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实时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实时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1总贝U 1

2术语2

3编码的格式和规则3

3.1编码格式 3

3.2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5

3.3 水情站码 6

3.4测报时间码 6

3.5 时间步长码7

3.6要素标识符7

3.7 数据(值)编码9

4降水量编码10

4.1一般规定10

4.2标识符11

4.3编码格式12

4.4编码示例14

5蒸发量编码19

5.1一般规定19

5.2标识符19

5.3编码格式19

5.4编码示例20

6河道水情编码错误!未指定书签

6.1一般规定22

6.2标识符23

6.3编码格式25

6.4编码示例26

7水库(湖泊)水情编码32

7.1 一般规定32

7.2 标识符33

7.3 编码格式34 7.4 编码示例36

8闸坝水情编码40

8.1 一般规定40

8.2 标识符41

8.3 编码格式42

8.4 编码示例43

9泵站水情编码46

9.1 一般规定46

9.2 标识符46

9.3 编码格式47

9.4 编码示例48

10潮汐水情编码51

10.1 一般规定51

10.2 标识符51

10.3 编码格式53

10.4 编码示例54

11沙情编码错误! 未指定书签

11.1 一般规定56

11.2 标识符56

11.3 编码格式57

11.4 编码示例58

12冰情编码60

12.1 一般规定60

标识符61

12.2

12.3 编码格式65

12.4 编码示例66

13土壤墒情编码69

13.1 一般规定69

13.2 标识符70

13.3 编码格式71

13.4 编码示例72

14特殊水情编码75

14.1 一般规定75

14.2 标识符75

14.3 编码格式77

14.4 编码示例77

15水文预报编码79

15.1 一般规定79

15.2 标识符79

15.3 编码格式

81

15.4 编码示例84

附录A报送水情信息的规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B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略)90

附录C蒲福氏风力等级表(以距地面10m为准)91

本标准用词说明92

本标准条文说明........................................................... (92)

1总贝y

1.0.1本标准主要是针对原《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由于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实时水情信息的收集传输,因此,本次修订将原《水情信息编码标准》更名为《实时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1.0.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机构水文部门,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单位等及其所属水情站(包括国家基本站以外的报汛站),凡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文部门传输实时水情信息,应执行本标准。

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文部门传输实时水情信息时,应执行本标准。

承担对国外提供水情的部门在向国外提供水情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1.0.3本标准采用代码标识符加数据(值)描述的方法表示水文要素的标识及属性。标识符由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和阿拉伯数字构成,具有严格的意义。

1.0.4本标准中的水情站码应采用全国统一编定的站码,具有唯一性。

1.0.5水情信息的观测时间采用北京时间,即120°E标准时,并以24小时法计。午夜12时一律记为次日00时,测报时间计至分钟。

1.0.6本标准中的水文要素值均采用实际观测值或计算值。数据(值)的精度和单位,应执行本标准规定。本标准没有规定的,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1.0.7水情信息的保密范围和保密等级,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8水情人员在报送水情信息时,应执行本标准附录A的有关规定。

1.0.9本标准引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包括:

《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95-98)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

《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59-92)

《水利工程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定》(SL213-98)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

《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96)

《土壤墒情监测规范》(SL364-2006)

1.0.10水情信息编码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中国纺织集团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导则

中国纺织集团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 导则 1

2

Q/CTMC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设计导则 ( 指导性文件) ( 征求意见稿) ( 本稿完成日期: -5) 中国纺织机械( 集团) 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为集团公司指导性文件。 作为信息平台上数据采集、交流、共享的基础, 代码是应用计算机进行现代生产管理的基础数据, 是一种数据的表示形式。信息分类编码是集团公司企业应用计算机进行各种信息数据管理和资源规划的基础。 本标准经过实现集团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和系统化、统一化, 从而在集团公司与内部企业之间实现信息采集、交流和共享, 逐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 以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升级, 开展电子商务。 根据集团公司管理需要, 对集团内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有关内容作了规定,以适应我公司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经纬股份、郑州股份、青岛纺机的编码系统。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机械( 集团) 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机械( 集团) 有限公司质量部归口。 I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设计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纺机集团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编码的基本规定、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代码系统的基本体系及设计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纺机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分类与代码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GB/T17710—1999 数据处理校验码系统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信息 具有一定含义的事物或概念。 3.2 编码 对某一类信息赋予代码的过程。 1

信息分类与编码

上海亚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信息分类与编码 (草案) 日期:2011年10月

目录 1、前言 2、范围 3、规范性应用文件 4、术语和定义 5、分类 6、编码 7、分类对象表示 8、分类编码表

1、前言 本标准由亚东总部办公会议提出,归口到亚东总部信息管理部。 标准起草部门:总经办、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信息管理部。 标准起草人:劳渝声、张正良、孙海龙、沈锡鹤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亚东物流信息的分类、编码及分类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总部各级管理部门、分子公司以及相关单位对于物流信息的管理及应用。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国标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亚东总部鼓励各部门及子分公司根据本标准使用这些国标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国标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 23831-2009 物流信息分类与代码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类 category 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实物或概念的集合。 【引自GB/T 10113-2003,2.1.1】 4.2 分类 classification 按照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分类对象(3.4),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分类对象(3.4)集合在一起的过程。 【引自GB/T 10113-2003,2.1.2】 4.3 信息分类 information classifying

