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心衰的容量管理

合集下载

心衰容量管理

心衰容量管理
来源:《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建议》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2018年3月第2肿、腹胀、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 体格检查:肺部啰音、浆膜腔积液、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 回流征、肝脏肿大、水肿等。
检查:
➤胸片:肺上叶血管扩张、肺淤血、胸腔积液、克氏线等征象 提示容量超负荷。
➤血液浓缩指标、肾功能指标
➤ BNP:根据利钠肽进行容量评估时一定要动态监测利钠肽水 平,如急性心衰入院时的利钠肽水平、出院前去除容量超负荷 时的利钠肽水平、门诊随访时正常容量状态下的利钠肽水平。 注意:容量超负荷不是利钠肽升高的唯一原因,去除容量超负 荷后利钠肽不一定下降。
(4)血液超滤、血液透析滤过或腹膜透析:心衰容量超负荷、且 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时推荐血液超滤治疗,如合并急性肾损伤 或严重肾功能不全,选择血液透析滤过等肾脏替代治疗。慢性心衰 患者长期利尿剂抵抗或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行腹膜透析。
(5)其他治疗:大量腹水时可行腹腔穿刺引流以降低腹腔内压改 善肾小球滤过率,以改善利尿效果。
➤ 超声:评估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下腔静脉直径增宽、出现 肺部B线等提示容量超负荷。
➤有创监测:中心静脉压、漂浮导管检查等。
二.容量管理的目标: 关于急性心衰容量控制的目标,可采用如下方法确定: (1)将患者目前的体质量与干体质量做比较,将其差值作为 减容目标。干体质量即出现淤血症状和体征前的体质量。
三.容量管理的措施: 一、生活方式管理
教育患者自我管理利尿剂和液体摄入,进行体质量、尿 量监测。如发现体质量持续增加(如3日增加2 kg),提示有容 量超负荷的情况。 利尿剂治疗
慢性心衰患者多口服最小有效量利尿剂长期维持。急性
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需静脉给予更高剂量的 利尿剂。

心衰患者容量管理

心衰患者容量管理
9字
药物治疗是急性心衰容量管 理的关键手段,常用的药物 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 正性肌力药物等。
9字
急性心衰患者应严格控制液 体摄入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密切监测尿量和体 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9字
对于严重急性心衰患者,机 械通气、体外膜氧合等生命 支持技术也可用于辅助治疗 。
慢性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
重要性
容量管理对于心衰患者至关重要,因为心衰时心脏的泵血能 力下降,容易导致体液潴留和水肿。容量管理有助于减轻心 脏负担,防止过多的液体在体内积聚,从而改善心衰症状和 生活质量。
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控制液体摄入
监测体液平衡
心衰患者应限制液体的摄入量,以避 免过多的液体在体内积聚。患者应遵 循低盐饮食,避免高盐食品和饮料, 如腌制品、咸鱼等。
详细描述
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医生可能无法为每位心衰患者提供足够的关注和指导。此外 ,医疗机构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导致患者转诊、随访和监测 等方面的困难。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总结词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是心衰容量管理的另一大挑战。
详细描述
目前对于心衰患者液体摄入量和容量的监测手段有限,许多患者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容量超负荷或不 足的情况。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或影响治疗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研发更加便捷、准确的监 测设备和技术,以便及时发现和调整患者的容量状态。
利尿剂治疗
对于严重体液潴留的患者 ,医生可能会给予利尿剂 治疗,以促进液体排出。
药物治疗
ACE抑制剂
ACE抑制剂有助于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 担,延缓心衰进展。
利尿剂
利尿剂可以促进液体排出,减轻体液潴留 和水肿的症状。
β受体拮抗剂

心力衰竭容量管理

心力衰竭容量管理

准,导致临床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评估工具不足
02
缺乏准确、可靠的评估工具来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的容量状态,
使得医生难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依从性差
03
由于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长期控制饮食和液体摄入,但部分患者
依从性较差,导致容量管理效果不佳。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容量管理策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更加个体化的容量管理策略,以提高 治疗效果。
03
药物治疗与容量管理
利尿剂应用策略及注意事项
应用策略
根据水肿和淤血症状以及体循环淤血体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通常从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最小有效剂量长期维持,减少电解质紊乱等副 作用的发生。
注意事项
使用利尿剂期间,应密切监测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以及肾功能和血压变 化。如出现低钾血症、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停用。
正性肌力药物在容量管理中作用
作用机制
正性肌力药物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容量管理中,正性 肌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耐受利尿剂的使用,减少因利尿剂导致的循环血量减少和低血压等风险。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滥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 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同时,应注意与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的联合使用,以达 到最佳的容量管理效果。
04
非药物治疗与容量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限制钠盐摄入
控制液体摄入量
减少烹调用盐及高盐食品,如咸菜、腌制品 等,以降低体内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

