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咳药物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氨溴索的使用指南缓解咳嗽和哮喘

氨溴索的使用指南缓解咳嗽和哮喘

氨溴索的使用指南缓解咳嗽和哮喘咳嗽和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和痛苦。

氨溴索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咳嗽和哮喘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为您介绍氨溴索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正确使用氨溴索,提高治疗效果。

一、氨溴索的简介氨溴索是一种镇咳和支气管扩张药物,对于咳嗽和哮喘引起的气道狭窄有明显疗效。

该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咳嗽中枢、减少支气管痉挛、阻断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能够显著缓解咳嗽和哮喘症状。

二、正确使用氨溴索的方法1. 药物剂型与剂量氨溴索常见的药物剂型包括口服液、片剂和注射剂。

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剂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口服液10-30ml,片剂0.5-1片,每日3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

2. 使用时间氨溴索的使用时间应根据医生的处方进行,遵守规定的剂量和用药间隔。

一般情况下,每日使用3次,早、中、晚各一次,餐前或餐后半小时服用。

3. 使用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2)如果患者有氨溴索过敏史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应避免使用氨溴索。

(3)在使用氨溴索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含有类似成分的药物,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4)不建议长期大剂量使用氨溴索,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三、氨溴索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1. 常见不良反应使用氨溴索可能会引起头晕、口干、恶心等不适症状,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心悸等过敏反应。

2. 处理方法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暂停使用氨溴索并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四、使用氨溴索的注意事项1. 患者在使用氨溴索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2. 使用氨溴索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免引起心悸或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

3. 在使用氨溴索期间要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氨酚烷胺正确用药的要点

氨酚烷胺正确用药的要点

氨酚烷胺正确用药的要点氨酚烷胺(又称扑尔敏)是一种用于缓解感冒症状和过敏反应的非处方药物。

它具有镇痛、镇咳和抗组胺作用,常用于治疗流感、鼻塞、咳嗽和打喷嚏等症状。

然而,正确使用氨酚烷胺至关重要,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氨酚烷胺的正确使用要点,以提高患者对该药物的了解和正确使用。

1.适应症氨酚烷胺通常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状。

它也可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如打喷嚏、流泪和瘙痒。

在使用氨酚烷胺之前,请确保你的症状符合该药物的适应症。

2.剂型和用量氨酚烷胺通常以口服剂和口服液的形式供应。

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服用1片(含25毫克氨酚烷胺)或者10毫升液体,每4到6小时重复使用,但不得超过每日4次。

儿童和青少年的用量应根据其年龄和全身状况来确定,具体剂量请参考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

3.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氨酚烷胺前,应了解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

以下情况下不宜使用氨酚烷胺:- 对氨酚烷胺过敏或有过敏史;-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严重肝脏或肾脏功能不全;- 服用或曾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类抗抑郁药物。

此外,使用氨酚烷胺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不要超过建议用药剂量;- 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含有氨酚烷胺的药物;- 不要与酒精一起使用;-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5天或有新的症状出现,应咨询医生。

4.不良反应氨酚烷胺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口干、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不明确的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5.特殊人群用药儿童和老年患者使用氨酚烷胺时需谨慎。

儿童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老年患者由于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对药物反应更敏感,应小心使用。

6.其他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氨酚烷胺前需咨询医生,并按医嘱使用;- 存放氨酚烷胺时应远离儿童,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临床右美沙芬药物适应症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临床右美沙芬药物适应症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临床右美沙芬药物适应症、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适应证麻醉性中枢镇咳药,可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用于治疗儿童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用法用量1、咀嚼片:按每日每公斤Img氢澳酸右美沙芬计算,分3——4次服用。

2、颗粒剂:1)温水冲服;2) 7—12岁儿童,一次7.5mg,一日3—4次;3) 12岁以上儿童,一次15—30mg,一日3—4次。

4) 软胶囊:5) 2岁以下未定;2) 2—6岁,一次口服2.5—5mg,一日3—4次;3) 6—12岁,一次口服5—10mg,一日3—4次。

4) 口服液体制剂:1) 12岁以上儿童,一次15—30mg,一日3—4次;2) 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3) 1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时请咨询医师。

1-12岁儿童右美沙芬用量对照表4—616—21 6.07—922—277.510—1228—329.05、混悬剂:1) 12周岁以上儿童,常用量每日2次,每次60mg;2) 6-12周岁儿童,常用量每日2次,每次30mg;3) 2-6周岁儿童,常用量每日2次,每次15mg;4) 2周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请咨询医师。

