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本科毕业论文完整版

化工本科毕业论文完整版
化工本科毕业论文完整版

聚氨酯合成原料研究进展

摘要

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最基本聚氨酯合成的原料及其特点以及聚氨酯的品种类型和聚氨酯产品的主要应用。包括了聚氨酯粘胶剂、聚氨酯涂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密封胶、聚氨酯纤维、聚氨酯橡胶及聚氨酯漆等。另外还对它们在生活中各方面的具体使用做了概述。涵盖了聚氨酯的合成原理、合成方法及合成工艺。并对合成聚氨酯原料的性质、用途、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对我国聚氨酯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领域分布作了分析。同时对世界聚氨酯及其原料工业的现状及进展有所描述。

关键词:聚氨酯,原料,合成,应用,进展

Pu synthetic raw material research progress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basic synthesi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polyurethane materials and polyurethane breed type and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polyurethane products. Including the polyurethane adhesive, polyurethane coating, 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s, pu synthetic leather, pu sealants, polyurethane fiber, polyurethane rubber and polyurethane paints. In addition to them in the life all aspects of the concrete use is given. Covers the polyurethane synthesis theory, synthesis method and synthetic process. And polyurethane materials to the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synthetic methods are studied discu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polyurethane field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Meanwhile to the world of its raw material industry polyurethane describ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polyurethane, raw materials, application, polyurethane, progress

目录

前言 (1)

第1章概述 (2)

1.1聚氨酯发展简史 (2)

1.2聚氨酯的类型品种 (3)

1.2.1聚氨酯粘胶剂 (3)

1.2.2聚氨酯涂料 (4)

1.2.3聚氨酯泡沫塑料 (5)

1.2.4聚氨酯合成革 (5)

1.2.5聚氨酯密封胶 (5)

1.2.6聚氨酯纤维 (6)

1.2.7聚氨酯漆 (7)

1.2.8聚氨酯橡胶 (7)

第2章聚氨酯合成原料 (9)

2.1 异氰酸酯 (9)

2.1.1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9)

2.1.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10)

2.1.3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 (12)

2.1.4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12)

2.1.5其它异氰酸酯(HDI等) (13)

2.2多元醇 (13)

2.2.1聚酯多元醇 (14)

2.2.2聚醚多元醇 (14)

2.3扩链剂 (16)

2.4催化剂 (17)

2.5助剂 (17)

第3章合成方法与工艺 (19)

3.1聚氨酯合成方法 (19)

3.1.1两步法合成工艺 (19)

3.1.2一步法合成工艺 (20)

3.2聚氨酯合成原理 (21)

第4章聚氨酯应用 (22)

4.1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4.2各种聚氨酯材料的具体应用 (22)

第5章世界聚氨发展及其原料工业的现状及进展 (26)

5.1聚氨酯是有发展前途的合成材料 (26)

5.1.1市场分析和进展 (26)

5.1.2原料工业现状 (27)

5.1.3中国聚氨酯工业现状 (29)

5.1.4我国国内PU区域分布格局将逐渐形成 (29)

5.2可再生原料生产聚氨酯将成必然趋势 (30)

结论 (31)

谢辞 (32)

参考文献 (34)

附录 (35)

外文资料翻译 (36)

前言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简称PU),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1-2]。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聚氨酯大分子中除了氨基甲酸酯外,还可含有醚、酯、脲、缩二脲、脲基甲酸酯等基团。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质的产品,一般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类。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合成革、胶粘剂和涂料等,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轻工、纺织、石化、冶金、电子、国防、医疗、机械等众多领域。1937年德国Otto Bayer教授及其同事首先发现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进行加聚反应可制得聚氨酯,并以此为基础进入工业化应用,英美等国1945~1947年从德国获得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技术于1950年相继开始工业化。日本1955年从德国Bayer公司及美国DuPont公司引进聚氨酯工业化生产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聚氨酯工业开始起步,从80年代以来尤其近30多年发展较快。

