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 植物与能量 微课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9 植物与能量丨冀教版 (1)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9 植物与能量丨冀教版 (1)

植物与能量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难点: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教具学具:图片、课件、实验材料(酒精灯、燃烧、馒头、火柴、湿毛巾)教法学法:探究、研讨法、实验法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生命活动要消耗能量师问:那么我们身体中的能量来自哪呢?生:我们身体重的能量来自米饭、馒头、蔬菜等食物师:食物最终来源是什么?生:粮食、蔬菜(植物)、肉类(动物吃植物)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从哪里来呢?这个新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

教师板书课题:植物与能量二、探究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1、打开书,阅读42页第一段资料提出植物体内能源来源的假设:土壤、水、化肥、太阳光等2、能量来自于土壤、水、化肥等,最后指出来自于太阳能,储藏在淀粉中,验证假设是否正确,逐一否定植物体内(1.)证明植物的能量不是来自土壤讲海尔蒙实验:有人说万物土中生,古人认为土是产生植物的能量的,后来,有位科学家海尔蒙做实验(把整个实验过程及结果讲给学生),证明植物的能量不是来自土壤。

生:(2)我证明植物的能量也不是来自于水我做的实验是:把两盆同样的花放在阳台上,其中一盆每隔一星期浇一次水,而另一盆每天浇两次水,过了两个月后,结果第一盆活得好好的,第二盆却枯萎了,根都烂了。

(3)证明植物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并储藏在淀粉中师:二百多年来,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研究空气的实验(把一只老鼠扣在玻璃钟罩里,不久老鼠就死了,把另一只老鼠和一盆绿色植物同扣在另一个玻璃钟罩里,放在有阳光照射到的地方,这只老鼠却活的很好。

)证明植物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师:我们知道植物能量是来自太阳能,那么为什么说使储藏在淀粉里呢?不是太阳直接给我们的吗?交流讨论生:因为我们吃食物,不吃太阳能生:人吃了淀粉之类的食物会产生热量生:比如人在特别饥、没劲时吃块馒头就好了师:好我们用实验验证一下淀粉中是否有能量存在,分小组做淀粉燃烧的实验(告诉学生用火安全),实验前准备一些沙子、湿毛巾,以备灭火之用(4)师:小结,通过以上探究、交流讨论以及试验,我们知道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淀粉中。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9植物与能量|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9植物与能量|冀教版

9 植物与能量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能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造了哪些物质?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能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类和其他动物靠食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本课通过探究植物体内能量来源,认识到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来的,然后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在学生对植物的生存方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应当易于理解学习。

3重点难点重点:植物转化、储存能量的形式。

难点:理解植物制造有机物的过程是转化和储存能量,而不是凭空产生。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人和动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食物获得的,而食物最终来源于植物,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活动2【活动】提出假设2.依据事实形成假设。

教师通过投影出示有关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假设。

活动3【讲授】根据事实资料验证假设3.学生的情况设计的指导。

在这里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估计多数学生会认为,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土壤中来的,因为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准确地说离不开土壤巾的水和养料),可能有部分学生能根据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的事实,会认为植物体内的能量来自阳光,带着你的思考,我们来看三个事实资料,然后提出你的假设。

生:观看后提出自己的假设。

预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土壤、空气、太阳……,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叶片……中。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植物与能量_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植物与能量_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课设计植物与能量_冀教版教课目一,科学知目1,能依据料和事勇敢提对于植物内能量的根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藏形式的假。

2,能依据描绘光在植物体内化的程。

3,能出色植物能够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汲取二氧化碳。

二,感情度与价目能和替他同学沟通自己的研究成就。

2学情剖析学生植物与能量的知比简单接受,近学生的生活。

3要点点要点是指学生植物体内能量的根源。

点是描绘光在植物体内化成化学能的程。

4教课程4.1.1 新4.1.2 教课活活 1【授】程一,新入我知道人和其余物靠食品取生命活所需的能量,而食品的最根源是植物。

那么 ,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得的呢 ?今日我就来学植物与能量。

二,新教课学生活:研究植物体内的能量根源。

:依据自己的一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生 1:从土壤中汲取来的⋯生 2:从水中来的 ,因植物的生离不开水⋯生 3:从阳光、空气、水中来⋯:大家的剖析有必定的道理,不些不过我的猜想,需要科学。

剖析资料 ,考证假定 :师:如何能获取科学的结论?生 1:做实验生 2:查阅资料师:我们今日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考证假定的真伪。

(给学生散发一些对于植物的科学书本 ,让学生在资猜中找寻对于植物的能量的内容 )。

学生阅读资料 ,进行独立的思虑 :小组议论沟通 ,教师到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议论并做指引。

沟通议论 ,整理资料 :师:经过剖析资料你们认为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获取的 ?我们前方的猜想对不对 ? 学生集体沟通。

生:植物体内的能量可能来自太阳。

师:植物体内的能量和太阳有什么关系 ?生:在太阳光的照耀下 ,植物的叶片里产生了淀粉。

师:淀粉又与能量有什么关系呢 ?生:淀粉中可能储存着能量。

师:为何说淀粉中可能储存着能量呢?生:植物能够焚烧 ,果实能够为动物供给能量 ,可能是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生成了淀粉。

