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生命科学
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古代生命科学成就: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1838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1900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主要成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1965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2019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201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2019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涉及的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目标:测定人类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我国加入时间2019年9月,任务1%,即3号染色体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2、生命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注意实验组可能不止一组,例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等)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影响因素确定,注意表述用语:适量的,等量的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3、细胞的观察和测量3.1 显微镜结构: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调节器9、细调节器10、弹簧夹片11、通光孔12、光圈和聚光器13、载物台14、反光镜使用方法及步骤: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2、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变明亮3、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下方;4、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装片;5、用左眼观察,同时转动粗调节器,上升镜筒,直到看清物像,再用细调节器,使视野中物像清晰;6、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7、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到位;8、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最后清晰。
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

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鉴于大伙儿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伙儿整理了此文“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供大伙儿参考!本文题目: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第1 章走近生命科学(3课时2+1)1. 本章核心概念:(1) 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以及进展前景(2) 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室是《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场所2. 学习过程:(1)通过阅读了解生命科学进展的重要时期(2)以现代生命科学重要成就为载体,通过对网络和报章杂志的搜索,了解现代生命科学进展对人类科学和生活的奉献和进展前景,了解《生命科学》课程的价值,并由此熟悉收集参考资料的过程。
(3)通过实验了解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差不多设施、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和差不多实验方法。
3. 教育价值(1) 认识和明白得生命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进展的重要作用。
(2)明白得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进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
4 修改说明(1) 综合考虑专家组意见后,将第1节内容重新组合,分为进展简史和展望两部分来表述。
同时对最新成果中的专业名词作科普化说明。
(2) 增加高倍显微镜使用的实验。
5. 修改纲要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新世纪(1,1+0)关键问题什么缘故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世纪1.生命科学进展简史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人类基因组打算、克隆和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后基因组、基因治疗等)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2,1+1)关键问题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技术的使用1.显微镜的进展史2. 带着疑问和摸索学习生命科学实验1.1 显微观看与测量本章提要。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ppt课件2

走进生命科学
什么是生物? 具有生命的个体——生物
生命的基本特征 :
①新陈代谢
生命科学: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 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 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一、生命科学发展史
公元6世纪,
贾思勰《齐民要术》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进化论”
基因治疗
血友病B基因治疗: 1991年, 复旦大学对2例血 友病B患者进行了世界首次血友病基因治疗, 患者治疗后出血症状显著改善。
台湾中研院 李英惠利用C/E BP基因治疗来防止肥胖
第2节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学习或生活实践 提出疑问
生命科学探究活动 的基本步骤
作出假设
解 答 疑 问
设计实验 实验实施 假设成立 分析数据 假设不成立 得出结论
孟德尔,设计豌豆杂 交实验揭示遗传基本 规律
沃森和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
1965年中国首次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人类基因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划
1990年由美国科学家启动,测序人类染色 体DNA的30亿碱基对序列。我国在1999年9 月也加入,并负责测定总量1%。
后基因组计划——生命解码的第二步
生命科学的时代 已经到来
走近生命科学ppt-沪科版课件

④ 解答疑问 ⑤ 提出假设
A.⑤ ① ③ ② ④ C.② ⑤ ① ③ ④
B. ② ① ③ ⑤ ④ D. ⑤ ① ③ ④ ②
◆ 课后练习:完成练习册P1 的第二节第1题。
18
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令材料选择: 蚕豆叶下表皮永久装片
令仪器和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目 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
第一章 走近生命科学
第一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 为什么21世纪被称为生命科学世纪呢?
生物技术与信息 技术一起成为现代高 科技的两大支柱。
1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令 生命科学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1)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
我国:
① 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 ② 5000年前开始种植水稻;3000年前开始猪的饲养。 ③ 春秋时期的《诗经》记载了200多种的动植物。 ④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人工选择、 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与方法 ⑤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 《本草纲 目》记载了可供药用的 1094种植物和444种动物。
② 初次练习时,由于操作不够熟练或不够仔细,可能造成 测量误差。
▪ 2)保卫细胞的大小是否一致,为什么?
