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合集下载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阅读理解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阅读理解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林颂英大自然是美丽的,鸟语花香,气象万千。

但现在的城市里,已经很少听到鸟鸣声了。

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在一条河流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

鱼儿一旦死亡,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成为浮游生物的佳肴。

这样,大鱼、小鱼、虾米和浮游生物之间保持着循环的食物关系,这就是食物链。

在草原上,兔子吃草,它能否生存取决于草原上草料的多少。

兔子一旦增加,草料便会显得不足,于是,兔子数量就会减少。

狐狸吃兔子,它能否生存取决于草原上兔子的多少。

这样,草料、兔子和狐狸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关系。

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能乱捕滥杀。

如果随意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森林和草原,必然会带来严重后果。

有的地方,有人捕捉黄莺、杜鹃鸟、柳莺、啄木鸟等食虫鸟类,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一旦护林益鸟减少,害虫就会随之增多,就会破坏树木的生长。

科学工作者做过调查:黄鼠狼以老鼠为食,凡黄鼠狼多的地方,老鼠就少。

相反,凡黄鼠狼少的地方,老鼠就多。

没有黄鼠狼的地方,老鼠就会多得成灾。

这说明,黄鼠狼和老鼠之间有着生态平衡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由于违背了生态规律而受到报复的例子是很多的。

1934年5月,在美国东部,一阵黑色风暴呼啸而来,狂风夹带着大量的黄沙和尘土,从遥远的美国西部草原袭来,整整刮了三天三夜,横扫了美国大陆三分之二的国土。

狂风过后,一片荒芜,各处顿时变成不毛之地。

河水干涸了,庄稼枯萎了,牛羊渴死了,尘土塞满了房屋,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黑色风暴。

那么这次风暴袭击是什么造成的呢?原来,从18世纪中叶起,大量移民从欧洲来到美国,他们砍去森林,破坏草原,用来种植庄稼和放牧,使大片土地失去了绿色植物的保护,赤裸裸地暴露在太阳底下。

结果,就酿成了那场可怕的风暴。

教科版小学语文《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语文《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语文《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教科版学校语文《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白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然后又以“美国黑色风暴”为例,详细说明白“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惩处的道理”,让我们剧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行侵害的,唤起人们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设计理念:本课语言简洁明白,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同学熟悉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加环保意识,主动主动地爱护环境。

教学中应赐予同学更多的自由空间,突出同学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内容要求和四班级同学已有的学问水平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同学能熟悉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通过课文中列举的事例,使同学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应有的惩处。

”的道理,能够理解把握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2、力量目标: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主动积累词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力量和与人相互沟通、合作的力量。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中事例,唤起同学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从而能够自觉地爱护自然环境,主动宣布传达环保学问,做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通过详细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处”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六、教法和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纳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方法来开展学习的,充分体现“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倡进展同学自主学习,加强与同伴间相互沟通合作的力量。

采纳应用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同学学习力量的培育,而且熬炼同学实践力量,能将所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学习活动中同学的多方面力量得到训练、培育和提高。

七、教学预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文章内容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文章内容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一、引言大自然报复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它源于我们对地球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刻反思。

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过度消耗等全球性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过度开发、污染等问题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损害。

二、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如洪水、飓风、干旱等,往往与人类活动脱不开干系。

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同时,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如地下水、森林、矿产等,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更使自然环境面临巨大威胁。

三、生态平衡与食物链破裂生态平衡是地球生物圈稳定运行的基础,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破坏,已使食物链产生破裂。

例如,湿地、森林等地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四、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变化以亚马逊雨林为例,人类活动如采矿、农业开垦等导致雨林大规模破坏,不仅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全球气候也受到影响。

亚马逊雨林的减少使得地球碳汇功能减弱,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五、防范措施与政策建议面对大自然报复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规,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其次,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此外,应倡导并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提升环保意识。

六、呼唤可持续发展观念与行动我们应倡导绿色出行、节约资源等健康生活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同时,政府应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学校则应在教育过程中强化环保理念,让下一代从小就理解并尊重自然环境。

