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提取方法

合集下载

分离提纯蛋白质的方法

分离提纯蛋白质的方法

分离提纯蛋白质的方法
蛋白质是营养中很重要的一类物质,它们可以参与营养的过程,也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因此,提纯蛋白质是很有必要的。

提纯蛋白质的方法一般有硅胶沉淀法、沉淀抽提法、膜分离法等。

一、硅胶沉淀法
硅胶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提纯蛋白质的方法,它可以将大分子质量,体积小的分子排除在外,只提取蛋白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实验时间短,并且耗材成本也较低。

操作时,将样品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将稀释液中加入适量的硅胶,冷却混匀,经过适当的时间,硅胶就会沉淀在液体中,沉淀物吸附在硅胶上,把沉淀后的液体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漂洗操作,就可以得到纯的蛋白质。

二、沉淀抽提法
沉淀抽提法是一种常用的提取蛋白质的方法,它可以对样品中的蛋白质进行极限沉淀,然后通过抽提的方式分离蛋白质和其他组分。

操作时,将样品加入硫酸钾溶液,然后搅拌均匀,再添加一定量的酒精,使大分子量的蛋白质极限沉淀,抽提上层液体,将抽提的液体经过一定的处理,利用蒸馏抽提的方法,就可以提取出纯净的蛋白质。

三、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滤膜的选择性孔径对物质的分离。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在细胞代谢、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提取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1. 细胞裂解法。

细胞裂解是蛋白提取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细胞膜破坏,使细胞内的蛋白质释放出来。

常用的细胞裂解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包括超声波法、高压破碎法和冻融法,而化学法则包括使用洗涤剂和蛋白酶等。

选择合适的细胞裂解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蛋白提取率。

2. 盐溶液沉淀法。

盐溶液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盐溶液中的离子结合力的差异,通过逐渐增加盐浓度使蛋白质沉淀。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纯化效果好,适用于大多数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

3. 凝胶过滤法。

凝胶过滤法是一种分子大小分离的蛋白质纯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凝胶的孔隙大小对蛋白质进行分离,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孔隙而被排除,而较小的蛋白质则可以通过凝胶孔隙。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用于大多数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4. 亲和层析法。

亲和层析法是一种通过蛋白质与特定配体之间的亲和作用进行纯化的方法。

常用的亲和层析柱包括Ni-NTA树脂、葡聚糖树脂和抗体树脂等。

这种方法可以选择性地提取目标蛋白质,纯化效果好,适用于特定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

5. 蛋白质电泳法。

蛋白质电泳法是一种通过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蛋白质电泳包括SDS-PAGE和原位电泳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分辨率高,适用于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和纯化。

总结。

蛋白提取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和研究目的。

在进行蛋白提取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实验目的进行优化。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蛋白提取方法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蛋白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生物医学研究、食品工业、药物研发等领域,蛋白的提取和纯化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1. 细胞裂解法。

细胞裂解法是一种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它通过破坏细胞膜,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

通常采用机械方法(如超声波破碎、高压破碎)或化学方法(如洗涤剂裂解)来实现细胞裂解。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较高,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细胞。

2. 亲和层析法。

亲和层析法是一种通过蛋白与特定配体之间的亲和作用来实现蛋白提取的方法。

常用的亲和层析配体包括金属离子、抗体、亲和标记物等。

通过将这些配体固定在固定相上,再将混合蛋白溶液通过柱子进行层析,从而实现对目标蛋白的选择性提取。

这种方法对蛋白的纯化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

3. 凝胶过滤法。

凝胶过滤法是一种通过分子大小差异实现蛋白提取的方法。

通常采用多孔性凝胶作为固定相,将混合蛋白溶液通过凝胶柱进行层析,从而实现对蛋白的分离和提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蛋白的形态和功能影响较小,适用于对蛋白分子大小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4. 盐析法。

盐析法是一种通过蛋白与盐溶液中离子相互作用的差异实现蛋白提取的方法。

在盐浓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蛋白质的溶解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蛋白的分离和提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对蛋白的选择性提取要求不高的场景。

5. 超滤法。

超滤法是一种通过膜的孔径大小选择性分离蛋白的方法。

通常采用超滤膜将混合蛋白溶液进行过滤,从而实现对蛋白的提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蛋白的分离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膜的选择和操作条件的控制。

总结。

蛋白提取是生物医学研究、食品工业、药物研发等领域中的重要工作。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包括细胞裂解法、亲和层析法、凝胶过滤法、盐析法和超滤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蛋白提取工作。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1、细胞总蛋白提取A、对于悬浮细胞: 离心收集细胞,每106细胞加250 ul RIPA (在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振荡。