保卫细胞的大小是不一致的,由于细胞生长程度的不同, 叶片年龄的不同,保卫细胞之间存在长与宽的差异, 每个 细胞的大小不可能完全一致。另外, 气孔打开程度不同, 也会引起其大小的差异。
23
◆ 课后练习:完成练习册P2的第二节2—3题, 练习册P18的实验报告1.1的1—2题。
2
西方:
①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盖仑提出人体内部结构与 牛、羊、狗和猴等动物相似的推论。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教案(1)沪科版

第1 章走近生命科学1。
本章核心概念:(1)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以及发展前景(2) 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室是《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场所2. 学习过程:(1)通过阅读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2)以现代生命科学重要成就为载体,通过对网络和报章杂志的搜索,了解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科学和生活的贡献和发展前景,了解《生命科学》课程的价值,并由此熟悉收集参考资料的过程。
(3)通过实验了解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和基本实验方法。
3. 教育价值(1)认识和理解生命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2)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4 修改说明(1) 综合考虑专家组意见后,将第1节内容重新组合,分为发展简史和展望两部分来表述。
同时对最新成果中的专业名词作科普化解释。
(2)增加高倍显微镜使用的实验。
5.修改纲要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新世纪 (1,1+0)为什么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世纪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和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后基因组、基因治疗等)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2,1+1)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技术的使用1.显微镜的发展史2.带着疑问和思考学习生命科学实验1.1 显微观察与测量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高一生物: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教案(1)沪科版.doc

第1 章走近生命科学 (3课时2+1)
1. 本章核心概念:
(1)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以及发展前景
(2)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室是《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场所2. 学习过程:
(1)通过阅读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2)以现代生命科学重要成就为载体,通过对网络和报章杂志的搜索,了解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科学和生活的贡献和发展前景,了解《生命科学》课程的价值,并由此熟悉收集参考资料的过程。
(3)通过实验了解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和基本实验方法。
3. 教育价值
(1)认识和理解生命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2)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
4 修改说明
(1)综合考虑专家组意见后,将第1节内容重新组合,分为发展简史和展望两部分来表述。
同时对最新成果中的专业名词作科普化解释。
(2)增加高倍显微镜使用的实验。
5.修改纲要
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新世纪(1,1+0)
为什么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和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后基因组、基因治疗等)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2,1+1)
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技术的使用
1.显微镜的发展史
2.带着疑问和思考学习生命科学
实验1.1 显微观察与测量。
第一章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世纪教案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一、本章教材分析: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兴趣越来越浓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同时又是充满迷惑和挑战的未知世界。
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篇,通过回顾生命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展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本章包括《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界》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两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命能够科学技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更加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程。
同时使学生了解什么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激励学生走进生命渴望学实验室,为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本节教材分析:本节《走进生命科学的诗集》包括“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两部分内容,这一节教学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激发学生持续的内在兴趣,并让学生注意科学家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学习科学地思维,领略科学思想。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贡献,同时介绍了《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科学巨著。
然后,按照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以及从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条主要线索介绍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
教材特别强调了细胞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果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
本教材注重介绍研究手段,强调了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要通过一个个事例和科学家前后相续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本知识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家的工作是从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中“猜出”本质与联系。