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把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信息区别开来的过程。 【引自GB/T 10113-2003,2.1.3】 4.4 分类对象 objects of classification 被分类(3.2)的事物或概念。 【引自GB/T 10113-2003,2.1.4】 4.5 线分类法 method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3.4)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同一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引自GB/T 10113-2003,2.1.5】 4.6 层次码 layer code 能反映编码对象为隶属关系的代码。 【引自GB/T 10113-2003,2.2.22】 5、分类 5.1 原则 本标准按物流信息的业务管理及应用所反映的属性分类,遵循以下原则:5.1.1科学性 选择物流信息最稳定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5.1.2系统性 将选定的物流信息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 5.1.3可扩延性 设置收容类目,并且在建立物流信息分类体系和代码编码中充分考虑今后的信息分类与代码的扩充、延拓和细化。 5.1.4兼容性 与相关标准的相关内容相兼容。

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要点

2011年水情业务培训课件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概述 水文情报预报的概念 水文情报预报是指对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要素实时情况的分析报告以及未来情况的预报,涉及防洪、抗旱、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是水文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讲,一切围绕水文情报预报所展开的专业工作和管理活动,都称之为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简称“水情”。 水情工作的基本内涵 1、为防汛抗旱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2、为突发公共水事件提供预测分析; 3、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4、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5、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信息; 6、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7、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面服务。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简称水情工作)的主要内容 可分为水文情报、水文预报、水情服务和水情管理4个部分。 水文情报工作主要包括:水情编码、水情报汛、水情传输、水情监视、水情信息报送、质量考核等内容。 水文预报工作主要包括:预报方案编制和修订、预报方案评定和检验、作业预报和预报会商等。 水情服务工作包括:水情信息的提供和发布,危险或灾害性水情的报警、预报信息的发布,水文情势的分析,旱涝趋势的展望等。 水情工作流程 水情工作是一项常年性工作,以汛期为主线、按时间(年度)划分,可分为:汛前准备、汛期工作、汛后总结三阶段。 水情汛期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流程(即汛期的主要工作): 检测信息――报送信息――入库存储――分析处理――制作图表及文字材料――水文预报――防汛抗旱会商――发布信息。 水情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 《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 《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SL323-2005) 《实时水情交换协议》(SL388-2007) 《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手册》

第二期全国水情预报员培训班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D 2.A 3.D 4.A 5.B 6.A 7.C 8.B 9.A 10.C 11.D 12.C 13.D 14.C 15.A 16.D 17.A 18.C 19.B 20.C 21.D 22.A 23.C 24.C 25.C 26.A 27.D 28.C 29.B 30.B 31.C 32.A 33.D 34.B 35.A 二、多选题(每题1分,漏选无分) 1.ABCD 2.AB 3.ABC 4.ABC 5.ABC 6.ACD 7.ABC 8.AB 9.ABC 10.AB 11.AB 12.ABC 13.ABCDF 14.BCD 15.BD 三、填空题(每题2分,答对一空给1分,全对给满分) 1、手工上传数据导出 2、实时信息类统计信息类 3、经度纬度报汛等级交换管理单位 4、分级管理实时水情信息 5、三部、流域和省级 6、国家中洪水 7、10.1.77.80 https://www.360docs.net/doc/189636723.html, 8、定性定量 9、水雨情监视水文情势分析综合分析精度评定 10、流量水位临界雨量

11、API方法单位线法马斯京根法 12、合理性分析综合预报意见初步判断 13、了解本次降雨量预报的天气背景 衡量预见期降雨量使用对发布本次洪水预报的影响程度 14、数据处理预报作业预报分析预报查询模型参数率定 15、数字高程模型应用水文气象耦合 利用专家经验的人机交互模式 四、简答题(每题5分,酌情给分) 1、略 2、第一步,查看水情信息交换系统中发送到省中心该站的数据,找出错误原因;第二步,通过数据库维护系统到实时类表单中河道水情表(ST_RIVER_R)中查到该条错误数据,并修改为正确的数据;第三步,通过水情信息交换系统查看该条修改过的信息是否发送成功,并远程查看省中心水情信息交换系统是否接收到该条信息。 3、降雨缓解滇中、东南局部旱情 楚雄、丽江等重旱区旱情持续 4、受强降雨影响,赣江支流章水及章水支流聂都河均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大洪水;赣江支流袁河发生了历史第二位大洪水;赣江吉安以上河段、抚河支流、信江上游均发生了超警洪水。袁河上游山口岩坝址一、二级围堰分别漫顶1~2米,万安、江口、廖坊、油罗口水库开闸泄洪。

中国石化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设备分类标准与编码

中国石化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Q/SH005-01-2006 设备分类标准与编码 (2006年试用版) 不作为正式发布 先由相关企业试用 2006年- 8月制订 2006年- 10月试用

目录 Q/SH005-01-2006 (1) 前言 (3) 设备分类标准及编码说明 (4) 一、编制目的 (4) 二、编制依据 (4) 三、适用范围 (4) 四、编码对象 (4) 五、术语定义 (4) 六、设备分类标准制定原则 (5) 七、设备分类标准说明 (5) 八、编码规则 (5) (一)编码规则 (5) (二)代码表结构 (6) 九、油品销售企业《设备分类标准》填报说明 (6)

