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被贬的原因解析
柳宗元为何被贬柳州

柳宗元为何被贬柳州在做官时期,他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推行了一系列进步措施,被朝中保守集团所反对。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继续推行革新措施。
同年八月,顺宗被迫不得不将皇位让于太子李纯(即宪宗)。
宪宗即位后,改元永贞,王叔文集团被迫害,许多官吏被贬。
柳宗元开始时被贬为邵州刺史,永贞元年十一月又加贬为永州司马。
永贞元年冬季到达永州贬所。
在当时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等七人,亦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
历史上称他们为"八司马"。
元和十年春,柳宗元被召至京师。
三月又外出做柳州刺史。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
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着看,都认为了不起。
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
后来因为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关系,王叔文倒了台,柳宗元受了牵连,跟刘禹锡一样发配到边远地方去当刺史。
公元805年,柳宗元到永州当刺史,心情一直不好。
怎么样才能使心情舒畅一些呢?他在公务完成后,就到附近的山野去游玩。
有一次他到冉溪,果然景色宜人。
他非常喜欢,就在那里安了家。
但是,给这个地方取个什么名字呢?他想来想去,还是取了个“愚”字:溪称为愚溪,丘称为愚丘,泉称为愚泉,沟称为愚沟。
他觉得他是因为“愚”而被贬官的,所以得用这个“愚”来命名。
他终究没有让自己高兴起来。
柳宗元还游了小石潭,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身上佩带的玉环碰撞发出的丁当响声,真叫人高兴啊!他看到潭中的小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就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照着,影子落在石上,一动也不动。
有时突然游得好远,就好像跟柳宗元逗着乐似的。
美景叫他流连忘返,他应该是很高兴的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被贬,他又很痛苦。
的蛇,把它风干制成药,可以医治许多疾病。
他特地访问了一个姓蒋的以捕蛇作为职业的农民。
那个姓蒋的农民说:“我的祖父因为捕毒蛇,稍不小心被毒死了;我的父亲也是这样死的;我捕毒蛇已经有十二年了,差一点死去的次数也有好多次了”他说着说着,脸色变得悲哀起来。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被贬永州司马在柳宗元的一生中是非常的重要的阶段。
第一篇:被贬永州司马——柳宗元一生文学成就的转折点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到职后,也没有居住的地方,只能暂居在龙兴寺。
永州的生活艰苦,到永州半年母亲就因病去世,艰苦生活环境,水土不服,亲人离世的打击,加上政治上失意,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康,“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
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
815年离开永州,柳宗元在永州生活了10年,在这期间,柳宗元转而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被贬后的柳宗元被政敌们丑化成“怪民”,骂声不绝。
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
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第二篇:被贬永州的柳宗元,为何能成为一代文豪?公元805年(唐贞元二十一年),礼部员外郎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未及到任,又加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
司马这个官名,西周始置,至唐为郡的佐官。
柳宗元虽名为司马,实际上形同“编管”的罪犯,没有实权,是个闲差。
政治革新的失败,仕途没了,又被逐出京城,加上母亲突然病故,还不断受到政敌的诽谤和攻击,柳宗元的心情非常压抑和烦闷,健康状况也颇为不妙。
柳宗元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自述:“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
或时寒热,水火互至,内消肌骨,非独瘴疠为也。
”“ 行则膝颤,坐则髀痹。
” 髀痹,就是大腿疼痛或麻木。
对柳宗元改贬柳州的概括

对柳宗元改贬柳州的概括
柳宗元是唐朝末年和五代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经任过很多高官,如湖州刺史、荆南节度使等。
但是,他的升迁之路并不顺利。
由于他主张降低税收,反对招摇撞骗,不畏权贵,所以受到了朝廷的贬斥和打压。
柳宗元被贬到了广西柳州,从此开始了他的“柳州岁月”。
柳宗元到达柳州后,不但没有丧失斗志,反而大力改革、治理柳州,使柳州成为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地方。
他重视教育、推崇科学,建立了许多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
他还开展了土地改革、税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他治理柳州的成功,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和称赞。
