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色彩知识内容共108页文档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入门大全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的色彩。
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以充分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
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色彩的)一、色彩的构成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
图1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
图2二、色彩的对比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
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
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
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
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连贯性的对比”。
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
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
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
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三、色彩的表现手法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
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
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无共同之处。
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
图3色彩的表观形式包括面色、表面色、空间色等。
面色又称“管窥色”,像天空色彩平平展展,缺乏质感,给人柔软的感觉(图4)。
图4表面色指色纸等物体的表面色彩。
表面色依距离远近给人不同的质感。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美术色彩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对于艺术创作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对于提升美术作品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与美术色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一、色彩的分类1.原色:指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调配而得到的色彩,包括红色、黄色和蓝色。
原色是色彩世界的基础,也是其他颜色的来源。
2.次要色: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包括橙色、紫色和绿色。
次要色位于原色的中间位置,具有中性色调,常被用于创作温和、柔和的画面效果。
3.补色:指对应原色的颜色,例如红色的补色是绿色,蓝色的补色是橙色。
补色之间呈现强烈的对比,相互衬托,可以增强画面的鲜艳度和对比度。
4.中性色:指不带有明显颜色色调的颜色,包括灰色、黑色和白色。
中性色常用来调和和平衡其他色彩的鲜艳度。
二、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搭配:通过使用补色、冷暖色的对比等方式来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
对比搭配常用于强调画面的重点或创造冲击力强烈的艺术效果。
2.类似搭配:通过使用相邻或相近的色彩来创造和谐、柔和的画面效果。
类似搭配常用于表现平和、安宁的场景或情感。
3.单色搭配:通过使用同一色彩的不同色调和明暗度来创造单一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效果。
单色搭配常用于表现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4.色彩分割:通过在画面中使用不同色彩区块的分割和划分来营造节奏感和动态感。
色彩分割常用于抽象、装饰性的艺术作品中。
三、色彩运用技巧1.明暗变化:通过改变色彩的明暗度和亮度来表现画面的光影效果和空间感。
明暗变化对于创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非常重要。
2.色彩温度:通过使用冷色和暖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冷色常用于表现冷静、冷淡的情感,而暖色则常用于表现热情、温暖的情感。
3.色彩饱和度: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来表现画面的明快度和浓淡度。
饱和度高的色彩会呈现明亮、鲜艳的效果,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会呈现柔和、柔美的效果。
4.色彩协调: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和色彩运用技巧来达到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的效果。
色彩绘画基础知识

色彩绘画基础知识一、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视觉艺术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通过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来产生。
色彩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组成。
色相是色彩的种类,如红色、蓝色等;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如明亮的黄色和暗淡的黄色;饱和度是色彩的纯度,如鲜艳的红色和灰暗的红色。
二、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按照它们在色相上的位置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原色、二次色和中间色。
原色是指不能通过任何其他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包括红色、黄色和蓝色;二次色是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包括橙色、绿色和紫色;中间色是由一个原色和一个二次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如红紫色和黄绿色。
三、色彩的配合原则在绘画中,色彩的配合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搭配:1.对比原则:通过使用相对较亮和相对较暗的颜色,或者相对较暖和相对较冷的颜色,来制造视觉上的对比,增强画面的吸引力。
2.类似原则:使用相邻的色彩进行配合,可以制造出柔和、和谐的效果。
3.补色原则:使用互补色进行配合,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让画面更加鲜明有力。
4.色彩三角原则:选择一个主色,然后在色相环上选择与之相隔120度的两个颜色进行配合,可以营造出稳定和谐的画面。
四、色彩的表现力色彩在绘画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1.明暗对比:通过在画面中运用明暗对比的色彩,可以突出主题,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2.色彩饱和度:使用饱和度高的色彩可以营造出活泼、充满活力的氛围,而使用饱和度低的色彩则可以表达出沉静、内敛的情感。
3.冷暖色调:冷色调可以给人以清凉、宁静的感觉,而暖色调则可以给人以温暖、活泼的感觉。
4.色彩情绪:不同的色彩可以唤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如红色可以表达热情和活力,蓝色可以表达冷静和安宁。
五、色彩的运用技巧在绘画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技巧来运用色彩:1.色彩过渡:通过在画面中逐渐过渡色彩的明暗和饱和度,可以制造出柔和自然的效果。
2.色彩叠加:通过在相近的位置叠加不同的颜色,可以产生出新的颜色和层次感。
绘画颜色的知识点总结

