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单元3概要50页PPT
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图文

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高效、便捷、环保等优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过程中,也存在着危险源。
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识别和控制这些危险源,保障运营的安全。
危险源识别设计建设阶段在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阶段,需要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主要的危险源包括:•设计不合理:缺乏应急通道、没有消防设备等;•施工不规范:使用劣质材料、施工质量不合格;•设备故障:如信号故障、制动故障等;•天气因素:如强降雨、大雪、台风等。
针对这些危险源,需要加强设计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规范,并设置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运营开通阶段在轨道交通运营开通阶段,也需要对危险源进行识别。
主要的危险源包括:•乘客安全:如乘客拥挤、扶梯坍塌等;•线路设备故障:如轨道开裂、上电线燃烧等;•自然灾害:如地震、雷电等;针对这些危险源,需要加强乘客管控,加强设备维护检修,以及做好应急预案。
危险源控制设计建设阶段在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阶段,需要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危险源。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标准:制定安全标准,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规范;•强化交通管制:建立专门的交通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管理;•加强检测防范: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测,加强安全防范。
运营开通阶段在轨道交通运营开通阶段,需要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控制危险源。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设备检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强化安全防范: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保障乘客的安全;•制定安全规范:建立运营安全规范,完善培训机制,提高运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保障运营安全的关键。
在设计建设和运营开通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加强安全防范,并制定应急预案,严格控制所有危险源。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单元3概要

(6)针对每一危险源辨识对象,参考危险源事故类型表,识别可能存在 的事故/事件,并登记在表3—2所示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等级表中 “危害事件”栏以及“事故类型”栏内。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涉及员工的健康与安 全、行车安全、设备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 乘客及相关方安全、财产损失和列车延误等范畴。
一、识别范围 危险源识别范围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内工 作区域及其他相关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员、设
施等。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他活动情况,可分成以
下类别: (1)按地点划分:轨道交通沿线各车站、车辆段、 OCC(控制中心)大楼、办公楼等。 (2)按活动划分: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潜在
紧急情况。
二、事故类型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前必须把危、不全面。通过 国标GB/6441—1986《职工伤亡事故分 类》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可能产生的行车 事故/事件、列车延误及财产损失等事故类别,确 定了危险源事故类型表见表3—4。
一、风险评价 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通常采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分类评价。风险 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下列车几种:
四、识别方法 (1)应关注的三种状态
1)常规状态。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的存在方式。
2)非常规状态。非常规状态可以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①易于常规、周期性的或临时性的作业、活动。
②偶尔出现、频率不固定,但可预计出现的状态。
③由于外部的原因(如天气)导致的非常规状态,如启动、关闭、试车、 停车、清洗、维修、保养等。
危险源应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二、危险源识别概念 危险源识别是确认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实 质是找出组织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管理缺陷。 三、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的主要类别有: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 生物性危险源、心理或生理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其他 危险源六个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

运营车站、 区间、车 辆段
夹物走车等
事件描述 XXX
危险源辨识
地铁沿线、车站、控制中
心、主变电所、车辆段周
边50米范围内外单位在地
铁线路上空或地下作业、
9
运营 沿线
地过主或铁江所危、隧隧化车道道品、辆沿车 段线周、 站边高 、施架 控工线 制作路 中业心、、挖 在 未 沿 险 地化过 按掘 线 铁学江 要加 沿、品隧 求油 线爆仓道 施站破、库段工、、车爆疏作地加站炸浚业气基、、河;站加控泄道由及制固露等于危中、;人运灾、员营爆伤中炸亡断、、、中设水毒备灾等损、坏火、运区辆线域营间段周车、及边站车沿区、
辆段
等自动化专业设备等
正常运行
通信设备因检修不到位或
5
通信信 号系统
无线、交换、通信等通信专 设备故障原因影响运营信
业设备和联锁、车载、轨旁、息的传递,信号设备故障
列车自动监控等信号专业设 下采用降级运营,可能导
备
致运营晚点、中断、行车
运列尾、营车冒晚冲进点突信、、号运脱营轨中、断追、运区辆车内营间段车、、站车列、
事件描述 XXX
危险源辨识
表1-2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辨识结果
序号
危险源 类别
危险源
诱因
后果
影响 范围
1
车辆 系统
列车超速运行、错开
车门、开门走车、夹
电客车车辆的牵引系统、制 动系统、转向架、受电弓、 集电靴、轮轴等部位和工程 车、平板车等
车辆设计或制造的缺陷、 车辆检修不到位、车辆设 备故障、车辆设备老化等
、 、 大
运营车站、区间、 车辆段
的风险
自然 灾害
公共 卫生
社会 安全
事件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2)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对他人
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
者病理状态。
ppt课件.
21
(3)因接触某种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增加或 罹患职业病或者导致自身原有疾病病情的加重。
4.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 其防治措施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及可能所致的职 业病见表3-5。
(1)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
ppt课件.
1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 源、职业危害与防护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第二节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第三节 常用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使用
ppt课件.
2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一、 危险源的识别 二、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识别 三、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控制
(1)~(6)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的复杂性带来运 营风险的多变性。因此,运营风险管理必须 要常抓不懈,不断进行自我纠正,为广大职 工和乘客提供良好的安全运营环境。
ppt课件.
15
第二节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一、 职业危害因素 二、 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畴 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存在的职 业病因素及其防治办法
ppt课件.
12
(6)针对每一危险源辨识对象,参考危险 源事故类型表,识别可能存在的事故/事件, 并登记在表3-4所示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 价登记表中“危害事件”栏以及“事故类 型”栏内。
ppt课件.
13
三、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控制
1. 风险评价
对已识别出的危险源,通常采用风险评价方 法进行分类评价。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下列几 种:
ppt课件.
3
第一节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一、危险源的识别
城市轨道交通风险分析资料课件

