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的临床应用
白蛋白的临床应用及在营养治疗中的意义

·36·2015年8月医药卫生临床研究白蛋白的临床应用及在营养治疗中的意义陈晓丹汪妤平杨娟程尧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贵州安顺 561000摘要:本文在分析白蛋白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白蛋白在营养治疗中的意义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临床更加了解白蛋白的价值作用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关键词:白蛋白;临床应用;营养治疗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08(2015)08-0036-01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临床研究表明,于营养不良患者而言,大部分有低白蛋白血症伴随,为了使患者体内营养得到补充,一般会给予外源性人体白蛋白,并证实此类营养制剂有着极高的价值作用[1]。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白蛋白的价值作用,鉴于此,本文对“白蛋白的临床应用及在营养治疗中的意义”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 白蛋白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在临床中,白蛋白具备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最为显著的体现三方面:其一,使血容量得到有效扩充。
其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得到有效维持。
其三,具备良好的营养作用。
下面本人就前两种功能进行论述,其营养功能则在后面进行详细论述。
具体内容如下:1.1 白蛋白的血容量扩充功能基于血容量扩充上,基于循环内的每克白蛋白能够与18毫升的水相结合,若白蛋白为5克,则其保留循环内水分的作用等同于100毫升血浆,或者等同于200毫升全血的作用。
有学者[2]以脓毒症为研究研究,发现5%的白蛋白与0.9%的生理盐水对提升组织间隙液体功能有同等之功效;而在血管内容量的提升方面,则白蛋白明显更优。
由此可见,白蛋白属于一类优良的血容量扩充剂,若为低血容量患者,则能够起到快速扩容的功效,同时使患者的心搏量得到有效维持。
对于一些重症患者,如出血性休克患者以及急救创伤性患者,白蛋白均能够起到显效作用。
1.2 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维持功能基于维持胶体渗透压当中,白蛋白约能够展现80%的效果。
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

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由于血源紧张、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血液制品管控加强,导致目前人血白蛋白在全国范围内紧缺,但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得该药的适应症较广泛,同时许多人对其认识存在误区如把白蛋白制剂当作营养品使用,认为其营养丰富,可以增强体质等,导致其不合理应用现象较为严重。
我们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11.1-11.31日及2009年3.1-3.31日时间段内使用的人血白蛋白进行了调查,参照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UHC)制定的关于“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液使用指南”、台湾全民健康保险人血白蛋白使用规定及我国说明书评价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情况。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病例的选择病例选自我院2008年11.1-11.31日及2009年3.1-3.31日时间段内所有使用过50mL 20%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住院病人。
1.2研究方法通过对所选病例进行分析,获取人血白蛋白有关临床应用信息,包括病人年龄、性别、临床诊断、住院科室、用法及用量等。
将以上数据进行统计,总结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现状及特点。
并参照UHC制定的关于“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液使用指南”、台湾全民健康保险人血白蛋白使用规定及我国说明书情况进行对比,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
2结果2.1病人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1.1-31日及2009年3.1-3.31日时间段内共有243例住院病人使用过50mL 20%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共计使用900支。
243名患者中,男性154例(63.4%),女性89例(36.6%),最小9天,最大89岁,其中小于20岁的18例,21~30岁的13例,31~40岁的28例,41~50岁40例,51~60岁56例,大于60岁88例,用药量最多44支,最少1支。
2.2人血白蛋白应用的适应症及临床科室分布我院人血白蛋白使用范围包括22个临床科室,适应症涉及全身各系统及多学科疾病,根据其临床应用情况,大致分为11类疾病,见表1。
白蛋白及临床运用

白蛋白及临床运用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由肝脏合成并在体内起着许多关键功能。