如果需要提高蛋白浓度,可以适当减少细胞总蛋白提取试剂体积。

B、对于贴壁细胞:a、用TBS冲洗细胞2-3次。

最后一次彻底吸干残留液。

b、加入适当体积的 RIPA(使用前数分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于培养板、瓶内3-5分钟。

期间反复晃动培养板、瓶,使试剂与细胞充分接触。

c、用细胞刮刀将细胞及试剂刮下,收集到1.5ml离心管中。

C、冰浴30min,期间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确保细胞完全裂解。

D、12000g离心5min,收集上清,即为总蛋白溶液。

2、组织蛋白提取:A、组织块用冷TBS洗涤2-3次,去除血污,剪成小块置于匀浆器。

加入10倍组织体积本试剂(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冰上彻底匀浆。

如果需要提高蛋白浓度,可以适量减少该试剂体积。

B、将匀浆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振荡。

冰浴30min,期间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确保细胞完全裂解。

C、12000g离心5min,收集上清,即为总蛋白溶液。

1、组织尽可能新鲜,若不能及时提蛋白,组织标本应保存在-80℃冰箱,并避免反复冻融。

2、全程必须在冰上进行,避免蛋白降解。

3、蛋白酶抑制剂在水溶液中不稳定,需在RIPA使用前数分钟加入蛋白酶抑制剂。

4、裂解过程中如有溶液粘稠现象可用移液器(200μl)反复吹打,或再加入适量裂解液以保证充分裂解。

5、总蛋白溶液不稳定(蛋白酶依旧有活性)可在-80℃短时间保存,建议立即加入蛋白上样缓冲液变性后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

蛋白提取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质,它参与了许多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

蛋白质的提取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因此蛋白提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

在蛋白提取的过程中,要克服细胞壁的障碍,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1. 直接破碎法。

直接破碎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蛋白提取方法,它适用于细胞壁较薄、易破碎的样品。

首先,将待提取的样品加入破碎缓冲液中,再通过高速离心或超声波破碎等方式使细胞破碎,释放出蛋白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破碎缓冲液的选择和破碎条件的控制,以避免蛋白质的降解和失活。

2. 化学溶解法。

化学溶解法是利用化学试剂破坏细胞膜和蛋白质的非共价键,将蛋白质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甲醇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试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的控制,以避免对蛋白质的影响。

3. 超声波法。

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破坏细胞膜,将蛋白质释放出来的方法。

超声波破碎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对蛋白质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保持蛋白质活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波功率和破碎时间的控制,以避免对蛋白质的热性变性和氧化损伤。

4. 离心法。

离心法是利用不同蛋白质在离心过程中的沉降系数差异,将蛋白质分离提取的方法。

通过连续离心,可将蛋白质从细胞内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注意的是离心条件的选择和沉淀物的重新悬浮,以避免蛋白质的丢失和沉淀物的污染。

5. 亲和层析法。

亲和层析法是利用蛋白质与特定配体之间的亲和作用,将蛋白质从混合物中选择性提取出来的方法。

通过在层析柱中填充亲和配体,可实现对特定蛋白质的纯化和提取。

这种方法操作复杂,但对蛋白质的选择性较好,适用于对蛋白质纯度要求较高的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蛋白提取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蛋白提取方法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1、细胞总蛋白提取A、对于悬浮细胞: 离心收集细胞,每106细胞加250 ul RIPA (在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振荡。

如果需要提高蛋白浓度,可以适当减少细胞总蛋白提取试剂体积。

B、对于贴壁细胞:a、用TBS冲洗细胞2-3次。

最后一次彻底吸干残留液。

b、加入适当体积的 RIPA(使用前数分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于培养板、瓶内3-5分钟。

期间反复晃动培养板、瓶,使试剂与细胞充分接触。

c、用细胞刮刀将细胞及试剂刮下,收集到1.5ml离心管中。

C、冰浴30min,期间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确保细胞完全裂解。

D、12000g离心5min,收集上清,即为总蛋白溶液。

2、组织蛋白提取:A、组织块用冷TBS洗涤2-3次,去除血污,剪成小块置于匀浆器。

加入10倍组织体积本试剂(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冰上彻底匀浆。

如果需要提高蛋白浓度,可以适量减少该试剂体积。

B、将匀浆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振荡。

冰浴30min,期间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确保细胞完全裂解。

C、12000g离心5min,收集上清,即为总蛋白溶液。

1、组织尽可能新鲜,若不能及时提蛋白,组织标本应保存在-80℃冰箱,并避免反复冻融。

2、全程必须在冰上进行,避免蛋白降解。

3、蛋白酶抑制剂在水溶液中不稳定,需在RIPA使用前数分钟加入蛋白酶抑制剂。

4、裂解过程中如有溶液粘稠现象可用移液器(200μl)反复吹打,或再加入适量裂解液以保证充分裂解。

5、总蛋白溶液不稳定(蛋白酶依旧有活性)可在-80℃短时间保存,建议立即加入蛋白上样缓冲液变性后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提取蛋白的方法