前言 本标准内容包括:中国石化设备分类与编码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信息标准化领导小组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负责单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编码组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信息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审核

设备分类标准与编码说明 一、编制目的 本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设备分类,统一编码,满足石化总部及上、中、下游设备管理和ERP集中建设的需要。 二、编制依据 1、中国石化23大类《设备分类与编码》(2002年版) 2、《石油天然气行业设备分类与编码》(第四版) 3、油品销售EAM分类 三、适用范围 “设备分类标准及编码”适用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 四、编码对象 设备分类编码对象为28大类1037小类的设备分类。 五、术语定义 1、工业管道系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2、公用管道系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3、长输管道系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实时水雨情查询系统

BEIK实时水雨情查询系统 北科博研陈国旭张学东 产品概述:水文、水资源、防汛抗旱等水利事业国家投入日益加大,新的标准和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水情查询系统,作为水利部门专业的查询工具,无论在功能性,还是时效性,以及在具体展示方面都产生了更高的水准。BEIK实时水雨情查询与系统,应运而生。 beik实时水雨情查询系统集水雨情信息的查询、统计析功能与一体,可以为水雨情防御和应急部门提供实时水雨情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空间分析手段,为迅速、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省及相关地区雨情、水情信息等各种防汛抗旱基础资料,为防汛抗旱调度决策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系统特点: 1、多样化的查询方式用户可根据行政单位、管理单位、流域及测 站编码名称等条件进行查询;水雨情数据信息统计分析全面, 涵盖了所有水文常用到的统计指标; 2、数据实时更新统计,时效性强; 3、支持数据报表的导出、打印功能; 4、更新、更全的GIS地图监视,预置了更加专业化的GIS产品。

5、操作维护简单易用:完全b/s结构,用户用浏览器访问系统, 无需安装客户端,方便远程访问;界面简洁友好,使用简单,便于培训,易于实施。 6、技术超前性能领先:设计在技术上超前的,在工作上实用的信 息化系统,多种GIS版本的支持,多重优化,产品美观、渲染快捷。 系统功能: 1.1系统功能 1.1.1GIS地图监视 1.1.1.1地图快速操作功能 地图快速操作功能包括全图显示、地图缩放、平移、定位、地图测量。 1.1.1.2动态监视 在地图某些测站点上显示文本信息框。文本信息框中显示该测站的实时水位、流量、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等信息。测站监视功能结合GIS地图,为用户提供了直观、简洁的信息查看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关注的站点。 1.1.1.3雨情监视 1、时段雨量

【编号规则】工程信息编码标准

QB ****公司企业标准 信息分类和编码 第3分册工程信息分类和编码 (初稿) 20XX-XX-XX 发布 20XX -XX -XX 发行 *****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ICS XXX 备案号XXX

目次 前言 (3) 引言 (4) 1范围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术语和定义 (5) 4分类原则和方法 (6) 4.1基本原则 (6) 4.2分类对象的层面划分 (6) 4.3工程信息分类 (7) 4.4工程信息整体框架 (8) 5编码方法 (9) 5.1基本原则 (9) 5.2码值 (9) 5.3代码组结构和层次 (10) 5.3.1交互定位码 (10) 5.3.2项目编码 (10) 5.3.3管理属性编码 (11) 5.3.4设计属性编码 (11) 5.3.5合同属性编码 (12) 5.3.6档案属性编码 (12) 5.3.7采购、财务、招标信息属性编码 (13) 5.3.8非项目信息编码 (13) 6分类与代码表 (14) 6.1非项目信息分类标识码(30301) (14) 6.2省电网公司及直属单位编码(30302) (14) 6.3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代码(30303) (15) 6.4项目属性代码(30304) (18) 6.5综合指标(30305) (19) 6.6立项时间(30306) (20) 6.7批次项目标识码(30307) (21) 6.8信息属性码分类(30308) (21) 6.9项目阶段代码((30309) (22) 6.10工作分解代码(30310) (22) 6.11信息创建部门代码(30311) (23) 6.12设计资料分类代码(30314) (24) 6.13设计阶段代码(30315) (24) 6.14类目代码(30316) (25)

数据交换系统

1.1.1数据交换系统 数据交换中心需遵循统一数据交换规范支持各应用系统间无人值守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中心是一种分布式联网系统,它的基本结构是通过区域集成服务器将一个区域内的各个应用系统联系起来,各应用的开发者可以从繁冗的数据结构中解脱出来,不再考虑不同系统之间不同的数据结构和字段类型,不再开发复杂且不易移植的数据迁移程序。各应用系统都创建各自的代理程序作为系统与数据交换中心的接口,代理程序之间并不直接通信,而是通过数据交换中心间接通信,数据交换中心是所有代理程序的集成点。 数据交换中心和代理程序都使用统一数据标准的JSON词汇,作为数据传输与交换的语言。数据交换中心可以交换的数据是通过一系列数据对象进行定义的。各数据对象包括了操作状态维护以及内容。数据发布方或数据订阅方根据数据代理程序实现数据的交换。数据代理的职责是将业务系统的数据转化为规范的格式,或将接受到的数据转化为业务系统的数据格式,代理通过数据交换中心的API使用数据交换中心的服务,业务系统通过代理实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业务系统无需关注数据交换的细节,可以完全按照面向数据对象的方式去完成数据交换。数据代理就是业务系统与数据交换中心之间的桥梁。数据交换中心针对基础数据和用户档案数据提供数据订阅和数据发布两种服务,主要的功能包括数据报文管理、数据发布授权管理、接口权限管理、数据发布管理、数据订阅管理、日志管理、数据交换统计等功能。

