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报告】2019年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2019年度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完整版).doc

2019年度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完整版).doc

2009年度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完整版)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组委会中绿时代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绿色画报2009年11月13日2009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一.城市绿色发展的研究 (4)(一)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 (4)(二)中国城市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5)1.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5)2. 中国城市工业污染问题 (6)3. 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6)(三)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模式 (7)(四)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 (8)(五)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常用指标 (9)二.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价方法 (11)(一)中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原则 (11)(二)中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12)1.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 (12)2.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初评办法 (12)2.1 空气质量 (13)2.2 城市环境治理 (13)2.3 水、能高效利用 (13)2.4废物处理率 (14)2.5城市绿化 (12)2.6环境治理投资 (12)2.7总评分计算及城市排名办法 (14)2.8数据来源 (15)3. 中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第二阶段评价办法 (15)三.中国城市绿色发展进展 (15)(一)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绿色发展进展 (15)(二)中国城市废物处理绿色发展进展 (22)(三)中国城市环境治理进展 (50)(四)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投资进展 (76)(五)中国城市资源高效利用进展 (108)(六)中国城市绿地建设进展 (125)(七)中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 (164)1. 中国直辖市绿色发展评价 (166)2. 中国副省级市绿色发展评价 (166)3. 中国地级市绿色发展评价 (168)4. 中国县级市绿色发展评价 (170)5. 中国县城绿色发展评价 (174)6. 中国乡镇绿色发展评价 (174)一.城市绿色发展的研究(一)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模式。

2019年城市调研报告4篇

2019年城市调研报告4篇

2019年城市调研报告4篇为及时了解我市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寻找解决措施和办法,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市委要求,近期,市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六县(市、区),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和走访,先后召开市县两级部门座谈会7次,中小微企业家座谈会6次,走访中小微企业近30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9份。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截至XX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微企业1.16万家,从业人员34.03万人。

其中中型企业1206家,小型企业3527家,微型企业6852家。

从企业构成看,三次产业构成为2.09:69.14:28.77。

按登记类型分,内资企业(包括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为1157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

按行业分,农业企业1190家;工业企业3639家;建筑业680家;交通运输仓储业1136家;批发零售业2318家;住宿及餐饮业1723家;社会服务业647家;其他251家。

XX年1-10月新登记3284家。

截至XX年9月底,全市中小微企业总产值完成1039.14亿元,同比增长12.67%,环比下降1.3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完成934.55亿元,同比增长12.46%,环比下降1.38个百分点;上交税金56.15亿元,同比增长12.58%;提供社会劳动报酬66.31亿元,同比增长13.89%。

从市中小企业局重点监测的141家企业看,出现亏损的企业达到65家,亏损面46.1%。

按行业分:工业企业106家,亏损55家,亏损面51.89%。

亏损企业大多涉及煤炭、洗煤、煤机部件、轻工纺织、化工等行业企业;建筑类企业9家,亏损3家,亏损面33.33%;服务业企业12家,亏损4家,亏损面30%;农业企业14家,亏损3家,亏损面21.43%。

按规模大小分:中型企业54家,亏损26家,亏损面48.15%;小型企业78家,亏损38家,亏损面48.72%;微型企业9家,亏损1家,亏损面11.11%。

超大特大城市,如何成为活力宜居新家园——中国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超大特大城市,如何成为活力宜居新家园——中国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超大特大城市,如何成为活力宜居新家园——中国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中文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是当今时代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这篇研究报告中,我们将着重探讨中国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路径和应对策略,为其成为活力宜居的新家园提供思路和建议。

一、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首先需要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

这些城市通常涵盖大规模土地和人口,因此要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同时,要注重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的情况发生。

二、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超大特大城市应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经济。

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进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同时,建设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强化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需要注重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公共服务的完善。

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加强对城市空间规划、交通管理、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监管。

同事,要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建设,提供优质的公共设施和便捷的公共服务。

四、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超大特大城市应注重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空气和水质量。

同时,要完善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园,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此外,要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资源,确保市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五、推动城市国际化和文化交流超大特大城市要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促进城市国际化和文化交流。

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吸引国际投资和。

同时,要注重本土文化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特色和魅力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中国超大特大城市要成为活力宜居的新家园,需要注重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强化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国际化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努力。

2019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分析报告

2019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分析报告

技术与产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发展方式变化
时 间 关 键 事 件 引 领 国 家 繁 荣 行 业 典 型 城 市
蒸汽机的改良 1800 1850
传送带的发明 1900 1950
可编程逻辑控制 器的出现 2000
赛博物理 系统 2050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机械化生产、铁路
电气时代
美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国外智慧城市理念发展历程与典型城市
2011

2008 2006
• 英国赫 尔:数字 1994 城市 • 纽约:无线城市 • 斯德哥尔摩网络基础 设施计划 • 新加坡: iNation • • •
2010

