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教育随笔正确让中班幼儿学会分享

教育随笔正确让中班幼儿学会分享导语:分享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和技能,它不仅能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还能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互动。
中班幼儿正处于探索自我的阶段,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分享成为了我们教育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幼儿社交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和引导实践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正确让中班幼儿学会分享。
一、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幼儿的社交能力是他们与他人沟通、交流和合作的基础。
要让幼儿学会分享,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是两个不同的社交环境,教育者需要创设一个积极、合作和尊重的教育氛围。
可以通过设立合作游戏、分享时间等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会分享。
2.关注幼儿的自我认知幼儿的自我认知是其社交能力的基础,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需要和权利,从而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权利。
3.倾听和沟通倾听和沟通是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育者需要倾听幼儿的声音,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社交能力。
二、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是幼儿学会分享的重要前提。
幼儿通过合作中的互助和共同探索,能够培养出乐于分享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方法:1.设计合作活动合作活动是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
教育者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如拼图游戏、制作手工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合作精神的基础,教育者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相互协作和分工合作。
3.赞扬和鼓励赞扬和鼓励是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重要方式。
教育者需要及时给予幼儿合作的认可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愿意与他人分享。
三、引导实践教育者不仅要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引导实践,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分享。
幼儿如何学会分享

幼儿如何学会分享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们社会性的关键阶段。
在成长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分享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友善行为,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如何学会分享的方法和具体技巧。
一、培养幼儿意识到分享的重要性首先,要让幼儿明白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与他们亲密沟通,我们可以让幼儿明白分享的好处。
告诉他们分享可以使他们和周围的小伙伴更加快乐,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和幼儿分享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其中好心分享的人得到了更多的回报和快乐。
二、示范和激发幼儿的分享欲望家长和教育者的示范是培养幼儿分享欲望的重要方法。
成年人可以经常在幼儿面前展示自己的分享行为和态度。
例如,当父母有喜事时,可以将喜讯和孩子分享,并将孩子也纳入其中。
同时,我们还需要鼓励幼儿通过分享来取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当幼儿分享玩具、零食或者其他物品时,要及时赞扬他们的行为,并让他们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三、提供公平和均衡的分享机会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学会分享,我们需要提供公平和均衡的分享机会。
在幼儿的游戏环境中,尽量提供足够的玩具和资源,避免只有一些幼儿能享受到资源,而其他幼儿没有机会分享的情况。
另外,在幼儿集体活动中,可以制定一些规则,确保每个幼儿都有平等的机会分享和参与。
这样,幼儿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分享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幼儿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对于分享非常重要。
通过和幼儿一起进行各种活动,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交流欲望。
例如,在玩具被抢的时候,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与其他幼儿协商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幼儿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的需求和意见。