6、糖浆(2.5mg∕m1):1) 3个月一7岁每日3—8m1,分3—4次口服;2) 8岁14岁每日9—16m1,分3—4次口服。

3)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剂量。

注意事项1)咳嗽,痰多(粘痰)以及持续或慢性咳嗽,如吸烟,哮喘或肺气肿的患者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2)正在服用处方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某些用于治疗抑郁症,精神病或情绪疾病或帕金森氏病的药物),或者在停止使用MAOI 药物2周内请勿使用;3)咳嗽持续超过7天,再次发作或伴有发烧,皮疹或持续性头痛症状时,应马上停止用药。

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使用说明书如何正确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缓解咳嗽

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使用说明书如何正确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缓解咳嗽

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使用说明书如何正确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缓解咳嗽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缓解咳嗽的正确方法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用于缓解咳嗽症状。

正确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可以有效舒缓咳嗽,并促进症状的缓解。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来缓解咳嗽症状。

一、药物概述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是一种处方药物,含有氨溴索作为主要成分。

氨溴索属于中枢性镇咳药物,能够通过咳嗽中枢抑制咳嗽反射,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盐酸氨溴索口服液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咳嗽,包括感冒引起的咳嗽、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以及过敏性咳嗽等。

二、使用方法1. 首先,仔细阅读药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如果对使用方法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2. 使用前,请先摇匀药瓶中的盐酸氨溴索口服液。

确保药液均匀混合后再使用,以确保药效的发挥。

3. 根据年龄和症状严重程度确定正确的剂量。

建议年龄在12岁及以上的患者每次口服一瓶,年龄在6至12岁之间的患者每次口服半瓶,年龄在6岁以下的儿童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确定适当剂量。

不要超过每天口服4瓶。

4. 使用前,请务必先清洗双手。

使用附带的量杯或医用滴管,将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从瓶中取出,并慢慢放入口腔。

5. 尽量避免将药液滴入喉咙后方,以减少不适感。

将药液均匀分配在口腔内,然后轻轻咽下。

6. 若患者使用后出现不适感,如口干、头晕等,请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

三、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前,请先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疾病史以及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并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2. 盐酸氨溴索口服液仅适用于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咳嗽的病因治疗无效。

如果咳嗽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咨询医生。

3. 对于适龄儿童,请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并注意剂量的准确性。

4. 在使用期间,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5. 使用时应遵循医嘱,不宜自行延长或停用药物。

儿童临床常用的3种镇咳药物

儿童临床常用的3种镇咳药物

项目
适应症 药动学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二、右美沙芬
具体内容
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 用于干咳,适用于感冒、咽喉炎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时的咳嗽。
口服在胃肠道吸收完全,10~30min起效。 口服10~20mg时,有效时间为5~6h,口服30mg时有效时间可长达8~12h,故能用 于抑制夜间咳嗽以保证睡眠。 药物在肝脏代谢,以原型或代谢物由尿液中排出,半衰期为5h。
哮喘、痰多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用药7日,如症状未缓解,请停药就医。
口服片剂或糖浆。 2岁以下不宜用; 2~6岁,一次2.5~5mg,一日3~4次; 6~12岁,一次5~10mg,一日3~4次。
项目
适应症 药动学 注意事项
用法用量
三、福尔可定
具体内容
用于剧烈干咳和中等度疼痛。 慢,半衰期约37h。 儿童易于耐受此药,不致引起便秘和消化功能紊乱。
202X
儿童临床常用的 3种镇咳药物
项目
适应症
药动学 不良反应 用法用量
一、喷托维林
具体内容
非成瘾性镇咳药,对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 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 对小儿疗效优于成人。 口服易吸收,在20~30min内起效,每次给药作用可持续4~6h。 吸收后部分由呼吸道排出。 偶有便秘、轻度头痛、头晕、嗜睡、口干、恶心、腹泻、皮肤过敏等。 成人 口服,一次25mg,一日3~4次。 儿童 口服,用于5岁以上,按体质量,一次0.5~1mg/kg,一日2~3次。
口服。 大于5岁,一次2.5~5mg,一日3~4次。 1~5岁,一次2.5~5mg,一日3次。
谢谢!

