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学练精品课件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67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课件

分配阀紧急放风阀膜板鞲鞴上侧是列车管压力,下侧为压力。 和全血相比,悬浮红细胞的特点是。A.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B.可以以较小的容量提高患者的携氧能力C.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碎屑较多D.保存损害产物较多E.传播病毒的风险大 病程中梅毒传染性最强的是A.潜伏期B.第Ⅰ期C.第Ⅱ期D.第Ⅲ期E.恢复期 在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与铅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用于()A.苯巴比妥的鉴别B.司可巴比妥的鉴别C.硫喷妥钠的鉴别D.戊巴比妥的鉴别E.异戊巴比妥的鉴别 字符“A”的ASCII码是。A.0AHB.10C.00001010BD.41H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性质登记时,只对登记。A.国有土地所有权B.集体土地所有权C.个人土地所有权D.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 信令链路间应尽可能采用的物理通路。 我国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年较差随纬度增高而 多系统萎缩通常包括的3个疾病是A.纹状体-黑质变性、散发性橄榄脑桥小脑萎缩、Shy-Drager综合征B.Alzheimer病、帕金森病、Shy-Drager综合征C.Alzheimer病、散发性橄榄脑桥小脑萎缩、Shy-Drager综合征D.Alzheimer病、帕金森病、纹状体-黑质变性E.纹状体-黑质变性、Alzheimer病、Shy 对于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慢性贫血患者氧离曲线右移,可部分代偿组织供氧B.不要等到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或症状加重后再输血C.最好输少白红细胞,有条件可输年轻红细胞D.输血后测定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可快速评估输血的效果E.长期输血者可用维生 碳水化合物对肝炎患者的意义为A.降低肝脏对氨基酸的利用B.降低肝糖原的储备C.高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治疗D.降低肝细胞抗病毒能力E.维持肝微粒体酶的活性 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形态学分类属于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D.大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件(共45张PPT)

(4)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 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 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5)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 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三)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想 )睡,月色入户,欣 然起行。(1)念.( 考虑,想到 )无与为乐者,遂.(于是 )至.( 到 )承 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 睡 ),相.与.( 共同,一起 )步于 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大概是 )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4)但.( 只是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耳.( 罢了 )。
(二)答谢中书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壁,五色交辉。(2)青林翠竹,四.时.( 四季 )俱.( 都 )备。(2)晓雾 将歇.( 消散 ),猿鸟乱鸣;(3)夕日欲颓.( 坠落 ),沉鳞竞跃。实 是欲界之仙都。(4)自.( 从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其奇者。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 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写水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都是 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来表现富春江水之湍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魅力,令人陶 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 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解析】应是表现富春江水之清。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 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 到汉陵”等。 C.第三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 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者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 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解析】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答案】D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六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六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字词书写1 . 根据要求给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拼音。
(1)过年的时候,小明穿了一身cù xīn(________)的衣服。
(2)他看着问他的人,现出不屑zhì biàn(________)的神气。
(3)人生之路曲折盘桓(________)、错综复杂,看似一条路的终点亦是另一条路的起点。
(4)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________)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①盗杀而食之,(乐羊子)妻对鸡不餐而泣。
姑怪问其故。
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
”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
妻闻,操刀而出。
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
盗亦不杀其姑。
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注举)①姑:丈夫的母亲。
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行天下之大道:______(2)富贵不能淫:______(3)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______(4)姑怪问其故:______3 . 下列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可久居/自伤居贫B.使食有它肉/肉食者谋之C.太守闻之/闻寡人之耳者D.以礼葬之/以其境过清4 . 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5 .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句句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能增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又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主题阅读课件