绘画颜色的知识点总结一、颜色的基本概念1. 颜色的定义颜色是人眼对光信号的感知,是物体表面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产生的结果。
颜色在物理上可以用颜色三属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来描述,也可以用色谱图来表示。
2. 颜色的三属性- 色调:是颜色的基本属性,即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本质属性。
色调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光的波长来实现的。
- 明度:是颜色的亮度,即颜色的明亮度和暗淡度。
明度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光的强度来实现的。
- 饱和度:是颜色的纯度,即颜色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的改变是通过改变颜色的混合程度来实现的。
3. 颜色的色域颜色的色域指的是在可见光谱中包含的所有颜色的范围。
不同的色域表现了不同种类的颜色范围,常见的色域包括RGB色域、CMYK色域、Lab色域等。
二、颜色的分类1. 按照光源分类- 发光颜色:如红、绿、蓝等。
- 非发光颜色:如黄、青、紫等。
2. 按照色带分类- 三原色:即红、绿、蓝。
- 三辅色:即品红、黄、青。
3. 按照颜料分类- 钛白色:纯白色,不含任何其他颜色。
- 源自自然的颜料:如赭石红、赭石黄、石绿等。
- 合成的颜料:如化学合成的颜料。
三、颜色的心理效应1. 视觉心理颜色具有视觉心理效应,即在视觉上会产生某种感觉。
不同颜色的心理效应不同,如红色会让人感到兴奋,蓝色会让人感到安静。
2. 色彩对情绪的影响不同的颜色会对人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红色会让人感到愉悦和兴奋,蓝色会让人感到平静和冷静。
3. 色彩对人的行为和作息的影响颜色还会对人的行为和作息产生影响,如红色会让人感到饥饿和渴望,蓝色会让人感到饱食和满足。
四、颜色的调色1. 原色调色原色调色是指通过混合原色来获得其他颜色,常见的原色有红、绿、蓝。
这种调色方法适用于光的调色。
2. 增色调色增色调色是指通过混合颜料来获得其他颜色,常见的颜料有红、黄、蓝。
这种调色方法适用于颜料的调色。
3. 减色调色减色调色是指通过混合适量的颜色以减少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来获得其他颜色,常见的颜色有青、洋红、黄。
绘画色彩基础知识

1.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称之为原色。
注意: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现在给大家讲的是颜料的三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2.间色三原色中任何的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亦称第二次色。
(红+蓝=紫色、黄+红=橙色、黄+蓝=绿色)如果两个原色在混合时的分量不等话,又可以产生其他种颜色。
如黄和红混合,黄色成分多则的中络黄、但珞黄等的黄橙色等颜色。
3.复色任何两种间色(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混合调出的颜色则称复色,亦称再间色或第三次色。
(黑色的深灰黑色,所以任何一种颜色与黑色混合得到都是复色。
即凡是复色都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
)4.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
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5.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
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
6.纯度指色彩色素的纯净和浑浊的程度,也称色彩的饱和度。
纯正的颜色无黑白或其他颜色颜色混入。
纯度低颜色,给人灰暗、淡雅或柔和之感。
纯度高颜色,给人鲜明、突出、有力,但是感觉单调刺眼,而混合太杂则容易感觉脏,色调灰暗。
注意:同学们在画色彩的时候在画纸上不要铺垫太多的颜色,这样画面会显得厚重和脏。
而是要果断,拿准了再下笔。
7.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
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8.对比色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
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9.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
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
补色相减( 如颜料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 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色彩基础知识(完整版)

颜料混合的规律
• 3、复色:任何两种间色(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温合调出故颜色称复色,亦称再间色或第三 次色。
•
橙十绿=橙绿(黄灰)
•
橙十紫=橙紫(红灰) 复色
• 四季色彩
实例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代表人物:韦唯、毛阿敏、梅艳芳、
• 感谢!
• 5、邻近色:在24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
色彩三要素
•
1.色相 顾名思义即色彩的“相貌”,各种颜色,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相
貌”,便叫“色相”。如红、橙、黄、绿等,也就是颜色的种类和名称,它
是色彩显而易见的最大特征。
•
自然界的色彩难以数计,许多色彩也难以叫出它的名称,只能大致地说:
别和变化,特别是对于近似的色彩,更要找出它们的区别
人体肤色色调
人体是有颜色的,颜色有与生俱来的,也有人工附着的。我们的体内与生俱来就有着决定 我们是什么颜色的色素,它们分别是:
核黄素――呈现黄色 血色素――呈现红色 黑色素――呈现茶色 核黄素和血色素决定了一个人肤色的冷暖,而肤色的深浅明暗是黑色素在发生作用。 我们的眼珠色、毛发色等身体色特征也都是因体内的这三种色素的组合而呈现出来的结果 。 无论什么种族,我们把人的身体色特征区分为两大基调――冷色调和暖色调。以黄为 底调的人为暖色调人,以蓝为底调的人为冷色调人。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的身体色特征在冷暖调区别上不明显,属于混合型的人。
绘画色彩知识点总结