解读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专家建议

解读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专家建议

超声
超声评估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下腔静脉直 径增宽、出现肺部B线等提示容量超负荷fze-zsl 平均的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瓣 环速度峰值( E/e‘ ) > 14提示左房压升高,可 反映血流动力学淤血
第3步,行有创监测评枯Βιβλιοθήκη 测定中心静脉压 漂浮导管检查
脉搏指示持续 心输出量监测
通过中心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可 反映右心前负荷,简单、易操作。中 心静脉压正常值范围为5-12 cmH2O, 易受左心功能、心率、心脏顺应性、 瓣膜功能、肺静脉压、胸腔内压力等 多种因素影响X30〕监测中心静脉压 应同时监测心输出量及组织灌注。应 动态观察中心静脉压变化趋势,不能 依据一次测量值判定。
低血压、容量状态判断困难时,可行 漂浮导管检查。低血压伴肺毛细血管 楔压<14 mmHg,适当补液后,如 果血压回升、尿量增加、肺内无湿啰 音或湿啰音未加重,提示存在容量不 足。低血压伴心排血指数明显降低, 肺毛细血管楔压>18 mmHg,提示 肺淤血。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是一种 可在床旁进行的、持续、实时监测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可测定反 映心脏前负荷和肺水肿的指标,其 测定的容量性指标敏感性高于压力 性指标,不受胸内压或腹腔内压变 化的影响,但不能替代漂浮导管检 查。
2.有针对性进行体格检查,应重点评估如下体征
颈静脉怒张
颈外静脉怒张的顶点到胸骨 角的垂直距离加上5 cm为颈 静脉压力值,> 8 cm时提示 容量超负荷(敏感性70%,特 异性79% )
肝颈静脉回流征
肺部啰音
患者高枕卧床,张口呼吸,右 肺部存在湿呷音、干呷音、
手掌面轻贴于肝区,逐渐加压 喘鸣音、呼吸气流减弱等提
在治疗过程中血液浓缩指标,如红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浓度、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血 钠等进行性升高,除外其他原因后,提示容量 超负荷已纠正、甚或出现了容量不足。这些指 标绝对值与容量负荷相关性差,动态监测指标 变化趋势更有助于临床判断。

