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古希腊汇总共72页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外设计史见证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无限潜能。
本报告将对中外设计史进行总结,梳理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探讨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二、中外设计史发展概述1. 古代设计(1)中国设计中国古代设计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玉器,到夏商周青铜器、陶瓷,再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国古代设计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外国设计外国古代设计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古希腊的神庙、雕塑,再到古罗马的斗兽场、水渠,外国古代设计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世纪设计(1)中国设计中世纪的中国设计以佛教艺术和道教艺术为代表。
佛教艺术在雕塑、壁画、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
道教艺术则主要体现在道观建筑和道教雕塑上。
(2)外国设计中世纪的外国设计以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艺术为代表。
哥特式建筑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为代表,强调垂直向上的空间感。
文艺复兴艺术则注重对人体比例的把握和人文主义的内涵。
3. 近现代设计(1)中国设计近现代的中国设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新中国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设计逐渐吸收了西方设计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
(2)外国设计近现代的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到现代设计运动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
三、中外设计史特点及影响1. 中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实用性中国古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如陶瓷、漆器等。
(2)讲究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设计注重寓意和象征,如玉器、青铜器等。
(3)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设计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外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审美外国古代设计强调审美价值,如古希腊雕塑、罗马壁画等。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设计作为一个广泛涵盖了艺术、科技和商业的领域,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而多样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中外设计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1. 古代设计史在中国,古代设计以汉唐文化为代表,包括建筑、家具、服饰、器皿等各个方面。
古代中国的设计注重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无缝连接。
而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深远。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具有对称美和比例感,而古罗马的建筑则注重实用性和宏伟壮观。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标志着设计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催生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注重对人体比例的研究,追求对称美和理性的秩序。
它们对后来的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现代设计的基础。
3. 工业革命及现代设计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随着大规模制造技术的成熟,设计师开始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包豪斯学派是现代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注重简洁、功能性和大众化。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深受现代设计师的推崇,可见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4. 当代设计趋势在当代设计中,人们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性和用户体验。
现代设计师不仅要满足产品功能需求,还要考虑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用户体验设计(UX Design)在当代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强调将用户置于设计的中心,通过研究用户需求、行为和心理来提供更好的设计解决方案。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设计、平面设计和互联网设计等新兴领域也日益重要,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5. 中外设计师与作品中国有许多著名的设计师和作品,如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天安门广场、王澍设计的嵊州博物馆等。
这些设计作品将中国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展现了中国设计的独特魅力。
在西方,有许多重要的设计师和作品,如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作品、工业设计师乔纳森·伊夫的产品等。
中外设计简史

第二节、工具的诞生与史前造物活动
一、人类的起源及最早期的艺术创作 这是人类的设计意识产生并缓慢发展的时期,可以追溯到旧石 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 必须通过劳动来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 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得到逐步的改善和提高,石器工具的出 现便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三、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设计苏美尔人的金属工艺尤其 是金银制品的制作工艺是非常高超的,尤其是伴随着 1922年至1927年间英国考古学家伍勒爵士所挖掘的450 座乌尔陵墓,尤其是16座王陵的挖掘,在墓中全是制作 非常精美的黄金制品 。
第三节古代两河流域的设计艺术
四、两河流域的建筑设计两河流域的建筑以方块体积的 构成为主,墙壁非常厚重,门窗很小,为了便于控制室 内的小气候,以抗拒沙漠环境中十分恶劣的气候变化。
第二节 工具的诞生与史前造物活动
二、围绕定居生活的造物活动新石器时 代,部分地域的定居生活带来了生活方 式的重大变化。比较坚固耐久的住所是 定居生活的前提,根据居住地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以及资源的不同而形成了各不 相同的建筑方式和形态,因地制宜是其 主要的设计原则。如中国黄河流域有广 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且壁立不 易倒塌,在竖穴上覆盖草顶成为这一地 区的主要建筑样式,伴随着定居生活出 现村落后,这些村落多选择靠近河流的 台地作为基址,并出现了按照一定的区 划布局的地面建筑。而长江流域因为中 外设计史授课教案。
三、自意识的觉醒——设计活动产生的根本前提
火的使用和由食物采集 者变为食物生产者可以说是 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取 得的两项伟大成就。自然界 有诸多现象能诱发燃烧起火, 史前人类在认识到火的作用, 从利用、保存自然火到发明 人工取火,以及在生活中可 以随时随地的使用火来满足 自己的需要,向自觉的生活 方式迈进了一大步,火的使 用,不仅对史前人类的生理 体能、思维器官的发展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改 变自然材料的物理性质(如 陶器、早期金属器皿)的出 现提供了必然的条件,也成 为人类早期生活方式变化的 一个重要转折点。 饮食是人类摄取营 养、维持生命活动的第 一需要,从采集变为生 产的摄食方式,使部分 地域的史前人类不再单 纯为了获取食物而过着 流动的生活,或者为了 保证食物的供给而分成 人数较少的群体,游牧、 单独的群体被村落所取 代,定居的生活方式使 得人们能够拥有更为丰 富的生活资料,对生活 用品的需求也逐渐丰富, 设计的目的性、功能性 也随之逐步明确,设计 品类与形态得到相应扩 展。
《中外室内设计史》第九章