镇咳药课件ppt

镇咳药课件ppt

剧烈咳嗽
对于剧烈咳嗽症状,如哮喘、支 气管炎等,镇咳药可以缓解症状
,减轻患者痛苦。
短期治疗
镇咳药主要用于短期治疗,如感 冒、流感等病症的病程通常在12周内,在此期间使用镇咳药可
以有效缓解症状。
不适用人群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镇咳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成分 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咳嗽,科研人员正在研发具有更高效、更安全 的新型镇咳药。
临床试验与验证
新药在上市前需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验证,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 性。
未来发展方向
创新药物剂型
未来镇咳药将朝向更加方便、快捷的剂型发展,如口腔速溶片、 吸入剂等。
精准医疗
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开发更具针对性的镇咳药,提高治疗效果 。
儿童
儿童使用镇咳药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剂量调整,而且需要在医 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下使用。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容易发 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镇咳药时需要特别注意。
注意事项与行,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
停药。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THANKS
感谢观看
镇咳药课件
• 镇咳药简介 • 常用镇咳药介绍 • 镇咳药的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 镇咳药的合理选用与使用方法 • 特殊情况下的镇咳药使用 • 镇咳药的研发与未来发展
01
镇咳药简介
什么是镇咳药
镇咳药是一种用于缓解咳嗽症状 的药物。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咳 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
泌物,帮助保持呼吸道通畅。
老年人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较弱,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 反应。在使用镇咳药时,应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 。

止咳糖浆的功能主治和作用及禁忌

止咳糖浆的功能主治和作用及禁忌

止咳糖浆的功能主治和作用及禁忌功能主治和作用止咳糖浆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咳嗽症状,并具有以下功能主治和作用:1.缓解咳嗽:止咳糖浆含有特定的成分,能够减轻和抑制咳嗽的发生。

它通过抑制咳嗽中枢的兴奋,减少咳嗽次数和咳嗽的强度,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休息和进行日常活动。

2.舒缓呼吸道炎症:咳嗽通常与呼吸道炎症相关,止咳糖浆中的成分能够减轻呼吸道炎症,减少症状和不适感。

它能够降低呼吸道黏液的分泌,缓解呼吸困难、喉咙痛和喉咳等症状。

3.改善睡眠质量:由于咳嗽的存在,很多患者在晚上容易受到干扰而影响睡眠。

止咳糖浆的镇咳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夜间咳嗽,改善睡眠质量,使患者能够充足地休息和恢复。

4.缓解喉咙不适:喉咙疼痛和不适往往是呼吸道炎症引起的,止咳糖浆中的成分可以舒缓喉咙的不适感,减少疼痛和炎症反应。

5.减少咳嗽传染:某些咳嗽糖浆中含有抗菌成分,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少咳嗽引起的传染。

禁忌虽然止咳糖浆具有一定的功效和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孕妇禁用:孕妇在使用止咳糖浆之前,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因为某些止咳糖浆中的成分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因此,孕妇应避免自行使用止咳糖浆。

2.儿童慎用:对于年龄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应特别慎重使用止咳糖浆。

由于婴幼儿抵抗力较差,药物对其影响较大。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出血风险:某些止咳糖浆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对于一些可能已经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

因此,有出血风险的个体应避免使用止咳糖浆。

4.不能滥用:止咳糖浆是一种药物,不应滥用。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增加,造成健康问题。

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说明进行使用。

5.过敏反应:个别人可能对止咳糖浆中的成分过敏。

在使用之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注意是否对其成分过敏。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总之,止咳糖浆在缓解咳嗽和呼吸道炎症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和作用。

然而,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禁忌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存在特定疾病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止咳糖浆。

常见止咳药的分类、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常见止咳药的分类、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止咳药的分类、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镇咳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镇咳药及双重作用药。

中枢性止咳药这类药能直接抑制大脑的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

虽然镇咳作用确切,但是部分具有成瘾性。

1. 可待因(甲基吗啡)止咳作用迅速而强大,强度是吗啡的1/4。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干性咳嗽。