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经典

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经典

遵医嘱用药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 停药。
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
01
02
03
04
心血管内科医生
负责心衰患者的诊断、治疗及 药物调整等。
心脏康复科医生
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 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营养科医生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帮助患者控制钠盐摄入和保持
营养均衡。
心理咨询师
心衰症状。
血管扩张剂
通过扩张静脉和/或动脉,降低心 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改 善心衰症状。
正性肌力药物
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 改善心衰症状。但需注意其可能增 加心肌耗氧量和心律失常的风险。
非药物治疗策略
01
02
03
限制钠盐摄入
减少钠盐摄入可降低体内 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
控制液体入量
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 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
团队协作不畅问题及对策
对策
问题: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需要 多学科团队协作,但团队协作中 可能存在沟通不畅、职责不清等 问题。
建立明确的团队协作机制和流程, 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顺畅。
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避 免工作重叠和遗漏。
加强团队建设和培训,提高团队 成员的协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容量管理重要性
心衰患者常伴有体液潴留,增加心脏负 担,导致病情恶化。有效的容量管理能 够减轻心脏负担,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 质量,降低再入院率。
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特点
个体化差异大
心衰患者的容量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功能等,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容量管理方案。
针对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药物治疗是基础, 合理选用药物并调整剂量是关键。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肾脏病学-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诊断与处理 (1)二、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评估 (3)三、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 (5)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与充血性心衰防治 (7)五、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的病理生理与处理 (9)六、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要点 (11)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防治 (13)八、HIF-PHI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贫血 (15)九、HIF-PHI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贫血 (16)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 (18)十一、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20)十二、老年透析患者决策共享 (22)十三、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4)十四、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认识与实践 (26)十五、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行为教育 (27)一、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诊断与处理1.2018年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建议,心衰急性发作伴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要限制钠摄入<()A.2 g/dB.3 g/dC.4 g/dD.5 g/dE.6 g/d参考答案:A2.2016年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简版),建议HD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A.5%透析前体重B.5%干体重C.6%透析前体重D.6%干体重E.1.5?2kg参考答案:B3.()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A.低钠透析液B.高钠透析液C.含糖透析液D.高钙透析液E.低钙透析液参考答案:C4.关于低钠透析液,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低钠透析液降低降低透析中血压变异性B.低钠透析液降低透析前血压C.低钠透析液降低透析后血压D.低钠透析液降低IDWG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A5.()明显改善血压并减轻口渴A.含糖透析液B.低钠透析液C.低钙透析液D.个性化钠浓度透析液E.高钠透析液参考答案:D二、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评估1.研究表明()与透析患者容量状态无关A.足周水肿B.干体重C.血压水平D.颈静脉怒张E.肺湿啰音参考答案:A2.()可作为干体重调整的临床指标A.BNP 水平升高B.NT?proBNP 水平升高C.VEGFD水平升高D.肾素水平降低E.EGFR水平降低参考答案:B3.透析间期容量超负荷易导致()A.高血压B.心力衰竭C.低血压D.心律失常E.以上都对参考答案:E4.()是HD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A.下腔静脉直径B.肺超声C.CRP水平-B线评分E.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参考答案:D5.