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掌握的八个基本步骤

1.确定志向。
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
所以,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你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点。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
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3.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
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
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环境因素评估主要包括:(1)组织环境。
(2)政治环境。
(3)社会环境。
(4)经济环境。
4.职业的选择。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
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
正如人们所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
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
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职业呢?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4)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5.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
在职业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此时要作出选择。
即,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行政管理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四个步骤进行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四个步骤进行:1、自我评价: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确定兴趣、价值观、资质以及行为取向,指导员工思考当前所处职业生涯的位置,制定出未来的发展计划,评估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当前所处的环境以及可获得的资源是否匹配。
自我评价方式有很多,这里主要推荐如下两种方式:(1)心理测验:帮助员工确定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兴趣。
(2)自我指导研究:帮助员工确认自己喜欢在哪一种类型的环境下从事工作。
在此环节中,员工要根据自己当前的技能或兴趣与期望的工作之间存在的差距确定改善机会和改善需求。
企业负责提供评价信息,判断员工的优势、劣势、兴趣与价值观。
2、现实审查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了解自身与公司潜在的晋升机会、横向流动等规划是否相符合,以及公司对其技能、知识所作出的评价等信息。
现实审查中信息传递的方式:(1)由员工的上级主管将信息提供作为绩效评价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员工进行沟通。
(2)上级主管与员工举行专门的绩效评价与职业开发讨论,对员工的职业兴趣、优势以及可能参与的开发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
在此环节中,员工要确定哪些需求具有开发的现实性,企业就绩效评价结果以及员工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相匹配之处与员工进行沟通。
3、目标设定,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确定短期与长期职业目标。
这些目标与员工的期望职位、应用技能水平、工作设定、技能获得等其他方面紧密联系。
目标设定采用员工与上级主管针对目标进行讨论的方式,并记录于员工的开发计划中。
在此环节中,员工要确定目标和判断目标进展状况,企业负责确保目标是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可以实现的,并承诺并帮助员工达成目标。
4、行动规划: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决定如何才能达成自己的短期与长期的职业生涯目标。
行动计划可采用安排员工参加培训课程和研讨会、获得新的工作经验、获得更多的评价等多种方式,主要取决于员工开发的需求以及开发的目标。
在此环节中,员工负责制定达成目标的步骤及时间表,企业负责提供员工在达成目标时所需要的相关资源,其中包括课程、工作经验以及关系等。
生涯规划的步骤(通用6篇)

生涯规划的步骤(通用6篇)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篇一一、确定目的和计划确定目的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第一步,因为只有明确了该项工作的目的,整个后续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据可依。
而具体到如何确定目的上,企业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清晰并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从战略中提取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第二,评估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明了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
在做好了这两方面工作之后,企业就可以以此为依据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确定一个合理的目的,如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为了满足企业未来五年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或进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为了构建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等,需要重点说明是确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一定要明确与切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毕竟只有明确并切合实际情况的目的,才具有指导性和可实现性。
当然,在确定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之后,我们还需要制定此项工作的计划,计划是承载整个目的实现的宏观导线。
一般来讲,制定计划主要是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整个流程从任务上、时间上、方法上、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进行总体规划,如在哪一具体时间段开展什么工作以及谁来做,做的具体效果要达到什么水平和层次等细节性问题。
但与此同时,在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要力求切实可行和细化,切忌高谈阔论,华而不实。
因为只有真正细化的、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才能有效指导实施过程的每一环节,而采用隐晦或过于宏观的字眼描述的计划不仅会影响执行力,甚至会误导整个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实施。
二、组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小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组建一个跨部门、跨领域的团队来负责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从而使其在人员和组织上得到根本保障。
而至于如何构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小组,笔者认为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
首先,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应当在这个小组中发挥主导和协调的作用,从功能性上来讲,亦即是这个小组的中心,这是由人力资源部部门职能的定位和所属专业领域所决定。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流程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流程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下面是一般性的流程:
1. 自我评估:员工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技能和目标,以便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2. 职业目标设定:员工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设定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
3. 制定行动计划:员工在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时,需要考虑如何获取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达到设定的职业目标。
4. 实施行动计划:员工开始根据制定的行动计划,积极地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
5. 不断学习和成长:员工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职场的变化,并实现持续的职业发展。
6. 定期评估和调整:员工应定期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展,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7. 寻求反馈和支持:员工可与导师、同事或其他专业人士交流,寻求他们的反馈和支持,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实现职业目标。
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及基本步骤

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及基本步骤(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及基本步骤:答:1,定义: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基本步骤:A,自我评估;其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所适合的职业和职业生涯目标做出合理的抉择。
B,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周边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C,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决定了职业发展中的行为和结果,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D,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对发展路线做出抉择,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E,制定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培训、教育、轮岗等方面。
F,评估与回馈(二)简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答: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供大家阅读参考。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1、基本步骤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非都能如愿。
了解自己、有坚定的奋斗目标,并按照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才有可能实现成功的愿望。
这就需要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是:2、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的了解,也包括对自己的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的测试,以及对自己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的评价等等。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对自己所适合的职业和职业生涯目标做出合理的抉择。
3、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周边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了解所处环境的特点、掌握职业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明确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以及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和创造的条件等等。
只有对环境因素充分了解和把握,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环境因素评估主要包括: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
4、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
在准确地对自己和环境做出了评估之后,我们可以确定适合自己、有实现可能的职业发展目标。
在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时要注意自己性格、兴趣、特长与选定职业的比配,更重要的是考察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与职业目标是否相适应,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
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决定了职业发展中的行为和结果,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5、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在职业目标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如是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是走技术+管理即技术管理路线,还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走管理路线等,此时要做出选择。
完美职业规划四步骤