培养幼儿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理解与他人分享的意义。
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分享能力游戏和角色扮演是培养幼儿分享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和感受分享的乐趣和价值。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让幼儿学会分享》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让幼儿学会分享》
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由于认知心理发展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因此东西没有你的、我的、我们的分法。
他开始掌握所有权(possesiveness)的概念。
但是还没有掌握这个东西可以和别人一块玩、一块儿用的概念。
有时,不仅认为自己的东西真正是他的东西,而且把真正是别人(哥哥、姐姐、同伴)的东西,也会认为是自己的,这就是她看到别人有好玩的或好吃的,甚至会去抢的原因了。
有时,她抢别人的玩具是她表现自主和独立的方式,也是她为自己争取权利的一种表示,和大年龄儿童的霸道是不同的。
儿童这种独享的概念是正常的,也是日后通往共享(sharing)必经之路。
必须让孩子懂得所有,她才能学会分享。
分享是拿出我的东西和你共用,懂得所有比懂得分享要早得多。
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两岁就懂得我的了,但到三四岁有的儿童才学会分享。
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针对较小的孩子来说,太多的道理或许他不能理解,因此通过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教导孩子更适合。
而绘本正好适合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它通过美的画面展示了孩子形象直观的心理,通过一些小小的故事,却能够让孩子很容易明白了学会分享的重要性。
家长在与孩子共读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不仅有利于孩子理解,而且更有利于拓展孩子的发散思维,从而能够让孩子从自我中心阶段发展到学会分享。
1。
中班《分享真快乐》教育随笔

中班《分享真快乐》教育随笔1. 今天在中班,小朋友们可有意思啦!我们上了《分享真快乐》这堂课。
就像小太阳们汇聚光芒一样,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宝贝。
小明带了个可爱的小玩偶,小红拿了本有趣的绘本。
他们眼睛亮晶晶的,争着给小伙伴们介绍呢。
你说,这小小的分享举动,是不是像春天里的花朵绽放,给整个班级都带来了美好?2. 课堂上,我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分享是什么呀?”小宇高高举起小手说:“老师,分享就是把我喜欢的东西给别人,就像我把我的糖果分给好朋友一样,我也会很开心呢!”哇,多棒的理解呀!这就好比是传递快乐魔法棒,一个小小的举动,能让大家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3. 做游戏的时候,大家更是积极。
我们玩分享玩具的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圈,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小美把她的拼图拿出来说:“我们一起拼这个吧!”其他小朋友立刻响应。
他们一边拼,一边欢声笑语。
这不就是分享的魅力吗?它让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更亲密,就像胶水把大家紧紧粘在一起。
4. 有个小插曲特别有趣。
小刚一开始有点舍不得他的小汽车,可看着大家都那么开心地分享,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小汽车放到了中间。
我笑着对他说:“小刚,你真棒!”他有点害羞地笑了。
你看,孩子们就是这样,在分享的氛围中慢慢成长,就像小树苗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一样。
5. 后来,我们一起读了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
小朋友们听得可认真了,眼睛都不眨一下。
读完后,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小军说:“我以后要分享更多的东西,让大家都开心。
”哈哈,这股热情劲儿,真让人感动。
分享就像一阵风,吹过每个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懂得关爱和给予。
6. 画画的时候,孩子们把自己理解的分享画了出来。
有的画了和小伙伴一起吃蛋糕,有的画了互相交换玩具。
这些画充满了童趣和纯真。
看着他们的作品,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充满爱的小世界。
分享在他们的笔下变得如此生动,就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照亮了彼此的心。
7. 课间休息时,小朋友们还在互相分享着小零食。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优秀3篇】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优秀3篇】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篇一幼儿园里托班的孩子只有两岁半,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里交往范围小,人物关系少,所以班上的幼儿都是以“自我中心”的。
家里玩具随意玩,孩子可独霸一方。
而到了幼儿园里,玩具数量是有限的。
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儿轮流分享。
如何让幼儿学会分享呢?我在托班的体会如下:一、图书、讲故事的魅力。