在容量超负荷患者中较高的血浆标志物是()A.瘦素B.肾素C.BNPD.EGFRE.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参考答案:C三、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1.体重70kg的正常成年男性,其体内血液量大概为()A.2.5 LB.2.8 LC.3.2 LD.3.5 LE.4.0 L参考答案:D2.透析超滤量和超滤速度应根据()进行设定A.患者容量状态B.心肺功能C.残肾功能D.血压水平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干体重的标准不包括()A.透析过程中无明显的低血压B.透析前血压得到有效控制C.临床无尿频尿急症状D.临床无水肿表现E.胸部X线无肺淤血征象参考答案:C4.新入患者的容量管理策略,不包括()A.避免透析高血压B.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C.兼顾缺血性心脏病D.兼顾残余肾功能E.兼顾营养状态参考答案:A5.新版SOP建议超滤速度不超过()A.0.25ml/(kg·min)B.0.35ml/(kg·min)C.0.45ml/(kg·min)D.0.55ml/(kg·min)E.0.65ml/(kg·min)参考答案:B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与充血性心衰防治1.对于透析液的干预,不包括()A.个性化钙浓度透析液B.低钠透析液C.含糖透析液D.低钙透析液E.个性化钠浓度透析液参考答案:A2.2015年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要求血透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A.<6%体重B.<6%干体重C.<5%干体重D.不要超过1 kgE.不要超过1.5?2 kg参考答案:C3.干体重不达标的治疗策略,错误的是()A.减少透析时间或减少透析次数,保持较高的超滤率B.采用低温透析C.对于透析前血钠<135 mmol/L的患者,应限制饮水D.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5g,并以3g以下为宜E.强化超滤脱水,缓慢达到干体重值参考答案:A4.2016年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指出HD患者钠盐(氯化钠)摄入量应小于()A.2 g/dB.4 g/dC.5 g/dD.3 g/dE.6 g/d参考答案:C5.低钠透析液对HD患者的影响,其主要结局是()A.血压B.容量负荷C.血清钠浓度D.干体重E.降压药使用参考答案:D五、血液透析相关高血压的病理生理与处理1.透析患者血压测量应特殊考虑的是()A.容量波动B.测量仪器C.测量环境D.患者体位E.环境温度参考答案:A2.有研究显示透析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病人的全因死亡率是最低的A.10mmHgB.15mmHgC.20mmHgD.25mmHgE.30mmHg参考答案:C3.下述哪项不是透析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A.高龄患者B.透析时间比较长的患者C.男性患者居多D.伴缺血性心脏病E.伴心衰参考答案:B4.处理透析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A.增大透析频次B.减少透析时长C.低钠饮食D.干体重的反复评估与调整E.个体化透析液钠浓度参考答案:B5.血透过程中血压模式为高-下降-正常-高型的主要原因是()A.透析过程中溶质清除过快B.患者容量负荷增多C.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或交感神经反应性增强D.患者合并心力衰竭E.患者在容量负荷增多的基础上,合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或交感神经反应性增强参考答案:B六、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要点1.2021版《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均提及必须最大化无菌屏障,包括()A.口罩B.帽子C.穿无菌手术衣D.戴无菌手套E.以上都对参考答案:E2.目前血液透析患者及肾科医生首选的血管通路时()A.自体动静脉内瘘B.人工血管C.移植物内瘘D.中心静脉导管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3.慢性肾脏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钙血磷,PTH需维持在()A.100—300B.100—200C.200—300D.200—400E.90—200参考答案:A4.当动脉和静脉直径小于()mm是需仔细评估,确保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可行性和质量A.5B.3C.4D.2E.1参考答案:D5.下列哪项不是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因素()A.内皮细胞损伤B.炎性因子合成C.血小板增多D.血流动力学改变E.氧化应激反应参考答案:C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防治1.在透析患者()离子紊乱可诱发患者心律失常A.钾B.钙C.镁D.磷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2.()时QRS波群时间、PR间期可延长,QRS波群振幅增高,T波双相,有时出现II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A.轻微低钙血症B.低镁血症C.严重高钙血症D.高磷血症E.严重高钾血症参考答案:C3.下述哪项不是高钙血症的心电图特征()A.PR间期延长B.QRS波群时间延长C.T波低平D.QRS波群振幅增高E.可出现J波参考答案:C4.()能够增大洋地黄药物的心脏毒性,可引起心电图改变,包括qrs波群进行性增宽,pr间期延长以及t波形态异常等A.低钙血症B.低镁血症C.低钾血症D.高磷血症E.高钙血症参考答案:B5.低钾血症可导致()A.严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C.高度窦房阻滞D.房室交界心律E.房颤参考答案:A八、HIF-PHI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贫血1.下列有关罗沙司他的研究结论中,说法错误的是()A.未行ESA治疗者,罗沙司他增加与维持Hb目标值B.罗沙司他禁忌证较多,不推荐使用C.ESA转换为罗沙司他者,能维持Hb目标值D.副作用尚可接受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B2.外源性补充铁剂的风险不包括()A.静脉铁过敏反应B.铁超载C.血栓事件D.感染风险E.氧自由基和氧化应激参考答案:C3.当前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局限性都有()A.检测不便利B.低反应与超标C.注射制剂储存问题D.注射制剂的个体化剂量问题E.以上都包括参考答案:E4.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是()A.肾静脉血栓B.肾乳头坏死C.腹膜炎D.肾功能不全E.消化道出血参考答案:C5.下述哪项不是外源性注射rHuEPO的益处()A.升高Hb水平B.改善贫血症状C.减少输血D.改善rHuEPO低反应E.