提取蛋白的方法

提取蛋白的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提取蛋白的方法:
1. 沉淀法呀!就像那细沙在水中慢慢沉淀一样。

比如说,在做豆腐的时候,不就是通过一些物质让豆浆里的蛋白质沉淀下来嘛!这可是个很常用的法子哟!
2. 离心法呢!这不就像把东西使劲甩出去找到我们要的那个部分嘛。

你看,提取血液中的某种蛋白就经常用这个办法呀!
3. 层析法哇!这就如同在一个复杂的迷宫里准确找到我们要的宝贝蛋白。

比如说,从一堆混杂的物质里分离出特定的蛋白质,用这个准没错啦!
4. 电泳法嘿!可以想象成让蛋白们在特定的赛道上赛跑,然后我们就把目标蛋白给揪出来啦。

像检测一些蛋白的存在不就常用它嘛!
5. 亲和层析法呀!就好像蛋白们之间有独特的吸引力,我们利用这一点就能把要的蛋白抓住了呢。

比如提取和某种抗体结合的蛋白,这办法好用得很嘞!
6. 超滤法呢!类似用一个很精细的滤网把小分子筛掉留下蛋白质。

在浓缩蛋白溶液的时候不是常常会用到嘛!
7. 盐析法哇!就如同给蛋白的世界来点特别的调味,让它们乖乖地显现出来。

很多蛋白质的初步提取都离不开它呀!
8. 酸沉淀法哟!感觉像是给蛋白的环境来个小挑战,让它们沉淀下来等着我们去获取。

像从某些植物里提取蛋白就可能会用到呢!
我觉得提取蛋白的方法好多呀,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用途,关键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那个!。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1、细胞总蛋白提取A对于悬浮细胞:离心收集细胞,每106细胞加250 Ul RlPA (在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振荡。

如果需要提高蛋白浓度,可以适当减少细胞总蛋白提取试剂体积。

B对于贴壁细胞:a用TBS冲洗细胞2-3次。

最后一次彻底吸干残留液。

b加入适当体积的RIPA (使用前数分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于培养板、瓶内3-5分钟。