1.1.1.1数据交换模式 1.1.1.1.1发布模式 发布模式适用于数据的提供方。数据提供方的数据发生变化(新增、修改或删除)时,代理程序会将监控到的数据变化信息和变化类型根据报文规范,组装成一条报文发送到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的专用通道中,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接收到报文后,会校验报文格式和解析报文,并完成数据库的数据更新。 为实现数据有效性维护机制,数据提供方(数据源)所发生的任何数据变化,都要以无人值守的方式自动同步到所有的数据使用方。要实现这种无人值守的数据自动同步,需要数据提供方在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申请发布数据服务,并在应用系统内部完成数据发布代理的开发和配置,实现数据的共享。 发布代理的作用是数据提供方获取到数据变动后,需要自动处理数据,加工成数据报文提供给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供数据使用方订阅,同时记录数据交换的日志信息。 1.1.1.1.2订阅模式 订阅模式适用于数据的使用方。数据使用方通过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订阅需要的数据,当交换中心监控到订阅的该数据发生变化时,会根据报文规范生成相应的报文,发送给数据订阅方。数据订阅方收到报文后,即可消费报文,并完成自身数据库的数据更新。 数据使用方需要在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申请订阅数据服务,并在应用系统内部完成数据订阅代理的开发和配置。当统一数据交换中心子系统获取到数据提供方的数据时,会将数据同步给所有订阅了该数据服务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实时或者周期性的更新数据。 订阅代理的作用是数据使用方订阅数据服务,获取到数据报文后,需要自动处理报文加工成自己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入库,同时记录数据交换的日志信息。

中国纺织集团信息分类编码系统设计导则

Q/CTMC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设计导则 (指导性文件)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03-5) 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CTMC ××××—×××× 前言 本标准为集团公司指导性文件。 作为信息平台上数据采集、交流、共享的基础,代码是应用计算机进行现代生产管理的基础数据,是一种数据的表达形式。信息分类编码是集团公司企业应用计算机进行各种信息数据管理和资源规划的基础。 本标准通过实现集团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和系统化、统一化,从而在集团公司与内部企业之间实现信息采集、交流和共享,逐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统一,以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升级,开展电子商务。 根据集团公司管理需要,对集团内企业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有关内容作了规定,以适应我公司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经纬股份、郑州股份、青岛纺机的编码系统。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质量部归口。 I

Q/CTMC ××××—×××× 信息分类代码系统设计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纺机集团企业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编码的基本规定、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代码系统的基本体系及设计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纺机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分类与代码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GB/T17710—1999 数据处理校验码系统 3 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信息 具有一定含义的事物或概念。 3.2 编码 对某一类信息赋予代码的过程。 3.3 代码 代码是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有时简称“码”。 3.4 数据 事物、概念或指令的形式化的表现形式。它适于由人或自动装置进行通讯、解释或处理。 3.5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形成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以便管理和使用信息。 3.6 代码系统 代码的体系、命名、结构和实施方法等的整体。 3.7 信息系统 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储存、管理、检索和传输,并能将信息提供有关人员进行评价、分析、决策的系统。 3.8 信息代码系统 适应信息系统运行中的要求而建立的代码系统。 3.9 代码结构 代码当中字符排列的模式。 4 信息编码的基本规定 4.1 代码一般采用下列字符: ——阿拉伯数字0~9; 1

水情监测、水雨情监控系统

水情监测、水雨情监控系统 一、水情监测系统概述 水情监测(水雨情监控系统)适用于水利管理部门远程监测水库的水位、降雨量等实时数据,同时支持远程图像监控,为保障水库的适度蓄水和安全度汛提供了准确、及时的现场信息。 水雨情监控系统做到了水库水雨情的实时监测、实现了水库的信息化管理,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系统拓扑图

三、系统优势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四川省水文测报系统技术规约(SCSW008-2011)》 ●《特殊区域水文、水资源数据安全采集系统RTU追加测试》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SLT180-1996)》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水文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证书 ●《水文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远程监测远程监视自动报警 统计分析 数据存储 ◆水库分布位置、现场设备运行状态。 ◆水位、降雨量、设备电池电压等实时数据。 ◆按需配置远程自动/手动拍照功能(GPRS/CDMA 通信时)。 ◆按需配置视频实时监控功能(光纤/ADSL/4G 通信时)。 ◆水位/降雨量超限或现场设备故障时,自动报警。 ◆自动向责任人手机发送报警短信(选配)。 ◆自动统计水位、降雨量的时、日、月、年数据报表。 ◆自动生成水位、降雨量、电池电压等数据过程曲线。 ◆监测中心服务器和现场终端双向存储历史数据。 ◆自现场终端可存储不少于一年的历史数据记录。

