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新版】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案)(3)

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爱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受到惩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书写本课14个生字。
教学准备:食物链学挂图或课件1934年美国黑色风暴的纪录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预习指导。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查工具收理解不懂的词语。
查找有关沙尘暴的文字或图片、影视资料。
2.阅读指导。
本课语言简单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方式。
按“自主读书知环保,合作交流环保,探究升华做环保,发出倡议唤环保”的学习板块进行教学。
(1)观看资料,引出课题。
播放“沙尘暴”有关影视资料或图片资料。
看后提问:看了这些资料,你想说些什么?引出课题“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板书课题。
让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对“大自然的报复”有个较清楚的概念,唤起学生的内心感受,让他们带着激情走入学习的课文的氛围之中。
(2)自由读书,自主思考。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时间,要求学生结合所查资料读通课文,边读边做批注,读明白内容和不明白的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小组合作学习时与他人交流。
(3)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①小组合作交流。
组长主持,以课后的三个问题为重点,解决本组成员在学习中的问题,如不能解决,做好记录,以备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探讨。
②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重点解决课后讨论、说、练的三个问题,这是课文的阅读重点,然后再解决各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问,并结合学生汇报指导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第二课时一、积累内化(1)积累成语自选成语,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成语来填写。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感悟能力。
5、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张图片,你们想看吗?2、看了左边这张图片,你的心情怎样?看了右边这张图片,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3、右边这幅图中的沙尘暴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
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吗?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大家知道警惕是什么意思吗?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就是提放、小心大自然的报复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什么?(另一方面,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2、哪个自然段的内容说明了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道理?(2)3、哪个自然段的内容说明了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这一道理?(3、4)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个现象看出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1)理解食物链、生态平衡。
(2)为什么说这种平衡是微妙的?(3)为了说明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道理,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的方法有什么好处?(信服)(4)你还能举出有关食物链、生态平衡的例子吗?5、默读第4、5自然段,想一想,哪些事例说明了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这一道理?(1)捕捉护林益鸟,就会破坏树木生长。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然后又以“美国黑色风暴”为例,具体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惩罚的道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设计理念:本课语言简洁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通过课文中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的道理,能够理解掌握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2.能力目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主动积累词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中事例,唤起学生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五、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六、教法和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方法来开展学习的,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倡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与同伴间交流合作的能力。
采用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
七、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八、教学时间: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2: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

第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然后又以“美国黑色风暴”为例,具体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惩罚的道理”,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设计理念】本课语言简洁明了,易读易懂重点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
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够主动积累词语,通过课文中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的道理,能够理解掌握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2.能力目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主动积累词语,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中事例,唤起学生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主动宣传环保知识,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认读本课生字1.读课文圈画生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指名读用字组词选词造句。
4.学生观察字形,按结构分类。
二、学写生字左右结构的字。
1.课件出示:惕、浮2.齐读,这两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写时要注意左短右长,左低右高,上下不平齐。
3.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字。
4.生仿写。
5.另几个字小组讨论书写。
6.课件出示虾。
说说这个字和上面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写时要左窄右宽,上下不平齐,字呈方形。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大自然是美丽的,鸟语花香,气象万千。
但是环境已经把动物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另一方面,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处。
食物链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关系。
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能乱捕滥杀。
如果随意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森林和草原,必定会带来严重后果。