改善生活质量参考答案:D九、HIF-PHI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贫血1.增加血清铁水平,通常表现为()的增加A.血红蛋白B.白蛋白C.凝血因子D.转铁蛋白E.白介素参考答案:D2.()综合调控红细胞生成A.HIFB.PHIC.PHFD.IPHE.HPI参考答案:A3.研究结果显示()显著增加CKD患者死亡风险A.冠心病B.心房颤动C.贫血D.高龄E.高血压参考答案:C4.()作为HIF-PHI类药物的代表A.非洛地平B.罗沙司他C.卡托普利D.西地兰E.呋塞米参考答案:B5.HIF-PHI通过提高内源性EPO水平和提高铁代谢促进()产生A.白细胞B.巨噬细胞C.红细胞D.中性粒细胞E.血小板参考答案:C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管理1.勺型血压的这种昼夜节律适应机体活动变化,能有效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MHD患者的血压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呈()曲线关联A.w型B.U型C.正相关D.倒U型参考答案:B3.透析中高血压是指透析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升高()以上A.5mmHgB.7mmHgC.12mmHgD.15mmHg参考答案:D4.关于MHD血压管理的药物应用,错误的做法是()A.联合用药B.使用半衰期较长的药物C.使用半衰期短的药物D.需要根据血压异常临床分型及透析对药物的清除特性选用药物参考答案:C5.个体化血压管理方案包括()A.评估血压异常的临床类型B.评估患者容量负荷状态,干体重达标C.血压管理的患者教育D.血压管理的药物应用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十一、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1.失衡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不包括()A.透前血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B.快速清除毒素C.严重代谢性酸中毒D.反复透析E.老年或儿童参考答案:D2.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不包括()A.肌肉痉挛B.恶心、呕吐C.头痛D.高血压E.心律失常参考答案:D3.下述哪项不是透析并发低血压的危险因素()A.低钙血症B.老年C.糖尿病D.高磷血症E.冠脉疾病参考答案:A4.B型透析器反应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是()A.避免应用环氧乙烷消毒透析器和血路管B.透析前充分冲洗透析器和血管路C.换用合成膜透析器D.停用 ACEI 药物E.换用其他类型透析器参考答案:C5.()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A.电解质紊乱B.酸碱失衡C.肌肉血流灌注降低D.低钙血症E.低镁血症参考答案:C十二、老年透析患者决策共享1.加拿大渥太华个人决策指引的第一个步骤是()A.查找PDAB.识别决策C.提供培训D.实施决策支持E.找出障碍并探索克服方法参考答案:B2.决策共享(SDM)所包含的6个要素不包括()A.明确疾病的病因和预后B.明确告知患者每种决策的获益和风险C.接受患者表达的期望和顾虑D.医患双方共同商讨每种决策的利弊,沟通每一种决策下医患双方的具体冲突,并最终解决冲突,达成共识E.医患双方共同做出决定并实施决策方案参考答案:A3.国家卫健委2021年发布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血液透析的指征不包括()A.eGFR<15ml/min/1.73m2B.不能缓解的乏力、恶心、呕吐、瘙痒等尿毒症症状或营养不良C.难以纠正的高钾血症D.难以控制的糖尿病E.难以纠正的进展性代谢性酸中毒参考答案:D4.()更适用于有多种选择且利弊相当的医疗决策A.家长式B.委托HCP代理模式C.共享决策模式D.MDT模式E.知情选择模式参考答案:C5.决策共享的价值意蕴不包括()A.有助于彰显患者的医疗选择权B.有助于增强患者就医体验C.有助于患者做出最佳治疗选择D.有助于提升医者的医疗服务能力E.有利于医院的等级评审参考答案:E十三、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怀疑CRBSI,血培养时取血量要达到()A.5mlB.10mlC.15mlD.20mlE.25ml参考答案:B2.CRBSI封管液治疗效果最好的是()A.G-杆菌B.肠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假单胞菌E.多重耐药病原菌参考答案:A3.血液透析隧道感染积极抗感染后()仍不能控制者,必须拔管A.72小时B.48小时C.36小时D.24小时E.12小时参考答案:A4.CRBSI万古霉素的最大封管时间为()A.96小时B.72小时C.48小时D.36小时E.24小时参考答案:B5.血液透析距离导管出口()以内的感染定义为导管出口感染A.1cmB.2cmC.3cmD.4cmE.5cm参考答案:B十四、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认识与实践1.关于Std-KT/V,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透析患者VHD主要表现为瓣膜关闭不全B.透析患者VHD高发源于普遍存在瓣膜钙化C.透析患者瓣膜关闭不全应首先外科手术D.透析患者瓣膜关闭不全药物治疗有限E.透析患者早期干预CKD-MBD参考答案:C2.以下哪项不属于透析充分性的定义()A.自我感觉良好B.透析并发症较少较轻C.电解质酸碱基本平衡D.体重增加E.Kt/V≥1.4*、URR≥70%参考答案:D3.关于kept/V,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能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未包含UF、PCR的作用B.反映多次透析的充分性C.未包含PCR的作用D.消除尿素反弹及再循环的影响E.包含UF的作用参考答案:B4.以下哪项不属于尿动力模型()A.TACureaB.在线KT/V测定C.β2-MG下降率D.eKT/VE.(KT/V)参考答案:C5.强化透析的模式是()A.一般4-6次/w;每次>5.5hB.一般4-7次/w;每次>6hC.一般8次/w;每次>8hD.一般3-7次/w;每次>5.5hE.一般3-7次/w;每次>5h参考答案:D十五、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行为教育1.评估患者学习需求需考虑的是()A.受教育水平B.年龄C.文化背景D.以上均需要参考答案:D2.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行为教育,客观指标从未减少透析治疗的比例是()A.79.1%B.93.4%C.96.6%D.89.5%E.58.3%参考答案:C3.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关键是()A.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B.提高病人的认识C.提醒小贴士D.教育家属E.健康教育参考答案:A4.LEARNS模式中的R代表()A.加强健康素养/意识B.倾听C.确立关系D.采取有意识的干预措施E.命名新知识参考答案:A5.哪种不属于课程推荐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教育手段()A.书面材料B.视频动画C.专业术语指导D.角色扮演E.多媒体演示参考答案:C。