幼儿对故事、儿歌会很快接受,我就利用儿歌、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让幼儿从中学习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
一次我讲故事《玩具一起玩》,让幼儿学会讲:“大家一起玩,你玩一会,我玩一会。
”教育幼儿要与小朋友一起玩,不争抢玩具。
在这个故事的延伸活动中,我让幼儿表演“小动物玩玩具”大家一起玩,幼儿通过游戏后认识到一起玩的快乐,也体会到分享的初步感受。
二、游戏的乐趣。
对幼小的孩子,最有效的力量就是游戏。
我经常组织幼儿进行一些配合性强的游戏。
如:一起搭积木,让幼儿几人一起搭建玩具,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体会分享的快乐。
又如绘画活动:我让幼儿在勾画好的轮廓内手拿油画棒,每人涂一个范围,互相配合一起画好一个动物。
三、随机教育。
我在日常活动中也注意随机教育幼儿,如:蚂蚁搬豆,让幼儿观察蚂蚁是怎样一起把大豆子搬到自己窝里的。
四、与家长交流,共同熏陶。
我在家长会和离园时,向家长宣传幼儿园里的生活。
活动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里需要大家一起分享才能共同融洽。
家长很配合我的工作,以至我班幼儿的分享能力较好。
以上是我在托班工作中的点滴感受,我利用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增强幼儿分享意识。
幼儿园托班教育随笔篇二积木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他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一次在区域活动时,孩子们高兴的玩着,我来回巡视着孩子们的表现。
当我走到建构区时,孩子们在搭建一座类似城堡的东西,几个孩子分工合作,有的在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帮忙递积木。
当时我心里想:“积木可真神奇呀!”他让宝贝们有了合作意识,而且让他们体验到共同合作的乐趣。
最新幼儿园小班有关分享的教育随笔

幼儿园小班有关分享的教育随笔幼儿刚刚步入幼儿园的生活,难免会有些错愕和不知所措。
这时候的幼儿不懂得分享也不愿分享,因此,幼儿之间往往会产生矛盾。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幼儿教师的思忖。
下面,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幼儿教师是如何教会幼儿分享的吧!幼儿园小班有关分享的教育随笔【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有关分享的教育随笔现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还是独生子女的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的原因,再加上,有些孩子整天呆在楼房里,和其他孩子接触的比较少,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但同时他们谦让与协作精神却很差。
于是一些“小霸王”,便产生了。
我所教的班级是小班,再通过对孩子的观察与了解之后我发现,大多数的孩子不会与其他小朋友一同玩玩具,一般都是各玩各的,中大班我也了解了一下,一般也是这种情况,一般都会认为拿到自己手里的玩具那就是自己的,就只能自己玩,别人不能玩。
一旦别的小朋友拿走了自己的玩具,或者哭闹,或者告诉老师,或者再去抢回来。
而当看着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好玩的时候,就会去拿去抢。
每当遇到孩子抢玩具的时候,老师就会过来调解,有时让抢了别的小朋友玩具的孩子把玩具还回去,批评一顿,告诉他在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有时两个孩子相持不下的时候,老师会把玩具收走都不用玩。
可是不管老师怎样告诉,还是孩子抢夺玩具的现象还是不断地发生,好像总有段不清的官司要处理。
孩子们到底是怎么了,老师是那样的三令五申,不断的批评,为什么这种现象还是在不断的发生呢?一天,又有两个孩子争夺一个玩具了,被抢的孩子大声的哭闹着,我便向抢玩具的孩子所要玩具,可是这个孩子就是不给。
最后我把玩具夺过来给了被抢的孩子,被抢的孩子不哭了,可抢玩具的孩子又大声的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好呢?我突然想到,让两个还商量商量如何?于是,我一边哄着那个抢玩具的孩子不要哭,一边鼓励他说:“你自己和小朋友商量一下,你说‘小朋友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会吧!’”于是那个抢玩具的孩子试着说出了那句话,令我没想到的是,当他说出了这句话之后,小朋友竟然把玩具给了他。
幼儿如何学会分享和合作

幼儿如何学会分享和合作分享和合作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素养和技能,它们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分享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心、友善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合作则可以锻炼幼儿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如何学会分享和合作,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一、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幼儿在分享方面存在一定的自私和贪婪倾向,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以下是几种方法和技巧:1. 观察和模仿:幼儿往往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行为和价值观。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成年人应该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示范,例如,主动和幼儿分享食物、玩具等,让幼儿学会分享的乐趣和意义。
