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谥号

合集下载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中国古人的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

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

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衡字平子、“击鼓骂”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

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

先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

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轼、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

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

如唐代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东坡、板桥等)。

古代文学常识——诗人字号

古代文学常识——诗人字号

102位诗人字号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

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2、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

4、袁枚(公元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

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

5、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6、韩愈——韩昌黎(郡望),韩十八(行第),韩吏部(官至吏部侍郎),韩文公。

7、苏轼——东坡居士(曾在黄州城东一坡地自耕),诗神(诗挥洒自如),苏赵郡(郡望),苏学士(官名)。

8、王安石——半山(曾隐居江宁半山),王文公(谥号),王临川(籍贯),王荆公(爵名)。

9、李白——诗仙(雄浑奔放),青莲居士(曾住四川青莲),李谪仙(才气横谥),李十二(行第)。

10、杜牧——杜紫薇(曾写过《紫薇花》),小杜(有别于杜甫)。

11、贺知章——诗狂(秉性放达),四明狂客,贺八(行弟),贺秘监(宫至秘书监)。

12、王维——诗佛(佛教意味),王右丞(官名)。

13、白居易——白二十二(行第),白司马(官名),诗魔(写诗刻苦),白香山(地望),香山居士。

14、秦少游——秦七(行第)秦学士(官名)山抹微云君(山抹微云)。

15、黄庭坚——黄八(行第),涪翁(贬为涪州别驾),山谷道人(读于潜山县山谷寺),贫乐斋。

16、柳宗元——柳八(行第)柳河东(山西永济,地望)柳柳州(官地)。

17、李清照——易安居士(盼望生活安定,住处为易安室)。

18、司马光——司马温公(爵名),迁叟,涞水先生(籍贯)。

古代文人雅号一览

古代文人雅号一览
68、汤显祖——汤临川(籍贯),若士,海若。
69、顾炎武——顾亭林(籍贯)。
70、马致远——东篱。
71、温庭筠——温钟馗上(容貌丑陋),温八叉(八叉手即成八韵)。
72、周敦颐——濂川先生(尊称)。
73、嵇康——嵇中散(曾宫中散大夫)。
74、阮籍——阮步兵(曾为步兵校尉)。
75、王士禛——王桐花(妾似桐花凤),渔洋山人。
39、李煜——李后主(五代时南唐国主)。
40、王勃——诗杰(流利婉畅)。
41、孟浩然——孟襄阳(籍贯)。
42、李渔——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43、关汉卿——已斋叟。
44、陈子昂——诗骨(风格高峻)。
45、贾岛——贾长江(官地),诗奴(以作诗为命)。
46、刘长卿——刘随州(地望),五言长城(擅长五言诗)。
99、孟郊——诗囚(作诗苦心孤诣),寒酸夫子(际遇凄凉)。
100、李贺——诗鬼(诗驰骋想象),长爪郎(手指奇而长),昌谷。
32、元稹——元九(行第),威明。
33、袁枚——随园老人(在江宁小仓山建随园),简斋。
34、苏辙——颖滨遗老,苏栾城(居住地)。
35、王昌龄——七绝圣手(善写七绝),诗家天子(音旨微茫),王江宁(地望),王龙标(曾任龙标尉)。
36、岑参——岑嘉州(地望)。
37、左光斗——左忠毅(谥号)。
38、史可法——史忠烈(谥号)。
12、王维——诗佛(佛教意味),王右丞(官名)。
13、白居易——白二十二(行第),白司马(官名),诗魔(写诗刻苦),白香山(地望),香山居士。
14、秦少游——秦七(行第)秦学士(官名)山抹微云君(山抹微云)。
15、黄庭坚——黄八(行第),涪翁(贬为涪州别驾),山谷道人(读于潜山县山谷寺),贫乐斋。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_写作技巧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_写作技巧

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代文化常识之人的称谓,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

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

柳宗元生平简介资料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的事故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

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

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

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

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

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

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

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

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

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但是,柳宗元毕竟心里关切着百姓,常常到民间去考察百姓的生活。

柳宗元世称什么?

柳宗元世称什么?