它在调节血浆渗透压和细胞间液的均衡、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多种药物和代谢产物、调节凝血酶原活化、抗氧化和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临床上,白蛋白的测量可以对患者的肝功能、营养状况和疾病风险进行评估,并且白蛋白的补充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首先,白蛋白水平可以用于评估肝功能。
由于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肝脏疾病会导致白蛋白水平降低。
低白蛋白水平可以提示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的存在,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
其次,白蛋白水平还可以用于评估营养状况。
白蛋白是身体的主要蛋白质储备库,它对体内的营养状况非常敏感。
低白蛋白水平常见于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炎症等情况。
通过检测白蛋白水平,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措施。
此外,白蛋白还可以用于预测疾病的风险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低白蛋白水平与心脏病、肾脏疾病、肺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测量白蛋白水平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患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最后,白蛋白还可以作为治疗一些疾病的手段之一、由于白蛋白具有药物运输和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补充白蛋白来治疗低白蛋白血症和伴随的疾病。
例如,在烧伤患者中,白蛋白的补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调节液体平衡,促进创面愈合。
此外,白蛋白还可以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肺部感染等疾病。
总之,白蛋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测量白蛋白水平,可以评估肝功能、营养状况和疾病风险,并且可以通过补充白蛋白来治疗一些疾病。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白蛋白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达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白蛋白的临床应用分析解析

白蛋白的临床应用分析解析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以下是一份超过1200字的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解析。
一、白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白蛋白是一种球形蛋白,由5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其主要功能包括负责血浆渗透压平衡、运输类脂物质、维持血液pH值、参与激素传递以及抗氧化等。
二、白蛋白在危重症监护中的应用1.血浆扩容剂:白蛋白能有效增加血容量,使血压维持稳定,预防和纠正低蛋白血症引起的低血容量状态。
在危重症患者中,白蛋白的使用已被广泛认可。
2.营养支持:白蛋白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能量和热量,同时还可以提供必需氨基酸,促进重要物质的合成。
因此,在危重症患者中,将白蛋白作为营养支持的一部分,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康复能力。
3.治疗性替代治疗:一些疾病或情况下,机体白蛋白合成减少,如肝功能不全、严重烧伤、肿瘤等,此时可以使用白蛋白进行替代治疗,以维持血浆中白蛋白浓度的正常水平。
三、白蛋白在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1.腹膜透析液:使用含有白蛋白的腹膜透析液,可以在腹腔中形成渗透压梯度,促进溶质与毒素的扩散。
白蛋白还可以与小分子物质结合,降低其毒性,减轻肾脏负担,促进毒素的排除。
2.合成免疫吸附材料:白蛋白可以与免疫吸附树脂结合,用于尿毒症患者的血液灌流,去除血液中的毒素和代谢产物。
四、白蛋白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1.肿瘤标志物检测:白蛋白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肿瘤标志物与白蛋白可以形成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的浓度可以反映肿瘤的变化。
2.肿瘤治疗辅助药物:白蛋白可以与化疗药物结合,通过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增加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提高药效和减轻毒副作用。
五、白蛋白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器官移植后的患者常会出现液体潴留和水肿现象,此时可以使用白蛋白进行液体调整和扩容治疗,提高组织的灌注和供氧能力,减轻移植器官的损伤。
白蛋白临床应用

⽩蛋⽩临床应⽤⽩蛋⽩的临床应⽤梁兵1⽥兆嵩2(1.东莞市中⼼⾎站,⼴东东莞 523930;2.⼴州市⾎液中⼼)关键词:⽩蛋⽩胶体液晶体液应⽤治疗⽩蛋⽩是⾎浆中含量最⾼的蛋⽩质,主要作⽤是维持⾎浆中的胶体渗透压。
临床上常见的适应证有:①⼤⾯积烧伤24h后;②急性创伤性休克;③严重感染、创伤所致低⾎容量;④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所致低蛋⽩⾎症;⑤脑⽔肿及⼤脑损伤所致颅内⾼压;⑥肾病综合征所致⽔肿或腹⽔;⑦其他适应证,包括新⽣⼉⾼胆红素⾎症、⼼肺分流术、⾎液透析辅助治疗、成⼈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浆置换等。