六、水情监测(水雨情监控系统)应用案例 案例1——安徽某县水务局水库监测及预警工程 水库安全度汛是全国各地防汛抗洪的重中之中,而水库监测系统作为水库除险的重要非工程措施越来越受到水利管理部门的重视。 2015年,安徽某县水务局投资建设了“水库监测及预警工程”,首批为县内12座重点水库安装了水库远程监测设备,实现了水库水雨情的实时监测。 通信网络: 水务局监测中心内具备可上外网的固定IP,系统选用了公网专线的组网方式。 监测中心服务器上安装了我公司提供的网页版监测软件,方便管理人员远程访问。 监测设备: 水库监测终端DATA-9201采用太阳能供电,配置30W的太阳能电池板和24AH的蓄电池,实时将水雨情数据上报给监测中心。 水位检测设备选用了DC12V供电、RS485输出的超声波水位计,量程15米。 雨量检测设备选用了单脉冲输出的翻斗式雨量计。 现场监测设备采用一杆式安装,为节省运输成本,安装杆在当地根据每座水库的具体情况设计、组装。 设备安装现场:

信息分类编码

四、分类编码 (1)国民经济行业 代码行业分类 农林牧渔业 0101 农业 0102 林业 0103 畜牧业 0104 渔业 0105 农、林、牧、渔服务业 采矿业 02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2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2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2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210 非金属矿采选业 0211 其他采矿业 制造业 03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0314 食品制造业 0315 饮料制造业 0316 烟草制品业 0317 纺织业 03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3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03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0321 家具制造业 0322 造纸及纸制品业 03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03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325 石油加工及煤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3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327 医药制造业 03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0329 橡胶制品业 0330 塑料制品业 03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3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334 金属制品业 03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03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03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3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3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3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34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034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4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0445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04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0547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0548 建筑安装业 0549 建筑装饰业 0550 其他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651 铁路运输业 0652 道路运输业 06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0654 水上运输业 0655 航空运输业 0656 管道运输业 0657 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0658 仓储业 0659 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7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0761 计算机服务业 0762 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0863 批发业 0865 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0966 住宿业 0967 餐饮业 金融业 1068 银行业 1069 证券业 1070 保险业 1071 其他金融活动 房地产业 1172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73 租赁业 1274 商务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582 居民服务业 1583 其他服务业 2100 其他行业 (2)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代码分类 内资企业 110 国有企业 120 集体企业

实时水情信息编码标准

1总贝U 1 2术语2 3编码的格式和规则3 3.1编码格式 3 3.2水情信息编码分类码 5 3.3 水情站码 6 3.4测报时间码 6 3.5 时间步长码7 3.6要素标识符7 3.7 数据(值)编码9 4降水量编码10 4.1一般规定10 4.2标识符11 4.3编码格式12 4.4编码示例14 5蒸发量编码19 5.1一般规定19 5.2标识符19 5.3编码格式19 5.4编码示例20 6河道水情编码错误!未指定书签 6.1一般规定22 6.2标识符23 6.3编码格式25 6.4编码示例26 7水库(湖泊)水情编码32 7.1 一般规定32 7.2 标识符33

7.3 编码格式34 7.4 编码示例36

8闸坝水情编码40 8.1 一般规定40 8.2 标识符41 8.3 编码格式42 8.4 编码示例43 9泵站水情编码46 9.1 一般规定46 9.2 标识符46 9.3 编码格式47 9.4 编码示例48 10潮汐水情编码51 10.1 一般规定51 10.2 标识符51 10.3 编码格式53 10.4 编码示例54 11沙情编码错误! 未指定书签 11.1 一般规定56 11.2 标识符56 11.3 编码格式57 11.4 编码示例58 12冰情编码60 12.1 一般规定60 标识符61 12.2 12.3 编码格式65 12.4 编码示例66 13土壤墒情编码69 13.1 一般规定69 13.2 标识符70 13.3 编码格式71 13.4 编码示例72 14特殊水情编码75 14.1 一般规定75

14.2 标识符75 14.3 编码格式77 14.4 编码示例77 15水文预报编码79 15.1 一般规定79 15.2 标识符79 15.3 编码格式 81 15.4 编码示例84 附录A报送水情信息的规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B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略)90 附录C蒲福氏风力等级表(以距地面10m为准)91 本标准用词说明92 本标准条文说明........................................................... (92)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代码解读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解读 刘宏 2017-03-09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为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案,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目前公司的业务基本上是按照《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进行分类,因此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包括纵横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横向的由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等组成的信息化体系要素,二是纵向的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即系统的概念、开发、生产、使用、支持、退役等六个阶段。 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各项内容,在供方层面产生了八项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包括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开发和部署服务、测试服务、集成服务、IT运维服务和租赁服务。这八种信息技术服务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全部要素的同时,也涵盖了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全部六个阶段。 运营 图 1 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图 图1中,八类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与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基本对应关系如下: 1)咨询服务,包括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监理、评估认证和技术培训等,应对于 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中的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以及技术支撑中的概念 和开发等阶段。 2)设计与开发服务,包括硬件、软件等设计开发,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设

