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第二课时公开课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6《千人糕》第二课时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6《千人糕》第二课时课件
米糕的销售:就算米糕做好了,还 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 很多人的劳动。
就算米糕做好了, 还得要人包装、送货、 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 人的劳动。
这个过程容易吗? 你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借助插图及爸爸的话,说说米 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
米糕是由米和糖制成的。先生产、加 工米和糖制作成米糕,再经过包装、送货 、销售,最后我们经过购买,米糕才会到 我们手里。
6 千人糕
学习提示:
主问题: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
①默读6一11自然段。
不动唇,
②画出相关语句。
不出声,
③借助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 不指读哦!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 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 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 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 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 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板书设计
米:种子、施肥、浇水→稻子 →加工
千 人 糖:甘蔗、甜菜→榨汁→熬糖 糕
米糕:制作→包装→送货→ 销售
团结合作 共同付出
双脚踩在仿佛被火烈的 阳光晒沸了的田水里,右手 接到左手分好的秧苗一颗颗 插进泥巴里。一天下来,累 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 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 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想一想:要做成米粉,除了例句 中写的,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要想做成米糕还需要糖,糖又是经 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呢?
了解了米糕的制 作过程后,你有什么 想说的?
理解过程,感受不易 我们知道了做一块米糕要经过那么多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课文通过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人糕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学情分析学生可能都吃过米糕,但对米糕的制作过程比较陌生。

因此,学生读课文时会有新奇感。

对于本课所渗透的情感熏陶学生可能不易体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了解米糕这种平常食物的来之不易,再通过举例进而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像千人糕一样来之不易,进而让学生明白: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农具”“熬糖”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劳”“菜”“甘”“甜”四个生字。

2.通过默读课文,结合插图说说“千人糕”的来历,并能举例生活中所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是如何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

3.能感受孩子在与爸爸谈话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悟出许多人都在为我们的生活默默付出的道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词语。

2.结合插图说说千人糕的来历。

教学难点悟出许多人都在为我们的生活默默付出的道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方法图文识字朗读感悟以文代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起兴趣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千人糕》第一课时,其中的词你会读了吗?(1)出示:糕粉糖特别味道就算买到劳动应该(2)指名读,齐读2.词语都掌握了,你能读好句子吗?(1)出示:“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2)同桌练读,指名读。

3.这小小的米糕,到底需要经过哪些人通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爸爸给“我”做了解释,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二、聚焦重点,理清由来1.图文对照,学习词语。

(1)出示:甘蔗甜菜农具熬糖包装送货销售(2)指名读,注意平翘舌音。

(3)对照课文插图,找到这些词语对应的画面。

(4)相机认识“甘蔗”“甜菜”。

“甘蔗”可以提炼制成糖,所以我们把这样的糖叫“蔗糖”,而种植甘蔗的农民就叫“蔗农”。

6.千人糕第二课时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6.千人糕第二课时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shū zhuō
书桌
gān tián
甘甜
láo dòng
劳动
mǎi cài
买菜
第35页
三、选字填空。 【味 未】 甜( 味 ) 【甘 干】 ( 干 )净 【菜 采】 蔬( 菜 ) 【劳 老】 ( 老 )人
( 未 )来 ( 甘 )蔗 ( 采 )摘 ( 劳 )动
第36页
四、在不一样类词语下画横线。
1.大米
gān zhè zhè táng zhè nóng
甘蔗 蔗糖 蔗农
miàn fěn fěn sī fěn bǐ
面粉 粉丝 粉笔
láo dòng qín láo pí láo
劳动 勤劳 疲劳
教师点拨:四组词语是由“糕、蔗、售、劳”四个生 字,分别组成两字词语,共12个,用扩词方法来记忆 生字是个很不错方法。
第31页
2.我们穿衣服、用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劳动,举个 例子说一说。 参考答案:农民种出棉花,纺织厂收购棉花并纺成线 后织成布,服装厂把布加工成衣服,然后包装装车运 输到商场,商场售货员再出售给我们。
第32页
3.读一读,记一记。
dàn gāo xuě gāo gāo diǎn
蛋糕 雪糕 糕点
第19页
关键问题: “千人糕”含义是什么? “千人糕”含义是一块日常糕却包含着许许多
多人劳动。
第20页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千人糕是普通米糕吗?
千人糕其实就是普通米糕。
第21页
2.二画:画出父亲语言中描写米糕怎样做成句子。 (1)大米是农民种稻子加工出来。农民种稻子需要 种子、农具、肥料、水…… (2)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甘蔗、甜 菜也要有些人种。熬糖时候,要有工具,还得 有火……

