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色彩基础知识-精选.pdf

合集下载

色彩知识点总结大全

色彩知识点总结大全

色彩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由光线通过物体表面的反射或透射而产生的视觉感觉,它是人类视觉感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色彩是由各种波长的光线组成的,不同波长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2.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从较亮到较暗依次为浅色到深色;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程度,从不纯到纯依次为灰色到鲜艳色。

3.色彩的感知人类的眼睛通过感光细胞来感知外界的色彩,不同的感光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有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同时,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也受到文化、环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二、色彩的分类1.按光的三原色分类按照光的三原色理论,色彩可以分为红、绿、蓝三原色,它们是可以通过光线叠加产生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彩。

而通过不同的光线叠加,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色彩。

2.按色相分类按照色相的差异,色彩可以分为红、橙、黄、绿、蓝、紫六个基本色相,而这些基本色相又可以通过混合和调配产生各种不同的中间色相。

3.按明度和饱和度分类根据明度和饱和度的差异,色彩可以分为浅色、深色、灰色、鲜艳色等不同的分类,不同的色彩分类能够在设计中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4.按色彩的暖、冷分类按照色彩的视觉效果,色彩可以分为暖色和冷色,暖色具有活泼、明亮、温暖的特性,而冷色具有冷静、沉静、清冷的特性。

三、色彩的特性1.色彩的视觉效果色彩在视觉上产生了明暗、对比、深度、立体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2.色彩的情绪效果不同的色彩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红色具有激动、热情、活力的特性,蓝色具有清静、冷静、安静的特性,黄色具有明快、温暖、快乐的特性,而黑色则具有严肃、沉着、厚重的特性。

3.色彩的文化意义不同的文化对于色彩有着不同的解读和理解,比如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红色多被用于表示危险和热情。

4.色彩的认知效果色彩对人的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商业设计中,适当的色彩搭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影响其购买决策。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

美术色彩理论知识点美术色彩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对于艺术创作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对于提升美术作品的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与美术色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一、色彩的分类1.原色:指无法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调配而得到的色彩,包括红色、黄色和蓝色。

原色是色彩世界的基础,也是其他颜色的来源。

2.次要色: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包括橙色、紫色和绿色。

次要色位于原色的中间位置,具有中性色调,常被用于创作温和、柔和的画面效果。

3.补色:指对应原色的颜色,例如红色的补色是绿色,蓝色的补色是橙色。

补色之间呈现强烈的对比,相互衬托,可以增强画面的鲜艳度和对比度。

4.中性色:指不带有明显颜色色调的颜色,包括灰色、黑色和白色。

中性色常用来调和和平衡其他色彩的鲜艳度。

二、色彩搭配原则1.对比搭配:通过使用补色、冷暖色的对比等方式来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

对比搭配常用于强调画面的重点或创造冲击力强烈的艺术效果。

2.类似搭配:通过使用相邻或相近的色彩来创造和谐、柔和的画面效果。

类似搭配常用于表现平和、安宁的场景或情感。

3.单色搭配:通过使用同一色彩的不同色调和明暗度来创造单一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效果。

单色搭配常用于表现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4.色彩分割:通过在画面中使用不同色彩区块的分割和划分来营造节奏感和动态感。

色彩分割常用于抽象、装饰性的艺术作品中。

三、色彩运用技巧1.明暗变化:通过改变色彩的明暗度和亮度来表现画面的光影效果和空间感。

明暗变化对于创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非常重要。

2.色彩温度:通过使用冷色和暖色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冷色常用于表现冷静、冷淡的情感,而暖色则常用于表现热情、温暖的情感。

3.色彩饱和度: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来表现画面的明快度和浓淡度。

饱和度高的色彩会呈现明亮、鲜艳的效果,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会呈现柔和、柔美的效果。

4.色彩协调: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和色彩运用技巧来达到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的效果。

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一、介绍色彩是美术作品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能够传达情感、表现主题和增加视觉效果。

本文将介绍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包括色彩的构成、色彩的分类以及色彩的运用技巧。