七、结语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共同保护才能使我们的家园免受报复之苦。

让我们珍惜地球资源,共同保护我们美丽家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每一片森林。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新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新版】

保护自然
核心问题:为什么我们一 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 然和我们成为朋友?
一读:读课文,说说大 自然中的生物群之间是 什么关系。
三探:课文用哪些事例 来说明破坏大自然会受 到惩罚?
二思:课文列举了什么事 例来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 联系和制约的?
四拓:我们怎样才能避免 大自然的惩罚呢?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然和我们 成为朋友,而不要使我们成为大自然报复的对象。 思考(重点):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结。与第1自然段相照应,进一步揭示 了文章的主旨:如果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它就 会为人类服务,成为人类的朋友;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 乱砍滥伐或任意破坏,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 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又称“自然平衡”。如自 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还是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 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所组成。 每一个成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 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 生态平衡。
推荐阅读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小时候虽然贪玩,不爱念书,但对山水风景的酷爱是发乎自然的。 天空的白云和石桥畔的垂柳,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喜欢一个人坐在 水边石头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动着幼稚的幻想。天上的流云, 一会儿变成海岛沙洲,一会儿变成峰峦湖沼(zhǎo)。有一天我 根据云的各种境界,分出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抒(shū)情的云、 戏剧的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 风烟清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个 小伙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地方。我记得当时的文章里有“拾石雨花,

教科版语文四上《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参考课件

教科版语文四上《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参考课件
• 3.说明了什么?
12
13
9
10
11
阅读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
• 1.作者都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 “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 到惩罚”。
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受更多优惠哟!
减 jiǎn 减少 旦 dàn 元旦 循 xún 循环 惕 tì 警惕 浮 fú 漂浮 愚 yú 愚笨 欧 ōu 欧洲
6
不毛之地 无家可归 鸟语花 生态平衡 赖以生存 气象万千
警惕 循环 干涸 枯萎
7
“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 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 遭受了破坏的环境。 • 人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受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受更多优惠哟!
4
5
生字学习
警 jǐng 警告 虾 xiā 虾米 亡 wáng 灭亡 滥 làn 滥用 逼 bī 逼迫 尸 shī 尸体 蠢 chǔn 蠢笨
不复存在。鸟类难以生存,是人把鸟类 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 以鸟类减少为例,引出谁破坏了环境。
8
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 度,流程,课件,试题,合学习的好伙伴,受更多优惠哟!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旨。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要与之和谐相处。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大自然报复的现象。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大自然报复现象。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实例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2. 相关资料:大自然报复的现象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大自然报复的现象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学生分享对大自然报复现象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写作手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4. 实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保护大自然。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大自然是美丽的,鸟语花香,气象万千。

但是环境已经把动物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另一方面,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处。

食物链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关系。

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能乱捕滥杀。

如果随意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森林和草原,必定会带来严重后果。

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人们背离了生态规律而受到报复的例子是很多的。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然和我们成为朋友,而不要使我们成为大自然报复的对象。

时光流转,云水千年。

现存于寂静天地里的每一个存在,都是光阴的馈赠。

物转星移,适者生存,每一个生命都是在瞬间千年里的竞争与争斗中,存活下来。

在万物踏遍山河万里的进程中,都进化出属于自己的本性与生存规律。

自然规律,是在历史风沙的磨砺沉淀出来的,万不可随意变更。

不顾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为所欲为的人,必定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农民不顾稻子自然生长的规律,而自作聪慧地拔高幼苗以求其快速长高,结果却使所有稻子都蔫了。

我们如果一味地因自己的喜好,胡乱喂食野生动物,为所不该为,则必定会使得动物失去觅食的主动性,失去在自然中生存的警惕性与攻击性,失去动物们原本的生活规律和有劳才有所获的生存法则。

当野生动物慢慢丧失觅食的能力时,它们的生存便全成依赖性,在自然的激烈竞争中,必将被淘汰。

莱蒙特曾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必须按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强扭的瓜不甜,我们如假设背离自然规律,为所不应为的,势必会适得其反。