(选自《史记·田契列传》)
参考译文:田契于是在城中收集到一千多头牛,给它们披上深红色绸衣, 上面画满五彩龙形花纹,把锋利的尖刀绑在牛角上,把淋了油脂的芦苇 束在牛尾上,点燃牛尾上的芦苇。在城墙上面凿了几十个洞,夜里放牛 出去,五千名精壮的士兵尾随在牛的后面。牛的尾巴一被烧热(灼痛), 就愤慨地直奔燕军营,燕军非常惊异。牛尾巴上有火把,明亮耀眼,燕 军看见那庞然大物都是龙纹,凡是被牛碰上的,非死即伤。那五千名壮 士口衔着枚(不声不响地)袭击燕军,而城里的人也擂鼓呐喊紧随着他们, 老弱妇孺都击打铜器助威,杀声惊天动地。燕军大为惊骇,败溃逃奔。 齐军终于杀死了燕国的将军骑劫。燕军在混乱中四处窜逃,齐国人紧追 逃亡败北的敌兵,所经过的城邑都纷纭叛离燕国而归顺(田契)。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太祖素. 恶其人(向来) B.朕固. 不为迁官(坚固) C.且. 刑赏天下之刑赏(况且)
D.久之不去. (离开) 【解析】固:坚持。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普 曰/刑 以 惩 恶/赏 以 酬 功/古 今 通 道 也
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 ,竟得俞允。 (选自《宋史·赵普传》,有删改)
参考译文:有一位大臣按照律法应该升迁,但是太祖向来讨厌他,不同 意(升官)。赵普坚持为他辩护,太祖发怒,说:“朕就是不给他升官, 你又能怎么样?”赵普说:“刑罚是为了惩戒坏人,奖赏是为了嘉奖元 勋,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惯例。再说刑罚和奖赏是为了天下,而不是为 了陛下,(陛下)怎么能以自己的喜好厌恶来决定这件事。”太祖更加愤 慨,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走进宫里,赵普(不能入 宫,)坚持站在宫门外,过了很久也不离开,太祖终于同意。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课件

解析: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
•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 A.本文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 则突出其水势大。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三峡的万千气 象尽收笔底。
• B.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 肃杀气氛。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 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自学指导及检测二(5分钟) 探究课文内容
齐读课文,思考: 作者笔下的山川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围绕这个特点,具 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到哪些观察角度和写景顺序?
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 用“美”字来概括它的特点,这个字所在的这句 话在全文起统领作用。
八年级新题型特训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三峡(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
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析:甚,很
(2)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
项( D )
A.绝.山献多生怪柏/沿溯阻绝. 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以为大有所益 C.隐天蔽日./意与日.去 D.每至晴初霜旦./旦.辞爷娘去
解析:A.极高的/阻断;B.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己; C.太阳/岁月;D.早晨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第六单元PPT优秀课件下载(35张)