完美职业规划四步骤
1. 自我评估: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技能、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了解
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2. 研究和了解:通过调研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3. 设定目标:根据自我评估和市场调研的结果,确定职业发展的长远目标,设定清晰
的职业规划。
4. 制定计划并执行: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包括提升技能、积累经验、拓展人脉等方面,然后认真执行计划,不断调整和改进,逐步实现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优秀10篇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优秀10篇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篇一1.确定志向志向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志向,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
所以,在制定生涯规划时,首先要确立志向,这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也是你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点。
2.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
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3.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
所以,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
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环境因素评估主要包括:(1)组织环境。
(2)政治环境。
(3)社会环境。
(4)经济环境。
4.职业的选择。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
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
正如人们所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
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
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职业呢?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4)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一.认识自我篇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身条件做到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评估,做到“知己”。
弄清“我是谁”,是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也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难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形式是职业生涯规划通道,直接体现为员工晋升通道。
目前最流行的是Y型通道,而因Y 型通道最知名的是美国宝洁公司,国内则是宝钢集团。
有人说,这些企业员工众多,应该有职业生涯规划,中小企业没有必要吧。
其实,小企业也非常必要搞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否则,你的企业本来就小,员工的工资一般也偏低,如果员工进了公司以后都不知道明天在哪里,就知道今天发工资,明天可能会涨一些,后天老板高兴了给个经理、总监的干干。
这恐怕是留不住人才的,就是人留下来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他们也不一定是你需要的人才。
因此,企业从诞生起就要为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只不过人少的时候,文字的东西少一些,企业到了超过100人的时候,老板要必须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了,否则,内部就只有公司政治和辞职潮了。
从企业的人才管理角度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有五步:
第一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其核心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培养核心人才,同时根据员工的特点确定其和人才规划的契合度。
因此,首
先应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在规划中明确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目标、所需要的人才特点、人才的培养机制和保证。
长沙有一家从事工程机械的创业公司,规模才几千万,但是老板非常重视核心队伍的建设。
在我们与老板接触的时候,明确提出人力资源项目的关键是人力资源规划:我们需要什么人、这些人从哪里来、公司为此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第二步,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公司的职系说明及岗位说明书。
有了人力资源规划,意味着有了整天的人才需求。
接下来,公司就要根据现有的组织架构以及未来的组织架构设计明确职系图,比如包括多少职系、有多少岗位、每个岗位所需要的人才编制等。
世界500强企业最典型的职系是Y型职系,新员工进入公司属于管理培训生,大家都是一个职系,当成为总监的时候,就要分成M(管理)系列职系(包括经理、资深经理、高级经理、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裁、资深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全球副总裁、总裁、CEO、董事长、董事局主席)和T(技术)系列职系(包括工程师、资深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首席专家、首席科学家、董事兼首席科学家、高级顾问)。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般我们分为管理职系、技术职系、营销职系、生产职系和荣誉职系(如五星级员工、金牌员工等)
等五大职系。
第三步,根据职系图和岗位说明书,形成核心员工的胜任力模型。
有了清晰的职系图和岗位说明书,公司就要对核心员工有个定义,“什么才是公司的核心员工、什么才叫优秀”。
在此基础上,公司人力资源部形成关键岗位和核心员工的胜任力模型,说明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能力的人、一个核心员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比如中粮集团要求,一级部门的总经理必须具备13项能力。
我们曾经为一家乳业企业合作开发了该集团中高层领导者的胜任力模型和基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该模型以卓越执行为核心要求,因为这是集团对所有干部员工的基本要求,同时以实现目标、团队协作和自我发展为三个维度,形成了一个核心、三个维度、六项基本要素的胜任力模型。
第四步,根据公司规划要求、岗位说明书、职系图和胜任力模型,形成员工的职业发展晋升通道图。
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体现,它向员工展示了一幅形象而清晰的职位升迁图,并包括升迁的基本要求。
在这个问题,我们的党政机关是比较系统的,而我们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并未从中吸收养分。
不过,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开始重视这一工作了,老板都深知,如果员工进了公司不知如
何发展、看不到清晰的前途,努力的程度很快降低下了,到了“天花板”(感觉不能再往上晋升的地步)后就会流失或懈怠。
官场上的59岁现象就是天花板效应的典型体现,因为第二年就退休了,人走茶凉,赶紧捞一把就走。
当年李一男从华为出走其实也是天花板的效应。
他不到30岁,已经是集团常务副总裁了,往上就是孙亚芳董事长和任正非总裁,未来的几十年如何晋升呢?估计,他也有了困惑。
因此,企业在设计职业发展晋升通道的时候,要考虑现实的人员是如何晋升的,不能很快形成天花板,比如营销系统,一般都是根据业绩晋升的,基本通道是从最低级的见习业务员(或实习业务员)开始,依次为业务员、见习主管、主管、资深主管、高级主管、见习经理(或副经理)、经理、资深经理、高级经理、见习总监、总监、营销副总裁、总裁等。
这个通道很长,原因是营销人员往往是公司里人数最多的团队,而且基本是根据业绩提升的,有点人业绩提升很快。
第五步,构建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以上步骤,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文件,进入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