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
人社部发[2009]161号 附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
![人社部发[2009]161号 附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7619223bcd126fff7050bea.png)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规范和统一新农保业务操作程序,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新农保业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等(以下简称“乡镇事务所”)具体经办,村(居)民委员会协办人员(以下简称“村协办员”)协助办理,实行属地化管理。
第三条新农保经办工作包括参保登记、保险费收缴、基金划拨、个人账户管理、待遇支付、基金管理、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统计管理、内控稽核、宣传咨询、举报受理等环节。
省级和地市级社保机构负责组织指导本地区各级社保机构开展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工作,协调财政补贴资金及时划拨;依据本规程制定本地区新农保业务经办管理办法;参与制定本地区新农保基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细则;制定本地区新农保内控和稽核制度,开展内控和稽核工作;规范保险费的收缴、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和管理工作;编制、汇总、上报本级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和统计报表;组织开展人员培训等工作;参与新农保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县(市、区、旗)级社保机构负责新农保的参保登记、保险费收缴、基金划拨、基金管理、个人账户建立与管理、待遇核定与支付、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档案管理、制发卡证、统计管理、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等工作,并对乡镇事务所的业务经办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考核(地市级直接经办新农保业务的参照执行,下同)。
乡镇事务所负责对参保人员的参保资格、基本信息、缴费信息、待遇领取资格及关系转移资格等进行初审,录入有关信息,并负责受理咨询、查询和举报、政策宣传、情况公示等工作。
村协办员具体负责新农保参保登记、缴费档次选定、待遇领取、关系转移接续等业务环节所需材料的收集与上报,负责向参保人员发放有关材料,提醒参保人员按时缴费,通知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并协助做好政策宣传与解释、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摸底调查、农村居民基本信息采集、情况公示等工作。
社会保险基础知识资料讲解

社会保险基础知识社会保险概念社会保险基本险种社保费征缴基础知识社会保险基础知识社会保险概念一、社会保险的定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通过向参保对象征收社会保险费的统筹方式,建立庞大的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参保人)在年老、患病、因工致残、生育、失业或者死亡时,其本人或家属能够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保障基本生活,从而达到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五个险种。
二、社会保险的特征(一)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风险,保险的标的是劳动者的人身。
(二)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家属)与用人单位。
(三)社会保险是强制性保险。
(四)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五)社会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
(六)社会保险的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风险。
三、社会保险管理原则(一)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二)“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三)基金财政专户管理,社会监督原则;(四)属地化管理原则。
四、社会保险主要险种基本养老保险征缴对象:1、所有企业、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费自收自支或差额结算的事业单位及其所属全部职工;3、国家机关、财政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国家机关、财政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计征目前我市只征个人缴费部分,其养老金暂由市财政发给。
4、灵活就业人员。
保险费率(茂名市直单位和茂南区)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是缴费工资的28%,其中单位负担20%,个人负担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由个人负担,费率是缴费工资的20%(二)失业保险征缴对象所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社保缴费基数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社保缴费基数的计算⽅式是什么社保缴费基数不仅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个陌⽣的领域,很多HR在⼯作中也常为此事⽽烦恼不已。
店铺⼩编整理了答案,以便解决⼤家的燃眉之急哦!社保缴费基数申报规则1、⽼员⼯按上年⽉均⼯资来申报;2、新员⼯按年内⾸⽉⼯资来申报。
注:如果社保基数和⼯资不对应,在稽查审计时会有风险。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实⾏属地化管理,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办法,⽬前全国各地的社保缴费办法不完全⼀致,通常,单位职⼯本⼈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原则上以上⼀年度本⼈⽉平均⼯资为基础,在当地职⼯平均⼯资的60%—300%的范围内进⾏核定。
⼀般情况下,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核定公式:①社会保险基数=上限(个⼈⽉平均⼯资≥上限)②社会保险基数=职⼯个⼈上年⽉平均⼯资③社会保险基数=下限(个⼈⽉平均⼯资≤下限)其中,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限通常为上年本市职⼯⽉平均⼯资的300%,下限通常为上年本市职⼯⽉平均⼯资的60%。
举例假如某地上年本市职⼯⽉平均⼯资为3000元,现有甲、⼄、丙三⼈,个⼈的上年⽉平均⼯资分别为1500元、5000元和10000元。
则三⼈本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核定过程如下:根据上年度本市职⼯⽉平均⼯资,可以计算得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9000元(=3000×300%),下限为1800元(=3000×60%)。
甲:1500<(3000×60%),由于甲的个⼈上年⽉均⼯资低于下限,则按下限核定;⼄:5000位于1800和9000元之间,则按实际个⼈上年⽉均⼯资核定;丙:10000>(3000×300%),由于甲的个⼈上年⽉均⼯资⾼于上限,则按上限核定;于是,甲⼄丙三⼈本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分别为1800元、5000元和9000元。
社保属地管理的好处

