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四首》《柳永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辛弃疾词三首》解析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

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

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必修4《望海潮》课文解读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④自古繁华。

(钱塘是东南形势显要、湖山优美、风景秀丽的地方,它是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①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②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③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当时属吴郡。

)[起句是总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一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形胜”状其自然景观,“都会”赞其人文景观。

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词开篇三句就这样以“形胜”“都会”“繁华”六字对杭州给以概括交代,下面如数家珍,依次进行具体铺叙,形象描写。

]烟柳画桥①,风帘翠幕②,参差③十万④人家。

(如烟似雾的柳树、彩绘如画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高高低低、犬牙交错的房屋,约有十万户人家。

①烟柳画桥: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②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帏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门窗的陈设。

③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这里形容楼阁、房屋的外形。

④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确数。

)[这是上承“三吴都会”一句进行的铺展描画。

纵目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卧波,胜景似画。

这里人烟阜盛,楼阁参差,勾心斗角,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

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微风过处,风帘轻摆,翠幕荡漾。

真是人间仙境、地上天堂啊!]云树①绕堤沙,怒涛卷霜雪②,天堑无涯③。

(高耸入云的大树笼罩着沙堤,奔腾的江流翻滚着巨浪,溅起雪白的浪花,一条大江浩浩荡荡,铺天盖地,绵延无边。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20首经典古代诗词鉴赏!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评析】这是写景诗。

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抒发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2八阵图 [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

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评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

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

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4凉州词 [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评析】: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放气概。

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

5闺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评析】: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辛弃疾宋词赏析

辛弃疾宋词赏析

辛弃疾宋词赏析辛弃疾宋词赏析【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

寓激情于婉约之中。

含蓄蕴藉,语浅意深。

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

……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

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

上片: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词以婉约为宗,婉约以愁为宗。

对比:不识---强下片:对比:识尽---却(顾左右而言他)上下片对比:无可奈何,悲慨之情。

重点是下片,感悟、体味词中的阅尽沧桑、无可奈何的悲观之情。

本词包括了很多沧桑,含而不露。

词里以声传情,而在读时可感觉到沧桑之感。

辛弃疾宋词赏析【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作品注释①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灯火辉煌。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星,指焰火。

形容满天的烟花。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⑤凤箫:箫的名称。

排箫乐器,泛指所有乐器。

⑥玉壶:比喻明月,故继以“光转”二字,亦或指灯。

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

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学习要点柳永是北宋有名的词人,他所有的词,在当时流传很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非常有代表性的两首词:《望海潮》和《雨霖铃》。

作者简介柳永(约980—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佑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

诗仅存数首。

《望海潮》柳永擅长写艳丽之词。

在词史上,一般把他推为婉约派的正宗。

柳永所写的这首词《望海楼》,却是写景壮阔,声调激越,与豪放派的诗歌相似。

这是柳永所写的词中,风格比较独特的。

一、学习本文,先结合注释,通读全文,解决生字生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参差()天堑()珠玑()罗琦()2、理解下列重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三秋:秋季。

二、课文内容学习。

1、词中哪些语句,概写杭州的风貌,点出了杭州的位置的重要,以及历史的悠久?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文章哪些重点词语,能够统领全文,揭示了本文的主题?形胜、繁华3、文章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主要表现了杭州市中心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以及整个都市中,人口的繁盛。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主要表现了杭州市郊郁郁葱葱的树木,迤逦曲折的长堤,以及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竞豪奢。

"则写了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

同时也表现了市民,主要是富贵人家,穷奢极侈的生活。

4、文章的下阕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如何划分,这两个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从"重湖……"到"嬉嬉……",主要是咏叹西湖的美丽。

八年级语文《宋词四首》学习要点

八年级语文《宋词四首》学习要点

《宋词四首》学习要点在中国漫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宋词是一道瑰丽的风景线。

宋词按其风格流派可分为婉约、豪放两种。

清王士禎道:“仆谓婉约以易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字幼安)称首”。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宋代著名女词人。

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母王氏亦工文章,李清照自小就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

十八岁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赵明诚是一位金石专家,夫妻二人志同道合,一方面进行文学创作,一方面又从事学术研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曾合著《金石录》。

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南下,辗转江南。

后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孤苦零丁,在杭州、金华一带飘泊,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李清照的词创作以南渡(1127)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离情别绪,反映她少女、少妇优越闲适的生活和闺房相思的情怀,格调优美,热情明快,而又委婉含蓄。

如《一剪梅》、《醉花阴》。

后期因国破家亡,流落异乡,词作多写故土之思与身世之感,风格也变得低回宛转,凄苦深沉,如《声声慢》就是她晚年的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国词人。

在宋代词坛上,与李清照(易安居士)合称“济南二安”。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

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湘凡达20年。

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雨疏风骤(zhòu)海棠(táng)东篱(lí)消魂(hún)麾下(huī)的卢(dí)霹雳(pī)(lì)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形似字4.诗句积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词四首》《柳永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辛弃疾词三首》解析教案资料

