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见的100项安全距离,有图有依据

合集下载

矿场安全距离规定(3篇)

矿场安全距离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矿场安全距离规定是为了确保矿场作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用于所有在我国境内从事矿山开采活动的企业。

二、矿场安全距离的定义矿场安全距离是指矿场与周边居民区、公共设施、道路等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的设定,旨在确保在矿场开采、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将事故影响降至最低,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威胁。

三、矿场安全距离的规定1. 矿场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1)露天矿山:年产40万吨以下、地下矿山年产3万吨以下的,与居民点的可视直线距离必须在500米以上;年产40万吨以上、地下矿山年产3万吨以上的,与居民点的可视直线距离必须在1000米以上。

(2)矿山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居民点、工厂等建筑物和公路、输电线路等公共设施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 矿场与公共设施的安全距离(1)与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的安全距离:一般应保持100米以上。

(2)与输电线路、通信线路等设施的安全距离:一般应保持50米以上。

(3)与水库、河流、湖泊等水源的安全距离:一般应保持100米以上。

3. 矿场与生态环境的安全距离(1)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保护区域的安全距离:一般应保持500米以上。

(2)与重要水源地、生态敏感区等的安全距离:一般应保持1000米以上。

四、矿场安全距离的执行与监管1. 矿山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安全距离论证,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2. 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距离规定执行,确保安全生产。

3. 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矿场安全距离的监管,对不符合安全距离规定的矿山企业,依法予以处罚。

4. 矿山企业应定期对矿场周边的安全距离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矿场安全距离的调整1. 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如发现周边安全距离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调整安全距离,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国家标准GB50160中有关安全距离列表

国家标准GB50160中有关安全距离列表

内容摘抄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表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相邻工厂或设施防火间距(m)液化烃罐组(罐外壁)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150 100 120 100 25 相邻工厂(围墙或用地边界线)120 70 120 50 70厂外铁路国家铁路线(中心线)55 45 80 35 —厂外企业铁路线(中心线)45 35 80 30 —国家或工业区铁路编组站(铁路中心线或建筑物)55 45 80 35 25厂外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边)35 30 80 30 —其他公路(路边)25 20 60 20 —变配电站(围墙)80 50 120 40 25架空电力线路(中心线)1.5倍塔杆高度1.5倍塔杆高度801.5倍塔杆高度—Ⅰ、Ⅱ国家架空通信线路(中心线)50 40 80 40 —通航江、河、海岸边25 25 80 20 —2.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3. 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4. 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规定减少25%;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25%;6. 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50%;7. 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25m;8.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

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危化品仓库安全距离1公里标准的合理性分析

危化品仓库安全距离1公里标准的合理性分析

危化品仓库安全距离1公里标准的合理性分析领导又在拿一公里安全距离说事儿。

这个一公里标准究竟是什么gui?根据国标GB18265-2000 (即《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围公共建筑、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1000米。

然而这个1公里的范围太大太可怕了。

根据标准,存放面积大于550平米的仓库,就属于中型仓库。

只要小区里面有公摊面积就属于公共建筑,省级道路就属于交通干线,工厂就属于工矿企业。

所以这个550平米仓库必须独门独栋,方圆一公里内不能有住宅小区,不能有省道以上的公路,不能有其他企业。

市区周边不可能有这样的仓库,村落也不可能建设这样的项目,工业园也不会批准这样的项目。

结论就是,只能往深山或者海岛去建设。

如果你想采购一桶溶剂用来溶解胶水油漆或者进行别的生产,你得付出远远高于货物价值的运费。

就好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超市与商场,任何物品都只能通过遥远的工厂或者深山里的仓库发货。

而且由于监管,一桶1000的货,得找3000的危化品运输车辆运输。

画美不看,从此中国企业破产的破产,外迁的外迁,人民处于绝对的安全中,享受经济崩溃的欢乐。

这种情况明显是不现实的,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标准本身,是否科学权威。

这个标准制定时间为2000年,撰写单位为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业协会。

此协会是民政部登记注册,由从事五金交电化工商品生产、流通的企业和个人、地方专业协会、行业科研机构及其与之相关的中介组织自愿组成的。

总的来说就是群众组织。

而在此之外,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几个有明确安全距离的标准,分别是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编写的。

其中关于安全距离的内容提到,最高规格才70米。

表4.2.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m)注:1当甲、乙类液体储罐和丙类液体储罐布置在同一储罐区时,罐区的总容量可按1m3甲、乙类液体相当于5m3丙类液体折算。

企业常见的100项安全距离,有数据有图有标准

企业常见的100项安全距离,有数据有图有标准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有安全距离那生产过程中也有安全距离你知道吗?今天整理了部分安全生产场景下的安全距离快来学习吧仓库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