《千人糕》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千人糕》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千人糕》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桌、买”等5个字,会写“桌子、农民”等6个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难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的作业大家完成得很好,相信大家都掌握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开小火车认读:买熬嘛蔗糕应劳销特菜汁糖粉算好的的确3.全班齐读,读一读,记一记:蛋糕雪糕糕点面粉粉丝粉笔甘蔗蔗糖蔗农劳动勤劳疲劳4.提问:什么是千人糕?(板书:千人糕)预设1: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预设2: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

设计意图:通过生字词的开小火车认读,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同时完成课后习题三。

提问既是对上一课重点内容的回顾,也是对本课学习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进行铺垫。

二、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了解并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探究方法(1)交流讨论,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

(2)借助图片,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升华情感,理解“千人糕”的寓意。

3.探究活动(1)交流讨论,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

过渡:普普通通的米糕,却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

米糕究竟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们接着往下学。

学生默读第6至9自然段,交流:你从哪里读懂了什么?教师适当补充。

预设1:我从第7自然段知道了千人糕是由米粉和糖做成的。

出示: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教师板书:大米→米粉+糖)预设2:我从第8自然段读懂了大米是怎么来的。

出示: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出示图片)请学生说说大米的来历,教师适当点拨“耕地、播种、灌溉、施肥、防虫、收割、加工”等劳动过程。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人糕第二课时公开课(优选)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人糕第二课时公开课(优选)教案

6千人糕(ɡāo)教学目标1.以对话为线索,了解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2.以体验朗读、情境朗读、对话朗读为主要凭借,引领学生在情感与文本的碰撞中获得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体会“尊重劳动成果,团结创造生活”的灵魂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借助作业,引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千人糕”。

2.交流: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请你们结合查找的资料给大家讲一讲。

3.过渡:课文中,爸爸是怎样讲述千人糕的制作过程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图文结合,随文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画出描写千人糕制作过程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这些句子。

2.汇报交流:制作千人糕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劳动?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体会,并指导朗读相应的句子。

预设一: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大米。

(1)教师指名朗读“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2)交流:单单是农民种稻子就能产出大米吗?(3)你能根据自己了解的资料,把省略号的部分补充出来吗?(4)教师小结:光是做千人糕的大米,就需要无数人的劳动。

预设二:农民种甜菜、甘蔗,工人熬甘蔗汁、甜菜汁,做好后还要人包装、送货、销售。

(1)课件出示:“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指名朗读。

(2)这几段话中藏着几个生字,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3)学生交流,教师利用课件将生字变大,变成红色,呈现出来。

粉、糖、蔗、汁、菜、熬、算、销、劳。

(4)学生自由认读生字,先读生字上的音节,再读生字,然后读带有生字的词,最后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5)小组合作:怎样才能准确记住这些生字,把你识字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6)教师利用生字卡片,抽读这些生字,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7)学生齐读这几段话,然后交流:从这几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制作千人糕需要很多人一起劳动)3.拓展交流:结合我们课前查找的制作千人糕的资料,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告诉大家?4.观察课文中插图,对照插图,说一说制作千人糕的过程,再把你的感受简单记录在插图旁边。

【大单元】6《千人糕》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大单元】6《千人糕》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大单元】6《千人糕》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千人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定位课标分析【第一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 学习独立识字。

【阅读与鉴赏】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表达与交流】1.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 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梳理与探究】1.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

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

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标准】【识字与写字】留心公共场所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宇,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宇,主动向他人请教。

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16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书写800个左右常用汉字。

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阅读与鉴赏】喜欢阅读图画书、儿歌、童话、寓言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向说出事物的特点,作简单推测,能借助关键词向复达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愿意向他人讲达读过的救事,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插图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大闯关。

(1)第一关:(出示会认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第二关:在黑板上听写本课会写字。

(3)第三关: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你对千人糕的了解。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习第1~5自然段,感受孩子的好奇。

(1)学生默读第1~5自然段,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2)教师引说:孩子刚开始听到爸爸说千人糕时,感到十分好奇;后来看到千人糕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时,变得不以为意了。