对于驻外办事处的员工,给他们买当地的社保,实行社保属地化缴纳有什么好处?1、对于企业而言,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不仅避免了各地劳动部门稽查的风险和在用工方面的政策风险,而且完善和规范了企业的人事管理,增强了企业在人才竞争中的优势。
2、员工能够享受当地的社会医疗保险,让员工享受当地的医疗福利,不仅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风险。
(在深圳,缴纳综合险的费用与员工在当地缴纳可享受门诊医疗的费用差不多,企业选择在深圳缴纳住院险费用虽低,但员工不能在当地享受门诊医疗,而且一旦出现住院医疗需要报备和办理异地就医,报销起来也比较麻烦),员工对此也会非常不满,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社保属地化缴纳,一旦出现工伤能够在当地社保局规定的时间内第一时间进行工伤申报,并且及时进行工伤鉴定,有助于获得工伤赔偿,降低企业用工风险,避免因不参保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巨额工伤赔偿以及因在深圳参保,在外地就医繁杂的报备程序和沟通成本,以及由此可能产生工伤理陪不成功或理陪比例降低等损失。
如果员工都是当地户籍,会非常关注其养老、医疗保险。
在当地缴纳,能提高员工满意度。
3、对于贵司而言,实行人事外包,为员工在当地购买社保的好处还在于:由于前程在贵公司有办事处的城市都设有分公司,并且在当地有指定的服务专员直接为贵公司当地员工提供面对面的人事服务,贵公司无异于在各办事处有了一支专业的人事队伍,由于我们的服务专员都有多年的本地区人力资源工作经验,对当地的法律法规都相当熟悉,在处理社保、工伤理赔和各类人事问题方面都有丰富的实操经验,而且我们面对面的上门服务也更能让贵公司员工感受到来自贵公司总部对员工的关怀和重视,提高各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这一人力资源管理举动将给企业业绩、企业管理带来很多正面和积极的影响。
它带给员工的心理暗示是:企业在发展,付出有回报、责任更重大、争取更辉煌。
美国哈佛大学威廉价·詹姆斯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可发挥其能力的80%-90%,而仅保住工作不被开除的低水平激励状态,员工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
社会保障制度知识

社会保障知识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
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社会保障的概念和本质。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它又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五个方面。
一、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社会性和福利性等特点,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
资金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1. 参保对象主要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2、缴费方式和比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单位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8%。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3、征收管理流程: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地税征收—财政专户管理。
4、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具体方法正在制定。
〔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涉及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等。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即基金由统筹金和个人账户构成。
社保基数怎么算工资?如何计算【推荐】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社保基数怎么算工资?如何计算【推荐】
当今社会,社保的作用不容小觑,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在享受社保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面对社保缴费这个难题。
对于很多公司高管面对社保缴费基数也头疼不已,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那么社保基数怎么算工资呢?下面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
一、社保缴费基数申报规则
1、老员工按上年月均工资来申报;
2、新员工按年内首月工资来申报。
注:如果社保基数和工资不对应,在稽查审计时会有风险。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办法,目前全国各地的社保缴费办法不完全一致,通常,单位职工本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原则上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础,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的范围内进行核定。
二、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核定公式
①社会保险基数=上限
(个人月平均工资≥上限)
②社会保险基数=职工个人上年月平均工资
③社会保险基数=下限
(个人月平均工资≤下限)。
劳动和社会保障知识竞答试题库

