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及其识别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根据采购、存放、检测设备的过程
划分危险源识别对象。
根据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的过程划
⑤ 分危险源识别对象。
针对每个危险源辨识对象,参考危
⑥ 险源事故类型表,识别可能存在的事件/ 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状态与危险源
2.城市轨道交通的危险源 (5) 危险源分析
① 火灾因素分析
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
事件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状态与危险源
1.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 的运营状态按照运 营安全水平
正常运营 非正常运营 紧急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状态与危险源
1.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引起非正常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的原因有很多,按照灾害类别可分为以下几类: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状态与危险源
2.城市轨道交通的危险源 (4) 危险源识别对象的划分

对车辆设备大修的活动,可按照其
工艺流程分析法划分危险源识别对象。
对设备维护及保养的活动,可按照
② 设备分析法,将依据划分的设备作为危
险源识别对象。
Hale Waihona Puke ③使用设备时可根据具体操作过程划
分危险源识别对象。
(1) 设备、硬件 故障引起的运营中断事 故,如车辆故障、线路 故障和各种设备故障引 起的行车事故。
(2) 意外危险事件和 各种自然灾害引起的系统内 部秩序混乱与运营中断,如 火灾事故、水灾事故、爆炸 事故、恐怖袭击事件等。
(3) 个别站点或中转换 乘站突发集中大客流。在没有 得到预报信息的情况下,个别 站点或中转换乘站产生系统流 量骤增、售票厅和通道站台拥 堵等现象,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

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图文

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图文

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高效、便捷、环保等优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过程中,也存在着危险源。

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识别和控制这些危险源,保障运营的安全。

危险源识别设计建设阶段在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阶段,需要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主要的危险源包括:•设计不合理:缺乏应急通道、没有消防设备等;•施工不规范:使用劣质材料、施工质量不合格;•设备故障:如信号故障、制动故障等;•天气因素:如强降雨、大雪、台风等。

针对这些危险源,需要加强设计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规范,并设置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运营开通阶段在轨道交通运营开通阶段,也需要对危险源进行识别。

主要的危险源包括:•乘客安全:如乘客拥挤、扶梯坍塌等;•线路设备故障:如轨道开裂、上电线燃烧等;•自然灾害:如地震、雷电等;针对这些危险源,需要加强乘客管控,加强设备维护检修,以及做好应急预案。

危险源控制设计建设阶段在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阶段,需要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危险源。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标准:制定安全标准,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规范;•强化交通管制:建立专门的交通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管理;•加强检测防范: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测,加强安全防范。

运营开通阶段在轨道交通运营开通阶段,需要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控制危险源。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设备检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强化安全防范: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保障乘客的安全;•制定安全规范:建立运营安全规范,完善培训机制,提高运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保障运营安全的关键。

在设计建设和运营开通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加强安全防范,并制定应急预案,严格控制所有危险源。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ALARP 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过程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检讨等,以期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特别是即将开通轨道交通城市的运营企业提供借鉴。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1 风险定义及特点风险表示危险的程度,即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总体的度量。

发生可能性和发生后果是风险的两大要素。

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

风险隐藏在各个角落,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客观性。

风险客观存在,不可能彻底消除,只能采取适当的方法降低发生的概率和减轻发生后果的大小。

(3)不确定性。

风险是否会发生无法确定,发生时间无法确定,发生后产生的后果无法确定。

(4)变化性。

风险会因时间/空间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如高新科技的应用,会演变或发展出其他风险。

2 城轨交通运营风险管理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首要目标,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必须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乘车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理通过对运营中潜在的危害进行持续有效的识别、分析、评价、衡量、控制,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并根据风险的级别,选择适合的方式和措施进行控制,达到降低风险的目标,从而将运营事故中的人员伤亡、运营中断等风险消除或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2.1 风险管理组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做出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需要有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根据组织架构不同的工作职责,对风险做出全过程管控。

图 1 为一种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通过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可有效地管理运营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风险,确保运营安全。

(1)风险控制委员会。

为风险管理最高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①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确定公司适用的风险矩阵;②监管风险控制系统运作,批准新风险、更新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监控现存风险;③讨论批准R1、R2 风险减轻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载客列车反方向运行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载客列车反方向运行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

