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富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以创新思维实现中药产业新质生产力飞跃

以创新思维实现中药产业新质生产力飞跃春天,汇聚起希望和期许,2024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成为这个春天全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词汇。
中药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关乎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药产业更是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撬动着经济发展。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前景中,中药产业无疑将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一环。
如何让中药产业迸发出新质生产力的活力,汇聚科技创新的力量,代表委员们广泛凝聚共识,表示将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循着方法论,高质量发展有指引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简单来说,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因地制宜的根本目的还是高质量发展,人才、专科专病优势、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科技创新平台……每个地方的优势和特色都各有不同。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深有感触,他表示,要让科技创新赋能生产力三个要素,推动中药产业一二三产增强创新力度。
“中药现代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药发展必须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在天津市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作发言,“中医药虽然古老,但它的理念并不落后”的金句令人振奋。
在他看来,传统不代表落后,但传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
张伯礼介绍,他所在的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中药储存库,打造了智能化的中药功效组织制备和评价关键技术平台,致力于研发更好的中国药、明白药。
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建了中药制药工程学院,培养了数千名中药制药工程师,实现了技术升级;和企业携手构建中药国际注册和申报技术路径及研究平台,持续推动一批中药走向世界。
忠实履职,一名老政协委员的十五项提案——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中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教授

高校 , 社会认可度不高 , 这 些 因素
司富春 委员认 为 , 为更 好地 发
挥 中 医 药 优 势 ,培 养 中 医 药 人 才 ,
必将 影 响 中医药 高等 教育 的发 展 ,
使 我 国中 医事业 , 及 至关 系人 民健 康 的 医疗事 业都 会受 到影 响 。 鉴 于 以上 因素 , 司富 春教 授建
比。 比如在科 研 经费 的争 取 、 国 际
想 。据教 育 部 统计 数 据显 示 , 近 8 年来 . 全 国共 有 3 2 0多所 高等 院校 获 得 教 育 部 批 准 而更 名 ,其 中从 ‘ 学院 ’ 改为 ‘ 大学 ’ 的有 1 0 0多 所 。 目前 . 全 国中 医院校 已经更 名 为 中 医 药大 学 的有 1 7所 ,还有 河南 中
中国医药导报 2 0 1 4年 4月第 l 1 卷第 1 0 期
●
为中医院校“ 正名” , 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在 中 医药 教 育 领域 工 作 多 年 的司富 春委 员 , 自然对 这 一领域 的
问题更 为关 注 。 在 采 访 中 他 事业 。
重 。将具 有 5 0余 年 本 科 教 育 、 3 0 余 年 硕 士 研究 生教 育 历 史 的河 南 等 中医学 院更名 为 中医药 大学 , 是 全 面贯 彻落 实 国务 院出 台的《 若 干 意见》 精神 , 促 进 中 医 药 高等 教 育
发展 , 吸纳 优 秀 学 生 。 培 养 高 水 平 中医药 人才 . 推 动 我 国 医 药 卫 生 事
工 作 的 同时 , 我们 还要 进一 步加 强 中 医药人 才 队伍建 设 . 提高 中医药
政协委员建议培养农村中医全科医生

良好。成肌细胞在体外能融合成含多个细胞核 的肌 小管 ,培 养条 件 良好时 可形 成有 收缩 能力 的幼 嫩 肌 纤维 , 进行磷钨酸苏木素(T H) P A 染色可见肌横纹 。
本实验 V'H 色不成 功 , I 染 A 倒置 显微 镜下 未 见上 述特
征 。 H 染 色 可 见多 核 的肌 小 管 , 明 本 试 验培 养 但 E 证
“前 医 校 专 设 越 越 ,于 镇 生 等 疗 构 不 合解 中 部 区 村 医 乏 问 , 目 中 院 的 业 置 来 细对 乡 卫 院 医 机 并 适 。决 西 地 农 中 缺 的 题 !
既 以 过 向 生 式让 生 行 统 学 和 修也 以 现 乡 医 进 转 培 , 们 为 医 科 可 通 定 招 方 , 进 系 的 习 进 ; 对 有 村 生 行 型 训让 成 中 全 医! 学 可 他
胞核 。 明培养 的 细胞是 成肌 细胞 。 证
4 讨 论
物可改善伤 口的血循环, 诱导多种细胞进入伤 口, 释
放细 胞 因子 , 进 毛细 血管 的生 成及 胶原 的沉 积 , 促 从 而提 高愈 合组 织 的抗 断裂 强度 ,起 到生肌 固皮 的作
41 成肌 细胞 的分 离 、纯化 与 鉴 定 肌组 织 内含有 . 血细胞 、内皮细 胞 以及成 纤维 细胞 等 。血细 胞不 贴
[】廖华, 1 余磊, 虎, 与雪旺细胞联合培养的成肌细胞生 熊绍 等.
物学 特性 研究【 . J 中华骨科杂志 ,0 32 ( 1 :8 — 8 】 2 0 ,3 i )6 2 6 6 [】杨志 明 , 石强 , 慧强 , 原代 人胚成肌细胞体外培 养 2 岑 解 等. 增殖及分化特性『 _ J中国修 复重建外科杂志 ,0 1 1( ) 】 20 ,5 5 :
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