《宋词四首》《柳永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辛弃疾词三首》解析教案资料

一、内容:登临郁孤台,怀古伤今
二、手法 1、起兴:“清江水” 2、借景抒情
“行人泪”
三、感情: 对朝廷投降政策的不满与悲愤,爱国
情怀,壮志难酬。

踏莎行
晏殊
•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 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 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青玉案 元夕
一、内容:元宵灯节繁华、热闹场面 二、手法
对比 “众那人人(”盛(装躲浓在抹稀、疏欢、声冷笑落语处))
三、感情:自甘淡泊、不同流俗
鹧鸪天
一、内容 1、上片:追忆过去壮烈经历 2、下片:眼下闲置的处境
二、手法:对比 1、今昔对比 2、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三、感情 壮志未酬 英雄迟暮
菩萨蛮

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
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合作提问
一、自学《辛弃疾词三首》,了解句意。
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鉴赏,提出问题, 并且准备好问题的答案。
要求:从词的内容、表现手法、感情
等方面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三、分配任务 1、2组:《青玉案 元夕》 3组:《鹧鸪天》 4组:《菩萨蛮》
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 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
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宋词中最经典的五首宋词,每首都值得背下来,你最欣赏哪首

宋词中最经典的五首宋词,每首都值得背下来,你最欣赏哪首

宋词中最经典的五首宋词,每首都值得背下来,你最欣赏哪首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那么,在宋代现存的宋词中,最经典的有哪五首呢?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宋代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2、《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安乡魂,追女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现存诗作只有《苏幕遮》、《渔家傲》、《御街行》三首,《苏幕遮》榜上有名是因为《苏幕遮》这个词牌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无变体。

《李清照词两首》解析

《李清照词两首》解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32

2021/3/15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3

2021/3/15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37
2021/3/15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具体指哪些愁,结合 背景加以分析? 由亡国到丧夫,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它们 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 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 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
38
2021/3/15
1.抒情造境,情景交融; 2.运用叠字,创意出奇; 3.造语清新,蕴藉深挚。
2021/3/15
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
寻寻觅觅: 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 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 该怎么读?
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 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 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 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 感觉。
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前把 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2021/3/15
1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 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
凄冷之意。这三句是作者艺术匠心
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
8
人生三重境界
• 人生第一重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
殊《蝶恋花》) • 第一境界——确立目标,登高望远,有了方向
才能有所追求。此过程孤独又艰辛,表现出对 理想事业的不懈地追求。
2021/3/1
9
人生三重境界
• 人生第二重境界: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刘永《蝶
2021/3/1
宋词四首
2021/3/1
1
2021/3/1
2
(一)了解柳永
柳三变、柳屯田、柳七郎、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 长谱写乐曲。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2021/3/1
3
——


2021/3/1
4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 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恋花》) • 第二境界——极力奋斗,尽全力拼搏,不达目
的不罢休,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2021/3/1
10
人生三重境界
• 人生第三重境界: •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 第三境界——经过艰苦的奋斗之后,目标终于
达成。
2021/3/1
11
苏轼词二首
2021/3/1
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 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 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
2021/3/1
21
③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 深长,试作简要评析。(3分)
• 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侧面烘托)的手 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 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 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 言有尽而意无穷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直抒胸臆
2021/3/1
6
3、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 认为可以指什么呢?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 提示:
• 事业、爱情、理想、目标、追求、学问……

(梦寐以求的事或物)
2021/3/1
7
人生三重境界
• 王国维《人间词话》: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 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 境也。
问题一:上片写在快哉亭看到了什么?联想和体会到什么? 问题二:下片写见到什么?评价了什么人?抒发了什么感情?
2021/3/1
14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实景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虚 实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虚写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结 合
一千顷, 都镜净,倒碧峰。 (静态) 忽然浪起, 掀舞一叶白头翁。(动态) 动静结合
12
2021/3/1
文 艺 全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乐观旷达、务实创新
13
预习与交流
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 ①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分)
•答: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 衬托人的美丽.
2021/3/1
20
• ②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 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3分)
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 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
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
的原因又是什么?
答: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无侣”(或“单栖”)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
新意?
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
②“没”形象写出孤鸿在“江南烟雨”中渐飞渐远,若 隐若现的景象,表现了一种遥远迷蒙,开阔旷达的意 境。
③“掀舞”表现了“白头翁”驾着一叶扁舟在“忽然浪 起”波浪翻滚的江面上随波出没,一个无畏无惧的形 象,隐有自喻之意,显现了词人坦荡的胸襟。
2021/3/1
17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深化主旨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021/3/1
主旨:身处逆境而泰然面对的达观情怀。15
品味内涵:
品析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妙处
①“窗户湿青红” ②“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③“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回答要点:释义、作用
2021/3/1
16
①青红指油漆之色,“湿”字承上“新作”,极言油漆 之新,色泽鲜明。
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骨相思之情。
感情基调:低缓,哀愁
2021/3/1
5
2、词中哪些字、词(意象)或句子特别能让我 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
提示:
风、草色、烟光、残阳(所见) 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对所爱的人无限思念之情(或离愁 别恨)
途中遇雨一 件小事,反 映作者胸怀 开朗一面。
交流讨论: 1、上阕:刻画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从容处之、悠闲自在、乐观旷达、风雨无惧)
2、下阕: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
(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
不2能021沮/3/1丧沉沦)
18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
自慰202自1/3/1遣,让人倍感凄凉。
19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 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