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圣才出品】
【北师大】细胞生物学-----第9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信号假说
① ER转运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通过ER转运的蛋白合成仍然起 始于胞质溶胶中的游离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基本 装置,它并不决定合成蛋白质的去向,合成的蛋白质何去何 从,是由mRNA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密码决定的。
②信号序列与SRP结合。SRP的信号识别位点识别新生肽的信号 序列并与之结合; 同时,SRP上的翻译暂停结构域同核糖体的 A位点作用, 暂时停止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氨基末端的信号序列除了作为信号被SRP识别外, 还具有起始穿膜转移的作用。
可切除(信号肽酶作用位点)
2.内部信号序列(internal signal sequence)
不位于N-末端,但具信号序列的作用,故称为内含信号序列 。
可作为蛋白质共翻译转移的信号被SRP识别,同时它也是起 始转移信号。
③SRP受体(SPR receptor),是膜的整合蛋白,为异二聚体蛋白, 存在于内质网上,可与SRP特异结合。
④停止转移序列(stop transfer sequence),肽链上的一段特 殊序列,与内质网膜的亲合力很高,能阻止肽链继续进入内质 网腔,使其成为跨膜蛋白质。
⑤转位因子(translocator),由3-4个Sec61蛋白复合体构成的 一个类似炸面圈的结构,每个Sec61蛋白由三条肽链组成。
因停止转移信号的作用而形成单次跨膜的蛋白,那么该蛋白
在结构上只有一个停止转移信号序列,没有内含转移信号, 但在N-端有一个信号序列作为转移起始信号。
该蛋白在N-末端信号序列的作用下进行共翻译转运,当停止转移信号进入通道后,与 通道内的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使通道转运蛋白失活,从而停止蛋白质的转运。由于N末端的信号序列是可切除的,信号序列被切除后形成单次跨膜蛋白。
细胞生物学膜泡运输与蛋白质分选

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高尔基符合体在分泌蛋白和细胞质膜蛋白的形成过程中不仅起着加工的作用,同时还有形成囊泡,进行包装和运输的作用。
分泌型蛋白、多数细胞质膜的膜蛋白都是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后,经高尔基体的加工与分装通过膜泡运输的方式输送到细胞表面;而细胞质外的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及细胞质膜的膜蛋白也会通过胞饮或吞噬作用,以膜泡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内。
高尔基复合体不论在向外运输的膜泡转移中,还是在内吞形成的膜泡转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且高尔基复合体中的G蛋白对高尔基复合体膜泡运输具有调控作用。
在细胞内的膜泡运输中,至少有10种以上的运输小泡参与膜泡运输过程,有三类。
COPl 有被小泡、COPll又被小泡、成笼蛋白有被小泡,前二者主要起始于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的运输,而后者主要调节起始于高尔基复合体和质膜的运输。
膜泡运输的类型1.成笼蛋白有被小泡起源于高尔基复合体的反面网状结构,其衣被主要成分为成笼蛋白和衔接蛋白。
结构上外层为由成笼蛋白构成的蜂巢样网络结构,内壳则由衔接蛋白构成,覆盖在细胞质基质侧的膜泡表面。
成笼有被小泡主要是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反面网状结构向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
此外,也参与胞内体到溶酶体的运输以及受体介导的内吞途径。
2.COPll有被小泡COPll有被小泡主要参与从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的物质运输,由五种蛋白亚基构成。
COPll蛋白能识别并结合跨膜内质网蛋白质膜一段的信号序列;而跨膜内质网蛋白的腔面一端作为受体与内质网腔中的可溶性蛋白结合。
COPll有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
3.COPl有被小泡主要负责回收与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而且在“糙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泡-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转运过程中,还行使非选择性批量运输的功能。
以上三种小泡介导的膜泡运输,需依赖于多种GTP结合蛋白对膜交换的时空变化进行调控。
膜泡运输的定向为了确保膜运输的有序进行,运输小泡在正确识别其将要与之融合的靶膜是必须具有高度选择性。
细胞生物学膜泡运输与蛋白质分选

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高尔基符合体在分泌蛋白和细胞质膜蛋白的形成过程中不仅起着加工的作用,同时还有形成囊泡,进行包装和运输的作用。
分泌型蛋白、多数细胞质膜的膜蛋白都是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后,经高尔基体的加工与分装通过膜泡运输的方式输送到细胞表面;而细胞质外的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及细胞质膜的膜蛋白也会通过胞饮或吞噬作用,以膜泡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内。