第1章概述

1.1聚氨酯发展简史

聚氨酯的主要原料是异氰酸酯,在自然界是不存在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最早出现的异氰酸酯化合物是1849年由德国化学家Wurtz采用硫酸烷基酯与氰酸钾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得的烷基异氰酸酯[3]:R2SO4+2KOCN—2RNCO+K2S04;1850年Hofmann采用二苯基草酰胺合成了苯异氰酸酯:[-C6H5-NHCO-]2—2C6H5-NCO+H2;1884年Hentschel用胺或(铵)盐类与光气反应制成异氰酸酯,该反应为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6年,德国化学家拜洱教授及其同事们在研究异氰酸酯的加成聚合反应过程中,首先合成出了含有氨基甲酸酯特性基团的化合物,在二战期间,德国与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尼龙新材料展开竞争,对有机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加成聚合反应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合成出了最早的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并成功地制备出类似尼龙的合成纤维,在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发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弹性体、涂料等产品。在此期间,作为技术高度保密的聚氨酯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在德国悄然展开,奠定了聚氨酯材料的基础。与此同时,美国和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也对异氰酸酯的加成聚合反应制备聚氨酯做了许多基础研究。二战后,美国加快了对聚氨酯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1947年美国杜邦公司和孟山都公司建立了生产甲苯二异氰酸酯的试验性生产装置,合成了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并在飞机上进行了使用。

促进聚氨酯工业化生产飞速发展,有三大技术上的突破,其一是在1952年,德国拜耳公司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开发出了聚酯型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和相应的工业连续化生产装备,生产出重量轻,比强度大的新型材料,奠定了聚氨酯材料大量使用的基础;其二是在1954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了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多元醇基础原料方面,彻底改变了由煤化工为基础的聚酯多元醇原料体系,转向了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聚醚多元醇原料体系,这类氧化烯烃的工业化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生产工艺简单、

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 10000吨甘氨酸的生产工艺设计 作者姓名:乔培国 学科、专业:化工应用技术 学号:091652109 指导教师:郭文婷 完成日期: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年产10000吨甘氨酸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甘氨酸是结构最简单的α—氨基酸,它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农药、医药、食品、饲料以及制取其它氨基酸,合成表面活性剂等。甘氨酸的生产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氯乙酸氨解法和施特雷克法。在国内,由于技术、原料等原因,大都采用氯乙酸氨解法。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对年产1万吨甘氨酸的车间工艺进行设计和优化,本设计简要介绍了甘氨酸的主要用途,国内外的生产情况,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本设计选用了氯乙酸氨解法,采用间歇式的生产方式,初步设计要求年产量1万吨,参照了许多文献及数据,对整个生产过程做了物料衡算,主要设备进行了热量衡算,并对主体设备氨化合成釜进行了设计,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对车间进行了布置和规划。 设计经多次修改和调整,得到许多数据和能控制的工艺参数,所得到的产品理论上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甘氨酸,生产工艺,收率,氯乙酸氨解

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 GLYCINE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ABSTEACT Glycine is the most simple structure of the α-amino acids, it's use is very extensive, mainly for agricultural chemicals, pharmaceuticals, food, feed and other production of amino acids, synthetic surface-active agen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of produce Glycine, the main solutions are ammonia and Chloroacetate Streck law. At home, because of technology,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reasons, mostly use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optimize the workshop process of an 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 Glycine ,The design gives a briefing on the process of the main purposes of glycine, at home and abroad, produc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he design chose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and use intermittent mode of production. preliminary design requirements of annual 10,000 tons, Searched a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data, to do the material balance of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to do the heat balance of major equipment and designed the main equipment amination of reactor , optimize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 After repeated modifications and adjustments, got many data and to be able to get control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hich are theoretically in line with the product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glycine, production process, yield,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化工本科毕业论文完整版

聚氨酯合成原料研究进展 摘要 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外最基本聚氨酯合成的原料及其特点以及聚氨酯的品种类型和聚氨酯产品的主要应用。包括了聚氨酯粘胶剂、聚氨酯涂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密封胶、聚氨酯纤维、聚氨酯橡胶及聚氨酯漆等。另外还对它们在生活中各方面的具体使用做了概述。涵盖了聚氨酯的合成原理、合成方法及合成工艺。并对合成聚氨酯原料的性质、用途、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对我国聚氨酯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领域分布作了分析。同时对世界聚氨酯及其原料工业的现状及进展有所描述。 关键词:聚氨酯,原料,合成,应用,进展

Pu synthetic raw material research progress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basic synthesi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polyurethane materials and polyurethane breed type and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polyurethane products. Including the polyurethane adhesive, polyurethane coating, 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s, pu synthetic leather, pu sealants, polyurethane fiber, polyurethane rubber and polyurethane paints. In addition to them in the life all aspects of the concrete use is given. Covers the polyurethane synthesis theory, synthesis method and synthetic process. And polyurethane materials to the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synthetic methods are studied discu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polyurethane field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Meanwhile to the world of its raw material industry polyurethane describ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polyurethane, raw materials, application, polyurethane, progress

