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危重程度评分系统
危重病人APACHEII评分表 (1)

APACHE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
它经对入ICU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1981年由Knaus等[ Knaus WA,Draper EA,Wanger D P,et al. APACHE Ⅱ: a severity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 Crit Care Med,1985,13 (40): 818-829]提出的APACHE 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 ;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APACHE由APS、年龄及 CPS三部分组成 .APS将 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 0~4分,总分值 0~60分。
危重症患者评估与系统功能监测

✓ 12导联或18导联心电图 ✓ 动态心电图 ✓ 心电示波监测
3.电极置放
标准心电导联电极的置放
❖ 标准肢体导联 ▪ 双电极导联,Ⅰ导联为左上肢(+),右上肢(-);Ⅱ导联为左下肢(+ ),右上肢(-);Ⅲ导联为左下肢(+),左上肢(-)。 加压肢体导联 单极导联,aVR、aVL与aVF导联探查电极分别置于右腕部、左腕部及左足部。 ▪ 胸前导联 ▪ 单极导联,V1电极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4于 左侧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V3于V2与V4的中点,V5于左侧腋前线与 V4同一水平,V6于左腋中线与V4、V5同一水平,V7于左腋后线与第5肋间 相交处,V8于左肩胛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9于第5肋间同水平脊柱左缘, V4R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3R在V1与V4R的中点,V5R于右腋 后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五、脑氧供需平衡监测
❖ 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主要反映整个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状况
❖ 近红外线脑氧饱和度仪监测 主要反映局部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状况
泌尿系统功能监测
一、尿液监测
❖尿量 ❖尿比重 ❖尿渗透压 ❖尿常规检查
二、血生化监测
• 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
正常值是88.4~176.8μmol/L(1~2mg/dl)
• 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
正常值为3.2~7.1mmol/L(8~20g/dl)
• 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
一、无创监测
(一)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 1.无创动脉血压监测
✓ 自动间断测压法(NIBP) ✓ 自动连续测压法
危重病人APACHEII评分表

APACHE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
它经对入ICU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 Knaus WA,Draper EA,Wanger D P,et al. APACHE Ⅱ: a severity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 Crit Care Med,1985,13 (40): 818-829]提出的APACHE 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 ;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
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
APACHE由APS、年龄及 CPS三部分组成。
APS将 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 ,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 0~4分,总分值 0~60分。
ICU常用评分系统

ICU的评分系统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需要医生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尽快采取干预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ICU的评分系统可以给临床提供量化、公平的指标,用以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ICU常用的评分系统有:非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如APACHE II,TISS;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评分,如MODS,SOFA,LODS;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如RANSON,RAMSAY等。
一、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此评分是由Knaus于1981年建立第一代,1985年提出APACHE II,至2005年推出第四代。
APACHE II因为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免费,目前使用最为普遍。
作为重症患者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系统,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APACHE II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生理学评分,共12项。
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
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可动态评价医疗措施的效果,评估病情,预测预后。
二、TISS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是由Cullen 1974年建立,目的是对重症患者进行分类,确定医疗护理的劳动强度,以便安排工作量。
每日同一时间由一名观察者收集资料,确认是否为前24小时内完成的治疗措施,总分应与病情一致,如与APACHE等没有一致,应检讨是否治疗措施适当,不得重复记分,对同一目的进行的多项干预,记录最高分。
三、MODS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arshall于1995年提出,Richard 2001年改良。
其参数少,评分简单,对病死率和预后预测准确。
但其只反映6个常见器官功能的一个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其功能状态,对其它影响预后的因素没有考虑。
重症常用评分系统

重症常用评分系统一、【危重患者镇静深度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概述适用于接受静脉持续镇静患者。
解释1: 镇静不足2 - 4: 恰当5 或6: 镇静过度机械通气患者的Brussels镇静评分概述Brussels镇静评分用于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监护。
镇静水平每4小时评测一次。
二、【危重患者镇痛评分】疼痛评估:疼痛评估应包括疼痛的部位、特点、加重及减轻因素和强度,最可靠有效的评估指标是病人的自我描述。
使用各种评分方法来评估疼痛程度和治疗反应,应该定期进行、完整记录。
常用评分方法有:1.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 VRS):按从疼痛最轻到最重的顺序以0分(不痛)至10分(疼痛难忍)的分值来代表不同的疼痛程度,由病人自己选择不同分值来量化疼痛程度。
2.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用一条100 mm的水平直线,两端分别定为不痛到最痛。
由被测试者在最接近自己疼痛程度的地方画垂线标记,以此量化其疼痛强度。
VAS已被证实是一种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和可靠方法。
不痛疼痛难忍0 1003.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NRS是一个从0—10的点状标尺,0代表不疼,10代表疼痛难忍,由病人从上面选一个数字描述疼痛。
其在评价老年病人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上已获得证实。
0 1 2 3 4 5 6 7 8 9 10不痛痛,但可忍受疼痛难忍4.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 Pain Scale,FPS):由六种面部表情及0-10分(或0-5分)构成,程度从不痛到疼痛难忍。
由病人选择图像或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的程度。
FPS与VAS、NRS有很好的相关性,可重复性也较好。
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5.术后疼痛评分法(Prince - Henry 评分法)该方法主要用于胸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测量。
从0分到4分共分为5级,评分方法如下:表一、术后疼痛评分法分值描述0咳嗽时无疼痛1咳嗽时有疼痛2安静时无疼痛,深呼吸时有疼痛对于术后因气管切开或保留气管导管不能说话的病人,可在术前训练病人用5个手指来表达自己从0~4的选择。
危重病人APACHEII评分表