柳宗元的改革得到了朝廷的关注,他被调回了朝廷,先后担任了宰相、翰林学士等职务。
柳宗元对柳州的改革,不仅改善了柳州的经济、教育和社会状况,而且对于中国古代的农村改革、教育发展、税制改革等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 1 -。
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从柳宗元的心声看其悲剧的主观原因

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使子厚在台省时, 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不 自斥。 印 ”【 】
过 去有 人 认为 韩愈 思想保 守 ,反 对柳 子 厚 冒进 。其 实不然 。
此 书 则重 点反 思 了自己的 “ 冒进 ” 进 而不 能止 ” 倨野 ” 、“ 、“ 、 “ 宁折 不 弯 ” ,是 得罪 之 由, 下文说 得 更 明白 :
一
代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柳宗元,一生只度过 了
《 京 兆丈 人 书》 ( 上文 ) ”[7 许 即 。 2∞ 】
4 7个春 秋 ,可 谓英 年早逝 。史载 是病 死 的 ,实 际 上精神 的苦 痛 才 是他 早逝 的主 要原 因 。与他 同时 代凡遭 遇相 近 的韩 愈享 年 5 , 7岁
法。皆 自 所求取得之,又何怪也?”【 。 】
元 和 五年冬 《 与杨 兆京 凭书 》 :“
8 0
世,世之怒宜也。与罪人 ( 二王)交十年,官又以是进 ,辱在附
会 ……仆 自思念 ,过 大思 甚 ,乃 以敛此 ,悲 夫 。 29 ”[ 7 1 7
之悃 懦 郁 结 ,具载所 献
仆 当 时年 卜 ( 贞元 年— — 笔者 )甚 少 , 白御 史里行 得 礼部 土 永 员 外 郎,超 取 娃美 … …仆先 得 显处 ,才 不 能逾 同列 ,声不 能压 当
万端,旁午构扇,尽为敌仇,协力 攻,外连强暴失职者 以致其
事 …… 少年气 盛 ,不 识, 微 ,不知 当否 ,但 欲 一心 直遂 ,果陷刑 L
又如元和十年 《 谢除柳卅I N史表 》 臣以不慎交友,旋及 :“
祸 讷 。’ 。 。 。
自居易 7 5岁,刘禹锡 7 l岁;与他有类似生涯的宋代苏轼寿 6 6 岁, 陆游 8 5岁,这些 比较从侧面说明精神面貌、思想境界与生命
历史趣谈柳宗元展开政治革新却被贬永州 人生转折点在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柳宗元展开政治革新却被贬永州人生转折点在哪?导语: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共享年47岁。
以现在的地名来说,柳宗元的祖籍为山西永济,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担任侍御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共享年47岁。
以现在的地名来说,柳宗元的祖籍为山西永济,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担任侍御史等职位。
柳宗元二十一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
不久之后父亲去世,柳宗元回家为父亲服丧。
三年后,柳宗元再次进入朝廷为官。
柳宗元深感朝廷的腐败和落寞,统治者政权被宦官掌握,唐顺宗年间,柳宗元和王叔文、刘禹锡等持有相同政见,认为只有改革政治才能让唐朝重新焕发活力。
柳宗元和王叔文等人展开了政治革新运动。
王叔文和柳宗元等大臣,针对此次革新,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
柳宗元著名叙事散文《种树郭橐驼传》反映出了百姓们渴望吏治革新的迫切愿望。
唐顺宗听从了王叔文和柳宗元等改革人士的建议,自上而下地实行了政治革新。
公元805年,“永贞内禅”事件爆发,刘光琦、俱文珍等人拥立李纯为太子,并让唐顺宗禅位于李纯。
李纯登基后,对革新派人士致命一击。
柳宗元也是打击报复的对象,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随后,柳宗元被贬谪到贫困的永州,虽然柳宗元官职为永州司马,却有名无实。
柳宗元感慨政治的黑暗,心中有豪言壮语需要呐喊出来。
柳宗元借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不满,讽刺了奸臣的丑陋行径。
公元815年,柳宗元被召回长安。
前后十年里,柳宗元在文学、诗歌、哲学等方面有了很高的建树,其中很多流传至今的名篇是柳宗元生活常识分享。
《江雪》柳宗元(背景+译文+鉴赏)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
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
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鉴赏: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
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
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
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
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永州

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永州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永州 著名的爱国诗⼈柳宗元为什么被贬永州呢?今天让⼩编为⼤家揭晓这个谜团吧! 顺宗下台、宪宗上台,⾰新失败,“⼆王刘柳”和其他⾰新派⼈⼟都随即被贬。