第九章 • 第二节 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与装饰手法 一、古罗马建造技术的发展
塔司干柱式
第九章 • 第二节 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与装饰手法 二、神庙
罗马的神庙建筑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神庙一般 修建在高高的基座上面,正面设台基。神庙整体平 面呈长方形,在功能上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部为 圆柱支撑的深门廊,后半部为内殿,由连续的承重 墙围合而成。内殿横向又分隔为3个独立空间,用 来供奉神祇。
第九章 • 第二节 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与装饰手法 一、古罗马建造技术的发展
筒形拱和十字交叉拱
第九章 • 第二节 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与装饰手法 一、古罗马建造技术的发展
天然混凝土是古罗马最具特色的建筑材料。在巴伊埃和维 苏威火山附近出产一种天然火山灰,其水化拌匀再凝固起来之 后,耐压的强度很高。
古罗马在古希腊原有的三大柱式基础上,创造出了两种新 的柱式,即塔司干柱式及组合柱式,它们也被并称为古典五柱 式。
第九章 • 第二节 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与装饰手法 二、神庙
万神庙由一个矩形门廊和一个圆形神殿组成,从基础 到穹顶均使用混凝土浇筑而成。门廊高大雄壮,面阔33 m,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有科林斯式石柱16根,分3排。
万神庙的穹顶直径达43.3 m,顶端高度也是43.3 m。 穹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8.9 m的圆洞,为了减轻穹顶重量, 墙壁从穹顶根部起,越往上越薄。
第九章 • 第二节 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与装饰手法 三、建筑空间
卡拉卡拉浴场复原图
第九章 • 第二节 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与装饰手法 三、建筑空间
(三)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在古罗马是用作法庭、商业贸易和会议的大厅,其平 面呈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主体大厅被2排柱子分成3个 空间或被4排柱子分成5个空间,中央是比较宽的中厅,侧廊造得比 中厅要矮些,所以在中厅上部的墙面上可以设置高侧窗,建筑结构 一般是石墙支撑着木质屋顶。
中外设计史-古希腊详解

雅典卫城:由山门、巴底农神庙、
胜利神庙、伊克瑞翁神庙等建筑构
成。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 主次分明。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 守护神雅典娜· 巴底农的铜像。高约 11米,为著名雕刻家菲底亚斯的作 品。
巴特农神庙
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它建于公元前447—432年。设计人为伊克谛诺斯和卡里 克拉特。巴特农神庙坐落在卫城的最高处,从雅典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那宏伟庄严的形象。 它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 两侧各为17根列柱。每根柱高10.43米,由11块鼓形大理石垒成。神庙的柱头、瓦当,整 个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充满灿烂夺目的光彩。
左:胜利神庙:(公元前427年)其形制属前后廊 端柱式。前后门廊均设4根爱奥尼克柱子。
上:伊克瑞翁神庙:公元前421年-前405年,根据 地形要求,运用不对称的构图手法成功地突破了神 庙一贯对称的格式由3个小神殿、两个门廊和一个 女像柱廊组成。东面门廊是爱奥尼克柱式,风格轻 快。南面为女像柱廊,为一片白色大理石墙衬托。 与巴底农神庙形成鲜明对比。
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进入奴隶社会的希腊半岛,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每一城邦以城市为
中心连同城郊农村组成大小不等的国家,各自为政。其中最强大的是雅典和斯巴
达。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 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在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 治,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 锻炼身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 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 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 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 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 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 庄严与静穆。它的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 之作。
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

