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逆作法施工技术通用版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Reverse Construction Methodology)是指在一个高度拥挤、狭窄或是难以进入的空间内建造建筑物的一种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的建筑施工中。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可以将建筑物的建造时间大大缩短,同时也可以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在逆作法施工技术中,建筑工程师将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计划细化到最小的细节,以确保施工的一切都是按照计划进行。

在实际施工中,首先需要将一个大型的混凝土盒子或是钢箱子(称为“盒式结构”)从地面举起,然后缓慢地将其降入到施工现场。

如果所选立面的宽度太窄,无法使用支撑柱,那么就需要采用奇特的支撑结构来保证施工的安全。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不会影响正在进行的交通。

在城市建设中,不论是街道、道路还是高速公路都不能长时间停止交通以进行施工。

这时候,逆作法施工技术就发挥了它的优势。

由于建筑物是在空中建造的,所以不需要影响到道路交通。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区域和范围十分广泛。

从尽可能安全地运用该技术来建造复杂的建筑物,到在繁忙的市中心地带建造大型建筑物,逆作法施工技术都能够为建筑师们提供与传统建筑施工不同的、新的选择。

在逆作法施工技术中,关键是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都是安全的。

由于建筑物在高空中建造,所以设计师和施工队必须确保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保持平稳,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事故和伤害。

然而,尽管逆作法施工技术存在一些难点和风险,但它依然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建筑施工技术,可以为建筑和城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总之,逆作法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可以为建筑设计师和建筑施工师提供新的选择和方式。

同时,鉴于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和风险,设计师和施工队必须特别小心在进行逆作法施工时打磨细节,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事故。

建筑安全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安全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安全逆作法施工技术引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

逆作法是指通过逆向思维,从安全事故的可能原因和发生途径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发生的施工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安全逆作法施工技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一、施工路线规划1. 疏导施工员工和机械设备的通行路线,避免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

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和工作面,确保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通畅通行思路。

2. 设置临时交通标志和警示标志,引导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行进方向,减少违章操作和事故风险。

二、高空施工安全1. 在进行高空施工前,需严格做好工地安全设施的搭建,安装周边围挡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高空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区域前应进行身体检查和体温测量,防止因疲劳或不适导致施工意外。

三、脚手架搭设1. 在搭设脚手架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安装,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防止脚手架倒塌或坍塌引发事故。

2. 在脚手架上工作时,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设备,如安全带、防护网等,以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四、危险区域的标识和封闭1.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封闭区域,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确保施工安全。

2. 在危险工作环境中,如挖土施工、爆破作业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耳塞、安全眼镜等,以防止噪音、粉尘等有害因素对人员造成伤害。

五、设备操作安全1. 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减少故障率和事故隐患。

2.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和酒后驾驶机械设备。

3. 在设备停用和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锁闭操作台和控制柜,避免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六、安全培训和意识培养1.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文档模板范本1. 简介1.1 背景1.2 目的1.3 读者对象2. 逆作法施工技术概述2.1 定义2.2 逆作法的原理2.3 逆作法在施工中的应用优势3. 逆作法施工技术流程3.1 前期准备工作3.1.1 项目立项与规划3.1.2 材料和设备采购3.1.3 人员招募和培训3.2 施工准备3.2.1 现场勘察与规划3.2.2 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3.2.3 施工进度和资源管理3.3 施工过程3.3.1 逆向分析和设计3.3.2 施工方案制定3.3.3 施工过程控制3.3.4 质量检验和验收3.4 施工总结与优化3.4.1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3.4.2 问题解决与经验总结3.4.3 项目完工与交接4.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案例4.1 案例一:逆作法在XX工程中的应用 4.1.1 项目背景与需求4.1.2 逆作法施工方案4.1.3 施工执行与效果评估4.2 案例二:逆作法在XX工程中的应用 4.2.1 项目背景与需求4.2.2 逆作法施工方案4.2.3 施工执行与效果评估5.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风险管理5.1 风险识别与评估5.2 风险控制与预防5.3 风险应急处理6.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法律要求与合规性6.1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6.2 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6.3 合规检查和审计7.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7.1 附件一:施工进度计划表7.2 附件二:施工材料清单7.3 附件三:逆作法施工风险评估报告8.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8.1 名词一:法律名词解释8.2 名词二:法律名词解释。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它主要利用物体的重力来
完成施工的过程,相对传统的顺作法施工技术更为灵活和高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逆
作法施工技术。

第一种逆作法施工技术是挖土机开挖基坑。

在传统的顺作法施工技术中,通常是先向
基坑内施加支撑结构,然后再逐渐开挖土方。

而逆作法施工技术则是先利用挖土机将基坑
挖掘至所需深度,然后再逐步施加支撑结构,使得基坑稳定。

这种逆向的施工方式可以大
大缩短基坑开挖的时间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第二种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屋面防水施工。