(1)救援列车的开行
2)救援列车进人封锁 线路的行车组织办法向 封锁线路发出救援列车 时,不办理行车闭塞手 续,以列车调度员的命 令作为进人该封锁线路 的许可。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2、预防控制
2)救援列车与故障列车进行连挂作业
①救援列车可机接近故障列车时,必须确定故障列车 救援准备工作准备到位,看到故障列车的连挂信号后 动车连挂。 ②完成挂接后,救援列车、故障列车司机必须将“列 车挂连”开关扳到 “通”位,并经相互确定后,进 行制动系统测试。确定制动系统正常及故障列车的制 动系统已缓解后,通报行车调度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2015年5月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案例分析 xxx
添加小标题
01
02
03
04
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 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更多模版:亮亮图文旗舰店HTTPS://L您想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要的 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 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点击输入您想要的文字内容
行车调 列车进路由行车调度员通过ATS系统排列,开通整个反方向运行
度员 区段。以反方向运行区域的起始站为一个闭塞区间。●及时告知
车站及列车司机列车运行交路。●正反方向运行的列车在共用区
段交替发车。
电力调 度员
●通知相关部门对失电区域接触网进行抢修。
列车司 机
●根据行车调度员命令和信号显示行车。
车站人 ●利用车站广播,发布列车运行信息。●根据行车调度员的通知,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

运营车站、 区间、车 辆段
夹物走车等
事件描述 XXX
危险源辨识
地铁沿线、车站、控制中
心、主变电所、车辆段周
边50米范围内外单位在地
铁线路上空或地下作业、
9
运营 沿线
地过主或铁江所危、隧隧化车道道品、辆沿车 段线周、 站边高 、施架 控工线 制作路 中业心、、挖 在 未 沿 险 地化过 按掘 线 铁学江 要加 沿、品隧 求油 线爆仓道 施站破、库段工、、车爆疏作地加站炸浚业气基、、河;站加控泄道由及制固露等于危中、;人运灾、员营爆伤中炸亡断、、、中设水毒备灾等损、坏火、运区辆线域营间段周车、及边站车沿区、
辆段
等自动化专业设备等
正常运行
通信设备因检修不到位或
5
通信信 号系统
无线、交换、通信等通信专 设备故障原因影响运营信
业设备和联锁、车载、轨旁、息的传递,信号设备故障
列车自动监控等信号专业设 下采用降级运营,可能导

致运营晚点、中断、行车
运列尾、营车冒晚冲进点突信、、号运脱营轨中、断追、运区辆车内营间段车、、站车列、
事件描述 XXX
危险源辨识
表1-2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辨识结果
序号
危险源 类别
危险源
诱因
后果
影响 范围
1
车辆 系统
列车超速运行、错开
车门、开门走车、夹
电客车车辆的牵引系统、制 动系统、转向架、受电弓、 集电靴、轮轴等部位和工程 车、平板车等
车辆设计或制造的缺陷、 车辆检修不到位、车辆设 备故障、车辆设备老化等
、 、 大
运营车站、区间、 车辆段
的风险
自然 灾害
公共 卫生
社会 安全
事件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第2版 模块五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第2版 模块五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
危险源,是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的重要基础。
直接经验法: 对照、经验法 类比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法: ①预先危害分析(PHA); ②事故后果分析; ③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④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P); ⑤事件树分析(ETA); ⑥故障树分析(FTA); ⑦管理疏忽和危险树(MRT)。
03 人员管理相关
04 建筑防淹相关
5.2 危险源评价和控制管理
了解危险性评价的定义、方法以及评价中需考虑的因素 能够初步对危险源的危险性做出评价 对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有一个基本认识 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源 熟悉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实施程序
任务要求
一、危险性评价
自信 自强 守正 有为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
— 从 心 出 发 ●为 爱 到 达
模块五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
5.1 危险源分类及辨识的内容 5.2 危险源评价和控制管理 5.3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四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方法
【模块导学】
2011年7月5日9时36分,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出口 上行电扶梯发生设备故障,正在搭乘的上行电梯之间倒转, 部分乘客出现摔倒情况,人群纷纷跌落,导致踩踏事件的 发生。京港地铁公司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受伤乘客均送往 医院救治。事故致1人死亡,2个重伤,26人轻伤。事故 发生后,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地铁运营企业立即对设 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方法
内容
01 事故造成的严重性
0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对的评 危险性 概率的评
价法
评价方法 价法
二、评价危险控制的影响因素
自信 自强自守强 正自信有守为正 有为
三、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简述辨识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流程

简述辨识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流程

简述辨识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流程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轨道交通系统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的危险源,可能给乘客和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辨识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类别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1.人为因素:例如乘客乱闯铁路、职工操作不当、设备维护不当等。

2.自然因素:例如恶劣天气、地震等自然灾害。

3.技术因素:例如设备故障、系统故障等。

4.管理因素:例如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规章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等。

5.外部因素:例如恐怖袭击、社会事件等。

三、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辨识流程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辨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辨识团队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辨识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辨识团队。

这个团队需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

他们需要共同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全面调查,掌握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内部的关键设备和控制系统、相关的外部条件等,以便全面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

2.收集信息收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相关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现有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梳理和整合,可以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当前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这些信息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历史、系统的整体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技术参数、日常的运行情况、管理等相关信息。