通假字
略无阙处 通“缺”,中断 余拏一小舟 通“桡”,撑、划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林寒涧肃 3、素湍绿潭 4、回清倒影
(二)文言文翻译:这里的翻译 是指直译,要做到“信和达”。 所谓“信”即忠实于原文,所谓 “达”即语句通顺。翻译时要紧 扣原文,突出重要词语,按原文 的结构、句式、词语进行直译。 译文既要符合原文的句意,又要 连贯通畅,要落实到字、词。
1、文言实词:词类活用、通假字… 2、常见文言虚词:之、于、以、而、 其… 3、典型文言语句翻译 (以上三考点是考察积累运用能力)
4、重点文言篇目的比较阅读问答题 (此考点是考察文言文基本鉴赏能力)
五、实战演练 巩固落实, 请在6分钟内 快速完成学案“实战演练”题 目。
实战演练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猿鸣三声泪沾 裳!”【乙】“山川之美,……未复有能与其 奇者。”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1)或王命急宣( 有时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飞奔的马 ) (3)哀转久绝 ( 消失 ) 断绝 ) (4)四时俱备(全、都 )(5)沿溯阻绝(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 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寻求 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 在其中。
4、《答谢中书书》中“实是 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 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 意之感。
小问答:
你知道文言文考点有哪些吗?
一轮复习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第六单元
课前三分钟演讲 展现风采魅力
温馨提示: 1、口齿清楚,神态自然大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六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六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素湍.(______)曦.月(______)飞漱.(______)属.引(______)沉鳞.(______)轩邈.(______)千.仞(______)徙.倚(______)畎.亩(______)拂.士(______)穷匮.(______)弓弩.(______)殷.勤(______)漂.碧(______)折戟.(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曩.者霸上、棘门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子且.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荷.担者三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解衣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多义词。
(1)入:①匈奴大入.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直驰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之:①跳往助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自.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军:①上自劳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军.细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动词作状语,指在国内
(11)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12)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13)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14)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5 (1)到/表示另提一事
(3)甚,很/好
(2)有时/或许;也许 (4)即使/虽然
(5)消散/停止、休息
(6)考虑,想到/想念
(7)大概是/动词,遮盖、掩盖;名词,盖子
(18)苦于 (19)曲折,绕远 (20)尽、全 (21)纷纷地 (22)更替
(23)通达,文中指改变 (24)愁苦。文中指担心 (25)停止 (26)慰劳
(27)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28)先前
2 (1)阙”同“缺”,空隙、缺口
(3)“反”同“返”,返回
(2)“转”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4)“畔”同“叛”,背叛
快速对答案 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1)逆流而上 (6)坠落
(2)茂盛 (7) 只是
(3)甚,很 (8)跟、随
(4)连接 延长 (9)至、到达
(5)消散 (10)筹划、治理
(11)真正,确实 (12)教导、训诲 (13)准则,标准 (14)遵从
(15)违背 扰乱 (16)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17)了解、明白
8 (1)门 (2)考虑,想到 (3)共同,一起 (4)大概是 (5)击鼓,打更
9 (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
10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示例:①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11 ②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17)凭借/连词,来/用在数量、方容词作名词,清波
(2)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4)形容词作动词,散净
(5)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6)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7)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8)使动用法,使……惑乱,使……迷惑
(9)使动用法,使……痛苦
惘之情。②动静结合。甲文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乙文中“水抵
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5
(1)交相辉映 (2)四季 (4)向西北,朝西北
(3)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6
(1)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梁的上面有一座小山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
(5)语气词/哪里 (6)断绝/极高的/停止,消失/绝妙的
(7)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和 (8)一直/笔直
(9)动词,到/助词,的/代词,指正道
(10)告诫/谨慎
(11)居住/经过
(12)兴起,指被任用/显露、流露
(13)从/给/在
(14)将近/况且
(15)使者、使臣/派遣
(16)动词,驻军、驻扎/名词,军队、守军/名词,军营
身上,如此罢了。
18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19 不一样。前者指治国的正道,即仁政,后者指(获得天下的)方法、办法。
20 (1)行冠礼 (2)同“汝”,你 (3)改变,动摇。文中是使动用法
(4)称作 (5)使者
21
(1)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已经没有愧疚了!
7 (1)奇 奇状
(2)甲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到动,描绘 出一幅秀美、富有生机的山川图;乙文“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 饮于溪”把向下的岩石比作牛马饮于溪,生动形象地写出岩石的奇形怪 状(或:“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把向上的岩石比作熊罴 之登于山,生动形象地写出岩石的奇形怪状)。
③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密切。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任选两个即可)
12 (1)飞奔的马 (2) 向东或向西 (3)冲击,撞击 (4)很,非常 (5)被
13
(1)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俗事政务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2)这种乐趣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
(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直言进谏啊。
(8)只是/表转折的连词
(9)表示约数/或许,应允,赞许等
(10)离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11)穷尽/贫穷
(12)边上/尾巴;末端,末尾
(13)草木/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
(14)向人致意,表示问候/表示感谢
(15)经过/居住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1 (1)顺流而下 (2)快 (3)全部,都 (4)形容
14 泉响 鸟鸣 幽静
15
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 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16 (1)离开 (2)震慑 (3)少 (4)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7
(1)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2)他们所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所厌恶的,就不强加在他们
(5)“女”同“汝”,你
(6)“曾”同“增”
(7)“衡”同“横”,梗塞、不顺 (8)“拂”同“弼”,辅佐
(9)“惠”同“慧”,聪明
(10)“被”同“披”,穿着
(11)“式”同“轼”,车前横木。文中用作动词,指扶轼
3 (1)介词,在/连词,如果/亲自/自从 (2)确数,十的倍数/概数,表示多
(3)做,行/动词,担任/介词,被 (4)正道/道路
2
(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我在小溪岸边走来走去,为这里的景色无人欣赏感到惋惜。
3 乙文写水的句子是: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
触石,洄悬激注。甲、乙两选文共同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
①借景抒情。甲文借长江三峡夏季和春冬季的美景,表达作者对祖国大
4 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乙文借溪水景色奇特、无人赏爱,表达了作者的怅
22 过 市 / 意 气 扬 扬 自 若 / 观 者 如 堵 23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威逼,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
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24 (1)集市 (2)同“横”,梗塞、不顺 (3)征验、表现
(4)匹敌、相当 (5)臣服,服从
25
(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 他的才干。