高尔基复合体不论在向外运输的膜泡转移中,还是在内吞形成的膜泡转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且高尔基复合体中的G蛋白对高尔基复合体膜泡运输具有调控作用。
在细胞内的膜泡运输中,至少有10种以上的运输小泡参与膜泡运输过程,有三类。
COPl 有被小泡、COPll又被小泡、成笼蛋白有被小泡,前二者主要起始于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的运输,而后者主要调节起始于高尔基复合体和质膜的运输。
膜泡运输的类型1.成笼蛋白有被小泡起源于高尔基复合体的反面网状结构,其衣被主要成分为成笼蛋白和衔接蛋白。
结构上外层为由成笼蛋白构成的蜂巢样网络结构,内壳则由衔接蛋白构成,覆盖在细胞质基质侧的膜泡表面。
成笼有被小泡主要是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反面网状结构向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
此外,也参与胞内体到溶酶体的运输以及受体介导的内吞途径。
2.COPll有被小泡COPll有被小泡主要参与从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的物质运输,由五种蛋白亚基构成。
COPll蛋白能识别并结合跨膜内质网蛋白质膜一段的信号序列;而跨膜内质网蛋白的腔面一端作为受体与内质网腔中的可溶性蛋白结合。
COPll有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
3.COPl有被小泡主要负责回收与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而且在“糙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泡-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转运过程中,还行使非选择性批量运输的功能。
以上三种小泡介导的膜泡运输,需依赖于多种GTP结合蛋白对膜交换的时空变化进行调控。
膜泡运输的定向为了确保膜运输的有序进行,运输小泡在正确识别其将要与之融合的靶膜是必须具有高度选择性。
9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中山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真题各章节专项整理

73.经过长期的进化,细胞发展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合成蛋白质转运的机制,确保新合成蛋白的准确、及时“上岗”,请问细胞通过哪些机制保证了蛋白及时到位行使生命的功能?(12年)
36.( )膜脂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它的运送也是靠小泡运输的方式完
成的.(00年)
37.( )M6P受体蛋白是高尔基复合体TGN系统特有的蛋白质,它的作用是进行溶酶体酶蛋白的分选.(00年)
38.( )内质网中滞留的蛋白质之所以不能外运,是因为它们不能正确折叠.(00年)
39.( )光面内质网具有下列功能:糖原分解、解毒作用、蛋白质的糖基化以及脂的合成(00年)
A.细胞质膜中有受体,并且细胞外基质中存在与膜受体特异结合的配体
B.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C.网格蛋白(clathrin)
D.发动蛋白(dynamin)E.需要上述条件都存在
31.真核细胞质膜形成披网格蛋白小泡时须有皮网格蛋白、衔接蛋白、GTP-发动蛋白的存在。如果发生下列改变,请预测将会观察到何种结果?( )(09年)
22.下列细胞器中,参与蛋白质合成与运输的一组细胞器是:( )。(00年)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复合体B.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
C.细胞核、微管、内质网D.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
23.内质网中的IP3受体是( )。(00年)
A.二聚依:B.同源四聚体;C.异源二聚体;D.五聚体
24.下面哪一种成份不参与包被小窝的形成?( )(01年)
A.缺少衔接蛋白B.缺少皮网格蛋白C.没有发动蛋白
32.凡是在ER腔中没有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将被转移到胞质溶胶中的( )内进行降解。(10年)
丁明孝《细胞生物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 细胞质膜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 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 细胞骨架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 细胞核与染色质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 核糖体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 细胞信号转导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二章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与干细胞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五章 细胞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六章 细胞的社会联系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绪论1.1 复习笔记【本章概述】本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现状、细胞学发展简史、原核细胞、古核细胞、真核细胞等内容做了简单的介绍,考点较细,需要理解掌握。