只有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才能进行系统的危险源辨识工作。

3.制定辨识计划在收集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相关信息之后,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辨识计划。

辨识计划应该包括辨识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限。

目标要清晰明确,辨识的内容应该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各方面,辨识的方法应该科学合理,并且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4.实施辨识工作根据制定的辨识计划,辨识团队开始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细致的辨识工作。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社会心理影响
基础设施中断
其它伤害
32
道床
厚度不足、轨枕墩松动、下沉的道床,可能导致脱轨、运营中断。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社会心理影响
基础设施中断
其它伤害
33
其他
暴雨、暴雪、大风
恶劣天气(例如暴雨、暴雪及大风等)有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行。
经济损失
社会心理影响
其它伤害
人员伤亡
火灾、触电
29
通风管道
轨顶上方安装的材质为酚醛树脂的通风管道。
经济损失
火灾
30
线路
异物
因大风刮落,能侵入运营线路的地上车站外部屋面装饰板、树枝等,可能导致脱轨、运营中断。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社会心理影响
基础设施中断
其它伤害
31
洞体
存现下沉、盾构管片错位,结构板裂纹、水泥开裂等现象的洞体,可能导致脱轨、运营中断。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序号
场所/位置
风险源
辨识标准
可能造成的
后果
风险类型
1
车站
大客流(日常大客流、突发大客流)
客流进站、出站量或换乘通道通过量超过5000人/小时,且持续时间大于2小时车站。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社会心理影响
基础设施中断
其它伤害
2
弧形站台
不利于关门后司机进行车门与屏蔽门之间的瞭望,易导致夹人、列车晚点。
火灾、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21
信号
转辙机
由于土建结构等原因,转辙机机坑积水,因长期受高湿环境及水浸,出现杆件锈蚀、电气线缆氧化腐蚀、绝缘下降等现象的转辙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 城轨交通危险源识别方法
• 危险源识别范围 按地点划分:城轨交通沿线各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大楼、办公 楼 按活动划分: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潜在的紧急情况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确定危险源的事故类型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划分危险源识别对象 (1)对车辆设备大修的活动 (2)对设备维修及保养的活动 (3)使用设备时可根据具体操作过程划分 (4)根据采购、存放、检测设备的过程划分 (5)根据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过程划分
事后控制
• 概念 • 措施 完善抢险救援动作机制 建立事故处理的规范程序 安全整改 完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作业
目标: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危险源与危险源识别概念分类, 举例说明
简述各类事故的危险度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 制的措施,举例说明
——the end——
预先控制
加强人员管理,消除人为隐患 采用先进监控技术 强化预警机制 3、新线接管安全预警 规范新线接管程序 强化新线接管关键节点的施工安全
过程控制
• 概念 • 控制措施 行车安全控制:确保安全运营规章的有效性、适应性、覆盖性;确 保行车岗位人员的标准化、规范化。 设施设备保障:完善设备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机制;完善设施、 设备规程。 完善监控手段,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安全素质 安全检查
• 概念 安全生产控制:针对人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 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 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 目标。 •分类 根据控制时机不同,分为预先控制、实时控制和事后控制。
预先控制
• 基本概念 • 风险评估及预警 1、安全运营风险评估 危险源识别和安全评估,调整,制定措施; 重难点突破,完善设施设备;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2、安全运营预警工作 建立预警机制; 设施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3.2 危险源分类
主要分为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 危险源、心理或生理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
其他危险源六个方面
3.2 危险源分类
• 主要分为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理或 生理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其他危险源六个方面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A
状 态
常规状态,即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的存在方式
3.2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危险因素
• 1、三种运营系统 概念 构成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2、运营系统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起火灾的危险因素; 引起列车脱轨的危险因素 引起地铁拥挤踩踏的危险因素 引起列车撞车的危险因素 引起城铁中毒和窒息的危险因素 其他
• 3、危险因素的危害性
3.3 城轨交通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控制策略
3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及其识别、控制策略
教学目标
•危险源识别概念和方法 •主要危险源和危险度等级 •危险源的控制策略
3.1 识别危险源
A
概 念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识别:确认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实质是找
B
出组织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得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中 存在的危害因素及管理缺陷
B C
非常规状态:异于常规、周期性或临时性的作业活动;偶 尔出现,频率不固定,但可预计的状态;由于外部原因导致 的非常规状态,例如启动、关闭、试车、停车等 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后果不可预见的和后果是灾难性的两种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步骤 (1)识别准备:分工、搜集资料、流程 (2)分类识别:厂址、厂区、生产工艺、设备、 环境、管理措施 (3)划分识别单元:工艺、设备、物料、过程 (4)危险源的识别 (5)填写危险源登记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