二、色彩的构成色彩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特征组成。

1. 色相:指色彩的种类,比如红色、绿色、蓝色等。

色相分为暖色和冷色两大类,暖色给人以热情、活力的感觉,如红色、黄色;冷色则给人以冷静、安静的感觉,如蓝色、绿色。

2. 明度:指色彩的亮度和暗度,也可以称为明暗。

明度高的颜色看起来明亮,明度低的颜色看起来暗沉。

3. 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度和灰度程度,也可以称为鲜艳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看起来鲜艳明亮,饱和度低的颜色看起来灰暗。

灰度是指色彩与灰色的混合程度,一般用来表现画面的冷暖、深浅等效果。

三、色彩的分类根据色彩的构成,可以将色彩分为原色、辅助色和中间色。

1. 原色:指一切色彩的根源,它们不能通过任何其他颜色的混合来得到。

原色包括红色、黄色和蓝色,它们构成了色彩的基本体系。

2. 辅助色:指由两个原色按比例混合而成的色彩。

主要辅助色有橙色、绿色和紫色,它们分别由红色和黄色、黄色和蓝色、蓝色和红色按比例混合而成。

3. 中间色:指由原色和辅助色按比例混合而成的色彩。

中间色的分类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红橙色、橙黄色、黄绿色、绿蓝色、蓝紫色和紫红色等。

四、色彩的运用技巧1. 色彩的对比:对比色彩能够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常见的对比有冷暖对比、明暗对比和饱和度对比等。

2. 色彩的平衡:色彩在画面中的平衡是指色彩的比例和分布上的均衡。

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饱和度和对比度等来实现画面的色彩平衡。

3.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色彩能够传递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比如红色可以表达热情和力量,蓝色可以表达冷静和沉稳。

4. 色彩的空间表现:透视、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可以使画面呈现出立体感和深度感。

五、结语色彩作为美术表达的重要手段,对于美术作品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色彩在美术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的色彩知识,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还能够帮助我们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色彩更加得心应手。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颜色的基本属性颜色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属性组成。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它与光谱中的颜色对应。

常见的色相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或暗度程度。

明度高的颜色看起来较为明亮,而明度低的颜色则相对较暗。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或浓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纯净鲜艳,而饱和度低的颜色相对较灰暗。

二、色彩的调配与混合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艺术家常常需要调配和混合不同的颜色,以获得丰富多样的效果。

色彩的调配可以通过调整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来实现。

例如,通过改变红色的明度和饱和度,我们可以得到不同亮度和浓度的红色。

色彩的混合可以通过颜料的叠加来实现。

基本的颜色有红、黄、蓝三种,它们可通过叠加来得到其他的颜色。

例如,将红、黄两种颜色叠加在一起会得到橙色,将蓝、黄两种颜色叠加在一起会得到绿色。

三、色彩的构图与组合在美术作品中,色彩的构图和组合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家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来营造出不同的效果。

对比是一种常用的色彩构图手法。

例如,将明亮的颜色与暗淡的颜色置于一起,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同时,将互补色(即在色相上互相对立的颜色)放在一起也可以营造出强烈的对比效果。

调和是指将不同颜色融合在一起,使其形成和谐的组合。

调和的颜色可以是相邻的色相,也可以是在色相上距离较远但明度和饱和度相似的颜色。

四、颜色的情感与意义不同的颜色在感受上会诱发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艺术家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达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红色常常被视为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颜色,它可以带给人们力量和温暖的感受。

黄色象征着快乐和光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颜色。

蓝色则给人以安静和冷静的感觉,它常常被用于表达平和和深邃的意境。

色彩基础知识(完整版)

色彩基础知识(完整版)
注:如果两个原色在混合时分量不等,又可产生种种不同的颜色。如红与黄混合,黄色 成分多则得中铬黄、淡铬黄等的黄橙色,红色成分多则得桔红、朱红等橙黄色。
颜料混合的规律
• 3、复色:任何两种间色(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温合调出故颜色称复色,亦称再间色或第三 次色。

橙十绿=橙绿(黄灰)

橙十紫=橙紫(红灰) 复色
• 四季色彩
实例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四季色彩
• 代表人物:韦唯、毛阿敏、梅艳芳、
• 感谢!
• 5、邻近色:在24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
色彩三要素