化学化工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等文件材料

一、化学化工学院毕业论文规范 (一)文本内容要求 设计(论文)的字数在8000字左右,并应附有不少于200汉字的中、外文摘要及5个以上的中、外文关键词。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汉字。设计说明书(论文)应独立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1、封面(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2、目录 3、引言 4、中、外文摘要、关键词 5、正文 6、参考文献或资料 7、附录或后记 (二)撰写规范化要求 1、书写要求:设计说明书(论文)应使用A4纸打印。 2、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3、图纸要求:毕业设计图纸应使用计算机绘制,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完成后应按规定叠好。 4、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用计算机绘制。 5、参考文献、资料要求:文献按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期)、页列出。书按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年份、版次、页码顺序列出。 (三)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格式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应按规定格式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为A4。 2、摘要:中文摘要用小四宋体字,英文摘要用四号“TimesNewRoman”字型。 3、目录: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用黑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之间用“……”相连。 4、正文要求:标题采用小二号黑体字,章节题目采用小三号黑体字,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英文采用TimesNewRoman)。章节题目间、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 5、页面设置:单面打印:上2cm,下2cm,左2.5cm,右1.5cm,装订线0.5cm,页眉1.2cm,页脚1.5cm。页眉以小五号宋体字键入“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居中。页脚插入页码,居中。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行间距为22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标题可适当选择加宽,设置为:段前、段后均为3磅。 6、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正文章节序号、所有文字、图表、公式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科学论文的要求和规定。 7、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 期刊文献的格式:[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图书文献的格式:[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版次、页码。 8、毕业设计(论文)打印完成后,将电子文本[注明毕业设计(论文)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等]和纸质文本各交一份至学院教务秘书(科研秘书)保存。 (四)、装订格式: l、学校统一的硬皮夹封面 2、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卡 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5、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表(评上校级优秀的) 6、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独立成册) 7、外文译文及原文影印件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题目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应用化学毕业论文题目: 激活心交感传入神经纤维和急性心肌缺血对室旁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Asia1型FMDV前导蛋白的BHK-21亚细胞定位及其所致细胞蛋白质组变化研究 吐哈油田污水处理技术评价与对策研究 大豆油的非均相环氧化研究 萨北油田结蜡机理及熔蜡实验研究 罗丹明B-大环多胺缀合物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化学计量学速差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在某些食品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广西兴安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种分离正常成年大鼠肝脏祖细胞新方法的研究 表面活性剂溶液胶束聚集数与流变特性和减阻效率研究 维生素C诱导人胃癌细胞株MKN45凋亡机制的研究 汉防己甲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放射增敏性研究 吉非替尼联合替莫唑胺对人胶质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东太湖内源氮、磷释放及两种沉水植物净化作用的研究 Tm和Dy掺杂的YSZ涂层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1,3-二(2-吡啶基)脲对根瘤菌结瘤特性的影响 多肿瘤标记物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关性分析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 HBsAg定量检测在慢乙肝自然史中的研究 学习环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研究 EDTA表面改性增强BiFeO_3活化H_2O_2降解双酚A的研究 含三嗪环磺酸盐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一维氮化铟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物性研究 相思藤水提物对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羌活的质量评价及药效学研究 有机表面活性剂对FePt纳米颗粒磁性能的影响 绿色高效合成吡喃并喹啉衍生物的研究 荧光探针与药物分析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冬小麦产量与蒸发量相关性研究的安阳节水农业探讨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血皮质醇、ACTH、11β-HSD2水平变化的研究卵泡液中抗苗勒氏管激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异常相关性研究颅脑创伤后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探讨 燃气轮机燃烧室污染生成的数值分析 纳米光纤探针制备及其在基于SPR光纤传感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论90nm以下浅沟槽隔离工艺的实现 超声辐照下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酸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天然产物/中药的代谢相互作用与药效和安全的体外研究 二芳炔硫醚类化合物的一锅合成研究 肝癌HepG2细胞IER5基因低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辐射效应研究 迷迭香酸抑制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白藜芦醇苷对大鼠脑缺血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 精细线路多层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1当下的发展水平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第一,生产的效率低下。就我国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存在一个盲区,重点就在于生产的效率较低。 在化学工程的研究的过程中,生产技术首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境污染的现象依旧没有被制止。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的化学生 产的实验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做不到理想的反应,反应现象达不 到预计的效果。在这一系列的生产实验的过程中,事实上,环境污 染的现象已经在悄然的发生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残留物、化学实 验败北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污染。实验过程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十分的严重,经济浪费更是不在话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化学产品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第二,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化学污染在当下我国的环境污染的 比重中占了较大成分。重工业,尤其是金属工业所产生的污染现象 尤为严重。在对水资源的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废弃水中的金属含量 严格的超过了安全性能的指标。水资源的污染,也会对地下的土质 产生影响,而土质又会影响农业的产值,这样看来,化学生产所造 成的污染现象是严重的。另外,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废弃水的直 接排放,给自然环境同样造成了污染。第三,化学工程的不连贯性,很容易生产的间断性,从而影响生产的进度,尤其是当它发生了不 合理的间断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整个生产的过程产生影响。由此看来,生产效率的低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生产的不合理的 间断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阻碍着化学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我国化工生产工艺解析 从上文中,对于我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化工生产工艺还不是非常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化学的生产工艺需要有哪些改进呢?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采取哪些最 新的化学生产工艺能够降低化学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呢?第一,化学生