传统的顺作法施工技术通常是先在屋顶铺设
保温层和隔离层,然后再进行水泥砂浆的防水处理。

而逆作法施工技术则是先在屋顶铺设
一层防水卷材,再进行保温和隔离层的施工。

这种逆向的施工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水泥浆料
渗透到防水层,提高防水效果。

第三种逆作法施工技术是混凝土浇筑。

传统的顺作法施工技术通常是先将混凝土从地
面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再进行浇筑。

而逆作法施工技术则是先将混凝土通过泵车从施工
现场抽取到地面,再进行浇筑。

这种逆向的施工方式可以避免由于混凝土输送带带来的堵
塞和漏损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逆作法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它通过逆向的思维和工程技术
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并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逆作法施工技术,以提高施工效果。

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一、概况(应用部位及工程量)逆作法是建筑基坑支护的一种施工技术,它通过合理利用建(构)筑物地下结构自身的抗力,达到支护基坑的目的。

逆作法的施工原理是:先沿建筑物地下室周边施工地下连续墙或桩等其他围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相关位置打下或浇筑中间支撑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到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

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顶部支撑。

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

与此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也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此技术应用部位:东扩配套地下室,共3层,面积为7418.03㎡。

二、施工方法及创新点1、配套地下室土方开挖方法及排水本工程场地标高-0.55m,基坑周长约202.6m,基坑面积约2526.36㎡,基坑开挖深度为15.1m,土方量约为38148.036立方。

土方开挖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区”的原则。

结合开挖区域的工程地质、施工场地情况,综合考虑施工总体安排、工期要求等各种因素,确定基坑主要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施工中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开挖过程中认真监测基坑变形,确保施工安全。

地面至地下一层梁板顶板底面的土方采用正作法常规的明挖方法,挖掘机由西往东分层开挖。

地下负一层顶板底面至地下室底板土方采用逆作法的暗挖方法,在地下室各楼板位置留置四个取土口,在地下室负一层顶板每个出土口配置一台长臂挖掘机,直接从出土口挖土装车,并在基坑内配置小挖掘机,将基坑内土方挖至出土口位置,便于长臂挖掘机进行取土装车外运。

基坑在已施工的挡土桩间有高压旋喷水泥浆止水帷幕,在基坑深度范围内除砂层为透水层外,其余土层均为弱透水层。

从主楼基坑挖土过程中,在止水帷幕无渗漏的情况下,坑内的水比较少,在挖土的过程中,在基坑外围设集水井和排水沟。

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入场地内的排水沟,流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道。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逆作法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常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逆向的操作来完成特定的施工任务。

逆作法施工技术具有简化施工流程、缩短工期、提高效率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本质是通过重新思考施工过程的逻辑和操作顺序,将原本的操作顺序和步骤进行颠倒或调整,从而达到更高效的施工效果。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确保每个环节的完成时间和质量,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逆作法施工技术:1. 逆向拆除:传统的拆除工作通常是按照建筑物结构的层次逐层拆除,而逆向拆除则是从顶层开始进行拆除。

逆向拆除可以减少建筑物各层之间的影响,提高拆除效率,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逆向施工:逆向施工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原本在后期施工的环节提前进行,以提高工期的紧凑性。

可以在地下室施工之前就进行装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从而在地下室建设完成后能够快速进行装修工作。

3. 逆向浇筑:逆向浇筑是指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调整,先浇筑高层建筑的楼板,再进行低层建筑的楼板浇筑。

逆向浇筑可以减少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逆向安装:逆向安装是指将原本在后期安装的设备或构件提前安装,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干扰和影响。

在墙体建设之前就提前安装好水暖、电气等管线设备,从而在墙体建设完成后能够快速进行管道的连接和设备的调试。

逆作法施工技术虽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缩短工期,但也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逆作法施工技术还需要与相关施工单位密切合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和任务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求取最佳的施工效果。

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作法施工技术1逆作法施工技术一:利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ﻭ采用逆作法对地下室外墙施工,外墙以连续墙外墙为主的施工程序是:ﻭ(1)地下连续地和中间支承柱在建筑物周边先构筑;(2)要对柱杯口、地下连续墙顶的水平支撑、地下连续地顶部圈梁进行;ﻭ(3)浇筑地下室各层楼板以及隔墙之前,要在顶板下挖土;同时,对已经施工完成的地下室楼板,要承担结构以及地面以上的施工内容;(4)在进行地面以上施工前,还要对地下室基础底板进行浇筑后才能施工。