根据国外治疗指南推荐,⽩蛋⽩仅⽤于⾎清⽩蛋⽩⽔平极低(<15g/L)的危重患者,若⾎清⽩蛋⽩⽔平在(15~20)g/L的患者病情危重也可以考虑应⽤[1]。
⽩蛋⽩制品都经过加热处理灭活病毒,因⽽临床上应⽤较为安全,但同时⽩蛋⽩价格昂贵、有副作⽤⽽且在某些临床情况下疗效不佳,这使得⼈们不得不对⽩蛋⽩的应⽤重新审视。
⼀直以来,⼈们对其临床应⽤纷争不断,特别是1998年以来Cochrane 创伤组(Cochrane Injuries Group)发表了⼀系列与⽩蛋⽩应⽤相关的系统评价后,⽩蛋⽩的安全问题更成了⼈们关注的焦点。
现将近年来⽩蛋⽩的临床应⽤情况综述如下:1.⽩蛋⽩的⽣理功能1.1 维持⾎浆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与溶液⼤分⼦的数⽬成正⽐,⽩蛋⽩胶体渗透压占总渗透压的80%,主要调节组织与⾎管之间⽔分的动态平衡,因此⽩蛋⽩是维持⾎液胶体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1g ⽩蛋⽩产⽣的渗透压相当于20ml液体⾎浆或者40ml全⾎所得到的⾎流动⼒学效应。
据此推算,100ml 25%的⽩蛋⽩溶液保留循环内⽔分的能⼒相当于500ml⾎浆或1000ml全⾎。
1.2 结合与运输⾎液中的⼩分⼦物质⽩蛋⽩带有19个⾼纯负电荷,因此⽩蛋⽩对⽆机或有机化合物均有很⾼的亲和⼒,并能转运各种离⼦、脂肪酸和激素,⾎浆中全部胆红素都与⽩蛋⽩结合,⽽许多药物亦与⽩蛋⽩结合后转运。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领域。
它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维持体内稳态、调节血容量和血压等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人血白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及作用机制的详细介绍。
一、用途广泛的血浆替代品由于人血白蛋白具有天然血液成分的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血浆替代品中。
在手术、外伤、烧伤等情况下,大量的液体丢失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引发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
通过输注人血白蛋白来增加血容量,维持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达到保护组织器官的目的。
此外,人血白蛋白还常用于肝功能不全、肾功能损害等情况下的蛋白质补充。
二、用于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人血白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剂,可以提高重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常出现蛋白质消耗过快、合成不足等情况,而补充人血白蛋白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
同时,人血白蛋白中的氨基酸对于机体代谢和蛋白质合成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营养状态。
三、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人血白蛋白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对水和钠的重吸收,促进利尿,从而缓解腹水形成。
此外,在腹水引起的有效循环减少的情况下,输注人血白蛋白还能够改善重要器官的灌注,减少循环紊乱的危险。
四、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急性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情况。
人血白蛋白作为一种有效的重要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轻肾脏的负担,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此外,人血白蛋白还能促进氧的传递和组织灌注,有助于减轻急性肾损伤的发展。
五、用于创伤、烧伤等危重患者在创伤、烧伤等危重情况下,患者容易发生蛋白质丢失,导致身体功能受损。
人血白蛋白可以提供营养支持,促进伤口的愈合,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
同时,人血白蛋白还可以维护正常的微循环,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综上所述,人血白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制剂,在临床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白蛋白在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的临床应用

白蛋白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正常更新稳定,每天大约8%; 半衰期10~21天,平均17天。
危重病人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
1.应激时肝脏蛋白合成谱系的改变 :各种 急性相蛋白的合成显著增加,而白蛋白的 合成比例相应降低 。 2.应激时白蛋白在血管内外的重新分布: 漏出至血管外 。
缺啥补啥?
实验方法
两组均不使用合成胶体;
其余治疗根据参与实验的临床医师判定给 予。
观察目标终点
1、28天患者死亡率 2、a 90天死亡率; b 出现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数、ICU住 院时间、整体住院时间; 3、肾脏替代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进行析因分析。
疾病严重程度——SAPS评分;器官功能——SOFA评分(5部分,每部分0-4分)
白蛋白改善脓毒症预后?
