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201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3.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及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人格。

第一课时

【自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五四运动时,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âãr bùshě()。

2.他要给我们shuāi wēi()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他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wùwùqiónɡnián(),lìjìn xīn xuâ()。

4.十年艰辛苦,一部“校补”,hârán ()而出。

5.他qián xīn ɡuàn zhù( ),xīn huìshãn nínɡ(),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6.这个方面,情况就jiǒnɡhūbùtónɡ(),而且yìfǎn jìwǎnɡ()了。

7.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diãqǐ(),形势紧张。

8.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qìchōnɡdǒu niú(),声震天地!

9.闻先在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ɡkǎi lín lí(),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10.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ɡāo biāo( )。

三、整体感知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根据这个思路,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这几部分又是怎样衔接的?

【课堂学习】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3.推荐朗读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然后用“”画出相应句子,并批注你的感悟。

示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4.小结:请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

【巩固提升】

一、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划横线部分的意思。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③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⑤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二、(选做)闻一多、臧克家都是诗人,你能各写出他们的一首诗吗?把他们的诗歌抄写下

来,并试着分别做150字左右的评价。

第二课时

【自学指导】

一、研读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2.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

3.研读第二部分,推荐朗读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我认为处写得好,因为”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课堂学习】

一、检查自学导学。

二、写法探究:本文在写作方面有哪些技巧,请你加以概括。

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3.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巩固提升】

一、阅读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

全一致?

2、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

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3、请说说文段中“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句描写的作

用。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用“ ”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2、文中记了三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三件事的内容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过渡句是

4、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

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