心衰的容量管理(利尿药物)

心衰的容量管理(利尿药物)
哪些心衰患者需要使用利尿剂或者出超? • 有容量超负荷的需要出超; • 无容量超负荷的部分病人也需要利尿剂维持治疗,不需要出超。
利尿剂
哪些心衰患者需要使用利尿剂? • 急性心衰绝大部分要使用利尿剂(无论有无充血表现); • 慢性心衰EF小于30%:需要维持利尿剂治疗,调整强度 EF 30-40%:呋塞米20mg qod EF大于40%:一般稳定后不需要维持 • 合并肾功能不全:一般需要利尿剂维持治疗,调整强度
托伐布坦7.5mg qd 间中联合使用多巴胺2-3μg/kg/min 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 低蛋白血症(白蛋白?)
利尿剂抵抗?
患者男74岁,肺癌,有前列腺增生病史,血压94/72mmHg,HR 102bpm,肌酐 102μmol/L,少尿;速尿80mg/d,插尿管,24小时总尿量1000ml。
病例
心衰,浮肿 既往口服呋塞米20mg bid;改静脉呋塞米20mg bid 肌酐212μmol/L,托拉塞米20mg iv bid 血钠132mmol/L,托伐布坦7.5mg qd,可联合呋塞米或托拉塞米 利尿剂抵抗:呋塞米-托拉塞米-托伐布坦-透析
利尿合剂 联合HCT
病例1:EF 26%,无明显气促,浮肿;呋塞米 20mg qd-qod 病例2:EF 46%,缺血性心肌病,间中气促,肌酐202μmol/L;托拉塞米10mg bid
利尿剂使用流程
是否有容量超负荷? 未用过利尿剂:20-40mg速尿;用过利尿剂,1-2倍口服剂量(口服速尿20mg qd转换为 静脉20mg qd;20mg bid);安体舒通20mg qd-bid
➢ 分析原因:“干”;肾功能不全;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尿蛋白 ➢ 调整利尿方案:换药(托拉塞米),加药HCT,托伐布坦,SGLT2-Ⅰ 透析超滤

心衰容量管理流程(全文)

心衰容量管理流程(全文)

心衰容量管理流程(全文)容量超负荷是急、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心衰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

减轻容量超负荷是减缓症状,减少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急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容量管理中,应将心衰患者的容量达到个体化的最佳平衡状态。

图1 心衰时容量负荷增加的机制完整的容量管理流程包括:准确评估容量状态、确定容量管理目标、选择合适治疗措施和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

容量状态的评估1. 症状和体格检查症状和体格检查是心衰患者容量评估的重要手段,应详细采集临床症状,有针对性进行体格检查。

图2 有症状心衰患者的临床检查2. 辅助检查判断容量状态(1)X线胸片:肺上叶血管扩张、肺淤血、肺泡间质水肿、胸腔积液、克氏线等征象提示容量超负荷。

图3 X线胸片(2)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BUN/Cr)比值>20∶1提示肾淤血和肾损害;尿比重或渗透压升高等均提示容量不足。

(3)血液浓缩指标: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血钠等进行性升高,除外其他原因后,提示容量超负荷已纠正、甚或出现了容量不足。

(4)利钠肽指标:需动态观察,应注意容量超负荷不是利钠肽升高的唯一原因;不能采用利钠肽的绝对数值作为确定容量状态的阈值,个体间会有差异。

(5)超声心动图: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下降、下腔静脉直径增宽等提示容量超负荷。

平均舒张期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环速度峰值(E/e′)>14提示左房压升高。

(6)有创评估: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范围为5~12 cmH18 mmHg,提示肺淤血。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

图4 容量状态评估流程容量管理目标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的主要目标是纠正容量超负荷,慢性心衰需长期维持较稳定的正常容量状态。

急性心衰容量控制方法:(1)当前体重-干体重(出现淤血前体重)=减容目标(2)通过尿量或液体平衡作为减容目标容量负荷重者,尿量3000~5000 ml/d,直至达到最佳容量状态保持每天出、入量负平衡约500 ml,体重下降0.5 kg严重肺水肿者,负平衡约1000~2000 ml/d,甚至3000~5000 ml/d水肿明显消退,减少负平衡量,逐渐过渡到出、入量大体平衡慢性心衰控制目标:不出现短期内体重快速增加,或无症状和体征加重为准容量管理措施1. 生活方式管理教育患者自我监测体重和尿量:3日体重增加2 kg,提示容量增加慢性D期心衰,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500~2000 ml/d急性心衰肺、体循环淤血明显者,无明显低血容量的因素存在时,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500 ml/d以内,不超过2000 ml/d;钠摄入<6 g/d心衰急性发作容量负荷过重者,限制钠摄入<2 g/d使用利尿剂要监测K、Na,保持水电解质平衡2. 药物治疗利尿剂是能够充分控制液体潴留的药物,慢性心衰患者口服最小有效剂量利尿剂长期维持即可;急性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者,需静脉给予更高剂量利尿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压降低
小的脉压 皮肤和舌粘膜干燥 前臂和腿发凉 嗜睡、迟钝 ACEI相关的症状性低血压 肾功能恶化
3 利尿剂是把双刃剑
利尿剂是改善容量负荷最有效的药物 利尿剂在心衰中走了效果的观察研究荟萃分析显示利尿剂会增加死亡率, 与剂量相关。 利尿剂会激活RASS和SNS系统。 长期或大剂量利尿剂使用导致电解质紊乱。
老年、低血压、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肾功能损伤等高危人群托伐普坦安全,有效。
EVEREST研究
EVEREST短期实验
EVEREST长期研究持续2年,中位时间9.9个月。结果显示,口服托伐普坦对于心衰患者的长期死亡率和心衰相关的患病率无影响。
3
缓解淤血症状。
EVEREST结论:
• 1.急性失代偿心衰早期使用托伐普坦,可明显减轻体重,增加液体负平衡,
患者教育,及时识别心衰的症状及急性加重的表现,及早到医院治疗。
3
容量管理的措施
容量超负荷控制的难度
利尿剂是快速减少容量负荷药物,正确使用利尿剂是控制容量负荷过重的最快,最有效的 方法。 多数容量超负荷的心衰患者长期应用了利尿剂,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出现了不用 程度的利尿剂抵抗。
利尿效果差
心衰的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建议
2018.10.26
充血性表现已晚于血流动力学充血
临床充血