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便是观察前人的观察,以便将来自己也成为世界的观察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1.1 走近生命科

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知识梳理】(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微观领域的方向宏观领域的方向(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①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
我国是世界上六个参与国之一,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l%,并提前完成②干细胞研究a.千细胞是具有再生各种生物组织器官潜能的细胞,被誉为“万能细胞”b.干细胞的研究进展③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a.1997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多利”羊获得成功b.其他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研究④人体器官的移植:各类人体器官的移植和人工制造人体器官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①后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碱基对测序后的第二阶段②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初步成果及其发展前景③基因治疗:研究与各种疾病有关的基因,疾病基因与其他基因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问题④环境保护a环境保护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b.在生命科学领域,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环境保护的重点⑤脑科学a.脑科学是现代人体学中未解之谜最多的领域b.新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前景3.生命科学的概念和学习生命科学的意义【典型例题】例l】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的《》是一部医学和生物学的巨著。
【解析】 l6世纪我国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既是一部医药巨著,也是一部生物学巨著,共记载了药用植物l094种及动物444种。
【答案】李时珍本草纲目【例2】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将生命科学引向的新阶段。
【解析】 l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从而使生命科学进入了分子水平的新阶段,也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DNA分子水平【例3】我国于l999年9月加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测基因序列占全部序列的 ( ) A.10% B.5% C.3% D.1%【解析】本题是典型的识记题,解题关键在于要对我国参与的测序工作有所了解。
相应的变换题目还可有:参与HGP的六个国家(中、美、英、日、法、德),人类DNA碱基总数(30亿对),我国测定的染色体(3号),以及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的时间(2000年6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做好观察和记录
④及时处理数据 ⑤做好讨论和实验报告
练练手
1、当盖都塞克发现作为实验的猩猩发病 后,再用其他正常猩猩做同样的实验, 其目的是遵循生命科学的 ( ) A 、一致性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对照性原则 D、重复性原则 2、设计实验时必须只改变一个因素,其 他因素保持不变,然后进行实验,这样 逐一比较后,才能确定真正的影响因素, 这体现了科学的 原则。 A、单一变量 B、完整性 C、重复性 D、一致性
克隆牛肉和牛奶已经小 规模进入欧美市场
牛肉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但现在,牛肉也 可能重新走下餐桌,走回农场。最近美国科学家从 屠宰的牛肉中提取出了细胞,准备用于克隆研究。 而大西洋彼岸的英国人也不甘示弱,撇开了可能造 成的巨大伦理争议,加入到牛肉“复活计划”的研 究队伍中。 英国许多专家认为,这一计划会带来许多伦理 和动物福利方面的问题。大规模的克隆可能会对 动物造成伤害,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克隆会造成 动物流产、寿命缩短、器官畸形、肥大症、难产 等。 同时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与传统牲畜制品 相比,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来的人造牛排和香肠, 对环境更加友好。 科学界对此众说纷纭,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 克隆食品上市之后,百姓究竟会不会买账。
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进一步探究
新的疑问 学习或生活实际 提出疑问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文献
实施实验 分析数据
解答疑问
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的原则
等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设计对照原则 可操作原则 平行重复原则 随机性原则
2、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重视观察和实验
①带着问题学习 ②了解方法和步骤
古代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 早期:描述法和比较法
近代西方
现代生命科学
现代:实验法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
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 时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诗经
春秋时代的《诗经》已经记载动 植物达200多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齐民要术
西方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始于古希腊和古罗 马时代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对动植物进行过广泛 的观察
古罗马医师盖伦用牛、羊、狗和猴等动 物为材料,进行内部器官的解剖,并得 出人体内部结构与这些动物相似的推论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和细胞发现
1665年,英国的物理学家 罗伯特· 胡克(Robert Hooke, 1635~1703)用 自己设计并制造的显微镜 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 现其中有许多小室,状如 蜂窝,称为“cella”,这 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 不过,胡克发现的只是死 的细胞壁。胡克的发现对 细胞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 开创性的意义,其后,生 物学家就用“cell”一词来 描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生命科学相关网址
第二节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我的成功不管多大, 我认为重要的一点 是:爱科学,在长 期思考任何问题上 的无限耐心,在观 察和实验上的勤奋。
美科学家发现 能抑制91%艾滋病病毒超级抗体
以美国国家过敏及传染病研 究院(NIAID)为首的科研 团队近期发现了能抑制91% 艾滋病病毒的超级抗体,科 学家称有望生产出首个有效 地艾滋病疫苗。艾滋病病毒 很难消灭的一个原因是它会 不断地发生变异,人的免疫 系统和药物只能很被动的去 追这个游离不定的目标。
达尔文
学习内容
1. 2. 3.