【重点难点归纳】一、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1生物科学3个阶段以及细胞的发现(1)三个阶段:形态描述阶段、实验室生物阶段、现代生物学阶段。
第七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测试题(满分:70)

第七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测试题(满分:70)第七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测试题(满分:70)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题每题1分,21~25题每题2分)1、下列关于信号肽,最正确的一项是()A. 是C端的一段氨基酸序列 C. 具有信号作用,但不被切除B. 是N端的一段氨基酸序列 D. 跨膜运输后要被切除2、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的蛋白的定位序列为()A. 信号肽 C. 转运肽B. 导肽 D. 信号斑3、参与蛋白质合成与运输的一组细胞器是()A.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 细胞核、微管、内质网B. 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 D. 细胞核、内质网、溶酶体4、台-萨氏病是一种与溶酶体有关的遗传缺陷病,主要是GAGGAGAGGAFFFFAFAF()缺乏而不能水解神经节苷脂GM2。
A. 磷酸二酯酶C. β-氨基己糖酯酶AB. N-乙酰氨基转移酶 D. 腺苷酸环化酶5、指导蛋白质转运到线粒体上的氨基酸序列被称为()A. 导肽 C. 转运肽B. 信号肽 D. 新生肽6、溶酶体的H+ 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高()A. 5倍 C. 50倍B. 10倍 D. 100倍以上7、下面()不是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A. 抗体 C. 胶原蛋白B. 溶酶体膜蛋白 D. 核糖体蛋白GAGGAGAGGAFFFFAFAF8、下列细胞器中的膜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为()A. 叶绿体 C. 过氧化物酶体B. 线粒体 D. 溶酶体9、具运输和分拣内吞物质的细胞器是()A. 有被小体 C. 胞内体B. 滑面内质网 D. 溶酶体10、下列()是特化的内质网A. 肌质网 C. 乙醛酸循环体B. 脂质体 D. 残余小体11、真核细胞中下列()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上不可能有核糖体存在A. 内质网 C. 细胞核膜B. 细胞质基质 D. 细胞质膜GAGGAGAGGAFFFFAFAF12、下列细胞器中,有极性的是()A. 溶酶体 C. 线粒体B. 微体 D. 高尔基体13、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加工、修饰和寡糖链的合成是发生在高尔基体的()A. 顺面管网状结构 C. 反面管网状结构B. 中间膜囊 D. 反面囊泡14、合成后的磷脂被()转运至过氧化物酶体的膜上A. 磷脂转位因子 C. 膜泡GAGGAGAGGAFFFFAFAFB. 磷脂转换蛋白 D. 细胞骨架15、真核细胞中被称为异质性细胞器的是()A. 溶酶体 C. 内质网B. 核糖体 D. 高尔基体16、细胞中合成脂类的重要场所是 ( )A. 粗面内质网 C. 高尔基体B. 光面内质网 D. 胞质溶胶17、真核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运输的交通枢纽是()A. 溶酶体 C. 内质网B. 胞内体 D. 高尔基体18、真核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基地是()A. 溶酶体 C. 内质网B. 胞内体 D. 高尔基GAGGAGAGGAFFFFAFAF体19、溶酶体的()借助M6P分选途径完成其分类、转运。
9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中山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真题各章节专项整理

C.SRP颗粒D.锚定蛋白
20.下列蛋白质中,合成前期具有信号肽的是( )。(00年)
A.微管蛋白B.肌动蛋白C.肌钙蛋白D.停靠(锚定)蛋白.
21.肝细胞的解毒作用主要是通过( )的氧化酶系进行的.(00年)
A.线粒体:B.粗面内质网;C.细胞质膜;D.光面内质网
22.下列细胞器中,参与蛋白质合成与运输的一组细胞器是:( )。(00年)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复合体B.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
C.细胞核、微管、内质网D.线粒体、溶酶体、高二聚依:B.同源四聚体;C.异源二聚体;D.五聚体
24.下面哪一种成份不参与包被小窝的形成?( )(01年)
36.( )膜脂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它的运送也是靠小泡运输的方式完
成的.(00年)
37.( )M6P受体蛋白是高尔基复合体TGN系统特有的蛋白质,它的作用是进行溶酶体酶蛋白的分选.(00年)
38.( )内质网中滞留的蛋白质之所以不能外运,是因为它们不能正确折叠.(00年)
39.( )光面内质网具有下列功能:糖原分解、解毒作用、蛋白质的糖基化以及脂的合成(00年)
40.( )M6P受体蛋白是高尔基体反面网络上特有的受体蛋白,主要起到分检溶酶体酶的作用。(02年)
41.( )高尔基体中与糖基化有关的酶类都是膜蛋白,其活性部位均位于腔面而不是胞质面。(02年)
42.( )网格蛋白和外被体蛋白小泡的装配都需要衔接蛋白。(02年)
43.( )激素类蛋白分子在Trans高尔基体网络分选时会被包裹进网格蛋白包被小泡。(03年)
A.同时具有输入细胞核和内质网(ER)的信号.