中间支承柱要根据建筑要求、施工方案、结构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后,确定并布置其位置、数量、截面尺寸及伸人底板以下的长度。

其底板以下的柱身多数是混凝土桩,以上是钢管混凝土柱或是H型钢。

中间支承柱通常施工是与连续墙一同进行,施工方法使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柱,也可以使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大直径套管护壁灌注桩。

在柱与梁板开挖施工前要采用柱端预埋联接筋或预埋钢板等施工方法完成.采用逆作法对地面层梁板结构在封闭的过程施工,称为“封闭式逆作法”,地面上下结构可以同时施工,总工期可以缩短,但是封闭式逆作法受到出土、进料受限制。

与封闭式逆作法相反的还有“开敞式或逆作法",这是梁板结构在敞开下进行施工,产生的效果与封闭式逆作法相反.地下室梁、板墙、结构的浇筑顺序要由上而下进行,刚开挖的土层土质坚硬,模板支撑在土模表面涂抹一层水泥砂浆,再铺一层塑料薄或膜涂一层机油,作为隔离层,充分利用土模提升结构强度;从侧面入仓是经过墙柱浇筑混凝土,顶部的模板呈现的形状是喇叭形;底板的施工要确保地基压实平整,浇筑垫层后绑扎钢筋,同时浇筑混凝土,最后要作内防水层。

逆作法的施工需要在顶部打开几个贯通垂直的运输管道,施工孔洞也可以选择楼梯间或是通风竖井。

选用小型的挖土机进行土方开挖,将土用翻斗车运输至孔2逆作法洞处,再由地面抓斗或提升机械将土提到地面运走。

ﻭ施工技术二:无地下连续墙的逆作法施工无地下连续墙的逆作法施工过程可分为开敞施工和封闭施工两个阶段。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又称为倒序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建筑施工中采用不同于传统施工流程的工序安排方法。

传统的施工工序通常是按照从基础到顶层、从内部到外部的顺序依次进行,而逆作法施工技术则是以与传统相反的顺序进行施工。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并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早地完成一些重要工序,以减少对其他工序的影响,加快施工进度。

在逆作法施工中,施工顺序被重新安排,先进行的工序往往是传统施工中较晚进行的工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逆序施工地下部分。

传统施工中,地下结构通常是开始施工的第一步。

但是在逆作法施工技术中,地下结构可以作为最后施工的一部分。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地下施工对地上工程的干扰,并减少对地下结构的施工时间。

在高层建筑项目中,可以先施工地上结构,然后再进行地下车库的施工。

第二,逆序施工外立面。

传统施工中,外立面施工通常是在建筑结构完成后的最后一步。

但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后,可以将外立面的施工提前进行,以减少对内部工序的影响。

逆序施工外立面可以使外观装饰材料等早些安装完毕,从而可以更早地完工,节省施工时间。

第四,逆序施工机电工程。

传统施工中,机电工程是在建筑主体结构完成后的一项工序。

但是在逆作法施工技术中,可以将机电工程安装提前进行。

这样可以减少安装过程对其他工序的干扰,并提前完成机电系统的调试和运行。

通过使用逆作法施工技术,可以减少传统施工中工序间的相互阻碍和依赖关系,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逆作法施工也存在一些挑战,需要施工方具备较高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计划和调整。

逆作法施工也可能增加一些风险因素,施工方需要谨慎评估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22
建筑安全逆作法施工技术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建筑安全逆作法施工技术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概述
据统计,我国建成的高层建筑累计已超过1.3亿平方米,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已超过200幢。

高层建筑最深的地下室基坑为6层,深度-26.2m。

国外已达13层。

深基坑支护方法很多,而且有的方法尚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一种基坑支护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对施工方案的选择应慎之又慎,否则一旦出现深基坑支护倒塌事故,不仅给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逆作法就是一项近几年发展起来新兴的基坑支护技术。

它是施工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和其他多层地下结构的有效方法。

在国外如美、日、德、法等国家,已广泛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日本的读卖新闻社大楼,地上9层、地下6层。

采用逆作法施工,总工期只用22个月,与日本采用传统施工方法施工的类似工程相比,缩短工期6个月。

又如美国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75层、高203m,4层地下室,用18m深地下连续墙和144根大直径灌注桩作为中间支承柱,用逆作法进行施
工,当该工程地下室结构全部完成时,主楼上部结构已施工至32层。

虽然逆作法的施工工艺和相关理论都取得一定成果,应用也有一定的普及,但目前仍作为一种特殊施工方法应用,主要用于对工程有特殊要求,或用传统方法施工满足不了要求而又十分不经济的情况下。

2. 原理
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

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

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3. 逆作法分类
(1)全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支撑。