2011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设计[1]

2013届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汽车防冻液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设计 班级:精化1001班 姓名:黄垂能 学号:201000191029 指导老师:曾腊梅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摘要 内燃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一个由汽缸、夹套与水箱组成的液冷式密闭循环体系。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及车辆的使用寿命。防冻液是内燃机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主要由防冻剂、缓蚀剂、消泡剂、着色剂、防霉剂、缓冲剂等。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防冻液具有较低的冰点和较高的沸点,还应具有较好的金属防腐性、防气蚀性、防结垢性,以及对环境污染小或不污染环境,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等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为了开发研制汽车防冻液,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介绍了汽车防冻液的性能特点、组成;2、分析脲基润滑脂在制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原料选择、工艺条件和工艺流程;3、讨论了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制备工艺和后处理工艺等影响脲基润滑脂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防冻液制备性能影响因素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一)世界润滑脂的发展趋势及我国润滑脂的现状与差距 (1) 1、国外润滑脂的应用现状 (1) 2、润滑脂的发展趋势 (2) 3、我国润滑脂现状及差距 (2) (二)聚脲润滑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2) 1、聚脲润滑脂的主要性能特点 (2) 2、聚脲润滑脂的各项应用 (3) (三)聚脲润滑脂的毒性分析及对策 (5) 1、脲基润滑脂的组成 (5) 2、脲基润滑脂的毒性分析 (6) 3、降低脲基润滑脂毒性的对策 (8) 第二章聚脲润滑脂的研制 (9) (一)选择制备聚脲润滑脂的原料 (9) 1、基础油的选择 (9) 2、异氰酸酯的选择 (9) 3、有机胺的选择 (10) (二)探讨脲基润滑脂的工艺条件 (13) 1、反应温度 (13) 2、异氰酸酯的加入速度 (13) 3、炼制温度对脲基润滑脂结构和滴点的影响 (14) 4、研磨条件的选择 (14) 5、复合添加剂的选择 (15) (三)聚脲润滑脂的生产工艺 (15) 第三章影响脲基润滑脂性能的因素 (17) (一)基础油的影响 (17) (二)稠化剂的影响 (17) 1、异氰酸酯的影响 (17) 2、有机胺的影响 (17) (三)添加剂的影响 (18) (四)制备工艺的影响 (18) (五)后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 (18) 第四章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埻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8. 信息时代的化学教育前景 9. 关于化学发展的历史分期探讨 10. 现代化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1. 论中学历史教材中应增加科学史的仹量的必要性 12. 化学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3.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14. 提高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 15.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6. 略论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17. 略论课埻提问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18. 略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9. 如何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20. 浅谈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1.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 22. 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实践及思考 23. 浅谈数学知识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24. 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25.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26. 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27.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方法 28. 化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29. 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30. 计算机辅劣教学在化学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31. 课埻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32. 论中学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法 33. 优化课埻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34.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埻教学效率 35. 在化学教学中倡导创新精神 36. 中学化学课埻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的途径探索 37.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38. 从教学理念更新到教学行为探索 39. 环境教育与中学化学教学 40. 浅谈中学化学计算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4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及环境影响分析 42. 浅谈我国中学教育模式与高考制度的关联性及利弊 43.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 44. 中学生的早恋调查及分析 45. 中学厌学的家庭、社会原因分析 46. 义务教育阶段对辍学生的对策研究 47.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48. 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劢手能力 49.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0. 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研究 51. 浅议大气臭氧层破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2. 浅议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53. 浅谈村、镇建设的规划与耕地保护 54. 浅议化学兴趣(提高)班教学的组织与实践 55. 乡村化学教材的编排与使用调查研究 56. 启发性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实践 57. 环境保护兴趣组的组织与实践 58. 大气污染物(如粉尘)对农作物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化工本科毕业论文综述