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主要依据: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 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 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4.1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主要依据: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3.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国家标准GB中有关安全距离列表

国家标准GB中有关安全距离列表
12.工艺装置或装置内单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附录D。
4.3.5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罐区内,任何储罐的中心距至少两条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120m;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任何储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且最近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9m。
4.3.6在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区应设与铁路线平行的消防车道,并符合下列规定:
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
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
液化烃罐组(罐外壁)
60
60
90
70
90
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
60
1.5D(见注2)
90
50
60
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
90
90
(见注4)
4.4.8在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区内,两相邻栈台鹤管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甲、乙类液体的栈台鹤管与相邻栈台鹤管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甲B、乙类液体采用密闭装卸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25%;
2.丙类液体的两相邻栈台鹤管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7m。
5.2.5以甲B、乙A类液体为溶剂的溶液法聚合液所用的总容积大于800m3的掺合储罐与相邻的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7.5m;总容积小于或等于800m3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内容摘抄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表4.1.9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
相邻工厂或设施
防火间距(m)
液化烃罐组(罐外壁)
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
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

GB50160 安全距离汇总

GB50160 安全距离汇总

安全距离篇本文内容摘自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表4.1.9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相邻工厂或设施防火间距(m)液化烃罐组(罐外壁)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150 100 120 100 25 相邻工厂(围墙或用地边界线)120 70 120 50 70厂外铁路国家铁路线(中心线)55 45 80 35 —厂外企业铁路线(中心线)45 35 80 30 —国家或工业区铁路编组站(铁路中心线或建筑物)55 45 80 35 25厂外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边)35 30 80 30 —其他公路(路边)25 20 60 20 —变配电站(围墙)80 50 120 40 25架空电力线路(中心线)1.5倍塔杆高度1.5倍塔杆高度801.5倍塔杆高度—Ⅰ、Ⅱ国家架空通信线路(中心线)50 40 80 40 —通航江、河、海岸边25 25 80 20 —2.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3. 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4. 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规定减少25%;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25%;6. 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50%;7. 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25m;8. 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

4.1.10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1.10的规定。

纺织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

纺织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

纺织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
纺织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并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在纺织工业企业的设计中,防火间距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纺织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到防火间距的合理划分。

不同的生产区域应有明确的间隔,并且应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和物料特性进行布局。

例如,纺织品的储存区域应与生产车间有一定的距离,以防止火灾蔓延到生产区域。

纺织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应考虑到防火设施的设置。

应在生产区域、储存区域和办公区域等关键区域设置灭火器和灭火器箱,并确保其位置明显、易于操作。

此外,应设置独立的疏散通道,保证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撤离。

纺织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消防设备的合理设置。

应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布局,在关键位置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烟雾探测器、火灾报警器等设备,以及相应的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

这些设备的设置应符合相关的消防安全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火势。

纺织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到员工的消防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消防演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
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火灾危险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纺织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是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置,设置防火设施和消防设备,加强员工的消防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可以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安全。

安全距离标准

安全距离标准

安全距离标准
首先,安全距离标准在公共场所的应用至关重要。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我们需
要保持与他人的距离,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超市、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也需要排队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人群聚集导致病毒传播。

此外,公共场所的座位布局也需要按照安全距离标准进行调整,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有足够的空间来保持安全距离。

其次,工作场所也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距离标准。

在办公室内,员工之间的办公
桌布局需要合理安排,避免过密的办公环境。

同时,会议室、休息区等公共空间也需要设置标识,提醒员工保持安全距离。

对于需要面对面接触的工作,如服务行业、生产制造等,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和客户之间的安全距离。

除了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距离标准同样重要。

在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场合,我们也需要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因为亲密接触而导致病毒传播。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我们更需要加强对安全距离标准的重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总的来说,安全距离标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无论是在公共
场所、工作场所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时刻注意并严格遵守安全距禿标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地控制疫情,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安全距离标准,做好自我防护,共同抵御疫情的侵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常见的100项安全距离,有图有依据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有安全距离那生产过程中也有安全距离你知道吗?今天整理了部分安全生产场景下的安全距离快来学习吧仓库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每个堆垛面积不应大于150平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库房主通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7《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物品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米。

(GA1131-2014)6.8《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物品与照明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

(GA1131-2014)6.8物品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5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8《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米。

(GA1131-2014)6.8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米。

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米。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1131-2014)6.14-2-疏散指示标志的距离主要依据: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 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 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4.1-3-商业企业疏散安全距离主要依据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2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8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3.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5.19-4-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距离主要依据:气瓶与燃具的净距不应小于0.5m。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8.7.2软管与家用燃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2m,并不得有接口。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0.2.8-5-甲类仓库安全距离主要依据: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它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