1.色相 顾名思义即色彩的“相貌”,各种颜色,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相
貌”,便叫“色相”。如红、橙、黄、绿等,也就是颜色的种类和名称,它
是色彩显而易见的最大特征。

自然界的色彩难以数计,许多色彩也难以叫出它的名称,只能大致地说:
别和变化,特别是对于近似的色彩,更要找出它们的区别
人体肤色色调
人体是有颜色的,颜色有与生俱来的,也有人工附着的。我们的体内与生俱来就有着决定 我们是什么颜色的色素,它们分别是:
核黄素――呈现黄色 血色素――呈现红色 黑色素――呈现茶色 核黄素和血色素决定了一个人肤色的冷暖,而肤色的深浅明暗是黑色素在发生作用。 我们的眼珠色、毛发色等身体色特征也都是因体内的这三种色素的组合而呈现出来的结果 。 无论什么种族,我们把人的身体色特征区分为两大基调――冷色调和暖色调。以黄为 底调的人为暖色调人,以蓝为底调的人为冷色调人。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的身体色特征在冷暖调区别上不明显,属于混合型的人。

绘画色彩知识点总结

绘画色彩知识点总结

绘画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的基本原理。

1. 三原色。

- 色彩中的三原色为红、黄、蓝(在颜料中)。

这三种颜色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得到,但可以混合出其他各种颜色。

例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可以得到橙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紫色。

2. 间色与复色。

- 间色:由两种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

如橙色(红 + 黄)、绿色(黄+蓝)、紫色(蓝 + 红)。

- 复色:由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例如,橙绿混合、紫绿混合等,复色的色彩层次更加丰富和复杂。

3. 色彩的三要素。

-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不同色彩的名称,如红、橙、黄、绿等。

它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征。

-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在同一色相中,也有明度的变化,例如浅蓝比深蓝明度高。

- 纯度:也叫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原色纯度最高,混合的颜色越多,纯度越低。

例如,纯红色的纯度高,而加入白色或黑色混合后的红色,纯度就降低了。

二、色彩的混合。

1. 加法混合。

- 加法混合主要是指色光的混合。

例如,在舞台灯光中,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

红 + 绿 = 黄(色光),绿+蓝 = 青(色光),蓝+红 = 紫(色光)。

这种混合方式随着色光混合量的增加,明度也会增加。

2. 减法混合。

- 减法混合主要是指颜料的混合。

如前面提到的颜料三原色混合。

与加法混合不同,减法混合中,混合的颜色越多,明度越低,色彩越暗。

三、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1. 色彩对比。

- 明度对比:指色彩之间明度差异形成的对比。

例如,将黑色与白色放在一起,明度对比非常强烈;而浅灰色和深灰色之间的明度对比相对较弱。

- 纯度对比:高纯度色彩与低纯度色彩放在一起时产生的对比。

如鲜艳的红色与灰红色放在一起,鲜艳的红色会更加突出。

- 色相对比: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

可以分为同类色对比(色相环上15°以内的色彩对比,如深红与浅红)、邻近色对比(色相环上30° - 60°的色彩对比,如红与橙)、对比色对比(色相环上120° - 180°的色彩对比,如红与绿)、互补色对比(色相环上180°的色彩对比,如黄与紫)。

美术色彩理论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理论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理论基础知识美术色彩理论是绘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颜色的运用、组合和表达。

掌握色彩理论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运用色彩,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美术色彩理论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

一、色彩基本概念在美术色彩理论中,有三个基本的色彩概念:色相、亮度和饱和度。

1. 色相: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色相是决定一个颜色在色谱上的位置,不同的色相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2. 亮度:亮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

亮度高的颜色被称为明亮的颜色,而亮度低的颜色则被称为暗淡的颜色。

亮度对于创造光感和立体感非常重要。

3. 饱和度: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度或强度。

高饱和度的颜色非常鲜艳和醒目,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显得柔和和平静。

二、色彩表达方式艺术家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表达方式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彩表达方式:1. 对比色:对比色是指处于色相环上相互对立的两种颜色。

当对比色被放置在一起时,会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

2. 冷暖色调:冷色调通常包括蓝色和绿色,给人一种冷静和平和的感觉;暖色调通常包括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活跃和温暖的感觉。