在人类历史上,由于人们背离了生态规律而受到报复的例子是很多的。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然和我们成为朋友,而不要使我们成为大自然报复的对象。
时光流转,云水千年。
现存于寂静天地里的每一个存在,都是光阴的馈赠。
物转星移,适者生存,每一个生命都是在瞬间千年里的竞争与争斗中,存活下来。
在万物踏遍山河万里的进程中,都进化出属于自己的本性与生存规律。
自然规律,是在历史风沙的磨砺沉淀出来的,万不可随意变更。
不顾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为所欲为的人,必定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农民不顾稻子自然生长的规律,而自作聪慧地拔高幼苗以求其快速长高,结果却使所有稻子都蔫了。
我们如果一味地因自己的喜好,胡乱喂食野生动物,为所不该为,则必定会使得动物失去觅食的主动性,失去在自然中生存的警惕性与攻击性,失去动物们原本的生活规律和有劳才有所获的生存法则。
当野生动物慢慢丧失觅食的能力时,它们的生存便全成依赖性,在自然的激烈竞争中,必将被淘汰。
莱蒙特曾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必须按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强扭的瓜不甜,我们如假设背离自然规律,为所不应为的,势必会适得其反。
而顺应万物其本性,并借以利用该规律,为所应为,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禹之父鲧,历时九年未能够解决黄河洪涝之灾,他一直采纳“水来土掩〞的治水方针,以墙垣抵挡洪水的冲击,效果甚微。
大禹却采纳与其父亲“堵〞相反的方针,叫做“疏〞,即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自由地通过。
“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
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高考满分作文大禹在总结了洪水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其自然规律,因势就导,才使得黄河多年的水患得以控制。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新部编版2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导语。
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但是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可怕的、灾难性的事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录像。
(录像出示:雪崩、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启发提问。
看完课件后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片段,内心有什么感受?预设:(1) 这些灾难太吓人了!(2)大自然太可怕了!3、揭示课题。
是的,这些灾难太可怕了!正是因为人类没有保护好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加剧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所以才遭到大自然如此强烈的报复。
我们应该怎样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6 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提出质疑同学们,看到课题相信你一定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读一读。
学贵有疑,所以老师提醒大家,要善于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懂。
那么这篇课文你想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预设:(1)大自然为什么会报复我们?(2) 大自然怎么报复我们?(3) 我们要怎样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师: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后出示词语接龙读)2、师: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找学生读课文)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指学生读第一自然段)(1)通过第一段你知道什么?(2)理解句子: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这里的环境是什么样的?这样的环境是怎么造成的?)(3)大自然为什么报复我们?(用书中的话怎么说: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课件_《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课件_《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摘要:教学流程、预习指导,_由主思考,)二、迁移练习教学目标、通课所列举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爱到惩罚道理从而能觉地保护然环境、举例说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认识0生会写3生能够主动积累词语教学重、难、通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受到惩罚道理、能举例说出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3、正确写课3生教学准备食物链学挂图或课件93年美国黑色风暴纪录片教学课课课教学流程、预习指导通课了课容工具收理不懂词语有关沙尘暴或图片、影视、指导课语言简单明了易易懂重应是使学生认识到环保重要性并具有较强环保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充分体现主、合作、探究习方式按主知环保合作交流环保探究升华做环保发出倡议唤环保学习板块进行教学观看引出课题播放沙尘暴有关影视或图片看提问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引出课题警惕然报复板课题让学生首先思想上对然报复有较清楚概念唤起学生心感受让他们带着激情走入学习课氛围[+学教学设计 _由主思考给学生充足思考要学生结合所通课边边做批明白容和不明白问题都要做到心有数以便组合作学习与他人交流(3)组合作交流探究①组合作交流组长主持以课三问题重组成员学习问题如不能做记录以备全班交流提出探讨②组汇报全班交流重课讨论、说、练三问题这是课重然再各组提出疑难问问并结合学生汇报指导朗课理重句子思二课教学流程、积累化()积累成语选成语可引导学生从课出成语填写()仿照例子写话兔子吃草它生存取草原上草多少()取()二、迁移练习()认生肴音涸音裸音()指导写3不要少写要结构写匀称不要太三、实践活动写份倡议呼吁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科版适用】四年级语文上册《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课件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一、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 wěi ) 枯萎( uěi • 干涸( hé gù \ ) • 死亡( wáng wàng \ ) • 鱼虾(xià \ xiā) •
赤裸(luǒ luò \ ) • 循环(huán hán \ ) • \ yáo ) 佳肴( yǒu • \ ) 减小(jiǎn xián •
根据云的各种境界,分出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抒(shū)情的云、
戏剧的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 风烟清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个
小伙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地方。我记得当时的文章里有“拾石雨花,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寻诗扫叶”的句子。湖山的清丽景色在我的童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种遥远的情思吸引着我,让我在森林里、在落日的晚霞里、在远寺
16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通过文中所举的具体事例,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 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 然环境。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总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分
河流里的生物链 草原上的生态平衡
总
破坏生态 受到惩罚
益鸟减少,害虫增多,树木破坏 老鼠和黄鼠狼关系微妙 美国黑色风暴
善成 待为 大朋 自友 然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主旨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 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让我 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自然
核心问题:为什么我们一 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 然和我们成为朋友?