绘画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的基本原理。
1. 三原色。
- 色彩中的三原色为红、黄、蓝(在颜料中)。
这三种颜色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得到,但可以混合出其他各种颜色。
例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可以得到橙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紫色。
2. 间色与复色。
- 间色:由两种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
如橙色(红 + 黄)、绿色(黄+蓝)、紫色(蓝 + 红)。
- 复色:由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例如,橙绿混合、紫绿混合等,复色的色彩层次更加丰富和复杂。
3. 色彩的三要素。
-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不同色彩的名称,如红、橙、黄、绿等。
它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征。
-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在同一色相中,也有明度的变化,例如浅蓝比深蓝明度高。
- 纯度:也叫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原色纯度最高,混合的颜色越多,纯度越低。
例如,纯红色的纯度高,而加入白色或黑色混合后的红色,纯度就降低了。
二、色彩的混合。
1. 加法混合。
- 加法混合主要是指色光的混合。
例如,在舞台灯光中,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
红 + 绿 = 黄(色光),绿+蓝 = 青(色光),蓝+红 = 紫(色光)。
这种混合方式随着色光混合量的增加,明度也会增加。
2. 减法混合。
- 减法混合主要是指颜料的混合。
如前面提到的颜料三原色混合。
与加法混合不同,减法混合中,混合的颜色越多,明度越低,色彩越暗。
三、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 色彩对比。
- 明度对比:指色彩之间明度差异形成的对比。
例如,将黑色与白色放在一起,明度对比非常强烈;而浅灰色和深灰色之间的明度对比相对较弱。
- 纯度对比:高纯度色彩与低纯度色彩放在一起时产生的对比。
如鲜艳的红色与灰红色放在一起,鲜艳的红色会更加突出。
- 色相对比: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
可以分为同类色对比(色相环上15°以内的色彩对比,如深红与浅红)、邻近色对比(色相环上30° - 60°的色彩对比,如红与橙)、对比色对比(色相环上120° - 180°的色彩对比,如红与绿)、互补色对比(色相环上180°的色彩对比,如黄与紫)。
《绘画》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空间透视规律
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处对比强烈而远处对比模糊
.
• 色彩的冷暖变化
• 色彩关系就是冷暖关系,我们在光的作用下看到了物 体的颜色,这里包括固有色,光原色,环境色,光源 的冷暖对对色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规律;在 暖色光下,物体亮面呈暖色,他的暗部呈冷色,在冷 色光下,物体亮面呈冷色,暗部呈暖色。一般情况下 早晨和傍晚的日光,灯泡光,火光,为暖光,中午的 阳光,天光,白炽灯光为冷光。为避免绝对化,在冷 色相里有少量的暖色,在暖色相里有少量的冷色。形 成色彩冷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丰富变化。但冷色相 里,以冷为主,暖色相里以暖为统治色。不能冷暖混 要。明暗交界线是冷暖的分界,高光点的色相是光源 色的直接体现。
水彩画的特点是湿润,流畅,轻快,简洁的特点。 油画是利用油画颜料,调色油之类的材料,借助画笔,画刀等 工具,在油画布上绘制作品。其特点是厚重,浓烈。
水粉画与水彩画一样都使用水溶性颜料,水粉画 一般并不使用多水分调色的方法,而采用白粉色调节色彩的明 度,以厚画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独特的色彩效果。这一点近似于 油画的绘制方法。因为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与油画颜料都是具有 遮盖力,便于修改的特性,所以水粉画是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 间的一个画种,它是通过吸取水彩画与油画的某些方法与技巧 而发展形成自己的技法体系的。缺点不宜修改次数过多,画面 就发灰。
• 画笔 • 颜料 •纸 • 调色盒 • 其他工具
.
•水粉画一般用羊毫和狼毫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水粉笔。发展到现在 •品种不下七八种,还有尼龙毛,笔号分大中小。作画时一般要用 •十枝左右大小不均的画笔即可,另外买两只勾线笔。
画笔
.
瓶装颜料
盒装颜料
有马利牌的,价位高一些,柯蕥,文萃价位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