3.5.1-6-消防器材安全距离主要依据: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 50M ;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0. 08M 。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一2005)5.1.3防火卷帘门两侧各0.5m范围内不得堆放物品,并应用黄色标识线划定范围。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8.3.7室外消火栓不应埋压、圈占;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 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7.6.2.3-7-高坠半径主要依据:可能坠落范围半径的规定R根据hi规定如下:a)当2m≤hb≤5m时,R为3m;b)当5m<hb≤15m时,R为4m;c)当15m<hb≤30m时,R为5m;d)hb>30m时,R为6m.《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工厂车间布置主要依据:机床与划线或检验平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1300 mm 平板与墙壁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0 mm。

《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 7741 1995)4.5.3车间横向主要通道根据需要设置其宽度不应小于2000 mm。

《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 7741 1995)4.6.3机床之间的次要通道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000 mm。

《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 7741 1995)4.6.4主要通道两边堆码的物品高度不应超过1200 mm 且高与底面宽度之比不应大于3,堆垛间距不应小于500 mm。

《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 7741 1995)4.6.6机床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0.7米;机床至墙壁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0.7米。

《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JB7741-1995)4.5.2一级石油库安全距离主要依据:甲B、乙类液体:地上罐组;甲B,乙类覆土立式油罐;无油气回收设施的甲B、乙A类液体装卸码头(一级库):距离居民区和公共建筑物100米,距离工矿企业60米,距离国家铁路线60米,距离工业企业铁路线35米,距离道路25米。

-10-石油库外墙安全距离主要依据:油库四周应设高度不低于 2. 5m的实体围墙。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5.3.3油库的围墙与爆破作业场地(如采石场)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00m。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4.0.12石油库用的库外埋地电缆与石油库围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4.0.13-11-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一)主要依据:《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 838—2009)7.5 储存库距露天爆破作业点边缘的距离应按GB6722 的要求核定,且最低不应小于300m。

8.4 储存库区四周应设密实围墙,围墙到最近储存库墙脚的距离不宜小于5m,围墙高度不应低于2m,墙顶应有防攀越的措施。

8.6 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地面储存库之间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20m,上述储存库与雷管储存库之间最小允许距离不应小于12m。

8.6 值班室距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黑火药库房的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表4 要求,距雷管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10.1 储存库门口8m 范围内不应有枯草等易燃物,储存库区内以及围墙外15m 范围内不应有针叶树和竹林等易燃油性植物。

-12-小型民爆库安全距离(二)主要依据:《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 838—2009)9.1.4 储存库内任一点到门口的距离不应大于15m,门的宽度不宜小于1.5m,高度不宜小于2.0m。

10.1 储存库门口8m 范围内不应有枯草等易燃物,储存库区内以及围墙外15m 范围内不应有针叶树和竹林等易燃油性植物。

16.2.3 堆垛之间应留有检查、清点民用爆炸物品的通道,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6m,堆垛边缘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2m,宜在地面画定置线。

16.2.4 各种民用爆炸物品整箱堆放高度,工业雷管、黑火药不应超过1.6m,炸药、索类不应超过1.8m,宜在墙面画定高线。

16.4.5 民用爆炸物品的装卸作业宜在白天进行,押运员应在现场监装,无关人员和车辆禁止靠近,运输车辆离库门不应小于2.5m。

-13-临时架空线距离主要依据:临时线路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导线,其截面应能满足用电负荷和机械强度的需要。

应用电杆或沿墙用合格瓷瓶固定架设,导线距地面的高度室内应不低于2.5米,室外不低于4.5米,与道路交叉跨越时不低于6米。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机械工业部[86]机生字76号)第二十条第1项。

-14-可燃、助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主要依据: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厂外铁路中心线、厂内铁路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主要道路路边和厂内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20、15、10和5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3.6-15-甲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主要依据:甲、乙类液体储罐与厂外铁路中心线、厂内铁路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主要道路路边和厂内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25、20、15和10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2.9-16-丙类液体储罐防火间距主要依据:丙类液体储罐与厂外铁路中心线、厂内铁路中心线、厂外道路路边、厂内主要道路路边和厂内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20、15、10和5米。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2.9-17-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的防火间距(6<V≤10)-18-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的防火间距(10<V≤20)-19-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的防火间距(3<V≤6)-20-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与站外建筑的防火间距(1<V≤3)17图-20图的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4.5的规定。

安全距离就是安全与生死的距离END内容来源于安全生产技术、浙江安全生产科技学会,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