计开发阶段。 3)系统集成试试服务,包括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等集成实施,以及集成实 施管理等,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集成实施阶段。 4)运行维护服务,包括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等运行维护服务,以及运行维 护管理等,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运行维护阶段。 5)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包括数据加工处理、存储等,应对于需方的信息资源需 求。 6)运营服务,包括软件、平台基础设施等运营服务,应对于需方的租用服务需求; 7)数字内容服务,包括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地理信息等内容的加工与整合,应对 于需方的数字内容服务需求。 8)呼叫中心服务,包括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数据查询等信息服务,应对于需方的 信息服务需求; 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编制中对信息技术服务框架的中的信息技术服务分类进行了调整。表1是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服务分类。 特别注意的是在2010年前,由于认知上的失误,将“系统运行与维护”定义为“IT服务”,即所谓“大IT服务(覆盖IT全生命周期阶段的服务)”与“小IT服务(覆盖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的服务)之争。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目前公司的业务都属于信息技术服务范围内。公司目前个别业务单元名称冠以“IT服务”(其核心业务为“系统平台运行维护”等),在国内进行业务沟通与交流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需要特别关注。 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与代码内容如下: 表1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供水行业管理信息分类编码与图式标准

供水行业管理信息分类编码与图式标准 Classification Codes and Drawing Standards f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of Water Supply (试行稿)

2003-11-01发布2003-11-01试行 上海市水务局发布 目次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 (4) 4信息分类、编码原则和方法……………………………… … … ..6 4.1信息分类 (6) 4.1.1信息分类原 则 (6) 4.1.2信息分类方 法 (6)

4.2信息编码 4.2.1信息编码原 则 (6) 4.2.2信息编码对 象 (7) 4.2.3信息编码目 的 (7) 4.2.4信息编码方 式 (7) 4.2.5分类 码 (7) 4.2.6标识 码 (7) 5分类编码表 (8) 6标识码 6.1行政区划代码表…………………………………………… 9 6.2要素实体代 码 (10) 7供水制图符号 (10) 7.1一般规定 (10)

7.1.1 范 围 (10) 7.1.2 协调…………………………………………………... 10 7.1.3 图例尺 寸 (10) 7.1.4 图例定位点和定位 线 (10) 7.2其他规定和说明……………………….…………………… 10 7.3给水制图图 例 (11) 8 属性信息设计标 准 (13) 前言

供水行业分类编码与图式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推进供水信息标准化工作,上海市给水管理处按照市水务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主持完成本分类与编码。 根据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等编写本标准。 本标准是按照供水行业管理需求制订,同时充分考虑了上海市各区县供水管理部门、各供水企业等供水管理要求及市水务局信息统计要求。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供水行业管理术语: ------供水行业管理信息分类标准体系: ------供水行业专业制图符号标准: ------供水行业管理属性信息设计标准: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水利可视化调度、监控、水情监测综合系统技术方案

水利可视化调度、监控、水情 监测综合系统 技 术 方 案

目录 1总体方案 (3) 1.1视频监视系统 (3) 1.1.1设计概况 (3) 1.1.2系统总体设计 (5) 1.1.3前端系统设计 (9) 1.1.4.监控中心设计 (16) 1.2视频会议系统 (22) 1.2.1用户需求分析 (22) 1.2.2视频会议组网方案 (23) 1.2.3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功能 (25) 1.2.4视频会议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案 (27) 1.2.5会议室设计参考 (29) 1.3可视化调度系统 (29) 1.3.1.引言 (29) 1.3.2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30) 1.3.3方案设计 (32) 1.3.4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应用场景 (35) 1.3.5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功能 (38) 1.3.6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特点 (40) 1.3.7 系统设备简介 (42) 1.4硬件、软件技术方案 (45) 1.4.1. 硬件采购和集成 (45) 软件采购、集成和开发 (62) 1.5系统总集成技术及管理方案 (67) 1.5.1.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67) 1.5.2. 系统集成管理方案 (68)

1总体方案 1.1视频监视系统 1.1.1设计概况 1.1.1.1需求分析 虽然近年来水利工程的监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整体水平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比,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些小型水利设施如水库、泵站等,安全监管不到位。除少部分配有水位、雨量测量装置外,大多数小型水库无任何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多数中型水库安全监测仍采用人工观测,尚未建成自动化监测系统,难以确保在恶劣条件下数据采集的及时可靠。已建成的监测设施中,存在设备过时,精度差,可靠性低等问题。如监控摄像头仍采用低分辨率的模拟摄像机,对现场情况采集不够精确。 对于重要的水域缺乏统一的管理监控,尤其是一些跨区域河流,监控系统各自独立,达不到有效监控的目的。 一些水利设施的闸门、泄洪道、泄洪洞等,常年处于无人值守状态,需要设置监控点,保证其安全。 部分水利设施地处偏僻,在白天无人和夜晚的时候,需要对其周边进行监控,防止人为的破坏。 视频监控以“被动监控”为主,需要值班人员时刻监控,大多数时间只适用于事件追溯的视频查阅,不能在发生险情的第一时间发生报警,以便相关人员采取对应措施。 1.1.1.2设计目标 针对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管理调度系统的监控需求,我们将设计一套完善的视频监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能够对水利工程重要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监控录像能够长时间保存,并且重要录像 进行备份;