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柳条鱼实验 “库鲁病”病原体的发现
柳条鱼产仔实验
为什么柳条鱼在 4月中旬产仔?
假设1:水温升高
设计实验 时要控制 单一变量
假设2:日照延长
实验方案1 实验方案2 进一步探究 水温升高引 起柳条鱼开 始产仔
水稻基因组计划
2000年5月,我国科学家以“杂交水稻 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超级杂交稻为材 料,实施“水稻基因组计划”。2001 年10月完成水稻“工作框架图”。 2002年4月4日,中国科学院和美国 《科学》杂志在北京联合宣布,中国科 学家绘制完成全世界第一张水稻全基因 组框架序列图,从而使人类第一次在基 因组层面认识水稻。 籼稻基因组的总基因序列有4.66亿碱基 对,这是继人类基因组之后,迄今所测 定的最大的植物基因组。
什么是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 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 术的总称,它是研究 生命活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的 科学,并涉及到医学、 农学、健康、环境等 领域。
什么是生命?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 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 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生命的特征 ①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②严整有序的结构 ③新陈代谢 ④生长发育 ⑤遗传和繁殖能力 ⑥应激能力 ⑦进化
转基因技术
荧光鼠
抗早熟转 基因番茄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向靶细胞或 组织中引入外源基因 DNA或RNA片段,以纠正 或补偿靶细胞或组织的 基因缺陷,关闭或抑制 异常表达的基因,从而 达到治疗的目的。
世界上首例基因治疗患者
生物多样性保护
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完整 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植物有人参、红松 等。珍稀动物有梅花鹿、东北虎等。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一部农学著作,是 我国古代“四大农书”之 一,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 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该书 总结了人工选择、人工杂 交、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 和方法
贾思勰(北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代)
《本草纲目》共有52卷,既是一本医药学著作,又是一本生物学 巨著。载有药物1892种,记载了可供药用的1094种植物和444种 动物,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 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我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
转移核糖核酸,突破了一般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的界限, 带来了人工合成生命的曙光,打破了生命神创论,揭示 了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
宏观领域——生态学逐渐兴起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探讨个体和群体、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 系的学科
克隆羊“多利”的培育
生物遗传规律的发现
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 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生物遗传规律的发现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进 一步揭示了遗传机制。
微观领域——分子生物学的建立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从此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到分子水平 的新阶段,并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604年,荷兰眼镜商 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 一台显微镜
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显 微镜第一 Nhomakorabea观察到细胞
18世纪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 “生物分类法则”,制定了生物 命名的方法,对生物分类的发展 起了重要作用。
细胞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 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 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所 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都来 自于细胞。
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 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之一
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 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一书,详细阐述了进化论 的有关证据和论点,生物 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 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3、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
保卫细胞大小的测量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机械部分:
镜座 镜柱 镜臂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通光孔, 弹簧夹片 调节器(粗、细)
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低倍镜、高倍镜)
照明部分:
聚光器、光圈 反光镜(平面、凹面,角度) ※光源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最为重要。使用过程中不能用手指扳物镜 镜头;转动转换器时切勿用力过猛;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显微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保卫细胞大小的测量
思考题: 1. 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 存在哪些影响试验结 果精确性的因素? 2. 保卫细胞的大小都一 致吗?
蚕豆叶下表皮
实验中观察、记录
分析数据
其他因素?
“库鲁病”病原体的发现
假设“库鲁病”是由蛋白质引起的。如果“库 鲁病”是由蛋白质引起的,那么把从“库鲁病” 患者的脑组织提取的蛋白质注入健康猩猩的脑 部,就会使这只猩猩发病。 证明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科学实验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在发现问题以 后,要大胆地提出假设,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 假设,并用具有重复性的实验进行验证,直至 得出结论。科学实验是艰苦而富有创造性的。
科学家首次用干细胞培育出万能血型(图)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 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 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 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 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 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亿 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 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 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 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与曼哈 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 称为三大科学计划。中国承担 1%项目(3号染色体3000万个 碱基对)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 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