使中医药如何因地制宜融入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仍 然面临很大挑战,而在未承认中医药合法地位国家 的发展和传播更为困难;传统医药在大多数国家处 于补充和替代地位,中医药理论体系尚未被世界广 泛理解和接受,进入主流医学地位仍面临多重考验; 中药产品贸易面临诸多政策法规、技术壁垒;中医药 国际教育模式有待创新发展;国际化中医药科技创 新和产业平台的建设发展不足等。 2 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2. 1 加强中医药宣传,推动中医学理论“走出去”
中医药的形成发展基于不断汲取当时社会科学 和自然科学最先进的成果,不断创立新的理论学说。 当今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只有 站在当代科技的前沿制高点,才能传承精华、守正创 新,加快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第一,积极鼓励国际 学术交流合作,加强传承创新驱动力。 要拓宽中医 药国际学术交流途径,鼓励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 等走出去,多参加 高 层 次 高 水 平 的 国 际 学 术 交 流 会 议,学习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与国 外知名实验室、高 校 开 展 深 入 的 中 医 药 国 际 科 技 合 作,加快推进在中 医 药、 针 灸 防 治 重 大 疾 病、 中 药 新 药研制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 第二,加强中医药 国际化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使 中医药与大数据进行更深层次地融合发展。 目前, 中医药大数据发展主要在健康管理、线上医疗、产品 服务这些方面。 西医大数据建立标本库,进行大样 本临床检测,以发现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 而中医 药在这一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中医药古代、现代医 籍中均有着大量的临床宝贵经验,需要大数据技术 挖掘其中的精华,整合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确切证据,
中老年常见疾病中医辨证治疗与养生

中老年常见疾病中医辨证治疗与养生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司富春感冒西医病因1.病毒:流感、副流感、腺、鼻病毒等。
2.细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诊断1.临床表现普通感冒:初起多见鼻塞、流涕、喷嚏、恶风、头痛,继之出现发热、咳嗽、咽痒或咽痛。
时行感冒:突然恶寒、寒战、高热、周身酸痛,全身症状明显,可化热入里,变生它证。
具传染性,可引起广泛的流行。
2.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
3.病程一般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时行感冒少数日可传变入里,变生他病。
辨证治疗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无汗,咯痰白稀----麻黄汤风热证:流黄涕,咽痛,咯黄痰,发热重恶寒轻,汗出,口干--------银翘散暑湿证:流浊涕,发热,汗出热不解,头身困重,小便短赤------藿香正气水虚体感冒:经常感冒反复不愈--------玉屏风散时行感冒:壮热寒战,咽喉肿痛,全身症状较重-------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葛根、黄芩、石膏、贯众、羌活、大青叶、银花、连翘、板兰根)预防调护避风寒清淡饮食多饮水(饮白开水1500—3000ml/d)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5~10ml加水1~2倍稀释,熏2小时)淡竹叶、野菊花、金银花煎服美国的Cohen等研究人员在394例健康志愿者鼻腔中滴入感冒病毒,另在26例健康志愿者鼻腔中滴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并对他们的心理压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发现心理压力程度越高,则病毒感染率和感冒发病率越高。
上班族如何预防感冒,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和营养均衡都必须注意,同时喝点红葡萄酒也有一定的益处。
适量红葡萄酒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还可以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1.春季多喝些红薯粥,有利于正气、养胃、化食、去积,清热,尤其是有胃肠病或在春季容易患感冒的人,多喝红薯粥可以调理身体,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早春时节最易感冒,这与缺少维生素A有关。
吃一些红黄色果蔬,再加上早晚一杯牛奶,偶尔喝上一碗暖暖的鸡汤和鱼汤。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籍委员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籍委员简介1、白虹光:籍贯河南,女,1949年9月出生,现任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蔡庆华:籍贯河南,1942年1月出生,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副部长。
3、曹克明:籍贯河南南阳,1934年11月出生,原江苏省政协主席。
4、陈宗兴:籍贯河南正阳,1943年3月出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
5、丁广治:籍贯河南民权,1939年8月出生,回族,现为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宗教人士。
6、董文标:籍贯河南,1957年6月出生,现为中国民生银行行长。
7、范钦臣:籍贯河南巩义,1941年6月出生,现为河南省政协主席。
8、高春芳:籍贯河南,1952年3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院长。
9、郭东亚:籍贯河南,1937年11月出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政委。
10、郭占春:籍贯河南,1954年4月出生,现任内蒙古奈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1、郝保庆:籍贯河南,1937年10月出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12、贺大经:籍贯河南,1942年9月出生,现任四川省成都市政协副主席。
13、侯伯文:籍贯河南永城,1944年4月出生,全国政协副主席侯镜如之子,现任香港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14、胡葆森:籍贯河南濮阳,1950年6月出生,现任河南建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15、贾庆国:籍贯河南,1956年9月出生,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16、金正新:籍贯河南,1950年12月出生,现任民建河南省洛阳市委主委、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河南省洛阳市明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7、靳尚谊:籍贯河南焦作,1934年12月出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8、李宝芳:籍贯河南沈丘,1934年2月出生,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李炳华:籍贯河南,1944年12月出生,现任北京奥组委副主席。
司富春:关注亚健康的中医博士后