Published on March 18,2014,at NEJM
实验背景
Albumin Italian Outcome Sepsis (ALBIOS) study,2008~2012 100个意大利ICU参与,多中心开放性,随 机对照实验 入组1818个严重脓毒症(Sever sepsis)患者
研究结果—患者群体特征
研究结果—fluid treatment
前7天中,白蛋白组患者的晶体液用量显著低于 对照组,白蛋白用量大(均P<0.001); 前7天中,白蛋白组中20%白蛋白用量占全部复 苏用液体量的4.3%(四分位间距,2.9 to 5.8); 前7天里,每日的平均液体量两组无差异 白蛋白组3738 ml [四分位间距, 3174 to 4437] 晶体液组3825 ml [四分位间距, 3205 to 4533]。
白蛋白应用指南

重视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吴国豪--------------------------------------------------------------------------------自1940 年开始应用白蛋白制剂以来,有关白蛋白应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现在,世界各国已逐渐规范了白蛋白的使用指征。
但我国在白蛋白应用上仍存在许多“误区”,临床滥用现象相当普遍。
今年,我国更出现了严重的白蛋白短缺。
因此,规范白蛋白的使用在我国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
临床误区: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误区一:纠正低白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在手术和创伤病人中非常普遍,此类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
目前,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误区之一是将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手术后病人、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病人或危重病人中。
事实上,外科病人术后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下降,造成持续的负氮平衡。
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创伤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产生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
因此,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
此时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若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其原因可能为:①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机体组织细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由于各种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有其特殊性,是由组织细胞自身来合成的,因此外源无法提供。
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质的色氨酸,故营养价值低。
②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 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
③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蛋白临床使用的循证依据
HSA 对于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研究名称 或研究者
H aynes[4]
结论
在心脏手术、非心脏手术、腹水、菌血 症、烧伤等患者, 和晶体液相比, HSA可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脑损伤后, 含 HSA的治疗方案可改善愈后
证据 级别
A
V incent [5]
HSA可明显减少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
1
基 本 理 论 白蛋白临床使用指南 白蛋白临床应用的循症依据 白蛋白临床应用误区及对策
2
3
4
人血白蛋白应用的循症医学评价
人血白蛋白药理作用
1.增加血容量、维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 2.结合与运输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
3.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
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 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美国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
心脏手术
1.晶体溶液应作为体外循环泵的首选溶液。 2.亟须避免发生肺间质积液时,联合使用非蛋白 胶体和晶体溶液效果更好。 3.术后扩充血容量,首选晶体溶液,其次为非蛋 白胶体,最后是白蛋白。
美国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白蛋白不能与光疗同时使用
2.输血时给予白体不能作为白蛋白的替代品
1.当肝功能正常时,只要合理补充足量蛋白质 食物,即可纠正低蛋白血症。 2.由于白蛋白来源于血液,虽然经过处理,但其
中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另有资
料表明,本品不但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
且其中的某些成分 (如制剂中的微量 A- 1酸性
糖蛋白 )反而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1.未严格把握血清清蛋白浓度的用药指征 2.未按照停药指征及时停用人血白蛋白
白蛋白临床使用的循证依据
HSA 在腹主动脉手术中作为液体治疗的有效性
研究名称或 研究者
结论
证据 级别
A
Z avrakidis[6] 目前缺乏临床证据表明腹主动脉手术 中, HSA 作为液体替代治疗优于其他 液体
[6]ZAVRAKIDISN. In travenous fluids for abdominal aortic surgery( Cochrane Review ) [ EB -OL] . In The Cochrane Library , Issuel, 2006. Chichester , UK: John Wiley& Sons , Ltd.
非出血性(分布异常性)休克
1.对于非出血性休克,晶体溶液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2.发生毛细血管渗漏伴肺水肿或严重外周水肿时,使用胶 体溶液之前,成人患者应先给予4L晶体溶液。
3.如果非蛋白胶体溶液存在禁忌,给予白蛋白。
4.对于败血症的患者,应慎用非蛋白胶体和白蛋白。
美国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
烧伤
1.晶体溶液可作最初扩张血容量之用。
美国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
肝硬化和穿刺术
1.肝硬化腹水的成人患者,首选饮食调节(每日限钠2g) 联合利尿治疗。 2.当上述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或腹水(>5L)需行穿刺术 时,可给予白蛋白(每抽取1升腹水补充 6-8 g白蛋白) 或非蛋白胶体溶液。 3.抽取腹水量<3L并且需要扩充血容量的肝硬化患者,晶体 溶液可作为联合治疗。 4.避免单独使用白蛋白治疗未进行穿刺的肝腹水患者或非 肝硬化性窦后性门静脉高压的患者。
白蛋白临床使用的循证依据
吴华、程娟。人血白蛋白在危重患者中应用的荟萃分析 [J]中国药房 2010年第21卷第44期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的误区
1.作为低白蛋白血症病人的营养补充剂 2.提高机体免疫力
3.促进伤口愈合
4.提高患者生存率
5.临床应用缺乏严格适应证 导致不合理使用
普遍存在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的对策
下降。
2.外科手术创伤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 使通 透性增加, 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 导致术后 早期的低蛋白血症。 3.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 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9]。 4.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
[9]BunnF, Alderson P, Hawkins V. Colloid solutions for fluid resuscitatio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3, ( 1):CD001319.