通过运用冷暖色调,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创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3. 色彩韵律:色彩韵律是指在作品中重复使用某种颜色或颜色的变化。

通过色彩韵律,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营造出一个有序和和谐的感觉。

三、色彩组合色彩组合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与运用。

艺术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色彩组合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1. 色彩三原色:色彩三原色是指红、蓝和黄三种颜色,它们是所有其他颜色的基础。

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可以得到各种中间和次生的颜色。

2. 色彩互补:色彩互补是指相互补充的颜色搭配。

在色彩圆环上,互补色处于彼此的对立位置。

色彩互补色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和视觉冲击。

3. 色彩类比:色彩类比是指相邻颜色的搭配。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

一、色彩基础知识:1、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2、色彩最基本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色相:每种颜色呈现其不同的面貌,我们称之为色相。

(2)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3)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3、类似色:产生柔和、悦目的感觉。

对比色:产生强烈而灿烂色彩效果。

对比色如:黄对紫、红对绿。

4、明度推移(渐变):选择一种单色,逐渐加入黑色变暗;或者逐渐加入白色变亮。

纯度推移(渐变):选择一个纯色,在纯色中不断加入灰色(黑+白)逐渐变低纯色的纯度。

5、通过光和影的表现,可以增强被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形成互补色。

(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补色关系)6、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

红、橙、黄是暖色。

蓝、绿、紫是冷色。

二、水墨画1、中国画也叫水墨画。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3、画竹步骤:(1)干(2)节(3)枝(4)叶4、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5、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三、纹样1、适合纹样:就是把图案纹样组织在一定轮廓中的一种装饰效果纹样。

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角形图形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

2、装饰纹样: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形。

3、线条的魅力:有粗细、疏密、宽窄、长短、浓淡、曲直等变化,也有色彩的变化。

四、设计1、设计作品要求:(1)外形构造新颖(2)功能多样(3)色彩和环境要协调2、舞台美术设计包括的内容:(1)布景(2)道具(3)背景(4)服装设计3、请柬的形式:单页式、双页式、异形式、一版成型4、漫画: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绘画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入门大全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的色彩。

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以充分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

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色彩的)一、色彩的构成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

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

图1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

图2二、色彩的对比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

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

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

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

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连贯性的对比”。

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

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

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

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三、色彩的表现手法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

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

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无共同之处。

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

图3色彩的表观形式包括面色、表面色、空间色等。

面色又称“管窥色”,像天空色彩平平展展,缺乏质感,给人柔软的感觉(图4)。

图4表面色指色纸等物体的表面色彩。

表面色依距离远近给人不同的质感。

图5中是同一张纸,取了远近距离不同的位置。

两张图看起来有点明暗程度不同的感觉,远距离的看起来颜色要深一些。

图5空间色又称“体色”,似充满透明玻璃瓶中的带色液体,是指弥漫空间的色彩。

此外,还有表而光泽、光源色等。

四、色彩的特性1、色彩的冷暖物体通过表面色彩可以给人们或温暖或寒冷或凉爽的感觉。

一般说来,温度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触娱物体而来.与色彩风马牛不相及。

事实上,各类物体借助五彩缤纷的色彩给人一定的温度感觉。

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想到阳光、烈火,故称“暖色”。

如图6中燃烧的深林,如果你没看到图,听到火,肯定会想到是红色,灼热的感觉。

图6绿、青、蓝等颜色与黑夜、寒冷相联,称“冷色”。

图7,夜晚被灯光照亮的宾馆大厦,感觉冷冷的。

图7红色给人积极、跃劝、温暖的感觉。

蓝色给人低静、消极的感觉。

绿与紫是中性色彩刺激小,效果介于红与蓝之间。

中性色彩使人产生休憩、轻松的情绪,可以避免产生疲劳感。

人对色彩的冷暖感觉基本取决于色调。

色系一般分为暖色系、冷色系、中性色系三类。

色彩的冷暖效果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例如,暖色系色彩的饱和度愈高,其温暖的特性愈明显;而冷色系色彩的亮度愈高,其特性愈明显。