聚氨酯合成原料进展 摘要 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最基本聚氨酯合成的原料及其特点以及利用淀粉、松香、植物油、纤维素、木质素等生物质原料用合成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以生物质替代石化原料,可以改善聚氨酯泡沫塑料生物降解性等性能,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重点对以木质素为原料合成聚氨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以及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理及工艺进行了概述。对我国聚氨酯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领域分布作了分析。同时对世界聚氨酯及其原料工业的现状及进展有所描述。 关键词:生物质,木质素,聚氨酯泡沫塑料,水性聚氨酯合成,进展

英文题目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basic synthesi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polyurethane materials using starch, and rosin, vegetable oil, cellulose and lignin in synthetic ammonia ester foam biomass materials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stics. Biomass alternative to petrochemical materials, can improve 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s biodegradation, such as performance, can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Key to the polyurethane lignin as raw material research progress of our country is discussed, And the synthesi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principles and process were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olyurethane field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Meanwhile to the world of its raw material industry polyurethane describ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biomass,Lignin,Polyurethane foam plastics,Th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synthesis,progress

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5万t/aPVC生产装置——合成转化工段单体 合成工序的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吕霁桐 学号2011011456 系、年级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院201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 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由指导教师根据中盐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PVC厂)氯乙烯单体合成工序的生产工艺来确定的。 目的: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与设计,结合毕业实习,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实践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技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意义(包括应用前景): 聚氯乙烯(PVC)的易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水汽低渗透性好,此外,综合机械性能、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隔热、消声、消震性好,是性价比最为优越的通用型材料。因此用途极为广泛,可用来生产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材料、日常消费品等,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电讯和包装等各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塑料制品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品种之一。2002年世界总产能约为3400万吨,消费量约为2800万吨;2009年世界生产能力已上升到约3900万吨,需求量约为3700万吨;2010年世界生产能力为4300万吨,需求量4200万吨。尽管目前世界对PVC生产和制品的环保制约政策越来越严厉,但由于性能优良,生产成本低廉,仍具有较强的活力,特别在塑料门窗、塑料管道等建材领域。 我国聚氯乙烯(PVC)工业起步于50年代,第一个PVC装置于1958年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资,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1]。到目前为止,我国有PVC树脂生产企业80余家,总生产能力达220万吨/年。PVC由氯乙烯(VCM)聚合而成,工业生产一般采用4种聚合方式:悬浮法、本体法、乳液法和微悬浮法。其中悬浮法PVC树脂产量最高,占80%。VCM悬浮聚合是以水为介质、加入VCM、分散剂、引发剂、pH值调节剂等,在搅拌和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聚合。现在,国内引进PVC生产技术及设备的项目有二十项左右,其中生产能力最大的两套设备是上海氯碱股份有限公司和齐鲁总公司

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

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工艺研究以及其供需现状 姓名李程 学号 1201130428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班级 1304 指导教师孙娜 完成时间 2016-1-2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2) 1关于甲烷 (2) 2烷的获取---深冷分离 (2) 2.1工艺流程原理 (3) 3甲烷燃烧 (4) 3.1燃烧反应的反应焓与光子数量、波长之间的关系 (4) 3.2甲烷燃烧反应机理 (4) 3.3甲烷燃烧火焰的反应温度 (4) 4甲烷催化 (5) 4.1甲烷燃烧反应机理 (5) 4.2硫化物和水蒸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 4.3催化剂 (5) 4.4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6) 4.5甲烷燃烧催化剂体系 (7) 5结束语 (10) 主要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内容摘要: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情况、工艺技术、产品应用以及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了该产品的价格趋势及竞争能力,对发展我国氯化聚氯乙烯工业提出了建议。介绍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性质特点、生产及加工方法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氯化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市场前景