状 体循环充血 (JVD, 水肿) 右室和右房压力增高 肺动脉压力增高
肺功能异常 呼吸肌功能异常 其它因素
呼吸困难
肺泡水肿 在肺血管床重 新分布+间隙水 肿
肺毛压增高(充血) 左室和左房舒张压力增加
二尖瓣返流 左心室舒张压力增加 + 溶液调节障碍
• 纳入110人,随机分为托伐普坦组和安慰剂组。 • 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联用托伐普坦 15mg/d✖️7d。 • 结果提示:托伐普坦和安慰剂相比,显著降低体重,保持液体负 平衡,减轻下肢水肿和颈静脉怒张。安全性良好。
目前推荐托伐普坦用于充血性心衰、常规利尿剂治 疗效果不佳、有低钠血症或有肾功能损害倾向患者。 可与襻利尿剂合用,有协同利尿效果。
3
其他辅助利尿的药物治疗
3.重组人脑钠肽
可与襻利尿剂和托伐普坦联合使用
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首先按1.5-2.0ug/kg给予缓慢静脉冲击(推 注时间最好>1min),之后按0.0075-0.01000ug/kg.min剂量静脉滴注。
血压偏低时不给予负荷量
最大维持量可以达0.0015-0.030ug/kg.min 连续用药视情况可达5-7d。
完整的容量管理流程
1
准确评估容量状态
2
确定容量管理目标
3
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4
制定个体化的容量 管理方案
2
目标确定:
容量管理的目标
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有效纠正容量超负荷
① 将目前体质量与干体质量做比较,将其差值作为减容目标。 ② 可通过尿量或液体平衡作为治疗目标 容量负荷重:尿量 3000-5000ml/d, 每天出入量负平衡约500ml。体质量下降0.5kg/d。 严重肺水肿者,负平衡1000-2000ml/d。甚至可达3000-5000ml/d。 3-5d后,如肺淤血、水肿消退,可减少负平衡量,逐渐过渡到出入量大体平衡。
H2 O
H2O 肾盂
X
V2受体 托伐普坦
水通道蛋白2
3
利尿剂治疗
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普坦类药物)选择性地与位于肾脏集合管血管面的血管加压素
• 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
V2受体结合,导致水通道蛋白2从集合管顶端膜脱落,阻断水的重吸收,增加水排泄,故称为 排水利尿剂。 以排水为主,水排出后,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这样既有利于消除 器官组织水肿,也有助维持血管内的容量稳定。
3
1.什么是利尿剂抵抗?
利尿剂抵抗
定义:存在心原性水肿的情况下,大剂量利尿剂的利尿作用减 弱或消失的临床症状;或尽管利尿剂剂量递增,仍无法充分控 制液体潴留和淤血症状。
2.利尿剂抵抗的诊断标准:
1.使用大剂量利尿剂(静脉应用呋塞米≥ 80mg/d)仍持续 存在淤血。 2.每日口服呋塞米320mg,但72h内尿钠排泄量<90mmol。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
PICCO可测定反映心脏前负荷和肺水肿的指标,敏感性高于压力性指标。
1
劳力性呼吸困难
肺部湿罗音 颈静脉压力 水肿 体重 血钠 尿素氮 利钠肽 胸片淤血ຫໍສະໝຸດ 常见容量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评估方法 优点 缺点
静息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
评估快 反映功能状态
评估快 敏感性和特异性好 评估简便 评估简便 反映预后的指标 反映预后的指标 反映预后的指标 —
血流动力 学充血
左心功能异常(收缩 和/或 舒张)
完整的容量管理流程
1
准确评估容量状态
2
确定容量管理目标
3
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4
制定个体化的容量 管理方案
1
容量状态评估
多维度、多层面进行分析 1.判断总体容量状态,分为容量正常、容量超负荷、容量不足三 种情况; 2.判断容量分布,即是肺循环淤血为主还是体循环淤血为主。 3. 分析血容量增加的组分,即红细胞和血浆容量各占比重。
• 2.心衰患者长期使用托伐普坦的安全性,除了口干和口渴, 其它不良反应
与对照组没有差别,整个研究期维持肾功能正常,没有电解质紊乱。无明显
短期和长期不良反应。 • 3. 该研究是在包含利尿剂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故该研究数据 就不支持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抑制剂代替其他利尿剂。