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设计史是设计思想、技术、风格、流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
中外设计史涵盖了各种设计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视觉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设计等。
它们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理解设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就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古代设计史古代设计史是设计史的最初阶段,也是各种设计领域最早的发展阶段。
古代设计史涵盖了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艺设计等各个方面,表现了古代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实用需求的探索。
1. 古代建筑设计古代建筑设计是人类最早的设计实践之一,包括了古代城邦的建筑、古代宫殿的建筑、古代宗教建筑等。
古代建筑设计以其宏伟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筑工艺而闻名于世。
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都是古代建筑设计的杰作。
2. 古代工艺设计古代工艺设计是古代手工业产品的设计,包括了古代陶器、古代铁器、古代家具等。
古代工艺设计以其精湛的工艺技术和绚丽的装饰手法而广受赞誉。
如中国的汉代玉器、阿富汗的托卡列米克工艺品都是古代工艺设计的典范。
3. 古代服装设计古代服装设计是古代人类对服饰的设计和制作,表现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生活需求的追求。
古代服装设计包括了古代民族服饰、古代宫廷服饰、古代战争服饰等。
如中国的汉服、古希腊的长袍、古罗马的斗篷都是古代服装设计的杰作。
二、近代设计史近代设计史是设计史的第二个重要阶段,代表了设计思想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设计史涵盖了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多个方面,反映了近代人类对于设计的深入探索和实践。
1. 近代建筑设计近代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代表了建筑设计技术和风格的重大变革。
近代建筑设计包括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等。
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美国的洛杉矶Walt迪斯尼音乐厅、中国的北京国家大剧院都是近代建筑设计的杰作。
2. 近代工业设计近代工业设计是工业产品设计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代表了工业产品设计技术和理念的重大变革。
古希腊的艺术设计

古希腊家具
古希腊家具种类主要有:椅,桌,凳,床,床榻。 古希腊人生活方式部分受中东影响,日常起居中 他们通常是斜倚在榻上。 造型与形态:古希腊家具的造型特征最能反映希 腊人对形式美的追求,古典时代的希腊家居设计 汇总,摒弃了古埃及造型中的刻板与亚述,波斯 的大尺度及装饰上的冗余琐碎。 常以蓝色做底色,表面彩绘忍冬草,月桂,葡萄 等纹样,并用象牙,玳瑁,金银等做镶嵌; 纹饰:山形墙,涡卷,竖琴古瓶,桂冠,花环, 浮雕,雅典娜像女像柱
克里斯莫斯椅 复制品
陶器工艺
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 和“红绘风格”。 东方风格—是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流行的一种陶艺,由于对东 方出口,因此考虑到东方人的审美和实用需要。主要表现在以动植物 装饰纹样为主,有时直接采用东方纹样;其次是增强了装饰趣味,将 动植物加以图案化。 黑绘风格----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的黑漆描绘人物 和装饰纹样的陶器。
和谐,完美,崇高
独具匠心的:卫城建筑
卫城是古希腊人进行祭神 活动的地方,位于雅典城 西南的一个高岗上,有一 系列神庙构成。 卫城古迹中,著名的有巴 山门,帕提农神庙,伊瑞 克提翁神庙和雅典娜胜利 女神庙
雅典卫城主体建筑,为了歌颂 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 建。设计这座神庙的建筑师为 伊克梯诺(lctinus)和卡里克 利特(Callicrates)
掷铁饼者(Discobolos),大理石 雕复制品,高约152厘米,罗马国 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 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 希腊雕刻家米隆(Myron)作于约公 元前450年。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 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 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雕塑刻划 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 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赞美 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 力,体现了古希腊的艺术家们不 仅在艺术技巧上,同时也在艺术 思想和表现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 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 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 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VIP专享]西方设计史整理资料
![[VIP专享]西方设计史整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4e747a3169a4517723a367.png)
工艺、玻璃器具等日用品的创造都展现出一种奢丽华贵、热情奔放、多姿多彩的风格,表现斗志昂扬的变革精神(1)建筑和家具设计:凡尔赛宫→充分迎合了当时贵族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
(2)陶瓷染织设计:构图繁密、色彩丰富洛可可风格的艺术设计:是统治者穷奢极欲、追求享乐的产物,是将巴洛克艺术风格中刻意装饰之风推向极端的结果,总体特征是轻巧而纤细,繁琐而华丽。
工业革命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第一次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开创了近代功能主义建筑的先河。
约翰拉斯金(民主主义思想):设计必须为大众服务,认为设计师要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而不是一味地抄袭古代旧有样式,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忠于材料本身的质感,反对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
威廉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①艺术无大小之分,主张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②设计是为千百万人服务的,而不是供少数人赏玩的。
③主张设计的材料必须忠实于自然性质,物品的形状必须和他的使用目的相一致。
④强调设计的必然性,提出用艺术美化生活和改造现实。
⑤设计应该是整体的和系列的。
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驱作用和启迪意义,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的结合”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同时强调“师法自然”和忠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使用的产品。
新艺术运动背景①社会因素:欧洲处于长期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机械化方式已具雏形。
②文化:“整体艺术”的哲学思想在艺术家中甚为流行。
③技术:设计师对钢铁、玻璃等新材料充满局限:①以几何化的简洁形体来反对形式主义的虚伪装饰,但又陷入以几何形取代一切的形式主义②对历史传统过分排斥,导致产品千篇一律缺乏温暖感三个喜欢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