你们能读出这种变化吗?(3)分角色朗读。

①师生对读:教师读爸爸的话,学生读孩子的话,然后互换角色读。

②教师着重指导:“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第一句是孩子第一次听爸爸提起千人糕时产生的疑问,说明孩子对千人糕很感兴趣。

学生反复朗读此句,教师通过反馈评价引导学生读,让学生知道,有疑问、想弄明白就是“好奇”,读出好奇的语气。

第二句,孩子尝了千人糕后觉得并没有特别之处,“嘛”后是感叹号,语气要上扬,读出孩子不以为意的语气。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两句话中都有“特别”这个词,但是意思不同。

第一句中是“非常、十分”的意思,第二句中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这两个句子是孩子听爸爸解释什么是千人糕和看到米糕后心里进一步产生的疑问,朗读第一句时语气相对平和,朗读第二句时语气要相对强烈一些,两句中的“特别”要比较着读。

过渡:一块普通的米糕要很多很多的人才能做成,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米糕的制作过程吧。

2.学习第6~9自然段,感受制作米糕的不易。

(1)默读第6~9自然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试着默读课文,借助图画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品读课文1.教师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听写。

2.学生自行校对和订正,教师巡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指导和强调。

3.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千人糕是需要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

那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4.学生默读课文第6~9自然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回顾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2)指名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米和糖在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千人”在课文中的特殊意思。

(1)了解生产米所需的劳动。

(教师课件出示句段1)句段1: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

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①引导学生抓住句段中的省略号,表明此处还有很多工序没有被列举出来,让学生进行想象补白,想想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全部说出来。

②出示第19页的插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第8自然段中“种子、农民种稻子”的样子。

③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了解“耕地、播种、育苗、移栽、灌溉、施肥、防虫、收割”等劳动过程。

④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想象一边说说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辛勤劳动的情景。

⑤引导学生思考种稻子所需要的种子、农具、肥料、农药等是从哪里来的,从而感受生产米的过程包含了许多人的劳动。

⑥提问:了解了米的生产过程,你想说什么?⑦教师指名回答。

(提示:米的生产过程需要很多人的劳动,我们要珍惜粮食)(2)了解熬糖所需的劳动。

(教师课件出示句段2)句段2: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

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

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①巩固、理解生字“熬”。

理解“熬”指的是长时间地煮。

②出示甜菜、甘蔗图,引导学生认识这两种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了孩子对千人糕的好奇与期盼,即便 见到是普通的米糕,还是想一探究竟。
思考5:孩子们从想吃千人糕、见到千人糕到品尝千 人糕时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期盼——失落。
活动四:阅读第6-7自然段后回答问题
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
是怎么做成的吗?”
mò fěn
táng
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思考1:“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也许比桌子还大吧?”这句话中,“一定”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孩子的想法很坚定。 思考2:千人糕真的特别大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不是。千人糕其实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一点也不大。 思考3:孩子认为千人糕是什么呢?
米糕
思考4:“孩子急忙尝了尝”中 的“急忙”说明了什么?
千人糕
活动一:自读课文,填空
1 本课一共有 11 个自然段。
2 这是发生在 爸爸 和 孩子 之间的故事。 3 我们常吃的米糕又叫 千人糕 。
活动二:阅读第1、2自然段回答问题
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1.“好奇”是什么意思呢?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2.孩子为什么会好奇呢?
爸爸说千人糕是什么呢?
孩子认为米糕是怎样做成的呢?
活动五:阅读第8-9自然段后小组研究问题: 米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 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 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 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 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小组研究
“千人糕”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其实我们穿的衣服、 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除了“千人糕”,我们能不 能也举例说一说“千人衣”之类的东西呢?
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
1.我们小组来说说“千人衣”; 2.我们小组来说说“千人书”; 3.我们小组来说说“千人……”
归纳总结
《千人糕》这篇课文 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活动三:阅读第3-5自然段后回答问题
néng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 zhuō 许比桌子还大吧?
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
wèi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
ma
mǎi
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小组讨论:根据图片说说米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
活动六:阅读第10-11自然段后回答问题
néng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
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dí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 què yíng 确 应该叫‘千人糕’啊!”
米糕为什么要叫千人糕呢?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 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 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拓展阅读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的道理。
拓展阅读
光盘行动
小红
小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