一读:读课文,说说大 自然中的生物群之间是 什么关系。
三探:课文用哪些事例 来说明破坏大自然会受 到惩罚?
二思:课文列举了什么事 例来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 联系和制约的?
四拓:我们怎样才能避免 大自然的惩罚呢?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然和我们 成为朋友,而不要使我们成为大自然报复的对象。 思考(重点):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结。与第1自然段相照应,进一步揭示 了文章的主旨:如果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它就 会为人类服务,成为人类的朋友;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 乱砍滥伐或任意破坏,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 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又称“自然平衡”。如自 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还是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 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所组成。 每一个成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 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 生态平衡。
推荐阅读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小时候虽然贪玩,不爱念书,但对山水风景的酷爱是发乎自然的。 天空的白云和石桥畔的垂柳,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喜欢一个人坐在 水边石头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动着幼稚的幻想。天上的流云, 一会儿变成海岛沙洲,一会儿变成峰峦湖沼(zhǎo)。有一天我 根据云的各种境界,分出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抒(shū)情的云、 戏剧的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 风烟清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个 小伙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地方。我记得当时的文章里有“拾石雨花,
寻诗扫叶”的句子。湖山的清丽景色在我的童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种遥远的情思吸引着我,让我在森林里、在落日的晚霞里、在远寺 的钟声里有所追寻。夜里,独自躺在床上,最爱听那远远的箫笛声, 心中有一缕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 在一起,奇妙地搅动我的心。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雾色融合为一 体,飘浮在树林间,随着箫声、笛声远去……这时我的心最快乐。
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
参考答案: “相互联系”指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人 类以及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是有联系的,你离不了我, 我也离不了你。“相互制约”指他们之间互相受到约束,大 家只有都严格遵守自然规律,才能相安无事地生存。“生态 平衡”是指动物、植物、人类以及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 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枯萎( u\ěi wěi ) •
干涸( hé •
g\ù )
死亡• ( wáng wà\ng )
鱼虾(xi\à xiā) •
赤裸• (luǒ l\uò )
循环• (huán h\án ) 佳肴• ( yǒ\u yáo ) 减小(jiǎn xi\án) •
二、读拼音,写词语。 jǐnɡ tì bī jìn
国学诵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zhòu)亡。 (《荀子•天论》)大意: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规 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 而消失。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 上》)大意:不错过务农的时间,谷物就可以吃不尽。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的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 【揠苗助长】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大自然中的生物群之间是什么关系。
大自然中,生物之间保持着循环的食物关系,就 是食物链。例如,蚜虫食小麦,瓢虫食蚜虫,山雀食 瓢虫,老鹰食山雀,形成一种包含几个环节的食物链。 食物链中不同环节的生物之间,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 所保持的相对平衡状态,叫生态平衡。
2.二思:课文列举了什么事例来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 和制约的? 列举了两个事例:①大鱼、小鱼、虾米、浮游生 物之间的联系。②草原上,草料、兔子和狐狸之间保 持着微妙的平衡关系。
课文结构
警
总
惕 大 相互联系
相互 报 受到惩罚
复
分
总
河流里的生物链 草原上的生态平衡
益鸟减少,害虫增多,树木破坏 老鼠和黄鼠狼关系微妙 美国黑色风暴
善待大自然 成为朋友
课文主旨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 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让我 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练:搜集有关资料,举例写一写什么是“食物链”,什
么是“生态平衡”。
参考答案: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生 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 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如池塘中的藻类是水蚤的食物,水蚤又是鱼类的食物。于是,藻 类——水蚤——鱼类——人或水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食物链。
有个宋国人,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 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 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然而禾苗 都枯萎了。揭示了“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 而把事情弄糟”的道理。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是许多人对地球了解 甚少,不注意保护它。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发出 如果不保护地球,人类将没有生存的环境,破坏 大自然,破坏环境,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16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通过文中所举的具体事例,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 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 然环境。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中学时,有两次寒假,我到浙东万山之中一个幽美的小城里过年。 那四周的山色浓丽清奇,似梦如烟;初春的地气,在山水里蒸发得较 早,举目都是浅蓝深黛(dài);湖光峦影笼罩得人仿佛也成了一 个透明体。
纯真的刻骨的热爱和自然的美在我的生命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妙 的音符,伴着月下的凝思,黄昏的遐想。
这时我喜欢读诗,我喜欢有人听我读诗。夜里山城清寂,抱膝微 吟,灵犀(xī)一点,脉脉相通。我的朋友有两句诗:“华灯一城 梦,明月百年心。”正是我这时心情的写照。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然和我们
成为朋友?