师:淀粉中能否含有能量呢 ?我们用实验来加以考证吧 !实验考证 ,得出结论师:淀粉中能否有能量存在呢?如何查验呢 ?生:焚烧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淀粉、焚烧匙。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通用10篇)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通过实例初步知道能量的含义,能根据已有分类标准判别生活中的不同物品具有哪些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初步体验“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可以储存。

2、认识能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知道机械能、热能、化学能以及声、光、热、电、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山坡上的岩石、运动的汽车、熔炉里的钢、煤和苹果)、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最好是图文并茂的)。

2、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

学生准备:气球、皮球、弹簧、一次性注射器、橡皮筋(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可以不完全一样)。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二、活动“蓄势待发”的能量1、学生看第1张图片。

2、提问:从这张图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3、学生回答问题,认识到岩石蕴藏着能量。

4、教师出示实物(上了发条的小闹钟、压缩了空气的玩具唧筒)并演示。

5、过渡:想知道有什么感受吗?让我们动手适一适吧!6、学生动手实验,抓住“蓄势待发”谈体会,感受能量的存在及储存。

7、小结: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三、活动各种各样的能量1、教师讲述:介绍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一次介绍“动能”、“热能”、“化学能”;第二次将以前学过的“声、光、电、磁等形式的能”一次性补充、纳入进来。

2、在生活中找具有相同形式能量的物品。

(1)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具有这种形式的能量?把自己找到的能量填入圆圈内。

(2)教师补充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六年级科学课植物与能量教案

六年级科学课植物与能量教案

六年级科学课植物与能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应该掌握植物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的;* 学生应该了解植物生长与能量的关系;* 学生应该理解植物的能量来源和如何维持自身生长的能量平衡。

2. 技能目标:* 学生应该具备观察植物生长和能量利用的能力;* 学生应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掌握植物与能量研究的基本实验技能。

3. 情感目标:* 学生应该对植物与能量产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应该树立能量利用和环保意识;* 学生应该培养合作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的过程;* 教学难点:植物能量来源和维持自身生长的能量平衡机制。

2. 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探究和实践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包括图片、视频和实验演示;*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研究和问题解决。

3. 教学活动组织:*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与能量的关系;*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工具:使用幻灯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植物与能量的相关知识。

2. 教具:准备植物样本、能量测量仪器等相关教具,以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与能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出一些与植物和能量相关的问题,如“植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能量?”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知识点讲解:详细讲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的过程。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如何吸收太阳能,并将之转化为化学能,进而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重点强调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光反应阶段、电子传递阶段和碳反应阶段。

此外,还需讲解植物如何利用这些有机物为自身生长提供能量,以及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能量平衡等知识点。

《植物与能量》说课稿

《植物与能量》说课稿

•••••••••••••••••《植物与能量》说课稿《植物与能量》说课稿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物与能量》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植物与能量》是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第二课内容。

通过上一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和其他动物靠食物链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本课围绕着植物体内的能量从哪儿来,怎样来的,以及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设计活动:活动1、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来。

活动2、通过观看课件、阅读资料认识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释放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能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3、归纳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2、观看课件,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认识植物光合作用是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淀粉释放氧气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是植物能量的转换,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而且学生平时接触得也很少,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原理,我制作了课件《生活中的能量》,以动画的形式呈现能量转换过程和光合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教学设计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问题引入,变抽象为直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将抽象的内容变成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情景。

课的开始,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这个动画,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的能量,并引发学生思考植物的能量是怎样转化为小老鼠所需要的能量。

《植物与能量》 说课稿

《植物与能量》 说课稿

《植物与能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与能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植物与能量》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和作用。

本节课所在的教材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通过学习《植物与能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和提供能量方面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生态系统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以及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来源等方面。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植物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对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知道植物能够生长、繁殖,并且了解了植物的一些基本结构和功能。

然而,对于植物如何获取和转化能量,以及能量在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传递过程,学生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于有机物中。

(2)了解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

(3)能够举例说明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019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六上册《9植物与能量》word教案

2019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六上册《9植物与能量》word教案

2019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六上册《9植物
与能量》word教案
第二课时
一、光能和化学能
1.太阳的能量形式是怎么通过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
2.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试着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如果有,是什
么?
4.讨论:
假如自然界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二、保护绿色植物
1.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

2.讨论:绿色植物是怎么样被破坏的,提出保护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植物与能量
教学目标:
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的假设。

通过设计、演示实验证明植物体内有能量存在。

教学过程:
一、提出植物体内能量来源的假设。

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获得的呢?通过阅读资料或事实,猜测: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二、设计、演示实验
采取将淀粉燃烧的办法,猜测淀粉燃烧的现象。

提醒学生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演示实验:将淀粉加热至燃烧,观察实验现象。

淀粉燃烧时发出光和热。

三、实验证明:在淀粉燃烧的实验中,我们认识到:淀粉中有能量存在。

(即植物体内有能量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