白蛋白临床使用的循证依据
HSA 应用于早产儿的有效性
研究名称或 研究者
Osborn[7] J ardine[8]
结论
未发现 HSA和氯化钠溶液比具有有 意义的临床益处 目前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支持 HSA 可减少低血浆白蛋白的早产儿的 死亡率和并发症
证据 级别
A A
[7]OSBORNDA, EVANSN. Early volume expansion for prevention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very preterm infants (Cochrane Review) [EB-OL]1 In: 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1, 2006.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 Sons, Ltd. [8]J ARDINELA, JENK I NS -MANN I NG S, DAV I ESM W. Album in infusion for low serum albumin inpreterm new born infants ( Cochrane Rev i e w ) [ EB -OL] 1 In The Cochrane Library , Issue1 ,2006.Chichester , UK: John Wiley & Sons , Ltd.
[1].FI NFER S, BELLOMO R, BOYCE N, et al . A comparison of albumin and saline for fluid resuscitation i 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J].N Eng l J Med, 2004 , 350 ( 22) : 2247-22561 [2]W ILKESMM, NAVICKIS R J. Patient survival after human album in administra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Ann Intern Med, 2001, 135(3): 149-1641 [3]ALDERSON P, SCHIERHOUT G, ROBERTS I, et al. Colloids versus crystalloids for fluid resuscit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ochrane Review) [EB-OL]. In The Cochrane Library, Issue 2, 2003, Oxford: Update Software
美国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
肾病综合征
1.单独应用利尿治疗。 2.急性严重性外周水肿或肺水肿的患者利尿治 疗失败时,可短期应用25%的白蛋白联合利尿 治疗。
美国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
血浆置换
1.大量血浆置换(单次>20ml/kg或>20ml/kg/ 周)时可联合使用白蛋白。
2.治疗性血浆置换时,非蛋白胶体和晶体溶液作
白蛋白临床使用的循证依据
研究名称或 研究者 SAFE[1] HSA与晶体液比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死 亡无明显差别 M ahlon[2] HSA 和晶体液对死亡率的影响无显著 性差别 Alderson[3] 在创伤、 烧伤和外科手术患者中, 和 晶体液相比, 研究证据不支持胶体液 可降低死亡的危险度 HSA对危重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结论 证据 级别 A A A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
美国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
出血性休克
1.晶体溶液可以作为首选药物用于扩张血容量 2.成人患者输入4L晶体液后2小时无效,可考虑 非蛋白胶体液。 3.当对非蛋白胶体液有禁忌,可以考虑使用5% 白蛋白。 4.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休克表现,也符 合如上处理原则。
美国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
1.进一步明确白蛋白临床应用指针
2.避免将白蛋白用作一线容量扩充剂用于体 液治疗 3.改进健康观念节约卫生资源 4.发挥临床药师职能,积极为临床医生提供 药品使用的信息,促进合理用药
结
语
目前, 我国人血白蛋白资源严重短缺, 缺乏规范的 白蛋白应用指征, 导致临床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十分普遍 WHO已将HSA从其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 而我国的基本药 物目录中仍列有HSA。目前情况下,对人血白蛋白的临床 应用应结合相关文献和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使用
为经济有效的置换介质,可以替代白蛋白。
Vermeulen LCJr, Ratko T A, Erstad BL, et al. A paradigm for consensus.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Consortium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lbumin, nonprotein colloid, and crystalloid solutions[J]. Arch Intern Med, 1995, 155(4): 373-379.
2.成人患者烧伤后18-26小时内使用的晶体溶液已 超过4L,烧伤面积大于体表面积的30%,加用非 蛋白胶体溶液。 3.如果非蛋白胶体溶液存在禁忌,给予白蛋白。
美国UHC人血白蛋白使用指南
营养干预
1.对于需要营养干预的患者,白蛋白不能作为蛋白质的补 充来源。 2.对于不能耐受肠道喂食的患者,如符合下列各条件,使 用非蛋白胶体则可能获益: a.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于2.0g/dl b.严重腹泻(>2L/d) c.使用短肽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