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的特点和影响程度,将 风险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 进行管理和控制。
风险评估方法
01
定性评估
定量评估
02
03
综合评估
通过专家评估、问卷调查等方式, 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险进行 定性评估。
运用数学模型、仿真技术等手段, 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险进行 定量评估。
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 全面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 险。
广州地铁案例分析
总结词
广州地铁作为南方地区的重要城市轨道交通 系统,其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详细描述
广州地铁在风险管理方面注重结合当地的气 候、地质等条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风 险管理措施。同时,广州地铁还注重与当地 政府、社区等各方合作,共同应对可能出现 的风险事件。
01
未来城市轨道交通 的风险挑战与展望
实时监测系统
对轨道交通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 发现异常。
预警发布系统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 关人员采取措施。
数据分析系统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
应急响应系统
在预警发生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 理。
应急预案与处理措施
预案制定 根据历史事故和风险分析结果,制定 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VS
详细描述
北京地铁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面临了诸如 工程风险、运营风险、社会风险等多种风 险。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北京 地铁有效地降低了各类风险的发生概率和 影响程度。
上海地铁案例分析
总结词
上海地铁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佼佼者,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详细描述
上海地铁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风险事件,如工程事故、恐怖袭击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措 施,上海地铁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式。
危险源辨识和预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援装备和救援流程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
危险源管理制度建设
03
定期检查与校准
对监测设备和监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与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安装监测设备
在危险源区域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如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实时监测危险源的状态和变化情况。
方法
危险源辨识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包括明确辨识范围、选择辨识方法、确定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等级、制定控制措施等。
步骤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
02
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
CHAPTER
机械危险源
电气危险源
化学危险源
物理危险源
常见危险源的识别
01
02
03
04
如转动机械、传动装置、刀具、锯床等,可能造成夹挤、割伤等伤害。
评估方法
经过评估,该企业发现多项预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机械防护装置、紧急停车系统等。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措施需要改进或调整,如某些区域的警示标识不够明显、员工安全培训不足等。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该企业针对需要改进的预控措施制定了详细的改进计划。通过优化机械防护装置、增加警示标识、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危险源预控效果和生产安全性。
分类
定义与分类
通过辨识危险源,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事故隐患,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预防事故
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措施
危险源辨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员工更加关注安全问题。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

三、危险源类别
• 危险源的主要类别有:物理性危险源、化 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理或生理 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其他危险源六 个方面,见表3—1。 • 想一想:危险源的类别还有那些?
四、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和要求
1、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 在识别过程当中应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结合使用脑力风暴、经验判断( experience or historical data)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危 害 与 操 作 性 分 析 ( hazard & operability, HAZOP) 、工作安全分析( job safety analysis) 等方法。
单元3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 控制
• 教学目标: 1.掌握危险源、危险源识别的概念 2.了解危险源的类别 3.熟悉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4.了解危险源识别范围及事故类型 5.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控制 6.了解安全标志及安全色 • 建议学时:10学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十二五” 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为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工作,确保 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职责,建 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危险源查找、识别、 分析、评价、管控体系,消除影响地铁运 营安全的各个危险源可能带来的不安全性, 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危险源及相关基本概念
• 危险源识别是确认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 特性的过程实质是找出组织中存在的人的 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 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管理缺陷。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 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行车等各类事故或其组合的根本原因或状 态。
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单元3概要

教学目标: 1.掌握危险源、危险源识别的概念 2.了解危险源的类别 3.熟悉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4.了解危险源识别范围及事故类型 5.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控制 6.了解安全标志及安全色
一、危险源概念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 业环境破坏、行车等各类事故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因素 发生位置
火灾、 爆炸 列车
可能原因
车辆电路短路等列车故障;车厢内可燃物着火;未熄灭 烟头;纵火
可能后果
设备损失、中断运营、 人员伤亡
危险 等级
1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 车辆段 维修设备时违章作业;设备着火 设备损失、人员伤亡 2 根据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件的分析,城市轨道 车站 车站内电气设备故障;乘客携带危险品;吸烟;纵火 设备损失、中断运营、 1 交通系统主要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人员伤亡 隧道 隧道电缆着火;隧道内电气设备故障起火;隧道内可燃 设备损失、中断运营 2 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可知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爆炸、 物着火 列车脱轨 列车运行中或试 车辆故障;列车超速;钢轨断裂;道岔损伤;异物侵入; 设备损失、中断运营、 1-2 列车脱轨、拥挤踩踏等危险因素均能导致灾难性或严重事故。
车作业时 驾驶员误操作 人员伤亡
列车撞车
拥挤踩踏
列车运行中或试 车作业时
车站站台
车辆故障;列车超速;驾驶员误操作;办错进路
人员密集突发事件疏散不力或有障碍物 紧急情况下疏散不力 火灾情况下,燃烧后产生有毒物质;投毒或恐怖袭击 中断运营、人员伤亡
2-3
1-2
列车上
中毒窒息 车站站台 列车上 其他危险 列车上 站台 第三轨
一、识别范围 危险源识别范围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内工 作区域及其他相关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员、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