前言: 氯化聚氯乙烯(CPVC)是以氯气和聚氯乙烯(PVC)为原料的耗氯产品,具有抗腐蚀、耐老化、难燃、电性能良好等特点。(PVC)硬制品安全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60而℃,而氯化聚氯乙烯硬制品可在接近100℃的温度下长期使用,氯化聚氯乙烯是能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下长期使用的为数不多的聚合物之一。氯化聚氯乙烯不仅在常温下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而且在较高温度下仍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耐化学药品性,性能优于PVC和其它树脂。另外,氯化聚氯乙烯的机械强度是PVC的1.5倍, pp和ABS 的2倍,特别是在100℃的温度下,氯化聚氯乙烯仍能保持很高的刚性,可充分满足在化工生产中对设备及管道等的要求。并且,氯化聚氯乙烯不受自来水中余氯影响,不会出现裂痕和崩漏。因此,氯化聚氯乙烯管道非常适用于民用冷热水管系统。氯化聚氯乙烯产品在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水相悬浮法生产。并已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一些传统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电器和粘合剂等领域,尤其是冷水和热水管线分布系统和配件,以及控制液体化学品的阀体等的生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氯化聚氯乙烯应用体系。氯化聚氯乙烯产品在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水相悬浮法生产。并已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一些传统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电器和粘合剂等领域,尤其是冷水和热水管线分布系统和配件,以及控制液体化学品的阀体等的生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氯化聚氯乙烯应用体系。目前,我国的氯化聚氯乙烯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部分企业仍采用污染严重的溶剂法生产。由于不能满足国内工业和民用管材的要求,我国每年需从美、日等国大量进口高质量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用于硬制品生产或直接进口管材、阀门等硬制品。另外,受国

化工毕业设计论文

中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表 题目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学生姓名燕中飞 指导教师刘广义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化工0405 教务处制

中南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题目类型[1] (2) 题目来源[2] (1)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从 2008.1.25 至 2008.6.13 1.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4016”的资助。 (1)多官能团的酰基硫脲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同时可作为贵金属的优良 螯合剂、硫化矿浮选高效捕收剂。论文要求通过系统的文献查阅,了解和掌握酰 基硫脲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2)论文以对苯二甲酰氯、硫氰酸盐、有机胺、相转移催化剂等为原料合 成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主要考察溶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酰基 硫脲类化合物收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和工艺路线。在此基础上,考察对 苯二甲酰基二硫脲与铜、铁、铅、锌等离子的作用及其浮选性能。 (3)通过红外光谱对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4)撰写本科毕业论文。 (5)翻译一篇3000字以上的英文专业论文。 (6)通过毕业论文的研究,要求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综合 运用专门知识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1]题目类型:(1)理论研究(2)实验研究(3)工程设计(4)工程技术研究(5)软件开发 [2]题目来源:(1)教师科研题(2)生产实际题(3)模拟或虚构题(4)学生自选题

2.主要参考资料 检索关键词:(中英文) 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对苯二甲酰基二硫脲(p-phenylenedicarbonyl bis(thiourea)),对苯二甲酰氯(terephthaloyl chloride),合成(synthesis) 检索途径: (1)中国学术期刊网;(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3)Elsevier Science;(4)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5)美国化学会(ACS) 主要参考文献:(给出几篇关键性的具体文献,最多3-4篇即可) (参考文献格式: [1] 李英俊,张治广,靳煜,等. 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化学学报,2007,65(9):834-840. [2] Hugo Camenzind,Peter Nesvadba. Lubricant composition[P]. 美国,US5629440,1995-6-7 3.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所)主任(签名) 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大专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大专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一: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系统论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设计越发现示其重要的行业价值,设计师必须以更 开阔和创新的设计思路去迎接市场挑战。本文分析了系统论的概念、基本思想,通过对系 统设计对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介绍和探究,阐释了系统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运用 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系统;系统论;工业设计;应用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个有序元素的集合。系统论是以系统整体 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已被广泛地用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工业设计也 不例外,系统论为设计师提供了全面考察和分析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及分析方法。 1系统论的概念和思维方法 系统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即部分构成整体。早在古代,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 会的过程中,已经萌发了各种各样的对世界进行整体性认识的系统观点和思想,这些观点、思想经过总结、整理和加工上升到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层面。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由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先提出的。[1]他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一般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系统和环境等等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贝塔朗菲的思想之所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多样化学 科性质,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整合之力的深刻洞察的思想,启发着后人用整体的理念来看待 世界及解决问题。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 统的功能、结构及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2]系统论是一种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并作为探寻设计方法的指 导方向。 2系统论在工业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科特勒和拉思是这样评价设计的“:设计师通过对主要设计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来寻 求消费者满意度和公司盈利最大化的过程。”商业模式的变化往往要求设计也要有及时的 响应。[3]工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演化和扩充,下 文就是系统论设计方法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的研究总结。 2.1产品系统设计 系统论早期在工业设计的应用就是如何使产品系列化、模块化,既满足市场多样化的 需求又能批量化生产。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指导下,乌尔姆在早期的设计过程中,尝试将 系统设计分为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以一个主件为基础,依据用户自身的需求配置部件;第二种是系统单元的组合,单元本身已具有独立的功能,但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单元将系 统扩展为更有效的系统。这种模块化、系统化的产品系统设计思想成为设计史上非常重要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