B.同时具有进入线粒体和在内质网(ER)中滞留的信号
细胞生物学(第五版)-第6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蛋白质在rER合成,通过共翻译 转运途径跨膜运输 2.内质网出芽,形成转运膜泡并与 高尔基体融合,形成高尔基体顺 面网状结构 3.从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和高尔基体 顺面网状结构到r ER的逆向运输 4.高尔基体膜囊从顺面至反面成熟 递进(非膜泡过程)。 5.从高尔基体后期膜囊到早期膜 囊的逆向运输
(2)膜泡运输:蛋白质被不同类型的转运膜泡从糙面内质网合成部 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再分选转移至细胞的不同部位,其中涉及供体 膜出芽形成不同的转运膜泡、膜泡运输和转运膜泡与靶膜的融合等过 程。
(3)选择性门控转运: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 核孔复合体在核-质间双向选择性地完成核输入或核输出。 (4)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 的转运与细胞骨架系统密切相关,其它不明。
真核细胞蛋白质分选的主要途径与类型
左:共翻译转运
右:后翻译转运
根据蛋白质分选的机制或转运方式不同,又可将蛋白 质转运分为4类
(1)跨膜转运:指共翻译转运途径中蛋白质边合成边转运进入内质 网腔或插入内质网膜;另后指翻译转运途径中蛋白质在合成后依不同 机制转运到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
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又称停泊蛋白),与SRP特异结合,存在 于内质网膜上,为异二聚体。
体外非细胞系统蛋白质合成的实验证实,在分泌性蛋白合成 过程中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和停泊蛋白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所示:
信号肽酶 内质网腔面上蛋白水解酶,负责切除并快速降解新生 多肽的N端信号肽序列。 移位子 由3-4个Sec61蛋白构成的通道,每个Sec61由3条肽链组 成。 内在停止转移锚定序列 和内在信号锚定序列 与内质网膜的亲 合力很高,阻止肽链继续进入网腔,成为跨膜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1.1名校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
1.蛋白酶在高尔基体内水解的底物不包括()。
[南开大学2011研]
A.含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质
B.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原
C.含多个重复序列的多肽
D.被泛素化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很多多肽激素和神经多肽转运到高尔基体的TGN或者TGN形成的分泌小泡时,可以经过特异的水解最终形成有活性的多肽,主要包括:①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原;②含有多个氨基酸序列的前体,经过加工后形成有活性的多肽;③一个蛋白质分子的前体中含有不同的信号序列,最后加工成不同的产物。
2.内吞泡的形成需要()。
[中山大学2007研]
A.细胞质膜中有受体,并且细胞外基质中存在与膜受体特异结合的配体
B.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
C.网格蛋白(clathrin)
D.发动蛋白(dynamin)
E.上述条件都存在
【答案】E
二、填空题
1.将核输入信号与核输出信号序列重组到同一个基因中,其表达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将会定位到______。
[中山大学2017研]
【答案】细胞质
2.在细胞分泌活动中形成的组成型分泌泡的包被是______蛋白,调节型分泌泡的包被是网格蛋白。
[中山大学2017研]
【答案】接合素
3.某些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可以作为分选标记影响蛋白质的定位,C端具有序列的蛋白质通常驻留在内质网腔,而带有______序列的蛋白质则会被输送到______。
[南京师范大学2008研]
【答案】RGD;细胞外
【解析】含有RGD序列的蛋白多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如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其能与膜上整联蛋白结合,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的黏着。
4.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中科院-中科大2006研]
【答案】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停泊蛋白)
5.细胞分泌化学信号的作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
[郑州大学2006研]
【答案】自分泌;内分泌;旁分泌
三、判断题
1.通过重组DNA技术使表达的溶酶体蛋白C端加上KDEL序列,那么重组蛋白将从高尔基体返回内质网,不能进入溶酶体。
()[南开大学2007研]
【答案】对
2.二硫键异构酶和结合蛋白(Bip)可以帮助新合成的蛋白质正确折叠与装配,它们都游离在内质网腔中。
()[南京师范大学2005研]
【答案】错
【解析】二硫键异构酶附着在内质网腔面,可以切断二硫键,形成自由能最低的蛋白构象。
Bip是属于Hsp70家族的分子伴侣,帮助蛋白重新正确折叠。
四、名词解释题
1.分子伴侣[浙江大学2017研;浙江师范大学2011研]
答:分子伴侣是指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的组份。
分子伴侣很大一部分属于热休克蛋白,进化上十分保守。
分子伴侣具有解折叠酶的功能,能识别蛋白质解折叠暴露出的疏水面并与之结合,防止相互作用产生凝聚或错误折叠;同时还参与蛋白质跨膜运送后分子的重折叠以及组装过程,但分子伴侣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