信息编码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应用指南

信息编码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应用指导 关键字:信息编码管理体系实施应用指导 信息化应用调查我要找茬在线投稿加入收藏发表评论好文推荐打印文本 本文为企业实施信息编码管理体系提供了编码体系建设和实施的方法,在合理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指导原则下,借助一套好的编码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企业信息编码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执行,而且对实现企业内部业务对象信息编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实现大规模定制下的配置管理,实现集团型企业编码管理和应用需要等诸多方面,都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构建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编码管理体系对企业整个信息化系统的高效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息编码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和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编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信息编码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较多,企业编码规则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与产品相关的编码、与管理活动相关的编码、与组织和部门相关的编码及与生产经营资源相关的编码等内容。本文在分析企业统一信息编码管理体系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角度出发,根据制造业的实际需要,为企业各类信息分类编码提供分类指导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对信息命名、描述、分类和编码的不一致造成的混乱、误解等现象。重点对信息编码规划、编码规则体系的制定、编码集成和信息编码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通过信息编码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保证信息编码的可靠性、规范性和标准性,为信息集成应用与信息资源共享提供良好基础,最终为企业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编码管理体系提供应用基础。 一、统一信息编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中很重要的资源,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的日益普及,企业的数据量在急剧膨胀,管好用好数据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享受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信息编码在企业信息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实施CAD、CAPP、PDM和ERP等信息系统,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信息编码。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信息编码的基础建设工作,影响了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所以,建立统一信息编码管理体系对企业整个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编码无处不在,编码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化工作之一。企业编码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多,编码规则体系包括与产品相关的编码、与管理活动相关的编码、与组织和部门相关的编码和与生产经营资源相关的编码等内容。对对象进行信息编码便于信息的识别和区别、方便信息的使用和管理,因此,信息化建设需要把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管理、质量管理和销售等诸多过程活动的全部信息对象统一纳入编码管理范畴内。 2)编码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按照企业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建立统一编码管理体系非常必要。信息编码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各分系统的功能,以各业务单元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管理、质量管理和销售等诸多过程活动的全部信息为对象,对所涉及的主要信息

医院信息分类及编码设计-Read

医院信息分类及编码字典设计 一、目的 医院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工作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能使新系统在通用性、可适应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为APPHIS以后的市场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二、原则 本系统采用的分类编码标准原则是: 凡有国家分类标准的一律采用国家标准; 无国家标准,则采用卫生部或有关司局制定的标准,包括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制定的一些临床应用分类标准; 凡国内无标准,国际上有标准或发达国家有成熟标准的,采用该标准; 如果只能采用医院分类标准,则一律采用用户自定义分类代码的方法。 三、细则 (一)编码 编码是一个对特定对象或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或是对事物进行多轴分类的分类集合。在大多数分类中,各类用代码表示。事实上,编码是对对象多方面性质的解释,代码可以是数字,字母或两者兼具。下面列出了各种代码的形式。 ·数字编码(Number codes) --数字可以是以顺序的形式来表示。也就是说,每一个新的类别都是以下一个未用过的数字来表示,优点是能够很容易的添加新的类别。 --数字也可以以随机的形式来表示,这样可防止病员的特殊信息隐藏在代码里。 --系列数字可以保留给一类别组,这种类型的数字只用于一个固定类别组,这样该类别组不能随意扩大。 ·助记编码(Mnemonic codes) 助记编码是由相关类目的一个或多个字符组成。这有助于用户记住代码,然而对于多类目分类系统来说,可能导致代码太长或者代码与类目毫无类似之处。因此,助记编码通常用于有限数目的分类表,例如医院各部门通常使用记忆代码表示,如耳鼻喉科用ENT 表示,心脏病科用CAR 表示,妇产科用OB-GYN 表示。 ·分层编码(Hierarchical codes) 为了增加细目的级别,在已有代码上加上一个或多个字符就扩展成分级代码,增加了类的分级细节。分级代码含有相关类的分级细节信息及其与父类的分级关系信息。这种编码方式与分层数据库的结构相似,父类在上层,子类在下层。这意味着病人数据可以用某一特定级别的分层编码检索,即使低层上发生了重要的扩展和修改都不受影响。例如,ICD-9中使用的代码就是分层代码。 ·并列编码(Juxtaposition codes) 并列编码是由段组成的合成代码。每段提供相关类的特征。如在ICPC中,诊断码是由一个字母(助记代码)后加两位数字码组成。如所有包含"D"的编码与消化道有关,所有以"N"开始的编码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在ICPC中,两个相互独立的特征同时编码,每个特征在编码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组合代码(Combination codes) 另一个例子是用序列化原理对医疗过程进行分类,此序列包括行为,设备,目标和解剖部位。组合内容包括一百个解剖部位,20种治疗方法,10类仪器,5类目标,这种组合可产生十万种编码的分类系统。处理这种庞大复杂的分类必须使用组合代码。通过使用六位数四个段的组合代码,其中一个两位段表示医疗方法, 一个两位段表示设备, 一个一位段表示目标,