离子膜烧碱生产和 产品检测 专业:化学教育 姓名:高璐

目录 一、前言 (2) 二、实验部分 (3) 1、离子膜工艺优点 (3) 2、离子膜生产工艺 (4) (1)生产任务 (4) (2)物料特性 (4) (3)产品用途 (4) (4)原料 (5) (5)生产原理 (5) (6)工艺控制指标 (9) (7)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10) (8)安全生产 (10) 3、工艺优化 (11) 三、结果分析 (13) 1、成品质量检测方法 (13) 四、结论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离子膜烧碱生产和产品检测 [摘要] 介绍了国内烧碱行业的发展情况,指出离子膜烧碱的优点,并详细介绍了离子膜烧碱的生产工艺,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了工艺的优化,如解决冷凝液倒流、排除不凝气。同时用酸碱滴定对产品进行了含量分析。 [关键字] 离子膜烧碱分析工艺 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 production and product testing 0803 Industrial analysis and detection [Abstract] Introduced the domestic caustic sod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of ionic membrane caustic soda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n the actual operation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ss, such as solving the condensate gas back, exclude coagulation. Use acid-base titration product was content analysis. [Key word] Ion film caustic soda, Analysis, Industrial art 一、前言 烧碱是一种重要的氯碱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离子膜烧碱不仅质量好,能耗低,“三废”排放少,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由石棉隔膜法制碱造成的石棉绒对水质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烧碱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生产能力只有1190万吨,2007年增加到2l81万吨,2008年进一步增加到2472万吨,同比增长l3.34%。其中离子膜法烧碱工艺因为具有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清洁环保等优势发展较为迅速,新扩产的烧碱项目中以离子膜碱为主,2007-2008年扩能统计显示,新建离子膜烧碱产能占到同期烧碱扩能的92%[2]。 目前世界上生产烧碱的方法有4种:隔膜法、水银法、离子膜法、苛化法。隔膜法、水银法和离子膜法都是通过电解盐水生产烧碱;而苛化法则是以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苛化法目前仅在少数地区采用,我国苛化法烧碱仅占总产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化学化工世界

第二章微波辐射下壳聚糖制备工艺探讨 第二章微波辐射下壳聚糖制备工艺探讨 2.1 前言 甲壳素是虾壳、蟹壳以及昆虫外壳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名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聚糖。由于分子间强大的氢键作用,甲壳素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产物,其溶解度大大提高。由于壳聚糖中游离氨基的存在,赋予了它很多潜在的性能;而且由于壳聚糖分子中活性基团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它的反应性能,可发生多种改性反应,并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等工业中。 目前,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有:酸碱法、微波法、酶催化法等。如曹根庭等利用连续浸酸法获得高粘度、高脱乙酰度壳聚糖[14];张亦飞将甲壳粉碎后用酸碱法制备壳聚糖[15];骆鑫等利用回流碱处理的方法对壳聚糖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16]等。这些方法一般都可得到脱乙酰度达80%以上、颜色雪白的壳聚糖。但是其处理时间往往较长,而且过长时间的碱处理容易引起壳聚糖的降解,使粘度降低。微波具有加热速度快、能耗低、安全清洁等特点。本文尝试以微波加热作为加热手段,并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以虾壳、蟹壳作为原料,在经过脱蛋白、脱钙、脱色等一系列前处理之后,用浓碱脱去壳聚糖的乙酰基,即可得到壳聚糖产品。并且通过研究所得产品的脱乙酰度、溶解性等性质,以确定微波加热制备壳聚糖的生产工艺。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Galanz17L机械型微波炉(广东格兰仕公司); 氢氧化钠(化学纯,广东石岐化工厂); 浓盐酸(分析纯,广州市东红化工厂); 高锰酸钾(化学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草酸(化学纯,广东台山化工厂); 丙酮(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WMZK-01温度指示控制仪; 乌氏粘度计; 超级恒温槽

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氯化聚氯乙烯的工艺研究以及其供 需现状

氯化聚氯乙烯的工艺研究以及其供需现状 内容摘要: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情况、工艺技术、产品应用以及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了该产品的价格趋势及竞争能力,对发展我国氯化聚氯乙烯工业提出了建议。介绍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性质特点、生产及加工方法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氯化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市场前景