IBM提出“智慧星球” 韩国:松岛U-City 马斯达尔: U-City
波士顿:NEW URBAN MECHANICS
2019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分析报告
研究背景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用新技术手段推动社会发展的理念迅速在全世界得到认同,并形 成 “智慧城市”发展理念; 2013年,我国设立了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引爆了智慧城市在中国的落地 进程。2019年的今天,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快速迭代,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商业应用和创新, 而智慧城市的建设经过短暂的爆发,进入到理性探索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缺乏体验感与实际效用、发展 碎片化、建设资金不足、难以持续运营等问题亟待解决。 认为,在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本报告 从智慧城市的概念和本质出发,梳理智慧城市的发展逻辑,分析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行业格局, 判断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机会空间,并针对智慧城市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角色和关键问题,提出策略 性建议。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摘要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和民众对生活质量期望值的攀升,打造宜居城市已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目标。

本研究透过对中国宜居城市现状的细致剖析及面临的挑战,融合国际国内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旨在提出贴合中国实际的策略与建议。

研究揭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在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供给、及安全水平方面尚存缺陷,具体表现诸如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紧张、产业结构失衡、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等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相应地规划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等。

在生态环境改善领域,本研究着重提倡大气净化措施、水质保护行动、城市绿化的增强与扩展,以及积极倡导并实施低碳、环保的生活模式。

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我们主张加速产业结构向更高级形态转变,强化职业能力培训配合高效的就业服务机制,同时,呼吁健全社会保障网络和深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在优化公共服务的讨论中,本研究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性与高效管理、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及运作效率的优化,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及协同治理模式。

对于安全领域的改进,我们集中关注于强化社会治安管控、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建立更加周密的自然灾害防御系统。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升中国宜居城市的整体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未来,宜居城市建设还需注重创新驱动与智能化发展、绿色发展与生态修复、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国际化交流与全球合作、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以及文化传承与特色塑造等方面的战略路径。

这些路径将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中国宜居城市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宜居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公共服务;安全性;建设策略;战略路径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确保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成为了核心议题。

在此趋势下,"宜居城市"的概念愈发彰显其重要性,成为评判城市发展成就与民众福祉状况的一个标杆。

2019年城镇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2019年城镇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2019年城镇调研报告4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城镇化新市”的安排部署,为科学编制我县“”发展规划,县政府根据县委关于“”规划编制课题调研活动的安排,抽调专人组成调研组,集中时间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入调研。

在对我县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我县“”期间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城镇化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及推进措施等。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城镇化发展现状(一)城镇化发展概况“”以来,我县以“壮大城镇规模、提升城镇产业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为目标,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落实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土地、社保、投融资等政策措施,努力打造山水生态型特色县城和箕城、云竹、郝北、社城四大强镇,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新榆社。

一是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对城镇化和城乡建设的综合指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指导城乡居民布点及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XX年,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控规覆盖率达到50%;3个乡镇完成村镇体系规划,占总数的33%。

二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镇交通、供水、供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城乡公路网络初具规模,完成漳源大道、凤台路、东升街、新建西街、南王村至云竹,北寨至郭家社、云竹湖环湖路、笔架山环形旅游路等城乡道路新建、改造工程,硬化小街小巷55条,人均道路面积达24.75平方米;建制镇主要道路简易硬化,全县275个建制村,有246个村通水泥(油)路,农村公路里程达797公里,基本实现了县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油)路,建成社城、箕城乡镇客运站;完成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城市用水普及率达100%;建成供热厂南北各1座,集中供热普及率达75%;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各1座,建制镇建成了简易供水设施、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79.64%、88%;新建文峰小区、东升小区、府西新区、东顺苑、东花苑和廉租房等居民住宅小区,居民住房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19年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19年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19年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空气质量问题是最为严重的一个。

2019年,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据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数据显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成都等城市的空气质量排名一直居于较差的水平。

同时,南方城市在雾霾等污染问题上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在冬季,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空气质量更是持续低下。

污染物排放是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的交通拥堵、人口密集区以及工业区,尤其是工业生产中煤炭、重工业、钢铁等行业中排放的污染物是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气温升高和气压降低,以及地表温度升高都会导致城市气体浓度升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从而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最后,气象条件、空气流通率的不同,气象条件恶劣时污染的形成和扩散会更加显著。

如何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次,需要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减少交通运输污染。

在城市规划中,应注重挖掘特色环境资源、布局开发区等方式整合产业,更好地利用本地优质环境资源。

同时,加强生态恢复建设,提高城市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气候环境。

总之,空气质量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

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减轻城市空气污染,让人民群众能够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共建美好环保的城市。

随着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也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未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发展趋势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重点污染源治理加强政府对于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将会加强,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不仅如此,政府也将推行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模式的建设,以此削减排放,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19年中国城市群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城市群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城市群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重要事实与趋势 .................................................................................................................................................................... 4 宏观层面上的“均衡”与“非均衡 ...................................................................................................................................... 4 区域发展的周期性 .................................................................................................................................................................. 8 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动态视角—人口迁移与城市吸引力 ................................................................................................. 11 人口迁徙:背景、动力以及趋势 ........................................................................................................................................ 11 城市实力与吸引力 ................................................................................................................................................................ 17 投资建议 ............................................................................................................................................................................. 26 宏观层面:城市发展潜力与经济实力................................................................................................................................. 26 区域内部层面:空间结构变化 ............................................................................................................................................ 27 城市: “六大新一线城市”与“六大超级明星城市” ....................................................................................................... 29 个股推荐 ................................................................................................................................................................................ 29 附录:中国主要城市群概览 ............................................................................................................................................... 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