而顺应万物其本性,并借以利用该规律,为所应为,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禹之父鲧,历时九年未能够解决黄河洪涝之灾,他一直采纳“水来土掩〞的治水方针,以墙垣抵挡洪水的冲击,效果甚微。

大禹却采纳与其父亲“堵〞相反的方针,叫做“疏〞,即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自由地通过。

“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

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高考满分作文大禹在总结了洪水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其自然规律,因势就导,才使得黄河多年的水患得以控制。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三段六环”课堂教学导学案Fra bibliotek科目课题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主备人
授课人
时间
导学流程
环节


前置
学习
佳肴干涸枯萎赤裸裸警惕减少大虾浮游
死亡黄莺啄木鸟愚蠢
情境
导入
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但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自然
明确
目标
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教学目标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板书
设计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鸟类减少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捕捉护林益鸟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
合作探究
展示收集到的这方面资料来交流一下。
展讲
交流
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迁移
使用
从前,有个小男孩,他每天要用好多纸巾。吃过东西,他用纸巾擦擦嘴,再用纸巾擦擦手,还用纸巾擦擦衣服。这天,爸爸买回一筒纸巾。爸爸说这是“神奇牌”纸巾,跟以前的不一样哦。小男孩想看看,纸巾究竟神奇在哪里。他拉出一截,没什么神奇;他把纸巾拉到阳台上,也没什么神奇;再把纸巾拉到楼梯上,还是没什么神奇;纸巾被拉得长长的,一直拉到小区外面;再拉到市民广场,绕过一棵棵粗粗的树。小男孩跑呀跑,拉呀拉,纸巾怎么也拉不完……跑呀跑,拉呀拉,小男孩回头一看,树林不见了!他扔了纸巾,惊叫着跑回家:“爸爸,爸爸,树林没有啦——”爸爸说:“制造纸巾要用树木做原料。你用掉了这么多纸巾,树林当然就没有啦!”为了让树林回到市民广场,小男孩又跑回去,一边跑,一边卷……跑呀跑,卷呀卷,纸巾全都卷了回来,市民广场的树林又回来了。小男孩真快乐呀!小朋友们,木材是制造纸巾的原料,纸巾用得越多,耗费的树木就越多。所以我们在家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多用毛巾,节约纸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教学准备:有关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课件;大自然美景的课件;有关1934年美国黑色风暴的纪录片和有关近几年沙尘暴的纪录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自然。

(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风景)2、看完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预设:(1)我们的国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2)这么美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3、揭示课题。

大自然不但让人尽情享受着美丽的景色,它还无私的奉献着它的全部资源,养育着全世界几十亿的人口。

可人类却用自私和贪婪回报大自然的慷慨,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二、自由读文,边读边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2、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预设:(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2)大自然会怎样报复我们?(3)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教师梳理问题并板书。

(板书3个问题)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交流你理解了哪些问题。

三、合作交流,共议主题。

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预设:⑴因为我们破坏了大自然。

所以用书上的话说,就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板书)2、让我们齐读文章第一段。

(生读)(1)第一段写了什么?(2)理解句子:“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重点理解“环境”一词。

(3)人类对树木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罚。

(教师指板书)3、再看黑板上的这句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什么是生态平衡?(2)破坏生态平衡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4、找出有关于生态平衡的部分读一读,可借助书上图示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5、为了让同学们能更直观的了解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

(放有关于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录像)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板书食物链和生态平衡)小结: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人类以及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大家只有都严格遵守自然规律,才能相安无事的生存。

而一但有一方破坏了这个生存规则,那么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7、本文作者就列举了一些事例来说明“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自由读3~5自然段,看看作者都列举了哪些事例。

预设:(1)如果人类捕捉护林益鸟,就会破坏树林的生长。

(2)如果人类长期捕杀黄鼠狼,就会造成鼠害成灾。

(3)1934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草原而遭受了黑色风暴的袭击。

四、拓展升华,重视环保。

1、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由于人类破坏生态平衡而造成的自然灾害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把自己收集到的这方面资料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预设:沙尘暴、酸雨、虫灾……同学们,听到这些,我们的心都为之颤抖。

