星期日市场,右边那个推自行车的老爷爷穿着很时尚啊!身穿风衣的他在人群中很是显眼。
图为从空中俯瞰郑州市区,那时的二七纪念塔周边和如今已经大不一样了。
如今的二七纪念塔附近,高楼林立,商场遍布,成为商业繁华区。
旧中国老照片带给我们的历史感悟

旧中国老照片带给我们的历史感悟70年代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70年代的幼儿园,孩子们坐在小板凳上围成一圈。
那时候的幼儿园叫做托儿所,由一些机关单位或者工厂开设的,而只有在这些机关单位或工厂上班的职工的小孩才能在这里读,照看孩子的一般是一些工厂工人的家属,被称做阿姨,没有任何幼师的资格。
70年代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坐在教室里专心听讲的小学生,孩子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
那个时候觉得加入少先队戴着红领巾是一件很神圣和庄严的事情,记得当时老师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染成的。
70年代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一个小男孩在街边一个老奶奶的冰棍摊上买冰棍。
在那个年代里还没有冰淇琳,只有路上推着小推车卖的冰棍,那时候一根冰棍3分或5分钱,水里面加点糖冻起来再插上一根棍子就成了冰棍。
虽然这个扎根在我们记忆中的老味道很廉价,但它属于我们童年中最珍贵、最美丽的回忆,是昂贵的哈根达斯无法代替的味道。
70年代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一群小学生课余时间在打乒乓球,没有专业的乒乓球桌,在一块破旧的长桌子上,中间放一块砖做分界线,就成了他们的乒乓球桌。
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打,条件好的可以用专业球桌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或者用几张桌子拼起来就能打。
乒乓球这项运动在中国得到了普遍人的喜爱,普及程度很高。
70年代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一个大人推着小孩子在大街上散步。
在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中都会有一辆小竹推车,在温暖的午后,小朋友坐在小推车里面,爷爷奶奶推着小竹推车在街上、胡同或大院里遛弯,让人非常怀念。
如今这种小竹摊车已经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美好回忆的寄托。
70年代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两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子坐在马路边上,大人和小孩都席地而坐,小朋友在好奇的翻看着书本,两个大人坐在旁边给小孩讲解。
图中的两个女人都扎着麻花辫,是那个时候的女人比较流行的发型。
70年代的女人大部分都梳着辫子,而且基本都是扎着两个辫子放在胸前。
朋友圈发旧照的朋友圈文案

朋友圈发旧照的朋友圈文案1. “回到过去的时光,童年的记忆只能融化在记忆的照片里。
”2. “岁月如梭,只有照片是时间的见证。
”3. “时光荏苒,这些照片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友谊。
”4. “借着旧照,重温过去的欢笑和眼泪。
”5. “旧照片是我们与亲友的深情回忆。
”6. “再次翻出这些旧照片,仿佛回到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7. “旧照片,永远是最美丽的宝藏。
”8. “旧照片是人生的宝库,每一张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9. “在朋友圈中分享这些旧照片,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致敬。
”10. “旧照片像一本书,每一页都记录着我们的故事。
”11. “翻看这些旧照片,思绪如潮涌,感慨万千。
”12. “陪伴我们成长的旧照片,是最好的见证书。
”13. “回忆是一杯美酒,旧照片是触动心灵的暖暖回忆。
”14. “友谊的火花在这些旧照片中闪烁。
”15. “旧照片承载着岁月的沉淀,记录了我们成为朋友的点滴。
”16. “看着这些照片,流年的风景在脑海中重现。
”17. “旧照片记录了我们的情感和纯真,给予了我们无尽的愉悦和感动。
”18. “这些照片彰显着我们真挚的友情,不论时光如何流转,我们的情谊永不褪色。
”19. “分享这些旧照片,是为了在忙碌的生活中记住那段珍贵的时光。
”20. “借着这些照片,让我们的友谊永远绽放。
”21. “旧照片是时间的宝藏,永远能带给我们温暖和笑容。
”22. “朋友圈里的旧照片,见证了我们成为彼此的陪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变化来自……
2015/10/29
2015/10/29
创建文明城市 我可以……
2015/10/29
海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整个标志以“文”字 为基础,结合首批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海城高跷 ”进行主体艺术设计。整 个标识简洁大方、线条流 畅、寓意深刻,彰显出海 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 民动员、上下一心的精神 面貌和海城市蓬勃发展的 新未来。
过去用棒槌
后来用洗衣板
2015/10/29
用的变化
过 去 的 用 品
现 在 的 用 品
2015/10/29
用的变化
仅仅数十载, 我们的通信方 式变得越来越 多元化,
我们不再需要 漫长的等待去 接收消息,也 不用只听不看。
2015/10/29
用的变化
2015/10/29
学校的变化
对我们学生来说,学校 的建设和我们息息相关, 小时的我们的教室,外 面下雨,里面跟着一起 下
服装的变化
过去的衣服
现在的衣服
2015/10/29
住的变化
草房
住的变化
砖木房
住的变化
钢混房
住的变化
钢混房
住的变化
二层小洋楼
住的变化
楼房
住的变化
住的变化
原来家里的摆设 现在高档现代装修
2015/10/29
住的变化
过去的厨房烧火做饭又热又 呛 现在的厨房宽敞明亮还没有 油烟。
2015/10/29
行的变化 泥泞的土路
2015/10/29
行的变化
水泥路
砂石路
2015/10/29
行的变化
乡村修上柏油路 高速路上架桥梁,行车方便
2015/10/29
行的变化 家庭出行越来越便利!
2015/10/29
行的变化
过去,只能靠牛、马运输 现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2015/10/29
用的变化
现在用全自动洗衣 机
而现在,高楼大厦,崭新的 教学设施,大面积的绿化, 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我们的 学习铺好了道路。
。。
娱乐的变化
过去,生活枯燥无 味。
现在,业余生活丰 富多彩!
2015/10/29
。。
娱乐的变化
娱乐活动
读书热
2015/10/29
娱乐的变化
“幸福腾鳌”杯全民篮球赛
人们在健身点锻炼
2015/10/29
海城市创建全国文 明城市logo
市民自愿遵守“关爱母亲河——我 承诺、我践行”
志愿者在清理河道
交通引导齐上岗 文明出行在身边
全力清除非法小广告,创建文明城市
植树造林,绿化城市
《争做文明小公民》 主题班会
2015/10/29
百名学生手持“福”字祝福祖国
我的梦,中国梦
2015/10/29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0课
老照片,新照片
执教者:张娟
2015/10/29
海 城 西 门 临 清 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海 城 老 火 车 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城火车站前欢迎的场面 。从建筑风格上来看,当时的海城火车站可能 是解放前日本人修建的。
海 城 公 园 魁 星 楼
上世纪30-40年代城内居民区
南门外海城沙河木桥
家乡的变化
2015/10/29
吃的方面
玉米面窝头
野菜窝头
20
吃的方面
玉米面饼子
高粱米饭
2015/10/29
吃的方面
咸菜疙瘩
地瓜
2015/10/29
吃的方面 吃得越来越好了!
2015/10/29
吃的方面 食物丰富多样,吃得健康!
2015/10/29
服装的变化
现在的学生校服
原来的学生校服
2015/10/29
南门外海城沙河新建大型木桥
海城城内居民区(具体时代不详,看建筑式样, 大概是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之间)
同泽高中
1977年新建火车站
南门外沙河大桥—新立大桥
1988年海城公园
1990年北关转盘
上世纪90年代的铁西地道桥
上世纪90年代海城中街
老西关转盘
联营公司
1994年北关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