期间反复晃动培养板、瓶,使试剂与细胞充分接触。

c、用细胞刮刀将细胞及试剂刮下,收集到1.5ml离心管中。

C冰浴30min,期间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确保细胞完全裂解。

D 12000g离心5min,收集上清,即为总蛋白溶液。

2、组织蛋白提取:A组织块用冷TBS洗涤2-3次,去除血污,剪成小块置于匀浆器。

加入10倍组织体积本试剂(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冰上彻底匀浆。

如果需要提高蛋白浓度,可以适量减少该试剂体积。

B将匀浆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振荡。

冰浴30min,期间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确保细胞完全裂解。

C 12000g离心5min,收集上清,即为总蛋白溶液。

1、组织尽可能新鲜,若不能及时提蛋白,组织标本应保存在-80 C 冰箱,并避免反复冻融。

2、全程必须在冰上进行,避免蛋白降解。

3、蛋白酶抑制剂在水溶液中不稳定,需在RIPA使用前数分钟加入蛋白酶抑制剂。

4、裂解过程中如有溶液粘稠现象可用移液器(200 μ l )反复吹打,或再加入适量裂解液以保证充分裂解。

5、总蛋白溶液不稳定(蛋白酶依旧有活性)可在-80 C短时间保存,建议立即加入蛋白上样缓冲液变性后与-20 C保存,避免反复精品佳作,安心下载,放心使用冻融。

遇到失意伤心事,多想有一个懂你的人来指点迷津,因他懂你,会以我心,换你心,站在你的位置上思虑,为你排优解难。

一个人,来这世间,必须懂得一些人情事理,才能不断成长。

就像躬耕于陇亩的农人,必须懂得土地与种子的情怀,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女子,一生所求,莫过于找到一个懂她的人,执手白头,相伴终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还有呢? 。。。。。。。。。。。。。。。。。。
682.95 406.50 461.79 335.99 345.60 181.33
苯酚法蛋白量(ug)
852.92
455.50 751.99 461.81 764.61 518.59
P1405670002 P1405670003
P1405670004 P1405670005 p1405670006
第四谈:蛋白提取哪加强
冷丙酮沉淀 1.冷丙酮沉淀的时间与温度。 2.超声功率和时间,重在观察超声后样品溶性的均匀度。 3.还原烷基化。
苯酚提取 1.各种试剂的正确及精确配置。(如:蔗糖提取液) 2.加入饱和酚后的充分震荡和离心。(使蛋白充分与酚、色素H键 结合,让其分三层) 3.纯化蛋白。(甲醇、TCA/冷丙酮去色素、苯酚等杂质)
1.冷丙酮沉淀时间。
在蛋白提取操作流程中,最为耗时的属于冷丙酮沉淀这一步,一般沉淀2h甚 至过夜。 在提取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如何压缩冷丙酮沉淀的时间,或者找到一个最适 宜的时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时间的大大缩短,不仅可以提高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产率。
以大麦麦粒为研究对象(植物杂质多,蛋白提取率 低) 采用单一变量原则,只控制冷丙酮沉淀时间的不同,设时间为t,取 四个有代表性的时间点:10、30、60、120(单位:min) 使用TCA/冷丙酮沉淀蛋白流程, 最后得胶图:
提取方法
优点
缺点
冷丙酮提取
操作简便,适合一般蛋 白的提取。
容易使蛋白变性,杂质较 多的蛋白提取效果较差。
苯酚提取
适合提取杂质较多的蛋 白样本,需求样本量少
操作过程较繁琐,耗时 长
实例:P140678野生番木瓜蛋白提取
提取方法 冷丙酮提取 苯酚提取
胶图展示
编号 p1405670001
冷丙酮法蛋白量(ug)
沉淀蛋白时间t(min) 蛋白体积(μl) 蛋白浓度(μg/μl)
10 300 11.54
30 300 9.49
60 300 8.78
120 300 7.58
由胶图可以看出,各时间段胶图条带相似,无明显差别, 可见,沉淀蛋白时间的长短,对蛋白含量分布,没有什么重 大影响。 由定量数据可知,冷丙酮沉淀大麦的时间为10min时,蛋 白浓度最高,且可以推出随着沉淀时间的增长,蛋白的终浓 度有所下降。 许多研究表明,冷丙酮沉淀蛋白时间过长会导致蛋白质 降解,时间过短会使蛋白质沉淀不完全。
有机溶剂沉淀法相比其他沉淀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分辨能力高,即一种蛋白质或其他溶质只有在一个比较窄的有机溶剂浓度 范围内沉淀。 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溶剂可以使实验尽可能准确。 3.成本较低。 缺点 容易引起蛋白质变性失活,操作常需在低温下进行。且有机溶剂易燃、易 爆、安全要求较高。
第三谈:冷丙酮和苯酚提取的命脉
1.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蛋白质是指可溶于水、稀中性盐和稀酸溶液。 可溶性蛋白约占总蛋白含量的80%
2.醇溶性蛋白质: 一类不溶于水而溶于70%~80%乙醇的蛋白质。
3.不溶性蛋白质 :此类蛋白质既不溶于水、稀盐溶液,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4
——针L3裂解液(尿素、SDS、Tris)
第二谈:捕获蛋白的网
1 . 高浓度中性盐沉淀法(盐析)(不变性)
2. 有机溶剂沉淀法
原理:脱水作用和降低介电常数
破坏了水化层
破坏了双电层,增加带电 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3. 等电点沉淀法 原理: 净电荷为0,彼此失去了电荷排斥作用而趋于凝聚。 4. 重金属盐沉淀法 原理:当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这样它就容易 与重金属离子结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5. 有机酸沉淀法 原理:当溶液的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正电,它就与生物碱 试剂或酸类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蛋白提取浅谈
合伙人:李富生、袁倩、贺位皇 2015-1-19
蛋白提取
第一谈:蛋白的个性 第二谈:捕获蛋白的网
第三谈: 冷丙酮和苯酚提取的命脉
第四谈:蛋白提取哪加强
5
第一谈:蛋白的个性
按蛋白物种类别,蛋白可分为: 1.植物蛋白(色素) 2.动物蛋白 3.微生物蛋白(培养基洗脱)
根据蛋白的溶解性,蛋白可分为:
丙酮沉淀蛋白的机理是: 根据库伦定律,溶液介电常数的下降(丙酮25摄氏度时介电常数为21,水 为81),造成静电作用力的增强,同时,丙酮与蛋白对水的争夺直接导致水化 层的破坏,从而造成蛋白沉降。
丙酮造成蛋白变性的原因: 常温或升温时,蛋白立体结构展开,丙酮极容易与其中的色氨酸、酪氨酸 等氨基酸进行疏水结合导致蛋白变性,所以我们通常预冷丙酮并且低温操作。 低浓度的盐不会沉淀,但是通常盐浓度高于0.1molL时,因为介电常数的降低导 致盐的溶解度也下降而析出。初始蛋白浓度不易过高,很容易造成共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