2.蛋白质分选[浙江大学2017研]、protein sorting[武汉大学2006研]
答:蛋白质分选(protein sorting)又称蛋白质寻靶,是指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在翻译的同时进入内质网,然后经过各种加工和修饰,使不同去向的蛋白质带上
不同的标记,最后经过高尔基体反面膜囊进行分选,包装到不同类型的小泡中,并运送到目的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质膜、细胞外和核膜等)的过程。
广义的蛋白质分选也包括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定位。
3.旁分泌[浙江大学2017研]
答:旁分泌是指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近靶细胞的一种分泌方式,在多细胞生物中调节发育的许多生长因子往往是通过短距离而起作用的。
旁分泌对创伤或感染组织刺激细胞增殖以恢复功能有重要意义。
4.钙调蛋白[浙江师范大学2011研]
答:钙调蛋白(CaM)是一种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Ca2+应答蛋白,含有4个结构域,每个结构域可结合一个Ca2+。
CaM本身无活性,它活化靶酶过程可分为两步:Ca2+与CaM 结合形成活化态的Ca2+-CaM复合体;与靶酶结合将其活化。
CaM活化靶酶是一个受Ca2+浓度控制的可逆反应。
5.SRP[上海交通大学2007研]、信号识别颗粒[山东大学2016研]
答:SRP的全称为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中文名称是信号识别颗粒。
SRP是指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由300个核苷酸组成的7S RNA和六种蛋白结合组成的复合体,一般游离在细胞质中。
当新合成多肽的信号肽从多聚核糖体上延伸暴露出来,能与信号肽识别颗粒结合,接着与内质网停泊蛋白SRP受体结合,从而将新生肽和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
SRP 上有三个结合位点: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
6.COPⅠcoated vesicle&COPⅡcoated vesicle[华中科技大学2007研]
答:COPⅠcoated vesicle&COPⅡcoated vesicle的中文名称分别是COPⅠ包被膜泡
&COPⅡ包被膜泡。
在膜泡运输中,网格蛋白包被膜泡介导选择性转运,而COP蛋白包被膜泡介导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非选择性的膜泡运输。
其中,COPⅠ包被膜泡主要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COPⅡ包被膜泡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在组成型分泌过程中,COPⅠ包被膜泡在非选择性的批量运输中行使功能。
7.信号斑[南京师范大学2007研]
答:信号斑是指存在于完成折叠的蛋白质中由几段信号肽形成的一个三维结构,该三维结构成为蛋白分选的信号,被特殊的蛋白质进一步识别从而指导蛋白质的转移与定位。
信号斑在蛋白质一级序列上是不连续的氨基酸,但是在蛋白质折叠后,这些氨基酸在三维结构上是临近的,形成一个蛋白质分拣信号。
8.stop transfer sequence[南开大学2006研]
答:stop transfer sequence的中文名称是停止转移序列。
停止转移序列是跨膜蛋白合成所需的一种信号序列,一般由疏水氨基酸组成,与内质网膜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停止转移序列使多肽在向内质网腔转运过程的中间某一时刻停止,主要通过疏水氨基酸残基与膜脂的相互作用完成,使整合膜蛋白整合到膜上。
9.网格蛋白(clathrin)[中科院-中科大2006研]
答:网格蛋白是指由分子量为180×103的重链和35×103~40×103的轻链组成的二聚体,三个二聚体形成三脚蛋白复合物的包被结构,受膜受体和配体的激活,在膜下形成包被小窝和包被膜泡,参与膜泡运输。
10.共翻译转移[山东大学2005研]
答:共翻译转移是指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
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中,在糙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经加工包装转移至指定位置的肽链转移机制。
五、简答题
1.简述细胞外化学信号分子及其受体的类型。
[山东大学2016研]
答:(1)信号分子是指细胞的信息载体,包括化学信号如各类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等,以及物理信号如声、光、电和温度变化等。
细胞外化学信号分子包括:
①气体性信号分子。
包括NO、CO,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鸟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cGMP,参与体内众多生理过程,影响细胞行为。
②疏水性信号分子。
主要是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分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内核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③亲水性信号分子。
包括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大多数蛋白类激素,它们不能透过靶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激酶或蛋白磷酸酶,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2)细胞外化学信号分子受体的类型:
受体是指一类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主要是糖蛋白和糖脂。
①细胞内受体:位于细胞质基质或核基质中,主要识别和结合小的脂溶性信号分子,如甾类激素、甲状腺素、维生素D和视黄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