A.过渡性养老金 B.企业补充养老金 C.个人储蓄养老金
37.《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规定:企业年金中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 )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
A.4% B.5% C.6%
38.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是指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 )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
A.120 B.150 C.180
29.自由职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应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具体办法由( )规定。
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B.地市级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30.《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规定,职工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 ),并全部计入个人帐户。
A.国有企业 B.企事业单位 C.所有城镇企业
14.社会保障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十五”期间,我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要逐步达到( )。
A.10%~15% B.15%~20% C.20%~25%
15.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其( )。
A.限期缴纳 B.立即缴纳 C.加倍缴纳
16.目前作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工资总额一般包括:(1)计时工资;(2)计件工资;(3)奖金;(4)津贴和补贴;(5)(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A.加班加点工资 B.实物工资 C.节假日工资
A.3年 B. 4年 C. 5年
42.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 )的行为。
A.提前退休 B. 子女顶替 C.推迟退休
社会保险复习重点

社会保险复习重点社会保险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保险学是以社会保险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原因:1制度化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特征,2 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运作的核心,)是研究社会保险产生发展,制度安排,运行机制及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科社会保险的研究方法:1 理论联系实践法2 社会调查研究法3 比较研究方法4 系统研究方法5 定量研究方法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通过一定方式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遭受年老、疾病、死亡、伤残、失业、生育等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时为其保证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的性质:1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社会保险是通过采取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 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工业劳动者,它是工业的产物。
4 社会保险承保的风险是社会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或失业带来的收入减少的风险,5 社会保险的目标是解决劳动者面临年老、疾病、死亡、伤残、失业、生育等风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确保社会安定。
社会保险的特征:1 保障性2 强制性 3 互济性 4 普遍性 5 福利性社会保险的功能:1 经济补偿功能 2 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3 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4 防范社会风险功能,包括人身风险与工作风险 5 保障劳动力再生产功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ps详见课本P16):1目的不同2实施方式不同3保险对象不同4 保障水平不同5 保费的承担者不同 6 调整的法律依据不同7 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P17):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互为补充主要体现在保障范围的互补性、保障项目的互补性、保障水平的互补性以及实施方式的互补性,除此之外,还有保障功能的互补性。
2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互制约 3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在经营技术方面相互借鉴并相互推进。
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P18 )社会保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将社会保险看做一种特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会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现阶段劳务派遣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一般在劳务派遣公司所在地的社保机构缴纳社会保险。
如涉及跨地区(跨社会保险统筹地区)进行劳务派遣,在劳务派遣公司所在地缴纳社会保险上存在三大问题:
1、为了降低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用工单位选择的劳务派遣公司大多存在其注册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于用工单位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如在河北省注册的劳务派遣公司向北京市内用工单位进行劳务派遣。
2、劳务派遣公司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对非本地户籍人员实行外来人员社会保险综合险。
外来人员社会保险综合险本质在于保护本地人员的利益,非本地户籍人员无论在缴纳社会保险基数、金额以及之后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上远远低于本地人员,甚至法律明文规定的待遇也没有。
如比较典型的上海市实施的外来人员社会保险综合险。
3、虽然随着《社会保险法》在2011年7月1日实施,个别省市实施的外来人员社会保险综合险应当依法废止。
但跨地区(跨社会保险统筹地区)进行劳务派遣人员的社会保险仍然存在缴纳社会保险基数低、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低、选择进行医疗、生育、工伤治疗医院单一、不能全面享受或者受跨地区影响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对跨地区(跨社会保险统筹地区)进行劳务派遣,应当对社会保险属地化管理的范围进行扩大,应既包括劳务派遣公司所在地,也包括用工单位所在地。
在《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已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基础上,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对跨地区(跨社会保险统筹地区)进行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公司应在用工单位所在地的社保机构缴纳社会保险;如劳务派遣员工实际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劳务派遣公司所在地相同或者在同一社会保险统筹地区内,劳务派遣公司所在地社会保险待遇高于用工单位所在地的,应在劳务派遣公司所在地的社保机构缴纳社会保险。
这样不仅让缴纳社会保险的工资基数与派遣员工的工资标准基本相一致,还能让劳务派遣员工全面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也利于就地及时解决社会保险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