2. 游戏中的分享: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创造一些互动游戏,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游戏玩具、交流玩法等。
同时,成年人应该在游戏中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帮助幼儿理解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友谊。
3. 奖励和表扬:当幼儿愿意分享或者遵守分享的规则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通过积极的正向激励,幼儿会逐渐形成分享习惯。
二、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合作对于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方法和技巧:1. 小组活动:组织小组活动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活动中,幼儿需要互相协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小组活动,幼儿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在集体中发挥个人优势。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例如,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并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他们需要相互沟通、制定计划和协调行动,从而促进合作能力的发展。
3. 解决矛盾和冲突: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这是一个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成年人应该引导幼儿通过对话和妥协来解决问题,并帮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情感。
4. 赞扬和奖励:当幼儿合作良好时,及时给予赞扬和奖励。
这些正向激励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对他们合作努力的认可。
2023年让孩子学会分享教育随笔3篇

2023年让孩子学会分享教育随笔3篇让孩子学会分享教育随笔1今天下午放学,我们幼儿园老师的孩子月月,又来我们教室玩了。
听着他那声甜甜的“老师好”,看着他那憨态可掬的小模样,我们真是打心眼里喜欢他。
所以,每次他一来我们教室玩,张老师总是变着法儿的从口袋里或者是包里掏出一块糖、一个小面包塞到孩子的手里。
今天也不例外,看见月月过来,张老师从桌子上抓出两块糖,塞到孩子的手里。
得到零食的月月刚要吃,看到自己班里的孙老师过来。
就伸手把自己手里地糖递给孙老师,孙老师也没怎么在意,说了声谢谢后就顺手接了过来。
没成想小月月的脸一下子垮了下来,眼泪汪汪的说:“可是那是张老师给我的,我还没吃呢......”孙老师一听,忙说:“你不是送给老师了吗?怎么又要要回去呢?”“可是,以前你们都会还给我......”孩子委委屈屈的答道。
经过“月月送糖”这件事,我突然间发现了一个我们教育的误区:每次孩子分享时,我们总不舍得要,习惯性的夸他们一句:你真大方、真懂事,然后,就把东西又还到孩子的手里。
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我让让就行,别人是不会要的,东西还是我的,我还会得到赞扬”的错误意识,这也就形成了我们俗称为“假大方”。
而当有的人真正接受了他们分享的东西时,他们会受不了,出现跟月月一样的表现,这是我们最不想见到的。
所以,从现在起,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
接受孩子分享给你的每一颗糖、每一朵花,然后告诉孩子你的'感谢,并在适当的时候把你的东西分享给他,让他体会到相互分享的快乐。
让孩子学会分享教育随笔2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我们幼儿园发动孩子拿来了各种各样的图书,大家拿的图书都不一样,可以互相换着看。
可是,问题来了,有的孩子很大方,自己的图书谁看都可以,可有的孩子就不行了,自己的图书谁也不许碰,有的甚至哇哇大哭,特别是航航,谁看一下他的书,他就哭。
航航的妈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特别支持幼儿园的这一活动,因为航航在家有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独享,谁也不给,希望借这一活动能改掉孩子自私的毛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教课堂设计
教育随笔: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对于小班3岁的孩子来说,做任何事情一般只会想到自己,不会想到别人。
由于他们思维能力所限,难以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以我为中心去认识事物,这是幼儿的思维特征。
今天区域玩积木的时候,浩看到家新已经搭好,他就故意把家新积木给推倒在桌子上,并顺手拿走几个。
家新是个安静内向的小男孩,眼泪汪汪的看着我。
而浩满不在乎的继续在玩他的积木。
浩是个很自我的男孩,通常玩完积木送回筐里的时候,他也是高高的举起故意摔进筐里,看着积木四处溅落,开心的咯咯笑。
老师每次都会耐心的和他讲解玩玩具游戏规则,可他总是不在乎的用眼睛瞪着别处,无动于衷。
对于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不懂得和小朋友好好相处的孩子,教育方式经常的让我头痛,比如浩,老师善意的提醒和故事引导对他根本无济于事。
我这次什么也没有说,静静过去把他的积木收走,他马上站起来去抢身边小朋友的。
我制止住后浩委屈的开始哭,趁我不注意把家新的全扔在地上,我让家新到另一张桌子上玩,剩下浩大声的哭泣,哭声心碎的让我想妥协。
当他的哭声转为抽噎,我抱住了他,帮他擦干眼泪:“宝贝,老师为什么收走你玩具?抢小朋友玩具对吗……?”这次的浩变的温顺而乖巧。
对待不会分享、轮流玩的孩子,老师除了偶尔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懂得共享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