APACHE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
它经对入ICU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 Knaus WA,Draper EA,Wanger D P,et al. APACHE Ⅱ: a severity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 Crit Care Med,1985,13 (40): 818-829]提出的APACHE 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 ;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
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
APACHE由APS、年龄及 CPS三部分组成。
APS将 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 ,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 0~4分,总分值 0~60分。
危重病人APACHEII评分表 (1)

APACHE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它经对入ICU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 Knaus WA,Draper EA,Wanger D P,et al. APACHE Ⅱ: a severity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 Crit Care Med,1985,13 (40): 818—829]提出的APACHE 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 ;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
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APACHE由APS、年龄及 CPS三部分组成。
APS将 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 0~4分,总分值 0~60分.年龄分值 0~6分,CPS2~5分.APACHE 的总分值为0~ 71分.与 APACHE 不同的是 ,APACHE 要求 12项 APS必须全部获得,以排除因将所缺参数项视为正常所带来的误差.此外,APACHE 还提出了计算每一个患者死亡危险性 (R)的公式:In(R/1—R) =—3。
(整理)ICU常用评分系统.

(整理)ICU常⽤评分系统.ICU的评分系统重症患者病情危重,时间紧迫,需要医⽣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尽快采取⼲预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ICU的评分系统可以给临床提供量化、公平的指标,⽤以评价疾病严重程度。
ICU常⽤的评分系统有:⾮特异性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如APACHE II,TISS;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评分,如MODS,SOFA,LODS;特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如RANSON,RAMSAY等。
⼀、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急性⽣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此评分是由Knaus于1981年建⽴第⼀代,1985年提出APACHE II,⾄2005年推出第四代。
APACHE II因为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免费,⽬前使⽤最为普遍。
作为重症患者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系统,分值越⾼,表⽰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
APACHE II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
A项:急性⽣理学评分,共12项。
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
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可动态评价医疗措施的效果,评估病情,预测预后。
⼆、TISS治疗⼲预评价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是由Cullen 1974年建⽴,⽬的是对重症患者进⾏分类,确定医疗护理的劳动强度,以便安排⼯作量。
每⽇同⼀时间由⼀名观察者收集资料,确认是否为前24⼩时内完成的治疗措施,总分应与病情⼀致,如与APACHE等没有⼀致,应检讨是否治疗措施适当,不得重复记分,对同⼀⽬的进⾏的多项⼲预,记录最⾼分。
三、MODS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arshall于1995年提出,Richard 2001年改良。
其参数少,评分简单,对病死率和预后预测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评分系统
一、APACHE Ⅱ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系统
二、GCS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
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
四、Murray肺损伤评分
五、SOFA评分
六、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
七、急性肾损伤KDIGO分级
一、APACHE II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
A. 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如下表所示
B.年龄评分:
年龄≤4445-5455-6465-74≥75
评分02356
C.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病史或免疫抑制,应如下评分:
①非手术或急诊手术后患者—5分;
②择期术后患者—2分。
定义:器官功能不全和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必须在此次入院前即有明显表现,并符合下列标准:
●肝脏:活检证实肝硬变,明确的门脉高压,既往由门脉高压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或
既往发生过肝脏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昏迷。
●心血管系统: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第四级。
●呼吸系统:慢性限制性、阻塞性或血管性疾病导致的严重活动受限,如不能上楼或从
事家务劳动;或明确的慢性缺氧、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肺动脉高压(>40mmHg),或呼吸机依赖。
●肾脏:接受长期透析治疗。
●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接受的治疗能抑制对感染的耐受性,如免疫抑制治疗、化疗、放
疗、长期或最近大剂量类固醇治疗,或患有足以抑制对感染耐受性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AIDS。
APACHE II评分总分=A+B+C
意义:APACHE II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预测住院死亡率越高。
二、GCS评分(Glasgow 昏迷评分)
GCS评分= ①+②+③
气管插管/切开患者GCS评分=①+③+ETT
意义:GCS评分越低,昏迷程度越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越高。
三、谵妄评估量表(CAM-ICU)
ICU意识紊乱评估法(CAM-ICU)是一种有效和可靠地的谵妄监测工具。
第一步,评估镇静状态(Richmond 躁动镇静量表,RASS)
如RASS得分-3~+4,进行下一步评估
谵妄评估:
注:特征1+2+3或1+2+4为阳性,即说明患者存在谵妄。
四、Murray肺损伤评分
注:X线胸片以心脏为中心,将肺野分为4个象限;顺应性的测定必须在自主呼吸基本消失(镇静/肌松状态下)、定容控制通气时进行。
总评分=各参数评分之和/所采用参数数目之和,最高分为4分,最低分为0分;
意义:总评分0为无肺损伤,0.25-2.5分有轻微-中度肺损伤,2.5分以上为严重肺损伤。
五、SOFA评分
SOFA(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用于评估6个主要脏器的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肾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和凝血系统)。
评分为入ICU当天及之后每天进行,由于SOFA评分每日进行并随着患者脏器功能情况有所变化,故可用于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并可以预测患者在ICU的最后结局。
六、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
包括入院时参数(5个)和入院后第一个24小时(6个)参数。
RANSON≥3分,即可诊断为重症胰腺炎。
七、急性肾损伤KDIGO分级
. . . . .
KDIGO(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组织2012年3月发布了《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提出的AKI定义为①48小时SCr上升≥0.3mg/dl(≥26.5μmol/L),或②7天SCr≥1.5倍基线值,或③连续6小时尿量<0.5ml/(kg﹒h)。
KDIGO指南还提出了相应的分级标准,在SCr和尿量的分级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应采用较严重的等级。
. . 优质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