司富春:关注亚健康的中医博士后作者:詹洪春刘林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08期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司富春是河南31名全国政协委员中的一员,也是河南省中医药界唯一的一位回国博士后。
从中原大地来到首都北京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他感觉到了肩头责任的重大。
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司富春结合所从事的中医药、教育、医疗、科研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很好地履行了政协委员的职责,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了18项提案,书面发言2次,其中7项被作为A级提案、11项被作为B级提案,所提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和采用。
如提案“加强中医药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和采用,作为优秀提案被选录到《把握人民的意愿》一书中,被评选为十届政协优秀提案。
今年,他带来的是关于关注亚健康及治未病方面的提案。
多年进行中医防病研究的司富春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了关注亚健康和治未病的重要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司富春委员说,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诸多疾病发生前期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的产生与机体的生理、心理状态改变有关。
紧张的精神心理压力、过度的体力脑力劳动、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亚健康产生的三大原因,干预亚健康可以扭转机体健康状态的恶化,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强防病保健体系建设无疑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有效抓手!司富春委员介绍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诸多变化影响了医学疾病谱的改变。
目前我国疾病谱已经从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代谢性疾病为主。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已经占据疾病发生率首位。
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目前我国疾病谱正从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代谢性疾病为主,这个改变是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等诸多变化密不可分的。
也正是由于这诸多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也有了很大变化。
守正创新 让中医药焕发新光彩——记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副研究员欧阳竞锋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欧阳竞锋“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如今,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刻: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大会;首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了中医药文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这昭示54 科学中国人 2020年4月2020年4月 科学中国人 55实的功底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
“硕士导师司富春教授是做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把中医药与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研究。
”期间,为了学习前沿科技如何应用到传统中医学,欧阳竞锋一直废寝忘食地学习,并自学了生物化学等十几门课程,用他的话说就是:“从辰至昏,三历寒暑,完成了文科生到理科生的转变”。
硕士毕业时,碰巧云南中医学院在招聘老师,一向对云南有着莫名喜爱的欧阳竞锋就这样来到了西南边陲。
“当地卫生厅和教育厅号召大学教师去支教,因为这里太偏僻了,当地的学生和老师都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
” 于是,一腔热情的欧阳竞锋便在工作一年后主动请缨前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中学(即贡山县第二中学)下乡支教。
“那边地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冬季大雪封山,夏季塌方断路,过江需借溜索,手机都没信号,上网查询资料还得去县城里找网吧。
”以饱满热情投入支教工作的欧阳竞锋为师生们打开一扇与外界沟通的窗,他不仅翻山越岭家访每一个学生,也把健康理念带到每一个缺医少药的家庭,因此被该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据悉,这段经历已改编为电影《志愿者》,由佟大为出演男一号,男二号的原型正是欧阳竞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求知若渴的欧阳竞锋为了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决定继续深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富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抗衰老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临床上治疗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疾病、疑难性疾病,取得突出疗效。
郭马珑:女,河南省政协委员,主任医师,硕士,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骨关节病科主任。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协会肢残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委员会委员。
出生于中医世家,平乐郭氏正骨第八代传人,自幼受我国中医界第一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郭维淮教诲,曾师从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孙树椿教授多年,国医大师韦贵康弟子,专业研究治疗骨关节疾病近二十年,尤其擅长运用中医传统疗法及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膝关节疼痛相关疾病。
唐华伟:副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教研室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坐诊,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颈椎病,膝关节病。
王勇: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现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任金匮要略教研室主任。
擅用经方论治多种外感及内伤杂病。
华金双:女,博士,副教授。
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擅长治疗头痛,面瘫,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急性腰扭伤,失眠,更年期综合征,胃炎,肠炎等疾病。
罗磊:针灸学博士,中国针灸学会脑科学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先后师承于安徽新安名家和湖北濒湖名家,后拜师于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
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痛证;运用“古灸法”治疗免疫力低下,肿瘤围化疗期不良反应等证。
李斌:中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中医推拿师,曾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关节病。
邢彦楷:中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中医推拿师,擅长治疗软组织损伤、脊柱相关疾病,尤其擅长肩周炎、膝关节整复。
地点:酉阳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