3
亚洲人群——日本QUEST研究
可能由非心源性原因引起 可能由非心源性原因引起
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 肥胖可干扰 存在水肿不一定存在淤血,需与 颈静脉压力相结合判断 测量值波动较大,体重变化不一 定代表血容量负荷变化 — — 变化延迟: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 影响测量结果 敏感性和特异性差
超声检查
简单
重复检查不现实
1
图1 容量状态评估流程
淤血症状的改善是容量控制达标的直接反映
1
胸片
通过检查和化验判断容量状态
肺上叶血管扩张、肺淤血(敏感性60%,特异性68%) 肺泡间质水肿(敏感性60%,特异性73%) 胸腔积液(敏感性43%,特异性79%)、克氏线提示:容量超负荷。
血液浓缩指标
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血钠等进行性升高,提示容量超负荷已纠正,甚或出现 了 容量不足。
3
利尿剂抵抗的治疗:
⌮ ⌮ ⌮ ⌮ 钠摄入过多者适当限制钠摄入 避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纠正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 纠正低血压状态
利尿剂抵抗
纠正可能影响利尿剂反应性的临床因素:
采取综合性容量管理手段:
⌮ 增加襻利尿剂剂量,更换襻利尿剂种类。 ⌮ 襻利尿剂联用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 ⌮ 改善肾血流:小剂量多巴胺(血压偏低);小剂量硝普钠或硝酸甘油(血压正常者);重组人利钠肽。 ⌯ 血液超滤、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 其他治疗:大量腹水时可行腹腔穿刺引流,降低腹腔内压,改善肾小球滤过率
其他辅助利尿的药物治疗
3.重组人脑钠肽
增强尿钠排泄,抑制交感兴奋和RASS激活、抗增殖、扩张动、静脉血管, 而且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具有加强利尿的作用。
随机对照研究(如FUSIONII、ASCEND-HF、ROSE-AHF)未显示重组人脑钠 肽改善心衰症状、增加尿量、改善肾功能、降低死亡率或再住院率等临床获 益。 常规利尿剂效果不佳者,仍建议尝试使用以改善利尿效果,缓解心衰症 状,可能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利尿剂治疗
根据容量负荷的状态、肾功能的水平、用药的病史及对利尿剂的反应
起始剂量 20-40mg, qd 0.5-1.0mg,qd 10mg,qd 12.5-25.0mg,1-2 次/d 2.5mg,qd 2.5mg qd. 20mg,bid 7.5-15mg,qd 每天最大剂量 120-160mg 6-8mg 100mg 100mg 20mg 5mg 100mg 60mg 每天常用剂量 40-80mg 1-4mg 10-40mg 25-50mg 2,5-10.0mg 2.5-5.0mg 50-100mg 7.5-30mg
中心静脉压(CVP)
右心前负荷(右心室舒张末压力) 正常范围5-12cmH2O,易受左心功能、心率、心脏顺应性、瓣膜功能、肺静脉压等多因素影响。 动态观察CVP变化趋势,不能根据一次测量值判定。
漂浮导管检查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动脉压、心输出量、CVP
低血压、容量状态判断困难时,可行漂浮导管检查 低血压伴有PCWP<14mmHg,适当补液后,如果血压回升、尿量增加、肺内无湿罗音或湿罗音未加重, 提示存在容量不足。 低血压,伴心排血指数明显下降,PCWP>18mmHg,提示肺淤血。
噻嗪类利尿药
作用于远曲小管
抗醛固酮药(保钾利尿药)
作用于集合管肾小管
Na+ 2ClK+
Na+ Cl-
髓袢升 支粗段
醛固酮
H+ K+
Na+ Na+
皮质 集合管
血管加压素 V2受体拮抗剂
作用于集合管
髓质 集合管
H2O
髓袢
肾盂
H2 O 血管加压素
• 传统利尿药:依赖排钠而排水 • 新型普坦类 不依赖排钠而排水-排水利尿剂
慢性心衰:长期维持较稳定的正常容量状态。
完整的容量管理流程
1
准确评估容量状态
2
确定容量管理目标
3
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
4
制定个体化的容量 管理方案
3
容量管理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