楼盖混凝土为整体浇筑,然后在其下掏土,通过楼盖中的预留孔洞向外运土并向下运入建筑材料。

(2)半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中
先期浇筑的交叉格形肋梁,对围护结构形成框格式水平支撑,待土方开挖完成后再二次浇筑肋形楼板。

(3)部分逆作法:用基坑内四周暂时保留的局部土方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抵挡,抵消侧向压力所产生的一部分位移。

(4)分层逆作法:此方法主要是针对四周围护结构,是采用分层逆作,不是先一次整体施工完成。

分层逆作四周的围护结构是采用土钉墙。

4. 工艺特点
(1)可使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在建筑规模大、上下层次多时,大约可节省工时1/3。

(2)受力良好合理,围护结构变形量小,因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亦小。

(3)施工可少受风雨影响,且土方开挖可较少或基本不占总工期。

(4)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

(5)一层结构平面可作为工作平台,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与内撑,这样大幅度削减了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减少了施工费用。

(6)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减少了大开挖时卸载对
持力层的影响,降低了基坑内地基回弹量。

(7)逆作法存在的不足,如逆作法支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高度,如遇较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需另设临时水平支撑或加大围护墙的断面及配筋。

由于挖土是在顶部封闭状态下进行,基坑中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中间支承柱和降水用井点管,目前尚缺乏小型、灵活、高效的小型挖土机械,使挖土的难度增大。

但这些技术问题相信很快会得到解决。

5. 经济效益
采用逆作法,一般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围护墙采用两墙合一的形式,一方面省去了单独设立的围护墙,另一方面可在工程用地范围内最大限度扩大地下室面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

此外,围护墙的支撑体系由地下室楼盖结构代替,省去大量支撑费用。

而且楼盖结构即支撑体系,还可以解决特殊平面形状建筑或局部楼盖缺失所带来的布置支撑的困难,并是受力更加合理。

由于上述原因,再加上总工期的缩短,因而在软土地区对于具有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采用逆作法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般可节省地下结构总造价的25%~35%。

6. 环境效益
(1)噪音方面:由于逆作法在施工地下室时是采用先表层楼面整体浇筑,再向下挖土施工,故其在施工中的噪音因表层楼面的阻隔而大大降低,从而避免了因夜间施
工噪音问题而延误工期。

(2)扬尘方面:通常的地基处理采取开敞开挖手段,产生了大量的建筑灰尘,从而影响了城市的形象;采用逆作法施工,由于其施工作业在封闭的地表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扬尘。

7. 社会效益
(1)交通方面:由于逆作法的采取表层支撑,底部施工的作业方法,故在城市交通土建中大有用武之地,它可以在地面道路继续通车的情况下,进行道路地下作业,从而避免了因堵车绕道而产生的损失。

(2)采用了逆作法,+0.00层平板结构先完成,可以利用结构本身作内支撑。

由于结构本身的侧向刚度是无限大的,且压缩变形值相对围护桩的变形要求来讲几乎等于零。

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支护桩的侧向变形,从而使周围环境不至出现因变形值过大而导致路面沉陷、基础下沉等问题,保证了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3)采用逆作法施工,地下连续墙与土体之间粘结力和摩擦力不仅可利用来承受垂直荷载,而且还可充分利用它承受水平风力和地震作用所产生建筑物底部巨大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从而大大提高了抗震效应。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区,对地震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从建筑业角度来说,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便可将地震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
小,逆作法施工便具有这样的优点,所以在深基坑支护中大量运用逆作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8. 国内应用及前景
推广应用逆作法,能够提高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可以大大节约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防止周围地基出现下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和推广价值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辽宁、上海、广州这类地区应用逆作法施工高层建筑深基坑较多。

较典型的有上海特种基础工程研究所办公楼,位于上海西南角徐家汇天钥桥路。

该建筑物地下2层,地上5层,底板埋置深度为-7.30m。

为了探索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同时施工,以期缩短施工总工期,大楼采用了逆作法施工技术并取得了成功。

又如,由上海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的恒积大厦工程以逆作法施工地下4层、地上22层,基坑深17m,施工仅用了5个月,整个工期明显加快,并减少支撑费用400万元,周边管线沉降仅为15mm,四周道路及民房位移均在5mm以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此在上海地区掀起了一股逆作法热,其后相继有明天广场、京沙住业大厦等数十项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

目前,逆作法已颁列入20xx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各地也陆续公布了地下室逆作法施工工法(YJGF02-96)和(YJGF07-98),由
此可说明逆作法施工已日趋成熟,其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前景乐观。

如果说上个世纪是逆作法起步时期,紧接着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和大量应用之后,如今它正处于技术成熟期,将会有更大发展的全盛时期。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