我们把上面的图6、7,分别增加饱和度和亮度,看到各自反映的效果更加突出(图8)。

图82、色彩的轻重感觉各种色彩给人的轻重感不同,我们从色彩得到的重量感,是质感与色感的复合感觉。

例如两个体积、重量相等的皮箱(图9)分别涂以不同的颜色,然后用手提、目测两种方法判断木箱的重量。

结果发现,仅凭目测难以对重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可是利用目测木箱的颜色却能够得到:轻重感,浅色密度小,有一种向外扩散的运动现象,给人质量轻的感觉深色密度大,给人一种内聚感,从而产生份量重的感觉。

图93.、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比较两个颜色一黑一白而体积相等的正方形(图10)可以发现有趣的现象,即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由于各自的表面色彩相异,能够斌予人不同的面积感觉。

白色正方形似乎较黑色正方形的面积大。

这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物体表面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的现象称“色彩的膨胀性”。

反之称“色彩的收缩性”。

给人一种膨胀或收缩感觉的色彩分别称‘膨胀色”、“收缩色”。

色彩的胀缩与色调密切相关,暖色同膨胀色,冷色属收缩色。

图104、色彩的前进性与后退性如果等距离地看两种颜色,可给人不同的远近感。

如:黄色与蓝色以黑色为肯景时(图11),人们往往感觉黄色距离自己比蓝色近。

换言之,黄色有前进性,蓝色有后退性。

较底色突出的前进性的色彩称“进色”;较底色暗淡的后退色彩称“退色”。

图11一般而言,暖色比冷色更富有前进的特性。

两色之间,亮度偏高的色彩呈前进性,饱和度偏向的色彩也呈前进性。

但是色彩的前进与后退不能一概而论,色彩的前进、后退与背景色密切相关。

如在白背景前(图12),属暖色的黄色给人后退感,属冷色的蓝色却给人向前扩展的感觉。

图125、色彩艳丽与素雅—般认为,如果是单色,饱和度高,则色彩艳丽。

饱和度低,给人素雅的感觉。

除了饱和度,亮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不论什么颜色,亮度高时即使饱和度低也给人艳丽的感觉。

综上所述,色彩是否艳丽、素雅,取决于色彩的饱和度线段,亮度尤为关键。

高饱和度、高亮度的色彩显得艳丽。

我们从图13中的一组变化饱和度、亮度的图片,直接的感受艳丽与素雅的概念。

图13混合色的艳丽与素雅取决于混合色中每一单色本身具有愈特性及混合色各方的对比效果。

所以对比是决定色彩艳丽与居雅的重要条件。

此外,结合色彩心理因素,艳丽的色彩一般和动态、快活的感情关系密切:素雅与静态的抑郁感情紧密相联。

除了上面讲述的色彩的几种特性之外,色彩的特性还包括联想、象征意义。

对色彩的联想事物,根据观看人的年龄不同,想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例如中学生看到白色,容易联想到墙、白雪、石膏像、白兔等。

成年人可能会想到护士、正义、白房子等等。

白色象征纯洁、神圣的事物,例如新娘的婚纱都是用的白色,代表婚姻的神圣和严肃。

五、色彩和性格人们对某种色彩的偏爱与性格有很大关系,不同的色系具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他人的衣着色彩、房间色彩等身边的东西,分析他的性格。

我们可以大概的分析一下各色系代表的性格:红色:冲动,精力旺盛,具有坚定的自强精神。

橙黄色:对生活富于进取,开朗,和蔼。

黄色:胸怀远大理想,有为他人献身的高尚人格。

绿色:不以偏见取人,胸怀宽阔,思想解放。

蓝色:性格内问,责任感强,但偏于保守。

美术色彩基础:色系和色调概念介绍一、色调和色系的概念PCCS(Practical Color-ordinate System)色彩体系是日本色彩研究所研制的,色调系列是以其为基础的色彩组织系统。

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色彩的三属性关系,综合成色相与色调两种观念来构成色调系列的。