因能抑制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腺体分泌和纤毛运动,痰多粘稠者,不适用。

(1)口服,每次10~20mg,4~6小时1次;皮下注射,每次15~30mg。

极量,120mg/d。

(2)反复使用可成瘾。

剂量过大可引起烦躁不安及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便秘。

2. 喷托维林镇咳强度约为可待因的1/3。

兼有中枢与外周镇咳作用,具有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无成瘾性。

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和百日咳。

(1)口服,每次25mg,每日3次;溶液,每次10ml,每日3次。

(2)不良反应有轻度头痛、头晕、口干、恶心、腹胀、便秘。

痰多者宜与祛痰药合用。

青光眼患者禁用。

3. 右美沙芬中枢性镇咳药,作用强度与可待因相当,不抑制呼吸,无成瘾性及耐药性。

不推荐用于有大量分泌物的咳嗽。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镇咳药。

常与祛痰药物或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组成复方制剂。

(1)口服,单方制剂,每次10~20mg,每4~8小时1次;复方右美沙芬,1~2片/次,每日3次。

剂量120mg/d。

(2)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嗳气等。

痰多者慎用。

4. 苯海拉明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抗过敏、抗胆碱作用。

可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同时也具有周围性作用。

有助于减少鼻咽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

(1)口服,每次25~50mg,2~3次/日;肌内注射;每次20mg,1~2次/日。

(2)可产生中枢抑制如镇静、嗜睡等,及对认知功能的潜在影响。

抗胆碱效应可引起眼干、口干、便秘、勃起功能障碍及排尿困难等。

外周性镇咳药也称为末梢镇咳药,包括局部麻醉药和黏膜保护剂。

1. 那可丁阿片所含的异哇琳类生物碱,作用与可待因相当,无依赖性,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
一般把抑制咳嗽反射活动中枢环节的药物称为中枢性镇咳药,如咖啡因、福尔可定及右美沙芬;抑制中枢以外的其他环节者称为外周性镇咳药;有的药物兼有中枢和外周两种作用,如苯丙哌林、喷托维林及复方甘草合剂等。

1
中枢性镇咳药
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发挥其镇咳作用,使其对外周传来的刺激不敏感,因而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都有止咳作用。

根据它们是否具有成瘾性和麻醉作用可分为: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镇咳药。

如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福尔可定等。

(1)依赖性镇咳药:依赖性中枢镇咳药为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对延脑的咳嗽中枢有直接的抑制作用,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同时也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

但由于该类药物具有耐受性和成瘾性,也可抑制呼吸中枢,目前应用较少,仅在其他治疗无效时短暂使用。

临床上主要用可待因。

(2)非依赖性镇咳药:非依赖性镇咳药多为人工合成的镇咳药,没有耐受性和成瘾性,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很弱,临床上逐渐了取代了易产生依赖性的镇咳
药。

但此类药物的使用仍局限于痰量很少或无痰的咳嗽,对痰多者不宜使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临床上主要有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

2
外周性镇咳药
能抑制咳嗽反射某一环节如咳嗽感受器、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从而发挥镇咳作用,如那可丁、苯佐那酯等。

这类药包括局部麻醉药和黏膜保护剂,如甘草浸膏和糖浆。

口服后覆盖于口咽黏膜表面,保护黏膜免受剌激而起到镇咳作用。

有些药物如苯丙哌林兼有中枢性和外周性镇咳作用。

镇咳药物的药理作用比较
二、注意事项
1.对轻度的咳嗽一般无须应用镇咳药。

对于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且过于频繁的剧烈咳嗽,可适当地应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

2.选用镇咳祛痰复方制剂进行治疗时,最好只选一种药物。

3.含可待因或其他阿片类的镇咳制剂一般不宜给儿童应用, 1岁以下的儿童更应完全禁用。

成人必须慎重使用,尽量限制用药次数和剂量,注意监测镇咳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当肺癌出现异常痛苦的咳嗽时,可应用吗啡、美沙酮等吗啡受体激动药;但在其他原因所致的咳嗽因其可引起痰液潴留、抑制呼吸以及成瘾性,则属禁忌。

5.妊娠3个月内的妇女忌用右美沙芬,另外磷酸可待因可透过胎盘屏障,使胎儿致瘾,应慎用;磷酸可待因还可自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6.肝功能不全时因肝脏不能将铵离子转化为尿素而容易中毒,此时禁用氯化铵;肾功能不全时也禁用。

7.对痰液特别多的咳嗽,应该审慎给药,以免分泌物排出受阻而加重呼吸道感染。

8.因过敏引起的咳嗽应选用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三、主要不良反应
镇咳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见,如亢奋、眩晕、嗜睡、头痛、神志模糊、疲劳等;消化系统症状也较多见;如胃部不适、恶心、便秘等。

镇咳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