宪宗⼋⽉即位,柳宗元九⽉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未半路,⼜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所以史称这⼀事件为“⼆王⼋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东交界的地⽅,当时甚为荒僻,是个⼈烟稀少令⼈可怕的地⽅。
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
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都没有,后来在⼀位僧⼈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
由于⽣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母卢⽒便离开了⼈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
造谣诽谤,⼈⾝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且好⼏年后,也还骂声不绝。
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
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次⽆情的⽕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到了“⾏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贬谪⽣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
他在信中明确表⽰:“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 永州之贬,⼀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转折。
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争则转到了思想⽂化领域。
永州⼗年,是他继续坚持⽃争的⼗年,⼴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学等⽅⾯的⼀些重⼤问题,撰⽂著书,《封建论》、《⾮〈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被贬永州司马——柳宗元⼀⽣⽂学成就的转折点 永贞⾰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到职后,也没有居住的地⽅,只能暂居在龙兴寺。
永州的⽣活艰苦,到永州半年母亲就因病去世,艰苦⽣活环境,⽔⼟不服,亲⼈离世的打击,加上政治上失意,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康,“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饱。
从咏史诗看白居易和柳宗元的贬谪

柳宗元与白居易同为中唐时期的大诗人,两人也都曾遭受过贬官的打击———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更远迁柳州;白居易则因首上疏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之贼、以雪国耻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然而,两人对待贬官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宋人蔡启曾将二人的迁谪心态作过一番比较: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者,特为酸楚。
闵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然亦何至是,卒以愤死,未为达理也。
乐天既退闲,放浪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亦力胜之耳。
[1]与柳宗元的“忧悲憔悴”、“特为酸楚”不同,白居易贬谪江州时虽固然也有“天涯沦落”之感,但却能够“力胜之”———随缘自适,自我开解,并最终从抑郁愤懑的心境中解脱出来。
关于这一点,只要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与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厅记》略作比较即可明了。
众所周知,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作于其谪居永州期间。
《新唐书·柳宗元传》说他“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
”这说明《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在贬谪生活中力图排遣内心积郁、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的产物。
从《永州八记》中所描绘的凄怆之景,如“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源然而静者与心谋”(《钴姆潭西小丘记》),以及所抒发的对美景埋没的感慨,如“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所以贺兹丘之遭也”(《钴姆潭西小丘记》),“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小石城山记》),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那种无法排除的孤寂凄凉以及被谪居弃掷的孤愤郁结。
而白居易作于江州司马任上的《江州司马厅记》的情调却与之明显不同:官不官,系乎时也;适不适,在乎人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对于永贞革新具有两方面的看法。一方面,柳宗元是一个爱国文人, 他看到国家的千疮百孔,看到百姓民不聊生,他也希望能够改革国家。但是另一 方面,他也知道改革所面对的压力是很大。宦官势力和藩镇势力是很强大的。