从色调的观念出发,平面展示了每一个色相的明度关系和纯度关系,从每—个色相在色调系列中的位置,明确的分析出色相的明度、纯度的成分含量。

二、色调系列的组织结构色调系列是由24个色相与9个色调组成的,如图1,看到色调系列的24色色环。

图1,24色色环从图1中的24色环,我们可以总结一下24色系的组织结构:Pccs色彩体系的色环的结构,是依据“三原色学说”为理论基础的。

以红(R)、黄(Y)、蓝(B)为三主色,由红色和黄色产生间色——橙(O);黄色与蓝色产生间色——绿(G);蓝包与红色产生间色——紫(P),组成六色相。

在这六个色相中,每两个色相分别再调出三个色相(如图1).便组成24色色相环。

9个色调是以24色相为主体、分别以清色系、暗色系、纯色系、浊色系色彩命名的。

色调与色调之间的关系同色彩体系的三要素关系的构架是一致的,明暗中轴线由不同明度的色阶组成。

靠近明暗中轴线的色组、是低纯度的浊色系色调,Ltg色组、g色组。

远离中轴线的色组、是高纯度的v色、b色组;靠近明暗中轴线上方的色组,是高明度的清色系P色组、Lt色组。

中轴线下方的色组,是低明度的暗色系,dp色组、dk色组。

中央地带的色组,是明度、纯度居中的d色组。

由此,形成9组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色调如下:1.v色组,纯度最高.称纯色调。

2.b色组,明度、纯度略次,称中明调。

3,Lt色组,明度偏高,称明色调。

4.dp色组,明度偏低,称中暗调。

5.dk色组,明度低,称暗色调。

6.p色组,明度高、纯度略低,称明灰调。

7.Ltg色组,明度中、纯度偏低,称中灰调。

8.d色组.明度中、纯度中,称浊色调。

9.g色组,明度低、纯度低.称暗灰调。

(各个色调的具体效果,请参看下文的详细叙述。

)三、色调的分类配色的一般规律为:任何一个色相均可以成为主色(主色调),与其它色相组成互补色关系、对比色关系、邻近色系和同类色关系的色彩组织。

四、各色调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通过图示直观的理解色点间关系的分类,如图2。

然后再详细地分析不同关系的色调组合在一起的色彩视觉,心里效果。

图2(1)互补的关系在24色色相色环中彼此相隔十二个数位或者相距180度的两个色相,均是互补色关系。

互补色结合的色组,是对比最强的色组。

使人的视觉产生刺激性、不安定性。

如果配合不当,容易产生生硬、浮夸、急躁的效果。

因此要通过处理主色相与次色相的面积大小,或分散形态的方法来调节、缓和过于激烈的效果。

图3是一组橙蓝互补色对比的色组,橙色面积大而且加入辅助色红色,起了主导色调的作用,效果既艳丽、辉煌又安然,恰列好处。

图3(2)对比色关系色项环中相距135度或者彼此相阳八几个数位的两色,为对比色关系,属中强对比效果的色组。

色相感鲜明,各色相互排斥,既活泼又旺盛。

配色时,可以通过处理主色与次色的关系而达到色组的调和,也可以通过色相间秩序排列的方式,求得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

图4属中明调,正是这种秩序排列形式的应用。

图4(3)邻近色关系色相环中相距90度,或者相隔五六个数位的两色,为邻近色关系,属中对比效果的色组。

色相间色彩倾向近似,冷色组或暖色组较明显,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

图5为蓝紫红调色组,是明色调邻近色对比关系。

图5(4)同类色关系色相环中相距45度,或者彼此相隔二三个数位的两色.为同类色关系,属弱对比效果的色组;同类色色相主调十分明确,是极为协调、单纯的色调。

图6为蓝绿调色组,组成恬静柔美的效果。

图6五、色调的象征意义及欣赏1.鲜明的纯色调(v)纯色调是由高纯色相组成的色调,每一个色相个性鲜明,具有挑战性、令人振奋、赏心悦目。

强烈的色相对比意味着年轻、充满活力与朝气。

下面我们欣赏几幅纯色调的图片。

如图7.图72.清新的中明调(b)中色调的刺激感仅次于高纯色调,中色调加入了白色,提高了明度。

因此县的清新、明朗,像少男少女的纯真、朝气蓬勃,具有上进精神。

我们欣赏几幅中色调的图片。

如图8图83.明净的明色调(lt)明色调属于青色系列,其特征是加入了多量的白色,提高整体色调的明度,色感相对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