目录 前言 (1) 1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2) 1.1气固相氯化法 (2) 1.2溶剂法 (2) 1.3水相悬浮法 (2) 2 CPVC的性能特征与应用 (3) 2.1 CPVC的性能特征 (3) 2.2 CPVC的应用 (4) 3氯化聚氯乙烯的加工 (5) 3.1干燥 (5) 3.2混料 (5) 3.3成型 (6) 3.3.1挤出成型 (6) 3.3.2注射成型 (6) 4氯化聚氯乙烯的市场与前景 (7) 4.1国内生产能力与产量 (7) 4.2国内需求 (7) 4.3国外状况 (7) 4.4竞争能力分析 (8) 4.5发展建议 (8) 5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11)

前言 氯化聚氯乙烯(CPVC)是以氯气和聚氯乙烯(PVC)为原料的耗氯产品,具有抗腐蚀、耐老化、难燃、电性能良好等特点。(PVC)硬制品安全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60而℃,而氯化聚氯乙烯硬制品可在接近100℃的温度下长期使用,氯化聚氯乙烯是能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下长期使用的为数不多的聚合物之一。氯化聚氯乙烯不仅在常温下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而且在较高温度下仍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耐化学药品性,性能优于PVC和其它树脂。另外,氯化聚氯乙烯的机械强度是PVC的1.5倍,pp 和ABS 的2倍,特别是在100℃的温度下,氯化聚氯乙烯仍能保持很高的刚性,可充分满足在化工生产中对设备及管道等的要求。并且,氯化聚氯乙烯不受自来水中余氯影响,不会出现裂痕和崩漏。因此,氯化聚氯乙烯管道非常适用于民用冷热水管系统。氯化聚氯乙烯产品在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水相悬浮法生产。并已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一些传统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电器和粘合剂等领域,尤其是冷水和热水管线分布系统和配件,以及控制液体化学品的阀体等的生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氯化聚氯乙烯应用体系。目前,我国的氯化聚氯乙烯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部分企业仍采用污染严重的溶剂法生产。由于不能满足国内工业和民用管材的要求,我国每年需从美、日等国大量进口高质量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用于硬制品生产或直接进口管材、阀门等硬制品。另外,受国际环境公约的约束,四氯化碳溶剂法生产装置将逐渐被淘汰。因此,国内氯化聚氯乙烯工业亟待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加快发展速度,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民用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化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化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每一位大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书写自己的毕业设计,化学专业的同学们,大家知道怎么书写自己的毕业设计吗?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好的化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3,4-亚甲二氧基苯胺,又名胡椒胺,白色至褐黑色固体,是染料、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胡椒胺的N—取代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染料,在农药方面,胡椒胺可用于合成除虫菊滞增效剂;医药方面,它又是合成抗菌类药物喹诺酮的重要中间体,合成抗氧化剂和药物中间体芝麻酚(3 ,4 -亚甲二氧基苯酚) ,制备抗菌药奥索利酸和西诺沙星,合成治疗肝脏疾病的药以及抗肿瘤的药。 研究内容: 1、选择胡椒胺最佳的生产工艺流程; 2、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 3、对关键设备进行设计计算,对其他设备进行选型计算,并进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4、列出工艺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等); 5、绘出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图和车间平面布置图。 预期目标: 1、邻苯二酚缩合环化制备胡椒环:将邻苯二酚、过量的二氯甲烷、苄基三乙基氯化铵、KOH溶液同时加入带搅拌

器的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进入蒸馏反应釜中,蒸出二氯甲烷及胡椒环。 2、胡椒环硝化制备硝基胡椒环:将反应釜中加入胡椒环,用稀硝酸进行硝化,过滤,用热水进行重结晶。 3、硝基胡椒环加氢还原成胡椒胺:将硝基胡椒环,乙醇,催化剂加入反应釜, 搅拌下通氮气,升温,间歇加氢气,反应结束后,出料,抽滤,在减压蒸馏反应釜中除去乙醇和水,收集馏分,得产品胡椒胺。 设计(论文)的重点: 1、物料衡算; 2、主要设备的计算,换热设备的能量衡算; 3、经济效益核算。设计(论文)的难点: 设计中最佳工艺流程的确定及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1、XX年1月5日至XX年1月31日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XX年3月9日至5月14日选择最佳路线,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进行设备计算、选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关键设备图和平面布置图; 3、XX年5月15日至6月5日撰写并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