柳宗元永贞改革失败了,在唐肃宗被废以后,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司马。柳州 远离京都长安,柳州是边荒之地。柳宗元在柳州任职的时候,写了很多诗词
。在这些诗词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念,虽然失败了,但是柳宗元并没 有心灰意冷,他的诗词隐约透露着改革终会出现的意思。
2、 柳宗元主张
在文学
上,柳宗元发动了古文运动,以倡导自己在文学上的主张。当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唐代科举 考试的内容为多为骈体文。学子们为了追求华丽的语言,常常咬文嚼字卖弄文采, 常常忽略了文章最本质的内容。随后,俩人在文学上发起了一场古文运动,柳宗 元和韩愈都是古文运动倡导者。
最终在王叔文的劝导下,柳宗元参与了永贞革新。柳宗元以自己的才气,写 出了多篇点评时政的文章,并向朝廷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
非常积极,得到了唐肃宗的欣赏,被提拔进朝廷中枢。 柳宗元毕竟是个文人,虽然柳宗元也在朝廷任职,但是他只是一个年轻的政
治家。而当时的唐朝中,京师有宦官势力,地方上有藩镇势力,各种势力交错, 柳宗元没有注意到实际,而是以理想的方式进行改革,最终失败。
柳宗元被贬的原因解析
导语:公元 805 年,唐顺宗即位,该年号为永贞。唐顺宗登基后,大力提拔 了王叔文等人,当时柳宗元
和同僚王叔文有相同政见,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 公元 805 年,唐顺宗即位,该年号为永贞。唐顺宗登基后,大力提拔了王叔 文等人,当时柳宗元和同僚王叔文有相同政见,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和 柳宗元等人是改革派人士,他们倡导以新政来治理国家。 在王叔文的推动之下,改革措施很快地在朝廷内推行,他们制定的改革措施 有: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柳宗元倡导压制藩镇权力。除此之外,为了肃清朝廷腐 败现象,柳宗元等人贬谪了朝廷贪污官员。不久之后,唐顺宗的病情加重,俱文 珍为首的宦官首领,认为扳倒改革派的机会来了,便借机联合藩镇力量阻碍改革 派进展。并且,想要把改革派在朝势力一并清除。公元 805 年 4 月份,俱文珍联 合刘光琦等人立李淳为太子,一个月之后,罢免了吴书文翰林学士一职。随后, 王叔文的母亲病逝,依照习俗,王叔文回家为母亲守丧,俱文珍等人借机逼迫唐 顺宗禅位于太子李淳,后来历史将这次政变称为“永贞内禅”。李淳即位后成为 唐宪宗,他掌握政权之后,立马打击改革派人士。王叔文被贬谪至渝州司户,柳 宗元被贬谪至永州。不久之后,王叔文被赐死。 这次著名的“永贞新政”前后共持续 180 天左右,因为触犯了贵族权贵派的 利益,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柳宗元来到永州,心中愤懑不平。但是,面对强固的保守派和朝廷奸臣,柳 宗元深感心有力而余不足。他将志向寄情于山水之间,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 篇。 1、 柳宗元永贞革新
这次古文运动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十分相似,都是一次文学史上的进 步。在“复古”的口号下,文学革命爆发,主要内容就是对儒学的复兴。
先秦时代和汉朝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质朴真实。作者可以自由发挥自己 的文采,不受句式和体裁限制。在文章中,可以读出先秦时代和汉朝的文化风俗 和社会背景。通过散文
,可以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和现实生活。散文发展至六朝时,人们渐渐从文章 内容转移到了对词藻的要求。而后,骈体文应运而生,骈文讲究对仗、对偶、文 章要有音律和典故。作者们常常为了文采的华美而绞尽脑汁,忽略了文章的内容。 学子们深受骈体文的影响,内容千篇一律,形式十分僵硬而单一。除此之外,散 文常常华而不实,没有内容填充,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经不起仔细推敲。柳宗元 和韩愈认识到骈体文的弊端,俩人在文学上一拍即合,准备发起一场古文运动, 提倡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其中体现的深远意义都被后人推崇。
公元 805 年,柳宗元到永州担任司马一职,公元 815 年,柳宗元被召回长安。 前后十年里,柳宗元在文学、诗歌
、哲学等方面有了很高的建树,其中很多流传至今的名篇是柳宗元创作于永 州期间,《柳河东全集》中 540 多篇文章,有 317 篇都是写于永州期间。
永州也成为了柳宗元的转折点,他成功地从一个政客转变成了一个文豪。在 永州写的大量文学作品
柳宗元高举复古大旗,在社会广泛提倡儒学复兴,得到了大批拥护者。 3、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
柳宗元一生的转折点是被贬谪至永州,担任永州司马一职。柳宗元年少成名, 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为官。唐顺宗年间,柳宗元和王叔文、刘禹锡等持有 相同政见,认为只有改革政治才能让唐朝重新焕发活力。
王叔文和柳宗元等大臣,针对此次革新,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柳宗元著 名叙事散文《种树郭橐驼传》反映出了百姓们渴望吏治革新的迫切愿望。唐顺宗 听从了王叔文和柳宗元等改革人士的建议,自上而下地实行了政治革新。公元 805 年,“永贞内禅”事件爆发,刘光琦、俱文珍等人拥立李纯为太子,并让唐 顺宗禅位于李纯。李纯登基后,对革新派人士致命一击。柳宗元也是打击报复的 对象,被贬谪至永州担任司马一职。柳宗元感慨政治的黑暗,心中有豪言壮语需 要呐喊出来。柳宗元借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不满,讽刺了奸臣的丑陋行 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