水利枢纽水情信息监测系统的建设管理

水利枢纽水情信息监测系统的建设管理 发表时间:2019-02-13T16:29:34.25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2期作者:宋强 [导读] 水情信息监测是应用各种监测设备完成站点的降水、流量、水位等水情数据的采集和自动遥测。文章针对水利枢纽建立的水情监测系统进行建设管理分析,对各个监测系统情况,提供改善对策和建议。 宋强 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48 摘要:水情信息监测是应用各种监测设备完成站点的降水、流量、水位等水情数据的采集和自动遥测。文章针对水利枢纽建立的水情监测系统进行建设管理分析,对各个监测系统情况,提供改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利枢纽;水情信息;监测系统;建设管理; 1建设完善枢纽工程水情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水利枢纽工程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必须使水利工程管理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由于该河流域水资源的有限性、水雨冰雪情的变化性、农业灌溉的时效性、生态供水的动态性和水资利用的系统性等特点比较突出,因此,提高工程水利信息化水平,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建设与完善水利枢纽的水情信息监测系统非常必要。 2水情信息监测系统运行建设管理 2.1水情监测项目设计 ①大坝渗流监测;②出库、入库水位监测;③出库流速监测;④视频监视;⑤闸门自动化监控。对于各水利枢纽来说,地处降雨比较少的地区,长期干旱,所以蒸发量和降雨量可以不予计算,关于入库的水位可以使用雷达式水位计分辨率是3mm以及量程为20-50m的振弦式水位计进行测量,出库水位使用雷达式水位计分辨率是3mm进行监测。 2.2建设枢纽水情调度控制中心 建设枢纽水情调度控制中心,将所有水情信息数据进行汇总核算、综合分析反馈,实现水情监测、闸群调度的远程控制。按照防洪调度的总体要求,将相关水情信息接入防汛抗旱专用网,实现防汛抗旱信息资源的互补共享,提高枢纽工程防汛、抗旱工作的预见性管理水平。同时建管局相关业务人员可按分级权限要求,对水情监测信息进行远程查询、修改、传阅、打印、发布,建成集现地与远程于一体的调度集权控制中心。 2.3修建水文测站 近年来,城市化促使自然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城市下垫面与天然状况的滞水性、渗透性、热力状况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因素使城市的年降水量明显增加,短历时局部强降雨发生的频次也显著增加,在城市大面积不透水化的条件下,必然引起降雨期间流域下渗量减少,地面径流量增加,产流时间缩短,汇流时间加快。每年6-9月,一些地区最易因遭受雷电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影响而引起部分路段、片区出现暂时性积水。为了及时掌握城市的降雨量与时空分布,适时调整站网,利用遥感、遥测、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建立城市雨水情监测站网,使监测城市暴雨能力明显提高。为精确计量水库实时进库流量,必须在水库回水线及校核水位以上干流和主要支流各修建水文测站1座,保证可控制坝址以上95%以上的径流,适时掌握入库流量的变化情况。由于这些水文站所处位置坡陡险峻,属于无人区,交通、通讯不通,所建水文站采用传统的人工值守和中继站通讯模式均不可取,必须采用无人值守、信息数据自动采集和卫星发送传输自报模式,电源可根据当地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特点,结合水文测站的动力需求情况,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同时将现有的托满报汛水文站改成无人值守、信息数据自动采集和卫星发送传输自报模式。水文测站建成投运后既可提高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和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大大降低运行管理的劳动强度。现有的出库水文站由于距离枢纽调度中心较近,仍采用无人值守、信息数据自动采集和光纤通道直接传输模式。 2.4水库精确进库量计算 想要得到精确实施进库水流量,需要在水库回水线和校核水位以上的支流和干流建立水情监测站,这样可以对坝址95%以上的径流进行控制,从而掌握实施进库流量情况。而且因为水情监测站地处位置比较险峻,交通和通讯都不是很好,选择传统人工水文站值守、中继站模式的通讯,是无法到准确进库量监测的。所以,关于水库进库量可以选择卫星发送信息、数据自动采集等技术实现无人值守,电源方面可以选择太阳能的方式提供,因为当地的日照时间比较长。 2.5改变目前水库水位计 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套雷达式或是振弦式的自记水位计,实现在涌浪比较大、水库结冰等环境下水位的有效监测。之后在建设一套形式相同的坝后自动水位监测系统,从而实现大坝安全监测。改造现有的水库水位计,增设一套振弦式或超声波式自记水位计,以满足在水库结冰、涌浪较大等不利条件下水位的正常监测。同时增设一套相同形式的坝后水位自动监测装置,以便大坝安全监测分析之用。建立的这两个测点要与枢纽调度中心相距较近,考虑到经济方面,可以使用光纤通道实现数据传输。 2.6建立视频监测 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了解事物、获得信息的需求已经从文字、数据方式发展到媒体方式。在需求推动下,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相互结合,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兴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有关研究表明,要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55%-60%依赖于画面的视觉效果,33%-38%依赖于说话者的语音,只有7%依赖于数据内容。因此,可以看出视频监测功能在防汛指挥、抢险救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利用网络视频传输手段,对各水文站断面、水位站水尺实时画面进行浏览监视。视频通过网络传送多个站点的水雨情信息,供决策者在第一时间掌握实时信息。水情中心接收显示系统可以实现现场实时图像、数据的同时显示,使各类汛情信息的综合查看与会商更具直观性和便捷性,有助于提高防汛指挥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经验和建议 关于水利枢纽水情信息监测系统建设,需要根据当地气象、地理和水文情况进行规划,建立一个连续性、完整性、经济性的监测数据系统。对于降水比较少的地区,可以建立一个以冰川融水为主的河流监测管理系统。实现气温、洪峰流量、冰川积雪、高空零度层、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等信息的监测预报。关于风速风向、蒸发、水温、雨量、湿度等项目可以建立较少的监测设施。另外,水情监测站关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