无论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都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

(放录像)2、看完这段片子你想说些什么?预设:(1)我们不但要保护好自然界中的动物,还要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滥砍滥伐。

(3)我们要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那就是,我们要善待大自然,就要像对待我们的亲人朋友那样去关心它,爱护它,保护它,敬畏它,让我们来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同学们,面对大自然对人类无情的报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让警钟长鸣!《警惕大自然的报复》一课评析实录刘老师评析:我认为李老师这节语文课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节好课,其中浓缩了许多崭新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出我校提出的两个“体现”这个主题。

教师在上课初播放课件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激发学生保护环境意识做好铺垫,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激情走进课文。

此外,教者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以闯关的形式把课文分为四个板块,有利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勇敢自信的精神,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分析课文,理解课文,达到了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

王老师评析:本节课最为突出的地方是教师注重了评价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评价,树立自信心。

如:奖励小红旗、拍手歌等。

教师在教学中及时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并且评价过程不流于形式,做到适时、适度、合理。

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体现了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安老师评析这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积极的参与精神展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和肩负环保的使命感中分析课文。

品读课文,感悟课文。

此外教师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了“闯关”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勇敢自信、积极参与中获取知识,从而自觉地产生环保意识。

杨老师评析这是一节设计很好的优质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和激情洋溢的导语把学生的思路带到一个美丽如画、资源丰富的世界,紧接着,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环境原本是多么的美好,但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和无限的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我们面临要受到大自然惩罚的危机。

教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让学生怀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决心走出课堂。

《第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四年语文(教科版)第七册第八单元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然后又以“美国黑色风暴”为例,具体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惩罚的道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设计理念:本课语言简洁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通过课文中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的道理,能够理解掌握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2、能力目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主动积累词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中事例,唤起学生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六、教法和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方法来开展学习的,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倡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与同伴间交流合作的能力。

采用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

七、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八、教学时间: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字、词教学。

九、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一)、导入采用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法:教师播放课件,以强烈的视觉映象冲击学生的感官,在上课之初创设良好教学氛围,为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好铺垫。

教师随机启发学生谈内心感受从而揭示课题,唤起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激情进入学习课文的氛围之中。

(二)、新授部分分为四个大环节,分别是自主读书知环保、合作交流议环保、探究升华做环保和发出倡议唤环保。

第一环节:自主读书知环保: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主要与同学探讨感受最深的语句和交流自己不懂的问题。

3、教师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因此,课题上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议环保: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展开学习活动的。

主要设计了四个小环节:1、自读课文,查找事例。

2、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3、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主要以黑色风暴为例展开学习,并指导朗读。

4、延伸学习,加深理解。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整理有关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此环节教师为学生准备表格,以便学生更好地归纳整理交流结果,很容易就抓住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不仅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环节:探究升华做环保:1、师生共同理解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含义。

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这两个专业名词很难理解,主要引导学生在具体事例中体会其含义,并且播放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让学生一看即懂,从而来突破本课的难点。

随后教师相机讲解并板书:食物链:大鱼→小鱼→虾米→浮游生物生态平衡:不能破坏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和汇报,举一些实例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尝试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2、全班交流谈启发,引导学生保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

学生能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相联系,达到宣传教育和实际应用的目的。

第四环节:发出倡议唤环保: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环保知识。

能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注重知识的整合。

本环节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重视环保,注意“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激发学生环保的热情。

(三)小结部分:学生谈收获,教师鼓励学生做环保小卫士。

本环节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学有所获,进而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作业:每人写一份倡议书,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作业安排不仅使学生提高自我环保意识,还明确自身承担着宣传环保知识的重任。

使我们每个人都能重视环保,爱护我们的家园。

十、板书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板书主要体现学生难理解的内容“食物链”,帮助学生理解把握课文的难点,通过对“食物链”的理解来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由食物链引出生态平衡不能破坏,由浅入深,突出展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