自然界生物群之间你离不了我,我也离不了你,是相 互联系的;同时动物、植物、人类以及他们生活的自然环 境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后会遭受到 惩罚。所以只有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成为朋友,才能获 得大自然的善待,维护生态平衡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1.讨论:课文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谁破坏了生态平 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参考答案:课文列举了三个事例:①捕捉护林益 鸟会破坏树木的生长的事例。②过度捕杀黄鼠狼会 使鼠害成灾的事例。③1934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 草原而遭受黑色风暴袭击的事例。
2.练: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fú yóu
警惕 逼近 浮游
yí dàn huánɡ yīnɡ yú
一旦 黄莺
chǔn
愚蠢
ōu zhōu zhuó mù niǎo
欧洲 啄木鸟
三、将序号填在合适的括号内。 ①可怕 ②愚蠢 ③微妙 ④大量
( ④ )的黄沙 ( ② )的行为 ( ③ )的关系 ( ① )的风暴
四、补充词语,并根据意思选填词语。 鸟语( 花)( 香 ) ( 无 )( 家 )可归 不毛( 之)( 地 ) ( 气 )( 象 )万千 难以( 生)( 存 ) ( 成 )( 千 )上万
十三四岁的时候,小小的心里已经筑起一个自己的世界。家里人 说我少年老成,其实我并没念过什么书,也不爱念书,诗是更没有听 过、读过;只是好幻想,有自己的奇异的梦与情感。
十七岁一场大病之后,我到青岛去求学。青岛的海风吹醒了我的 心灵: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壮阔的。这时我喜欢海,海是世界和生 命的象征!清晨晓雾弥漫的海,落照里白帆掩映的海,都充满了诗情 画意。
1.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不毛之地 ) 2.形容景色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气象万千 ) 3.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 鸟语花香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兔子吃草,它的生存取决于草原上草料的多少。(用
••• 加点词语造句) _一__个__人__是__否__能__够__成__功__取__决__于__他__有__多__努__力__。__________ 2.历史上 美国 一次 这是 黑色 最为 的 风暴 严重 (连字词成句) _这__是__美__国__历__史__上__最__为__严__重__的__一__次__黑__色__风__暴__。________
3.三探:课文用哪些事例来说明破坏大自然会受到惩罚?
列举了三个事例:①捕捉护林益鸟会破坏树木 的生长。②过度捕杀黄鼠狼会使鼠害成灾。③1934 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草原而遭受黑色风暴袭击。
4.四拓: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呢?
第一,我们不但要保护好自然界中的动物,还要 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第二,我们要爱护 花草树木,不能乱砍滥伐;第三,我们要保持自然界 的生态平衡。
(1)鸟类减少,说明环.境. 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 地步。
参考答案:“环境”指的是遭受了破坏的环境, 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鸟类生存的条件不复存在, 那么鸟类自然也难以生存,其实是人把鸟类逼到了 难以生存的地步。
2.练: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