柳宗元世称什么?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河一带)。

汉族。

唐太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宦官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

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

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

有《柳河东集》。

文学成就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

盘点中国历史上各朝代,100位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诗人

盘点中国历史上各朝代,100位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诗人

盘点中国历史上各朝代,100位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诗人先秦1.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2.宋玉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阳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

生于屈原之后,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

汉末三国3.曹操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4.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5.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6.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

西汉大辞赋家。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

7.班固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

8.张衡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朝诗人柳宗元号什么

唐朝诗人柳宗元号什么

唐朝诗人柳宗元号什么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属于“少产量”诗人。

那么诗人柳宗元号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诗人柳宗元号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诗人柳宗元的号柳宗元是唐代人,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字子厚,因是河东人,一称为“柳河东”,又因贬谪至柳州为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并称为“韩柳”,和刘禹锡并称为“刘柳”。

相关资料记载,柳宗元没有“号”,只有“字”。

以现在的地名来说,柳宗元的祖籍为山西永济,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担任侍御史等职位。

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

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

母亲卢氏出于书香门第,柳宗元小时候深受母亲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父亲在朝为官,柳宗元自幼了解朝廷的腐败无能。

柳宗元九岁的时候,遭遇建中战乱,柳宗元为了躲避战争前往父亲任职的夏口。

过了三年,柳宗元再一次遭受战乱之苦,两次战争经历让柳宗元感受到社会的动荡,他希望统治者能建立清明朝廷,不再让百姓遭遇颠沛流离之苦。

早年间,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到江西一带做官,柳宗元跟随父亲前往江西。

这次游历使柳宗元结交了很多朋友,也让他见识了各地风土人情,培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

柳宗元二十一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

不久之后父亲去世,柳宗元回家为父亲服丧。

三年后,柳宗元再次进入朝廷为官。

柳宗元深感朝廷腐败和落寞,统治政权被宦官掌握,柳宗元和王叔文等人展开了政治革新运动。

结果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随后,柳宗元被贬谪到贫困的永州,虽然柳宗元官职为永州司马,却有名无实。

唐朝诗人柳宗元字什么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和思想家。

柳宗元字子厚,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一生写下很多绮丽的文学作品,他和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推动了诗文发展进程,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享年47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谥号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柳宗元的谥号是什么呢?柳宗元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直都是人们备受推崇的文学家,为唐诗作出了卓越贡献。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谥号,欢迎阅读! 柳宗元的谥号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宋高宗赵构给柳宗元加封"文惠昭灵侯".对谥号中"灵"字的含义是褒是贬,历来有不同看法.
《史记正义》记载:谥法是周公旦创制的,用来臧否死去的统治阶级成员.东汉王充在《论衡*须颂篇》离有:"谥者,行之迹也,谥之美者,成,宣也.恶者,灵,厉也."对于"灵"字,王力在其《古代汉语》中也把它作为批评性的.他们都是以周公旦《逸周书*谥法解》为依据的.但是后人对《谥法解》的应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顾炎武《日知录*谥法》记载:"汉魏以来,悉损益而遵用之."例如,西汉元帝曾追尊汉高祖母亲为昭灵皇后.作为子孙的皇帝对祖宗是不会妄作批评的."灵"字在这里是表扬性的.从赵构《加封文惠昭灵侯告词.的内容来看对柳宗元也没有批评的意思.依上述二点,可以断定"文惠昭灵侯"是肯定性,表扬性的谥号.
柳州构筑罗池庙,唐中央政权是不承认的.《罗池庙碑》是罗池庙最早的历史文献.碑中说:"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祸福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这是韩愈对柳宗元一生的总结.在宋代,韩愈逐
渐成为文化规范的象征.韩愈对柳宗元的总结也被宋朝统治阶级所承认,宋哲宗在元祐七年(1092年)正式承认罗池庙建立,并重新赐名为"灵文庙",此后,柳宗元被加封"文惠侯"和"文惠昭灵侯"这种加封属于褒义的.
柳宗元介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在文章方面,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在诗歌方面,他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柳宗元出生于文化气息浓厚家庭,他的父亲柳镇信奉传统儒学,具备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正不阿的品德;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父母双亲在言传身教和学识方面,给予柳宗元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

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二十年,太平盛世不再,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等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

但柳宗元并没有受大形势的影响,年少得志的他,20 岁中进士,几年后便步入官场,开始参与政治。

经过十多年的历练,柳宗元对政治黑暗和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萌发了革新的想法。

顺宗即位后,开始任用他和王叔文、王伾等大臣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可惜,改革进行不到半年,就失败了。

柳宗元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到湖南永州任司马,时间长达十年。

这一件事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被贬期间,柳宗元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到了著书
立说方面,对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议题,他都进行了研究。

他给后人留下的最大一笔思想财富就是:统合儒释。

儒、释、道三家,在魏晋时期已形成了鼎立格局,到了唐代,三家合流已是大势所趋,但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

柳宗元“统合儒释”的主张,为当时学说繁杂的局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以后的儒、释、道三教合流奠定了基础。

他用儒家经典解释佛教,表明了儒家和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都可以不断丰富、相互融合,也只有这样双方才能都获得发展。

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唐代是儒家思想进一步被尊为正统的时代,也是佛教盛行的时代,但柳宗元并没有受到所谓主流思想的束缚,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思想问题。

这种博采众长的哲学思维方式,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学者。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